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兽医免疫学前导课程

兽医免疫学前导课程

兽医免疫学前导课程
摘要:
1.兽医免疫学简介
2.兽医免疫学基本概念
3.抗原与抗体
4.免疫反应
5.免疫系统
6.免疫应答的调节
7.兽医免疫学的应用
正文:
兽医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免疫系统及其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动物如何识别和抵抗病原体,以及免疫系统如何应对不同的病原体。

兽医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包括抗原和抗体。

抗原是指能够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而抗体则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蛋白质,能够特异性地结合抗原并协助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

免疫反应是兽医免疫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指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反应,包括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动物天生具有的免疫系统,可以快速应对多种病原体。

而适应性免疫则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应答,需要时间来建立,但能够产生长期的免疫保护。

免疫系统是兽医免疫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它包括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以及各种免疫细胞和分子。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动物免受病原体的
侵害,维护动物的健康。

免疫应答的调节是兽医免疫学的关键概念之一。

免疫系统需要对不同的病原体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这就需要通过各种调节机制来控制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

这些调节机制包括细胞因子、激素和免疫抑制分子等。

兽医免疫学的应用是兽医实践中的重要领域。

兽医免疫学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包括传染病、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等。

兽医免疫学还可以用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如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蛋品质等。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3)免疫的类型及特点:固有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第2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学时)(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法氏囊。

(2)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3)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第3章抗原(3学时)(1)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抗原表位、抗原价、抗原表位分类、表位-载体效应、共同表位与交叉反应。

(2)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3)抗原的多种分类:重点是TD/TI抗原分类。

(4)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超抗原、佐剂。

第4章抗体(3学时)(1)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2)抗体的异质性。

(3)抗体的类型及特性。

(4)抗体的人工制备:单抗、多抗、基因工程抗体。

第5章细胞因子(1学时)(1)细胞因子的概念及特点。

(2)细胞因子的种类。

(3)细胞因子受体。

(4)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第6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2学时)(1)白细胞分化抗原:概念、种类、T/B细胞表面重要的CD分子。

(2)黏附分子及基本功能:整合素、选择素。

(3)基于CD分子的细胞筛选。

第7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编码分子(2学时)(1)MHC的发现、基因座、分子结构与功能。

第8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3学时)(1)组织屏障。

(2)固有免疫细胞的PRR识别病原体的PAMP。

(3)固有体液免疫分子。

(4)固有免疫应答调节及信号转导。

第9章 B淋巴细胞(2学时)(1)B细胞在骨髓中的分化发育。

(2)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3)抗体多样性的产生机制。

(4)B淋巴细胞的亚群及功能。

第10章 T淋巴细胞(2学时)(1)TCR-CD3复合物。

(2)T细胞的分化发育。

(3)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Th1/Th2/Th17、Treg、Tc1/Tc2。

第11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提呈(2学时)(1)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与特点:专职APC、非专职APC。

(2)抗原的处理及提呈:内源性抗原提呈、外源性抗原提呈、交叉提呈、脂类抗原CD1分子提呈途径。

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兽医免疫学是兽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动物身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机制。

免疫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免疫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其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一: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学习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原理。

首先,学生将收集不同种类的抗原,如细菌、病毒等,并制备相应的抗体。

然后,学生将进行免疫沉淀实验,通过观察抗原与抗体的反应,来判断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

实验二: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它们在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学习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技术。

首先,学生将从小鼠或大鼠的淋巴组织中分离出淋巴细胞。

然后,学生将对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并观察其生长和增殖情况。

实验三:细胞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是评价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学习细胞毒性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首先,学生将从小鼠或大鼠中分离出淋巴细胞,并与靶细胞进行共培养。

然后,学生将通过测定靶细胞的存活率来评估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能力。

实验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学习ELISA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首先,学生将制备ELISA板,并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板上。

然后,学生将加入特异性的抗体或抗原标记物,并通过酶的反应来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实验五: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组织中特定抗原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将学习免疫组化染色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首先,学生将制备组织切片,并进行抗原的抗体染色。

然后,学生将观察组织切片中抗原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并培养其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兽医免疫学是兽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主要研究动物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机制。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成为了该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的设计。

实验一:血清学实验血清学实验是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血清学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血清学检测的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内容包括血清学检测的基本步骤、血清学试验的原理和结果解读等。

此外,实验中还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免疫学疾病的血清学检测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二:细胞免疫学实验细胞免疫学实验是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细胞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细胞免疫学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内容包括细胞免疫学实验的基本步骤、细胞免疫学试验的原理和结果解读等。

在实验中,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的细胞免疫学实验,如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对细胞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三:免疫组化实验免疫组化实验是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免疫组化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内容包括免疫组化实验的基本步骤、免疫组化试验的原理和结果解读等。

在实验中,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免疫组化实验,如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对免疫组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四:免疫技术应用实验免疫技术应用实验是兽医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免疫技术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内容包括免疫技术实验的基本步骤、免疫技术试验的原理和结果解读等。

在实验中,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免疫技术应用实验,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对免疫技术应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整理)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整理)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Immunology)课程编号:181202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含动物医学方向、检验检疫方向、实验动物方向)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后续课程: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等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0.5教学目的与要求:兽医免疫学是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动物医学专业重要基础课之一,主要研究动物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规律与调节、免疫诊断与免疫防治。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自学等过程,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兽医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重要免疫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从事免疫学诊断与免疫防治工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讲授实验1绪论211第十章免疫耐受12第一章免疫系统412第十一章抗感染免疫23第二章抗原313第十二章人工免疫24第三章抗体414第十三章血清学试验概述15第四章抗体的人工制备2315第十四章凝聚性试验346第五章免疫遗传216第十五章免疫标记技术257第六章补体系统217第十六章补体结合试验18第七章细胞因子118第十七章中和试验129第八章免疫应答419第十八章细胞免疫检测技术2210第九章变态反应1绪论(2学时)第一节免疫及免疫学概述一、基本概念:免疫的概念,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内容,免疫学科发展过程及趋势。

二、免疫的基本特性:免疫系统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体系,具有识别异己、特异性、免疫记忆等基本特性。

三、免疫的基本功能:动物机体通过识别异己产生应答反应,发挥免疫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等基本功能。

第二节免疫学发展史一、经验免疫学时期:我国民间首创预防天花的人痘苗,为免疫预防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主要成就包括牛痘苗、弱毒苗、灭活苗以及抗毒素、补体和吞噬细胞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学学说,并建立血清学诊断方法。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抗原性物质、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学科。

主要讲授抗原、抗体、免疫系统、细胞因子、补体系统、免疫应答、变态反应、抗感染免疫、免疫防治、免疫学技术等内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兽医临床上所从事的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以及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动物免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动物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构造及其对抗原异物产生免疫应答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一门生物学科。

本课程在学习家畜解剖与组织学、动物生理生化等基础课的基础上进行,并为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禽病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及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懂得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及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掌握动物疫病免疫防治与诊断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牢固掌握现代免疫的基本概念,掌握家畜、家禽机体的免疫系统、抗原、抗体、补体系统、免疫应答、变态反应、抗感染免疫、免疫防治和免疫学技术等章的重点内容;基本掌握每章的难点内容;了解动物免疫学的发展史、成就、展望、常用术语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三、面向专业动物医学本科专业。

四、先修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一般是在学生学习了《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后开课。

学生学习本课程前,应了解畜禽的解剖学结构、组织学形态及其生理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及分离提纯技术。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是《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禽病学》、《兽医生物制品学》等专业课程,因此学好本课程对下一步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完整版)兽医免疫学

(完整版)兽医免疫学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二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Ig的基本结构
Ig结构示意图
五种Ig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二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及其区别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功能
IgG: γ 70-80%; 单体;160,000-180,000; 再次反应
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活化增殖和分化
第一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NK细胞
1.种类与形态: 小淋巴细胞(T.B细胞 5 -7,NK细胞,亚群) 免疫母细胞 (2 -20 – 30) 浆母细胞 (7 - 15)━━浆细胞 (8 -20)
2.发生和分布: 骨髓多能干细胞--胸腺(成熟)--胸腺依赖区(淋巴结等)--活化(抗原) 骨髓多能干细胞--法氏囊(淋巴干细胞-前B细胞-B细胞)-淋巴结等
免疫的新概念,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作用。
一、免疫的概念 什么是免疫,免疫学研究解决什么问题。
免疫的传统概念:防御疫病(传染病) 免疫的现代概念: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
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应。 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
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一、免疫的概念
第三节 免疫因子
一、补体
1. 概念
2. 生物学活性
3. 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C1q,C1r,C1s(识别单位),C4,C2,C3(激活单位),(攻膜单位) 旁路途径(替代途径):C3,(攻膜单位)C6,C7,C8,C9
补体激活途经示意图

最新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最新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Immunology)课程编号:181202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含动物医学方向、检验检疫方向、实验动物方向)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后续课程: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等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0.5教学目的与要求:兽医免疫学是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动物医学专业重要基础课之一,主要研究动物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规律与调节、免疫诊断与免疫防治。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自学等过程,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兽医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重要免疫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从事免疫学诊断与免疫防治工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第一节免疫及免疫学概述一、基本概念:免疫的概念,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内容,免疫学科发展过程及趋势。

二、免疫的基本特性:免疫系统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体系,具有识别异己、特异性、免疫记忆等基本特性。

三、免疫的基本功能:动物机体通过识别异己产生应答反应,发挥免疫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等基本功能。

第二节免疫学发展史一、经验免疫学时期:我国民间首创预防天花的人痘苗,为免疫预防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主要成就包括牛痘苗、弱毒苗、灭活苗以及抗毒素、补体和吞噬细胞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学学说,并建立血清学诊断方法。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标志性研究成果包括细胞免疫、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遗传与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的阐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明等。

第三节免疫学的应用一、免疫学与医学二、免疫学与生物学三、免疫学与生物技术本章重点:免疫的基本概念、特性与功能。

难点:免疫的特性和功能。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一章免疫系统(4学时)第一节免疫系统及免疫器官一、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应答或执行免疫功能的器官、细胞和分子。

《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大纲

《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兽医微生物学英文名称:Veterinary Microbiology课程总学时:56 课程总学分:3.5适用专业:动物医学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00~300字)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任务主要是介绍与动物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与免疫机制,以及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诊断和防治措施。

授课内容分为微生物学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包含了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遗传变异、感染及诊断的一般知识,着重介绍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及其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

各论是以在生产和临床上主要引起动物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为主,介绍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诊断原则和免疫学防治原则,使学生掌握重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及防控特点。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600字以内)1. 掌握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性。

2. 了解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实践意义。

3. 掌握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手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00字以内)1. 教学重点: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性,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免疫性及有效的防控方法。

2. 教学难点:掌握重要病原的致病机理及微生物学检验诊断的系统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00字以内)1.课堂教学应用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辅以板书介绍,上课前后注重对内容的总结。

2.课程平时考核:课堂考勤、随堂测验(包括课堂提问、抢答、课堂小测等)。

3.课程作业:拓展性问题解答、感兴趣病原介绍、专题讨论等。

五、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绪论了解 11.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31.1 细菌的形态掌握 21.2 细菌的构造掌握 12. 细菌生理学 22.1 细菌的代谢过程了解0.52.2 细菌的生长繁殖了解0.52.3 细菌的人工培养掌握0.52.4 细菌的生化试验掌握0.53. 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3.1 理化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掌握 13.2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掌握 14. 微生物的生态 24.1 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了解0.54.2 正常动物体的细菌4.3 细菌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的作用了解了解0.515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 2 5.1 病原菌的病原性与毒力掌握 15.2 病原菌与传染掌握 16. 细菌的变异 1 6.1 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掌握0.5 6.2 细菌变异的机制了解0.57.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7.1 细菌的分类地位了解1.0 0.27.2 细菌的命名7.3 细菌分类鉴定的标准7.4 细菌的鉴定了解了解了解0.20.30.38. 革兰氏阳性球菌 1 8.1 葡萄球菌掌握0.58.2 链球菌掌握0.59. 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 1 9.1 假单胞菌属了解0.59.2 布氏杆菌属掌握0.510. 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杆菌 3 10.1 肠杆菌科(沙门菌和大肠杆菌) 掌握 1 10.2 弧菌科了解0.5 10.3 嗜血杆菌属了解0.5 10.4 巴氏杆菌科掌握0.510.5 放线菌属了解0.511. 革兰氏阴性螺旋状和弯曲形细菌了解 112. 产芽孢的杆菌 1 12.1 芽孢杆菌属掌握0.5 12.2 梭菌属(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气肿疽梭菌)掌握0.5 13.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1.0 13.1 李氏杆菌属掌握0.5 13.2 丹毒杆菌属掌握0.514. 分枝杆菌14.1 分枝杆菌属掌握1 0.514.2 放线菌属了解0.515. 螺旋体 1 15.1 概述了解0.2 15.2 疏螺旋体属了解0.215.3 蛇形螺旋体属了解0.2 15.4 密螺旋体属了解0.215.5 细螺旋体属了解0.216. 支原体 2 16.1 概述了解0.5 16.2 猪支原体了解0.5 16.3 禽的支原体了解0.516.4 牛、羊的支原体了解0.517. 立克次体及衣原体 1 17.1 立克次体了解0.517.2 衣原体了解0.518. 病毒总论 5 18.1 概述了解0.5 18.2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掌握0.5 18.3 病毒的抵抗力掌握0.5 18.4 病毒的繁殖掌握0.5 18.5 病毒的分离培养掌握0.5 18.6 病毒的变异掌握0.5 18.7 病毒的致病机理掌握0.5 18.8 抗病毒免疫掌握0.5 18.9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了解0.518.10 病毒病的微生物学检查掌握0.519. 病毒各论22 19.1 双股DNA病毒掌握 3 19.2 单股DNA病毒掌握 2 19.3 反转录病毒了解 2 19.4 双股RNA病毒了解 2 19.5 单链负股RNA病毒掌握 3 19.6 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掌握 319.7 套式病毒目掌握 219.8 其他单股正股RNA病毒掌握 319.9 亚病毒掌握 220.真菌 120.1 概述了解0.520.2 病原真菌掌握0.5六、考核办法成绩评定比例(%)1. 平时成绩502. 期末考试 50七、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1月第五版2. 参考资料布莱克(美)著,蔡谨主译,《微生物学:原理与探索》,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第六版陈金顶,黄青云主编,《畜牧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1月第六版殷震,刘景华主编,《动物病毒学》,科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二版。

(完整版)兽医免疫学

(完整版)兽医免疫学
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体液中具有免疫功能的一大类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 球蛋白。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二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Ig的基本结构
Ig结构示意图
五种Ig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二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及其区别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功能
兽医免疫学
兽医免 疫 学
绪论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 免疫系统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三章 免疫应答
第二篇 免疫学技术及其应用
第四章 免疫学技术概述 第五章 凝聚性反应 第六章 标记技术 第七章 单克隆抗体技术
第三篇 临床免疫
第八章 变态反应 第九章 抗感染免疫 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
绪论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简史和进展
第三节 免疫调节
要点: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 相互作用、调节等关系。
第三章 免疫应答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基本特点
一、种类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二、组成 组织器官: 皮肤粘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等。
脾脏、淋巴结等。 细胞: 吞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 分子: 补体、细胞因子;抗体。
三、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不感染)性; 识别自身和非自身;无再次反应; 作用快范围广。
分子结构.环状 立体( 三级) 结构
4.物理状态: 吸附于颗粒物质( 多糖类或氢氧化铝)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一节 抗原
一、概念 二、抗原的性质 三、基团) 抗原价: 单、多价及功能价 性质: 化学基团.旋光性.构象.顺序 数量: 多价.单价; 功能价.非功能价 大小: 5-7个氨基酸, 5-6个糖基, 5-8个核苷酸

兽医免疫学 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  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兽医免疫学(Veterinary Immunology)课程编号: 05110490课程总学时: 40 (讲课 26,实验 14 ,上机 0 ,课外总学时 0 )课程学分:2.5课程分类:必修开设学期:秋开课单位: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传染病与微生物学教研室适用专业:动物医学所需先修课:兽医微生物学二、课程内容简介本科生课程《兽医免疫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也是学好兽医微生物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病理学和兽医寄生虫学的基础。

本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快、发展迅速、实践性强等特点,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主干学科,也是构成完整的兽医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广泛渗透到兽医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教会本科生免疫学的基本实验操作。

基础理论知识的内容主要包括免疫的概念、免疫学的发展及应用,抗原和抗体,免疫系统及免疫应答的机制,变态反应,抗感染免疫和免疫防治等,其中的重点为抗原、抗体、免疫应答、免疫防治、抗感染免疫等;实验方面的主要内容包括免疫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常规血清学试验技术、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等实验原理及操作,其中的重点为凝聚性试验、酶标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毕业后从事与兽医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Veterinary Immunology is the foundational and compulsory course of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veterinary college, which is the precondition to learn well of Veterinary Microbiology, Animal Infectious Diseases, Veterinary Pathology and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This course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knowledge innovation, fast development and well practicable experiment. It is not only the main compulsory course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but also a necessary integrant of veterinary science. As well, it widely contributes to other courses of veterinary medicine, or even various fields of life science. The basic cons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concepts,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immunology, immune system, allergy reaction, with the emphasis of antibody and antigen, immune response mechanism, anti-infectious immunity and immune therapy. In experimental part, the influence point of serological reaction, serological techniques, cellular immunity test and other experimental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are referred. Among them, immune agglutination, immunofluorescence or enzyme labeled antibody technique and cellular immunity test technique attract more attention in this course. This curriculum can provide veterinary college studen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munological knowledge to face the further education or veterinary medicine works.三、各部分教学纲要1、课堂讲授部分教学内容要点、基本要求及学时数(共26学时)绪论(1学时)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基本特性、基本功能,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免疫学的应用第一章抗原(3学时)抗原与免疫原的概念,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抗原表位,抗原的交叉性,抗原的分类,重要的抗原,佐剂与免疫调节剂第二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3学时)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免疫球蛋白的种类与抗原决定簇,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与免疫学功能,动物的免疫球蛋白,抗体产生的克隆选择学说,抗体分类第三章抗体的人工制备(1学时)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催化抗体第四章免疫系统(2学时)免疫器官,免疫细胞,黏膜免疫系统与红细胞免疫系统;细胞因子的种类和来源,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主要动物的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应用。

兽医免疫学(教案)

兽医免疫学(教案)

免疫学在近20多年来有一个飞跃的发展,究其原因除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老、病、死外,还具有其他生物学所没有的特点。

首先它能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把细胞学、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这些不同的学科、不同范畴的生物学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在一起。

当然它并非是唯一的、全部的,更不能取而代之。

自然界各物种之间之所以保留至今,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个体生存和种的延续。

这首先要求任何生命个体必须适应外界环境,特别是要具有抵抗其他生物侵害的能力。

动物(主要指脊椎动物)在抗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的自主调节过程中形成了免疫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有各种不同性质的免疫器官和包括淋巴细胞在内的各种免疫活性细胞。

当免疫系统的中枢免疫器官分化成熟后,又赋予它分化发育各种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

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执行这些功能的是免疫活性细胞,对这类细胞生物活性的研究,无疑地更丰富了细胞研究的范畴。

在免疫系统中有一种很重要的细胞,就是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机体内存在的体重吞噬细胞。

奇怪的是,它能识别各种各样的病原微生物,甚至包括灰尘和碳粒。

更为奇怪的是它不只是简单地吞噬这些异物,他还要把这些吞噬的微生物进行严格的、复杂的加工处理。

在细胞内存在一类特异的蛋白酶,它能将抗原物质剪切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抗原的特异部位——活性多肽,又能适时地把它呈递出来激活淋巴细胞。

为了保证呈递的抗原只能激活自身的淋巴细胞,在巨噬细胞内产生一种自身特有的、只能被自身淋巴细胞识别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分子。

抗原多肽与它结合后被运送到细胞膜上,其结果是只有同时识别抗原多肽和组织相容性分子的自身淋巴细胞才能被激活。

细胞产生组织相容性抗原时,还产生一种伴侣蛋白。

伴侣蛋白的作用是保证组织相容性分子特定的构象和构象的稳定,同时也避免了与细胞内自身的蛋白质肽的结合。

这样一来一个简单的抗原呈递,却引发了复杂的细胞学、生物化学过程,成为细胞学、生物化学、分子免疫学的交叉点和研究热点之一。

兽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兽医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畜牧兽医专业成人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和短期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兽医基础是研究畜禽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的综合性学科,是畜牧工作者必学的一门基础课。

兽医基础包括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病原学基础和诊断学基础等四部分内容。

它的任务是有效的防治和消灭畜禽的群发病和多发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畜牧兽医人才,最终达到促进和保证畜牧业生产蓬勃发展的目的。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本课程是在学习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等基础理论课以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为畜禽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后,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兽医基础知识,能够熟悉病理学、药理学、病原学及临床诊断学的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对畜禽的群发病和多发病进行诊断、采取综合措施的能力。

本课程的后续课是动物常见病防治、动物检疫技术等。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教学内容,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进行要求。

学习兽医基础的重点在于掌握基本的病理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病原学知识和诊断学知识,并且能够联系实际进行应用。

其中,“掌握”的内容是兽医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考核的重点内容。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90学时,实验27学时,录像13学时,本课程为5学分。

学时分配见下表:二、多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1.文字教材主教材《兽医基础》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动画等。

三、教学环节1.电视课电视课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IMMUNOLOGY总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8学分:2适用专业: 动物医学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兽医免疫学包括兽医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实验技术两部分,是兽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它研究家畜、家禽的免疫系统及其与抗原、尤其与兽医病原微生物抗原的免疫应答的规律;并研究免疫产物在体外与相应抗原进行免疫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兽医学中,尤其在家畜传染病的诊断防治中的应用。

系统掌握现代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的免疫这一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为进行家畜传染病的免疫学诊断与防治打好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钻研兽医免疫学,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现代免疫的基本概念;家畜、家禽机体的免疫系统,抗原的基本条件、抗原确定簇及兽医学中重要抗原;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及机制;机体特异性免疫的一般过程,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四类型变态反应;血清学反应的规律、类型及常用实验的原理及操作。

了解补体系统的激活、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反应过程中的细胞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作用;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为30学时,为2学分;在第五学期完成。

实验教学为6学时。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 1 学时基本内容:免疫学是人类与传染性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从抗感染免疫研究到免疫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揭示了免疫系统及免疫细胞的存在,免疫应答的过程及生物学功能;阐明了免疫防卫及免疫病理的作用;认识到了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的两种不同效应,免疫系统执行协调统一的生理功能等免疫学的基本问题。

从而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免疫学自身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科学。

1.免疫的传统概念2.免疫的现代概念3.机体免疫的功能4.免疫学发展简介5.兽医应用免疫学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免疫的现代概念和机体免疫的功能;了解免疫的传统概念、免疫学发展简第一章免疫系统 2 学时基本内容:免疫系统是机体的一个重要防御系统。

兽医免疫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兽医免疫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兽医免疫学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以《兽医免疫学》(第二版)为教材,主要介绍兽医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兽医免疫学领域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了解兽医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免疫学实验和技术;•熟悉免疫学应用于兽医临床诊断的方法及其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免疫学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熟悉学习、实验和操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讲基础免疫概念•免疫学的历史发展;•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免疫学的分类;•免疫系统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第二讲免疫学实验和技术•免疫学试剂的制备;•免疫学分析和检测技术;•免疫学实验方法;•免疫学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讲免疫机制•免疫系统与疾病;•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机制;•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机制;•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

第四讲免疫性疾病的原理及实验•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免疫病发展过程中的分子和细胞事件;•免疫诊断技术的实践应用;•免疫病研究中的免疫学技术的应用。

第五讲动物免疫学应用•免疫技术应用于兽医诊断;•免疫技术应用于动物保健;•免疫技术应用于动物生产。

课程评估•平时表现:20%;•期末考试:70%;•实验报告:10%。

参考文献1.Kenneth J. Ryan;Raymond R. Rubinstein;John D. Wagner;Barry L. Wanner;Editors: Douglas D. Richman, Richard J. Whitley, Frederick G. Hayden. Sherris Medical Microbiology,4th edition.2.黄德明,兽医微生物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3.郑建强,兽医临床诊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Immunology)课程编号:181202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含动物医学方向、检验检疫方向、实验动物方向)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后续课程: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等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0.5教学目的与要求:兽医免疫学是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动物医学专业重要基础课之一,主要研究动物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规律与调节、免疫诊断与免疫防治。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自学等过程,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兽医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重要免疫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从事免疫学诊断与免疫防治工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讲授实验1绪论211第十章免疫耐受12第一章免疫系统412第十一章抗感染免疫23第二章抗原313第十二章人工免疫24第三章抗体414第十三章血清学试验概述15第四章抗体的人工制备2315第十四章凝聚性试验346第五章免疫遗传216第十五章免疫标记技术257第六章补体系统217第十六章补体结合试验18第七章细胞因子118第十七章中和试验129第八章免疫应答419第十八章细胞免疫检测技术2210第九章变态反应1绪论(2学时)第一节免疫及免疫学概述一、基本概念:免疫的概念,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内容,免疫学科发展过程及趋势。

二、免疫的基本特性:免疫系统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体系,具有识别异己、特异性、免疫记忆等基本特性。

三、免疫的基本功能:动物机体通过识别异己产生应答反应,发挥免疫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等基本功能。

第二节免疫学发展史一、经验免疫学时期:我国民间首创预防天花的人痘苗,为免疫预防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主要成就包括牛痘苗、弱毒苗、灭活苗以及抗毒素、补体和吞噬细胞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学学说,并建立血清学诊断方法。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标志性研究成果包括细胞免疫、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免疫遗传与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的阐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明等。

第三节免疫学的应用一、免疫学与医学二、免疫学与生物学三、免疫学与生物技术本章重点:免疫的基本概念、特性与功能。

难点:免疫的特性和功能。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一章免疫系统(4学时)第一节免疫系统及免疫器官一、免疫系统:包括参与免疫应答或执行免疫功能的器官、细胞和分子。

二、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器官,包括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

第二节免疫细胞及其表面标志一、基本概念: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

二、免疫活性细胞:主要有T细胞和B细胞,它们的来源、分布、形态、主要表面标志、亚类和功能。

三、杀伤性细胞:主要包括K细胞和NK细胞,是早期、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辅佐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与B细胞共同组成专业抗原提呈细胞。

五、其他免疫细胞:主要包括颗粒白细胞、肥大细胞和参与黏膜免疫有关的细胞。

六、淋巴细胞再循环:基本概念、途径及意义。

本章重点:中枢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与功能,主要免疫细胞的分类、功能与表面标志。

难点: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二章抗原(3学时)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定义及经典和现代抗原的含义。

二、基本特性: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与反应性,而半抗原仅有免疫原性或反应原性。

第二节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异源性二、化学组成与分子大小三、分子构象的复杂性四、物理状态与可降解性五、进入机体的途径及剂量六、动物的遗传性及其他因素七、免疫佐剂第三节抗原决定簇或抗原表位一、基本概念二、抗原决定簇:又称抗原表位,是决定抗原特异性(与抗体结合)的分子基础;根据其数量(抗原价)分为单价和多价抗原,在分子构象上有构象和线性抗原决定簇之分:根据识别受体的不同分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第四节半抗原-载体现象一、定义二、本质:在针对人工合成抗原的免疫应答中,T细胞和B细胞分别识别载体和半抗原;对于多数蛋白抗原,半抗原-载体现象科学解释了免疫应答过程中T、B细胞的相互作用。

三、应用:用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制成的人工合成抗原免疫动物,可获得针对半抗原的抗体。

第五节抗原的交叉性一、含义:指不同物种和不同抗原分子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不同抗原表位之间也可能有部分结构相同;因此有交叉抗原、类属抗原、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等概念。

二、意义与应用:是某些免疫病理现象和异源疫苗的分子基础,但干扰免疫诊断。

第六节抗原的类型一、根据抗原性分:完全抗原与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二、根据抗原性质分:蛋白抗原,多糖抗原,核酸抗原等。

三、根据来源分: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异嗜性抗原。

四、根据对T细胞依赖性分:胸腺依赖抗原和非胸腺依赖抗原。

五、根据与抗原提呈细胞关系分:细胞内抗原和细胞外抗原。

六、其他抗原:人工抗原,重组抗原等。

第七节重要的抗原物质一、细菌抗原: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菌毛抗原,芽胞抗原,毒素抗原等。

二、病毒抗原:病毒表面抗原,衣壳抗原,核蛋白抗原,可溶(分泌)性抗原。

三、寄生虫等抗原四、其他抗原:血型抗原,人工抗原,重组抗原等。

本章重点:抗原的概念,抗原决定簇,构成抗原的条件,重要的微生物抗原。

难点:构成抗原的条件,半抗原-载体现象。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与抗体(4学时)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免疫球蛋白概念二、抗体的概念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一、单体结构:四链单位,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和稳定区,功能区。

二、复合体结构:二聚体,五聚体。

三、附属结构:分泌片,J链,糖基。

四、水解片段:Fab片段和Fc片段等。

第三节抗体的类型与生物学特性一、种类:多数哺乳动物有IgA、IgG、IgM、IgD、IgE五类,有的还有不同的亚类。

二、生物学特性:中和、凝集、黏附、调理抗原以及激活补体等功能。

第四节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一、同种型:类、亚类、型、亚型等概念。

二、同种异型三、独特型本章重点:抗体的结构、分类、功能、抗原性。

难点:抗体的结构及抗原性。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四章抗体的人工制备(2学时)第一节多克隆抗体一、基本概念二、制备方法第二节单克隆抗体一、基本概念二、杂交瘤技术原理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四、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第三节基因工程抗体一、基本概念二、制备原理本章重点: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五章免疫遗传(2学时)第一节抗体基因一、抗体基因:重链基因、轻链基因。

二、基因重排:抗体多样性产生机制。

三、抗体类转换第二节 T细胞受体基因一、基因结构二、T细胞受体多样性的发生机制第三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基本概念二、基因结构三、MHC分子结构、分布及抗原提呈本章重点:抗体、TCR和MHC基因,MHC分子与抗原加工提呈。

难点:抗体基因重排,MHC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六章补体系统(2学时)第一节概述一、补体的发现二、补体命名三、补体系统的组成与一般性质第二节激活途径一、经典激活途径二、旁路激活途径三、其他途径第三节补体活化的调控一、补体系统的自身调控二、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第四节生物学作用一、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二、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本章重点:补体一般性质、激活途径及生物学活性。

难点:补体激活途径。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七章细胞因子(1学时)第一节概述一、种类二、来源第二节共同特性一、理化特性二、分泌特点三、生物学作用特点四、网络性第三节生物学活性一、参与固有免疫二、调节免疫应答三、刺激造血功能和调节细胞生长四、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第四节重要的细胞因子一、白细胞介素二、干扰素三、肿瘤坏死因子四、集落刺激因子五、生长因子六、趋化因子本章重点:细胞因子特性及生物学作用。

难点: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八章免疫应答(4学时)第一节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一、基本概念二、作用特点三、组成: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因子,炎症反应等。

第二节特异性免疫应答概述一、基本概念: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黏膜免疫应答。

二、基本特点:识别异己,特异性,记忆性等。

三、基本过程:致敏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第三节抗原加工与提呈一、抗原提呈细胞:分为专业和非专业抗原提呈细胞。

二、基本过程:包括抗原摄取、抗原加工和抗原呈递。

三、外源性抗原提呈:由MHC II类分子介导,主要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四、内源性抗原提呈:由MHC I类分子介导,主要引起细胞免疫应答。

第四节细胞免疫应答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T细胞受体,抗原识别。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与分化三、效应T细胞作用CD4+T细胞的作用有介导迟发型超敏性反应、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协助杀伤性T细胞作用; CD8+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第五节体液免疫应答一、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B细胞受体,TD抗原的识别,TI抗原的识别。

二、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三、抗体效应机制:中和作用,调理作用,协助补体溶解细胞,ADCC,变态反应,黏膜免疫等。

四、体液免疫应答一般规律:初次应答,再次应答,免疫记忆,抗体类转换与亲和成熟。

第六节免疫应答的调节一、抗原的调节:包括抗原性质、剂量、进入途径等。

二、免疫细胞的调节: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红细胞等细胞的调节。

三、抗体的调节:包括IgG和IgM的调节以及独特型网络调节。

四、细胞因子的调节五、神经内分泌调节六、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本章重点: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与作用,抗原加工提呈,免疫应答基本过程与效应机制。

难点:抗原加工提呈,免疫应答效应机制。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

第九章免疫耐受(1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基本概念二、分类:中枢与外周免疫耐受,天然免疫耐受与获得性免疫耐受。

三、临床意义第二节主要机制一、克隆清除二、克隆无能三、抑制性细胞的作用本章重点: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与临床意义。

难点:免疫耐受的主要机制。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十章变态反应(1学时)第一节 I 型变态反应一、发生机制:参与成分、过程及主要特点。

二、常见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二节 II型变态反应一、发生机制:参与成分、过程及主要特点。

二、常见的Ⅱ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第三节Ⅲ型变态反应一、发生机制:参与成分、过程及主要特点。

二、常见的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第四节Ⅳ型变态反应一、发生机制:参与成分、过程及主要特点。

二、常见的Ⅳ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章重点:变态反应的类型与发生机制。

难点:变态反应的发生机理。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