三月三主题队会课件
合集下载
上巳节中华传统节日主题班会PPT课件2
![上巳节中华传统节日主题班会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21a446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0.png)
贰 别称---中国的情人节
存 趣以 爱月 化人趋 理高 曳丽 气那 来 人秦早 中 ,这
。 ,及 、三 中节森 学处 绮人 新句 。 节以了 , 记是
至曲 今水
美里 好浪
渐风严 盛。 渐俗, 行自
丽 之,
,长三
至 在后 唐 各,
比 西
载中 于国
荡流 的漫 衰在三 ,宋 更 风
月安
朝 代三年 方 《的
上
中 国 传
统
巳
节 日 , 上 巳 节
,
三
节月 三
目 Contents
录
上巳节的来历和传说 上巳节风俗活动 上巳节诗词鉴赏
第 壹上
巳 节
章的 来 历 和 传 说
壹 上巳节的来历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该节在文字记述中 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 ,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 水流觞等内容。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 上巳”。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传统的上巳节,也是 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称女儿节。宋朝以后,上巳节和花朝 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桃 花 节 的 叫 法 , 是 跟
祭。的 区因 别为 ,旧 日历 本月女
儿 日节 是也 桃 在 花三月
盛
而, 女
且穿 儿
女上 们
子漂 春亮 天的 最衣 爱服 在, 水踏 边歌 游起 玩舞 , 以 驱 除 邪 气 。
上 巳 春 嬉 , 临 水 而 行 ,女 ,儿 一节 般, 在也 这叫 个日桃 花子 节举, 行是 成一 人种 礼古 。代
三月三主题班会PPT课件
![三月三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c8eda519e8b8f67c1cb998.png)
-
14
-
15
-
16
-
17
3、绣球传情
绣球的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
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
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
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今天,壮家的优秀儿女们,不断为绣球这一古老艺术品注入新的
-
22
-
23
-
24
5、对歌谈情
每到歌节时,壮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各成一方,歌手们站在 台上,按照一定的程式和唱法,互相对唱山歌。
山歌大多是以猜谜、盘问的形式,现编现唱,最后还要唱分 别歌。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 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小的歌节有一、二千人,大 的歌节可达数万人之多。一个较大的歌节,方圆几十里的男女 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
1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其中以壮族为典型, 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 广西壮族”,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 功, 三月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 推上了国际舞台,每年三月三广西全区 人民享有三天假期。
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
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 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
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
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
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
壮族三月三说课课件
![壮族三月三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cebb6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a.png)
主要活动分享
“赠礼歌"(又称信歌、定情歌、赠物歌),是男女互赠 信物,以表示确定关系、结缔姻缘所唱的歌,此时便是定 情阶段。恋人在定情之后或会情之时,常以各种“思歌” (念情歌、相思歌)抒发思念的情怀,诉说相思衷肠。 “离别歌”(又称别情歌、相送歌),是对歌将结束时, 男女双方难分难舍而对唱的歌,情人唱“别情歌”更有一 番滋味在心头。 “约会歌”,是恋人叮嘱,下次歌圩再见面的歌,虽然别 情难舍,但有一番叮嘱在心怀,仍是充满着期待的。
请插入图片
文化传承保护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公布,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获得“三月三(壮族三月三)”项目 保护单位资格。三月三(壮族三月三)的传承基地为南宁市武鸣 区太平镇庆乐小学。 2021年11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摄制组到武鸣区 罗波镇布凌村开展调研和信息采集,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工 作。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 名单》公布,三月三(壮族三月三)项目保护单位南宁市武鸣区 文化馆评估合格。
请插入图片
第四部分
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经过 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社会文化轶事
社会影响
活动展览 2017年4月6日,壮族三月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举行广 西文化发展研讨会。 2021年4月14日,武鸣区举办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 暨骆越文化旅游节。 2022年3月12日,三月三(壮族三月三)参加2022年第二届 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之2022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绣印 染技艺精品展。 2022年4月3日,在武鸣区明秀园举行2022年南宁市武鸣区 “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展示活动。
最新三月三主题班会教学讲义PPT
![最新三月三主题班会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14ea51c4f18583d0486459b7.png)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B
S.E.
Wald
df Sig.
Exp(B)
性别 年龄 自身营养状况
0.122 0.286 1.656
继发病灶 病灶范围
0.492. 1.459
手术清除病灶彻底
2.473
手术前及手术后正规化疗 2.654
手术前及手术后病灶部位严 1.243 格制动
术前伴有其它合并症
for
EXP(
B)
自身营养状况
1.301 0.239 5.825 1 0.016 3.671 1.277 10.557
病灶范围
1.451 0.487 8.883 1 0.003 4.269 1.644 11.086
手术清除病灶彻底
2.166 0.507 18.244 1 0.000 8.722 3.228 23.562
1.297Leabharlann 术后出现其它并发症0.104
0.520 0.247 0.583 0.575 0.497 0.549 0.531 0.566 0.909 0.803
0.055 1.338 8.076 0.730 8.611 20.281 24.996 4.830 2.033 0.017
1
0.815
1
0.247
年龄 性别 自身营养状况 继发病灶 病灶范围 手术清除病灶彻底 手术前及手术后正规化疗 手术前及手术后病灶部位严格制动 术前伴有其它合并症 术后出现其它并发症
本研究共纳入脊柱结核病例562例(我院骨科专 科医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
复发组:59例占全部病例的10.5%。其中男
三月三主题班会
从2014年起, 壮族节日三月三 成为广西法定节日啦!!!
欢度壮族三月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ppt课件
![欢度壮族三月三---传承优秀民族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25e25326fff705cc170a8c.png)
欢度壮族三月三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龙隐小学 11-3班
1
[节日介绍]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
“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
歌,所以也称“歌圩节”, 据称是为纪念刘三姐,
因此也叫“歌仙会”。 “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所
倡导,故有“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的民谣。“歌圩”和“歌仙刘三姐”早已名扬海内
13
• 族人壮民喜爱唱山歌,不管是老人还是 小孩都会唱山歌,多以对唱为主,表现 的内容非常丰富,唱的山歌大多是现编 现唱的。歌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 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男 女老少在这歌墟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歌墟也成为传授知识的好场所。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外。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
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
隆重。“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
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
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
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
族三月三”。
2
歌圩
三月三歌圩是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的节日歌会。
22
•
三月三歌墟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墟
,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墟点。小伙子在歌师
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
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
、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
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
地主割断山藤,坠落山崖,大难不死,被阿牛一
龙隐小学 11-3班
1
[节日介绍]
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
“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
歌,所以也称“歌圩节”, 据称是为纪念刘三姐,
因此也叫“歌仙会”。 “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所
倡导,故有“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
的民谣。“歌圩”和“歌仙刘三姐”早已名扬海内
13
• 族人壮民喜爱唱山歌,不管是老人还是 小孩都会唱山歌,多以对唱为主,表现 的内容非常丰富,唱的山歌大多是现编 现唱的。歌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民 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男 女老少在这歌墟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歌墟也成为传授知识的好场所。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外。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
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
隆重。“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
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
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
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
族三月三”。
2
歌圩
三月三歌圩是在农历三月三举行的节日歌会。
22
•
三月三歌墟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墟
,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墟点。小伙子在歌师
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
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
、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
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
地主割断山藤,坠落山崖,大难不死,被阿牛一
《上巳节》三月三中国传统节日主题PPT
![《上巳节》三月三中国传统节日主题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6715d4844769eae109ed88.png)
这是中国的情人节,记载
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
别 称
于《诗经》中,比西方情 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 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
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 爱慕之情的“情人节”。 《诗经·郑风·溱洧》有云:
-——
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
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
与女,殷其盈矣。女曰:
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
与日本女儿节的区别,日本女 儿节也在三月三,又叫“雏 祭”。因为旧历3月3日是桃 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有“桃 花节”的叫法,是跟中国上巳 女儿节来的,中国则更侧重未 出阁的妙龄少女,这天,大人 开始装扮家中的小女孩,皆盛 装打扮,由妈妈领着互相串门, 头戴石榴花避邪求福。
与之相对的是五月初五男孩节。 五月初五本是中国的端午节, 在是日本则是特有男孩的节日, 这天,家家都要悬挂鲤鱼旗, 祝福男孩健康成长,鲤鱼跃龙 门,我们熟悉的《机器猫》中 就有关于男孩节的篇章。
“观乎?”士曰:“既且。”
中
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
国
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
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
的 情 人
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 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 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 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
赠之以勺药。
节
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
然无存。
别称——女儿节
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 “桃花节”,是一种古代少 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 子举行成人礼。女儿们“上 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 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 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 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 玩
祓 大 重 相 浴 是 不 由 不 子 识 念 原 人 的 认 动 上
我们的节日广西壮乡三月三班会课课件
![我们的节日广西壮乡三月三班会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c9177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9.png)
壮族三月三的文化意义
传承民族文化
壮族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重要文 化遗产,通过这个节日的传承和 庆祝,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壮
族的文化传统。
增进民族团结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但同时也是广西各民族共同庆祝 的节日,这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
间的团结和友谊。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壮族三月三已经成为了广西壮族 自治区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吸 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
பைடு நூலகம்
壮族的传统服饰
壮锦
壮锦是壮族的传统纺织品,以其精美的图案和色彩鲜艳而著称。在三月三的节 日里,人们会穿上用壮锦制成的服饰,展示壮族纺织技艺的精湛。
服饰特点
壮族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男子多穿短装,头戴巾帽;女子则穿右襟上衣,下 着宽脚裤或长裙。在节日庆典上,人们会穿上盛装,佩戴各种饰品,展现出浓 郁的民族风情。
舞蹈表演
壮族三月三的庆祝活动通常会有精彩的舞蹈表演。组织一支或多支舞蹈队伍,排练传统的壮族舞蹈,如竹竿舞、板凳 舞等,以展示壮族的舞蹈艺术魅力。
歌唱演出
除了舞蹈表演,歌唱演出也是壮族三月三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邀请歌手或组织合唱团,演唱壮族民歌和歌曲, 让观众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
游戏环节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安排一些传统的壮族游戏,如踩高跷、扔沙包、打陀螺等。这些 游戏不仅能让人们参与其中,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服饰准备
参与庆祝活动的人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通常是传统的壮族服饰。这些服饰具有浓厚的民 族特色,色彩鲜艳,款式独特,穿上它们可以展示壮族的文化魅力。
食材准备
壮族三月三的庆祝活动离不开美食。准备各种传统壮族美食的食材,如五色糯米饭、糍粑 、粽子等,以及各种特色小吃和饮料,为活动提供丰盛的美食享受。
广西壮乡三月三主题班会课件
![广西壮乡三月三主题班会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f0c1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4.png)
03 壮乡三月三的现代意义
民族团结的象征
壮乡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的重要传统 节日,是民族团结的象征。通过举办 主题班会,可以加深学生对壮族文化 的了解,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主题班会中,可以展示壮族的民族 服饰、歌舞、美食等文化元素,让学 生感受到壮族的独特魅力,促进民族 间的交流与融合。
弘扬民族文化
了解壮族的传统节日
了解壮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三月三歌节、铜鼓节等,了解这些 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探索壮族的民间艺术
欣赏壮族的民间艺术,如壮族山歌、壮族舞蹈、壮族刺绣等,了解 这些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参与当地的庆祝活动
参加三月三歌节活动
01
在壮乡参加三月三歌节活动,欣赏壮族山歌对唱,感受浓厚的
节日氛围。
传承民间艺术
鼓励民间艺人传承技艺, 培养更多的年轻一代继承 和发展壮乡的民间艺术。
保护民族语言
推广壮语教育,鼓励人们 使用壮语进行交流,保护 壮乡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 展。
创新和发展壮乡文化
创新文化表现形式
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壮乡文化产品。
发展文化产业
加大对壮乡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 合发展。
在主题班会中,可以展示广西壮乡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旅游元素,让学生感受到广西旅游的独特 魅力和发展潜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为他们未来的职业 规划提供参考。
04 如何过好壮乡三月三
学习了解壮乡文化
学习壮族的民族语言
了解壮族的文字和语言,学习一些基本的问候语和日常用语,感 受壮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广西壮乡三月三主题 班会课件目录CONTENTS
• 壮乡三月三的起源与历史 • 壮乡三月三的传统习俗 • 壮乡三月三的现代意义 • 如何过好壮乡三月三 • 壮乡三月三的未来展望
三月三上巳节(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三月三上巳节(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3c59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c.png)
经无所不通了。
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
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
第二部分 上巳节风俗活动
The third of March in the lunar calendar, also known as "Shangsi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Chinese
贰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三种活动。
上
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
巳
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节
风
俗
活
动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该节在文字记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
贰 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
诗
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词
鉴
赏
三月三日怀微之
(唐·白居易) 良时光景长虚掷,壮岁风情已闇销。 忽忆同为校书日,每年同醉是今朝。
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
(唐·刘禹锡)
叁
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柳营唯有军中戏
上
不似江南三月时。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
巳
节
诗
词 鉴
上巳浮江宴韵得阯字
上巳节节日介绍
The third of March in the lunar calendar, also known as "Shangsi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三月三习俗
1.五色糯米饭2.抢花炮 3.绣球传情 4.跳竹竿舞 5.对歌谈情 6.打铜鼓 7.碰彩蛋
壮族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 居,传统民居有楼居,半楼居和地居, 壮族主食是大米和玉米,用大米制 成各种粉糕.以生鱼片为佳肴。三 月三吃五色饭.烤整猪.白斩鸡也是 壮族以待客的特色佳肴.壮族也是 以农业为主的。民间传统歌节是 歌圩节。
听话照做
我们的节日:三月三
五(4)班主题队会暨第二届美食节品尝会
2016年4月6日
简介壮族“三月三”的来历
三月三,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三。 来历:壮家人过三月 三,是由于他们居住地区海拔较低,气候长年酷热,而 就在春耕未央的农历三月时节,正是风和日丽、气候温 和的一年里最舒适的日子,村村寨寨的乡里乡亲就趁时 机来个大约会。唱山歌小调、撑竹筏、泼水嬉戏、逛三 月街,热热闹闹成全大家的开心。 风俗:这一天,家家 户户都用嫩绿的枫叶、红兰草等煮成的红、黄、蓝、紫、 白五色的米饭,人们在门楣上和房屋周围插上一枝枝枫 树叶,在村头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摆上五色的米饭 等供品,男女老少围着布棚唱歌,赶歌迂,老年人还把 染色的熟鸡蛋装在小网兜里,挂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 年在赶歌迂时,还要“碰蛋”。
美食品尝会
辅导员总结
民间歌节,歌王----刘三姐
歌节又叫歌圩节,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去歌场唱歌。 歌圩是壮族人民自古就有的风尚。古老的壮族长期在山野从事繁重的 农耕劳动,为了打破可怕的寂寞、提高劳动效率,在各个山头劳作的 人们开始相互对歌。人们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 随后他们又借助歌声相互表情达意,或结婚姻,或交朋友,增加了生 活的乐趣。壮民们以歌声显示自己的才华和心灵的高尚。因此,壮族 人个个能歌善歌。 壮族关于歌节起源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刘三 姐的故事最为著名和普遍认同。刘三姐原来并不叫刘三姐,而叫刘三 妹,是唐代出现的歌仙。故事流传到后来,人们把刘三妹改成了刘三 姐。刘三姐天生一副圆润的好歌喉,聪明机灵。她经常用山歌歌颂劳 动与爱情、揭露和讽刺地主的剥削压迫。刘三姐的行为赢得了贫苦大 众的赞赏和支持,她成了人们心中的歌仙,但同时她也成了地主的眼 中钉。一年三月初三,刘三姐上山砍柴,地主派人砍断了她攀爬的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这便形成了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