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园林: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古典园林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的兴起,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发展历程。
一、汉唐时期的皇家园林在中国古代史上,汉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
汉唐时期的皇家园林以其宏伟壮丽的规模和极富创意的设计而闻名。
典型代表有汉代的洛阳东园和唐代的芙蓉园。
这些皇家园林以山水为主题,追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通过建筑、水景和植物来营造空间的层次感和美感。
同时,这些园林也是皇帝展示自己威严和权力的象征,展现了中国古代皇权文化的独特之处。
二、宋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宋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逐渐兴起并成为主流。
私家园林是富有人家为私人居所规划的精致园林,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苏州园林和扬州瘦西湖。
这些私家园林以小巧精致、布局合理、意境曲折变化为特点,追求极致的美感和情趣。
私家园林中常常运用假山、水景、廊亭等元素,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韵味。
三、现代园林的发展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古典园林逐渐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现代园林逐渐兴起。
现代园林注重功能性、实用性和公共性,更加注重园林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同时,现代园林也开始吸收西方园林设计的先进理念,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中国的园林设计已经走上了一条既承袭传统又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
总结:中国古典园林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的转变,再到现代园林的发展,展现出了中国特有的园林艺术魅力。
这些古典园林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中国古典园林将不断发展、创新,继承下去,为未来的人们提供更多美的享受和精神寄托。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转折期一一魏晋南北朝全盛期一一隋、唐、五代成熟期---- 宋元成熟后期明清二、我国造园艺术的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诗情画意;意境的蕴涵。
三、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种主要类型。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的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的灵囿。
囿是以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
秦代兰池宫,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24)--兰池宫--,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1 )、是首次见于史料记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2)、堆山筑岛名为蓬莱山模拟仙境,开启了西汉宫苑求仙活动之先河,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个求仙的功能。
三汉代梁孝王刘武所经营de----梁园(兔园),中人工堆筑的山以石块结合夯土的土石山是文献记载的用石筑山的首例。
四、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兴建的建章宫1)、建章宫北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
开后世自然山水宫宛之先河而太液池池内筑仙山开创了“一池三山”布局的园林风格,为后世皇家园林采用。
2)、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南部部以宫殿为主,"南宫北苑"形式成为后世大内御苑规划的滥觞。
3)、建章宫的建造,创造岀一种将宫殿,离宫别馆及苑囿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宫苑.浙江绍兴兰亭园--“流觞曲水"出于此。
五、隋西苑的布局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反映了王权与神权的统治以及享乐主义思想,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十六组建筑庭园分布在山水环绕的环境之中,成为苑中之园,不象汉代宫苑那样以周阁复道相连。
这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
山上的建筑能时隐时现,反映建筑技巧的提高。
六、宋徽宗造的寿山艮岳寿山艮岳是先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的,园的设计者就是以书画著称的赵佶本人。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第一阶段:古代园林古代园林是园林发展的起点,主要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古中国等古代文明的时期。
古代园林以宫殿、寺庙、陵墓等建筑为中心,以人工景观和植物为主要元素。
古代园林注重景观的表现力和建筑的装饰性,常常以丰富多样的雕塑、壁画、喷泉等手法来增加景观的艺术效果。
第二阶段:文艺复兴园林文艺复兴园林主要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文艺复兴园林的特点是注重对称性和秩序感,强调几何形状和比例的运用。
园林中的建筑物和景观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此外,文艺复兴园林也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自然与人工的和谐统一。
第三阶段:浪漫主义园林浪漫主义园林主要出现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是对文艺复兴园林的反叛和反思。
浪漫主义园林强调个性化和自然性,主张回归自然,追求自然景观的野性和原始感。
浪漫主义园林注重创造迷人的氛围和情感体验,常常通过曲径通幽、湖泊、瀑布等手法来营造浪漫的氛围。
此外,浪漫主义园林还注重植物的选择和布局,追求季节性和变化性。
第四阶段:现代园林现代园林是园林发展的最新阶段,主要出现在20世纪以后的全球范围内。
现代园林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强调生态性和功能性。
现代园林设计时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活动,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多样性。
现代园林的特点是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水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扩展描述: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可以看出,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演变密不可分。
古代园林注重景观的表现力和建筑的装饰性,反映了古代文明的繁荣和文化的多样性。
文艺复兴园林以其对称性和秩序感,表达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理性的崇尚。
浪漫主义园林通过回归自然和强调情感体验,反映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社会的变革和人们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_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_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
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中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
为了能简要地说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循其明显的规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
先秦及秦汉时期此时期或可称为“自然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
早在原始时代,当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渔猎,后来慢慢进化到种植定居,驯养了一些野生动物,比如猪、犬、羊等,种植了一些植物,比如禾、麦、稻、获等。
这样就出现了圈养、圈种的有一定范围的地方,在甲骨文、糟文、金文中出现了“因、眺囿”“鉴、翻圃”等字,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有了从事农事、畜牧、手工业制作以及各种杂务劳动的专业奴隶阶层,在解决了生活的劳务后,奴隶主和帝王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各种游乐戏嬉,其中包括“狩猎”活动。
而那些被选择为狩猎地区的地方,一定是那些禽兽比较集中,山丘或林茂之地,水草丛生之处,这就是成为种植与株、圈养动物的“囿”。
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1.片地宽广。
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2.工程浩大。
囿的周围有界垣,囿内有台屋构筑。
3.人工设施增加。
山于狩猎地距离统治中心地较远,不免要在“囿”内建寝殿屋宇。
御花园这种最早期的“囿”到汉代有了新的发展,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山林的原始状态的存在,而是日趋专门化了。
帝王们在这里建“宫”设“馆”,除了为游猎所需要,增添了寝宫殿宇生活设施,还配置了观赏植物、人工山水等景色,初步具有了“园林”性质,从汉代起它的名称也从古代的“囿”改称“苑”或“苑圈”了。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随着各个朝代的更迭,中国古代几乎每个朝代都留下了精美的皇家园林,这些园林不仅成为皇帝居住休闲的场所,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
以下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发展的历史概述。
1.秦汉时期:秦始皇修建了终南山的圣湖、汉武帝修筑了汉宫,这两座园林奠定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基本格局。
2.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皇家园林主要集中在洛阳和南京,如兴平宫、明德园等。
3.隋唐时期:隋文帝、唐太宗等皇帝修建了不少园林,如隋文帝的大明宫、唐太宗的显庆宫等,这些园林采用了湖河交错的布局,并注重山水相融的构思,成为后来园林的模板。
4.宋代:宋代皇帝更加注重园林的陈设和构造,北宋的皇家园林以温泉为主,如开封的胜览园;南宋的皇家园林以山水园为主,如临安的花果山、梁山、天鹅湖等。
5.元代:元代皇帝更重视园林的艺术性,使得园林建筑更加精细、独特,如元世祖的大都行宫、元英宗的勾漏园等。
6.明代:明代的皇家园林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明代特色的园林形式。
明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有明成祖的颐和园、明宣宗的圆明园等。
7.清代:清代的皇家园林达到了巅峰,充分体现了封建帝王的统治权威和园林艺术的精湛水平。
最具代表性的清代皇家园林有圆明园和颐和园,这两个园林被誉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巅峰之作。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每个朝代都给予园林不同的风格、布局和装饰,丰富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内涵。
这些皇家园林不仅是皇帝的居所和游乐场所,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汉朝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开始出现。
在这个时期,园林主要是皇家和贵族的庭院,因此特点是建筑简单、色彩淡雅。
代表作品有今天的西园、云台山久仰,园林各项设施多从云台山式壁廊木栏衍化出来。
唐朝是中国园林的黄金时期,以雁塔、水绞丝为代表。
在唐朝,人们开始追求动静结合的园林,建筑风格上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注重景观和强调与人的交互作用。
唐代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山水融合、林木花卉装点、水势饱满,取景方式由远及近,给人以“饱览之艳、登琳之嵩”的美感。
宋朝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有拙政园、秋瑾园。
在宋朝,人们开始对园林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布局和造景的理论。
宋代古典园林改变了以往的园林模式,注重空间变化、山水构建中的平衡和对人的情感诱导。
秋瑾园是园林中首次引入庭院内涵的代表,其经营者按情感和权力要求进行景观变换,以借景、夹局、影轴、穿庭镜等手法,营造出了极富诗意和感染力的景观。
元代的园林艺术延续了宋代的传统,注重园林的布局美学和建筑的装饰艺术。
元代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形式多样,取景方式独特,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美感。
代表作品有北京中轴线上的南锣鼓巷、北海公园。
明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园林建设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品有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
明代古典园林的特点是突出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设计精致、规模宏大,建筑多为经典的宫殿式,装饰偏重于金碧辉煌和富丽堂皇。
清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末期,其特点是在对古典园林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外来元素。
清代园林注重空间变化、规模宏伟、以及变幻多样的花园设计,代表作品有北京圆明园、苏州狮子林。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代表作品。
无论是唐代的山水融合、宋代的情感诱导、明代的文化内涵,还是清代的变幻多样,中国古典园林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瑰宝。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贯穿了多个历史时期。
下面将从六个时期,即商周时期、汉代、隋唐时期、宋代、元代和明清时期,分别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1.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主要的园林形式是囿和宫室。
囿是指利用自然山水林木等元素所构成的皇家园林,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洛阳的囿。
宫室则是指城市中的园林建筑,这一时期也有一些私人园林开始出现。
2.汉代汉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兴盛时期,园林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池、台、山、石等元素。
汉武帝时期,皇家园林规模空前,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林苑。
同时,私人园林也开始流行起来,一些士大夫阶层的人开始营造自己的园林。
3.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融合时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特点,佛教园林的出现加速了唐宋园林的发展。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达到了鼎盛,其中最著名的是长安城的皇家园林。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繁荣起来,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参与到园林的营造中来。
4.宋代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致时期,园林的设计和建造都出现了空前的精致和优美,出现了写景园林和文人园林等新的园林形式。
宋代园林注重山水的表现,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
宋代的皇家园林如艮岳、寿山等成为后世园林建造的典范。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在设计和意境上追求精致和优美。
5.元代元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蜕变时期,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蜕变,出现了山水园林和写意园林等新的形式。
元代园林以自然为主,追求简朴和自然,着重于山水的再现和意境的表达。
元代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北海公园、琼华岛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的发展。
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总结时期,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在宋元的基础上更是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出现了宫廷园林、江南园林等许多不同地域和类型的园林。
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等以其规模宏大、设计精美而著称于世。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引言古代中国以其独特的园林文化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皇家园林,后逐渐发展演化为民间园林艺术。
这些园林以其精妙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主要表现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一、历史发展1. 皇家园林时代古代中国皇宫园林开端于周朝,后来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不断发展。
皇家园林通常由宫殿、花园、建筑物、水景和山景等组成,以表达统治者的权威和富丽堂皇的壮丽气派。
代表作有北京的颐和园、扬州的瘦西湖、苏州的拙政园等。
2. 文人园林时代文人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演化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种园林多由士人、文人或贵族建造,注重以意境和文化内涵来营造园林氛围。
代表作有苏州的留园、拙政园,以及扬州的个园、耦园等。
3. 民间园林时代民间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艺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阶段。
这些园林多由民间富商或地方政府所建,注重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代表作有苏州的狮子林、缘园,以及扬州的何园、五台山等。
二、艺术特点1. 融合自然与人文中国古典园林以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点。
通过布局合理的水景、山石、植被、建筑等要素,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与人文艺术相互辉映。
园林中常见的元素有池塘、假山、廊桥、亭台、楼阁等。
2. 追求意境与情感表达中国古典园林注重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表达。
园林的设计常以传统诗词、画作和文学典故为灵感来源,通过景观、布局和装饰等手法来表达园主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在园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
三、主要表现方式1. 三维空间表现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空间的布局和组合,以及水、山、建筑等元素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立体感和空间层次感。
这种三维空间表现给予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了园林与人的互动性。
我国园林发展历史阶段
一、发展简史(一)、我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商周时的园林叫做“囿”,是供帝王、后妃、大臣及奴隶主贵族们游览、观赏及打猎的地方。
从商周到秦代,“囿”的范围一般都很大,《孟子》中记载,周“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囿”中饲养珍禽异兽,栽种名贵花木,还要修建大量的楼台殿阁,供统治者享受。
(二)、秦汉时期大筑宫苑秦汉时,帝“囿”改称“苑”或“苑囿”、“宫苑”。
“苑囿”就是古代的帝王园林。
秦汉时期“苑囿”规模极大,如《三秦记》中记载,秦时在咸阳筑上林苑,“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
”汉武帝把秦的上林苑又扩大充实,在园中建离宫七十余所,名花异草、珍禽异兽莫不具备。
汉武帝又经营了规模更为宏大的甘泉苑,周围五百四十里,苑内宫殿楼台不下百余处。
他还在建章宫内开辟了太液池,池中造海上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开创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主要模式,此种造园手法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模仿,延续了两千多年。
(三)、魏晋的转型时期这一方面是受我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动荡,玄学受崇。
这一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受宗教玄学思想的影响,当时贵族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解脱,陶醉于山水园林之中,尤其钟爱自然山水。
(四)、唐宋为成熟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林,都规模空前。
唐时的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宋时的艮岳等,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辉煌。
(五)、明清时期为造园高峰明清时期造园艺术达到高峰。
这一时期,一是造园理论成熟。
明末吴江人计成是我国杰出的造园艺术家,他著的《园冶》一书,是我国最杰出的一部造园艺术专著,从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等十个部分,全面评述造园手法艺术和经验技巧。
二是园林规模前所未有。
二、中国园林特点概括起来主要为三大方面:一是崇尚自然,二是追求三境,三是构景手法多样。
(一)、崇尚自然中国园林艺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山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式造园艺术的基本准则。
中国园林发展史简概
五、宋元明清---成熟期
• 成熟期一:两宋 • 代表作: • 寿山艮岳、沧浪亭、西湖,金明池、沈园
大内御苑代表作:艮岳、后苑、延福宫
兴筑于北宋晚期政和七年,宣和四年 建成。京城的东北部。先经过构图立 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 它是以山、池作为园林的骨干,但欣 赏景点的位置设在建筑物内,因此这 些建筑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风景 的观赏点,具有了使用与观赏双重作 用。 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使它构园得体, 精而合宜。如依山势建楼,有依翠楼, 降雪楼等。沼池有洲,洲中植梅或植 芦,亭,榭隐于花树之间,形成隐露 的庭园景色。
代表作: 1、皇家园林:华林园(邺城、建康、洛阳寺观园林:泉州开元寺、杭州灵隐寺
四、全盛期—隋唐
特点: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成形成 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着意 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已开始诗、画互渗的自觉追求。 3、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 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白居易、王维、杜甫 4、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 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 5、造园用石的美学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置石” 已相当普遍,“假山”一词开始用作为园林筑山 的称谓
囿、台、沼
• 囿—— 养动物的园子:鹿囿。园囿。 局限, 被限制:囿于成见。 借指事物萃聚之处: “游于六艺之囿” • 台——台,观四方而高者。——《说文》 • 积土四方而高曰台。——《春秋战国》 •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像台的东西,器 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 沼——沼,小池也。——《说文》 • 池子:池沼。
二、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期
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 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 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历史 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 乐宫”、“建章宫”“未央宫”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一、先秦时期(起源阶段)1. 起源背景2. 功能特点- 这一时期园林的功能以实用为主,如狩猎、通神等,但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观赏游乐性质。
二、秦汉时期(发展阶段)1. 园林规模与类型的发展- 汉代的园林类型更加丰富,除了宫苑外,还有私家园林的出现。
西汉的上林苑是这一时期宫苑的代表,它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园林,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灞、浐、泾、渭、沣、滈、涝、潏八水出入其中。
苑内有众多的宫、观等建筑,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集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2. 园林造景手法的初步形成- 在造景手法方面,秦汉园林开始注重对山水的利用和改造。
例如上林苑中,既有天然的山水地形,又有人工开凿的池沼,如昆明池。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布局也开始与山水相结合,形成了初步的山水园林格局。
而且,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划,上林苑内种植了大量的奇花异木,种类繁多。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转折阶段)1. 社会背景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非常活跃,玄学兴起,佛教传入并逐渐兴盛。
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对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不得意,往往寄情于山水,追求自然之美。
2. 园林风格的转变- 园林风格从秦汉时期的宏大、华丽向自然、质朴转变。
私家园林大量兴起,如石崇的金谷园。
金谷园位于洛阳城西北郊的金谷涧中,园内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蔽翳,还有水碓、鱼池等景观。
园主在园中过着饮酒赋诗的生活,园林的设计注重自然山水的营造,追求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
四、隋唐时期(兴盛阶段)1. 皇家园林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唐代的大明宫是当时最重要的皇家宫殿园林之一。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建筑宏伟壮丽,园林景观丰富。
太液池是大明宫的重要水景,池中有蓬莱山等岛屿,象征着海上仙山,体现了秦汉以来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布局模式。
古代园林发展
阶段
朝代
囿
形成、诞生
1、 渊源阶段 上古时代
2、 萌芽阶段 西周、东周时代 具备园林组成要素 3、 生成阶段 秦汉时期 宫苑式园林
4、 转折阶段 魏晋南北朝
奠定自然式园林
5、 成熟阶段 隋、初盛唐
体系格局已成熟
6、 提升阶段
中唐至北宋、南 “壶中天地”的境 宋 界
7、 精深阶段 明清
“芥子纳须弥”的 境界
代表
灵台、灵囿、灵沼 春秋战国时期、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有了成组的园林 西安的“上林苑”,确立了山水体系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史的转折阶段,诗歌、绘画等士人艺 术与园林艺术的紧密融合为中国古代自然式园林体系的 形成奠定了基础 皇家园林格局已趋于成熟,如隋代洛阳西苑,唐宫苑是 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巍峨的纪念碑,其规模建制之宏 大,是后世明清园林无可比拟的,如唐大明宫殿含元殿 。隋、初盛唐士人园林在艺术上更成熟,叠山、理水、 景观组合,更具诗情画意。 壶中天地的境界成了园林最普通、最基本的艺术追求, 北宋皇家宫苑的兴建,达到顶峰,其所营造艮岳,显示 其很高的艺术价值 设计和营造都达到了高峰,念念不忘“芥子纳须弥”的 古老哲学命题。成了明清园林所追求和营造的最高境界 。清漪园(颐和园)、清北海、苏州园林、上海豫园。 明代的计成《园冶》是一部从规则与设计的角度论述造 园的理论专著。
中国的古代园林
2.私家园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 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 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 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 的豫园等。
3.寺院园林
在荒无人烟的山野地带营建寺观又必须满 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靠近水源以便获得生活 用水;二是靠近树林以便采薪;三是地势向阳 背风、易于排洪,小气候良好。但凡具备这三 个条件的地段也就是风景比较好的部位,寺观 建筑也就必然会以风景建筑的面貌出现。
白莲社
白莲社:也称莲社。慧远与慧永等十八人结 社于庐山东林寺,同修净土之法,因号“白莲 社”。当时陈郡谢灵运恃才傲物,少所推重,一 见远公,肃然心服,为鑿东西二池种白莲,求入 净社,远以灵运心杂不许。
大明寺
大明寺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 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古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 大明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 (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 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 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塔高 九层,因寺从塔名,故“大明寺”与“栖灵寺” 并称。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 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 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 客观规律。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 规律。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 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水池常作 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 然。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中国园林的发展
中国园林的发展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它经历了5 个发展阶段: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仿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
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呎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造园法则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西周素朴的囿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是《诗经?灵台》篇中记述的灵囿。
灵囿是在植被茂盛、鸟兽孳繁的地段,掘沼筑台(灵沼、灵台),作为游憩、生活的境域。
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
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
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
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
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
”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像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西汉山水建筑园西汉时已有贵族、富豪的私园,规模比宫苑小,内容仍不脱囿和苑的传统,以建筑组群结合自然山水,如梁孝王刘武的梁园。
茂陵富人袁广汉于北邙山下筑园,构石为山,反映当时已用人工构筑石山。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时期: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和成熟后期。
1.生成期:相当于商、周、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主要以囿和苑的形式出现,最初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因此也叫游囿。
汉朝起称苑,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贵族的宫苑是皇家园林的前身。
2.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
佛教、道教的流行使得寺观园林兴盛,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式园林发展的基础。
3.全盛期:隋、唐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设计愈发精致,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
中央集权逐渐健全,思想基础上形成以儒家为主导,儒释道互补共尊的体系,中国园林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
4.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这个时期的城市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兴起,园林的发展由盛年期升华为富有创造进取精神的成熟时期。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
同时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
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
5.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这个时期的封建社会盛极而衰逐渐趋于解体,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了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另一方面丧失了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精神,出现衰颓倾向。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国园林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2、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 界。园林艺术的精髓,在于所创造出来的意境,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 的最本质特征。
园林意境:通过构思创作,表现出园林景观上的形象化、典型化 的自然环境与它显露出来的思想意蕴。它不象花草树木一样实在,而 是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能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
中国园林历史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史 •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夏、殷、周 秦、汉
园林的生成期
魏晋南北朝
园林的转折期
隋、唐
园林的全盛期
两宋
园林的成熟初期
元明清
园林的成熟后期
1、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殷周秦汉)
• 1)比较稚嫩的初级阶段,至今1200多年。 •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 • 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 • 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
中国园林建筑类型丰富,有殿、堂、厅、馆、轩、榭、亭、台、 楼、阁、廊、桥等,以及他们的各种组合形式,不论其性质与功能 如何,都能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 透、互为借取。有的建筑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成为构图中心, 有的建筑对自然风景其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景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2、园林转折期主要内容介绍(魏晋南北朝)
• 1、长期动乱,是思想、文化、艺术上有重大 变化的时代。
• 2、山水画、山水诗应运而生,再现自然美的 山水园发展起来。
• 3、出现了公共旅游的城郊风景点。(兰亭) • 4、代表作:铜雀园、芳林苑、华林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清宫
两宋造园普遍时期
两宋时期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日趋成熟,文人士大夫的造园活动更为普 遍。两宋是文学的极盛时期,文人画家亲自参加造园,所造之园多以山水画 为蓝本,诗词为主题,楹联、诗对与园林建筑相结合,形成文人构思的写意 山水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园林
园林的发展
课件提纲
一、汉以前以帝王贵族狩猎苑囿为主体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山水园奠基时期 三、隋唐风景园林全面发展时期 四、两宋造园普遍时期 五、明清古代园林发展高峰时期
汉以前以帝王贵族狩猎苑囿为主体时期
(一)囿——出现于商代,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 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狩猎和享乐。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绍兴沈园
明清古代园林发展高峰时期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 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颐和园佛香阁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苑——前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在咸阳渭水 之南建上林苑,中建阿房宫,开创了凿池堆山建园的历史。
上林苑
魏晋南北朝山水园奠基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佛教的传入及老庄哲 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私家园林逐渐增加,寺庙园林开始出现。
世外桃源
隋唐风景园林全面发展时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