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文化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的文化意义

屈原以其不朽的人格魅力,当之无愧地获得世界文化名人的殊荣。有人说:屈原的精神是由汨罗江的江水缔造的,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他以自己的瘦弱之躯溅起了微弱的浪花,同时也激起了后人心中永久不息的波澜,我们无时不感受到一种水的精神在洗涤着我们的思想,冲刷着我们的灵魂。屈原那拒绝污染,拒绝诱惑的精神让后人仰止,站在两千多年前的屈原,真真切切成了统领了世世代代民族精神的灵魂,成了丰碑式的符号。

构建了士大夫的精神人格

李白这样评价屈原“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包含着对屈原人格的美学向往;淡泊极致的陶渊明也“于世事未能忘情”,无不是被屈子精神冲洗的结果。屈原是中国的第一诗人,他的出现,唤起了文人清醒的自我意识;屈原也是中国士大夫第一人,他用自己辅助楚怀王的经历、政治举措、清高的操守为后世的士大夫构建了完美的精神人格体系。

确立价值标准。

屈原一生刚正不阿,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身为贵族的他,极力排斥外在权势、物质的诱惑,具有抗污染的持久耐力;屈原的眼光超越时代,具有宇宙意识,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定位为“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即用时间的刻度来度量人的价值,对后世的士大夫影响极大,宋人王安石锐意改革,推行变法,表现出的九死而不悔的精神就是屈原所传下的衣钵。

构建道德体系。

屈原身体力行儒家的道德伦理,“竭诚以事君兮”(屈原《惜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一颗诚心来待君,为后来的士大夫创立了行为标准,构建了道德自律的体系;“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屈原《怀沙》),树起士大夫仁义之操守;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立忠正清高之典范。

孔子从人性的角度,为士大夫的忠君观念确立了理论依据;屈原身体力行,忠心为楚王,为楚国,为士大夫的忠君观念演绎了实践的可能,开启忠君意识之风。从此君王以君临天下的姿态,傲视天下,脚下匍伏着忠心耿耿的臣民。

成为历史隧道中的“路标”。

屈原是一个典型的殉道者,屈原心中的“道”是辅佐楚王,捍卫楚国的荣誉。当“道”不立时,屈原经过心灵的抉择之后,以身殉道。

屈原的为中国失意文人的价值取向制造了永久的尴尬:沿着屈原的足迹而前行;或改路异道,寻找新的出口,屈原自杀的行为成为中国历史隧道中的“路标”。

开启“绿色”通道。

在汨罗江水文化的滋润下,中国的传统文学从此有了明确的载体,而屈原的自杀,也为中国文人开创了自毁的先河。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有着与屈原相同或相似的无法向人诉说的哀伤,从屈原那里继承了洁身自好的品质,继承了屈原以死来成全自己的政治理想、保全清高人格的方式。当自己的完美人格遭受破坏与侵犯时,采取自戕的方式,毁掉自己的肉身。国学大师王国维,出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不仅主动地选择,而且平静地走向死神,把自己的生命毫不留恋地交给了颐和园的湖水,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只有一个对自己的精神意义世界寻觅无着的人,才会如此安详地从容走向地界。王国维的临水情结,为自己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

划上红色警戒线。

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毕竟不是人生最好的出路,汨罗江里浸泡的灵魂,让封建士大夫们不得不对生命的终极目标进行思考,屈子之死成了他们眼中触目惊心的“红色警戒线”,他们从屈子身上看到了人生的别一种意义之所在。

在政治理想不能实施之时,在仕途遭遇坎坷之时,他们调转头来走渔父“路线”。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历经宦海沉浮颠沛流离之后,莫不如散发弄扁舟,独钓寒江雪。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

因此,渔父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儒、道两条道路上的踟躇的最终产物,内化为一种文化标志——能入且出的人格精神。它是文人在与社会交战千疮百孔之后开辟的一条精神蹊径,沿着它,我们能够看到文人追求高洁精神的曲折脉络,感受到文人由儒入道的超然情怀。屈原以自己的纵身一跃,证明了自己的人格和诗格,他顽强地维护自己的人格从而使他的诗格更高标;而他的诗格又成为人格的写照,为他的人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来,汨罗江溅起的波纹正在逐渐扩大,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言:“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屈原以一个伟大诗人之名流芳千古,他是“楚辞”这一诗体的代表人物,开创了中国诗歌从集体歌吟到个人创造的新时代。但屈原的意义不仅于此,他是一种精神源流的开创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人格范式。

屈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精神丰碑:毫无疑问,屈原是不朽的。千百年来,他都活在自己的诗篇中,世人的诗篇中,被吟哦咏叹了千次万次。屈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其执着的性格、高贵的人格,震撼了向来崇尚“中庸”的中国人。人们把他看作英雄,看作偶像,看作精神的丰碑,不可逾越的巨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青莲赞叹屈原:“屈平词赋悬日月”,苏东坡也感叹道:“吾生平所学而不能企及万一者,屈平一人而已”。当代美学大家李泽厚也认为屈原作品的艺术价值两千年来只有《红楼梦》一书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倘若只有流光溢彩的文字,屈原便不足以成为丰碑;倘若只有忧国忠君的心意,屈原也不足以成为文化巨人。他把“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美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李泽厚:《美的历程》)。屈原开创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另一种精神楷模:他是一切善良、正直的爱国志士、清廉官史、学子寒儒及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圣人,忠诚爱国文人的代表形象。那一幅《泽畔行吟图》不知被后人临摹了多少遍,被后人追思了多少遍,屈原,也成为了中华魂的主心骨。屈原有强烈的追求意识、英雄意识与悲剧意识;有着一种义无反顾的斗争精神;更是一位唯美主义、理想主义者,甘愿为理想而牺牲一切。他的精神绵延了千百年,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发展: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刘勰:《文心雕龙》)。屈原的作品开创了一种“根柢深沉的文化体系”(李泽厚:《美的历程》),形成了“骚体文化”和“楚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一、香草美人从屈原开始,香草就不仅仅是香草,美人也不仅仅是美人。“《离骚》之文依《诗经》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妄;灵修美人,以媲于君。”(汉·王逸:《楚辞章句》)香草美人的世界是一个理想化的缤纷世界,又实在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百亩芝兰,芬芳扑鼻;芰荷芙蓉,茂盛鲜艳;芳泽衣裳,忘舒飞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