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导学案学生用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全新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全新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风格,比较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的异同。

学习难点: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词中“愁的内涵,反复吟咏,快速背诵学法指导:1. 课前查资料了解作者的身世和词作特点2. 认真读文本,在熟悉文本的基础成小组合做完成探究课时预设:两课时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戚戚()乍暖还寒()()将息()有谁堪摘()憔悴()( )2查资料填写下列空格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被称为" 易安体",词作有《玉漱词》。

她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醉花阴》写于词人生活的前期。

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

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

李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

《声声慢》写于词人生活的后期。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政治上的诬陷。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二)【学习目标】1、诵读全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读赏析,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

【学习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学习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学法指导】诵读品悟展示点拨探讨【知识链接】(一)时间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

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失亲人,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

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

(二)本词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

7.《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赵强【资料链接】一.知人论世,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的生平以靖康之变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进士出身,才学之士。

做过太学录、太学士、太学博士(相当于京师大学堂里担任教授),得到苏轼赏识,成为“苏后四学士”之一。

母亲王氏,其祖父王拱辰,是宋仁宗时的科举状元,先后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国家人事部部长)、三司使(财务部部长),王氏从小在诗书世家里长大。

李清照家学渊源,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当时的女孩子有着更为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她18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

赵明诚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从小喜欢收集金石字画文物,为金石考据家。

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

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感受李清照少年时代的词:《如梦令》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摊鸥鹭。

《如梦令》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后期:1127年靖康之变,金兵入据中原,北宋灭亡。

北方大乱,赵家大多书册文物被焚,李清照被迫逃难到南方。

1129年,丈夫病逝。

李清照曾经改嫁,一个叫张汝舟的人为骗文物而与她结婚,结果李清照很快识穿了张的本来面目,知道这次婚姻完全是个骗局,于是告他虚报举数,借此离婚,她也因此坐了两年牢,但获得众人帮助,九天后出来。

孤身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

1155年,李清照一个人在孤独中去世。

二.创作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声声慢》导学案]声声慢李清照导学案

[《声声慢》导学案]声声慢李清照导学案

[《声声慢》导学案]声声慢李清照导学案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李清照的《声声慢》。

2、解析:《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宋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词的能力。

欣赏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知人论世)2、能抓住词中的关键词句来解读词人的愁情,理解因何而“愁”。

3、能结合本词掌握基本的诗词鉴赏方法。

2、解析:《课标》中有关诗词的教学目标是:“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选入高中课本里的古诗词曲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可谓字字玉玑。

它是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涵盖我们炎黄子孙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学生学习和继承中华文化的最好教材。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李清照的前期创作与后期创作变化比较大,她的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比较突出,学习本课时应先让学生了解词人的身世经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中“愁”的由来。

2、鉴赏诗词主要是把握感情、体会意境,不要让学生纠缠于其中一个文言词语的字面意思上,而应注意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检查自主学习情况→找意象、明意蕴→知识迁移与拓展→目标检测→小结(二)教学情景1、导语:同学们,老师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

李清照导学案 学生

李清照导学案  学生
《李清照词两首》导案
学校: 英华附中 编制人:语文组成员 审核: 终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创作主题及风格。 2.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本诗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 凄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课前预习 文体知识: 李清照 (1084 ~ 1157) 宋代女作家。其词以南渡为界, 前期多以怨女闺情为主, 刻意 求真, 善于袒露女性内心世界, 词风清丽委婉, 后期多写国破家的悲凉处境与流寓漂泊的 内心苦痛, 词风沉郁苍凉。所著《漱玉词》为后人编辑, 为宋词中卓然一家, 影响颇深。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 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 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 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 ;南渡后, 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 、 《念奴娇》 、 《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 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 。李词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其女 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 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 ; 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第一课时】 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 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醉花阴》内容。
7.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十四个字被誉为 “千古创格” 、 “绝世奇文” , 你赞同吗?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风格,比较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的异同。

【目标难点】1、诵读两首词,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理解词中“愁”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

【学法指导】诵读法,背景解读法【知识链接】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幼有才藻,十八岁嫁给金石家赵明诚,夫妻感情甚笃。

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她工诗,能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柔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作品有《漱玉词》。

前期多为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有《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

词后期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抒发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以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

如《菩萨蛮》《永遇乐》《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

背景信息《醉花阴》写于词人生活的前期。

当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

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赌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

李清照写了这首词给明诚,以寄相思。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政治上的诬陷。

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

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学习过程】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戚戚..()乍.暖还.寒()()有谁堪.摘()二、合作探究1、朗读·体悟小组内进行朗读比赛,同学点评,各小组推荐朗读优秀的同学起来展示。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4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4

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宁明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生版)新人教版必修4【学习目标】(一)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品(2) 感受婉约词的风格,品味词的意境。

(二)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2)把握词人思想情怀,体味词中蕴涵的细腻情感。

(3)学会通过分析意象,理解词人表达情感的方式。

(4)学习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诗词语言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词中意象的特点,把握词人情感。

(三)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知识目标(1)、(2)(3)【难点】知识目标(4) 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时数】二课时【学习模式】朗读诗词,整体感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品味语言,赏析技巧--归纳小结,当堂训练。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优化探究》P47页)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清照词的主要特点:①以其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

②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醉花阴》写作背景:本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重阳赏菊,无人相伴,在极度思念之下写下此词。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作品,时值金兵入侵,丈夫病死,词人辗转南方避难,备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

在这种背景下,李清照写下本词。

2.完成《优化探究》P47页“基础梳理”练习【课堂学习】第一课时《醉花阴》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学生自读,然后全班齐读。

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学习目标 1.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会新奇的比喻和叠词的表达效果。

3.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词中营造的意境以及词中凝聚的感情。

1.字音辨识(1)玉枕.纱厨.()(2)堆.积()(3)暗香盈.袖() (4)寻觅.()(5)戚.戚() (6)乍.暖()答案(1)zhěn chú(2)duī(3)yínɡ(4)mì(5)qī(6)zhà2.词语解释(1)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戚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暗香盈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乍暖还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2)悲愁、哀伤的样子。

(3)调养,保养。

(4)枯萎,凋零殆尽。

(5)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6)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3.古今异义(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高二必修4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高二必修4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以及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作者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背景。

【学习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体味《醉花阴》和《声声慢》在写“愁”方面不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色难点: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解决办法:鉴赏、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阅读,将知识系统化;通过“知人论世”的分析,将理解深入化。

1、作者介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南宋著名词人.词集有《漱玉词》.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

母亲也擅长诗文。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

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

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时,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后丈夫病卒,金石文物丧失殆尽,孑然一身,饱受国破家亡之痛,在辗转流离中度过凄苦的晚年。

2、相关诗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分组探究:(1)两首词的写作时代是否相同?两首词的主旨分别是什么?(2)为了突出主旨,两首词分别运用了哪些意象?(3)两首词中哪句话最能打动你,请谈谈你的感想?(4)同是写“愁”《醉花阴》和《声声慢》有何不同?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探究1(不同,醉花阴写于前期,是写给丈夫赵名诚的,声声慢是后期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家庭美满。

因此词风较明快,即使写愁,也只是“闲愁”而后期因靖康之变,夫妻仓皇南逃,避居江南,又因丈夫病卒,饱受国破家亡之痛,晚年生活孤独凄苦,因此词风哀婉,凄凉。

)《醉花阴》写于前期。

李清照词两首 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 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读赏析,体会诗歌语言美,学习本词寓情于景,层层渲染的写作手法二、过程和方法先知其人,再品其诗。

先整体感知,再细细品味,通过炼字炼句和意象分析法,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增强诗词鉴赏能力【学习重点】把握作者情感,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学习难点】通过炼字炼句及意象分析法,品味诗词的语言,体会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习方法】诵读品悟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醉花阴》一、导入新课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写的是谁?李是婉约词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易安的《李清照词两首》。

二、介绍李清照其人其词1.前期的李清照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也知书善文。

李清照从小接受良好的文化教养,工书,能文,精通音律。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生赵明诚为妻,婚后的生活相当美满,二人志趣相投,能在一起读书,品诗论文,收集和鉴赏古籍、器物和金石刻等。

赵明诚有一段时间出外游学、出仕为官,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后期的李清照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他们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即1129年赵明诚在赴官途中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

这期间她不但承受着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研墨被盗,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境况极其凄惨,尝尽了丧夫之痛、流离之苦和亡国之恨。

3.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

李清照一剪梅导学案(学生版)

李清照一剪梅导学案(学生版)

《一剪梅》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本词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读本词。

2、反复诵读本词,感受词作的音韵美,体会词人的内心世界。

3、通过联想和想象品味本词蕴含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感受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联想和想象品味本词蕴含的意境美和情感美,感受李清照词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情境导入】【预习检测,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______代著名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_(今山东)人。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丈夫________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比如以前学过的《如梦令·》、《醉花阴·》;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境遇孤苦,词情凄黯,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例如必修四所学的《》。

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

擅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___________”。

后人有《》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词作吟诵,整体感知】1、学生代表朗读(小组抢答形式)。

(其他同学正音)2、全体学生齐读,整体感知(1)这首词抒发了什么情感?(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合作探究,品味词作】1、这首词蕴含了哪些场景画面,你能给每一个场景取一个诗意的小标题吗?2、请选取任意一个场景展开你的联想和想象,将画面用100字左右的语言呈现出来。

3、在这几幅触动人心的画面里,你们,看见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课堂检测,夯实提高】1、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

李清照诗词整合学习导学案

李清照诗词整合学习导学案

为你写诗——李清照诗词整合学习导学案【单元学习目标】1搜集有关资料,关注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为她绘制一份人生地图,并写一个300字左右的小传;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思维导图手抄报,展示李清照诗词的艺术成就;3发挥想象,选取李清照一首诗词,改写成1-3个镜头画面。

3为李清照写一段颁奖词或一幅对联,总结李清照的精神气质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4为李清照写一首现代诗歌,展示交流。

【单元学法指导】(一)学程导航单元任务初期阶段——诵读感知,知人论世第一课时:利用早自习时间阅读背诵李清照的诗词代表作。

完成任务一:播放名家诵读视频或音频,以典型的示例作为引领,自由诵读,参加班级“金话筒”大赛。

第二课时:完成任务二:收集关于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的资料。

关注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

引导学生根据其文学成就、人生章节、心路历程绘制人生地图,更好的理解、品味人物。

为探究学习做铺垫。

单元任务中期阶段——探究学习,思维深化第三至五课时:依托《醉花阴》《声声慢》两首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

完成任务一,走进愁的化身——李清照。

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品评李清照的满腹愁情,探究李清照的丰富内心世界。

任务二,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李清照的丰富的内心情感及抒情艺术,绘制思维导图手抄报。

参加班级比赛,勇于展示。

单元任务后期阶段——我思我在,个性展示第六课时:完成任务四,知人论事,结合阅读体验,概括李清照人物形象、准确评价其文学成就,为其撰写对联或颁奖词等。

第七课时:完成任务五,写一首现代诗歌,发挥想象,放飞心灵,创作一首现代诗歌表达你对李清照经历、成果、精神的认识。

第八课时:“寻觅易安,一曲心歌”原创诗歌朗诵会。

活动准备:1.小组内展示,推荐优秀作品。

2完成开场白、结束语以及自己朗诵诗歌的串联词。

3结合对诗歌的理解选择配乐并解释原因。

4优秀节目整合编排,班内朗诵展示。

(二)学法指导1.感知导学案,明确课堂即将完成的任务。

阅读导学案中的学法指导版块,明确学习的路径是什么。

李清照渔家傲导学案

李清照渔家傲导学案

李清照《渔家傲》导学案教学目标:1、调动学生诗词学习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2、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品味我国古代诗词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感受词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

重点难点:目标1、2、3是重点,1是难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历城人(今山东济南),是婉约派的代表。

生活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生活幸福美满,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但她是一个性格爽直、柔中有刚、不愿受现实生活束缚的人,所以,有时想象的翅膀飞进了另一个世界。

她幻想出一条能使精神有所寄托的道路,以求摆脱人间那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境况。

于是梦跨云雾,渡天河,归帝宫,乘万里风到仙山去。

三、感知内容。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3、哪些词句你读不懂?谁能帮帮他(她)?4、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梦)四、学生诵读。

第二课时一、欣赏意境。

作者在梦中看到了什么?1、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所谓“星河欲转”,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

“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2、看到了天帝。

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

在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瘼的天帝。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李清照词两首(一)醉花阴知识与能力:1.理解词意,把握作者情感,背诵默写全词;2.了解李清照在早期词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2.学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3.品味鉴赏词中的名句,把握词的意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词人把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的深刻的思想性;2.领悟婉约派词的情调,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一)课前准备: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2、写作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二)自学问题(一)朗读、赏析上片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2.第二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应该怎么分析呢?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3、你认为上片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个字?(二)朗读、赏析下片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5.“莫道不销魂”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声声慢》导学案
高一语文组 刘锦勉
【设计理念】
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学习目标统筹下,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在教师及时、高效的引导下,师生、生生充分互动,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展示和培养,并检测出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感悟意境,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
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
一、课前导学(生自主完成填空)
1.作者简介:李清照,号_________,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
人,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她工诗能文,词尤为宋代大家。

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有《漱玉词》传世。

2.婉约派代表
词风清新婉丽,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词风清新明快。

南渡后: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风格哀婉凄凉。

3.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国破,家亡、夫死
二、预习检测
1.乍暖还寒:
2.将息:
3.怎敌他晚来风急:
4.怎生得黑:
5.次第:
6.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走进文本、品读鉴赏
(一)诵读感知,读出情感
1.放声自由朗读,读出情感和韵味。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个性展示朗读。

(带着你对文本的感知和体悟,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罢此词,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你的感受。

(二)品读抒情句,赏析入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

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
1.怎样入愁
入,即进入,清照起笔就哭诉
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内容上和结构上赏读这句
(提示:可以读一读进行比较、品味。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
论。

三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展示!)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
2.对比阅读,体会愁情:
绝望
(法)克洛岱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克诗: 李诗:
(二)赏意象品愁情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

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
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

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
象来抒写。

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为写“愁”情,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传
达出什么情感?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
请先独立思考,有困难可以互相讨论。

五分钟后,期待你的精彩展示!
①小组交流探讨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你可以采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问题:我选赏的是“
”(词句)中的“ ”(意象),它在古典诗歌中往往代表 (意象内涵),如在《 》(作品名称)中的“ ”(含
有选赏意象的诗句)。

该意象在本词中的作用 。

探讨明确:
关于“愁”情的解读:(回忆写愁的名句,对比赏析)
课堂小练笔:仿写句子
原来愁情也可以写得如此美丽,
它是李煜的一江春水,滔滔不尽。

它是贺铸的满城风絮,萦绕弥漫。

它是李清照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为何生愁
引入背景资料:
李清照大事记
1103年:新婚燕尔幸福日,金石书画共倾心。

1127年:金人入侵灭北宋,金石书画化灰尘。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时值中年有遗孀。

1131年:卜居会稽逢盗贼,重病缠身欲丧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张汝舟,仓促离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无子嗣,悲苦离世人不知。

你从大事记中窥见词人愁情的原因有哪些?
四、写作练习——致易安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

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
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
越高。

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

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
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你一定有很多的话想给她说。

五、诵读PK:小组展示诵读成果
赏析品读完易安的词,你一定有诸多的理解和感悟,带着你对她的款款深情,小组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全班同学做大众评委,以掌声的分贝打分。

六、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