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现象

合集下载

法医学之死后变化

法医学之死后变化

死后变化人个体死亡后,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逐渐消失,尸体受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死后变化(Postmortem changes)。

由于死后变化使尸体呈现的特有征象,称为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

死后变化和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随气温、湿度、空气流通情况以及死者体质、死因等情况的不同而异。

尸体内外环境因素,既可以加速尸体现象的出现,又可以减慢或终止其发生和发展。

因此,在分析和评价尸体现象时,必须充分考虑尸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

尸体现象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1. 法医学把尸体现象当作死亡的确证,出现了早期尸体现象后才允许尸体剖检、埋葬、火化。

2. 尸体现象的出现和发展,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规律性,据此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3. 根据尸斑的特殊颜色有时能推断死亡原因,如提示某些中毒。

4. 尸体痉挛,可以判断死亡当时的特殊姿势,有助于判断自杀与他杀等。

5. 根据尸斑分布情况及尸僵程度,有助于发现死后体位变动情况,提示尸体曾否被移动。

6. 有些尸体现象容易与生前病理变化相混淆,如自溶与变性、坏死,皮革样化与生前挫伤,尸斑与皮下出血等,应予以鉴别。

有的死后变化可以使生前改变明显化,但多数死后变化会破坏生前损伤或病变以及正常结构。

因此,尸体冷藏,延缓和防止死后变化的发生和发展是必要的,尤其是无名尸体。

尸体现象大致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显现。

根据死后尸体现象出现的早晚,将其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两大类。

早期尸体现象(early postmortem phenomena)是指人体死亡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尸体变化。

包括肌肉松弛、角膜混浊、皮革样化、尸冷、尸斑、尸僵、尸体痉挛、自溶及自家消化等。

晚期尸体现象(late postmortem phenomena)是指死亡24小时以后出现的改变。

包括毁坏型和保存型两类,前者有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后者包括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和浸软。

人死后四个阶段特征

人死后四个阶段特征

人死后四个阶段特征
人死后的四个阶段特征如下:
1. 濒死期:指人在临死前挣扎的最后阶段。

此时,人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

此外,人的面容也会出现苦闷、不安、恐惧等表情。

2. 死亡早期:指人死亡后的最初几分钟内。

此时,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已经停止,身体逐渐变得僵硬,皮肤逐渐失去弹性,瞳孔扩大等。

3. 死亡中期:指人死亡后的几小时到数天内。

此时,尸体逐渐变硬,肌肉松弛,皮肤失去光泽,出现尸斑和尸蜡,身体逐渐腐烂。

4. 死亡后期:指人死亡后的数周到数月内。

此时,尸体逐渐变成白骨,骨骼变得干燥、脆弱、易碎,最终被分解为无机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人死后的四个阶段特征并非严格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出现,而是根据个体差异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此外,这些特征也可能受到医疗干预、环境因素等的影响。

第三章-死后变化

第三章-死后变化

☆ 死亡24小时以后出现的尸体现象称晚期 尸体现象(later postmortem phenomena)。 包括毁坏型和保存型两大类。 ☆ 毁坏型尸体现象指尸体腐败、霉尸、浸 软或白骨化等; ☆ 保存型尸体现象包括:干尸、尸腊、泥 炭鞣尸以及各种软尸等。
尸体现象的出现时间受诸多环境因 素的影响,差别甚大。 如在低温条件下,有的早期尸体现 象可能死后24小时内皆不出现; 而在盛夏季节,有的尸体可在数小 时出现腐败征象。
尸体痉挛 死后肌肉未出现松弛而直接发生僵硬 称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 尸体痉挛迅速将肢体固定于死亡当时 的势态,属特殊类型的尸僵。
尸体痉挛的法医意义 固定死者临死时的动作、体位或姿态, 对推断死因及案件性质有参考价值
4、自溶 尸体组织细胞由于受自身释放 的水解酶的作用而溶解称自溶 (autolysis)。 自溶的发生与细菌无关。
角膜混浊的法医学意义: ① 有助于推断死亡时间。 角膜混浊可分为轻度--死后8小时以上; 中度--死后18小时以上; 重度--死后48小时以上。 ② 防止与白内障等疾病混淆。
六、皮革样化 尸体局部受损皮肤以及粘膜,因水分不断 蒸发而变硬,呈蜡黄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的现 象称为皮革样化(parchment like transformation)或 局部干燥(local desiccation)。 死后数小时,尸体的口唇、阴囊或阴唇、 眼结膜、指趾端及皮肤皱褶处即可发生皮革样 化。
(2)尸绿 尸体腐败气体中的硫化氢与血液中血红蛋白 结合成硫化血红蛋白,或与从血红蛋白游离出的 铁结合成硫化铁,而透过皮肤所呈现的绿色称尸 绿(greenish discoloration on cadaver)。 尸绿一般于死后24小时首先出现在右下腹, 36小时可扩展到全腹壁,最后波及全身。

尸体变化过程及时间

尸体变化过程及时间

死后,各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活动逐渐停止,尸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死后变化,由这些变化所呈现的现象为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有以下几种:1、尸冷:人死后,产热停止而散热仍继续,尸体逐渐变冷。

尸冷的快慢受尸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较大。

身体本身的因素有年龄、身体状况、死因等原因。

一般身强体壮的成人、肥胖者、破伤风等人死前发生强烈的痉挛以及急性传染病、败血症及急性热性死者,尸体温度下降较慢;而小儿、老人、瘦弱者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死者,则尸温下降较快。

尸体的穿着、铺盖、棉被等是否单薄也有影响。

一般衣着单薄的在死后3—4小时内尸体的温度就和环境温度相一致。

尸体和环境的温差越大,则尸冷的进展越快。

体格一般的成人尸温在室温的环境中,平均每小时下降0.5摄氏度。

如果环境温度低(2——6摄氏度),则每小时下降1摄氏度,如果环境温度高达40摄氏度,则不发生尸冷。

2、肌肉松弛:表现为肌肉松弛、肢体变软,瞳孔散大,眼微睁,皮肤失去弹性,各关节极易屈曲等。

括约肌松弛会导致大小便失禁,尤其是妇女死后极易出现(见图1)。

在受压迫处的皮肤表面可形成与压迫物表面形状相应的压痕,尸体的肩部背部臀部小腿后面柔软部位和突出部位与硬物接触后被压成平边状态,可借偏压的部位来推测尸体的位置有无移动,但也有死亡瞬间忽然发生尸体痉挛,此时不仅看不到肌肉松弛,死时手中拿的物品还可能握的很紧。

尸僵是重要的早期尸体现象之一,虽然只有一部分肌肉出现尸僵,即可确认死亡。

尸僵有时能提示死者临死的姿态,也可根据其进展程度推测死亡时间。

至于影响尸僵的因素,一般小儿老人体弱者的尸僵发生和消失都较快。

婴儿有时死后10—30分钟即已发生。

成人及肌肉发达者正相反。

一般高温能促进化学过程而能加速尸僵的发生或消失。

但烧死者的僵直是高温引起的蛋白凝固而不是尸僵;低温时出现与消失都慢,但冰冻尸体的僵硬主要是尸体的冻结(汗啊,我知道是废话……)一般情况下,尸僵会在死后1~3小时内开始出现,表现为咬肌、颈肌、颜面部肌肉僵硬,下颌关节固定;经4~6小时,尸僵扩延到全身。

简述死后尸体的变化过程

简述死后尸体的变化过程

简述死后尸体的变化过程死后尸体的变化过程是指人或动物死后,身体内部和外部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遗体本身的影响。

以下将从尸体的外观变化、内部组织的变化和分解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叙述。

尸体的外观变化:1.死痕:当人或动物死亡后,身体会出现一系列死痕,如死脓、死白、死紫等。

这是由于血液停止循环和氧气供应中断,导致血液在体内堆积,引起的现象。

2.尸体腐败:尸体开始出现腐败现象,皮肤逐渐变黑、变绿,并产生腐烂味。

这是由于细菌通过体内的微小伤口进入尸体,转化分解尸体中的有机物质的过程。

3.膨胀:由于细菌产生的气体在尸体内积聚,使尸体体积膨胀,尤其是在暖湿环境下更为明显。

这时尸体通常会出现腹胀、面部肿胀等现象。

4.溃疡和脱落:随着腐败的进行,尸体的组织开始变得松软,皮肤上会出现溃疡和水泡,甚至开始脱落。

尸体的内部组织变化:1.器官衰竭:当人或动物心脏停止跳动后,氧气和养分的供应中断,各个器官逐渐丧失功能。

2.细胞坏死:由于氧气供应中断,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逐渐发生坏死,导致细胞结构破坏。

3. 紧张肌肉僵硬:死后的几个小时内,由于钙离子聚集导致肌肉僵硬,称为 rigor mortis。

随着时间的推移,肌肉逐渐松弛。

4.内脏分解:腐败过程中,细菌会进一步侵蚀内脏器官,导致器官组织分解。

尸体的分解过程:1.坏死:尸体从头部、胴体到四肢逐渐发生坏死,由外而内进行。

这是由于体内细胞结构的破坏和分解。

2.腐烂:随着细菌的作用,尸体开始腐烂。

首先是软组织开始分解,随后是骨骼和坚韧组织的分解。

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

3.长虫:在潮湿环境中,尸体上会产生各类蛆虫、蚂蚁等生物,它们通过吞食腐烂组织来获取营养。

总结起来,死后尸体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包括了外观变化、内部组织的变化和分解过程。

了解这个过程对于法医学、刑事侦查以及遗体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

如何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

如何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尸体现象是指在人体死亡后,躯体会出现特定的生理和化学变化现象。

这些变化可以提供线索,帮助判断死亡时间以及了解死亡过程的某些细节。

尸体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机体停止新陈代谢活动和细胞死亡引起的。

在死亡后的一段时间,尸体会经历一系列变化,包括颜色变化、僵硬、腐败等。

这些变化可以用来推测死亡时间、死亡方式以及尸体暴露在环境中的时间。

通过观察尸体现象,法医学专家可以分析尸体的腐败程度、温度变化以及内脏器官的状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与死亡时间紧密相关,可以帮助刑事调查人员了解案件的时间线索,揭示死者生前的活动情况以及可能的凶手。

尸体现象的发生是死亡过程的必然结果,其变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温度、尸体腐败速度等。

通过研究和观察这些变化,法医学专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尸体现象推测死亡时间的大致范围。

尽管尸体现象不能提供准确的死亡时间,但结合其他证据,如现场调查、证人陈述和法医学报告,可以综合判断死亡时间。

这种判断是在法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方法,且准确性较高。

因此,通过观察和分析尸体现象,可以为刑事调查提供重要的线索,帮助了解死者的死亡时间和可能的罪犯。

死腋臭:死腋臭是指尸体在死后产生的特殊气味,通常是由于尸体组织开始分解所产生的。

当尸体开始腐败时,细菌会分解组织产生气体,导致恶臭。

死腋臭的程度和时间与尸体的状态、环境因素等有关。

尸斑:尸斑是尸体在死后出现的暗红色至紫色的皮肤变化。

这是由于死亡后,血液停止循环导致的。

尸斑通常在死亡后数小时开始形成,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它的形成和分布可以帮助判断死亡时间和尸体的姿势。

___:尸僵是指死亡后肌肉僵硬的现象。

它是由于死后肌肉内的蛋白质凝固导致的。

___通常在死亡后几小时开始出现,持续时间取决于温度和尸体的状况。

尸僵的程度可以提供关于死亡时间的线索。

这些常见的尸体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判断死亡时间,并在法医学和刑事调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的方法介绍如何基于尸体现象来判断死亡时间,包括观察和分析尸体现象的步骤和技巧。

尸僵出现在死亡后多久

尸僵出现在死亡后多久

尸僵出现在死亡后多久
人死后的身体会逐渐变得僵硬,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尸僵。

尸僵出现一般是在人去世之后的一到三个小时,肌肉出现了轻度收缩,关节不能屈伸。

经过十二到十六个小时之后,尸僵会遍及全身。

同时,人体尸僵的程度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人死后尸体会发生的现象
1、人在死亡的那一刻,人是会失去知觉的。

大脑会逐渐的把氧气都排出去。

四到五分钟之后,人的瞳孔会变得浑浊。

2、人死之后,人体产热停止。

所以尸体会逐渐变冷。

尸冷的快慢是受尸体内外因素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同时也和死者本身的身体因素有关系。

一般强壮的成年人、肥胖者等死亡后,其尸体的温度下降较慢。

而小孩子和老人等,其尸体温度下降较快。

3、肌肉松弛、肢体变软也是人死后的一个现象。

同时这个时候人的肠道和膀胱会自动排空,人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4、人在死亡6小时以后,人体会因为血液循环的停止而变冷,肌肉也会变得僵硬,这时候由于肌肉和毛囊的萎缩,看起来人的头发和指甲会变长。

5、死后的一天到三天,身体内各种细菌开始腐蚀尸体,胰腺会开始消化掉自身,
6、死后的三到五天,身体上会出现浮肿。

《第三章死后变化》word版

《第三章死后变化》word版

第三章死后变化------------------------------------------------------教学纲要[教学要求]1、掌握:早期死后变化〔皮革样化、尸斑、尸冷、尸僵〕的概念及其特点和法医学意义;晚期毁坏型死后变化〔腐败〕及保存型尸体〔干尸、尸蜡〕的概念、发生与发展及其特点和法医学意义.2、熟悉:尸斑和皮下出血的鉴别;肌肉松弛、超生反应、角膜混浊的概念、形成机理、形态学改变及法医学意义;尸僵形成的顺序;心肌和平滑肌尸僵;自溶形态学变化与炎症的区别;霉尸、白骨化、泥炭鞣尸的概念和法医学意义.3、了解:尸僵的形成机理;浸软、特殊型古尸的概念;死后化学变化,动物、昆虫和自然环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各种原因导致的死后人为现象及法医学意义.[教学重点]第一节概述定义及分类第二节早期尸体现象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斑、尸僵、自家消化的概念.第三节晚期尸体现象1、毁坏型尸体现象:尸体腐败、霉尸、白骨化的概念.2、保存型晚期尸体现象:尸蜡的概念.第四节死后化学变化常见死后化学变化、影响因素、法医学意义.第五节其它自然环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蛆蝇、蚂蚁、甲虫对尸体的毁坏.第六节死后人为现象濒死期、尸体搬运、冷藏、尸检过程中的人为现象.第一部分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室温超过多少度,尸冷不发生< >A. 38℃B. 39℃C. 40℃D. 41℃2.最早发生的尸体现象是那个〔〕A. 角膜混浊B.肌肉松弛C.尸斑D.尸冷3.下述不属于死后人为现象的是〔〕A. 骨折B.冷冻C. 肺内脂肪栓塞D.搬尸后尸斑重新分布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氰化物中毒的尸体尸斑呈鲜红色B.一氧化氮中毒的尸体尸斑呈樱红色C.硝基苯中毒的尸体尸斑呈紫红色D. 氯酸钾中毒的尸体尸斑呈灰褐色E.尸斑不能提示停尸环境对尸体的影响5.20小时形成的尸斑属于〔〕A. 沉降期B.扩散期C.浸润期D. 固定期6.血液坠积发生在下列那个器官中最明显〔〕A. 脑B. 心C. 肺D. 肝7.死后全身关节僵硬在何时达到高峰〔〕A.死后1-3小时B.死后4-6小时C.死后12-15小时D.死后24小时8.自家消化多见于〔〕A.膀胱B.气管C.胃粘膜D.喉头9.尸体腐败的表现不包括〔〕A.尸绿B.泡沫器官C.巨人观D.霉尸10.尸体腐败的顺序那个正确〔〕A. 肾-肠-肝- 脑-心肌B. 肠-胃-肺-脑- 心肌C. 肺-脾-肠-胃-心肌D. 胃-肠-肺-脑- 肾11.下列那一种昆虫对尸体毁坏最常见〔〕A. 甲虫B. 蚂蚁C.蟑螂D.蝇蛆12.河水中的尸体,尸斑分布于〔〕A.项背部B.颈胸部C.下肢D.以上都有可能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死后两小时,骨骼肌均可发生超生反应B.死后肌肉松弛形成的特征性压痕,不能保留相当长时间C.死后皮革样化可使擦伤变硬,颜色加深,为尸检见D.目前认为角膜混浊与粘多糖和水的含量有关14.中等身材的成人尸体,春秋季室温为16-18℃,死后10小时内平均每小时尸温降〔〕A.℃B.1℃C.℃D. 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部分腐败菌是需氧菌,故空气流通处尸体腐败快B.土内尸体比地上腐败快C.大失血尸体腐败快D.金属毒物中毒死腐败快16. 地面旷野成人尸体白骨化,夏季约需〔〕A. 2-4周B. 8-10周C.数月以上D. 3-4年17.16-18℃时人局部尸蜡形成约需〔〕A. 2周B.一个月C. 3-4月D. 1年18.关于尸僵,下列说法那个是错误的〔〕A.婴幼儿、老人、体弱者的尸僵发生快、程度强B.外伤和疾病引起急性死亡者,尸僵发生迟,程度强C.气温高,尸僵发生早,缓解快D. CO中毒致死者,尸僵出现晚而持久19.关于腐败的顺序那个是正确的〔〕A. 胃-肠-肝-脾-气管B.肠-胃-脑-心肌-肾C.肝-脾-脑-肺-心肌D.肠-肺-膀胱-骨骼肌-子宫二、多项选择题1.发生皮革样化的常见部位包括〔〕A.口唇B.皮肤皱褶处C.脸部D.烫伤面2.肌肉松弛的表现包括〔〕A.瞳孔散大B.面部表情消失C.肢体变软,关节屈曲D.括约肌松弛使大小便失禁3.超生反应的表现有〔〕A. 瞳孔反应B. 肌肉松弛C.发汗反应D.心肌收缩4.关于尸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肥胖尸体下降快B. 小儿较成人尸体下降快C. 气温超过40℃时,尸冷不发生D.机械性窒息死亡的尸体尸温下降较快5.关于下列角膜混浊正确的是〔〕A.死后3-4小时,角膜上可出现白色小点B.死后10-12小时发展成云片状C.死后20-24小时呈云雾状D.死后48小时以后瞳孔不能透视6.影响尸僵的因素包括〔〕A. 年龄B. 体形C. 气温D.死亡原因7.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器官自溶发生较早的是〔〕A. 肠粘膜B.胰腺C.胆囊粘膜D. 胃粘膜8.濒死期的人为现象有〔〕A. 口对口人工呼吸B. 注射输液C. 心电除颤D. 喉镜检查9.常见的死后化学变化研究与检测的是〔〕A. 血液B. 尿液C. 脑脊液D. 玻璃体液10.保存型尸体包括〔〕A.白骨化B.干尸C.尸蜡D.泥炭鞣尸11. 腐败的法医学意义〔〕A. 根据尸体腐败的发生、发展程度可推测死后经过的大致时间B.认识各种腐败现象,避免将其误诊为生前疾病和损伤C. 腐败可以推测死亡原因D. 腐败可破坏生前的损伤和病变12.尸斑的法医学意义是〔〕A. 尸斑是最早出现的死亡征象之一B. 根据尸斑的发展情况大致可推测死亡时间C. 尸斑颜色能提示死亡原因D. 根据尸斑位置和分布情况可推测死亡时体位13.腐败的内在因素,那些是不正确的〔〕A. 肥胖尸体较瘦弱尸体腐败慢B. 老年人尸体腐败慢C. 猝死、机械性窒息等急性死亡的尸体腐败慢D. 吗啡和氰化物中毒的尸体腐败快三、名词解释1.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instantaneous rigor〕2.自溶〔autolysis〕3.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4.角膜混浊〔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5.尸冷〔algor mortis,cooling of the body〕6.尸斑〔livor mortis〕7.自家消化〔autodigestion〕8.尸臭〔odor of putrefaction〕9.尸绿〔greenish discoloration on cadaver〕10.巨人观〔bloated cadaver〕11.死后分娩〔postmortem delivery〕12.木乃伊〔mummy〕13.尸蜡〔adipocere〕14.泥炭鞣尸〔cadaver tannel in peat bog〕15.霉尸〔molded cadaver〕16.内部器官血液坠积〔visceral hypostasis〕17.毁坏型死后变化〔destructive postmortem changes〕18.腐败〔putrefaction〕19.浸软〔maceration〕20.死后化学变化〔postmortem chemical changes〕四、问答题1.尸斑的法医学意义?2.尸斑与皮下出血的解剖学鉴别要点?3.自溶与变性、坏死的鉴别要点?4.常见的超生反应和表现有那些?5.沉降期尸斑的特点是什么?6.腐败的主要表现有那些?7.常见影响死后变化的因素有那些?8.按死后经过时间,死后变化如何分类?9.皮革样化有何法医学意义?10.影响尸冷的因素有那些?11.尸斑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法医学意义有那些?12.尸检过程中的人为现象有那些?13.按死后经过时间,死后变化如何分类?五、案例讨论六、英文翻译Lividity and hypostasis <post mortem lividity>.-If the dead body is placed upon its back after death hypostasis begins,which is due to downward graviration of the blood and the conse-quent engorgement of the capillaries. Post morlem lividity usuallyappears in the most dependent portions, except those areas firmlycompressed. The position of hypostasis throws light on the posi-tion of the dead body, at the time of death and some time after.Furthermore, when once set in, the change in the position of thebody does not alter the disposition of the lividity. Hypostasis isfully pronounced on the dead body in from 8 to :2 hours afterdeath. The areas of hypostasis are irregular in contour and inbluish red in colour and in cases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the;areas are cinnbar red in colour. Hypostasis is different frombruising in the case of suspected violence. If the discolouration isdue to bruises, blood will be found extravasated into the cutaneousand sub-cutaneous tissues but if the discolouration is due to hypos-tasis, only a few oozing points at the severed capillaries will be seen.第二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2.B3.12.D13.B14.B15.A 16A二、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CDD三、名词解释参考答案1.尸体痉挛〔cadaveric spasm,instantaneous rigor〕:死后肌肉未经松弛阶段、立即发生僵直,使尸体保持着死时的动作和姿态.常发生于死前有剧烈的肌肉运动或精神处于高度兴奋、紧X状态,如溺死者手中紧抓水草或其它异物.2.自溶〔autolysis〕:人死后,组织、细胞因受细胞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溶解,使组织变软、甚至液化.3.超生反应〔supravital reaction〕:生物个体死亡后,其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间内仍保持某些活动功能,对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能力.4.角膜混浊〔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角膜的透明度减低,直至完全不能透视瞳孔,呈灰白色样外观.5.尸冷〔algor mortis,cooling of the body〕:人死后,因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尸体原有热量不断散发,使尸温逐渐下降至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6.尸斑〔livor mortis〕:尸体血液因重力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该处皮肤呈现有色斑痕.7.自家消化〔autodigestion〕:人死后,胃、肠壁组织因受消化液的作用而溶解液化.8.尸臭〔odor of putrefaction〕:人死后3-6小时,肠管内的腐败细菌开始产生仪硫化氢和氨为主的腐败气体,并从口、鼻和肛门排出,具有特殊的腐败气体.9.尸绿〔greenish discoloration on cadaver〕:腐败气体中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生成硫化血红蛋白,透过皮肤呈绿色.10.巨人观〔bloated cadaver〕:尸体腐败扩展到全身时,尸体软组织内充满腐败气体使整个尸体膨胀,体积变大,面目全非.11.死后分娩〔postmortem delivery〕:孕妇死后,胎儿因受腹腔内腐败气体压迫而被压出尸体外.12.木乃伊〔mummy〕:尸体处在干热或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中,水分迅速蒸发而不发生腐败,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13.尸蜡〔adipocere〕:埋于湿土或浸于水中,皮下及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氢化作用,形成灰白色或黄白色蜡样物质而被保存.14.泥炭鞣尸〔cadaver tannel in peat bog〕:处于酸性土壤或泥炭沼泽中的尸体,因鞣酸和多种腐植酸等酸性物质的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肤鞣化,骨骼脱钙,变成体积小,重量轻、易弯曲的软尸.15.霉尸〔molded cadaver〕:尸体处于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在裸露的局部或全身表面出现一层白色或灰绿霉斑.16.内部器官血液坠积〔visceral hypostasis〕:人死后,内部器官的血液因自身重力而坠积于这些器官的低下部位的血管.17.毁坏型死后变化〔destructive postmortem changes〕:尸体因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软组织和内部器官发生不同程度的死后变化,而被部分或完全破坏.18.腐败〔putrefaction〕:蛋白质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逐渐分解和消失的过程.19.浸软〔maceration〕:妊娠8周以上的死胎,滞留于宫内不能完全被溶解吸收,而浸泡于无菌的羊水中,发生死后改变.20.死后化学变化〔postmortem chemical changes〕:人死后,尸体各种组织、细胞和体液因持续分解而发生的一些化学和生物变化.四、问答题参考答案1.尸斑的法医学意义?答:①尸斑是最早出现的死亡征象之一;②根据尸斑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推测死亡时间;③尸斑的颜色有时可提示死因;④根据尸斑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可推测死亡时的体位及死后尸体位置有无变动;⑤尸斑能提示停尸环境对尸体的影响,如停尸物体接触面的表面形状.2.尸斑与皮下出血的解剖学鉴别要点?答: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形成部位:尸斑为死后血液坠积而成,通常位于尸体低下部位未受压处;皮下出血那么为生前外伤所致,位于体表的任何部位;②X 围:尸斑X围广泛,境界不清;皮下出血较局限,境界清楚;③颜色:尸斑主要与死因、环境温度和死后经过时间有关,可提示冻死和某种毒物中毒等死因;皮下出血与受伤时间和出血程度有关,颜色有一定的变化规律;④表面情况:尸斑一般无损伤,呈大片状分布,未受压处不出现尸斑,可反映所压迫物体的形状;皮下出血那么局部肿胀,常伴表皮剥脱,多为片状,有时能反映致伤物的形状;⑤指压变化及体位改变:尸斑早期指压褪色,晚期指压不褪色,早期改变体位可消失、并出现新尸斑,晚期无变化;皮下出血指压不褪色,翻动尸体后无变化;⑥局部切开:尸斑组织内无凝血、出血;早期血管内有血液流出,用纱布易擦去,扩散期尸斑组织间隙中有浅黄色或淡红色液体滴出;皮下出血局部组织内有凝血、出血,水肿、纱布擦抹不能除去3.自溶与变性、坏死的鉴别要点?答:自溶是指人死后,组织、细胞因受细胞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破坏、溶解,使组织变软、甚至液化.外观污垢、无光泽;镜下自溶多呈弥漫性、自溶灶内及周围没有炎性细胞浸润.变性是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组织肿胀,外观红润.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其周围有充血反应带;镜下有炎性细胞浸润,坏死灶较局限.4.常见的超生反应和表现有那些?答:⑴瞳孔反应:人死后约4小时内,瞳孔对注入结膜囊的药物如阿托品或伊色林有散瞳或缩瞳反应;⑵断后反应:头颅自颈部与躯干分离后约十余分钟内,可观察到眼球、口唇及下颌运动,躯干部痉挛,心肌收缩等.⑶骨骼肌超生反应:人体死后,刺激骨骼肌可使其收缩而形成肌隆起.⑷心肌收缩:人死后心肌的兴奋性可保持一定时间.⑸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人死后的血管平滑肌能对缩血管药物起收缩反应.⑹肠蠕动:死后数小时仍可见到肠蠕动.⑺发汗反应:死后约30分钟内,汗腺对阿托品及肾上腺素等药物仍可有发汗反应.⑻纤毛运动:死后约10小时内,气管粘膜柱状上皮仍可观察到纤毛运动.⑼精细胞运动:死后30小时内,精囊内的精细胞仍有活动能力.⑽死后细胞分裂:人死后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较强的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某些上皮细胞等尚有可分裂增生.5.沉降期尸斑的特点是什么?答:①死后3-6小时:血液局限于血管内,用手指按压尸斑,可以暂时褪色,移去手指又重新出现,切开尸斑处的皮肤,可见血液从血管断面流出,容易用纱布擦去,且边擦边流出;②死后6小时内,如改变尸体的位置,那么原已形成的尸斑可逐渐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重新出现尸斑;③死后6小时后再改变尸体的位置,那么原有的尸斑不再完全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又可出现尸斑,此称两侧性尸斑.光镜下,真皮和皮下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扩X,充满红细胞;大部分红细胞外形完整,并粘着成团.6.腐败的主要表现有那些?答:尸臭,人死后3-6小时,肠管内的腐败细菌开始产生以硫化氢和氨为主的腐败气体,并从口、鼻和肛门排出;腐败气泡和水泡,腐败细菌能产生大量腐败气体,使各器官组织胀气,特别是胃和肠管,致胃、肠壁变薄,腹部膨胀;尸绿,腐败气体中的硫化氢与血红蛋白生成硫化血红蛋白,透过皮肤呈绿色;死后循环,尸体血管内产生的腐败气体,压迫血液使之流动;腐败静脉网,尸体内部器官及血管中的血液受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皮下静脉扩X,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污绿色树枝状血管网;泡沫器官,因腐败气体使尸体器官形成大小不等的海绵样空泡;巨人观,尸体腐败扩展到全身时,尸体软组织内充满腐败气体使整个尸体膨胀,体积变大,面目全非;死后呕吐和口、鼻血性液体流出,死后胃内容物因受腐败气体的压迫,从食管经口、鼻排出;肛门、子宫、阴道脱垂和死后分娩,腹腔内大量腐败气体压迫骨盆底时,可使直肠中的粪便排出、肛门脱垂;在妇女可使子宫、阴道脱垂,孕妇死后,胎儿因受腹腔内腐败气体压迫而被压出尸体外.7.常见影响死后变化的因素有那些?答:〔一〕外界环境因素;1.自然气候,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其中温度为最主要;2.尸体所处的环境地点,可受到地形、流水、昆虫、动物及陆地和水上交通工具的损伤及破坏;3.尸体上的衣着服饰等,衣着服饰有隔热保温的作用,会影响死后变化的发展.〔二〕尸体本身的内在因素:1.年龄、性别、体型,婴儿死后变化发展较成人快,肥胖者较瘦人尸温放散慢,产妇较一般人死后变化进展快;2.疾病及死亡原因,有感染性疾病者死后变化发展快.〔三〕人为因素:1.冷藏或冷冻,尸体被冷藏后其死后变化的发生、发展慢,被冷冻者那么更慢;2.停尸载体及尸体的体位;3.尸体搬运,搬运尸体时可使胃内容物返流和进入呼吸道;4.医源性因素,如医院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等急救,可造成肋骨和胸骨骨折.8.按死后经过时间,死后变化如何分类?答:1.早期死后变化:包括超生反应、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冷、尸斑、内部器官血液坠积、尸僵、尸体痉挛、自溶、溶血、自家消化和尸体内早期的化学变化.如钠、钾、等电解质离子浓度、各种蛋白质和酶类、细胞核的DNA含量改变及早期死后人为现象.2.晚期死后变化:包括尸体腐败的各种征象、霉尸、白骨化、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古尸、浸软、晚期的动物和自然环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及晚期死后人为现象.9.皮革样化有何法医学意义?答:1.口唇的皮革样化易被误认为挫伤或腐蚀性毒物所致,区分皮革样化处原先有无挫伤的方法是切开皮肤检查有无皮下出血;2.皮革样化可保留某些损伤的形态,如机械性窒息死者颈部的绳索花纹,指甲的半月形或类似于半月形的抓痕;3.皮革样化可使擦伤更明显,有的生前损伤在损伤当时或损伤后短时间内形态变化不易被观察到,若在数小时后发生局部干燥、变硬、颜色加深,那么易于检见.4.有时根据皮革样化的数目、分布及形态特征,有助于推测案件的性质和作案人的意图,如强奸案被害人大腿内侧因抓痕而造成的叫特征的皮革样化;5.死后不久发生的某些损伤如表皮剥脱等也可发生皮革样化斑,但其颜色较浅、没有出血等生活反应,可以鉴别.10.影响尸冷的因素有那些?答:〔一〕外部环境因素:是指尸体所处的环境如衣着服饰、气温、湿度、通风状况等.浸在冷水中或埋于土内的死者,尸温较陆地上的下降快.尸体衣着多时较衣着少的尸温下降慢,通风条件好、空气干燥,尸温下降快.环境温度是影响尸冷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气温超过40℃时,尸冷不发生.〔二〕尸体本身因素:包括年龄、体型肥瘦和死因等.肥胖尸体尸温下降慢,小儿叫较成人尸温下降快,因消耗性疾病、大失血尸体尸温下降快.11.尸斑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法医学意义有那些?答:机制: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因重力作用顺着血管流向尸体的低下部位的血管网内,并使之扩X,红细胞沉积于最低部位,透过皮肤呈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尸斑.影响因素:〔一〕尸体内在因素:包括种族、死因、死亡时间和临死时在姿势等,其中,尤以死因关系密切.急性大失血、贫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或恶病质等死者,尸斑出现晚,程度轻,多呈淡红色或浅淡红色;而猝死、急性中毒和机械性窒息的尸体,尸斑出现早、程度重,一般为暗红色或暗紫红色.〔二〕外界环境因素:主要尸体所处的环境和湿度.尸斑低温情况下比高温时发展晚、慢而弱.体表有物体压迫时,呈苍白色而不见尸斑.法医学意义:1.尸斑是最早出现的死亡征象之一;2.根据尸斑的发展情况可大致推测死亡时间;3.尸斑的颜色有时可提示死因;4.根据尸斑的位置和分布情况可推测死亡的体位及死后尸体位置有无变动;5.尸斑能提示停尸环境对尸体的影响,如停尸物体接触面的表面形状等.12.尸检过程中的人为现象有那些?答:1.切开胸、腹腔时的人为现象,直线切开胸、腹腔时,由于用力或刀法不对,可致心、肺及肝、胃肠和膀胱等腹腔器官组织的划伤;2.分离胸锁关节及切断第一肋骨时的人为现象,常会伤及周围血管,使部分血液流入胸腔;3.检查颈部时的人为现象,对疑为扼死或勒死、缢死等尸体,应先剖验颅腔和胸腔,使颈部成为贫血区,最后才对颈部进行剖验;4.取出颈、胸部器官时的人为现象,取出颈部器官时用力过猛可人为造成舌骨骨折.5.取出腹腔器官时的人为现象,分离和取出腹腔内器官时,易致脾和肾上腺的撕裂甚至丢失肾上腺.6.锯开颅骨及取出脑时的人为现象,锯开颅骨时,如不小心.可致原有骨折线延长.锯颅及取颅时常损伤脑表面,开颅后,有时可见脑表面血管内有多少不一,大小不等的气泡,此为尸检时空气进入血管所致.7.取出脊髓时的人为现象,从背部分离脊柱取出脊髓时,易造成脊椎的骨折和硬脊膜的破裂.13.按死后经过时间,死后变化如何分类?答:1.早期死后变化:包括超生反应、肌肉松弛、皮革样化、角膜混浊、尸冷、尸斑、内部器官血液坠积、尸僵、尸体痉挛、自溶、溶血、自家消化和尸体内早期的化学变化.如钠、钾、等电解质离子浓度、各种蛋白质和酶类、细胞核的DNA含量改变及早期死后人为现象.2.晚期死后变化:包括尸体腐败的各种征象、霉尸、白骨化、木乃伊、尸蜡、泥炭鞣尸、古尸、浸软、晚期的动物和自然环境因素对尸体的毁坏及晚期死后人为现象.。

尸体现象早期尸体-论文

尸体现象早期尸体-论文

尸体现象早期尸体- 论文关键字:出现发生冷却小时温度死亡尸体松弛肌肉尸僵尸体现象早期尸体现象一、肌肉松弛练气功最讲究的是入静,做到全身上下各关节、各肌肉群都松弛。

其实绝对的松弛,是任何活人都做不到的,只有死人才可能做到。

人死后,通常出现的第一个尸体现象,就是肌肉松弛,那是绝对松弛,一点都不紧张。

法医上的肌肉松弛,也叫肌肉弛缓,是指人死后,由于神经活功停止,肌张力丧失而出现的全身肌肉松驰、变软的现象。

其最主要的和首先的表现,就是面部表情丧失,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张,皮肤失去弹性,全身肌肉普遍松弛,各个关节容易屈曲,四肢能作被动运动,以及小便、精液可能外溢等。

肌肉松弛现象一般可以持续1~2小时,待尸僵出现以后就结束。

民间常说:“人都死便了!”就是指的死者经过肌肉松弛后,尸体出现尸僵变硬的状况。

凡是经过肌肉松弛阶段的尸体,姿势都基本相同。

如果尸体处于仰面平卧状态、则尸体姿势通常是上肢微弯曲,头微倾于一侧,下肢伸直,足尖略向外翻,拇指向掌心弯曲并被其余四指覆盖,手呈半握拳状态。

尸体背面如肩部、背部、臀部、小腿后面等柔软而凸出的部位与尸体的衬垫硬面接触后,因死后肌肉松弛而被压成扁平状态,并且不容易恢复原来的凸度。

如果凸出部位与花纹的硬面接触,则尸体接触面的皮肤上便可形成与接触物硬面相应的压痕,如草席纹等。

这些压痕即使在变动尸体位置后也往往不易消失,只有到尸体腐败时才消退。

以上这些在法医学鉴定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邦助我们判断是否死后移尸,查明死亡时的原现场,从而帮助我们侦破案件。

肌肉松弛的人死亡后的一种普遍的尸体现象,但是也有例外,也有一些尸体不发生肌肉松弛现象。

例如,人在死亡的那一瞬间,灾然发生尸体痉挛。

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全身肌肉立即发生强直收缩,关节不能屈曲,因而不发生肌肉松弛。

二、尸体温度的下降有人对北京1030名正常人体温进行统计,结果是:口腔温度平均值为37.19℃,正常范围为36.7~37.7℃;直肠温度平均值为37.47℃,正常范围为36.9~37.9℃;腋窝温度平均值为36.79℃,正常范围为36~37.4℃。

如何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

如何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

如何通过尸体现象判断死亡时间【说明】这篇作业时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的,多有肤浅、错误和粗糙之处,感谢老师批评指正!人死后,各器官和组织的机能活动逐渐停止,尸体在内外因素(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称为死后变化。

死后变化所呈现的现象叫做尸体现象,分为早期尸体现象、晚期尸体现象和异常尸体现象。

尸体现象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重要指标,在法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早期尸体现象与死亡时间判断早期尸体现象是指24小时以内或者尸体腐败前的尸体现象。

(一)肌肉松弛(尸体压平)表现:无表情面容,瞳孔散大,眼微睁,下颌下垂,口微开,肢体变软,关节易弯曲,肌肉松软,皮肤失去弹性,在受压处的皮肤表面可形成与压迫物体表面形状相应的印痕。

膀胱、肛门括约肌松弛时可出现大小便溢出。

时间判断:死后立即出现,是最早的尸体现象,大约持续1-2个小时*右图为“肌肉松弛---皮肤印痕”(二)尸冷表现:人死后,尸体温度逐渐下降变冷原理:人死后,机体产热停止而散热仍在继续时间判断:通常成人尸体在16~18℃室温下,小于10小时时,每小时下降1 ℃;大于10小时时,每小时下降0.5 ℃;大于24小时时,与环境温度相同。

但是影响尸冷的因素有很多:①环境温度(温度、湿度、通风、雪地、水中、传导物)②衣着多少③尸体本身情况(胖瘦、青壮年)④死因(猝死、co中毒、机械性窒息、高热痉挛病、破伤风、脑膜炎----慢)(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失血、溺死、冻死、大面积烧伤----快)(三)尸斑表现与原理: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管内的血液依靠自身的重力,流向和坠积于低下、未受压迫处的血管中,并透过皮肤显现出边缘不清的有色斑痕,称为尸斑。

发展程度与时间判断:1、一期(坠积期)时间: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历时12小时表现:淡紫红色,小点、小条、小块状特点:①指压褪色②切开尸斑处皮肤,切口血管断端有血液滴出③变动尸体位置可出现新尸斑2、二期(扩散期)时间:死后12小时出现表现:融合成大片状,颜色加深特点:①指压局部稍褪色②切开尸斑处皮肤,切口血管断端有血液滴出,组织内有血水性液体流出③变动尸体位置不容易形成新的尸斑3、三期(浸润期)时间:死后24小时出现表现:布满尸体低下部位,暗紫红色特点:①指压不退色②切开尸斑处皮肤无血液流出,组织内有血水性液体流出③变动尸体位置,尸斑位置不变,不形成新的尸斑*右图为“尸斑---仰卧位”与皮下出血的区分:(四)尸僵表现:人死后,尸体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强直状态全身各类肌组织死后均可出现僵硬,包括骨骼肌、心肌、胃肠平滑肌和子宫平滑肌等。

一个人死后多长时间皮肤会变紫会发肿

一个人死后多长时间皮肤会变紫会发肿

一个人死后多长时间皮肤会变紫会发肿尸僵一般于死后l一3小时开始出现,最初出现在颜面部和眼肌,随后扩散到躯干的上下肢。

12小时后,尸僵达到全身。

尸僵持续6小时左右开始缓解,尸体恢复变软。

尸斑的出现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死后血液循环停止,最快半小时后,血液因自身重力坠积于尸体的底部血管,该处皮肤现出紫红色的斑痕,像瓶底的红酒,这就是尸斑。

尸斑最晚在死后410小时内出现。

它的颜色持续时间很长。

如果一个人死后仰面躺在床上时,尸斑应在他的背部,如发现尸斑在身体的前部,说明尸体被移动过。

第三方面是通过尸体的温度来判断死亡时间。

死后体内停止产热,尸体的温度大约每小时会下降1度。

肌肉组织和环境的温度对尸体温度影响很大。

胖人的尸温比疫人的尸温降低的慢;温暖室内的尸温比寒冷室外的尸温冷得慢。

在盛夏季节,尸体软组织液化消失仅存尸骨,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有蝇破坏的情况下,时间更会缩短。

如果所检尸体在水中,则还有些尸体现象供推测死亡时手脚皮肤泡软膨胀,呈白色皱缩状的现象,若出现于手掌、脚掌处,则死亡时间在4小时左右;若出现于手背、脚背处,则死亡时间于48小时左右。

手脚皮肤脱落呈手套状的现象,若是出现于夏天的尸体上,其死亡时间为一周左右;冬天为一月左右;春秋天则为2周左右。

腐败巨人观,在春秋季节于死后7,10天,夏季于4,5天,冬季于1.5,2月出现。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尸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在判断具体的死者死亡时间时,应当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推测,绝不能对任何一个数据生搬硬套。

胃内食物在法医学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法医工作者既可以根据胃内食物的种类和成分,推断死者的进食地区、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等情况,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还可以根据胃内食物的消化程度和排空程度情况,推断死者最后一次进食到死亡的大概时间,为推断死亡时间和死者生前的活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实践表明,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程度,取决于食物的性质。

以米饭、蔬菜类食物为例,如果饭粒、蔬菜外形较完整,乳糜减少,只有少量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则一般应当是在饭后1,2小时内死亡的。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一、利用死后尸体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二、利用胃肠道食物的消化程度及移位情况推断最后一次进餐时间;三、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断死亡时间;四、根据蝇蛆的生活史推断死亡时间;五、利用植物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六、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等。

尸体现象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有:1、超生反应;2、肌肉松弛;3、角膜混浊;4、皮革样化;5、尸冷;6、尸斑;7、尸僵与尸体痉挛;8、自溶。

晚期尸体现象可分为毁坏型和保存型两类。

毁坏型尸体现象主要是尸体腐败和白骨化,腐败在发展变化中可出现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巨人观、腐败气泡、“死后呕吐”“死后分娩(或称棺内分娩)”,肝、肾、脾等成为“泡沫器官”,以后随软组织的分解消失而使尸体“白骨化”。

可用于推测死亡时间的尸体现象有:一、超生反应;二、角膜;三、尸冷;四、尸斑;五、尸僵;六、毁坏型尸体现象;七、保存型尸体现象。

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测死亡时间超生反应是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

其种类很多,可用作推测死亡时间的超生反应有(见表一):肌肉的超生反应:人死后2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受机械刺激后均可发生收缩反应,尤以肱二头肌为甚,并且不受环境气温高低的影响。

死后皮下出血:在进行机械刺激试验过程中,被打击的部位可形成皮下出血斑。

其出现率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瞳孔的超生反应:人死后在一定时间内,眼内滴入或注入药物,可引起瞳孔反应。

超生反应与死亡时间的说明(表一)二、根据角膜推测死亡时间在正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角膜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皱褶。

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完全不能透视瞳孔的征象,称为角膜混浊。

根据角膜混浊程度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角膜混浊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见表二)角膜变化与死亡时间(表二)在寒冷的环境中,尸体存放48小时角膜仍可清晰透明,但角膜如有冻结则变混浊。

尸体现象 (1)

尸体现象 (1)

尸 冷
•定义:死后人体产热停止,而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随死亡时间的 推移逐渐下降,直至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测量方法:肛温;内脏测量(肝脏、脑)
•影响因素:内在因素(体质、生前疾病、死亡原因等);
外在因素(衣着、停尸地点、气温、气流等)。
•法医学意义:推断死亡时间。肛温测量法源自 脏 测 量 法环 境 温 度
第二章
第二节
2.2 尸体现象
重点内容
名词: 尸体现象、尸斑、尸僵、皮革样化、自溶、腐败、 白骨化、浸软、死亡时间、超生反应 问答 1、什么是尸体现象,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如何? 2、什么是死亡时间,如何进行死亡时间的推断?

2.2.1尸体现象的概念
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 人死后,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 命活动停止,并受到内外环境各种因素的 作用,发生一系列特殊征象的变化。
侦查人员认定死者是被人谋杀后又 移尸,很快查清死者身份,并在邻县抓 获与死者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嫌疑人, 从其身上还找到死者的手表。
因尸斑呈樱红色,血化验HBCO浓 度60%。死因为CO中毒。 事实是死者在嫌疑人家中关闭房门, 烧木炭烤火洗澡后意外CO中毒死亡。嫌 疑人见其死在自家,害怕说不清情况, 于是将尸体移到城外涵洞,并顺手脱下 该女的手表,没想到弄巧成拙
尸 斑
尸斑的法医学意义



是最早出现的死亡确证之一。 可推测死亡时的尸体位置和以后位置有无变更。 根据尸斑发展的各期大致可以推测死亡时间。 尸斑的颜色能提示某些中毒。 尸斑浓、淡能指出尸体的血流量和性状。 尸斑能指出外界环境条件对尸体的影响。
尸斑的分期及特点
分 期 坠积期 出血。 死后时间(h) 特 点 8~12 血液在血管内,指压褪色, 5~6小时内可转移, 6 小时后开出现双侧尸斑,切开血管内流

法医学 第三章 尸体变化

法医学 第三章 尸体变化

自溶

人死后组织细胞被其本身所释放的酶的作用下发生分
解,而使各器官组织变软或液化。这种现象就是自溶。

• 尸体的自溶过程同细菌无关,是自发进行的。

• 只是自溶后,由于细菌的作用而发生分解,进入尸体腐败。
• 肠管内的细菌迅速参加到组织溶解过程中去。
• • 暴露在空气中的离体脏器的自溶速度要比留在腔内的脏器
的自溶速度快,而且其自溶往往是从边缘部位开始的,这 就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参与了组织自溶的过程。 • • 在人体的各种脏器中,胰腺是最早发生自溶的脏器之一。
• 可以采取冷藏和注射福尔马林溶液的办法防止自溶。
• 图片
晚期尸体现象
尸体腐败
• 死后,躯体保护功能和防御屏障消失。生前不能侵入人体 的腐败微生物和环境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于尸体。
• 分:早期尸体现象、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
• Early Postmortem phenomena定义: 24小时之内出现的死后变化称为早期尸体现象,包括肌 肉松弛、尸僵、尸体痉挛、角膜混浊、皮革样化、尸 斑、尸冷和自溶。
肌肉松弛(Muscular flaccidity)• 指人死后,肌肉的紧张丧失而出现肌肉松弛,肢体变软的现
括性别、年龄、体质、营养状况、个体反应性、地理位置 和气候条件而没有固定模式。
1.死亡与循环、呼吸和神经系统功能停止同时出现。
2.皮肤肌肉松弛和面部表情丧失在死后立即出现。此时,尸 体尚温,尸僵及永久性角膜混浊并未出现。若在夏季,死 亡时间约在1小时内;若在冬季,死亡时间约在2小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尸冷曾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推测死亡时间的方法,但是由于 尸温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括死者生前健康状况、代谢 水平及细菌活动在内的自身因素,和包括测量手段的差异 在内的外部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可靠性。

尸体简介

尸体简介

1小时(以内):尸体有余热,角膜透明,口腔粘膜湿润,无尸斑、尸僵,胃内食物外形较完整,以硬物敲击肱二头肌可引发收缩反应。

2-3小时:面部和四肢冷却,下颌与颈部出现尸僵,局部出现尸斑,胃内食物乳糜化,部份进入12指肠。

4-6小时:尸僵大部分出现,尸斑也联成片状,胃内食物全部排空,进入大肠,硬物敲击肱二头肌无明显反应。

6-8小时:角膜混浊,口腔出现皱缩,尸斑被压迫会褪色,尸僵全身出现。

10-12小时:尸斑明显,被压迫不褪色,尸僵高度发展,眼结合膜开始自溶。

15-20小时:角膜中等混浊,尸斑、尸僵非常明显。

24小时:出现尸臭、尸绿。

如果温度适宜,眼角,鼻孔会出现蝇蛆。

48小时:角膜高度混浊,尸僵开始缓解。

4天:出现腐败形成的水泡,巨人观出现,关节的尸僵已经消失。

1周:皮肤脱落,蝇蛆变蛹。

2周:夏季尸体周围有蛹壳,春秋这一现象的出现一般要1个月。

1-2月:皮下脂肪的尸蜡化出现。

1年:深部肌肉出现尸蜡化。

3-4年:正常情况下,土埋尸体白骨化。

尸体现象,是指尸体在内外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由这些变化所引发和呈现的现象称为尸体现象。

可以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指尸体未腐败时的现象,下面按出现时间分别给以简介:1、肌肉弛缓:由于死亡引起肌肉松弛和肢体变软的现象称为肌肉弛缓。

具体表征为瞳孔放大、眼微睁、口微张、下颌落下、大小便失禁、皮肤失去弹性、全身肌肉松软等,这一现象在死亡后立刻出现,但如果死亡过程中出现痉挛现象则会表现的不明显或者不表现。

2、尸冷:人体新陈代谢停止,不产生热量,原有热量向外界散发使尸体逐渐变冷的现象。

首先发生于外露部位如头、手足等,再扩展到全身。

外界环境对这一现象的发展影响很大,普通成年人在17-20℃室温中,在死亡后的前10个小时内平均每小时体温下降1℃,10小时后这一过程减慢,一般24小时后尸体温度会与外界一致。

强壮和肥胖的死者较幼儿、老人等尸温下降慢,猝死和机械性窒息死亡者也较慢;各种慢性死亡、溺死、失血性死亡、冻死、大面积烧伤死亡的尸冷过程较快;某些热病(猩红热、伤寒)病原体在人死亡后仍能分解体内糖元,死亡前有强度痉挛的如某些中毒死亡,脑部损伤的引起体温调节中枢障碍的,死后体温会先上升,再下降。

如何辨别分析尸体死亡时间

如何辨别分析尸体死亡时间

如何辨别分析尸体死亡时间如何辨别分析尸体死亡时间一、看尸体的僵硬程度一般情况下,尸体在死后30分钟—2小时内就会硬化,9小时—12小时完全僵硬,30小时后软化,70小时后恢复原样。

但如果在土中或水中,或在低温干燥情况下则会延缓,高温多湿条件下会加快。

二、看尸斑的变化1、指压尸斑是血液由于重力学的原理积存于尸体下面而出现的特有斑痕,死后6一12个小时指压时会有一定的褪色,超过了12小时,就基本上不会褪色了。

2、移位如果尸体被挪动过尸斑会发生移位,但死后8—9小时再改变尸体的体位,尸斑只会发生部分的移动,旧的尸斑还会存在,同时还会出现新的尸斑。

经过了10个小时以上,尸斑就不会动了。

3、注意要考虑死者的年龄、体格、死因以及尸体放置的环境因素,不同的因素会产生极大的不同。

三、看尸体内的消化物食物经胃部消化大约2小时会全部到达小肠。

四、看尸体腐烂程度传统上用三种方法来推断死亡时间:尸僵、尸斑及尸温。

侦探小说家经常利用这种推断把故事情节描述得栩栩如生,你可不要完全相信。

因为尸体现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的温度、尸体的体格、运动程度、是否饮酒、是否用麻醉剂等方面的影响。

尸僵一般于死后l一3小时开始出现,最初出现在颜面部和眼肌,随后扩散到躯干的上下肢。

12小时后,尸僵达到全身。

尸僵持续6小时左右开始缓解,尸体恢复变软。

尸斑的出现也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死后血液循环停止,最快半小时后,血液因自身重力坠积于尸体的底部血管,该处皮肤现出紫红色的斑痕,像瓶底的红酒,这就是尸斑。

尸斑最晚在死后4-10小时内出现。

它的颜色持续时间很长。

如果一个人死后仰面躺在床上时,尸斑应在他的背部,如发现尸斑在身体的前部,说明尸体被移动过。

尸温来判断死亡时间。

死后体内停止产热,尸体的温度大约每小时会下降1度。

肌肉组织和环境的温度对尸体温度影响很大。

胖人的尸温比疫人的尸温降低的慢;温暖室内的尸温比寒冷室外的尸温冷得慢。

下面的公式常用来推断死亡时间:(常温(98.6oF)一尸体直肠温度)/l.5=近似死后经过时间面部及四肢发凉、尸斑、尸僵开始出现,其死后经过时间为1~2小时。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

根据尸体现象综合推断死亡时间可用于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一、利用死后尸体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二、利用胃肠道食物的消化程度及移位情况推断最后一次进餐时间;三、根据膀胱内尿液的多少推断死亡时间;四、根据蝇蛆的生活史推断死亡时间;五、利用植物生长规律推断死亡时间;六、根据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等。

尸体现象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有:1、超生反应;2、肌肉松弛;3、角膜混浊;4、皮革样化;5、尸冷;6、尸斑;7、尸僵与尸体痉挛;8、自溶。

晚期尸体现象可分为毁坏型和保存型两类。

毁坏型尸体现象主要是尸体腐败和白骨化,腐败在发展变化中可出现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巨人观、腐败气泡、“死后呕吐”“死后分娩(或称棺内分娩)”,肝、肾、脾等成为“泡沫器官”,以后随软组织的分解消失而使尸体“白骨化”。

可用于推测死亡时间的尸体现象有:一、超生反应;二、角膜;三、尸冷;四、尸斑;五、尸僵;六、毁坏型尸体现象;七、保存型尸体现象。

一、根据超生反应推测死亡时间超生反应是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

其种类很多,可用作推测死亡时间的超生反应有(见表一):肌肉的超生反应:人死后2小时内,几乎所有肌肉受机械刺激后均可发生收缩反应,尤以肱二头肌为甚,并且不受环境气温高低的影响。

死后皮下出血:在进行机械刺激试验过程中,被打击的部位可形成皮下出血斑。

其出现率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迅速下降。

瞳孔的超生反应:人死后在一定时间内,眼内滴入或注入药物,可引起瞳孔反应。

超生反应与死亡时间的说明(表一)二、根据角膜推测死亡时间在正常生活状态下,人的角膜无色透明,表面光滑无皱褶。

人死后,角膜透明度逐渐减低,混浊,呈灰白色,最后完全不能透视瞳孔的征象,称为角膜混浊。

根据角膜混浊程度可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角膜混浊在一般情况下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见表二)角膜变化与死亡时间(表二)在寒冷的环境中,尸体存放48小时角膜仍可清晰透明,但角膜如有冻结则变混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杀翔
巅峰逆转 9 死亡时间的推断 一、根据尸体现象 (一)根据尸温推断死亡时间
(二)各种尸体现象综合推断
二、根据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 通常有以下情况: 1、胃内充满食物 原始状没消化 2、胃内食物变软外形可辨 3、大部分移至十二指肠, 4、胃空虚,十二指肠含多量残渣 5、胃和十二指肠均空虚 (对胃的检查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说不定还能发现毒物)
杀翔
巅峰逆转 9
【尸斑】 (一) 定义 个体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血管内血液 由于自身的重力,下沉至尸体的低下部位未受压 迫处的血管内,并透过皮肤显示出边缘不清的有色斑块,称为尸斑(cadaveric hypostasis) 。
(二) 影响尸斑发展的因素 尸体血量多少 是否流动状 体位是否固定 有无外力压迫
【科普】尸体现象(口味略重,慎入) 取消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杀翔
巅峰逆转 9 【前言】大家玩了这么久的逆转,接触最多的证据应该就是解剖报告了吧,不管案子多么离 奇,每次玩家都会收到一份解剖报告,而解剖报告正是根据尸体现象得出的。由于本人恰好 上过那么几节法医课,今天整理了一下我们上课用的课件,给大家科普一下有关尸体现象的 一些知识,让大家对这个天天见面的证物多点了解,对于写案子写小说的吧友,也算有所帮 助吧
(三) 尸斑的发展过程 1、坠积期 2、扩散期 3、浸润期
1、坠积期 表现:坠积期尸斑,指压颜色消退。切开有血液流出
2、扩散期 表现:扩散期尸斑,指压颜色不完全消退,切开时血管断端有血液流出,组织中有淡红色液 体流出。
3、浸润期 浸润期尸体,压迫时,已不能退色 (四)尸斑的颜色 主要取决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 1、正常尸斑—氧合血红蛋白变成还原型—暗紫红色
杀翔
巅峰逆转 9
尸体现象(postmortem phenomena) 人个体死亡后受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死后变化 (postmortem changes),亦称尸体现象。
根据尸体现象出现的早晚顺序,将其分为: 1、早期尸体现象:指人死亡后 24 小时内所发生的尸体变化。 2、晚期尸体现象:指死亡 24 小时以后出现的改变。
【皮革样化】 (一)概念 个体死亡后水分从皮肤较薄部位迅速蒸发,局部干燥变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称为皮革样 化或局部干燥(parchment-like transformation) (二) 分型 1、生前损伤性皮革样化 2、死后损伤性皮革样化 3、自发性皮革样化
巩膜黑斑
生前表皮剥脱皮革样化 颈部索沟的皮革样变
2、一氧化碳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樱红色
3、氰化物中毒—高氧合血红蛋白—尸斑鲜红色
4、亚硝酸钠、氯化钾、硝基苯—高铁血红蛋白—深褐色 5、冻死者——尸斑鲜红色
(五)尸斑的分布 尸体低下部位的未受压处。 1、仰卧位尸体 一未婚女青年被 X 杀后,处于仰卧位 30 天,尸斑分布在背臀部 2、俯卧位尸体 死后约 15——18 小时,在俯卧姿势下,形成面、颈、胸部出血性尸斑。 3 、尸体呈悬空或直立状态 一个杀人自杀者,缢死于大衣柜衣钩上。死后 48 小时,两腿及手部出现出血性尸斑。 4、水中尸体 一淹死者,入水 24 小时后打捞上来,仰放 24 小时。尸斑稀少,色浅淡。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未受挤压的地方尸斑少,悬在水中的尸体最少,这部分不放图了...)
巅峰逆转 9
干尸:(这个见多了吧,就放一张)
尸蜡: 一青年男子被人杀害后,抛入化粪池内 6 个月, 全身软组织皂化,形成尸蜡
一无头尸体被水煮后存放 80 天
鞣尸: 一老年妇女尸体,1975 年发掘于湖北汉阳某地
鱼虾毁坏尸体现象
回复收起回复 14 楼 2012-07-25 18:55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尸僵】 1、概念 个体死亡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强直状态,称为尸僵(Rigor mortis) 2、机制 在活体内,肌肉依靠足够量的 ATP 保持 弹性和收缩性,并使肌肉保持一定的水分, 因而肌肉是柔软的。 人死后, ATP 持续分解不再重新生成, 当含量减少至正常水平的 1/4 时,肌动蛋白 和肌球蛋白不可逆凝胶,使肌肉僵直。 3、意义 死亡的确切证据之一 推断死亡时间 判断尸体位置及尸体姿态
五、其他方面: (一)超生反应 (指机体死亡后组织器官细胞仍保持生命机能,对刺激仍有一定反应。常见现象有瞳孔的放 大缩小,以及一些电影里会看到的,人死后腿依然在抽动)
阴囊的皮革样变
(三)法医学意义 1、皮革样化可使擦伤更明显 2、注意与损伤、毒物腐蚀区别 【自溶】 (一)概念 人死后细胞组织失去生活机能,受本身固有的各种水解酶的作用,发生细胞结构的破坏,使
组织器官出现软化甚至液化,称为自溶(autolysis ) 。 (二)机制
回复(1)收起回复 7楼 2012-07-25 18:43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体质因素 死亡原因
腐败现象: 尸臭 尸绿
【腐败静脉网】 血管中的血液,由于腐败而溶血,同时被腐败气体挤压至皮下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并透过管 壁,浸入血管周围,因此,在皮肤上出现暗红色或污绿色的网状结构,成腐败静脉网。 (大家看丧尸片里,那些丧尸全部血管爆出,就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剧情默认它们都是尸体 了......)
(六)尸斑的法医学意义 1、作为死亡确证; 2、估计死亡时间; 3、分析死亡原因; 4、判断死亡时的体位(变动); 5、反映尸体血流量和形状; 6、反映外界环境对尸体的影响;
注意 内脏坠积性淤血: 死后血液坠积不仅在体表形成尸斑,同时也发生在内部器官,使同一器官内血液量分布不均, 上部位少而下部位多,称内脏坠积性淤血。易与病理变化混淆。 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范围较小,边缘清楚,可伴有表皮剥脱和肿胀,压之不 褪色,切开有凝血,不易被水冲掉。
回复收起回复 10 楼 2012-07-25 18:47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杀翔 巅峰逆转 9 霉尸:
白骨化:
初夏六岁女童,走失后 7 天被发现,已全部白骨化:
回复收起回复 11 楼 2012-07-25 18:49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杀翔 巅峰逆转 9 二、保存型尸体现象 (还是单独发图......) 【干尸】 尸体处于干燥通风环境,水分迅速蒸发,组织变干,体积缩小,尸体腐败停止,并以干枯状
【注意】预定前 20 楼,插楼者通通去屎 【警告】部分配图口味略重,未成年慎入
(0) 回复 1楼 2012-07-25 18:27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相关的贴子 164【多图】〔科普〕关于风之旅游戏闪退 卡屏现象。 128【多图】【科普】你不知道的一些重口味历史!!! 137【多图】转 带你走进神秘的印度 重口味 《慎入》 154【多图】【小才】重口味!小清新慎入! 相关的图贴
(总之,人死后尸体会有一段时间的松弛,之后变得僵硬)
回复收起回复 2楼 2012-07-25 18:28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杀翔
巅峰逆转 9
尸僵示意图
回复(1)收起回复 3楼 2012-07-25 18:29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星湖小学是渣滓: 不是还有死尸勃哟起么 好吧我自重 举报 | 2012-7-25 19:06 回复 我也说一句
态保存下来,称干尸,又称木乃伊(Mummy) 。 【尸蜡】 尸体长期浸在空气不足的水中或埋在空气不足的湿土中,尸体的脂肪组织因皂化或氧化作 用,形成污白色蜡样物质,使尸体部分或全部保存下来,称尸蜡。 【泥炭鞣尸】 尸体埋于酸性土壤和泥炭沼泽中,由于鞣酸与腐植酸的脱钙和防腐作用,腐败停止发展,皮 肤鞣化,骨骼牙齿托钙而变软,容易曲折和切开。也称软尸,可长期保存。
【腐败巨人观】 尸体由腐败产生大量的腐败气体,充满全身软组织使整个尸体膨胀成为一个庞然大物,颜面 极其肿胀,眼球突出,嘴唇变厚且外翻,舌尖伸出,腹部膨隆,腹壁紧张,阴囊膨大呈球形, 皮肤呈污绿色、腐败静脉网多见,皮下组织和肌肉呈气肿状,四肢增粗,有的手和足的皮肤 可呈手套和袜状脱落,整个尸体肿胀膨大成巨人,难以辨认其生前容貌,这种现象称为腐败 巨人观。
一、早期尸体现象
【肌肉松弛】 1、个体死亡后 ,肌肉失去神经系统的支配、张力消失,肢体变软,称为肌肉松弛。 2、表现 肌肉失去了弹性和张力迟缓状态 瞳孔散大 眼微睁、口微开 沟纹变浅 四肢关节易屈曲 大小便失禁 3、进程 出现最早,临死或与死亡同时发生。 1-2h 出现尸僵后消失。但有时缺如。 4、法医学意义 根据压痕和皮肤苍白的位置可判断: (1)尸体死后停放姿势 (2)是否移尸及移尸时间
回复收起回复 8楼 2012-07-25 18:44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杀翔 巅峰逆转 9
尸绿: 腐败水气泡: 腐败静脉网:
回复收起回复 9楼 2012-07-25 18:46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杀翔 巅峰逆转 9 腐败巨人观:(记得求生之路里的 Boomer 么,就是那种感觉,浮肿......)
回复收起回复 6楼 2012-07-25 18:38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我也说一句
杀翔 巅峰逆转 9
【角膜混浊】 (一)概念 个体死亡后,角膜透明度降低,逐渐发生浑浊呈灰白色,直至最后不能透视瞳孔,称角膜混 浊(Postmortem turbidity of cornea) 。 (二)原因 死后角膜粘多糖的水合作用受阻,水分增加所致。 在眼睑未闭时,由于角膜干燥失水和灰尘颗粒堆积,15分钟内出现混浊。这种混浊是暂时 性的,滴水后混浊可消失。但是在死后10-12个小时,由于腐败,会出现永久性的角膜 混浊。 用于推测死后经过的时间
动物等因素对尸体的毁损现象 (一)动物对尸体的毁坏 蝇蛆毁坏尸体现象 鱼虾毁坏尸体现象 (二)其他死后损坏 1、心脏按摩 2、搬运尸体 3、水中尸体 4、死后交通损伤 5、分尸、碎尸 6、尸体解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