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生产系统和设备

合集下载

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

二 海工企业及制造格局介绍
钻井平台服务商
• • • • • • • • Transocean Nobel DiamondOffshore Ensco Hercules Offshore COSL Rowan Pride
世界海工装备的制造格局
第一梯队: 韩国和新加坡
•亚洲居于海工装备建造市场的前沿, 其中韩国和新加坡属于第一梯队。 •中国近年发展迅速,跻身第二梯队。
起重船
管铺船Biblioteka 水下机器人物探船、勘察船、供应船、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卸油 船、起抛锚船、拖带船、倒班船、特种运输船、工程支持船(平台)、 水下机器人、起重船、铺管船、铺缆船
钻井平台的分类
固定式
按运
桩基式 重力式 张力式 棚绳塔式
地撑式
海 洋 钻 井 平 台 类 型
移性 可分
坐底式 自升式 半潜式 钻井船
性能指标 工作水深 可钻井深 海底条件限制 浮动时的稳定性 船体定位方法
国际现状 10~150 m 超过5000 m 根据海底土壤承 载,决定插入深度 易受风浪影响 桩脚插入;底垫压载
半潜式钻井平台
“981”半潜式平台是我国第 一条3000米水深第六 代半潜式钻井平台。具 有勘探、钻井、完井与 修井作业等多种功能。 DP3动力定位系统
第二梯队: 中国
•中东的阿联酋、南美的巴西、横跨亚 欧大陆的俄罗斯、以及越南、印度和 印尼等国家不甘落后,成为第三梯队。 第三梯队: 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石油资源丰富, 中东、巴西、 俄罗斯、越南、在发展油气生产的同时,努力提升自 印度、印尼 己的建造实力。
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分为三大阵营
:在欧美公司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需求引领下,垄断着海洋工程关键装备 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和高端制造领域,代表:法国 Technip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美国McDermott公司、挪威Aker Solutions公司、SBM.钻井系统、动力定位系统、FPSO单点系泊系统、水下生

水下生产系统-课件

水下生产系统-课件

通过压力对管子的压力的计算,就可以对管汇系统的钢 框架进行设计。
31
三、管汇
主要的连接的目的是保证管子内部密封,对于深水,所有 的密封试验,水压应该是双向的。下面主要介绍连接方式:
夹具连接的套筒 螺栓连接的法兰的横断面
一组筒夹连接装置
32
三、管汇
连接器的设计: 连接器的设计: 应该主要考虑水深、连接的位置、安装方法。此外连接器的 选择和设计也受以下因素影响:
11
二、采油树
采油树类型 采油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传统型也称作直立型 的,另一种为水平型的,水平型的采油树从1992年以 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两种类型的采油树都包括一个在 钻井后能牢固地附着在油井顶端井口构架中的卷线筒, 还包括由阀门组成的阀门组,阀门组主要用来在测试 和闭井时调节出井油量。此外,油嘴对出井油量也可 进行调节。水平型采油树由阀门放置的位置而得名, 除此之外,水平采油树的油管悬挂器是安装在采油树 上而不是安装在井口头上。另外,由于水平采油树的 顶端设计使防喷器(BOP)可以直接安装在采油树上。 目前,甚至已经普遍认为水平型是唯一用于海底的采 油树类型。
水平采油树的油管 悬挂器
19
二、采油树
悬挂器可以是滑动的或者是心轴形式。滑动形式的悬挂器 用齿固定在油管上,由于油管的重量施加在悬挂器上,齿 和油管咬合,滑动型悬挂器拉住下部的锥体的后面,产生 向内的力。夹紧的压力随着管子的重量的增加而增加。 心轴形悬挂器通过连接最后的接头和底部悬挂的线而放置 在油管上,通过螺丝固定。
阀门: 阀门:
阀门的选择主要由应用范围决定。门阀一般应用于BOP组 件、采油树和管汇。球阀在水下使用中,从操作和价钱角 度要优于门阀。由于球阀目前使用非金属的密封和涂料, 使得球阀的应用水深更深。 门阀应用尺寸要比球阀的小,球阀的应用尺寸在10英寸或 者更大的范围。

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生产系统1 引言1.1 范围目前深水油气田开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少一个稳定的平台用于支撑生产设施并将生产流体输送到这些设施。

而水下生产系统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开发方案,可减少乃至完全消除(在个别情况下)对地面生产设施的需求。

图1.1-水下生产系统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深水油气田开发方案本研究主要是为了对水下生产系统进行概述。

论述的关键主题包括:·水下生产系统主要部件及其功能的一般说明;·水下生产设施的界面要求;·水下开发油田工程模式的考虑;·风险区域和风险管理问题的识别。

1.2 条例、规范和标准1.2.1 国际规范·ANSI B31.3《化工厂及炼油厂管道》;·API RP 2R《海上钻井隔水管接头的设计、评估和试验》;·API 5A《套管、油管和钻杆规范》;·API 5AC《套管、油管和钻杆规范》;·API 5D《钻杆规范》;·API 5L《管道规范》;·API 6A《井口和采油树设备规范》;·API 6D《管道阀门规范》;·API 8A《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API 14A《井下安全阀规范》;·API 148《井下安全阀系统设计安装与操作的推荐做法》;·API 14D《海上服务用井口地面安全阀和水下安全阀规范》;·API 16A《钻穿设备规范》;·API 17D《水下井口和采油树设备规范》;·API 17G《完井修井隔水管系统的设计和操作》;·ASME IX《焊接和钎焊资格》第二条焊接程序资格和第三条焊接操作资格;·ASME V《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五卷无损检测);·ASME VI I《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八卷压力容器建造规范第1册和第2册);·ASME/ANSI B16.34《阀门法兰、螺纹和焊接端》;·DIN 50049-EN 10 204《材料试验文件》;·DnV《修井控制系统电气要求》;·DnV《水下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DnV《认证说明》第2.7-1条“吊装证书要求”(海上容器);·DnV RPB401《阴极保护设计推荐做法》;·EN 10204《金属制品一检验文件的类型》;·FEA-M 1990《海上平台电气设备条例》;·IEC 92.101《船用电气装置》定义和一般要求;·IS0 10423《井口和采油树规范》(代替API 6A);·IS0 10432-1《井下安全阀标准》;·IS0 10433《海上服务用井口地面安全阀和水下安全阀规范》(代替AP1 14D);·IS0 13628《石油天然气行业钻井和采油设备》;·IS0 13628-1《石油天然气行业水下生产系统一般要求和推荐做法》;·IS0 13628-2《石油天然气行业水下和海上应用挠性管系统》;·IS0 13628-3《石油天然气行业输送管道泵送系统》;·IS0 13628-4《石油天然气行业水下井口和采油树》;·IS0 13628-5《石油天然气行业水下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操作》;·IS0 13628-6《石油天然气行业水下生产控制系统》;·IS0 13628-7《石油天然气行业修井/完井隔水管系统》;·IS0 13628-9《石油天然气行业遥控操作机具(ROT)维修系统》;·IS0 14313《管道阀门规范》(闸阀、旋塞阀、球阀和止回阀)(代替API 6D);·IS0 3511《过程测量控制功能和仪表设备的符号表示法》;·IS0 898《第一部分螺栓、螺纹和螺母》;·IS0 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维修的质量保证模型》;·NACE MR-01-75-94《材料要求:油田设备用耐硫化物应力裂纹的金属材料》;·NACE RP0475《注水用材料》;·NAS 1638《国家宇航标准:液压控制系统用零件的清洁度要求》;·SAE J343《SAE 100R系列液压软管和装置的试验和程序》;·SAE J517《液压软管》。

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生产系统

8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采油树 三、管汇 四、跨接管 五、脐带缆 六、井口头
9
二、采油树

采油树(Christmas,Xmas tree )最初被称为十 字树,X型树或者圣诞树,它是位于通向油井 顶端开口处的一个组件,它包括用来测量和维 修的阀门,安全系统和一系列监视器械。它连 接了来自井下的生产管道和出油管.同时作为 油井顶端和外部环境隔绝开的重要屏障。采油 树包括许多可以用来调节或阻止所产原油蒸汽、 天然气和液体从井内涌出的阀门。采油树是通 过海底管道连接到生产管汇系统。
4
一、概述

水下生产系统包括油井、井口头、采油树、接 入出油管系统和控制油井的操纵设备。在水下 的系统中,井口头和采油树都在海底。因此, 水下生产系统就不像在水面处的生产系统,如 刚性平台甚至是张力腿平台(TLP)那样受到 海平面状况和水深的影响。但另一方面,水下 生产系统不能直接的进行操作,如钻井,必须 通过移动的钻井单元进行,操控也必须通过脐 带缆远程控制,持续地操作就比平台式的生产 系统复杂地多。
下面是采油树和相关元件需要考虑的载荷:

立管和BOP载荷(Riser and BOP loads); 连接海底管道的载荷(Flowline connection loads); 清理采油树、脐带缆和海底管道的载荷; 热应力 包括捕油器,元件膨胀和管线的膨胀等; 吊装载荷(Lifting loads); 掉落的物体(Dropped objects); 压力引起的载荷– 外部和内部的.

14
二、采油树
单孔采油树Mono Bore Tree 单孔采油树主要使用在浅水区域, 单孔采油树和传统的双孔采油 树类似,只是单孔采油树在安 装采油树和油管悬挂器时使用 的立管系统更简单。

水下生产系统的分类

水下生产系统的分类

水下生产系统的分类
一、水下起重系统
水下起重系统是指在水下环境中完成车辆载荷的设备,其主要包括:水下起重机、水下吊装装置、下沉装置等等。

水下起重机又可细分为潜水艇起重机和海起重机。

潜水艇起重机主要用于海床深处作业场所,可以完成深水作业环境下的吊装、移运、收集等作业。

海起重机是在近海外环境下完成车辆载荷作业的设备。

它能够在沉船废弃物和底泥上完成任务,可在深水海洋环境中起重起吊,也可以在管道水暖过程中完成起卸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水下石油生产系统是指主要适用于拓展海底油气藏开采作业及开采产品制备和转运作业的设备。

它包括海洋平台、海洋套管、液体泵、水下管线、海洋液体处理系统和水下生产设备等。

它可以用于远程探测海底油气藏,发掘新藏体和发展既有藏体,完成开采产品的采集、提炼和输送,以及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功能。

三、水下扬尘控制系统
水下扬尘控制系统是指将粉尘安装到水下作业等离子发生器中,然后利用电磁场产生负压,将粉尘收集空气重新排出。

它可以将环境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收集或混合在一起,从而使空气保持洁净,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

四、水下交通通信系统
水下交通通信系统是指将水底安设交通及通信设施,以实现水下作业现场的交流,保证不设计材料的顺利输送的设备。

它是先进的交通和通信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而且还能够提供安静的环境作为海洋生物栖息地。

它有助于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有利于提高海洋生物的数量,进而达到长期生态资源保护的目的。

水下生产系统-2014

水下生产系统-2014
16
16
(5)远程打开和关闭阀门的阀门驱动器。有些可能是 手动阀门,也包括深水ROV接口; (6)用于脐带缆挂接的控制连接板; (7)控制系统。这包括阀门驱动器命令系统以及压力 和温度传感器。该阀门驱动器命令系统可以是简单 或复杂的管道系统,包括电脑及根据应用选用的电 磁线管; (8)节流器(可选)用于调节生产流速;
选择准则 在选择HT或VT时,需要考虑下列问题: (1)卧式采油系统要比立式的昂贵。卧式采油系统 的售价是立式的5到7倍。 (2)立式采油系统更大、更重,而这在钻机的安装 平台有限时必须考虑。 (3)油井是否已经完成也是选择的另一个因素。如 果油井已经完成但是采油系统还没有安装好,那 么立式的采油系统比较适合。但如果采用卧式的 采油系统,系统必须在油井完成之前安装好。
4
概述
从1961年第一口水下井口在美国应用以来,随着各种新 技术的应用,水下生产系统应用水深越来越深,到目前 为止,已投产最深采油树达到2714m(美国墨西哥湾 Independence Hub凝析气田,2007年7月投产);回接距 离最长的气田回接距离达到143公里(挪威北海Snø hvit 一期,水深250-345m,2007年8月21日天然气上岸)。 目前国外对于3000m水深以内的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建 造、安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已在西非、墨西哥湾、 北海等海域经过了大量工程项目的实践检验。
20
20
油管悬挂系统;VXT采用了传统的油管悬挂器 ,它有一个主要生产孔和一环孔。油管悬挂器 位于井口。然而,在HXT中,油管悬挂器有一 个单筒悬挂器,并且有一个侧出口,生产流体 将从这里传送到生产主阀。
采油树帽;VXT系统的采油树帽具有修井期间 提供控制接口以及密封海水功能。但在HXT, 有内部采油树帽和采油树碎屑保护帽。

水下生产系统标准体系分析

水下生产系统标准体系分析
收稿日期:2019 - 03 - 04 修回日期:2019 - 04 - 1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7001) ꎻ能
源行业海 洋 深 水 石 油 工 程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会秘书处委托项目(2017OT - KG01) 第一作者:谭越(1978—) ꎬ男ꎬ博士ꎬ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海洋工程装备标准化、海工结构
of Oilfield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下的水下生产
设备分 委 会 ( SC17 ̄ Subcommittee on Subsea Pro ̄
duction Equipment) 负责制修订ꎬ主要是规定了水
下生产系统设备性能ꎬ也包括设计和工艺规范等
方面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8] :①水下设备ꎻ②挠性
关键词:水下生产系统ꎻ标准体系ꎻ国外先进标准ꎻ国际标准 中图分类号:U674. 38ꎻTE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7953(2019)03 ̄0073 ̄05
海洋石油生产从浅水发展到深水ꎬ海洋工程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标准的系列化进程ꎬ水下生产 系统( subsea production systemꎬ SPS) 在国外已形 成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1] ꎬ而国内由于受到深水 油气田开发进程的限制ꎬ尚未形成完善的水下生 产系统标准体系ꎮ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ꎬ对国外标 准缺乏认真细致的分析ꎬ在采标过程中存在着完 全照搬ꎬ标准选题不当ꎬ盲目采标等问题ꎮ 因此ꎬ 开展水下生产系统标准体系梳理ꎬ对国外先进标 准体系进行对比分析ꎬ提出构建我国水下生产系 统标准体系的建议ꎮ
( specification ) 、 推 荐 做 法 ( recommended prac ̄ 件ꎬ通常包含规范和推荐做法的相关要素ꎮ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及工艺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及工艺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及工艺设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高原;魏会东;姜瑛;王勇【摘要】概括了水下生产系统的水下井口及采油树系统、管汇及连接系统、水下控制及脐带缆系统以及水下增压设备、水下分离设备、水下电力设备等水下生产工艺设备的技术现状,并对水下长距离流动保障技术、水下电力输送和全电控制技术、水下安装技术、水下生产系统可靠性及完整性管理技术、极地水下生产系统技术等水下生产系统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我国水下生产系统研发和应用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年(卷),期】2014(026)004【总页数】7页(P84-90)【关键词】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水下生产工艺设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作者】高原;魏会东;姜瑛;王勇【作者单位】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公司水下所;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公司水下所;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随着国际社会对能源需要的增加,世界范围内的深海油气开发活动日渐活跃,在深海开发过程中除了兴建大量的水面油气生产平台外,水下生产系统也已成为深海海洋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

作为对深水浮式水面设施,如张力腿平台、半潜式平台、立柱式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设施的重要支持[1],水下生产系统通过海底管道和立管与其建立联系,可以搭建起灵活多样的海洋石油开发形式[2]。

水下生产系统对于水深的要求不敏感,且不受海面恶劣风浪环境的影响,其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在未来极地冰区的海洋油气开发中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水下生产系统的作业流程是,油气藏中的生产流体通过水下井口头和采油树汇集到管汇,然后通过海底管线上的终端设备进行集输,最后由立管输送至水面设施。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水面设施的主控站通过水下脐带缆系统及控制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和化学药剂的注入。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工程经验积累,世界海洋工程大国,如挪威、美国、巴西等已经掌握了水下生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垄断了国际水下设备和脐带缆市场,与工程公司的海管/立管的EPIC总包能力相结合,共同进行深水SURF(Subsea Umbilical Riser Flowline)工程建设。

我国水下油气生产系统装备工程技术进展与展望

我国水下油气生产系统装备工程技术进展与展望

我国⽔下油⽓⽣产系统装备⼯程技术进展与展望摘要:从⽔下⽣产系统⽅案设计和关键设备国产化制造、安装及集成测试等⾓度,详细阐述了我国⽔下油⽓⽣产系统设计技术和关键设备⼯程化现状。

在设计技术⽅⾯,⽬前已基本具备1500m⽔深的⽔下⽣产系统独⽴设计能⼒,相关⽔下设计技术在流花16-2油⽥群和陵⽔17-2⽓⽥等深⽔油⽓⽥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下装备及设备⼯程化研制⽅⾯,以⽔下采油树、⽔下控制模块、⽔下连接器、⽔下多相流量计和⽔下脐带缆等为主的关键设备已经具备⼀定的基础,⽽且部分产品实现了国产化的⽰范应⽤,取得了重⼤进展。

最后对未来我国⽔下油⽓⽣产系统关键设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了展望。

随着我国深海油⽓资源开采的不断深⼊,采⽤传统固定平台或浮式⽣产设施的开发⽅式存在平台负荷重、建造成本⾼等问题,具有较⾼的应⽤局限性。

相⽐之下,采⽤⽔下⽣产系统,通过⽔下采油树、⽔下管汇、脐带缆、海底管道等⽣产控制设备将油⽓就近输送到附近的固定式平台或浮式设施进⾏处理和外输,可显著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建造周期,⽽且已在国内外海洋油⽓资源开采领域得到了⼴泛应⽤。

⽔下油⽓⽣产系统的出现源⾃于美国1947年⾸次提出的“⽔下井⼝”概念。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下油⽓⽣产系统经历了由浅⽔开发,向中深⽔、深⽔甚⾄超深⽔开发的发展阶段;⽔下油⽓⽣产与输送⽅式也由最初采⽤固定平台,向深⽔浮式平台与⽔下⽣产系统相结合的⽅式转变。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下⽣产系统装备⼯程技术亦取得了长⾜进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由早期单卫星井开发向以⽔下管汇为核⼼的丛式卫星井、集中式基盘管汇开发模式转变,由早期⽔下⽴式采油树向更便于修井的⽔下卧式采油树转变,以及由直接液压控制模式向响应速度更⾼且更适⽤于深⽔油⽓⽥开发的复合电液控制模式转变。

我国⽔下油⽓⽣产系统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

长期以来,国内海上油⽓⽥所⽤⽔下装备多依赖进⼝,采购和维护成本⾼,供货周期长,极⼤地限制了我国海洋油⽓⽥开发事业的进展。

CCS水下生产系统设计认可及发证检验服务说明书

CCS水下生产系统设计认可及发证检验服务说明书

水下生产系统设计认可及发证检验产品背景: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逐步深水化,深海油气生产主力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在我国油气资源开发中应用越来越多,如流花11-1、崖城13-4、荔湾3-1、番禹35-2/1等多个油气田已经应用,应用水深也从几百米到1500米水深。

相对于传统海上生产平台的建设周期长、成本高和抵抗灾害能力弱等问题,水下生产系统逐渐成为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的主流模式。

我国工信部、科技部等通过多次立项,大力支持水下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研发。

在此大开发的背景下,2010年CCS针对水下生产系统正式立项,历时5年,在吸收了国际标准、我国水下生产系统应用、研制及检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CCS《水下生产系统发证指南》正式发布,共11章,系统涵盖了水下生产系统、水下控制系统主要设备的设计、制造、测试及检验技术要求。

指南填补了国内水下生产系统、水下控制系统、水下油气生产装备发证标准依据的空白,为新研发产品类水下生产装备设计验证提供了技术依据。

客户获益:(1) 水下生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与设备符合我国主管机关(应急管理部)的相应要求;整个水下生产系统获得CCS签发的符合性证书/入级证书(根据主管机关或业主的意愿)(2) 水下生产设备、控制设备、分离设备、增压设备、计量设备、监测设备等产品获得CCS签发的相应认可、产品证书。

(3) 对于新产品,通过CCS设计认可、型式认可后,同一产品投产后,可不用再次送审图纸。

(4) 提高产品的认可度。

水下立式卡爪式连接器(图片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友情提供)业务流程:水下生产系统设计认可及发证检验水下立式卡箍式连接器SIT现场调试(图片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友情提供)水下立式卡箍式连接器(图片由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友情提供)设计认可、型式认可满足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第一篇的要求,典型工程检验流程如下:工程经验:(1) 完成荔湾3-1 一期中国制造的所有水下设备的制造检验,并赴国外参加水下采油树、水下管汇、管道终端管汇、水下分配总成的检验。

第一篇海上油气田生产系统(了解篇)

第一篇海上油气田生产系统(了解篇)

第一篇海上油气田生产系统(了解篇)一、海上生产设施的类型海上生产设施是指建立在海上的建筑物。

由于海上设施是用于海底石油开发及采油工作,加上海洋水深及海况的差异、油藏面积的不同、开采年限不一,因此海上生产设施类型众多。

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海上固定式生产设施、浮式生产设施及水下生产系统。

在此三大类中又可细分如下:典型的海上生产设施如图1-2-1至1-2-7所示:1.固定式生产设施固定式生产设施是用桩基、座底式基础或其它方法固定在海底,并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海上结构物。

海上固定式生产设施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桩基式平台、重力式平台和人工岛以及顺应型平台;按其用途可分为井口平台、生产处理平台、储油平台、生活动力平台以及集钻井、井口、生产处理、生活设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1)桩基式固定平台桩基式固定平台通常为钢质固定平台,是目前海上油(气)生产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1)钢质固定平台的结构形式钢质固定平台中最多的是导管架式平台,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导管架、桩、导管架帽和甲板模块。

但在许多情况下,导管架帽和甲板模块合二为一,所以这时仅为三部分。

如图1-2-8所示。

导管架:系钢质桁架结构,由大直径、厚壁的低合金钢管焊接而成。

钢桁架的主柱(也称大腿)作为打桩时的导向管,故称导管架。

其主管可以是三根的塔式导管架,也有四柱式、六柱式、八柱式等,视平台上部模块尺寸大小和水深而定。

导管架腿之间由水平横撑与斜撑、立向斜撑作为拉筋,以起传递负荷及加强导管架强度作用。

桩:导管架依靠桩固定于海底,它有主桩式,即所有的桩均由主腿内打入;也有裙桩式,即在导管架底部四周布置桩,裙桩一般是水下桩。

导管架帽:导管架帽是指导管架以上,模块以下带有甲板的这部分结构。

它是导管架与模块之间的过渡结构。

模块:也称组块。

由各种组块组成平台甲板。

平台可以是一个多层甲板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单层甲板组成的结构,视平台规模大小而定。

如钻井区域的模块可称为钻井模块;采油生产处理区称为生产模块;机械动力区可称为动力模块;生活区称为生活模块等。

潜水设备和系统要求

潜水设备和系统要求

潜水设备和系统要求1 总则潜水和水下作业使用的设备与装具范围广泛且型式多样,在水下作业的使用中必须保证作业安全。

与潜水员生命直接相关的装具,如潜水头盔、潜水面罩、应急气瓶、调节器等,必须是潜水员所熟悉的型号并有既定的维护体系。

由于潜水作业的特殊性,参与操作、维护及修理潜水设备和装具的相关人员应该接受所用设备与装具的技术培训,并具有相应经验。

潜水监督应保证所有的潜水设备及装具经过认真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其状态和性能的可用性。

所有潜水设备和装具未经完整的性能测试,不允许用于潜水作业。

潜水设备的设计必须能在主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可通过使用蓄电池、蓄能装置(液压或气动动力),或连接到应急发电机而继续运作。

潜水控制站必须安置在距潜水地点尽可能近的位置,能使潜水监督便于进入所有受控的区域。

潜水控制站的所有仪表和显示屏必须保持良好的能见状态,对能见度差和夜晚的作业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

消防设备的配置应合理,必须满足一旦发生事故可立即灭火和做出反应的要求。

潜水设备维护记录要求:1.应建立合理的设备记录,并保持准确和有效;2.所有设备应有统一的识别方式,便于在设备记录中查询;3.维护记录的内容应描述维护工作的性质,包括校正的时间、进行过的修理和测试、负责维护和测试的操作员的姓名,以及相关设备特殊细节的记录;4.操作员单独对任何潜水设备进行维护、修理、校对、测试或调节时,应该在维护记录署名,并签字;5.用于商业潜水的潜水头盔和面罩必须按照制造厂商所推荐的程序进行检查和维护。

要求的检查和/或测试必须在设备所有者的记录簿中进行记录并验证。

2 潜水个人装具2.1 总则潜水个人装具要适应工作需要,并考虑到生物学的、辐射的、化学的、热能的条件等因素。

2.2 头盔与面罩1.总则潜水头盔、潜水面罩以及附属的调压器都是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其功能失常将对潜水员造成极大的危险。

因此,所有的潜水头盔、潜水面罩以及附属的调节器都应严格按照制造厂商的说明书进行维护和检测。

海底采矿机器人研发生产方案(二)

海底采矿机器人研发生产方案(二)

海底采矿机器人研发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陆地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洋成为新的矿产资源发掘地。

据统计,海洋中蕴藏的矿产资源是陆地的数十倍,尤其是海底的矿产资源,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但是,由于海底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传统的海底采矿技术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研发海底采矿机器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工作原理海底采矿机器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水下推进系统:该系统由一组高性能的推进器组成,能够在各种水深条件下稳定运行,同时保证机器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感知与导航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如水深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等,能够实时感知并反馈海底环境信息,实现精准定位和导航。

3.机械臂与采集系统:配备高精度机械臂,可抓取和搬运各种重物;采集系统则负责将采集的矿产资源运送上岸。

4.能源供应系统:采用长效锂电池供电,同时设计有太阳能板和水力发电机作为备用能源。

三、实施计划步骤1.研发阶段: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设计,包括水下推进系统、感知与导航系统、机械臂与采集系统的设计和集成。

2.实验测试阶段:在实验水池和近海实际环境中进行机器人性能测试,不断优化各项性能指标。

3.生产制造阶段:批量生产机器人,并进行实地部署和调试。

4.商业推广阶段:与矿产公司和海洋资源开发公司合作,推广和应用海底采矿机器人。

四、适用范围本研发生产方案适用于以下情况:1.矿产资源勘探:机器人可深入海底勘探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为后续开采提供数据支持。

2.海底矿产采集:根据前期勘探结果,机器人可进行高效率的矿产采集工作。

3.海洋环境监测:利用机器人的感知与导航系统,实时监测海底环境变化,预防自然灾害。

五、创新要点1.集成化的水下推进系统:实现了在复杂海底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和灵活操作。

2.精准的感知与导航系统:确保了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和导航,大大提高了采矿效率。

3.高效的机械臂与采集系统:能够快速地抓取和搬运矿产资源,提高了采矿速度。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研究热点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研究热点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C.分离过程需要借助微生物
D.分离过程无需任何外部能源
7.以下哪种因素可能导致海洋油气开发中的井壁失稳?()
A.高温高压
B.低密度钻井液
C.高渗地层
D.水平井设计
8.下列哪项措施可以降低海洋油气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风险?()
A.提高钻完井速度
B.减少平台设备数量
C.采用环保型钻井液
D.增加开采深度
9.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海洋油气开发中的管道铺设?()
A.可以保护井壁稳定
B.可以防止油气藏污染
C.可以提高钻井速度
D.仅用于陆上油气开发
(以下为其他题型,本题未要求,故省略)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洋油气开发中,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哪些?()
A.注水开发
B.气驱开发
13.以下哪些设备常用于海洋油气开发中的钻探作业?()
A.旋转导向系统
B.钻井平台
C.钻头
D.钻杆
14.海洋油气开发中,关于深海油气开发的挑战,正确的有哪些?()
A.高温高压
B.低温
C.远离陆地
D.技术复杂度高
15.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海洋油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A.使用环保型钻井液
B.严格执行废物处理规定
1.海洋油气开发中,提高油气藏采收率常用的方法有:注水开发、_____开发、热采技术和化学驱油等。
2.海洋油气开发中,海底油气生产系统通常由井口设备、油气分离装置、_____和海底管道等组成。
3.在海洋油气开发中,地震勘探技术对于油气藏的_____和评价至关重要。
4.为了保护海洋环境,海洋油气开发中应使用_____型钻井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14
Subsea Engineering, Inc.
水下生产技术是海洋油气开发生产的关键技术
《油气21世纪》(汇聚主要大油公司的组织)列出以下海洋油气开发生产 的八大未来关键技术:
1. 2. 3. 4. 5 5. 6. 7. 8. 未来的环境技术 勘探开发技术 提高采收率技术 经济的钻井和修井技术 综合运行操作和实时油气藏管理 水下生产处理和传输技术 深水和水下生产技术 天然气技术
2009-08-05 Page 16
Subsea Engineering, Inc.
水下生产技术是海洋油气开发生产的未来技术
水下到陆地 浮体+水下 平台为主
• 近年来国际大油公司迅速组建水下生产技术业务部门,指明海洋石油开发生产的
未来发展方向--水下生产技术和设备! • Subsea新公司/部门/业务:Subsea 7, J. Ray Subsea, Fluor, FMC, Aker Subsea ……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15
Subsea Engineering, Inc.
水下生产技术是海洋油气开发生产的未来技术
Statoil和Shell--海洋油气开发生产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路线图
水下生产技术和设备将是今后海洋油气开发生产的关键!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6年前(套)
2067 519 148 383 1
2006 2010年(套) 2006-2010
2349 219 78 504 ?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9
Subsea Engineering, Inc.
水下生产处理项目急速增长
• 已经宣布
o 全球经济高涨;资源有限;中东政局动荡;可替代能源未能形成力量。在 可预见的未来,中美经济衰退、中东和平、可替代能源的大跃进都不太可 能。
石油工业的未来在于海洋石油! 石油工业的未来在于海洋石油 !
• 陆地油气资源得到应有的开发且正在迅速枯竭。 • 海洋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正在迅速发展。 海洋油气资源丰富 勘探开发正在迅速发展 • 石油工业的未来在于海洋石油! • 海洋油气开发 海洋油气开发生产工业将蓬勃发展! 产 将蓬勃发展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11
Subsea Engineering, Inc.
美国墨西哥湾油气开发总投资分类 2008 2008-2011
美国墨西哥湾油气开发 总投资分类 2008 2008-2011
百万美元
<--浮体平台 <--固定式平台 <--水下生产技术和设备
2009-08-05
Page 19
Subsea Engineering, Inc.
海洋油气田的基本开发方案
• FPS + 水下生产系统 • TLP + 水面采油树 • TLP + 水下生产系统
Moored Semi
• 回接到岸(水下生产系统)
• 丛式井(水下生产系统)
• ……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3
Subsea Engineering, Inc.
海洋石油的发展趋势
•勘探和开发:向深水发展(3000m) 大量的中小油气藏 •设施的应用:深水发展FPSO/Subsea •设备的发展:更大的压力和口径(15ksi,5 15ksi 5~9 9″) •设备的发展:更高的压力和温度(15ksi,350F)
# Subsea Trees Actual # Subsea Trees Forecast (Normalized) 8000 6000
+185%
4000
+350%
7114 2496 1341 2000-2010e 2011-2025e
Subsea Engineering, Inc.
2000 0
68 60s
FPS和FPSO配套应用
• FPS和FPSO在深水油气田开发生产中的大量应用 • 水下生产技术是FPS和FPSO必备的关键配套生产系统和技术
油气 分阶段 发 油气田分阶段开发
• 使油气田的分阶段开发经济可行(如流花油田和春晓气田)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稠油田开发
• ……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22
Subsea Engineering, Inc.
内容提要
• • • • • • • 市场分析—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趋势 市场分析—水下生产设备和技术 水下生产设备和技术是海洋石油生产的关键技术 水下生产技术设备的关键应用 生产技术 备的关 应 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生产系统 、FEED、关键技术 水下生产设备技术项目实例 水下生产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等
+30%
+490%
+250%
87 70s
426 80s
2009-08-05
1092 90s
Page 8
水下生产系统的全球发展十分迅猛!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全球水下生产系统的市场需求猛增
今后5年的水下生产系统需求超过以前50年的总和! 水下生产系统
水下卫星井 水下基盘井 水下基盘 水下管汇 水下分离系bsea
2009-08-05 Page 25
Subsea Engineering, Inc.
水下油气田可行性研究FEED
水下油气田可行性研究FEED内容
• 完整水下油气田生产系统开发方案 • 详细的概念设计和成本研究 • 风险评估 • 需要的最小投资分析 • 费用比较 费 较 • 未来周边油气田开发方案规划
2009-08-05 Page 6
Subsea Engineering, Inc.
全球每年投产水下井口数2008 2008-2013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7
Subsea Engineering, Inc.
全球水下生产系统1960 1960-2025
• ~2300m
• Production Semi 生产半潜平台 产 潜平
• ~2300m
• TLP 张力腿平台
• 305~1524m 305 1524m
• Spar 平台
• ~1370m
• Subsea Systems 水下生产系统
• 20~3000m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 已经安装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10
Subsea Engineering, Inc.
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生产系统
• 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生产系统: – 水下生产系统240个,占总数的85%! 水下生产系统240个 占总数的85%! – 固定式平台5个 – 顺应塔式平台3个 – 张力腿平台14个 – 半潜式平台5个 – SPAR平台14个
• 美国墨西哥湾水下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投资超过各种平台的投资! • Technip 的SURF(水下)业务营收占70%! • FMC的水下生产技术和设备业务营收年平均增长29%!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12
Subsea Engineering, Inc.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2
Subsea Engineering, Inc.
石油工业的未来—海洋石油
高油价将长期持续
• 能源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物资。 • 石油是最主要的能源。 • 世界油气资源有限。 世界油气资源有限 • 高油价将长期持续。
水下生产系统的 水下生产系统 的主要组成块
水下生产系统设备主要组成块: • Tree & Wellhead • Manifold/Template • Control • Umbilical • Flowline • Risers • Processing • …… 相关方面:
- 已有基础设施:平台、FPSO、上部结构 - 流动保障 - 设备供应商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5
Subsea Engineering, Inc.
全球水下生产井口投产数2002 2002-2011
全球水下井口投产数今后五年增长100%(2011 vs 2004)!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Page 17
Subsea Engineering, Inc.
内容提要
• • • • • • • 市场分析—海洋石油工业发展趋势 市场分析—水下生产设备和技术 水下生产设备和技术是海洋石油生产的关键技术 水下生产技术设备的关键应用 生产技术 备的关 应 水下生产系统、FEED、关键技术 水下生产设备技术项目实例 水下生产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等
Petroleum Offshore Subsea
2009-08-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