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
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
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化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建设宜居的公园城市。
公园城市是指城市中充满绿色、自然与文化元素的城市。
为了打造独具特色的公园城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是关键。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瑰宝,是世界记住城市的根本。
首先,要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记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历史文化资源可以给人们带来深远的情感共鸣,激励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保护、传承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城市的品质和吸引力,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规划。
首先,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类型、数量、价值和状况。
然后,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需求,确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步骤、时间和负责人。
第三,要注重文化教育与宣传。
通过文化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和重视。
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历史文化讲座、展览、音乐会等,吸引公众关注,并提高公众的文化修养。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传播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魅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第四,要加强保护和修复工作。
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资源是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完善的保护制度和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五,要注重利用与创新。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发挥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收入。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街区,提供休闲娱乐和购物服务。
可以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创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城市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筑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城市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其保护对于维护城市的独特魅力和传统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城市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展开论述。
一、城市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遗产的定义城市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遗产包括了建筑物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
它们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独特历史和文化。
这些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建筑物本身,更是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城市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传承历史记忆:城市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记录了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保护这些建筑,可以使后代子孙了解历史,并传承历史记忆。
2.弘扬文化精神:城市建筑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城市的独特文化特色。
保护城市建筑,有助于弘扬文化精神,传承文化传统。
3.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建筑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修复和利用这些建筑,可以增加城市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4.建筑美学的传承:城市建筑代表了特定时代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保护城市建筑有助于传承建筑美学,丰富城市的景观和空间。
三、城市建筑的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1.法律法规的制定:城市建筑的保护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城市建筑的责任和义务。
2.加强宣传教育:将城市建筑的保护纳入公众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对城市建筑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加强监督管理:政府应加强对城市建筑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科学修复与利用:城市建筑的保护不是僵化地保持原貌,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修复和利用。
保护城市建筑的同时,可以将其运用于文化展览、创意产业等方面。
五、成功案例:巴塞罗那市的保护巴塞罗那市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建筑以安东尼·高迪的作品为代表,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以及现代主义建筑。
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
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摘要:城市景观空间是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载体之一。
由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传统的景观空间并没有办法充分满足现代乃至未来城市发展的使用,而且很多空间由于自身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损毁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地方文化的重要价值,因此目前很多新建或改建的景观项目都是以文化与时代相结合的模式共同发展的。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文脉;记忆1城市记忆概述1.1城市记忆概念对于城市记忆概念的界定,常与“城市记忆”,“城市的历史记忆”交叉使用。
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是人们对这些历史记录加以编辑、储存和提取过程的总称。
结合各界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认为是城市中的物质内容,历史和事件,大众认知三个方面共同组成城市记忆。
1.2城市记忆内容城市记忆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人类属性的产物,因此城市记忆分为物质内容与非物质内容两个层面。
物质层面包括历史文物、商品、记忆节点等。
非物质层面的内容,是不断经过历史环境演变,延续传承下来的意识内容,能够对物质产生作用,使之呈现出城市记忆内容,包括文化符号,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
1.3城市记忆载体城市记忆的基础是城市记忆载体,其本身含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等城市记忆的信息和内涵,同时传达信息功能,将城市记忆与人连接起来。
人在感受城市记忆的同时,城市记忆载体也受到意识的反作用。
物质载体和非物质载体是城市记忆的载体。
物质载体包括能够与人发生长久稳定联系的建筑物,空间,具有时代特点的物品等;非物质载体包括日常活动,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
城市记忆的物质载体之一,公共景观艺术,应该与城市记忆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塑造城市精神,有利于多元的城市风貌的创造,有利于城市的过去与未来的链接。
2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与记忆2.1集合人的心理和感官需求建立景观中文化与人的联系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它的融入势必要与参与者相互影响,走进人们的心里勾起人们的记忆,使人们对其发生反应。
城市文脉的名词解释
城市文脉的名词解释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传承和积淀,是城市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综合体。
它是城市的精神资源和独特魅力的体现,也是城市居民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
一、历史文脉城市文脉的历史文脉是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指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城市所产生的影响。
历史文脉包括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历史建筑、历史遗址以及历史传统等。
例如,古代帝王所建立的历史遗迹、传统街区、城市规划等都是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脉的存在不仅能够让居民和游客感受到城市的底蕴和温度,还能够激发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地理文脉城市文脉的地理文脉是城市地理环境对城市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塑造。
地理文脉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景观等。
例如,位于海滨的城市往往拥有独特的海洋文化,山区城市则常常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
地理文脉对于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城市得以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经济优势。
三、社会文脉城市文脉的社会文脉是城市社会结构和人口分布对城市文化和发展的影响。
城市是由一群人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会文脉是城市文脉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社会文脉包括城市的社会组织、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活动和城市社群等。
例如,城市的社会文脉中,具有丰富的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活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在城市中逐渐形成和发展。
四、经济文脉城市文脉的经济文脉是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济文脉包括城市的产业结构、商业活动、职业群体等。
例如,文化产业在城市中的兴盛会带动城市旅游业、创意产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
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的交融和互动,使城市文脉更加丰富多样。
城市文脉是城市的一种特有特征,是城市独有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交织形成的综合体。
它是承载城市记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基础。
建筑历史知识:建筑和建成环境——从城市环境到建筑之间的认知和交互建构
建筑历史知识:建筑和建成环境——从城市环境到建筑之间的认知和交互建构建筑历史知识:建筑和建成环境建筑是人类在建成环境中的创造和表现,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和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交织,是一种认知和交互的建构。
在人们的心目中,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和标志,而城市又是建筑的背景和基础。
城市的不断演变不仅影响建筑的形态,更深刻的影响着人们对于建筑的意义认知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建筑和建成环境之间的这种认知和交互的建构,从城市环境到建筑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城市环境与建筑的相互影响城市环境是城市的底色,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
它不仅包括建筑本身的空间布置,更包括城市的道路、广场、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
城市环境的演变不仅反映着城市历史的发展,更反映着建筑的发展和变迁。
历史上,城市空间的划分并不像现代城市那样明确。
一些城市往往是按照城墙来划分空间的,城墙是城市的边界,也是城市内部的断点。
如今,大部分城墙已经消失,城市内部的划分更多地是按照规划和功能来进行的。
城市环境的公共空间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历史上,这些公共空间并没有像现代城市那样得到充分的重视,更多是由自然演变而来,形成了复杂而不规则的城市景观。
这种景观并不便于建筑的规划和布局。
许多城市中的建筑都是依据街巷的曲折弯曲而进行建造的,因为城市的道路和街巷的走向一般是随着周围的地形和地貌而自然形成的。
这些街巷的大小和曲折度差异很大,因此,建筑的规模、形态、布局等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不同。
比如在中国古代城市的街巷中,出现了非常多样化的建筑类型,有宫殿式的建筑、府第式的建筑、园林式的建筑和寺庙式的建筑等,它们都符合了不同街巷的曲折弯曲程度、大小和形态。
建筑的功能和形态也是受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行政和文化中心的位置,对建筑的布局和高低起伏的设置有很大影响。
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建筑都是以大坡度屋面作为特点的。
克劳德·麦凯《回到哈莱姆》中的跨国书写
克劳德•麦凯《回到哈莱姆》中的跨国书写舒进艳内容摘要:克劳德•麦凯的《回到哈莱姆》描摹了20世纪早期的黑人跨国体验。
学界主要阐释了作者个人的跨国经历与黑人国际主义思想对小说塑造主要人物的影响,而忽视了小说中副线主人公雷的国籍及其旅居哈莱姆的意义。
雷的跨国移民经历既再现了麦凯的复杂跨国情感与认同经历,又观照了哈莱姆作为流散非裔移居的理想家园与城市黑人社区所承载的空间意涵。
论文提出哈莱姆具有三个维度,作为移民唤起历史记忆的地理空间、建构跨国身份的政治空间及容纳差异的多元文化空间,并考察移民在跨国流动中历经的现代性体验,以此揭示他们通过改变既定身份与重新定义自我而竭力摆脱传统的民族、种族和阶级观念的束缚与身份认同的困惑,从而参与到美国城市的种族空间生产中。
关键词:克劳德•麦凯;《回到哈莱姆》;跨国书写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美国文学地理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项目编号:16ZDA197);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跨国空间研究”(项目编号:19YJSB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舒进艳,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研究。
Title: Claude Mckay’s Transnational Writing in Home to HarlemAbstract: Claude McKay’s Home to Harlem depicts the black transnational experience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cademics mainly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McKay’s personal transnational experience and black internationalist thinking on his main character, but neglected the minor plot’s protagonist Ray and his national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sojourn in Harlem. Ray’s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experience not only embodies McKay’s complex transnational feeling and identity experience, but also reflects Harlem’s spatial significance as an ideal home for African diaspora and urban black community. The paper aims to examine Caribbean immigrants’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in Harlem which is interpreted as the geographic space for immigrants to evoke historical memories, the political space for constructing transnational identities and the multicultural space for accommodating differences. It is to prove that they manag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from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nation, race and class and their confusion of identity by changing their established identity and redefining themselves, and thus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racial space in American cities.60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2 (2021)外国语文研究2021年第2期Key words: Claude Mckay; Home to Harlem; transnational writingAuthor: Shu Jinyan is Ph. D. candidate at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Kashi University (Kashi 844000, China). Her major academic research interest includes American literature. E-mail: ******************1925年,阿伦•洛克在《新黑人》选集中将哈莱姆描述为一个国际化的文化之都,视其重要性堪比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首都。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
城市更新中的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建筑是城市的骄傲和记忆,保护与利用它们,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城市更新中的挑战以及历史建筑的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城市记忆。
它们是城市发展的见证和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保护历史建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
它们将过去的风貌、人文精神和审美观念传承给后人,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多样性。
其次,历史建筑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建筑的存在为城市增添了历史深度和独特魅力,成为城市吸引人的标志之一。
保护历史建筑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再次,历史建筑是城市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这些建筑物常常是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和活动中心,通过活化利用,可以促进社区内部关系的和谐稳定,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最后,历史建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通过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节约,减少新建筑的开发压力,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更新中的挑战然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常常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首先,城市更新的迫切性。
城市更新往往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追求经济效益和更新速度,容易忽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保护历史建筑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与城市更新的紧迫性相冲突。
其次,建筑技术和老化问题。
许多历史建筑已经存在了几十甚至上百年,建筑技术和材料的老化使得建筑结构和功能出现问题。
在保护历史建筑时,如何解决老化问题成为了一大难题。
再次,资金问题。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修复、维护和保障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持续发展的经费。
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与意义
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与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的更新变得异常频繁且快速。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中许多老旧、历史悠久的建筑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拆迁或者改造的压力。
然而,城市历史文化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化遗产和社会资本,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所以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格外突出。
一、历史文化建筑的价值和意义1.城市的历史记忆:历史文化建筑之所以能够被保护和珍视,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城市的历史记忆。
它们见证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和情感,是城市独特的文化地标和历史遗产。
2.城市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同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它们反映出了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3.城市的社会资本:历史文化建筑不仅可以被视为城市的记忆和遗产,还是城市的社会资本。
一座城市要想发展壮大,除了需要经济与技术支持外,还需要创造和积累良好的社会文化资本。
历史文化建筑可以为社会带来无限的文化、艺术和经济收益,是建设和维护城市社会资本的重要方式。
二、城市更新中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做法1. 全面调查历史文化建筑: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全面调查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建筑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调查应涵盖建筑物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建筑物所在的环境与社会背景、建筑物的特殊结构、保护现状及需要的保护手段等。
全面调查可以为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措施。
2. 合理规划历史文化建筑:在城市更新的规划阶段,应注重考虑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使用功能的协调。
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可以借鉴保护性转化、重构式转化和重建保护等手段。
例如,将历史文化建筑改建成咖啡厅、书店等文化场所,既保存了建筑物的文化、艺术价值,又使其焕发了新的生机。
3. 建立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体系: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由保护机构、管理机构、利益相关者、社区居民等共同组成。
“建筑可阅读”留住城市记忆
“建筑可阅读”留住城市记忆建筑是城市的记忆,每一个建筑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历史。
而这些故事和历史正是城市最珍贵的财富,它们让城市拥有了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一本城市的历史书,是对城市记忆的凝结和延续。
建筑的可阅读性,不仅仅是指建筑本身的外观和结构,更是指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和情感的阅读。
一座建筑可以通过其外观和内部结构向人们展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情境,成为了城市的一道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赏识和体验。
建筑的可读性,还表现在其内部空间和功能的设计上。
一座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功能设计往往蕴含着建筑师对城市和居民的理解和关怀。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的功能设计,建筑会为城市居民带来舒适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文化享受。
在建筑内部,人们可以透过各种展览、活动等方式,了解到建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感受到建筑所承载的精神和情感。
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功能设计是建筑可读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建筑成为了城市文化之窗,让人们通过建筑去感知城市的历史和未来。
建筑的可阅读性,还表现在建筑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上。
一座建筑所采用的材料和工艺往往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
在古老的城市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采用传统的文化石材和工艺建造而成的建筑,这些石材和工艺传承着古老的文明和技艺,让人们能够通过建筑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现代城市中,人们也会看到采用了新型材料和先进工艺建造的建筑,这些建筑则代表了城市的现代化和科技发展水平。
建筑所采用的材料和工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更是为了向人们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
建筑可以是城市的一本开放的历史书。
人们可以通过阅读建筑,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到建筑所承载的精神和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热爱自己所生活的城市。
建筑可读性的提高,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更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韵味,从而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建筑_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历史景观_卢永毅
第19卷第1期2008年2月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Tongj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 SectionVol.19No.1Fe b.2008收稿日期:2008201202作者简介:卢永毅(19632),女,浙江嘉兴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指上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的“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以弗兰普顿(K.Frampton )和佐尼斯(A.T zonis )夫妇为代表。
②[荷]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菲夫尔:《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王丙辰译、汤阳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见亚历山大・楚尼斯在其文章《介绍一种当今的建筑趋势———批判性地域主义和体现独特性的设计思路》中的分析,第2211页。
【建筑文化】建筑: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历史景观卢永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摘 要:地域主义与文化身份看似全球化时代的话题,却也是个历史性的话题。
各种建筑的地域特征形成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与历史,在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地域特征越来越关联到建筑的文化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既能激发起对多样性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及价值的自觉关注,也可能使建筑风格演变为形式标签。
本文将西方历史上的相关现象为引子,以审视中国近代以来建筑中地域主义和身份认同的种种观念与实践。
关键词:建筑;地域主义;身份认同;历史景观中图分类号:TU 2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060(2008)0120039210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地域性无疑是建筑领域的核心话题之一。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一个城市来说,地域意识来自于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广泛的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批判性地域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 )①就是由此引发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当代西方建筑理论。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记忆和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的重要角色。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旨在保护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并将其融入现代城市发展中,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进行探讨。
一、城市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特点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承载着城市居民的情感和记忆。
作为城市的重要资产,城市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历史性: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记录了城市的发展脉络和历史变迁。
2.文化多样性:城市文化遗产不仅包括建筑物、遗址等有形文化遗产,还包括传统手工艺、习俗等无形文化遗产。
3.社会认同感: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的象征。
4.旅游价值:城市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并将其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中。
具体保护措施包括:1.法律法规的制定:制定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责任和机构。
2.文物保护和修复: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物、文物进行保护和修复,并开展维护管理工作。
3.保护区划划定: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区域进行划定,限制不适当的建设活动。
4.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组织文化遗产月、文化遗产日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遗产利用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存历史,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其发挥实际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文化遗产利用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旅游发展: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遗产吸引游客,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2.文化产业发展:将城市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街区、创意产业园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探索
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的实践与探索摘要:城市更新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区域内客观存在的建构筑物、道路等硬件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是对该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和延续。
基于这个理念,结合我们所处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徐汇区部分)的实际状况,通过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和环境更新提升的基础上打造“文化气息浓厚的街道,适宜漫步的街区,始终感受有温度的城市”高品质生活区。
关键词: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更新、优秀历史建筑、安静生活型街道、商业活动型街道一、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徐汇)概况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徐汇)是指西起华山路,北至长乐路、东至陕西南路、南至肇嘉浜路围起来的区域,是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保护规模最大、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核心街区。
绿树成荫的马路和道路两侧错落有致的各式花园住宅形成了风貌区的主要特征。
衡复历史风貌区(徐汇)占地4.4平方公里,汇聚了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及环境等方面,基本形成了点、线(道路)、面(街坊片区)、比较完整的网络体系,是上海城市历史记忆、文化个性与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
风貌区徐汇段共有31条一类风貌保护道路;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建筑总数达到1074幢。
有保留历史建筑1620幢,一般历史建筑2259幢。
该区域汇聚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近百年来,以居住为主的各国风格建筑艺术精品,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相对集中,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医生、作家以及民族实业的创办者在此居住,在城市历史中留下了厚重的一页。
高品质的建筑,宜人的空间尺度,良好的居住环境,丰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公共配套资源,使该区域一直以来被誉为上海的“上只角”,也使“住在徐汇”成为城市建设发展时期徐汇一张响亮的名片。
二、风貌区在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追求的不断提升,在城市空间拓展的同时,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更新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物质性老化、结构性和功能性衰退,传统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日渐丧失、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利用率低下、周边环境恶化等问题。
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明的象征,是城市居民生活的载体。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平衡城市的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保留历史遗迹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风貌的保护;而在城市的形象塑造中,更需要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兼具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特色。
本文将分析城市建设与城市风貌保护的关系,探讨历史遗迹如何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
一、历史遗迹与城市风貌保护历史遗迹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它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时代记忆。
保护历史遗迹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珍视,更是对城市风貌的保护和传承。
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可以是古代建筑、古老街区、文物古迹等,它们作为城市的历史见证,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历史遗迹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方面,要加强历史遗迹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历史遗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历史遗迹与城市的融合,使得历史遗迹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为城市的风貌增添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历史遗迹与城市形象塑造历史遗迹是城市的独特标志和文化符号,它们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城市的形象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形象塑造中,如何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发展,使得城市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特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利用是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历史遗迹融入城市发展的脉络中,使得历史遗迹成为城市的景观和特色,为城市的形象注入独特的文化气息。
同时,要注重历史遗迹与城市发展的协调与统一,确保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影响历史遗迹的风貌和特色。
三、建设和保护并重,实现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共赢城市建设与历史遗迹保护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注重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在城市建设中兼顾历史遗迹的保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共赢。
历史性城市景观
自19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世界遗产城市受到高强度开发压力带来的威胁,有关大规模城市开发引发的历史景观保护的争端不断增多。
历史城市保护面临新的压力,诸如:全球化与地方发展之间的矛盾,快速城市化对场所感和社区认同的威胁,包括气候变暖在内的全球环境恶化,不可持续的旅游开发,失控、考虑欠周或混乱的城市开发,等等,均给城市遗产保护规划和管理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为此,世界遗产委员会深感需要制定新的建议和办法来应对这些挑战。
2005年的《维也纳备忘录》首次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一)这一专门术语来讨论历史城市面临的开发压力问题,经过数年来国际性学术会议和相关国际机构的研究讨论,《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草案》将提交201〕.年秋季召开的第36届大会讨论通过。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学术会议的批判性探索,探讨《维也纳备忘录》的历史贡献,解读剖析《HUIJ建议草案》的保护理念和保护方法,分析这些新的国际保护文件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的借鉴意义。
2005年10月,UNESCO在第十五届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上通过了《保护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s),要求缔约国在保护和提名世界遗产时,综合考虑《维也纳备忘录》中所确定历史性城市景观的保护原则。
2006年9月25日,世界遗产中心在UNESCO总部组织召开的专家会议认为,《维也纳备忘录》虽只是针对目前议题形成的一份总结性文件,但涉及了三个重要的方面:(l)历史性城市景观是过去和现在城市动力作用的层叠(Stratification),是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强调当代建筑的角色;(3)关注经济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角色,特别是诸如旅游业、城市开发等非本地作用以及外部行为带来的变化。
城市记忆认知及其方式
2019年8月'设计城市记忆认知及其方式李坯玮(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384)[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城市记忆的内涵及其特征,并追溯其本质,认为城市记忆应当是建筑学,社会学维度下的多维综合认知,这种认知能够让人们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限制,更加全面地认识当下建筑空间环境。
同时更希望在此基础上产生城市保护与更新的新思考。
[关键词]城市记忆;认知方式;空间体验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8-0017-021城市记忆的概念城市记忆的概念起源人们对于集体记忆的研究结果,哈布瓦赫在他的《论集体记忆中》阐述了当个人接受集体思维的角度时,就会产生非常相似的回忆内容,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再表达出来。
社群在城市内通过共同的宗教,文化,生活场景等因素形成城市的记忆。
同时城市记忆不是简单的历史回忆的重现,而且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行再重构的过程,它会选择性舍弃一部分历史内容,并以一种符合当下社会建构认知的状态来表示。
城市记忆还在时间维度内不断进行演变,伴随着认知主体的变化而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城市记忆可以理解为是社会集体在城市范围内,对所处环境进行认知,回溯,再建构的动态过程,这种环境既包含物理环境也包括心理环境。
2城市记忆的特征2.1地区性城市记忆的地区性表现在记忆客体的地区性和认知主体的地区性。
城市记忆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条件与文化传统构成城市的表征,这种表征不依赖于固定的城市意向,能够独立于城市空间参照物的变化过程以外。
某种参考系或者是参照物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记忆的发展,但是无法否认那些事物曾经存在过并参与过城市活动。
当下快速城市化与文化多元化使城市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信息媒介的发展让人们对周围的环境都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不管是地标性的景观建筑还是普通的楼宇,街道,人们对它的印象都是建立城市地区性的基础上的。
例如人们提到北京的天安门并不会想象出它出现在其他地方的形象,即使提到巷弄,生活在北京胡同的人们对于它的城市记忆也与生活在上海里弄的人们并不一样。
“十里洋场”——晚清上海文人城市记忆的重构
“十里洋场”——晚清上海文人城市记忆的重构作者:***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02期摘要:外灘作为一处空间的所在,虽然身处洋场的中西人士都可以经常性的出入其间,但是它的出现与存在,对于西人与华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不同于西人将外滩视为自身殖民权威展示的场所,晚清时期,华人对这一空间的认知经历了从讶异到接受再到重构其形象的历程。
通过日常体验、文本再现与图像重构,上海文人将外滩作为一种超验性空间锚定在集体记忆之中,作为大众日常经验中的地理符号,重塑了离散的都市集体身份意识与社会记忆,外滩也由一处奇异的景观在地化为上海城市的地标性景观。
关键词:外滩;空间;记忆;重构1886年12月21日,发行出版已达十余年的《申报》在头版的一篇文章中叙述了彼时黄浦滩的繁华景象:沪上为通商第一,江岸行栈店铺,排列如林,为公司为洋行为公署,十里洋场之内,几于偻指难终。
①寥寥几句,说明当时十里洋场之内的公司、洋行、公署之多,屈指已数不过来。
当时离开埠已有三十余年,沪上繁华日甚一日。
外滩的发展,也几近一日千里之势,海上文人开始将此处内化为自身认知上海城市的地理奇观。
作为一处空间的所在,虽然身处洋场的中西人士都可以经常性地出入其间,但是它的出现与存在,对于西人与华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不同于西人将外滩视为自身殖民权威展示的场所,晚清时期,华人对这一空间的认知经历了从讶异到接受再到重构其形象的历程。
通过日常体验、文本再现与图像重构,上海文人将外滩作为一种超验性空间锚定在集体记忆之中,作为大众日常经验中的地理符号,重塑了离散的都市集体身份意识与社会记忆。
空间研究是城市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物质空间所蕴含的政治与文化象征寓意是中外学者探究的焦点。
②上海作为一处典型的殖民主义都会,又是学者所长期关注的重点。
③外滩作为上海最重要的城市地标,学者历来多围绕外滩形成历史、建筑风格、街区变化等内容开展研究。
①本文立足于晚清时期,通过小说、竹枝词、画报等资料,探究外滩(时称黄浦滩)从一处奇观之地,内化为上海文人自我认同的地理符号的过程。
场所的记忆和记忆的场所再现--电影《1942》重庆场景地建筑设计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在《拼贴城市》中提出 了一个问题,即“理想的城市可否同时表现得既是未来 的又是记忆的剧场”。1994年,克里斯蒂娜·博耶在 《集体记忆的城市》中再次探讨了“城市如何成为集体 记忆的场所”。虽然关于城市与记忆的研究在西方学术 界已经有比较充分和广泛的探讨,但总体上相关的设计 实践并不充分。而中国近年来建筑创作中以记忆再现为 主题的项目逐渐增加,对于场所记忆要素的运用已成为 设计的有效策略并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作用。文化
活动之一,在文本出现以前,仪式是保证传统得到延续 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记忆与仪式的关系恰如意义与文本 的关系,仪式通过自身的程序规则使记忆再现,使意义 得到传递。古代仪式对于特定环境的选取使记忆和场所 建立起了基本的关联。运用场所意识来辅助记忆的方法 还包括西方古典记忆术。主要借助“场景”与“形象” 两大要素建立记忆的内部结构,场景建构的是记忆的框 架,作为存放形象的位置[1]。现实世界中一些类型的建 筑也被寓意为记忆设施。从中世纪的藏宝屋、晚期文艺 复兴盛行的奇珍屋到现代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都从不同层 面作为历史知识和人类记忆的物质储藏空间,成为唤醒 记忆的殿堂。但是,由于记忆的可靠性一直受到历史学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以记忆再现为主题的项目不断增多,以跨学科的视野,从保护历史遗产和地方性知识的角度 出发,探讨如何以场所记忆唤起城市共同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感,逐渐成为我国当代建筑设计的一个新内容。电影 《1942》重庆场景地的打造是电影场景设计学、文物建筑修复学与建筑学三者的一次跨界合作,是城市尺度下一次 记忆重建之旅。设计构思以城市记忆的寻找、唤起与呈现为核心,从城市形态记忆、城市空间记忆、建筑记忆、景 观记忆及符号事件记忆五要素入手,通过空间叙事和节点再现、复原与拼贴等组织手法,使记忆在真实物质空间得 以复苏与重生。 关键词 城市记忆 写意性 再现 叙事 文化景观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ultural-type buildings related to “local memory and homesickness”, how to arouse the city’s “common cultural memory and identity” from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and the perspective of protecting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local knowledge,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new issue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China. Movie 1942 was a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between film scene design, cultural relics restoration and architecture. It was a “memory rebuilding” journey on the city scale. The design concept was centered on “seeking, awakening and presenting of urban memory”, starting with the five elements including urban form memory, urban spatial memory, architectural memory, landscape memory, and symbolic event memory. Using organizational methods such as “spatial narrative and node reproduction, restoration, and collage”, the project enabled “memory” to be revived and reborn in the real material space. KEY WORDS urban memory, freehand, reproduction, narrative, cultural landscape DOI 10.12069/j.na.201906054 中图分类号 TU-0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3959(2019)06-0054-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083)
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延续文脉传承调研报告
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延续文脉传承调研报告标题: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延续文脉传承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延续文脉传承,是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历史记忆保护的现状分析,探讨如何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实现文脉传承。
二、城市历史记忆保护现状目前,许多城市在更新和重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历史记忆的保护。
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街道、公园等被拆除或改建,使得城市的历史文化丧失。
同时,一些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导致城市的文脉断裂。
三、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文脉传承的重要性1. 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文脉传承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质。
2. 增强城市凝聚力:历史记忆是城市的共同记忆,保护和传承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城市的凝聚力。
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脉传承可以促进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四、如何在城市空间更新与重构中实现文脉传承1. 制定历史文化保护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历史文化保护政策,明确保护的范围和标准,确保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街道、公园等应加强保护,避免随意拆除或改建。
同时,应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研究,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
3. 融入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在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避免文脉断裂。
例如,可以在新的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元素和文化符号,或者在新的公园设计中保留原有的树木和地形等。
4. 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公众是城市的主人,也是城市文化的传承者。
应加强公众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参与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
景观设计中的历史保护与再利用
景观设计中的历史保护与再利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面临着拆除、改建甚至消失的风险。
然而,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景观设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中的历史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合理地融入历史元素,以实现保护与再利用的最佳平衡。
1. 历史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历史保护与景观设计密不可分。
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有力载体。
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记忆和历史,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历史的平台。
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充分尊重历史,将历史元素有机地融入设计中,使其在现代环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2. 历史保护的方法与策略为了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和策略可以采用:(1)修复与保护:对于历史建筑,应尽可能修复并保护其原有风貌。
这需要专业的修缮技术和合适的材料,以确保修复后的建筑既具有历史特色,又符合现代的使用需求。
(2)复原与重建:对于已经严重破损或毁坏的历史建筑,可以通过复原与重建的方式,恢复它们的原貌。
这需要参考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确保复原后的建筑与其历史原貌一致。
(3)转换与再利用:对于一些不再适用于现代使用需求的历史建筑,可以考虑进行功能转换和再利用。
例如,将古老的仓库改建成艺术展览馆,或将废弃的工厂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
这样不仅能延续历史,还能产生新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3. 合理融入历史元素的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融入历史元素是实现历史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式:(1)保留与植入:对于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尽量保留其原有的外观和结构,并在设计中植入新的功能。
比如,在古老的街区中保留原有的建筑,但在内部进行改造,打造成为时尚的商业街。
(2)与环境对话:景观设计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对话,使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在外观、造型、比例等方面保持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途径摘要:针对当前城市景观身份特点弱化和缺失的现象,探讨和分析历史性景观与城市身份特点建构的关系,以及历史性景观的方法途径在推动城市的身份认同、提高地方景观质量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指出历史性景观应作为城市记忆与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性景观、城市记忆、身份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城市的发展演变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历史性场所的存在便是城市记忆的印证。
历史性景观是建构城市身份特点的重要因素和手段。
在中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对于城市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城市景观变化显著且日益加速,景观趋同现象严重,地方特点弱化甚至消失。
历史性景观不仅关系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身份特点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地方景观的质量和当地居民生活的品质。
一、历史性景观的界定论及“历史性景观”(Historic Landscape),得借助“景观”(Landscape)、“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的概念来加以理解和界定。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景观都曾与“风景”、“景色”、“园林”这类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然而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迈进,景观的内涵、所指和实践方法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是作为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
2000年《欧洲景观公约》对“景观”的定义是:某一被所感知的区域,其性格是自然的和/或人的因素的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运用范围是全部领土地域和适用于自然的、农村的、城市的和城市周边地区,涉及到被认为是突出的景观以及平常的或者衰退的景观。
2008年的《关于执行欧洲景观公约的指导方针》指出:这一在世纪之交的景观新定义不同于在某些文件中可以找到的把景观引向“资产”(景观遗产概念)和通过认为它是实际空间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自然的”等等景观)来进行评定;正相反,这一新概念表明了以广泛包容的正面方式去面对的愿望,以及人们居住环境的这一主题;这被认为是个人的和社会的康乐(可理解为在身体上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智力上的感觉)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及作为一种导向经济活动的资源前提;并且它没有局限于文化的、人造的和自然的因素,景观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各要素部分是经过考虑的,同时是处于相互关系中的。
由此可见,景观是可被感知的空间,是自然和文化因素两者动态结合的整体。
因而,“景观”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将景观的途径视为一种在文化与经济上的智谋,一种在栖居之地整体生存与发展的智慧。
“城市历史景观”在2005年的《维也纳备忘录》中被定义为:自然和生态环境内任何建筑群、结构和开放空间的整体组合,其中包括考古遗址和古生物遗址,在经过一段时期之后,这些景观构成了人类城市居住环境的一部分;从考古、建筑、史前学、历史、科学、美学、社会文化或生态角度看,景观与城市环境的结合及其价值均得到认可;这些景观是现代社会的雏形,对我们理解当今人类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价值。
201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指出“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遗址的地形、地貌、水文和自然特征;其建成环境,不论是历史上的还是当代的;其地上地下的基础设施;其空地和花园、其土地使用模式和空间安排;感觉和视觉联系;以及城市结构的所有其他要素。
此外,背景还包括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做法和价值观、经济进程以及与多样性和同一性有关的遗产的无形方面。
这一定义为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框架内以全面综合的方式识别、评估、保护和管理城市历史景观打下了基础。
[ UNESCO. 36/C./images/0021/002110/211094c.pdf] 基于以上的相关概念,本文的“历史性景观”是指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积淀而产生的区域(不限定于城市区域),包括区域的背景及其地理环境。
它是自然和生态环境内任何建筑群、结构和开放空间的整体组合(包括考古遗址、古生物遗址,也包括沿用和保留至今的古城、村落等及其背景环境),它们是人类居住环境多样性的一部分。
“历史性景观”的提出旨在正视和关注那些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具有历史传统的景观的衰退和消失现象,并通过景观的途径来发挥历史性景观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格局中的潜在价值作用。
二、历史性景观与城市记忆和身份认同景观是可识别的,具有身份性,带着历史与记忆的痕迹(Steward and Strathern 2003),是可以作为“文本”来阅读的(Ducan 1990,Schama 1995,Scazzosi 2002,Claval 2005)。
景观的描述和评价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是先验的,也可以从审美的、科学的、心理的角度来考察(Paul Claval 2008)。
当今,景观不仅成为洞悉当代城市的透镜,也成为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
[ [美]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景观都市主义》,刘海龙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1,P9。
]历史性景观是编织城市记忆、建构和体现地方景观身份特点的重要因素和手段,它们可以转化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地处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往往被认为是一座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根的城市。
但事实上深圳有着上千年的城市发展史,保有岭南地域多元文化的传统印记,这些历史性的景观包括明代南头古城、明代大鹏所城、清代龙岗区客家民居、传统广府民居村落以及一系列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遗址(新石器时代、商、春秋时期、东晋至明清)等等,它们像珍珠般散落于深圳辖区。
然而从今天的状况来看,即便在历史上被视为深港两地源头之根、有着“全广门户”之称的南头古城,在景观整体保护以及古城与周边迅速崛起的现代城市建筑环境与空间的整体协调性等方面仍不理想,未能实现与其历史地位相匹配的当下景观阐释。
随着深圳城市的不断扩张蔓延,一些传统村落正在逐渐消失。
此外,在深圳城市发展的肌体中未能够建立起清晰的历史性景观群落保护的结构关系。
为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有根可寻的宜居城市,深圳需要应对历史性景观衰退和消失的现象。
可通过景观的途径与手段,将历史性景观的保护利用与当下的城市生活与发展转变相结合。
深圳辖区内多元的历史性景观应当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背景,并加强这种背景性景观结构对于未来城市新格局的影响渗透作用,激活城市自身肌体及其与周边地区紧密结合与互补的有机关系,整体构建保有地域历史文化景观特点的山海田园现代都市。
历史性景观的保护利用与城市的发展不矛盾,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历史性景观有助于城市身份特点的形成和地方历史文化气息的沉淀,以促进地方景观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和归属感。
历史性景观作为城市记忆和身份的重要载体,虽源于过去,但更属于当下和未来,是多元城市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说过,每一个地点,不但要延续过去,也应展望连接未来。
每一个场所都在持续地发展着,对其未来的目标负责,我们生活在有时间印记的场所中。
如何通过历史性景观来连接过去、今天与未来,是城市的决策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各类参与者们都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三、历史性景观的方法与途径景观在以往被视为静止的物体,被作为“纪念物”、“资产”予以保护和修复。
而今天,历史遗产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从“历史纪念物”到“社会综合体”再到“活的遗产”,需要以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方式来对待。
可通过联合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价值的生态学途径,超越视觉物体和视觉语汇的范畴,转向将多重层积的历史环境作为人类经验和精神场所的方面来加以综合考虑。
[ /p-262243729.html?bsh_platform=renren &uid=58126887]在诠释景观保护战略时宜采用宽视角的方法来分析历史聚落和城市,而不是简单鉴别和描述遗址及建筑物。
这一方法促进更广泛的学科融合,如对地貌学、自然环境和对非物质方面的考虑,这种融合将引导对历史性景观的价值多样性的更综合、更包容的理解,并对其加以保护。
[ [荷兰] 罗·范·奥尔斯:“ 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 ,《中国园林》,2012年第5期,P17。
]从世界范围来看,历史性景观的方法与途径因各国的情况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总体呈现出综合、动态、整体多样的特点和趋势。
可以通过景观立法、景观规划设计、景观管理、景观评价等手段来综合引导城市发展建设,帮助实现其在历史文化价值方面的延续与追求,同时整合其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在当前国内涉及历史性景观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原真性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其英文本义指真的、非假的,原本的、非复制的,忠实的、非虚伪的等含义。
上世纪60年代该术语被引入遗产保护领域。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原真性对于国际现代遗产保护的意义,指出将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传给后代是我们的责任。
1994年的《关于原真性奈良文件》是有关原真性问题最重要的国际文件,指出其不应理解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本身,而是对于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有效,其原则就在于此。
并肯定和强调了世界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且必须从原真性的原则出发,寻找各种文化对自己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方法。
在我国对历史古迹的保护实践中,对原真性的理解更偏重于追求完整“原状”的真实,而非体现历史延续变迁的真实“原状”。
[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第14卷第2期,P2。
]在遗址上将不复存在的构筑物重建,试图重现历史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这恰恰违背和丧失了历史遗迹的原真性。
客观地将历史遗产的信息原本地传给后人是我们的责任,对历史遗产的伪造成分背离了原真性原则。
以深圳南头古城重建的南城墙为例,从材料、建造方法到现有的古城内外应有的公共空间关系来说,都没有给出充分的重建理由。
应避免此类有背原真性的遗迹“重建”。
2、完整性历史性景观不仅指那些显著的古建筑物单体、遗址本身,还包括它们周边的平常的历史性环境、场所的区域背景及其地理环境。
历史性景观的保护应当是整体的,应纳入到城市和区域景观保护规划的框架中。
可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考察历史性景观:前者包括场地中的古建筑、古遗址、街道空间格局、场地及周边环境等物化的因素;后者则包括在这些历史场所环境中正在进行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状态以及它们的悄然转变等非物化的因素。
两方面因素共同形成了历史性景观在延续和变迁过程中质朴鲜活的场所真实感,共同构成当下生活内容与背景不可分割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