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难题5(有详细答案和解析)
初三物理最难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最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关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C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若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 向右B. 向左C. 为零D. 不能确定答案:C3. 以下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B. 只有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C. 只有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D. 只有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加速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答案:A4. 以下关于热机效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B.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C.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燃料部分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D. 热机效率是指热机将燃料部分燃烧放出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答案:B5. 以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B.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_________。
答案:成正比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
答案:3×10^8 m/s3.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质量4. 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热机效率越高,说明热机工作时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最难试卷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最难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倒影C. 日食D. 月食2. 下列哪个不是能量转换的形式?A. 电能转换为热能B. 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 化学能转换为光能D. 速度转换为能量3.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电流增加?A. 电压增加,电阻不变B. 电压不变,电阻增加C. 电压减少,电阻不变D. 电压不变,电阻减少4. 下列哪个不是牛顿运动定律?A.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B.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C.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D. 第四定律:能量守恒定律5. 下列哪种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升华?A. 固态变为液态B. 液态变为固态C. 气态变为液态D. 固态变为气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3.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4.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5. 电路中的电阻与电流成正比。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为______。
2. 电路中的电流单位是______。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4.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
5.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4. 举例说明能量转换的现象。
5. 简述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突然刹车,加速度为-5m/s²,求汽车停下来所需的时间。
2. 电路中有一个电阻R=10Ω,电压U=20V,求通过电阻的电流I。
3.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求折射角。
4. 一个物体从高度h=5m自由落下,求落地时的速度v。
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功和机械能问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问题1.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 ,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若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 将货物拉出仓库。
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 )A .货物移动距离为20mB .工人的拉力为400NC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3.610J ⨯D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0W【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那么货物的速度是0.3m/s ,经100s 货物移动距离为 0.3m/s 100s 30m s vt ==⨯=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A 错误;B .由题意可知,货物的重力600kg 10N/kg 6000N G mg ==⨯=其摩擦力0.10.16000N 600N f G ==⨯=由于货物匀速前行,绳对货物的拉力600N F f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可得到600N 100%75%2s F sη⋅=⨯=⋅拉 解得400N F =拉,工人的拉力为400N ,B 正确;C .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绳对货物的拉力为600N ,则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600N 30m 1.810J W Fs ==⨯=⨯有工人做的有用功为41.810J ⨯,C 错误;D .由于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工人的拉力为400N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400N 0.6m 240W P F v ==⨯=拉工人拉力的功率为240W ,D 错误。
故选B 。
2.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明的质量为 50 kg,每次跳起高度约为 6 cm(人整体上升,如图所示),一分钟跳 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明的动能持续增大B.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C.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J D.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约为 50W 【答案】D【解析】【详解】A. 向上起跳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小明的动能减小,故A错误;B. 下落过程中小明的高度减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C. 小明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小明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W=Gh=500N×0.06m=30J,故C错误;D. 小明在这一分钟内跳绳的功率:P=Wt总=30J10060s=50W,故D正确。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难题分析及解答精编版

初中物理难题训练一、选择题1.一艘宇宙飞船关闭发动机后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飞船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物体的质量消失B.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变快C.蜡烛正常燃烧D.水滴呈球形漂浮在空气中解:A、因为物体不随物体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变;B、当飞船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时,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已经很小,所以物体不会自由下落;C、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船,飞船内空气含量很低,氧气含量更低,因此蜡烛将无法正常燃烧;D、在大气层外飞行的飞船,由于受到地球的引力非常小,因此飞船内的水滴会出现漂浮状态.故选 D2.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并不固定,当速度很大时,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要把飞机轮船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为原来的()A.2倍B.4倍C.6倍D.8倍显示解析3.在公路边,你看到行驶的自行车轮子上辐条的清晰程度应是()A.上半部分比下半部分清晰B.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一样清晰C.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清晰D.无法判断下半部和地面的相对速度比较慢,站在地面上看它,当然是下半部要清晰得多.解答:解:因为上部辐条的运动方向向前,与自行车运动方向相同(都指线速度),下半部分正好相反.故选C.点评:有人会认为这个地方是视觉的错觉,其实不是,只是相对速度的不同引起的.4.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当它出发时恰好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以后每隔15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乙站开往甲站,卡车在途中遇到6辆公共汽车,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可能为()A.45千米B.55千米C.65千米D.75千米显示解析5.公用电话亭都用玻璃作为隔音墙,这是因为玻璃()A.不能传声B.能反射声音C.能吸收声音D.以上三种都对玻璃的表面是比较光滑的,可以更好的反射声音,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解答:解:A、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玻璃也可以传声,不符合题意;B、玻璃的表面比较光滑,可以更好的反射声音,使传出的声音比较少,起到了较好的隔音效果,符合题意;C、由于比较柔软的和粗糙的物体更容易吸收声音,而玻璃是较为坚硬的,不易吸收声音,故不符合题意;D、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混凝土便宜且坚固耐压,但不耐拉.钢筋耐压也耐拉,通常在混凝土建筑物须承受张力的部位用钢筋来加固.如图所示,楼板和阳台的加固钢筋位置都正确的是()A.B.C.D.从题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①混凝土耐压,钢筋耐压也耐拉.②混凝土建筑物承受张力的部位要用钢筋来加固.处理信息后分析推理可知,人站在房间的楼板上,给平台向下的压力,由于楼板两端壁支撑楼板,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致使楼板上面承受压力,下面承受张力,所以在房间的楼板内的钢筋应放在下部.人站在阳台上,给阳台向下的压力,由于阳台只有一端压在墙壁中,因此阳台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致使阳台上部承受张力,下部承受压力,所以阳台内的钢筋应放在上部.解答:解:人站在平台上,楼板上面承受压力,下面承受张力,所以钢筋放在下部.阳台在压力作用下向下弯曲,阳台上部承受张力,下部承受压力,所以阳台内的钢筋应放在上部.故选A.7.考虑到地球上物体除受地球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设地球上各点到太阳的距离之差忽略不计,若在赤道上用精密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的重力,白天的示数与夜晚的示数相比较()A.夜晚示数大B.白天示数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地球上物体除受地球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地球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太阳引力的方向指向太阳;两种引力都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方向相反;到夜晚太阳对物体的引力要变小,从而白天所测的重力(地球引力)略大一些.解答:解:同一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和太阳引力的方向相反,在夜晚,物体受到的太阳引力将变小;故物体的重力将略大一些;即测力计在夜晚时的示数大.故选A.点评:准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大小和方向)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还要考虑白天和夜晚物体受力情况的不同.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于中点,则下列情况中,可使电阻R0两端的电压最接近3V的是()A.R=20Ω,R0=10ΩB.R=200Ω,R0=400ΩC.R=200Ω,R0=10ΩD.R=20Ω,R0=400ΩA.B.C.D.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专题:作图题;图析法.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光线靠拢法线,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会聚光线错后会聚.根据玻璃砖、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图比较观察到的范围,选择合适的玻璃制品.解答:解:如图甲,没有任何光学元件,直接通过小孔,看到的范围.如图乙,小孔内放入玻璃砖,要光线从小孔左侧进入右侧眼睛,经过两次折射,如图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人眼看到的范围稍微增大.如丙图,小孔内放入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要是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观察到的范围变窄.如丁图,小孔内放入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使光线错后会聚,要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观察到的范围变宽.乙图和丁图观察范围都变宽,由于玻璃砖两次折射后的光线与原始光线是平行的,要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观察到的范围只是稍微增大.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越强,观察到的范围越大.故选D.真正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二.填空题1.一个实验用的电动机跟电流表串联后接在6V直流稳压电源上,闭合开关后电动机并没有转动,这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A,检查发现电动机轴上的齿轮被卡住了.排除故障后,让电动机带动轻负载转动,这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由此可以求出电动机做机械功的功率为W.(1)电动机被卡住时,电动机是纯电阻电路,根据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动机线圈电阻;(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已知它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由P=UI可求出电动机的总功率,由P=I2R可求出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总功率与发热功率之差是电动机的机械功率.。
中考物理压轴题目难题目附答案.

额定电压 220V频率 50HZ 吹热风时功率 460W吹冷风时间功率20W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初中物理计算复习一.电学计算1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4V 的小灯泡,小灯泡的电阻为8Ω,如果我们只有3V 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2=20Ω,电路中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的示数为0.3A,请请计算(1)电阻R 1的阻值(30Ω); (2)电源电 压(6V); (3)通过R 1的电流(0.2A)3.如图“6V 3W ”的小灯泡L 与额定功率为10W 的电阻器串联,电源电压为10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20A 和2.4V ,不考虑电阻器和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1)电阻器R 的阻值(38Ω) 2)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2W )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 R 1=R 2=30Ω求(1)开关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和R 2两端的电压;(60Ω 3V) (2)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和R 2两端的电压.(0.2A 0)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为滑动变阻器,R 0、R 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分别画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根据以上信息求出R 0的阻值(2Ω)6.小明利用标有“6V 6W ”的灯泡L 1和 “6V 3W ”的灯泡L 2进行实验 1)当L 1正常发光时,通过L 1的电流为多少?(`1A )2)如图甲所示:A 、B 分别为通过L 1和L 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
现将两灯连入如图乙 所示电路中,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4W )7.使用电烙铁焊接元件,有时为了省电和避免烙铁头太热而不易沾锡,通过控制开关使电路具有以下特点:在暂不焊接时,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需要焊接时,能很快达到温度.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 ,电烙铁内部电路图如图所示,开关S 接a 时 ,电烙铁的电功率P 1为100W,开关S 接b 时,电烙铁的电功率为P 2,问:(1)电烙铁处于保温状态时,开关接在哪点?(b 点) (2)若P 1=4P 2,电阻丝R 1、R 2的电阻各是多少?(484Ω 1452Ω)8.小红学了电学知识后画出了家里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她认为只闭合开关S 1时,电吹风吹 冷风,当S 1和S 2同时闭合时,电吹风吹热风,小芬看了她的电路图觉得有问题:如果只闭合S 2,会出现电热丝R 工作时而电动机不工作的现象,从而使电吹风的塑料外壳过热 造成损坏,小芬认为只要把其中一个开关移到干路上,就能做到电热丝R 工作时,电动机就一 定在工作,从而保证塑料外壳不会因操作失误而损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芬应该把开关 移到干路上,才能符合安全要求(S 1 ) (2)根据电吹风铭牌上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一分钟消耗多少电能?电热丝R 的电功率为多大?通过电热丝R 的电流为多大?(27600J 440W 2A)9.某学校运动场离学校电控室有一段距离,运动场内安装了一盏规格为“220V 1KW ”的碘钨灯,已知电控室的电压恒定为220V 电控室到碘钨灯之间的距离为100m ,所用电线为某个品牌的铜芯橡皮绝缘线。
初三物理难点题(附答案)

1. 某学校为了给蓄水塔抽水,新买了一单相螺杆自吸泵,其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吸程是指水泵到水面的距离;扬程是指水能被抽到的最高点到水面的距离)(1)该铭牌中有一个参数是明显错误的,请你指出来,并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该水泵连续正常抽水1h ,把水抽高了50m ,水泵对水做了多少功?此时水泵的效率是多少?(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为1.013×105Pa, g 取10N/kg)2. 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A .①做功冲程 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压缩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③做功冲程 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①做功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压缩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①压缩冲程 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做功冲程 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暑假去仙女湖旅游时,小方同学亲自体验了帆船运动。
如图所示,该帆船由板体、帆杆、面积为6 m 2的三角帆和带有万向节的桅杆组成,没有舵和坐舱,全部质量仅为20kg ,依靠风力在湖面上行驶。
(1)体重为50kg 的他登上帆船时,帆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多少?(2)查资料可知,当湖面风速为8m/s 时,风压为40Pa ,此时风对船帆的最大推力是多大?(3)下表给出了在不同风速下,风能强度值(即每秒时间内,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获得的能量)。
经测算,当风速为10m/s 时,船受到风的推力是280N ,并且以6m/s 的速度在湖面上匀速行驶,求帆船的风能利用率。
型号 ZGD 扬程 50m吸程 20m 电压220V频率50Hz 功率1.5kW流量8m 3/h 绝缘E 级吸气冲程 ( ③ ) ( ④ ) ( ① ) ( ② ) 排气冲程为了探究“电流做功与电压大小和电流大小的关系”,某同学特别设计了两个实验,已知两个烧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且 R 1>R 2,图甲采用串联电路,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探究电流做功跟电压大小的关系。
初三物理难题巧解及答案

初三物理易题巧解之阳早格格创做【例题1】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收面O转化,B处挂一沉物G,A处用一横曲力F.当杠杆战横曲墙之间夹角渐渐删大时,为了使杠杆仄稳,则( )A. F大小稳定,但是F<GB. F大小稳定,但是F>GC. F渐渐减小,但是F>GD. F渐渐删大,但是F<G【例题2】挂正在横曲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正在往来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揩阻力战沉力的效率.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往来时,其秒针往往停正在表盘上的:A.“3”的位子;B.“6”的位子;C.“9”的位子;D.“12"的位子.【例3】如图2,每个滑轮沉10N,物体A沉80N,不计绳沉战摩揩,所有拆置处于停止状态,供绳子的推力F.【例4】如图5,体沉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沉及摩揩.(1)如图5,人站正在大天上,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推绳.(2)如图6,人站正在吊篮中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推绳.【例5】一小车A陷正在泥天里.当前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推出,F=1000N.供小车受到的推力战树受到的推力(不计滑轮、绳沉战摩揩).【例6】搁正在火仄大天上的物体所受沉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横曲沉绳绕过光润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推力为F,大天对于物体的收援力为N,底下闭于那三个力大小的闭系精确的是:A.F=G ; B.G=N ; C.F+N=G ; D.F=N.【例7】物体A沉20N,滑轮沉1N,绳沉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沉____N【例8】甲、乙二容器,甲容器中衰有硫酸,乙容器中衰有火,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二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二容器内液体的品量(B)C. 硫酸的品量小于火的品量D.无法推断初三物理易题巧解【例题1】如图所示,杠杆OA可绕收面O转化,B处挂一沉物G,A处用一横曲力F.当杠杆战横曲墙之间夹角渐渐删大时,为了使杠杆仄稳,则( )A. F大小稳定,但是F<GB. F大小稳定,但是F>GC. F渐渐减小,但是F>GD. F渐渐删大,但是F<G【剖析】过A、B分别做墙的垂线接墙于F、E∴AF∥BE∴三角形AFO∽三角形BEO(当杠杆战横曲墙之间夹角渐渐删大时,末究一般)∴AF/BE=AO/BO ∵AO/BO是稳定的∴AF/BE也稳定又∵G稳定,∴F也稳定∵AF末究大于BE,∴F<G【例题2】挂正在横曲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正在往来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揩阻力战沉力的效率.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将耗尽而停止往来时,其秒针往往停正在表盘上的:A.“3”的位子;B.“6”的位子;C.“9”的位子;D.“12"的位子.【剖析】剖析:秒针正在转化的历程中大概可瞅做只受到三个力的效率:电池的电能转移的能源、转轴的摩揩阻力、沉力.当电池的电量将要耗尽时,能源渐渐减小,最先数值减小到与沉力战摩揩阻力的战相等.当秒针正在“9”的位子时,秒针受到能源目标横曲进与,受到的沉力与摩揩阻力目标横曲背下,此时沉力与摩揩阻力的战等于能源的大小,秒针受仄稳力,会正在本天停止.问案:C.面拨:当秒针匀速转化动微弱距离时,受到仄稳力的效率,但是每时每刻的仄稳力的形成皆正在爆收变更.当秒针正在“3"的位子时,受到的沉力战能源的目标皆是横曲背下,而转轴摩揩阻力横曲进与,此时沉力与能源的战等于摩揩阻力的大小.当秒针正在“12”战“6”的位子时,秒针受到沉力与转轴的收援力(或者推力)效率效验对消,能源只跟转轴的摩揩阻力形成一对于仄稳力.所以,当仄稳力产死后,本来不是一成稳定的,而是随着疏通情况的改变而不竭变更.【例3】如图2,每个滑轮沉10N,物体A沉80N,不计绳沉战摩揩,所有拆置处于停止状态,供绳子的推力F.【剖析】与动滑轮战物体A为钻研对于象,受力分解如图3(有三股绳子进与推着动滑轮战物体A完齐),果为处于停止状态,所以有F+F+F=C物十G动,即3F=10N+80N,所以F=30N.若供弹簧秤的读数F弹,应与定滑轮为钻研对于象,受力如图4(有二股绳子背下推着定滑轮).果为停止,弹簧秤的读数F弹=G定+2F=10N+60N=70N.【例4】如图5,体沉500N的人,要将G=700N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沉及摩揩.(1)如图5,人站正在大天上,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推绳.(2)如图6,人站正在吊篮中起码要用_______N的力推绳.【剖析】(1)与动滑轮战吊篮完齐为钻研对于象,分解受力如图7(二股绳子进与推着动滑轮战吊篮完齐).由于匀速吊起有2F=C篮,F=350N.(2)与动滑轮、吊篮战人完齐为钻研对于象分解受力如图8(有三股绳子进与推着动滑轮、吊篮战人完齐).由于匀速吊起有3F=G人+C篮,F=400N.【例5】一小车A陷正在泥天里.当前通过如图9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推出,F=1000N.供小车受到的推力战树受到的推力(不计滑轮、绳沉战摩揩).【剖析】要念供小车受到的推力,须与动滑轮为钻研对于象,受力如图10(有三股绳子背左推着动滑轮),小车受到的推力F’,F′=3F=3000N.供树受到的推力,要与定滑轮为钻研对于象,受力如图11(有二股绳子背左推着定滑轮),树受到的推力F″=2F=2000N.【归纳】处理滑轮组一类力教题,使用的仍是办理力教问题的普遍思路,即采用钻研对于象,分解受力,利用仄稳条件列圆程解题.怎么样采用钻研对于象,是完齐仍旧断绝某一物体,要简曲情况简曲分解.精确天举止受力分解是解题的闭键,既要找准力的个数,又要找准力的目标.动做西席应教给教死处理问题的普遍要领,使教死能机动天处理大概逢到的百般问题.【例6】搁正在火仄大天上的物体所受沉力为G,系着它的一根横曲沉绳绕过光润滑轮,它的另一端受的推力为F,大天对于物体的收援力为N,底下闭于那三个力大小的闭系精确的是:A.F=G ; B.G=N ; C.F+N=G ; D.F=N.【剖析】1.那样念比较简朴N是物体赋予大天的力的反效率力而当绳子另一边有个F的时间本来不是局部力皆赋予了大天大天只受到了G-F的力由此可睹N=G-F N+F=G2.正在本图中物体的受力分解还少绘了一个:绳子的推力=F(横曲进与) 由受力仄稳可知F+N=G3.注意N 是大天收援力物体受力分解沉力背下大天收援力进与绳子推力进与由牛二定律得G (下)= F+ N(上)【例7】物体A沉20N,滑轮沉1N,绳沉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则物体B沉____N【剖析】1. 最先撤除滑轮的沉,那样示数为24N,果为测力计接的是定滑轮,所以二根绳子仄分了测力计的示数,再加上B不与大天交战,所以B的沉力为12N2. 那里若道的明黑面,应为A战B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力为24牛,而不该该道为AB同沉24牛.再根据绳子二端的力是相等的,不妨得知B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力为12牛.3. 对于B受力分解,进与绳子的推力战B背下的沉力仄稳,即F=Gb对于滑轮受力分解,背下二段绳子,即二个推力F,,背下滑轮的沉力G轮;进与测力计处绳子的推力,即F示则F+F+G轮=F示,2Gb+1N=25N所以B的沉力Gb=12N4. 不妨那样分解,用大小为G(b)的力匀速提起物体A.弹簧测力计测的力为G(b)+GA+1=25,所以G(b)+GA=24果为定滑轮不省力且物体处于仄稳,所以为12N.【例8】甲、乙二容器,甲容器中衰有硫酸,乙容器中衰有火,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二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比较二容器内液体的品量(B)C. 硫酸的品量小于火的品量D.无法推断【剖析】设下战底里积分别为h1,S1;h2,s2;其中压强p1=ρgh1;p2=ρgh2;那么F1=p1×s=ρgh1s1; F2=p2×s2=ρgh2s2;又果V1=h1s1;V2=h2s2;F1=F2;果此F1=ρv1g;F2=ρv2g;=m1g =m2 g=G1 =G2也便是他们的沉力相等;品量相等。
九年级物理最难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最难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A.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改变B.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不变C.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改变D.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改变2. 在电路中,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电阻增加?A. 增加导体的长度B. 减少导体的长度C. 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D. 减少导体的横截面积3.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用惯性来解释?A. 碰撞后物体停止运动B. 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C. 自由落体运动D.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4.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慢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D. 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最慢5. 下列哪种现象可以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A. 两块相同的磁铁相互排斥B. 两块相同的磁铁相互吸引C. 两块不同的磁铁相互排斥D. 两块不同的磁铁相互吸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光的反射和折射都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或折射角的定律。
()3.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4.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5. 磁感线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2.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______。
3.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______有关。
4.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固体和______中传播。
5.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2. 解释什么是并联电路。
3. 什么是机械能守恒定律?4. 简述声音的三个特征。
5. 解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求它落地时的速度。
初中物理典型难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典型难题一、在今年央视春晚中,魔术师刘谦的精彩表演叫人叫绝,使人们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银币穿越玻璃杯》的魔术是在不动大杯的情况下,让在桌面上的银币进入到小杯中(如图甲)。
图乙是对该魔术的一种破解过程,则有关破解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A到B的过程中,硬币受到了重力、摩擦力、手对硬币的推力B.硬币从B到C的过程中,由弹簧的势能转化为硬币的机械能C.硬币离开B后,由于惯性一直运动到DD.硬币从D到E再到杯中,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已知某型号的载重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0.08km,所用时间是8min,消耗燃油3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63kW。
若燃油的密度是0.8×103kg/m3,热值为3.15×107J/kg,求:(1)汽车行驶速度是多少?(2)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三.诞生于19世纪后10年的汽车,曾经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进入21世纪,伴随着汽车的普及,现实中的交通事故、交通堵塞、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着我们,回归传统和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骑上你的自行车”成为倡导“国际无车日”(9月22日)活动的宣传用语.“国际无车日”活动并不是拒绝汽车,而是唤起民众对自身生活方式的反思,如何走出既有速度和效率又能减少拥堵和污染这个两难的境地,一种新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应运而生了.(1)电动自行车运用了许多物理知识,观察图19所示电动自行车的结构图,填写下表.(2)运用科学的物理术语,说明电动自行车和汽车的能量转化,并指出“国际无车日”的积极意义.(3)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表中有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与单位不一致,请你指出并改正.(4)若电动自行车的效率为80%,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6倍.求车以4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的工作电流(g取10N /kg)。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经典例题难题 解析

1.解:(1)对杠杆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甲、乙所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G 甲×OA =T 1×OB (G 甲+G 乙)×OA =T 2×OB 又知OA ∶AB = 1∶2 所以OA ∶OB = 1∶3N 300010N/kg kg 300=⨯==g m G 甲甲N 600N/kg 10kg 60=⨯==g m G 乙乙N 0001N 0300311=⨯==甲G OB OA T (1分) N 2001N 036031)(2=⨯=+=乙甲G G OB OA T (1分)(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 因动滑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T 动1=G +2F 1,T 动2=G +2F 2 又T 动1=T 1,T 动2=T 2 所以:G G G T F 21N 5002N 1000211-=-=-= (1分)G G G T F 21N 6002N 1200222-=-=-= (1分)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
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F 人1+ N 1, =G 人, F 人2+N 2, =G 人因为F 人1=F 1,F 人2=F 2,N 1=N 1, ,N 2=N 2, 且G 人=600N 所以:N 1=G 人-F 1=600N -)21N 500(G -=G 21N 100+(1分)N 2=G 人-F 2=600N -)21N 600(G -=G 21(1分)又知N 1∶N 2=3∶1即132121N 10021=+=G G N N 解得G =100N甲 乙图1TT 甲乙动2F2动1 F 1图2人 人1人2人图3甲乙2.解:(1)第一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11F '-=人G N ①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11F F ='411动G G F +='② 1分 第二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22F '-=人G N ③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22F F =' 422动G G F +='④ 1分32N N 21= ⑤把数据分别带入以上5个式子,解得:300=动G N 1分 F 1=400N 1分 F 2=300N(2)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1.25%4J4001300J4h F h G W 111=⨯===总有W η 1分 (3)第二次货物上升速度为0.1m/s ,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s m s m v /4.0/1.042=⨯=' 1分 W s m N v F P 120/4.0300222=⨯='= 1分3.(1)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甲、乙所示,物体A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11A A D F G F +=22A A D F G F +=,(以上两个式子共1分) 已知G A =1600N ,1D F 为2100N ,2D F 为2400N ,所以可以求得N N N G F F A D A 5001600210011=-=-= (1分)(2)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3甲、乙所示,人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11F T G '+'=人 22F T G '+'=人因为11T T '与大小相等,11F F '与大小相等。
初三物理最难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最难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A. 光的反射B. 光的直线传播C. 光的折射D. 光的散射答案:C2.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C. 物体的速度D. 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答案:C3.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超导体?A. 铜B. 铝C. 汞D. 铅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声音传播的条件?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C. 声音只能在固体中传播D. 声音只能在液体中传播答案:B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²,那么在第3秒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A. 4mB. 6mC. 8mD. 10m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波的传播速度?A. 等于光速B. 等于声速C. 等于电场传播速度D. 等于磁场传播速度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电流的单位?A. 伏特B. 欧姆C. 安培D. 库仑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能量守恒定律?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C.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D.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色散现象?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衍射D. 光的干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2. 一个物体的密度是2.7g/cm³,那么它的质量是______kg(假设体积为1cm³)。
答案:0.00273.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______波。
答案:无线电4. 一个电路中的总电阻是10Ω,其中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6Ω,那么第三个电阻的阻值是______Ω。
初中物理难题5(有详细答案和解析)

2013年5月XCP的初中物理组卷竞赛一.选择题(共6小题)1.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A.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B.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C.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D.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2.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厘米,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则石头的密度为()A.2.O×l03千克/米3B.2.5×103千克/米3C.3.O×l03千克/米3D.3.5×l03千克/米3 3.如图所示,两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互成直角,在镜前A点有一只没有数字的钟指示为3点,在A点的人向O点看()A.看见9点的钟B.看见3点的钟C.能看见钟,但指针位置不正常D.根本看不见钟4.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一定能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只要适当增大观察者及平面镜之间的距离B.只要采用长度大于身高一半的镜片C.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且镜子的上边缘应跟自己头顶等高D.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5.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如果此人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应向前移动B.应向后移动C.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D.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得到6.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和PQ,MN∥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v米/秒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两个平面镜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D.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二.填空题(共7小题)7.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最后喷出的是_________ (选填“冷水”、“热水”或“温水”);利用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_ .8.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当开关S1和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3A;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时,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中点c的过程中,电压表读数减少了4V.求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阻R1在1min40s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 J.9.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___ 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m/s.10.如图是从平面镜里看到的挂钟的像,此时挂钟所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点_________ 分.11.一束激光及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_ .若小明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情况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_ .12.竖直墙上挂着时钟,如图是从时钟对面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时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如果图是从放在水平地板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时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13.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动的,由此可知,平面镜及桌面的夹角是_________ 度;如图是小明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则时钟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14.(2007•南通)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磁环A、B套在同一根圆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A磁环悬浮,则B磁环对A磁环的作用力F _________ mg(选填“>”、“<”或“=”);若B磁环底面是N极,则A磁环上表面的磁极是_________ 极.15.(2009•大庆)将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A受到磁环B的排斥力大小为_________ ,磁环B对木支架的压力F及重力G的关系是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悬浮”在空中,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关系为G B=2G A=2N,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 _________ N.17.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根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_________ 棒是铁棒.18.两条形磁体之间的磁感线方向如下图所示,则右边条形磁体2的A端为_________ 极.小磁针静止时,B端为_________ 极.19.图中有条形磁铁M,小磁针和电磁铁,虚线表示条形磁铁及电磁铁间的磁感线大致形状.图中用“N”和“S”符号标明条形磁铁M和小磁针的磁极.20.(2007•苏州)如图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__ (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___ 处(选填“P”或“Q”).21.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磁性,要确定哪根磁棒有磁性,某同学用一根钢棒的一端去接触另一根钢棒的中间部分,如图所示,若两根棒互相吸引,可以断定_________ 钢棒有磁性,若两根钢棒互相不吸引,可以断定_________ 钢棒有磁性.22.(2011•湖州)如图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方法是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及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所受的重力.(2)把该验磁器放入到磁场中,能指示_________ (选填“仅水平方向”或“任意方向”)的磁场方向.23.某磁体周围部分区域的磁感线分布如图3所示,b点的切线PQ在水平方向.则a点磁场比b点磁场_________ ;若在b 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_________ .2013年5月XCP的初中物理组卷电学和平面镜竞赛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A.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B.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C.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D.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考点:流体压强及流速的关系.专题:图析法.分析:流体压强及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解答:解:当冷水未流出时,热水瓶中管的上端和下端受到压强相等,当冷水流出时,P点处的导管较细,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热水管上端的压强减小,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出水管中和冷水混合成温水.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运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的问题.2.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厘米,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则石头的密度为()A.2.O×l03千克/米3B.2.5×103千克/米3C.3.O×l03千克/米3D.3.5×l03千克/米3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1)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根据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保持不变,但体积减小,以体积的减少量作为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冰块中冰的体积.(2)利用冰的密度和体积求出冰的质量.(3)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中的漂浮,F浮=G物,即可求出整个冰块的体积,然后用总体积减去冰块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冰块的质量即为石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石块的体积为V2;冰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其中冰的质量为m1,石块的质量为m2.(1)由V1﹣=0.6cm×10cm2=6cm3,得:V1﹣V1=6cm3,即:V1=60cm3.(2)m1=ρ冰V1=0.9×103kg/m3×60×10﹣6m3=54×10﹣3kg=54g.故m2=m﹣m1=64g﹣54g=10g.(3)由ρ水gV=mg得V===64cm3V2=V﹣V1=64cm3﹣60cm3=4cm3所以石块的密度ρ石===2.5g/cm3=2.5×103kg/m3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计算时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制单位,此题虽然涉及到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是难度较大,在做浮冰类习题时应注意:当冰内有密度大于水的异物时,冰溶化后液面会下降,但情景不同引起液面下降的原因不同,因此做这类题目时要仔细审题再对症下药.此题是一道难题.3.如图所示,两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互成直角,在镜前A点有一只没有数字的钟指示为3点,在A点的人向O点看()A.看见9点的钟B.看见3点的钟C.能看见钟,但指针位置不正常D.根本看不见钟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这道题目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考虑作图,从作图中找出答案结果,关键是怎么从两个镜面中转换.解答:解:题目中箭头代表钟表的指针,经过两次成像,因为分针一直指向上方,在平面镜中不改变方向,所以这里只观察时针方向的变化,则从图示中可以看到此时仍然是3点钟.故选B.点评:这里题目关键是作图,只要将图做出,在图中便可观察出结果了.4.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一定能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只要适当增大观察者及平面镜之间的距离B.只要采用长度大于身高一半的镜片C.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且镜子的上边缘应跟自己头顶等高D.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及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找出头顶、眼睛和脚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图,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可计算得平面镜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镜的上端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解答:解: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CC′,EO=A′C′,FO=B′C′,EF=A′B′=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这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所放位置如图所示,镜的上端E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注意:若平面镜高度挂的不对,就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即想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即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原理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如果此人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应向前移动B.应向后移动C.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D.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得到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的像及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这一特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及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所以无论人向前或向后移动都无法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故选C.点评: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这是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个难点,需细心领会.6.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和PQ,MN∥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v米/秒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两个平面镜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D.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图析法.分析:小球相对镜向上以v匀速运动,则它直接即第一次在MN上成的象及它的运动状态相反,即以v匀速相对镜向下运动.同样,小球相对PQ镜向上以v匀速运动,则第一次成的象相对镜向下以v匀速运动.可见,小球在MN和PQ上的像都以v向下匀速运动,相对速度为零.如果把图中的MN改成PQ,把PQ改成MN,发现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均为零.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像及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设:球原来距离MN为d1,像S1(平面镜MN成像)距离MN也为d1;这时球距离PQ为d2,像S2(平面镜PQ成像)距离PQ为d2.d1+d2=d,S1及S2的距离为L;L=d+d1+d2=2d.当球向MN移动d',则像S1'(平面镜MN成像)距离MN为d1'=d1﹣d';像S2'(平面镜PQ成像)距离PQ为d2'=d2+d'd1'+d2'=d;S1'及S2'的距离为L',L'=d+d1'+d2'=2d保持不变.即:两像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定值,及S的位置、速度等无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像及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二.填空题(共7小题)7.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最后喷出的是温水(选填“冷水”、“热水”或“温水”);利用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考点:流体压强及流速的关系.分析:流动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答:解:当冷水未流出时,热水瓶中管的上端和下端受到压强相等,当冷水流出时,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热水管上端的压强减小,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出水管中和冷水混合成温水.故答案为:温水;越小.点评:掌握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运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的问题.8.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当开关S1和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3A;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时,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中点c的过程中,电压表读数减少了4V.求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阻R1在1min40s内产生的热量为2000 J.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1)当S1和S2断开,S3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流表的示数;(2)当S1断开,S2和S3闭合时,R1、R2并联,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干路电压表的示数;(3)当S1闭合,S2和S3断开时,R1及R3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R3右侧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表述出电压表的示数,联立方程即可得出R1和R2电阻值的大小;(4)求出电源电压U,利用焦耳定律推导公式Q=I2Rt=t求电阻R1在1min40s内产生的热量.解答:解:设电源电压为U当S1和S2断开,S3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右(1)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I2==1A﹣﹣﹣﹣﹣﹣﹣﹣①当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右(2)所示,则干路电流I′=+=3A﹣﹣﹣﹣﹣﹣②当S1闭合,S2和S3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右(3)所示,则△U=I△R=××R3==4V﹣﹣﹣③由①②③三式联立方程组,解得:R1=5Ω,R2=10Ω,U=I2R2=1A×10Ω=10V,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如图2,电阻R1在1min40s内产生的热量:Q1=I12R1t=t=×100s=2000J.故答案为:2000.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焦耳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组成的判断.9.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17 m,汽车的速度是17.9 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由题意可知,P1、P2的时间间隔为1秒,根据图B所示P1、P2的间隔的刻度值,以及P1、n1和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可以求出P1、n1和P2、n2间的时间,即超声波由发出到接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从测速仪传到汽车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汽车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2)由于汽车向着测速仪方向运动,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减小.汽车前后两次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之差即为汽车前进的路程.由于两次超声波发出的时间间隔为1秒.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及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及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根据汽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汽车的运动速度.解答:解:由图B可以看出,①P1、P2间的刻度值为30个格,时间长为1秒,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1间是12个格,则时间为t1=12×=0.4s,此时超声波前进的距离S1=vt1=×340m/s×0.4s=68m;②发出超声波信号P2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2的时间为t2=9×=0.3s,此时汽车行驶的距离S2=vt2=×340m/s×0.3s=51m;③所以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S=S1﹣S2=68m﹣51m=17m.④汽车运行17m的时间为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刻应分别对应于图中P1n1的中点和P2n2的中点,其间有28.5小格,即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为n1及n2两个信号之间的间隔,即t=28.5×=0.95s;∴汽车的行驶速度v===17.9m/s.故答案为:17;17.9.点评:汽车在接收到信号之间的距离,要通过其及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求出.如何确定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1秒,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1秒.要从起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10.如图是从平面镜里看到的挂钟的像,此时挂钟所指示的时间是10 点10 分.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中的钟表是左右对称的,可以利用12点及6点连线作对称轴读表针的对称图形几点的方法,解答:解:过12点及6点作一条直线,作出表针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如图:也可从图中像的后面观察可知,准确的时间应该是10点10分;故答案为:10;10.点评:解决此题有规律可循,因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像的后面观察即为物体真实的情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11.一束激光及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60°.若小明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情况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10:20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先由入射光线及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时,计算出入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反射角的大小.(2)平面镜中的钟表是左右对称的,可以利用12点及6点连线作对称轴读表针的对称图形几点的方法.解答:解:(1)入射光线及镜面成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2)过12点及6点作一条直线,作出表针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如图:读出此时的时刻,即10:20.故答案为:60°;10:20.点评:眼睛在平面镜中看到钟表的像,钟表的实际时间可以有四种方法进行判断:(1)把试卷翻过来对着光看,看到钟表的实际情况.(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找到钟表的实际情况.(3)12:00﹣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间=钟表的实际时间.(4)从12:00开始,逆时针按照1、2、3、4…12,读出实际时间.12.竖直墙上挂着时钟,如图是从时钟对面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时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4点10分;如果图是从放在水平地板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时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10点40分.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及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及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及物体的连线及平面镜垂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像及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解答:解:由于像及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时钟对面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像及时钟关于竖直的镜面对称,左和右正好相反,所以时钟指示的时间应为4点10分;若图是从放在水平地板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像及时钟关于水平的镜面对称,则上和下正好相反,所以时钟指示的是10点40分.故答案为:4点10分;10点40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的像及物体关于镜面对称.13.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动的,由此可知,平面镜及桌面的夹角是45 度;如图是小明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则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像及物的运动方向是垂直的,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分析镜及桌面的夹角;(2)题中暗示条件是平面镜是直立放置的,所以看到的钟表的像及实际的钟表是左右对称的关系.解答:解:(1)依题意所说,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情景如下图所示,故平面镜及桌面的夹角是45度.(2)镜面直立放置,钟表的像及钟表是左右对称的,所以把12点和6点连一条线,做出表针关于这条线的轴对称图形,读出对称图形的时刻,即为9:00.点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及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要会灵活运用这一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一矩形金属导体,长是宽的两倍,正中间挖去一半径未知的半圆,如图14-2-12所示,若测得ab 之间的电阻为R ,则cd 之间的电阻为______.• 解析:将导体按图中上下的方位等分为两等份,由题图可知,a 、b 间的电阻为两个部分的并联,c 、d 间的电阻为两个部分的串联,设每部分电阻为R 0,则,R cd =2R 0=4R .答案:4R 答案 B14.(2007•南通)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磁环A 、B 套在同一根圆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A 磁环悬浮,则B 磁环对A 磁环的作用力F = mg (选填“>”、“<”或“=”);若B 磁环底面是N 极,则A 磁环上表面的磁极是 N 极. 考点: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分析.解答: 解:A 磁环受到向下重力和向上的斥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故A 磁环能静止,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知,若B 磁环底面是N 极,则B 磁环上边是S 极,A 磁环下边是S 极,上边是N 极. 故本题答案为为:=;N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5.(2009•大庆)将A 、B 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 ,则磁环A 受到磁环B 的排斥力大小为 G ,磁环B 对木支架的压力F 及重力G 的关系是 F=2G .考点: 力的合成及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 分别对磁环A 、B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 和B 所处的状态,利用同一直线上、反方向的力的合成分析求解. 解答: 解:对于磁环A ,受到重力和磁环B 的排斥力F 斥,∵磁环A 悬浮, ∴F 斥=G ;对于磁环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 支、重力和磁环A 的排斥力F 斥′, ∵磁环B 静止, ∴F 支=G+F 斥′,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F 斥=F 斥′, ∴F 支=G+F 斥′=2G,因为磁环B 对木支架的压力F 及磁环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F 支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所以磁环B 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F 支=2G . 故答案为:G ;F=2G .点评: 本题关键:一是对磁环A 、B 的受力分析,二是磁环A 、B 所处状态(悬浮、静止)的利用.16.如图所示,将B 、A 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悬浮”在空中,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关系为G B =2G A =2N ,则磁环B 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 3 N . 考点: 力的合成及应用. 专题: 整体思想.分析: 以A 、B 两磁环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由平衡条件解题.解答: 解:以A 、B 两磁环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它们组成的系统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木支架底座对它们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N ,它们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 N =G A +G B =1N+2N=3N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磁环B 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b图46-1(a)。
初三物理最难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最难试题及答案初三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物体的内能也增大。
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物体内能的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 物体内能的增加,可能是温度升高,也可能是状态改变D.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2.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A.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B. 晶体和非晶体都是固体C. 晶体和非晶体的原子排列无序D. 晶体和非晶体的硬度相同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力越大C. 力的大小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D. 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4. 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大小:A. 相等B. 不相等C. 与电阻大小成反比D. 与电阻大小成正比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A.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 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速度C. 物体间的正压力D. 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______。
3.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______。
4.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
5.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关系可以用公式______表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什么是能量守恒定律,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2. 请解释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并简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拉力作用,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
求物体的加速度,并计算物体在5秒内移动的距离。
2. 一个串联电路中,包含一个电阻R1=10Ω,一个电阻R2=20Ω,电源电压为12V。
初中物理中考难题(有详细解答)

初中物理组卷(中考难题)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04?天津)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8Ω.有四只白炽灯泡L1、L2、L3、L4,它们的规格分别为“3V 2W”、“6V 2W”、“12V 2W”、“24V 2W”.当把它们分别接在电路中的M、N两端时,实际功率最大2.(2013?义乌市)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3.(2009?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定值电阻R0为5?.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0.6A”或“0~3A”)和电压表(“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4.(2013?静安区二模)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①若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所有电表的指针均停留在原有位置,则电路中一定发生的故障是_________.②若闭合电键S后,在变阻器R2的中点附近移动滑片P,只有一个电表示数不为零,则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_.5.(2013?金华)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0安,电压表的读数为2.50伏.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由于R1、R2中有一个电阻出现故障,电流表的读数为0.60安,电压表的读数为3.00伏.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_伏,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_.6.(2013?丽水)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地,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1)制作舂米工具时,为了使作用在A点的力F更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只改变支点O点的位置,应将O点更靠近_________端.(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小题)7.(2010?广西)如图(1)所示是某品牌摩托车转向指示灯的电路图,转向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9W”,仪表盘上另装有转向仪表灯L,规格为“6V 1W”,电源电压为6V.当转向灯开关拨至左边时,左转前、后指示灯以及左转仪表灯L发光,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摩托车将要往左转,L发光用来提示驾驶员﹣﹣左转向灯亮了,把转向灯开关拨至右边时与上述的工作原理相类似.求:(1)转向指示灯和转向仪表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该摩托车左转弯时,转向指示灯电路工作10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如果摩托车转向电路设计成图(2)所示的电路,电路存在哪些弊端?(要求写出两点)8.(2007?湘潭)如图为一种摩托车转向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J开关”为由继电器控制的开关,可以使电路间歇地通断,D为指示灯.当S拨至1位置时,RD1、RD2前后两个右转向灯发光,向外界发出右转信号,同时D灯闪亮,向驾驶员显示转向灯正常工作.左转时道理与右转一样.若四只转向灯都用“6V 10W”的灯泡,D用“6V1.5W”的灯泡,电源两端电压为6V.试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把S拨至1、2的任何位置时D灯都会发光,而左、右转向灯不同时发光?9.(2013?静安区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S 闭合后,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等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_表,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_表.10.(2013?金华)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1)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11.(2013?金华)某实验小组做“测定一组电阻R1、R2、R3的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阻R1约为2欧,电阻R2约为5欧,电阻R3约为20欧.该实验供选用的器材有:A、电源(电压恒定9伏)B、电流表(量程0~0.6安)C、电压表(量程0~3伏)D、开关、导线若干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0欧,额定电流1.5安)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欧,额定电流1.5安)G、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60欧,额定电流0.6安)H、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70欧,额定电流0.1安)(1)为了测定R1、R2、R3的阻值,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2)根据实验电路图,请在答题纸上用划线当导线完成实物图乙的连接.(3)某次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12.(2008?丰台区一模)小明学了力学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用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拉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甲,并测出了物体的速度大小,绘制了图中的乙丙两图,乙图表示F与时间t的关系,丙图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结合已知条件及两图象可知,当t=3.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如物体继续以此速度行驶10s,F做功_________J.13.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人用电动自行车替代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前要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车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0.02倍,取g=10N/kg.求:(1)行驶10分钟,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2)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3)若摩托车百公里耗油2.5L,每升油4.65元,照明用电每度0.52元,试比较说明使用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哪种更经济.(4)比较摩托车和电动车的优缺点.(5)行驶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试计算行驶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6)以上述速度行驶,一次充满电最多能行驶多远?2013年8月初中物理组卷(中考难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04?天津)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8Ω.有四只白炽灯泡L1、L2、L3、L4,它们的规格分别为“3V 2W”、“6V 2W”、“12V 2W”、“24V 2W”.当把它们分别接在电路中的M、N两端时,实际功率最大R=I===;;2.(2013?义乌市)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p=p=3.(2009?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定值电阻R0为5?.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0.6A”或“0~3A”)和电压表(“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4.(2013?静安区二模)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①若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所有电表的指针均停留在原有位置,则电路中一定发生的故障是R2断路.②若闭合电键S后,在变阻器R2的中点附近移动滑片P,只有一个电表示数不为零,则电路中的故障是R1与R25.(2013?金华)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50安,电压表的读数为2.50伏.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由于R1、R2中有一个电阻出现故障,电流表的读数为0.60R====5=杆右侧的OB相等地,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1)制作舂米工具时,为了使作用在A点的力F更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只改变支点O点的位置,应将O点更靠近B(或右)端.(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度的过程中,当杠杆上升的高度为度时,杠杆上升高度为7.(2010?广西)如图(1)所示是某品牌摩托车转向指示灯的电路图,转向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9W”,仪表盘上另装有转向仪表灯L,规格为“6V 1W”,电源电压为6V.当转向灯开关拨至左边时,左转前、后指示灯以及左转仪表灯L发光,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摩托车将要往左转,L发光用来提示驾驶员﹣﹣左转向灯亮了,把转向灯开关拨至右边时与上述的工作原理相类似.求:(1)转向指示灯和转向仪表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该摩托车左转弯时,转向指示灯电路工作10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R===4==36地通断,D为指示灯.当S拨至1位置时,RD1、RD2前后两个右转向灯发光,向外界发出右转信号,同时D灯闪亮,向驾驶员显示转向灯正常工作.左转时道理与右转一样.若四只转向灯都用“6V 10W”的灯泡,D用“6V1.5W”的灯泡,电源两端电压为6V.试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把S拨至1、2的任何位置时D灯都会发光,而左、R=,根据=R==3.6=25.8=×9.(2013?静安区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S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1)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增大.(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度的过程中,当杠杆上升的高度为度时,杠杆上升高度为11.(2013?金华)某实验小组做“测定一组电阻R1、R2、R3的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阻R1约为2欧,电阻R2约为5欧,电阻R3约为20欧.该实验供选用的器材有:A、电源(电压恒定9伏)B、电流表(量程0~0.6安)C、电压表(量程0~3伏)D、开关、导线若干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0欧,额定电流1.5安)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欧,额定电流1.5安)G、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60欧,额定电流0.6安)H、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70欧,额定电流0.1安)(1)为了测定R1、R2、R3的阻值,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G(填字母编号).(2)根据实验电路图,请在答题纸上用划线当导线完成实物图乙的连接.(3)某次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伏,电阻==5的物体,如图甲,并测出了物体的速度大小,绘制了图中的乙丙两图,乙图表示F与时间t的关系,丙图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结合已知条件及两图象可知,当t=3.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如物体继电池充电,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车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若质量是60kg的人骑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0.02倍,取g=10N/kg.求:(1)行驶10分钟,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2)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3)若摩托车百公里耗油2.5L,每升油4.65元,照明用电每度0.52元,试比较说明使用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哪种更经济.(4)比较摩托车和电动车的优缺点.(5)行驶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试计算行驶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可知,需要先算出电动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和与地×=≈P== =。
初中物理中考难题有详细解答

初中物理组卷中考难题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04天津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8Ω.有四只白炽灯泡L1、L2、L3、L4,它们的规格分别为“3V 2W”、“6V 2W”、“12V 2W”、“24V 2W”.当把它们分别接在电路中的M、N两端时,实际功率最大的是A.L1B.L2C.L3D.L42.2013义乌市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A.P1>P2B.P1<P2C.P1=P2D.无法确定3.2009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定值电阻R0为5.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或“0~3A”和电压表“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则R0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可能是A.B.C.D.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13静安区二模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①若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所有电表的指针均停留在原有位置,则电路中一定发生的故障是_________.②若闭合电键S后,在变阻器R2的中点附近移动滑片P,只有一个电表示数不为零,则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_.5.2013金华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安,电压表的读数为伏.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由于R1、R2中有一个电阻出现故障,电流表的读数为安,电压表的读数为伏.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_伏,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_.6.2013丽水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地,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1制作舂米工具时,为了使作用在A点的力F更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只改变支点O点的位置,应将O点更靠近_________端.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小题7.2010广西如图1所示是某品牌摩托车转向指示灯的电路图,转向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9W”,仪表盘上另装有转向仪表灯L,规格为“6V 1W”,电源电压为6V.当转向灯开关拨至左边时,左转前、后指示灯以及左转仪表灯L发光,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摩托车将要往左转,L发光用来提示驾驶员﹣﹣左转向灯亮了,把转向灯开关拨至右边时与上述的工作原理相类似.求:1转向指示灯和转向仪表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该摩托车左转弯时,转向指示灯电路工作10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如果摩托车转向电路设计成图2所示的电路,电路存在哪些弊端要求写出两点8.2007湘潭如图为一种摩托车转向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J开关”为由继电器控制的开关,可以使电路间歇地通断,D为指示灯.当S拨至1位置时,RD1、RD2前后两个右转向灯发光,向外界发出右转信号,同时D灯闪亮,向驾驶员显示转向灯正常工作.左转时道理与右转一样.若四只转向灯都用“6V 10W”的灯泡,D用“6V ”的灯泡,电源两端电压为6V.试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把S拨至1、2的任何位置时D灯都会发光,而左、右转向灯不同时发光9.2013静安区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S闭合后,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等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_表,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_表.10.2013金华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1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_________.11.2013金华某实验小组做“测定一组电阻R1、R2、R3的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阻R1约为2欧,电阻R2约为5欧,电阻R3约为20欧.该实验供选用的器材有:A、电源电压恒定9伏B、电流表量程0~安C、电压表量程0~3伏D、开关、导线若干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0欧,额定电流安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欧,额定电流安G、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60欧,额定电流安H、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70欧,额定电流安1为了测定R1、R2、R3的阻值,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2根据实验电路图,请在答题纸上用划线当导线完成实物图乙的连接.3某次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伏,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欧.12.2008丰台区一模小明学了力学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用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拉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甲,并测出了物体的速度大小,绘制了图中的乙丙两图,乙图表示F与时间t的关系,丙图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结合已知条件及两图象可知,当t=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如物体继续以此速度行驶10s,F做功_________J.13.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人用电动自行车替代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前要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车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最高车速≤30km/h 一次充电连续行驶里程50km蓄电池工作电压36V 充电时间8h一次充电耗电量电动机效率75%质量40kg 最大骑行噪声≤62dB若质量是60kg的人骑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倍,取g=10N/kg.求:1行驶10分钟,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2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3若摩托车百公里耗油,每升油元,照明用电每度元,试比较说明使用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哪种更经济.4比较摩托车和电动车的优缺点.5行驶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试计算行驶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6以上述速度行驶,一次充满电最多能行驶多远2013年8月初中物理组卷中考难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04天津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8Ω.有四只白炽灯泡L1、L2、L3、L4,它们的规格分别为“3V 2W”、“6V 2W”、“12V 2W”、“24V 2W”.当把它们分别接在电路中的M、N两端时,实际功率最大的是A.L1B.L2C.L3D.L4实际功率;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考点:计算题;应用题;压轴题.专题:分已知各个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求出灯泡的电阻,再利用公式I=求出电路电流;最后利析:用公式P=I2R比较实际功率的大小.解答:解:灯泡L1的电阻R1===Ω;同理灯泡L2的电阻R2=18Ω;灯泡L3的电阻R3=72Ω;灯泡L4的电阻R4=288Ω;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同理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通过灯泡L3的电流I3=;通过灯泡L4的电流I4=;灯泡L1的实际功率P1=I12R1=×Ω=;同理灯泡L2的实际功率P2=I22R2=;灯泡L3的实际功率P3=I32R3=;灯泡L4的实际功率P4=I42R4=;所以实际功率最大的是灯泡灯泡L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阻、电流、实际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串联电路电阻和电流的规律.2.2013义乌市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1.把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P2.则A.P1>P2B.P1<P2C.P1=P2D.无法确定考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在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即F=PS=ρghS=ρVg=mg=G,根据公式F=G可比较压力的变化情况;2因为容器的底面积不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根据公式p=可以比较出混合前后压强的变化情况.解答:解:1根据公式F=G可以知道,混合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都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去混合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1=F2.2混合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容器的底面积不变,根据压强公式p=可以知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不变,即P1=P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压力和压强公式的运用,关键要弄清楚液体的压力和压强的计算方法,牢记压力和压强公式.记住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是解题的关键.3.2009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定值电阻R0为5.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0~”或“0~3A”和电压表“0~3V”或“0~15V”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则R0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可能是A.B.C.D.考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专题:压轴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分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求解.当滑动变阻器为0时,电流最大,所以根据公式得到最大电流I==A<3A可知D错,由于有定值电阻且电压为6V保持不变,所以电流不为0得到A和B错,故C正确.解答:解:由于闭合开关后,定值电阻始终能接在电路中,且电压恒定为6V,所以电流不为0,故A、B错误;根据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小即为0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公式I==A<3A,可知D错;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会根据题意计算最大电流和功率的能力,会观察图象与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共3小题4.2013静安区二模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①若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所有电表的指针均停留在原有位置,则电路中一定发生的故障是R2断路.②若闭合电键S后,在变阻器R2的中点附近移动滑片P,只有一个电表示数不为零,则电路中的故障是R1与R2均断路.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专题:欧姆定律.分析:首先分析电路连接和各电表的测量情况,然后根据开关的断开、闭合分析各电表的可能变化判断故障原因.解答:解:由图可知: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键S只控制滑动变阻器R2的支路,电压表始终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不变,电流表A测量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的是R1支路上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R2支路上的电流;①若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所有电表的指针均停留在原有位置,则说明对原来没有产生影响,即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所以电路中一定发生的故障是R2断路.②若闭合电键S后,在变阻器R2的中点附近移动滑片P,只有一个电表示数不为零,因为电压表始终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不变不为零,所以电表示数为零的一定是所有的电流表,则说明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均没有连入电路,电路中的故障是R1与R2均断路.故答案为:①R2断路;②R1与R2均断路.点评:此题考查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故障中的作用判断,要结合电路图和两表特点进行分析,本题关键是分清电路的连接和各电表的测量情况.5.2013金华如图所示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安,电压表的读数为伏.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由于R1、R2中有一个电阻出现故障,电流表的读数为安,电压表的读数为伏.则电源电压为3伏,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电阻R1断路.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分析电路图: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R1、R2并联;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串联.利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可解决此题.解答:解: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由于R1、R2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源电压U=3V, 电路中电阻R===5Ω;当开关S1、S2断开,S3闭合时,R1、R2串联,电压表的读数为R2两端电压U2=,∴R2===5Ω,R1===1Ω.R=R2=5Ω,所以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电阻R1断路.故答案为:3V;电阻R1断路.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当开关闭合后,电路的连接方式及所发生的改变.6.2013丽水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地,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1制作舂米工具时,为了使作用在A点的力F更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只改变支点O点的位置,应将O点更靠近B 或右端.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压轴题;简单机械.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则越省力.2已知动力臂和阻力不变,根据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度的过程中阻力臂的变化,再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动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则越省力,所以O点向B点移动时,阻力臂增大,阻力臂减小,使用起来越省力.2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阻力臂为L,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度的过程中,当杠杆上升的高度为时,阻力臂最大,而杠杆转动45度时,杠杆上升高度为,因此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杠杆平衡可知,动力F先增大后减小.故答案为:1B或右;2先增大后减小.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特别是在动态变化的题目中,要分析力的大小和力臂的大小变化情况.三.解答题共7小题7.2010广西如图1所示是某品牌摩托车转向指示灯的电路图,转向指示灯的规格均为“6V 9W”,仪表盘上另装有转向仪表灯L,规格为“6V 1W”,电源电压为6V.当转向灯开关拨至左边时,左转前、后指示灯以及左转仪表灯L发光,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摩托车将要往左转,L发光用来提示驾驶员﹣﹣左转向灯亮了,把转向灯开关拨至右边时与上述的工作原理相类似.求:1转向指示灯和转向仪表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该摩托车左转弯时,转向指示灯电路工作10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3如果摩托车转向电路设计成图2所示的电路,电路存在哪些弊端要求写出两点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简答题;压轴题.分析:1已知转向指示灯的转向仪表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可求各自电阻的大小.2先计算转向灯电路的总功率,两个转向指示灯和一个转向仪表灯的功率之和,还知工作时间,根据公式W=Pt 可求消耗的电能.3摩托车转向电路设计成图2所示的电路后,电路为串联,各个灯泡工作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一个在灯泡烧坏,都不能工作.解答:解:1转向指示灯的电阻:R1===4Ω,转向仪表灯的电阻:R2===36Ω.答:转向指示灯和转向仪表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分别为4Ω和36Ω.2转向灯电路的总功率:P总=2P1+P2=2×9W+1W=19W.转向指示灯电路工作10s,消耗的电能:W=P总t=19W×10s=190J.答:消耗的电能是190J.3如果摩托车转向电路设计成图2所示的电路,前、后转向灯和仪表灯组成串联电路,存在的弊端主要有:①三个灯泡的工作电压都小于6V,不能正常发光,甚至会由于通过的电流过小而不发光;②一旦三个灯泡中某一个灯的灯丝断开,其余两个就不能工作;③三个灯泡串联,在摩托车电路布线上很不方便,并给电路维修带来很大困难.点评:本题考查电阻、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和对电路弊端的分析,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和对电路弊端的分析.8.2007湘潭如图为一种摩托车转向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J开关”为由继电器控制的开关,可以使电路间歇地通断,D为指示灯.当S拨至1位置时,RD1、RD2前后两个右转向灯发光,向外界发出右转信号,同时D灯闪亮,向驾驶员显示转向灯正常工作.左转时道理与右转一样.若四只转向灯都用“6V 10W”的灯泡,D用“6V ”的灯泡,电源两端电压为6V.试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把S拨至1、2的任何位置时D灯都会发光,而左、右转向灯不同时发光考点:电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压轴题;证明题.分析:1已知转向指示灯和D灯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可求出各自电阻的大小;2摩托车向右或左转时,开关S接至位置1或位置2,此时右转或左向灯RD1、RD2并联后再接到电源上,所以其两端的电压为6V,正常发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左或右两只转向灯和灯D总电流I=,根据P=I2R求得灯D获得的功率,在比较其和灯D的额定功率,就可得出结论;3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得,通过左或右转向灯中每只灯泡上的电流;根据P=I2R求出每个左或右转向灯的实际功率,用这个功率和额定功率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解:∵灯D的规格是“6V ”,∴灯D的电阻为R D===24Ω,∵转向灯的规格都是“6V、10W”,∴转向灯的电阻均为R===Ω,左或右两只转向灯和灯D的总电阻:R总=R D+=Ω,当摩托车向右或左转时,开关S接至位置1或位置2,此时右转或左向灯RD1、RD2两端的电压为6V,正常发光.灯D的电流:I D==≈,灯D上获得的功率:P D′=I D2R D=2×24Ω≈,由于P D′与灯D的额定功率差不多,所以此时灯D也能发光.与此同时,通过左或右转向灯中每只灯泡上的电流,I=I D=×=每个左或右转向灯的实际功率为:P实=I2R=2×Ω≈由于左或右转向灯的P实远小于其额定功率10W,所以左或右转向灯不能发光.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开关处于不同位置时,灯D和左或右转向灯的实际功率的求得,主要是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9.2013静安区一模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S闭合后,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等于零的电表是A1表,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V表.考点:电流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专题:应用题;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分析:由电路图知,因可能是电阻R1、R2中出现断路故障,所以分别分析当电键S闭合后电阻R1和电阻R1断路时,电压表、电流表A1、A2示数情况,然后综合分析即可.解答:解:①若电阻R1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S闭合后,电路中只有电压表连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A1因电键S 闭合被短路,没有示数;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量电路电流,因电压表相当于开路,所以这时示数几乎为零;②若电阻R2出现了断路故障,当电键S闭合后,电路中只有电阻R1连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A1因电键S闭合被短路,没有示数;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即为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由此分析可知: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等于零的电表是电流表A1,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电压表V.故答案为:A1;V.点评:本题考查电路故障的分析,注意电路故障是用电器断路时没有电流,若是对电源短路则会烧坏电源,若是对用电器短路则会使用电器不能工作.10.2013金华如图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杆AB的重力不计,柱形物体较重.1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增大.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角的过程中,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考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专题:压轴题;简单机械.分析:1分析杠杆从水平位置转过10°角的过程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如何变化,然后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答题.2已知动力臂和阻力不变,根据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度的过程中阻力臂的变化,再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动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1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角的过程中,动力臂减小,阻力臂增大,阻力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增大.2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阻力臂为L,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度的过程中,当杠杆上升的高度为时,阻力臂最大,而杠杆转动45度时,杠杆上升高度为,因此阻力臂先变大后变小,由杠杆平衡可知,动力F先增大后减小.故答案为:1增大;2先增大后减小.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杠杆平衡条件.特别是在动态变化的题目中,要分析力的大小和力臂的大小变化情况.11.2013金华某实验小组做“测定一组电阻R1、R2、R3的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已知电阻R1约为2欧,电阻R2约为5欧,电阻R3约为20欧.该实验供选用的器材有:A、电源电压恒定9伏B、电流表量程0~安C、电压表量程0~3伏D、开关、导线若干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10欧,额定电流安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欧,额定电流安G、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60欧,额定电流安H、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70欧,额定电流安1为了测定R1、R2、R3的阻值,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G填字母编号.2根据实验电路图,请在答题纸上用划线当导线完成实物图乙的连接.3某次实验中,实验操作正确,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伏,电阻的阻值为5欧.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专题:压轴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选择滑动变阻器时,要根据电源电压、电流表的量程、电压表的量程及已知电阻的阻值共同分析.要保证不超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2电压表要与电阻并联,注意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一上一下.3在进行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时,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进行正确地读数.解答:解:1已知电源电压为9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所以要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来限流分压.而至少要分6V 的电压.是电阻两端最大电压的2倍,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阻应为电阻的2倍.又电阻R3约为20欧,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40Ω.所以应选G或H,但H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太小,所以只能选G.2根据图示将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注意其量程和正负接线柱的接法,滑动变阻器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所以还需接上面一个接线柱.3由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分度值为,所以其示数为,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所以其示数为2V.R===5Ω故答案为:1G;2;32;5.点评:此题测定电阻的阻值,考查了实物电路的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接法;考查了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注意确定量程和分度值;同时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及电阻的求法.在进行选择滑动变阻器时,要注意其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12.2008丰台区一模小明学了力学知识后,做了如下实验.他用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拉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如图甲,并测出了物体的速度大小,绘制了图中的乙丙两图,乙图表示F与时间t的关系,丙图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结合已知条件及两图象可知,当t=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如物体继续以此速度行驶10s,F做功60J.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功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分析:由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可以得出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受到的推力大小;对物体做的功根据公式W=Fs可求.解答:解: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3~4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与推力F大小相等,由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在t=时,推力F=2N,所以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是2N;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在10s内物体前进的距离s=vt=3m/s×10s=30m;故这段时间内对物体做的功W=Fs=2N×30m=60J;故答案为:2;60.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图象问题的分析能力,能从图象中得出相关的信息,然后结合功和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求解,是中考的热点考题.13.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人用电动自行车替代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前要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车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下表是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最高车速≤30km/h 一次充电连续行驶里程50km蓄电池工作电压36V 充电时间8h一次充电耗电量电动机效率75%质量40kg 最大骑行噪声≤62dB若质量是60kg的人骑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倍,取g=10N/kg.求:1行驶10分钟,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2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3若摩托车百公里耗油,每升油元,照明用电每度元,试比较说明使用电动自行车与摩托车哪种更经济.4比较摩托车和电动车的优缺点.5行驶过程中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试计算行驶过程中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6以上述速度行驶,一次充满电最多能行驶多远考点:功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分析:1由题知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知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阻力大小,而阻力大小等于压力的倍压力根据F=G=mg计算,据此可求牵引力的大小;利用速度公式求电动车行驶的距离,利用W=Fs求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2求出了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有用功,知道电动机的效率,利用效率公式电动机做的总功,再根据W=UIt求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3分别计算出行驶100km需要的电能和耗用量,再算出各自用费进行比较.4摩托车的动力来源于汽油机热机,工作时要排放废气并产生噪声,对环境污染大;电动自行车的功力来源于。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难度精选含解析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难题难度精选含解析答案一、单选题1. 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 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C. 用量筒“量”出0.2kg的酒精D. 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的厚度2. 如图所示,将苹果和梨子放入水中后,苹果漂浮,梨子沉底。
若苹果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1、V1和F1,梨子的质量、体积及受到的浮力为m2、V2和F2。
现有以下判断:(1)若m1>m2,则F1一定小于F2(2)若m1=m2,则F1一定大于F2(3)若V1=V2,则F1一定小于F2(4)若V1>V2,则F1一定大于F2。
其中正确的是 ()A. (1)(3)B. (1)(4)C. (2)(3)D. (2)(4)3. 如图甲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A. 20 m/sB. 25 m/sC. 30 m/sD. 40 m/s4. 一艘轮船从甲地顺水到达乙地后再逆水返回甲地,所需的时间为t1,若轮船牵引力不变,则它在静水中同样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t2与t1的关系是( ).A. t1>t2B. t1=t2C. t1<t2D. 不能确定第1页共24页5. 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
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
则A. 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400NB.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C.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D. 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600N6. 某电热器标有“220V1500W”字样,它两端不超过额定电压时的I—U图像如图所示。
初中物理电学难题精选和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电学难题精选一、单选题:1.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
当只闭 合开关S 1时,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I 2。
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A 1的示数为I ˊ,电流表A 2的示数为I 2ˊ。
I 2:I = 2:3,I 2ˊ: I ˊ= 4:7,则电阻R 1:R 2:R 3等于A . 2:1:4B . 4:2:1C . 2:3:4D . 3:4:72.把标有“6V 3W ”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 的电路中,电路的连接如图5所示,电压表使用的量程为0~3V ,电流表使用的量程为0~0.6A 。
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设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Ω~50Ω B .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25W C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3.6WD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最大值为0.25A3.小敏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按照如图3所示的电路将电学器材连接,她使用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阻R 的阻值为10Ω,允许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W 。
滑动变阻器R 0的最大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 。
将开关S 闭合后,要保证电路中各个元件正常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电阻R 的电流最大值为0.4AB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值为5ΩC .电压表示数最大的变化量为1VD .滑动变阻器R 0消耗的最大功率为1.2W二、多选题:4.如图4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 最左端,闭合开关S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到某一位置,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 电阻为R 1,电压表的示数为U 0,电流表的示数为I 0;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使滑 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减小到R 1/3,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为U 0/2,电流表的示数变 为I 1。
九年级物理试卷难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试卷难题【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标量?A. 速度B. 力C. 位移D. 加速度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成平方关系D. 无关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水中倒影C. 钻石闪耀D. 彩虹4. 电流的单位是?A. 安培B. 伏特C. 欧姆D. 瓦特5. 下列哪种材料是导体?A. 塑料B. 玻璃C. 金属D. 木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 在真空中,所有物体下落的速度相同。
()3. 光在折射时速度会改变。
()4. 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阻碍作用。
()5. 磁场只对铁磁性物质有作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
2.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______有关。
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4.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______。
5. 磁场的方向是由______决定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什么是光的反射?3. 电流是如何形成的?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5. 什么是功?如何计算?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以5m/s的速度运动,求其动能。
2. 一个电路中,电压为10V,电阻为5Ω,求电流大小。
3. 一个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入射角为30°,求反射角。
4. 一个物体从10m高度自由落体,不计空气阻力,求落地时的速度。
5. 一个磁场强度为0.5T的磁铁,放入一个面积为0.1m²的线圈中,求线圈中的磁通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力学原理。
2. 分析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5月XCP 的初中物理组卷 竞赛一.选择题(共6小题)1.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 )A . P 点流速等于Q 点流速B . P 点流速小于Q 点流速C . P 点压强小于Q 点压强D . P 点压强大于Q 点压强2.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厘米,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则石头的密度为( )A . 2.O×l03千克/米3B . ×103千克/米3C . 3.O×l03千克/米3D . ×l03千克/米33.如图所示,两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互成直角,在镜前A 点有一只没有数字的钟指示为3点,在A 点的人向O 点看( )A.看见9点的钟B.看见3点的钟C.能看见钟,但指针位置不正常D.根本看不见钟4.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一定能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只要适当增大观察者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B.只要采用长度大于身高一半的镜片C.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且镜子的上边缘应跟自己头顶等高D.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5.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如果此人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应向前移动B.应向后移动C.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D.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得到6.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和PQ,MN∥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v米/秒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两个平面镜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D.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二.填空题(共7小题)7.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最后喷出的是_________ (选填“冷水”、“热水”或“温水”);利用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_____ .8.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当开关S1和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3A;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时,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中点c的过程中,电压表读数减少了4V.求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阻R1在1min40s 内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 J.9.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_________ m,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m/s.10.如图是从平面镜里看到的挂钟的像,此时挂钟所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点_________ 分.11.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_ .若小明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情况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_________ .12.竖直墙上挂着时钟,如图是从时钟对面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时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如果图是从放在水平地板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时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13.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动的,由此可知,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是_________ 度;如图是小明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则时钟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 .14.(2007•南通)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磁环A、B套在同一根圆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A磁环悬浮,则B磁环对A磁环的作用力F _________ mg(选填“>”、“<”或“=”);若B磁环底面是N极,则A磁环上表面的磁极是_________ 极.15.(2009•大庆)将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A受到磁环B的排斥力大小为_________ ,磁环B对木支架的压力F与重力G的关系是_________ .16.如图所示,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悬浮”在空中,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关系为G B=2G A=2N,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 _________ N.17.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根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_________ 棒是铁棒.18.两条形磁体之间的磁感线方向如下图所示,则右边条形磁体2的A端为_________ 极.小磁针静止时,B端为_________ 极.19.图中有条形磁铁M,小磁针和电磁铁,虚线表示条形磁铁与电磁铁间的磁感线大致形状.图中用“N”和“S”符号标明条形磁铁M和小磁针的磁极.20.(2007•苏州)如图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_________ (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_________ 处(选填“P”或“Q”).21.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磁性,要确定哪根磁棒有磁性,某同学用一根钢棒的一端去接触另一根钢棒的中间部分,如图所示,若两根棒互相吸引,可以断定_________ 钢棒有磁性,若两根钢棒互相不吸引,可以断定_________ 钢棒有磁性.22.(2011•湖州)如图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方法是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位置使它们水平悬浮在水中.(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所受的重力.(2)把该验磁器放入到磁场中,能指示_________ (选填“仅水平方向”或“任意方向”)的磁场方向.23.某磁体周围部分区域的磁感线分布如图3所示,b点的切线PQ在水平方向.则a 点磁场比b点磁场_________ ;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_________ .2013年5月XCP的初中物理组卷电学和平面镜竞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A.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B.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C.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D.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点:专图析法.题: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分析:解解:当冷水未流出时,热水瓶中管的上端和下端受到压强相等,当冷水流出答: 时,P 点处的导管较细,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热水管上端的压强减小,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出水管中和冷水混合成温水. 故选C .点评: 该题考查了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运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的问题.2.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厘米,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则石头的密度为( )A . 2.O×l03千克/米3B . ×103千克/米3C . 3.O×l03千克/米3D . ×l03千克/米3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 (1)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 ,其中冰的体积为V 1,根据冰熔化为水时,质量保持不变,但体积减小,以体积的减少量作为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即可求出冰块中冰的体积.(2)利用冰的密度和体积求出冰的质量.(3)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中的漂浮,F浮=G物,即可求出整个冰块的体积,然后用总体积减去冰块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用总质量减去冰块的质量即为石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石块的体积为V2;冰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其中冰的质量为m1,石块的质量为m2.(1)由V1﹣=×10cm2=6cm3,得:V1﹣V1=6cm3,即:V1=60cm3.(2)m1=ρ冰V1=×103kg/m3×60×10﹣6m3=54×10﹣3kg=54g.故m2=m﹣m1=64g﹣54g=10g.(3)由ρ水gV=mg得V===64cm3V2=V﹣V1=64cm3﹣60cm3=4cm3所以石块的密度ρ石===cm3=×103kg/m3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计算时注意统一使用国际制单位,此题虽然涉及到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但是难度较大,在做浮冰类习题时应注意:当冰内有密度大于水的异物时,冰溶化后液面会下降,但情景不同引起液面下降的原因不同,因此做这类题目时要仔细审题再对症下药.此题是一道难题.3.如图所示,两面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互成直角,在镜前A点有一只没有数字的钟指示为3点,在A点的人向O点看()A.看见9点的钟B.看见3点的钟C.能看见钟,但指针位置不正常D.根本看不见钟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这道题目比较复杂,需要学生考虑作图,从作图中找出答案结果,关键是怎么从两个镜面中转换.解答:解:题目中箭头代表钟表的指针,经过两次成像,因为分针一直指向上方,在平面镜中不改变方向,所以这里只观察时针方向的变化,那么从图示中可以看到此时仍然是3点钟.故选B.点这里题目关键是作图,只要将图做出,在图中便可观察出结果了.评:4.采用下面哪些方法,一定能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只要适当增大观察者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B.只要采用长度大于身高一半的镜片C.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且镜子的上边缘应跟自己头顶等高D.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考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点: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找出头顶、眼睛和脚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图,结合三角形中位线可计算得平面镜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镜的上端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解答:解:如图所示,A、C、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眼睛和脚的位置.EF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C′B′为ACB的像,因为OC=OC′,所以OC=CC′,EO=A′C′,FO=B′C′,EF=A′B′=ABEF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这就是镜的长应为人身高的一半.所放位置如图所示,镜的上端E点应在人的头顶和眼睛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的高度.(注意:若平面镜高度挂的不对,就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即想通过悬挂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采用长度等于身高一半的镜片,但应悬挂到适当的高度即可.故选D.点本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原理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5.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如果此人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应向前移动B.应向后移动C.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D.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得到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这一特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所以无论人向前或向后移动都无法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故选C.点评: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这是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个难点,需细心领会.6.如图所示,一条走廊的两侧竖立着两面平面镜MN和PQ,MN∥PQ,相距d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v米/秒的速度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观察到两个平面镜上所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是()A.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互靠近,相对速度为2vB.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靠近,相对速度为2vD.小球指向MN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图析法.分析:小球相对镜向上以v匀速运动,则它直接即第一次在MN上成的象与它的运动状态相反,即以v匀速相对镜向下运动.同样,小球相对PQ镜向上以v匀速运动,则第一次成的象相对镜向下以v匀速运动.可见,小球在MN和PQ上的像都以v 向下匀速运动,相对速度为零.如果把图中的MN改成PQ,把PQ改成MN,发现不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均为零.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设:球原来距离MN为d1,像S1(平面镜MN成像)距离MN也为d1;这时球距离PQ为d2,像S2(平面镜PQ成像)距离PQ为d2.d1+d2=d,S1与S2的距离为L;L=d+d1+d2=2d.当球向MN移动d',则像S1'(平面镜MN成像)距离MN为d1'=d1﹣d';像S2'(平面镜PQ成像)距离PQ为d2'=d2+d'd1'+d2'=d;S1'与S2'的距离为L',L'=d+d1'+d2'=2d保持不变.即:两像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定值,与S的位置、速度等无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二.填空题(共7小题)7.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最后喷出的是温水(选填“冷水”、“热水”或“温水”);利用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流动的液体和气体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答:解:当冷水未流出时,热水瓶中管的上端和下端受到压强相等,当冷水流出时,水的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热水管上端的压强减小,热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升入出水管中和冷水混合成温水.故答案为:温水;越小.点评:掌握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运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有关流体压强的问题.8.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当开关S1和S2断开,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A;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为3A;当开关S1闭合,S2和S3断开时,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中点c的过程中,电压表读数减少了4V.求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电阻R1在1min40s 内产生的热量为2000 J.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1)当S1和S2断开,S3闭合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流表的示数;(2)当S1断开,S2和S3闭合时,R1、R2并联,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干路电压表的示数;(3)当S1闭合,S2和S3断开时,R1与R3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R3右侧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表述出电压表的示数,联立方程即可得出R1和R2电阻值的大小;(4)求出电源电压U,利用焦耳定律推导公式Q=I2Rt=t求电阻R1在1min40s 内产生的热量.解答:解:设电源电压为U当S1和S2断开,S3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右(1)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I2==1A﹣﹣﹣﹣﹣﹣﹣﹣①当S1断开,S2和S3闭合时,等效电路如右(2)所示,则干路电流I′=+=3A﹣﹣﹣﹣﹣﹣②当S1闭合,S2和S3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右(3)所示,则△U=I△R=××R3==4V﹣﹣﹣③由①②③三式联立方程组,解得:R1=5Ω,R2=10Ω,U=I2R2=1A×10Ω=10V,当开关S1断开,S2和S3闭合时,如图2,电阻R1在1min40s内产生的热量:Q1=I12R1t=t=×100s=2000J.故答案为:2000.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焦耳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组成的判断.9.图A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B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17 m,汽车的速度是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1)由题意可知,P1、P2的时间间隔为1秒,根据图B所示P1、P2的间隔的刻度值,以及P1、n1和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可以求出P1、n1和P2、n2间的时间,析:即超声波由发出到接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从测速仪传到汽车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汽车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2)由于汽车向着测速仪方向运动,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减小.汽车前后两次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之差即为汽车前进的路程.由于两次超声波发出的时间间隔为1秒.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根据汽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汽车的运动速度.解:由图B可以看出,解答:①P1、P2间的刻度值为30个格,时间长为1秒,发出超声波信号P1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1间是12个格,则时间为t1=12×=,此时超声波前进的距离S1=vt1=×340m/s×=68m;②发出超声波信号P2到接受到反射信号n2的时间为t2=9×=,此时汽车行驶的距离S2=vt2=×340m/s×=51m;③所以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S=S1﹣S2=68m﹣51m=17m.④汽车运行17m的时间为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刻应分别对应于图中P1n1的中点和P2n2的中点,其间有小格,即汽车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的时间间隔为n1与n2两个信号之间的间隔,即t=×=;∴汽车的行驶速度v===s.故答案为:17;.点评:汽车在接收到信号之间的距离,要通过其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求出.如何确定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1秒,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1秒.要从起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10.如图是从平面镜里看到的挂钟的像,此时挂钟所指示的时间是10 点10 分.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平面镜中的钟表是左右对称的,可以利用12点与6点连线作对称轴读表针的对称图形几点的方法,解答:解:过12点与6点作一条直线,作出表针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如图:也可从图中像的后面观察可知,准确的时间应该是10点10分;故答案为:10;10.点评:解决此题有规律可循,因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像的后面观察即为物体真实的情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11.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60°.若小明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情况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10:20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先由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时,计算出入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反射角的大小.(2)平面镜中的钟表是左右对称的,可以利用12点与6点连线作对称轴读表针的对称图形几点的方法.解答:解:(1)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则入射角为90°﹣30°=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2)过12点与6点作一条直线,作出表针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如图:读出此时的时刻,即10:20.故答案为:60°;10:20.点评:眼睛在平面镜中看到钟表的像,钟表的实际时间可以有四种方法进行判断:(1)把试卷翻过来对着光看,看到钟表的实际情况.(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找到钟表的实际情况.(3)12:00﹣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间=钟表的实际时间.(4)从12:00开始,逆时针按照1、2、3、4…12,读出实际时间.12.竖直墙上挂着时钟,如图是从时钟对面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时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4点10分;如果图是从放在水平地板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时钟指针指示的时间是10点40分.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解答:解:由于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从时钟对面竖直墙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像与时钟关于竖直的镜面对称,左和右正好相反,所以时钟指示的时间应为4点10分;若图是从放在水平地板上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则像与时钟关于水平的镜面对称,则上和下正好相反,所以时钟指示的是10点40分.故答案为:4点10分;10点40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13.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动的,由此可知,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是45 度;如图是小明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时钟在平面镜中的像,则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应用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像与物的运动方向是垂直的,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分析镜与桌面的夹角;(2)题中暗示条件是平面镜是直立放置的,所以看到的钟表的像与实际的钟表是左右对称的关系.解答:解:(1)依题意所说,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情景如下图所示,故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是45度.(2)镜面直立放置,钟表的像与钟表是左右对称的,所以把12点和6点连一条线,做出表针关于这条线的轴对称图形,读出对称图形的时刻,即为9:00.点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镜面对称的,要会灵活运用这一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一矩形金属导体,长是宽的两倍,正中间挖去一半径未知的半圆,如图14-2-12所示,若测得ab 之间的电阻为R ,则cd 之间的电阻为______.解析:将导体按图中上下的方位等分为两等份,由题图可知,a 、b 间的电阻为两个部分的并联,c 、d 间的电阻为两个部分的串联,设每部分电阻为R 0,则,R cd =2R 0=4R . 答案:4R答案 B14.(2007•南通)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磁环A 、B 套在同一根圆木杆上,由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A 磁环悬浮,则B 磁环对A 磁环的作用力F = mg (选填“>”、“<”或“=”);若B 磁环底面是N 极,则A 磁环上表面的磁极是 N 极.考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bc点:分析: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分析.解答:解:A磁环受到向下重力和向上的斥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故A磁环能静止,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知,若B磁环底面是N 极,则B磁环上边是S极,A磁环下边是S极,上边是N极.故本题答案为为:=;N.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5.(2009•大庆)将A、B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A受到磁环B的排斥力大小为G ,磁环B对木支架的压力F与重力G的关系是F=2G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