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
有关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报告
有关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报告红树林生态系统报告引言: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地区的特殊植被类型,由红树植物构成。
这类生态系统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使其成为关键的生态系统。
本报告将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以及现代威胁。
一、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形成:红树林生态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河流和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
河流的淡水与海水的相互交融提供了滋养红树林植物的养分。
大量带泥沙的水流侵蚀河岸,使得沉积物聚集在海岸线。
红树植物通过其特殊的根系,如龙须根和水根,能够在营养贫瘠的盐渍土壤中存活和生长。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红树林生态系统是高度物种多样性的地方。
在这些生态系统中,可以找到各种动植物物种。
红树林植物具有适应盐度、温度和潮汐变化的特殊能力。
其特有的根系和叶片形态以及耐盐性使得红树植物能够在潮湿、盐渍和高温的环境中生存。
而各种水生生物、鸟类和爬行动物在红树林中繁衍生息。
它们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保持了生态平衡。
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首先,红树植物通过其根系稳固河岸,减少泥沙侵蚀,保护沿海地区免受风暴的袭击。
其次,红树植物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贡献。
此外,红树林还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如木材、草药和食物等,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和生活有重要意义。
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代威胁:尽管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被广泛认识,但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
首要威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城市化进程、开发、工业污染和过度捕捞等。
这些因素破坏了红树林的栖息地,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破坏。
此外,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也对红树林生存造成了威胁。
结论:红树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上独特的植被类型,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关键之一、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共同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介绍
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是位于中国广州市南沙区的一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珠江三角洲最大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这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和自然爱好者前来探索和欣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的特点和魅力。
一、地理位置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地处珠江口东北侧,总面积约为2000多公顷。
它是一个由河流、沼泽和海岸带组成的复杂湿地生态系统。
这里距离广州市中心仅有约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1. 物种丰富: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是一个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拥有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
其中包括红树、黑树、白树等多种红树林植物,以及候鸟、珍稀鱼类、软体动物等多样的动物群落。
2. 独特景观:红树林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景观,其中含有大片红树林林带、河道和水面。
在潮汐的影响下,红树林时而现出绿意盎然,时而呈现出金黄色的壮丽景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3. 生态功能:红树林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它们可以减缓洪水的流速,防止河道淤塞;吸收海水中的盐分,维持土壤的适宜度;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资源,保护了众多的动植物物种。
三、主要景点1. 红树林步道: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设置了一条长约5公里的步道,供游客漫步其中欣赏美景。
沿途的红树林景观尽显自然之美,同时还设有观鸟平台,方便观察候鸟等野生动物。
2. 休闲区:公园内还设有休闲区,提供供游客休息和野餐的场所。
在这里,你可以与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户外生活,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妙。
3. 生态科普中心:为了增加游客对湿地生态的认识,公园内设有生态科普中心,展示了红树林的形成、发展以及生态保护的知识。
通过展览和互动体验,参观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红树林的价值和重要性。
四、游览建议1. 最佳季节: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最佳的游览季节是秋冬季节,此时红树林的颜色更加鲜艳,也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可以观察到更多种类的候鸟。
2. 注意事项:在游览红树林时,请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意破坏植被或捕捉野生动物。
红树林资源保护调研报告
红树林资源保护调研报告红树林资源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红树林是我国沿海地区独特而重要的生态系统,它是沿岸带地区的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对于维护海岸线稳定、净化水体等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红树林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资源,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红树林资源保护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民众对红树林资源保护的认知和态度,并根据调查结果选择了若干个调查点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红树林资源的实际状况和面临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资源现状:经过实地考察,发现红树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
部分地区存在乱砍滥伐和不合理开发利用的现象,导致红树林面积减少,物种数量减少。
2. 缺乏保护意识: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民众对红树林资源保护的认知较低,缺乏相应的保护意识。
很多人对红树林的重要性和保护价值了解不够,存在对红树林开发利用的过度追求。
3. 法律法规不完善:红树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相关法律对违法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开发商和个人逃避法律制裁,继续破坏红树林资源。
四、问题分析1. 缺乏保护意识问题:民众对红树林资源保护的认知较低,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
2. 管理不善问题:红树林资源保护管理部门存在管理不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力度,完善保护措施。
3. 法律法规不完善问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对违法破坏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监督执法工作。
五、解决方案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民众对红树林资源保护的认识,加强保护意识。
2. 加强管理力度:加大管理部门的投入,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红树林资源保护的管理机制,确保保护措施落地。
3.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红树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对违法破坏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加强执法和监督工作。
广州南沙3种红树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比较
广州南沙3种红树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比较缪绅裕;李德宁;邓鸿英;王厚麟;陈健辉【摘要】利用叶绿素计和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同步测定了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人工种植的3种红树植物叶片的生理生态特性,以比较外来种和本地种对海岸潮间带的生态适应性.结果显示:所测定的3种植物的各生理生态指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叶片的绿色度、日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为50.12、18.194μmol CO2·m-2s-1、2.531μmol CO2·m-2s-1、20.725μmol CO2·m-2s-1、7.188、3.361 mmol H2O·m-2s-1、609.025 mmol·m-2s-1.除叶片绿色度外,外采种无瓣海桑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和较低的呼吸速率,有机物积累较多,生长快,环境适应性强;外来种假红树(Laguncularia racemosa)各指标值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而本地种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净光合速率较低、呼吸速率较高,生长相对较缓.【期刊名称】《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10)001【总页数】6页(P31-36)【关键词】红树植物;叶绿度;生理生态特性;无瓣海桑;假红树;桐花树;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作者】缪绅裕;李德宁;邓鸿英;王厚麟;陈健辉【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6;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其生境具有气温高、湿度大、光照强、盐度高等特点[1];它也是自然辅助的高生产率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光合率、高呼吸率和高归还率的特点,是河口海湾生态系第一性生产量的重要贡献者[2].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 ala)为海桑科乔木,天然分布于亚洲沿海和东太平洋群岛.1985年自孟加拉国引入海南东寨港,1993年将其引至湛江市沿海种植[3],2000年起作为广东沿海滩涂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大量推广种植,并获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4].但也有学者把无瓣海桑列为广州(南沙)外来入侵植物,认为危害程度中等,被评价为“有一定风险,需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或采取防范监控措施”[5].有学者对广州南沙的6年生无瓣海桑光合作用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过研究[6].假红树(Laguncularia racemosa),又名拉贡木、拉关木等,为使君子科乔木,原产美洲西岸、东岸,以及非洲西岸[1].国外有学者研究了假红树和亮叶白骨壤(Avicennia germinans)的光合行为和资源利用[7],并研究了假红树的木质化及纤维质量、不同盐度影响下的叶片组织和盐腺分泌作用、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气体交换[8-10].国内1998年从墨西哥拉巴斯市(La Paz)首次引入海南东寨港,有学者研究过盐度对其种子发芽的影响,以及盐渍和水渍对假红树生长及生理的影响[11-12].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为紫金牛科乔木或灌木,自然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沿岸、东太平洋群岛,以及大洋洲沿岸[2].作者等曾研究过温室中种植的秋茄(Kandelia candel)苗的光合速率[13],以及大亚湾澳头港自然分布的3种真红树植物桐花树>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14].并对深圳福田和海上田园的6种红树植物叶片的绿色度(SPAD)进行过测定,结果无瓣海桑在所测定的植物中最大[15].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因与生态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地点或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测得的数值一般不易比较[14].本研究旨在同步测定3种人工种植的真红树植物(外来种无瓣海桑、假红树和本地种桐花树)叶片的叶绿度、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指标,以便深入了解在相近的生态条件下,它们各自对生态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探讨外来植物潜在的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材料为广州南沙湿地(Garmin-12型GPS定位为N22°37.027';E113°38.361';海拔约 2 m)人工种植的3种红树植物.所测定的无瓣海桑高约8 m,花期;假红树高约2.5 m,花期;桐花树高约1.5 m,花果期.广州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地处伶仃洋之滨,珠江口之畔,三面环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年均气温21.8℃,最冷的1月13.3℃.7月29℃.年无霜期346 d,年均降水量1 650 mm,年均日照2 000 h.土壤主要由海湾沉积形成,属于海滩盐土,养分状况良好.园内有10多种人工种植的红树植物,以无瓣海桑为主,此外还有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秋茄、木榄、桐花树、假红树等[6].1.2.1 叶片绿色度用日本产的Konica Minolta手持SPAD-502型叶绿素计对上述3种植物成熟叶片进行活体测定,每种植物选择3个以上个体的成熟叶片(距顶端叶片第3枚或第3对),各60个重复.1.2.2 叶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野外测定在广州南沙人工湿地向水侧植物无遮蔽的林冠层(步行栈道上)进行.由于广州的天气不稳定,测定日当天(2010年6月5日)多云间晴,9∶00 前雷阵雨;16∶00 后阴天.用北京雅欣理仪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axin-1102型便携式光合蒸腾仪依次连续进行3种植物叶片各生理生态指标(其中测定呼吸速率时,叶室和探头遮光)的活体测定,同时测定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相对湿度等生态因子的日变化.从10:20~15:20,每间隔5~10 min测定1次生态因子,间隔约1 h测1次生态生理指标,每次测定每种植物连续测定3个重复,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差,并用t检验分析它们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植物叶片的绿色度是相对叶绿素含量读数,通常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16-17],但多数外来植物的叶片绿色度并不显著高于本地植物[15].对3种人工种植的红树植物绿色度测定的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假红树叶片的绿色度值最大,桐花树居中,无瓣海桑的最小,但3者之间经统计检验无显著差异.本次测定的红树植物叶片绿色度,与深圳红树林的无瓣海桑叶片绿色度(66.54±7.34)和桐花树(48.19±7.94)均有一定差异,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为植物叶片绿色度受个体年龄、部位、叶片生长发育、季节、生境光照和温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16-17].测定日气温的变幅(27.3~34.0℃)较小(图1),日较差6.7℃,平均(30.81±1.33)℃.因受太阳辐射和风速不定的影响,未呈现典型的单峰曲线,但仍属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适合温度(10~35℃).研究表明,气温或叶片温度超过35℃,无瓣海桑等红树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6].图1中同时可见,测定日的大气相对湿度变幅(70.1% ~88.5%)也较小,平均79.90% ±3.40%;其变化趋势正好与气温相反,气温高时湿度小,气温低时湿度则大.测定日因气候多云间晴的瞬息变化,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变幅较大(见图2),为(310~1 270)μmol·m-2 s-1,平均(822.8 ±250.8)μmol·m-2 s-1.无瓣海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100和1 800 μmol·m-2 s-1左右[6],故测定日的光合有效辐射在红树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范围内.图2中还可见,CO2浓度较稳定,变幅383.9~449.8 μmol·mol-1,平均(411.9 ±14.44) μmol·mol-1.无瓣海桑CO2补偿浓度和饱和浓度分别为50 和900 μmol·mol-1左右,因此测定日的 CO2浓度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测定的3种红树植物叶片净(表观)光合速率见图3.图3中,日平均光合速率以无瓣海桑的(18.194 ±4.900)μmol CO2·m-2 s-1最高,假红树的(16.494±2.875)μmol CO2·m-2 s-1次之,桐花树的(16.350 ±3.844)μmol CO2·m-2 s-1最低,3者间无显著差异.Moore等对美国佛罗里达州假红树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其叶片有光合速率易变化且较低的特性[18];本次测定的无瓣海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未见以往研究的双峰曲线[6],平均值18.194μmol CO2·m-2 s-1接近以往研究的最大值 19.05μmol CO2·m -2 s-1[6],最大值 23.21μmol CO2·m -2 s-1则更大,可能与不同测定时间的生态因子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如温室中秋茄苗的光合速率与光量子通量密度、CO2浓度、气温、叶温、大气相对湿度及叶片气孔导度的综合变化呈显著的线性相关[13].本次测定的桐花树光合速率最大值20.460 μmolCO2·m-2 s-1,接近澳大利亚自然生长的桐花树的同化率最大值20.0 μmolCO2·m-2 s-1[19].所测定的3种红树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见图4.图4中,日平均呼吸速率以假红树的(2.900±0.469)μmol CO2·m-2 s-1最高,桐花树的(2.675 ±0.688)μmolCO2· m-2 s-1次之,无瓣海桑的(2.531 ± 0.613)μmol CO2·m-2 s-1最低,3 者间无显著差异.所测定的桐花树日平均呼吸速率和最大值分别为 2.675 和4.850 μmol CO2·m-2 s-1,均小于大亚湾澳头自然分布的桐花树的日均值3.805 μmol CO2·m-2 s-1和最大值5.185 μmol CO2·m-2 s-1[14].广州南沙人工桐花树的日均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平均值为19.025 μmol CO2·m-2 s-1,大于大亚湾澳头的14.015 μmol CO2·m-2 s-1[14].所测定的人工无瓣海桑和假红树的日均总光合速率分别为20.725和19.394 μmol CO2·m-2 s-1,均比同步测定的桐花树略高.从日均光合速率与日均呼吸速率的比例来看,无瓣海桑、假红树和桐花树依次为7.188、5.688和6.112,可见无瓣海桑有着较高的光合速率和较低的呼吸速率,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有助于生物量不断增加,即表明在相近的生态条件下生长速率比假红树和桐花树更快,这与人工种植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一致.其中桐花树的日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6.112远高于大亚湾澳头桐花树的 2.882[14].所测定的3种红树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见图5.图5中,日均蒸腾速率以无瓣海桑的(3.361±1.111)mmol H2O·m-2 s-1最高,假红树的(3.342 ±0.814)mmol H2O·m-2 s-1次之,桐花树的(3.229 ±0.737)mmol H2O·m-2 s-1最低,3 者间无显著差异.图5中,3种红树植物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基本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均出现在13∶00,分别为无瓣海桑的4.280 mmol H2O·m-2 s-1、假红树的4.090 mmol H2O·m-2 s-1和桐花树的4.080 mmol H2O·m-2 s-1.虽然无瓣海桑的蒸腾速率最大值4.280 mmol H2 O·m-2 s-1小于以往研究广州南沙无瓣海桑的最大值10.98 mmol H2 O·m-2 s-1,但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正午前后[6]的变化规律较一致.桐花树蒸腾速率最大值4.080 mmol H2O·m-2 s -1则与大亚湾澳头桐花树的4.464 mmol H2O·m -2 s-1[14]相当接近,而日均值3.229 mmol H2 O·m-2 s-1则高于澳头的2.724 mmol H2 O·m-2 s -1.比较图3和图5可见,3种红树植物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r=0.846,n=15,P <0.01),它们的变化趋势相当一致.因为正午的光强过强、叶温过高会导致气孔部分关闭,使得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同时下降,该现象也与以往对无瓣海桑和桐花树的研究结果[6,14]一致.实际上,红树植物可以在保持较低蒸腾作用的同时,利用有限的水分进行较高程度的光合作用和较低程度的呼吸消耗,是它们适应特殊生境的表现.所测定的3种红树植物叶片的气孔导度见图6.图6中,日均气孔导度以假红树的(625.050±140.756)mmol·m-2 s-1最高,无瓣海桑的(609.025±95.281)mmol·m-2 s-1次之,桐花树的(452.444 ±78.438)mmol·m-2 s-1最低,3 者间无显著差异.图6中红树植物叶片的气孔导度日变化,与图3中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也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r=0.710,n=15,P <0.01).该结果与以往研究无瓣海桑的情况[6]接近,即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大气相对湿度降低,植物的气孔部分关闭,气孔导度降低,叶肉阻力增加,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强辐射使叶温升高和蒸腾失水加剧,使气孔导度降低,避免过量失水,但同时使CO2吸入量减少和体内营养物质的传输减慢,导致光合速率降低[6].(1)广州南沙人工种植的外来红树种无瓣海桑、假红树和本地种桐花树叶片在绿色度、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叶片绿色度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2)外来植物无瓣海桑以较高的日均净光合速率(18.194 μmol CO2·m-2 s-1)、总光合速率(20.725 μmol CO2·m-2 s-1)、光合速率/呼吸速率(7.188)、蒸腾速率(3.361mmol H2 O·m-2 s-1)和气孔导度(609.025 mmol·m-2 s-1),以及较低的呼吸速率(2.531 μmol CO2·m-2 s-1),在对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过程中占一定优势,就目前状态下,它在广州南沙已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无瓣海桑相反,本地种桐花树则以较低的日均净光合速率(16.350 μmol CO2·m-2 s-1)、总光合速率(19.025 μmol CO2·m-2 s-1)、光合速率/呼吸速率(6.112)、蒸腾速率(3.229 mmol H2O·m-2 s-1)和气孔导度(452.444 mmol·m-2 s-1),以及较高的呼吸速率2.675 μmol CO2·m-2 s-1,在第一性生产力方面处相对不利的地位.【相关文献】[1] LIN Peng.Mangrove ecosystem in China[M].Beijing:Science Press,1997.(in Chinese)[2] MIAO Shen-yu,CHEN Gui-zhu,LI Hai-sheng.Mangrove plants of Aegiceras corniculatum and Avicennia marina and their wetland system[M].Guangzhou:SUN Yat-sen University Press,2007.(in Chinese)[3] LIAO Bao-wen,ZHENG Song-fa,CHEN Yu-jun,et al.Preliminary report on introduction of several alienmangrove plants in Dongzhai Harbour of Hainan Province [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2006,26(3):63-67.(in Chinese)[4] LIAO Bao-wen,ZHENG Song-fa,CHEN Yu-jun,et al.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for non-indigenous mangrove species Sonneratia apet ala[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04,23(1):10-15.(in Chinese)[5] WANG Zhong,DONG Shi-yong,LUO Yan-yan,et al.Invasive plants in Guangzhou,China[J].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2008,16(1):29-38.(in Chinese) [6] QIU Feng-ying,ZHU Ke-feng,LIAO Bao-wen,et al.Research on daily course of photosynthesis of mangrove plant Sonneratia apet al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 dong Forestry,2008,24(4):9-14.(in Chinese) [7] LOVELOCK C E,FELLER IC.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wo mangrove species coexisting in a hypersaline scrub forest[J].Oecologia,2003,134:455-462.[8] YANEZ-ESPINOSA L,TERRAZAS T,LOPEZ-MATA L,et al.Wood variation in Laguncularia racemosa and its effect on fibre quality[J].Wood Science Technology,2004,38:217-226.[9] SOBRADOM A.Influence of external salinity on the osmolality of xylem sap,leaf tissue and leafgland secretion of the mangrove Laguncularia racemosa(L.)Gaertn[J].Trees,2004,18:422-427.[10] SOBRADO M A.Leaf characteristics and gas exchange of the mangrove Laguncularia racemosa as affected by salinity[J].Photosynthetica,2005,43(2):217-221. [11] LIN Song.Effects of salinity and waterlogging to growth and physiology of Laguncularia racemosa[D].Xiamen:Xiamen University,2009.(in Chinese)[12] LU Chang-yi,LIN Song.Effect of salinity on seed germination of Laguncularia racemosa(L.)Gaertn.f.[J].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8,47(6):887-890.(in Chinese)[13] MIAO Shen-yu,CHEN Gui-zhu.Effect of artificialwastewater on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Kandelia candel seedlings growing in greenhouse[J].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7,10(3):41-45.(in Chinese)[14] MIAO Shen-yu,LIN Hai-bo,CHEN Xue-mei.Studies onmangroves at Daya Bay,Part two:Eco-physiology of somemangrove plants at Aotou Port[J].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1997:17(3):332-337.(in Chinese)[15] WANG Hou-lin,MIAO Shen-yu,CHEN Jian-hui,et parison of leaf SPAD values in different plant taxon[J].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0,38(7):3408-3411.(in Chinese)[16] JIANG Li-fen,SHI Fu-chen,WANG Hua-tian.Application tryout of chlorophyll meter SPAD-502 in forestry[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05,24(12):1543-1548.(in Chinese)[17] LIHai-yun,REN Qiu-ping,SUN Shu-e,et al.Study on relation between SPAD value and chlorophyll contents in 10 kinds horticulture woody plants[J].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34(3):68-70.(in Chinese)[18] YANG Sheng-chang,LIN Peng,NAKASUGA T.Photosynthesis of mangroves [J].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1996,13(Suppl.):33-38.(in Chinese)[19] BALLM C,FARQUHAR G D,Photosynthetic and stomatal responses of twomangrove species,Aegiceras corniculatum and Avicenniamarina,to long term salinity and humidity conditions[J].Plant Physiology,1984,74:1-6.参考文献:[1]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缪绅裕,陈桂珠,李海生.红树林植物桐花树和白骨壤及其湿地系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3]廖宝文,郑松发,陈玉军,等.海南东寨港几种国外红树植物引种初报[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26(3):63-67.[4]廖宝文,郑松发,陈玉军,等.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适应性分析[J].生态学杂志,2004,23(1):10-15.[5]王忠,董仕勇,罗燕燕,等.广州外来入侵植物[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16(1):29-38.[6]邱凤英,朱可峰,廖宝文,等.无瓣海桑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8,24(4):9-14.[11]林松.盐渍和水渍对拉贡木生长和生理的影响[D].厦门:厦门大学,2009.[12]卢昌义,林松.盐度对拉贡木种子发芽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7(6):887-890.[13]缪绅裕,陈桂珠.人工污水对温室中秋茄苗光合速率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1997,10(3):41-45.[14]缪绅裕,林海波,陈学梅.大亚湾红树林研究Ⅱ.澳头港部分红树植物的生态生理[J].植物研究,1997,17(3):332-337.[15]王厚麟,缪绅裕,陈健辉,等.不同类群植物叶片SPAD值的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408-3411.[16]姜丽芬,石福臣,王化田,等.叶绿素计SPAD-502在林业上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5,24(12):1543-1548.[17]李海云,任秋萍,孙书娥,等.10种园林树木叶绿素与SPAD值相关性研究[J].林业科技,2009,34(3):68-70.[18]杨盛昌,林鹏,中须贺常雄.红树林的光合作用[J].植物学通报,1996,13(增刊):33-38. 【责任编辑:周全】。
广州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生物多样性
面积与规模
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 拥有丰富的红树林资源和 生物多样性。
红树林的生态重要性
海岸防护
红树林能有效调节气候和 减缓海岸侵蚀,保护海岸 线和沿海社区免受风暴潮 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生物多样性维护
红树林为众多海洋生物提 供了栖息地,是许多鱼类 、贝类和鸟类的育幼场所 。
和科研人员。
科学研究与价值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为生态学、林 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提供了独特 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深入了解生 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和生物间的相
互作用。
02
红树林植物多样性
红树植物种类与分布
种类丰富
广州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拥有丰 富的红树植物种类,包括常见的 秋茄、红海榄、木榄等。
分布特点
红树植物在广州南沙坦头地区呈 现带状分布,主要沿着海岸线和 河口区域生长,形成独特的红树 林生态系统。
广州南沙坦头天然红 树林生物多样性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介绍 • 红树林植物多样性 • 红树林动物多样性 • 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功能 •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01
介绍
广州南沙坦头红树林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1
02
03
地理位置
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 ,是南沙区最大的天然红 树林分布区。
红树林类型
污染与外来物种入侵
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对红树林生态系统造 成巨大压力,同时外来物种的入侵也破坏了原生 生物多样性。
过度开发与非法捕捞
过度的商业开发和非法捕捞行为直接破坏了红树 林生态环境,影响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
保护策略与措施建议
广州南沙3种红树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比较
、
2 .2  ̄ l O m~s 、. 8 、. 6 m l , ・ 0 75p 2・ mo C ~ 7 18 33 1m o H O m~s 6 90 5mm l m~s ~、0 .2 o ・ ~.除 叶 片 绿 色度 外 , 外
来种无瓣海桑有较 高的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 净光合 速率/ 呼吸 速率、 蒸腾 速率和较 低的呼吸速 率, 有机 物
植 物桐花 树 > 榄 ( rg i ag m ori )>白骨 木 B u u r y nr z e ha
壤 ( ven r a 的光 合 速 率 、 吸速 率 和蒸 Ai ni mai ) c a n 呼
腾速 率 日变化 _ l .并对 深圳 福 田和海 上 田园 的 6
种红 树植 物叶片 的绿色 度 ( P D) 行过 测定 , SA 进 结
文 章 编 号 :6 142 (0 1 0 - 3 -6 17 —2 9 2 1 ) l 0 1 0 0
广 州南 沙 3种红 树 植 物生 理 生 态特 性 的 比较
缪 绅裕 ,李德 宁b . 鸿英b 王 厚麟 ,陈健 辉 ,邓 ,
( 州 大 学 a华 南 生 物 多 样 性 保 护 与利 用重 点 实 验 室 ;b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东 广 州 广 . . 广 摘 50 0 ) 10 6 要 : 用 叶 绿 素 计 和便 携 式 光合 蒸腾 仪 同步 测 定 了广 州 南 沙 湿地 公 园人 工 种 植 的 3种 红 树 植 物 叶 片的 生 利
积 累较 多 , 长 快 , 境 适 应 性 强 ; 来 种假 红树 (a u cl i cm s ) 指 标 值 基 本 处 于 中等 水平 ; 生 环 外 L g nu r r e oa 各 aaa 而本 地 种
广东省红树林调查报告
广东省红树林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红树林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0]433号);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的通知》(林资发[2001]181号);国家林业局《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广东省红树林资源调查操作细则》。
二、调查目的红树林资源调查成果主要以满足保护和发展我省红树林资源,维护和改善沿海海岸湿地及海湾、河流入海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制定我省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红树林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和防治近海海洋污染及保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旅游观赏、国土保安等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三、调查任务红树林资源调查是以查清我省红树林分布区内的红树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生长和环境以及动态变化为主要任务的一种专项调查。
具体包括:(一)收集红树林分布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红树自然保护区资料;(二)查清红树林面积、适宜发展红树林的湿地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和权属关系;(三)查清红树林的树种、群落类型、起源、年龄、郁闭度(盖度)、高度、自然度、集约度等调查因子;(四)调查1980年以来围垦造田、挖塘养殖、工程建设等占用红树林林地情况及其他干扰因子使红树林受到破坏的情况;(五)以区域为单位,提出红树林经营和保护建议。
四、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广东省沿海14个地级市行政区内海边的所有滨海阶地、滩涂等红树林与半红树林的分布区,即最高潮水线以上的半红树林和最高潮水线与最低潮水线之间的红树林分布区。
五、工作概况1、工作组织情况广东省红树林资源调查由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省林勘院负责全省红树林资源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和报告编写,有红树林分布的市(县,区)负责调查的协助工作。
2、工作准备情况(1)工作方案及操作细则编写。
省林勘院在接到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林政处和保护办的有关通知后,在四月份进行工作方案编写,七月份完成操作细则编写,并于8月报送省林业局保护办和中南规划设计院审批。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以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为例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以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
林为例
徐州
【期刊名称】《绿色科技》
【年(卷),期】2024(26)2
【摘要】红树林作为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对碳循环有重要作用。
以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槽船村分布区为试点,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基于相关技术规程中植物碳储量、沉积物碳储量和凋落物碳储量的计算和评估方法,定量调查与评估试点红树林的碳储量。
研究表明:广州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槽船分布区红树林现存红树林植物6种,整桐花树-秋茄群落的生物量较无瓣海桑群落高;经估算,广州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槽船分布区总碳储量为
668.004±96.673 t。
【总页数】4页(P89-92)
【作者】徐州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自然资源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8.5
【相关文献】
1.薇甘菊入侵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2.天然红树林湿地对河水中溶解性磷酸盐的净化作用初探——以广州市南沙开发区为例
3.红树林湿地的退化与
修复方法研究——以广东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湿地以及湛江红树林湿地为例4.红树林保护碳汇项目碳信用计量方法——以深圳市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为例5.基于InVEST与MaxEnt模型的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增量预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红树林调查报告
广东省红树林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依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红树林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0]433号);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的通知》(林资发[2001]181号);国家林业局《全国红树林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广东省红树林资源调查操作细则》。
二、调查目的红树林资源调查成果主要以满足保护和发展我省红树林资源,维护和改善沿海海岸湿地及海湾、河流入海口地区的生态环境,为制定我省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红树林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和防治近海海洋污染及保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功能,开展科学实验和研究、旅游观赏、国土保安等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三、调查任务红树林资源调查是以查清我省红树林分布区内的红树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生长和环境以及动态变化为主要任务的一种专项调查。
具体包括:(一)收集红树林分布区的地形、土壤、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和红树自然保护区资料;(二)查清红树林面积、适宜发展红树林的湿地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和权属关系;(三)查清红树林的树种、群落类型、起源、年龄、郁闭度(盖度)、高度、自然度、集约度等调查因子;(四)调查1980年以来围垦造田、挖塘养殖、工程建设等占用红树林林地情况及其他干扰因子使红树林受到破坏的情况;(五)以区域为单位,提出红树林经营和保护建议。
四、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广东省沿海14个地级市行政区内海边的所有滨海阶地、滩涂等红树林与半红树林的分布区,即最高潮水线以上的半红树林和最高潮水线与最低潮水线之间的红树林分布区。
五、工作概况1、工作组织情况广东省红树林资源调查由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省林勘院负责全省红树林资源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和报告编写,有红树林分布的市(县,区)负责调查的协助工作。
2、工作准备情况(1)工作方案及操作细则编写。
省林勘院在接到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林政处和保护办的有关通知后,在四月份进行工作方案编写,七月份完成操作细则编写,并于8月报送省林业局保护办和中南规划设计院审批。
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介绍
南沙湿地公园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是一个以红树林湿地为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这个公园占地面积广阔,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被誉为“城市的绿肺”。
下面将详细介绍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的特点和魅力。
首先,南沙湿地公园的红树林面积非常广阔,拥有大片的红树林生态系统。
红树林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在海水和淡水交汇处生长,具有很高的耐盐碱性。
这里的红树林分布密集,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景观。
游客可以在公园内漫步,近距离欣赏到红树林的壮丽风景。
其次,南沙湿地公园的红树林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多样。
红树林湿地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不仅为许多珍稀濒危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还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在公园内,游客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鸟类、鱼类和软体动物。
尤其是在候鸟迁徙季节,成千上万只候鸟会在这里栖息和觅食,构成一幅壮观的景象。
再次,南沙湿地公园提供了许多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措施。
公园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监测和保护红树林的生态环境。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限制游客活动范围、设立观鸟平台和教育展示馆等,以减少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干扰。
游客在进入公园前需要接受相关的宣传教育,了解如何爱护红树林和生态环境。
此外,南沙湿地公园还提供了丰富的游览和娱乐项目。
除了观赏红树林,游客还可以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如划船、钓鱼、观鸟等。
公园内还设有自行车道和步道,方便游客进行健身和休闲。
此外,公园内还有餐饮和住宿设施,以及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的场所,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总之,南沙湿地公园的红树林是一座具有特色和魅力的城市湿地公园。
这里拥有广阔的红树林面积,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以及保护红树林生态环境的措施。
游客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欣赏红树林的壮丽风景,观察各种珍稀动植物,参与各类户外活动。
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的存在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
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红树林是热带海岸泥滩上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
大部分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称为红树林,是能生长于海上的绿色植物。
又称“海底森林”是一种珍贵的树种。
主要的植被类型是适应盐土和沼泽条件的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和伴生植物。
红树植物是指仅生长在大部分时间受潮汐影响的潮间带的木本植物(如红树、海榄雌、海桑、红茄冬等)。
半红树植物是指既能在潮间带生长,又能在内陆生长的某些木本植物。
伴生植物是指红树林中的草木及藤本植物。
一.世界的红树林分布情况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而以东亚的较为繁茂。
红树林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和西非都有分布。
二.中国的红树林分布情况我国在西太平洋红树林分布的北部边缘。
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一类型,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在太平洋西岸,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由南部的海南到北部的浙江,随纬度的提高,红树植物种类明显减少。
海南是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红树林生长最好的地方,浙江是我国红树林分布最北的省份。
秋茄、白骨壤、桐花树、老鼠勒和卤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常见红树植物种类。
三.海南的红树林分布情况我省红树林分布广泛,琼山、文昌、万宁、儋州、三亚、临高、陵水、澄迈等市、县的滨海口都有成片的红树林存在,以琼山的东寨港和文昌的八门湾较为著名。
三亚林旺的石龟树旁有26株上百年的红树林,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红树林。
本省红树林植被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分布于淤泥深厚且较闭塞的海湾或河口湾或泻湖海岸潮间带中的高潮线以下地段。
主要树种有红树木榄、红海兰、角果木、海桑及木果楝。
目前,分布面积较大的有海口市演丰东寨港,文昌市会文镇长记港、铺前港、三亚市三亚港湾、儋州市新英港和陵水县新村港等。
群落一般株高3-5米,最高的可达8-1米。
另一类是海岸半红树林,分布在高潮浅以上的海岸地带,常与红树林相连呈条带状分布,但面积较小。
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及价值
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组成的物种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
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在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的海南岛、广西、广东和福建,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和发展,它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见潮间带生态),随着海岸地貌的发育和红树林本身的作用,红树林常不断向海岸外缘扩展,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
红树林的成分以红树科的种类为主,红树科有16属120种,一部分生长在内陆,一部分组成红树林,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蜡烛果)、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榄雌)、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榈科的尼帕棕榈属等,在红树林边缘还有一些草本和小灌木,如马鞭草科的臭茉莉(苦郎树)、蕨类的金蕨、爵床科的老鼠簕、藜科的盐角草、禾本科的盐地鼠尾黍等。
在靠近红树林群落的边缘还有一些伴生的所谓半红树林的成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耐盐力,如海杧果、黄槿、银叶树、露兜树、海棠果、无毛水黄皮、刺桐。
红树林里的动物主要是海生的贝类,常见的有筛目贝、砗蠔、栉孔扇贝、糙鸟蛤和马蹄螺、凤螺、粒核果螺和几种寄居蟹;在红树林水域有多种浮游生物,常见的硅藻有根管藻、角毛藻、半管藻、辐杆藻、三角藻、圆筛藻等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则有新哲水蚤、波水蚤、真哲水蚤、丽哲水蚤、隆哲水蚤、真刺水蚤、胸刺水蚤、平头水蚤等;红树林内枝叶等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各种浮游生物的滋长,随之而至的是浅海鱼群在红树林带的洄游和出没。
红树林生态系统调查报告
红树林生态系统调查报告一、引言红树林是位于潮间带的特殊生态系统,其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能力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进一步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潜在威胁,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本报告将介绍调查方法、结果和结论,以期为红树林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1. 选址我们选择了位于某市沿海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
该保护区面积约XX平方公里,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红树林群落。
2. 数据收集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 植被调查:记录红树林主要植物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 动物调查:使用红外相机和生态捕捉器,记录红树林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数量。
- 水质分析: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指标测试,了解红树林水体的健康状况。
- 土壤样本采集:采集不同红树林群落的土壤样本,进行理化指标测试。
3. 数据分析我们使用统计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频数统计、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等。
三、调查结果1. 植被调查结果我们识别出XX个红树林植物种类,其中包括红树、白骨壤、滨藜等。
不同种类的红树林植物在保护区内呈现不同的分布格局。
2. 动物调查结果通过红外相机和生态捕捉器,我们记录到了XX个红树林动物物种,包括鹭鸟、螃蟹、海龟等。
其中,部分物种是濒危物种,在该区域的存在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3. 水质分析结果水质分析显示,红树林保护区内水质总体状况良好。
主要指标如pH值、溶解氧含量等均处于适宜范围。
4. 土壤分析结果不同红树林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
沿海红树林土壤pH稍低,含盐量较高,而内陆红树林土壤较为酸性。
四、结论通过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红树林保护区内植物、动物种类较为丰富,存在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2. 红树林动物物种中存在一些濒危物种,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3. 水质总体良好,但仍需定期监测,确保红树林水体健康。
4. 红树林土壤具有一定的酸碱性差异,需要针对不同群落实施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
摘 要:通过实地调查,对广州南沙区的植物多样性及植被进行了研究。据统计 ,该区野生维管束植物共有 63 0 种,隶属于 18 , 8 属;植被主要为湿生植被、水生植被、滩涂植被及丘陵植被等。对南沙区野生植 2 科 38
物 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的分析 结果表明 : 该地 区物种集中于少数科 内, 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 。 在植物 区系上 , 该
d sr twe e a a y e , d t e r s l n i ae h t e f mi e e t e d mi a tc mp n n s o it c r l z d a e u t i d c t d t a w a l s a h o n n o o e t f i n n h s f i r l a n r i a lme t r d mi a e i o a b tt e e i e r e i f e c f tmp r t f r ,a d t p c l ee n s p e o n t n t e f r u h r s a d g e n u n e o e e ae o o h l l e e n s F n l , u g s o s o ep o e t n o l t v r i r r p s d lme t. i al s g e t n r h r t c o f a e s y we ep o o e . y i f t i pn d i t K y w r s:Na s ad sr t p a t i e s y v g t t n f r e o d n h it c ; l v ri ; e e i ; o a i n d t a o l
南沙本土植物调查报告
南沙本土植物调查报告
南沙开发区位于广州市南端,地理位置显赫,是珠江出海口西岸和东江、西江、北江三江汇集地。
在大规模建设开始之际,为了摸清南沙开发区原有植被优势种,全面了解南沙的园林绿化现状,指导新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南沙建设局委托广州市绿化公司市园林科研所于2002年下半年开展“南沙开发区树种现状及绿化树种选择的调研”T.作,对南沙的原有植被、园林树种现状、气候、土壤等进行较为充分的调研。
本文将树种现状、原有植被的调查情况进行总结,并结合该地环境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建议,为新城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基础索材、为实现省、市政府提出50%绿地率的园林建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分布格局
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分布格局邱霓;徐颂军;邱彭华;宋焱;牛安逸;许观嫦【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7(026)001【摘要】红树林是海岸的特有植被类型,研究其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分布,对红树林的恢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为典型案例,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和样方调查的方法,对红树林物种多样性、群落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与之纬度相近的红树林群落;(2)以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 Buch-Ham.、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 (L.) Blanco.、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ex Steud.为优势种;(3)主要的群落类型为无瓣海桑群落、黄槿群落和芦苇群落等3种,总面积百分比达86.72%,无瓣海桑群落和黄槿群落面积占比分别为41.13%和36.44%,成为红树林的绝对优势群落;(4)红树林群落在空间上呈聚集态分布,聚集度最高的是无瓣海桑群落,其次是黄槿群落,面积占比最低的是木榄群落;(5)引进种无瓣海桑,发展态势好,抑制了乡土种红树植物生长.建议扩种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 (Forsk.) Vierh.、桐花树和秋茄Kandelia candel (L.) Druce.,扩大其斑块面积,以提升乡土红树植物群落的稳定性,达到有效保护红树林的目的.【总页数】9页(P27-35)【作者】邱霓;徐颂军;邱彭华;宋焱;牛安逸;许观嫦【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海南海口571158;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X176【相关文献】1.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壳肉足虫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分布特征 [J], 巴桑;普布2.天目山物种多样性尺度依赖及其与空间格局关系的多重分形 [J], 杜华强;汤孟平;周国模;徐文兵;刘恩斌;施拥军3.东寨港红树林湿地蚂蚁物种多样性与分布格局初探 [J], 肖霄;谢宗琳;徐立娜;辛琨4.红树林湿地的退化与修复方法研究——以广东南沙湿地公园红树林湿地以及湛江红树林湿地为例 [J], 王成林5.广西廉州湾红树林群落分布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J], 廖雨霞;潘良浩;阎冰;史小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
广州市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广州市越秀区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2016年4月广州市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刘毅课题参与人:周见清黄秦张楠曾昭驰张学聪刘振华课题志愿者:刘成一彭逸生严莹罗曼莹刘芳茹王楠林晓红李栋蔡洪茵王奕妍杨兆敏黎静顾冰旋卢喜雷杰罗丽娜官俊峰曾伟斌何琼珊陈慧捷俞涛刘骏遥发布机构:广州市越秀区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资助机构: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支持机构: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农村工作办公室感谢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的资助基金。
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MCF的立场或政策无关。
目录前言 (3)1调查方法 (4)1.1调查工具 (4)1.2调查方法 (4)1.2.1植物种类组成、分布格局、物候、及种群更新情况调查 (4)1.2.2植物健康评价 (4)1.2.3水质检测 (4)1.2.4软体动物调查 (5)1.2.5鸟类、蟹类和昆虫调查 (5)2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概况 (6)2.1红树林概况 (6)2.2硬件设施 (7)2.3软件设施 (8)2.4水质状况 (8)2.5垃圾问题 (9)3生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9)3.1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9)3.1.1红树林资源 (10)3.1.1.1红树植物种类 (10)3.1.1.2红树植物群落 (14)3.1.2入侵植物 (16)3.1.3攀缘植物 (17)3.2软体动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19)3.3蟹类资源及其多样性 (19)3.4鸟类资源及其多样性 (19)3.5昆虫资源及其多样性 (20)4总结 (20)4.1结果 (20)4.2结论 (21)4.3建议 (22)附录1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植物名录 (23)附录2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软体动物名录 (24)附录3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蟹类名录 (24)附录4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鸟类名录 (25)附录5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昆虫名录 (25)附录6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部分常见软体动物图鉴 (26)附录7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部分常见蟹类图鉴 (26)附录8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部分常见鸟类图鉴 (27)附录9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部分常见昆虫图鉴 (28)参考文献 (29)前言2014年秋,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谈起华南滨海湿地保护大计时,介绍说广州南沙有一片原生态的红树林没有人关注,希望我们作为广州本土的生态保护组织,可以为这片红树林做一些保育工作。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
广州南沙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类型何志芳1,陈红锋2,周劲松3【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对广州南沙区的植物多样性及植被进行了研究。
据统计,该区野生维管束植物共有603种,隶属于128科,388属;植被主要为湿生植被、水生植被、滩涂植被及丘陵植被等。
对南沙区野生植物多样性和区系地理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物种集中于少数科内,科属的优势现象明显。
在植物区系上,该区具有较强的热带性,但温带成分也有一定程度的入侵。
最后对该区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建议。
【期刊名称】亚热带植物科学【年(卷),期】2011(040)004【总页数】6【关键词】南沙;植物多样性;植被;区系南沙区位于广州市南部、伶仃洋西岸,介于北纬22°26′00″~23°06′15″,东经113°13′07.5″~113°43′07.5″,北接广州市番禺区,为广州市于2005年5月设立的一个新区。
区辖南沙街道、黄阁镇、横沥镇、万顷沙镇、珠江管理区五个行政单位,总面积544km2,其中陆地面积338km2,总人口14.86万人。
其西部和西南部与中山市为邻,南部通向珠江口,东隔珠江主航道与东莞市、深圳市相望,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距广州市中心50km,距香港38km,距澳门41km,是广州通往海洋的门户。
南沙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东南部,由冲积平原及少量丘陵台地、海岛组成,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
开阔平原、河涌和丘陵广布,蕉门水道、上横沥水道、下横沥水道、洪奇沥水道等河流交织成网,大部分地区地面高程在2m以下,其间分布有黄山鲁、大虎山、小虎山、铜鼓山、乌洲山、骝岗山、水牛头、大角山等山体,其中黄山鲁海拔最高,为294.2m。
根据成因与形态,地貌可分为流水地貌、海成地貌、潮间带地貌、海底地貌等类型。
南沙建有全国首个湿地森林公园,这里也被称为“广州之肾”,具200多hm湿地、约30hm红树林、2万多只秋冬季节的候鸟。
广州南沙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植物资源研究
广州南沙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植物资源研究李海生ꎬ欧阳美霞ꎬ曾婷ꎬ吴灿雄ꎬ刘经健ꎬ刘阳(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ꎬ广东广州510303)㊀㊀摘要:通过路线法和样方法对广州南沙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表明:大角山海滨公园共有红树植物9科10属10种ꎬ其中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ꎬ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红树林群落可分为无瓣海桑+桐花树群落㊁无瓣海桑+老鼠簕群落㊁桐花树群落㊁无瓣海桑群落㊁老鼠簕群落㊁无瓣海桑+桐花树+老鼠簕群落㊁桐花树+老鼠簕群落㊁黄槿群落㊁水黄皮群落㊁海杧果群落㊁假茉莉群落㊁木榄+桐花树+秋茄群落㊁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群落㊁卤蕨群落等14种群落类型.为建设好红树林特色海滨公园ꎬ建议对薇甘菊和鱼藤进行治理ꎬ监控无瓣海桑群落ꎬ扩种乡土红树植物ꎬ合理规划海杧果的种植ꎬ控制水污染以及垃圾污染ꎬ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等.关键词:广州南沙ꎻ大角山海滨公园ꎻ红树林ꎻ调查中图分类号:Q948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 ̄3798(2019)05 ̄0043 ̄05收稿日期:2019 ̄08 ̄12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生态学特色重点学科建设项目ꎻ广东省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 植物学教学团队 作者简介:李海生ꎬ男ꎬ河南沁阳人ꎬ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ꎬ博士.0㊀引言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盐渍化沼泽上的盐生森林植物群落.它们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滩涂上ꎬ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ꎬ有 潮汐森林 的称号[1].红树林具有独特的景观ꎬ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和旅游景观的价值[2].红树林可以提高生产力水平ꎬ保护物种多样性ꎬ维护二氧化碳平衡ꎬ造陆护堤ꎬ防风御浪ꎬ净化水质等[3].红树植物发达的根系可加速潮水和陆地径流带来的泥砂和悬浮物在林区的沉积ꎬ促进土壤的形成.因此ꎬ红树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由全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的威胁[4].大角山海滨公园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大角山脚东侧ꎬ虎门水道与凫洲水道交汇处ꎬ属于围垦滩涂地ꎬ区内土壤为滨海盐渍沼泽土ꎬ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气候[5].在其湿地景区和滨海景区种植有红树林以及其他水生植物ꎬ主要分布于大角山海滨公园的护岸堤防外侧以及园内泻湖沿岸ꎬ地处北纬22ʎ44ᶄ~22ʎ45ᶄꎬ东经113ʎ36ᶄ~113ʎ37ᶄ.本文对大角山海滨公园的红树林植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ꎬ旨在为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特色湿地景观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㊀研究方法采用路线法和样方法对广州南沙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群落进行调查.主要调查红树植物的种类㊁生第39卷㊀第5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Vol.39㊀No.52019年10月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Oct.201944 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长状况㊁群落类型等.乔木主要记录物种名㊁高度㊁胸径㊁基径㊁郁闭度等ꎬ灌木主要记录物种名㊁高度㊁覆盖度等ꎬ草本植物主要记录植物的种类㊁高度㊁覆盖度等.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植物种类大角山海滨公园现有红树植物9科10属10种ꎬ其中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ꎬ包括红树科的木榄(Bruguieragymnorhiza)和秋茄(Kandeliaobovata)㊁海桑科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㊁紫金牛科的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㊁爵床科的老鼠簕(Acanthusilicifolius).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ꎬ包括蝶形花科的水黄皮(Pongamiapinnata)㊁锦葵科的黄槿(Hibiscustiliaceus)㊁卤蕨科的卤蕨(Acrostichumaureum)㊁夹竹桃科的海杧果(Cerberamanghas)㊁马鞭草科的假茉莉(Clerodendruminerme).2.2㊀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主要群落类型根据红树植物主要优势种ꎬ将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分为以下群落类型:2.2.1㊀无瓣海桑+桐花树群落该群落为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主要群落之一ꎬ主要分布于公园东面海岸㊁东南面海岸及园内泻湖湖岸.无瓣海桑位于群落上层ꎬ高6~15mꎬ胸径8~50cmꎬ郁闭度为0.4~0.7.桐花树位于群落的中层ꎬ高1.5~4mꎬ覆盖度为30%~70%.群落下有大量的笋状呼吸根.部分地段群落下层零星分布有老鼠簕ꎬ高0.5~2m.泻湖东北角湖岸边的群落中散生有榄仁树(Terminaliacatappa)㊁水黄皮等ꎻ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呈小斑块或散生于群落中ꎬ高1.3~2.5mꎬ覆盖度15%.林下有卤蕨ꎬ高1.5mꎬ覆盖度为15%ꎬ群落中有鸡屎藤(Paederiascandens)缠绕㊁覆盖于无瓣海桑植株上.2.2.2㊀无瓣海桑+老鼠簕群落该群落在公园东南面海岸㊁大角山水闸入海口的东北侧以及南侧广泛分布.群落上层为无瓣海桑ꎬ高6~15mꎬ胸径15~45cmꎬ郁闭度为0.4~0.7.群落下层为老鼠簕ꎬ高1~2.5mꎬ覆盖度为30%~95%.群落内散生有桐花树㊁黄槿㊁卤蕨等.群落外缘生有芦苇以及茳芏(Cyperusmalaccensis)㊁短叶茳芏(C.malaccensisvar.brevifolius)ꎬ芦苇高1.5~3mꎬ茳芏和短叶茳芏均高1.5m.群落内缘靠近堤坝有阔苞菊(Plucheaindica)ꎬ呈丛分布ꎬ均高2m.分布于大角山水闸南侧的该群落有大量的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侵入ꎬ同时覆盖有鱼藤(Derristrifoliata).2.2.3㊀桐花树群落该群落在公园内广泛分布ꎬ主要分布于公园的东面㊁东南面海岸㊁泻湖沿岸及湖中小岛近水边处.东面海岸的桐花树群落沿海岸带状分布ꎬ长约300mꎬ宽6~8mꎬ桐花树高1.5~3mꎬ覆盖度为60%~90%ꎻ群落内散生有无瓣海桑幼树ꎬ高2.5mꎻ部分地段群落中散生秋茄ꎬ数量不多ꎬ有7株ꎬ均高2mꎻ林下有较多桐花树幼苗生长.东南面海岸的桐花树群落高2~3mꎬ覆盖度为40%~80%ꎻ老鼠簕散生或呈斑块分布于群落中及群落边缘ꎬ高0.8~1.8mꎬ覆盖度约10%ꎻ芦苇成丛分布于群落中ꎬ高2~3mꎬ覆盖度<5%ꎻ此处的桐花树被大量鱼藤覆盖于植株上ꎬ严重影响了桐花树的生长.泻湖边以及湖中小岛上的桐花树群落高0.8~3.5mꎬ覆盖度为40%~90%ꎬ群落中散生有无瓣海桑㊁水黄皮㊁黄槿㊁卤蕨㊁芦苇㊁阔苞菊等.2.2.4㊀无瓣海桑群落该群落分布广泛ꎬ主要分布于公园海岸㊁泻湖沿岸以及泻湖中央小岛.以无瓣海桑为优势种ꎬ海滨公园海岸的无瓣海桑群落与堤坝呈平行带状分布ꎬ泻湖沿岸的无瓣海桑群落沿湖边带状分布ꎬ小岛上无瓣海桑群落呈片状分布.无瓣海桑高8~15mꎬ郁闭度为0.6~0.8ꎬ群落内可见无瓣海桑幼苗和幼树ꎬ零星分布有桐花树和老鼠簕ꎬ林下有众多的笋状呼吸根.泻湖岸边的无瓣海桑群落部分地段林下生长有毛蕨(Cyclosorusinterruptus)ꎬ高40~50cmꎬ覆盖度达40%.泻湖中央小岛上的无瓣海桑群落中散生有血桐(Macarangatanarius)㊁榄仁树㊁秋枫(Bischofiajavanica)㊁卤蕨㊁海芋(Alocasiamacrorrhiza)等.林下被美洲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所覆盖ꎬ覆盖度达95%ꎬ该处薇甘菊入侵较严重.2.2.5㊀老鼠簕群落该群落分布于公园的东面及东南面海岸ꎬ呈片状或带状分布于近堤坝处ꎬ高1~2mꎬ覆盖度达40%~80%ꎬ群落中散生有桐花树㊁铺地黍(Panicumrepens)㊁芦苇等.桐花树高1.2~2.5mꎬ覆盖度<10%ꎻ铺地黍高1.5~1.8mꎬ覆盖度<5%ꎻ芦苇均高2mꎬ覆盖度<5%.分布于东南面海岸的该群落部分地段中散生有7株木榄ꎬ高5~6mꎬ该处老鼠簕被鱼藤大面积覆盖ꎬ严重影响了老鼠簕的生长.2.2.6㊀无瓣海桑+桐花树+老鼠簕群落该群落分布于公园的东面㊁南面海岸以及大角山水闸的北侧近堤坝处.群落的上层为无瓣海桑ꎬ高5~12mꎬ胸径8~45cmꎬ郁闭度为0.3~0.7ꎻ中层为桐花树ꎬ高1.5~5mꎬ覆盖度为30%~60%ꎻ下层为老鼠簕ꎬ高1~2mꎬ覆盖度为25%~60%.林下有桐花树㊁老鼠簕等幼苗生长.2.2.7㊀桐花树+老鼠簕群落该群落只在公园东南面海岸㊁大角山水闸东北部近堤坝的局部地段有分布.群落分为两层ꎬ上层为桐花树ꎬ下层为老鼠簕.分布于大角山水闸东北部的该群落中ꎬ桐花树高2~3mꎬ覆盖度约20%ꎻ老鼠簕高1.5~2.5mꎬ覆盖度达65%ꎻ林下有较多的桐花树㊁老鼠簕幼苗生长.分布于公园东南部海岸的该群落中散生有4株黄槿ꎬ高3.5~5mꎬ郁闭度0.2ꎻ桐花树高2.5~4mꎬ覆盖度40%ꎻ老鼠簕高0.8~1.8mꎬ覆盖度30%.2.2.8㊀黄槿群落该群落以列植或片植的形式广泛种植于园内ꎬ主要分布于堤坝上㊁泻湖沿岸以及园路两侧ꎬ高6~10mꎬ郁闭度为0.4~0.6ꎬ胸径平均约30cmꎬ基径平均约33cm.公园南部海岸堤坝上列植的黄槿树下栽植有海桐(Pittosporumtobira)ꎬ均高1.8mꎬ部分黄槿树下有老鼠簕㊁阔苞菊等生长ꎬ高约1.5m.公园北部海岸堤坝上及南沙花园酒店东面的黄槿林下ꎬ栽植细叶结缕草(Zoysiatenuifolia)ꎬ高约10cmꎬ覆盖度70%~80%ꎻ南沙花园酒店西面的黄槿林下则栽植地毯草(Axonopuscompressus)ꎬ覆盖度约80%.2.2.9㊀水黄皮群落该群落主要以片植或列植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公园泻湖岸边的草地上ꎬ高4~8mꎬ郁闭度为0.4~0.7ꎬ胸径平均约16cmꎬ基径平均约23cm.林下的草坪草和地被植物主要有细叶结缕草㊁地毯草㊁美洲蟛蜞菊等.林下可见到水黄皮幼苗生长.此外ꎬ在泻湖湖边也有少量水黄皮分布.2.2.10㊀海杧果群落该群落分布于泻湖沿岸以及湖中小岛上ꎬ呈片状分布.海杧果高5~8mꎬ郁闭度0.3~0.6ꎬ胸径平均约15cmꎬ基径平均约20cm.分布于泻湖中央小岛边的海杧果群落下生长有大片芦苇ꎬ均高2.5mꎬ覆盖度达70%ꎬ群落中出现了薇甘菊的入侵.分布于泻湖沿岸的海杧果主要分布于两处ꎬ一处与美丽红千层(Callistemonspeciosus)㊁垂叶榕(Ficusbenjamina)混植与细叶结缕草㊁地毯草草地上ꎬ群落近泻湖岸边处生长有芦苇ꎬ高50cmꎬ覆盖度60%.另一处的海杧果群落乔木层以海杧果为单优种ꎬ林下栽植灌木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和草坪草细叶结缕草ꎬ紫薇高1.5~3mꎬ覆盖度10%ꎬ细叶结缕草覆盖度达80%以上.2.2.11㊀假茉莉群落该群落在公园内分布范围较窄ꎬ主要分布于两处:一处位于公园东面海岸堤坝上ꎬ面积约25m2ꎬ假茉莉均高1.5mꎬ覆盖度70%.群落中生有芦苇㊁铺地黍等.铺地黍丛生于群落中ꎬ均高1mꎬ覆盖度5%ꎻ芦苇在群落中散生ꎬ均高1.6mꎬ覆盖度<5%.群落边缘生长有田菁(Sesbaniacannabina)㊁美洲蟛蜞菊等.另一处位于大角山水闸东南近堤坝处ꎬ面积约40m2ꎬ假茉莉高2~3mꎬ覆盖度70%.群落中散生有芦苇ꎬ高3~4mꎬ覆盖度10%.群落外围生长有无瓣海桑㊁美洲蟛蜞菊等.2.2.12㊀木榄+桐花树+秋茄群落此群落只有一处ꎬ呈带状分布于泻湖岸边ꎬ长约25m.群落中木榄高1.5~3mꎬ覆盖度40%ꎻ桐花树高1.5~2mꎬ覆盖度20%ꎻ秋茄高1.5~2mꎬ覆盖度10%.群落中夹杂有无瓣海桑㊁水黄皮㊁海杧果等.鸡屎藤缠 54 2019年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李海生ꎬ等:广州南沙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植物资源研究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64 ㊀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39卷绕㊁覆盖于群落中桐花树㊁水黄皮㊁木榄等植株上ꎬ影响了这些植物的生长.2.2.13㊀无瓣海桑+秋茄+桐花树群落该群落分布于泻湖中央小岛近岸边处ꎬ面积不大ꎬ约25m2.群落上层为无瓣海桑ꎬ高10~12mꎬ郁闭度为0.7ꎻ中层为秋茄和桐花树ꎬ秋茄高1.5mꎬ覆盖度40%ꎬ桐花树高1.5~2mꎬ覆盖度30%ꎻ林下有众多笋状呼吸根.2.2.14㊀卤蕨群落该群落仅见于公园泻湖西面湖岸ꎬ列植ꎬ长约15mꎬ卤蕨呈丛状ꎬ高1~2.5mꎬ覆盖度50%.群落中夹杂生长有2棵榄仁树(高分别为3.5m和4m)㊁1株黄槿(高1.7m)㊁1丛再力花(Thaliadealbata)等ꎬ群落下层生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㊁美洲蟛蜞菊等.3㊀讨论大角山海滨公园的红树林经过近10年的营造ꎬ红树植物大多长势良好ꎬ其中无瓣海桑㊁桐花树㊁老鼠簕㊁水黄皮等出现较多的幼苗生长ꎬ群落已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ꎬ红树林景观优美ꎬ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但在调查过程中仍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ꎬ为了创建更加优美的红树林特色湿地生态景观ꎬ提出以下建议:3.1㊀加强对薇甘菊以及鱼藤等的治理微甘菊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ꎬ为外来入侵物种ꎬ由于其繁殖能力强ꎬ生长迅速ꎬ因而会对当地植物造成严重危害ꎬ是 植物杀手 [6].大角山海滨公园内的红树林已经发现有薇甘菊的入侵ꎬ建议通过机械或化学的方法去除ꎬ加强对薇甘菊的监控ꎬ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ꎬ杜绝薇甘菊的繁衍再生.鱼藤危害主要出现在以桐花树为优势种的群落[7].桐花树为阳生性物种ꎬ大量的鱼藤覆盖会导致被覆盖的红树植物由于缺少阳光而逐渐枯萎.大角山海滨公园内鱼藤主要分布于桐花树群落㊁老鼠簕群落等群落中ꎬ部分地段覆盖严重ꎬ已对桐花树㊁老鼠簕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ꎬ建议通过喷洒除草剂以及人工拔除的方式对鱼藤进行治理.3.2㊀监控无瓣海桑ꎬ扩种乡土红树植物ꎬ丰富群落类型无瓣海桑有极强的促淤能力和抬高滩涂的能力ꎬ是营造人工红树林的先锋植物[8].但是由于无瓣海桑生长旺盛ꎬ蔓延迅速ꎬ容易大面积占据滩涂并且向内缘生长ꎬ间接性地抑制了乡土红树植物的生长.大角山海滨公园中木榄㊁秋茄分布较窄ꎬ仅在个别地段有分布ꎬ而且数量不多ꎬ建议增加这些乡土红树植物的种植ꎬ丰富红树植物群落类型.3.3㊀选择适宜的地段种植海杧果海杧果全株有毒且果实含有剧毒化合物ꎬ稍微多食就会致命[9 ̄10].大角山海滨公园内的海杧果群落位于泻湖沿岸ꎬ易于被来往的游客所接触到ꎬ同时其果实外形象普通杧果(Mangiferaindica)ꎬ虽然个别树上有标牌标记有毒ꎬ严禁采摘和食用果食ꎬ但往往不易被看到ꎬ加之树下常可见到掉落的果实ꎬ很容易被儿童误食引起中毒ꎬ因此对于海杧果的种植地段ꎬ需要谨慎选择.建议将海杧果种植于湖中小岛上ꎬ避免游客接触误食ꎬ或者对海杧果种植的区域进行适当隔离ꎬ仅做远观景观.3.4㊀防治污染ꎬ保护公园环境ꎬ开展生态旅游大角山海滨公园处于出海口ꎬ随潮水的涌入ꎬ带来大量的垃圾.由于红树植物的特点ꎬ有大量呼吸根ꎬ这些垃圾极易滞留红树林内ꎬ影响了红树林景观.公园内有南沙花园酒店ꎬ酒店的排污也会对公园内的水体带来一定的污染.公园内泻湖及公园临近海域的水质并不好ꎬ影响了景观ꎬ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红树林虽然有减轻污染㊁净化环境的作用[11]ꎬ但是大角山海滨公园的红树林为人工种植ꎬ并且仍处于发展的阶段中ꎬ对于水体净化程度还较为有限ꎬ生长也易受到污染的影响ꎬ因此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ꎬ及时清除垃圾ꎬ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积极开展生态旅游ꎬ对于园内的各种植物进行挂牌ꎬ加大对红树林的宣传力度ꎬ让更多民众去了解红树林ꎬ欣赏红树林景观ꎬ将该公园打造成景观优美ꎬ具有红树林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参考文献:[1]林鹏.中国红树林研究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01ꎬ40(2):592 ̄603.[2]林益明ꎬ林鹏.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㊁多样性㊁功能及其保护[J].海洋湖沼通报ꎬ2001(3):8 ̄16.[3]谢瑞红ꎬ周兆德.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功能研究综述[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ꎬ2005ꎬ11(4):48 ̄52.[4]韩维栋ꎬ高秀梅ꎬ卢昌义ꎬ等.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J].生态科学ꎬ2000ꎬ19(1):40 ̄46.[5]吕奕民ꎬ王国栋.红树林生态景观型护岸的营造 以广州市大角山海滨公园项目为例[J].广东园林ꎬ2009ꎬ31(3):37 ̄40.[6]徐小伟ꎬ泽桑梓ꎬ杨斌ꎬ等.薇甘菊的分布危害㊁生物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热带农业科学ꎬ2014ꎬ34(12):75 ̄84.[7]黄歆怡ꎬ钟诚ꎬ陈树誉ꎬ等.鱼藤对红树林植物的危害及管理[J].湿地科学与管理ꎬ2015ꎬ11(2):26 ̄29.[8]王仁恩ꎬ陈玉军ꎬ黄勃ꎬ等.无瓣海桑人工林下乡土树种自然更新的初步研究[J].热带生物学报ꎬ2011ꎬ2(4):342 ̄348.[9]王继栋ꎬ董美玲ꎬ张文ꎬ等.红树林植物海芒果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ꎬ2007(1):59 ̄62.[10]曹雷雷ꎬ田海妍ꎬ王友绍ꎬ等.红树植物海芒果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ꎬ2013ꎬ48(13):1052 ̄1056.[11]蒋隽ꎬ胡宝清.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J].安徽农业科学ꎬ2013ꎬ41(9):3958 ̄3960.TheResearchontheMangroveResourcesinDajiaoshanSeasideParkꎬNanshaꎬGuangzhouLIHaishengꎬOUYANGMeixiaꎬZENGTingꎬWUCanxiongꎬLIUJingjianꎬLIUYang(BiologyandFoodEngineeringInstituteꎬ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ꎬGuangzhouꎬGuangdongꎬ510303ꎬP.R.China)Abstract:ThemangroveresourcesinDajiaoshanSeasideParkꎬNanshaꎬGuangzhouwerestudiedbyroutesurveyandquadratsamplingmethod.Theresultsshowedthattherewere10mangrovespeciesbelongingto10generaof9familiesinDajiaoshanSeasidePark.Amongthemꎬfivetruespeciesbelongedto5generaof4familiesꎬandfivesemi ̄mangrovespeciesbelongedto5generaof5families.Fourteenmangrovecommunitieswereclassified:theywereSonneratiaapetala+AegicerascorniculatumCommunityꎬSonneratiaapetala+AcanthusilicifoliusCommunityꎬAegicerascorniculatumCommunityꎬSonneratiaapetalaCommunityꎬAcanthusilicifoliusCommunityꎬSonneratiaapetala+Aegicerascorniculatum+AcanthusilicifoliusCommunityꎬAegicerascorniculatum+AcanthusilicifoliusCommunityꎬHibiscustiliaceusCommunityꎬPongamiapinnataCommunityꎬCerberamanghasCommunityꎬClerodendruminermeCommunityꎬBruguieragymnorhiza+Aegicerascorniculatum+KandeliaobovataCommunityꎬSonneratiaapetala+Kandeliaobovata+AegicerascorniculatumCommunityꎬAcrostichumaureumCommunity.InordertobuildamangrovecharacteristicseasideparkꎬitissuggestedtocontrolMikaniamicranthaandDerristrifoliataꎬmonitortheSonneratiaapetalaCommunityꎬincreasetheplantingofnativemangrovespeciesꎬproperlyplantheplantingsitesofCerberamanghasꎬcontrolwaterpollutionandgarbagepollutionꎬactivelycarryoutecotourismetc.Keywords:NanshadistrictofGuangzhouꎻDajiaoshanSeasideParkꎻmangroveꎻinvestigation74 2019年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李海生ꎬ等:广州南沙大角山海滨公园红树林植物资源研究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广州市越秀区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2016年4月广州市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刘毅课题参与人:周见清黄秦张楠曾昭驰张学聪刘振华课题志愿者:刘成一彭逸生严莹罗曼莹刘芳茹王楠林晓红李栋蔡洪茵王奕妍杨兆敏黎静顾冰旋卢喜雷杰罗丽娜官俊峰曾伟斌何琼珊陈慧捷俞涛刘骏遥发布机构:广州市越秀区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资助机构: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支持机构: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农村工作办公室感谢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的资助基金。
本文内容及意见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MCF的立场或政策无关。
目录前言 (3)1调查方法 (4)1.1调查工具 (4)1.2调查方法 (4)1.2.1植物种类组成、分布格局、物候、及种群更新情况调查 (4)1.2.2植物健康评价 (4)1.2.3水质检测 (4)1.2.4软体动物调查 (5)1.2.5鸟类、蟹类和昆虫调查 (5)2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概况 (6)2.1红树林概况 (6)2.2硬件设施 (7)2.3软件设施 (8)2.4水质状况 (8)2.5垃圾问题 (9)3生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9)3.1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9)3.1.1红树林资源 (10)3.1.1.1红树植物种类 (10)3.1.1.2红树植物群落 (14)3.1.2入侵植物 (16)3.1.3攀缘植物 (17)3.2软体动物资源及其多样性 (19)3.3蟹类资源及其多样性 (19)3.4鸟类资源及其多样性 (19)3.5昆虫资源及其多样性 (20)4总结 (20)4.1结果 (20)4.2结论 (21)4.3建议 (22)附录1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植物名录 (23)附录2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软体动物名录 (24)附录3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蟹类名录 (24)附录4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鸟类名录 (25)附录5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昆虫名录 (25)附录6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部分常见软体动物图鉴 (26)附录7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部分常见蟹类图鉴 (26)附录8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部分常见鸟类图鉴 (27)附录9南沙坦头红树林分布区部分常见昆虫图鉴 (28)参考文献 (29)前言2014年秋,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谈起华南滨海湿地保护大计时,介绍说广州南沙有一片原生态的红树林没有人关注,希望我们作为广州本土的生态保护组织,可以为这片红树林做一些保育工作。
经过进一步了解,发现这片红树林的资料非常有限。
尽管广州历史上曾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然而相关的文献资料更是寥寥无几。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对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贝类特别是耳螺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广州历史上曾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的事实。
2015年初,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与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育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广州南沙坦头红树林保育行动。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这片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实地调查和科学研究是我们最希望投入去做的一件事情。
希望透过研究,我们可以有基础更好地保护这片红树林。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作为一家专业的红树林保护的民间机构,有着十多年的红树林研究和保护经验。
他们当然是我们开展研究工作不二的合作伙伴。
希望透过他们在红树林及滨海湿地的专业性工作,让这片红树林的研究工作可以更加深入、细致和专业化。
2015年,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和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开始制定方案,对南沙坦头村红树林开展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实地调研、专家“会诊”和公众参与等形式积累数据,希望深入了解这片红树林生态群落的生态价值和重要性。
本报告由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和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共同完成,为进一步研究保护这片红树林建立科学基础和依据。
本报告数据于调研期间采集所得,受调研条件和能力水平所限,如有不当之处,或能提供更多往期数据、更新数据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及时与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或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联系,以便我们修正、更新本报告。
1调查方法本报告是在对全国主要红树林分布区的红树林资源、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红树林保护的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任务的要求,结合广州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的具体情况,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调研:2015年3月14日,南沙坦头红树林初步调查,设计整体研究方案;2015年4月23日,拜访南沙街道办,调查南沙坦头红树林管理现状;2015年4月25日,昆虫资源专项调查;2015年5月9-10日,启动全面调查,开展植物和软体动物定性和定量调查;2015年5月20日,水质检测;2015年6月7日,水黄皮群落调查;2015年7月5日、11日,水质检测;2015年10月11日、12月13日,鸟类专项调查;2015年12月18日,围网及垃圾清理进展调查。
1.1调查工具GPS、望远镜、相机、测绳/皮尺、钢卷尺、筛网、水桶、记录笔等。
1.2调查方法1.2.1植物种类组成、分布格局、物候、及种群更新情况调查对红树林进行拉网式的调查。
记录植物种类组成、各物种物候、林下幼苗分布及红树林破坏方式等信息。
同时收集红树林周边一切与红树林相关的信息。
坦头村红树林海缘为近几年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岸缘与人工海堤间为水黄皮带,而原生的红树植物群落以桐花树为主,林内有一小块秋茄集中分布区,并有少数秋茄老树。
根据已有信息,随机设3个5m⨯5m的桐花树群落样方及1个5m⨯5m的秋茄群落样方,分别记录样方中的植株数量、树高、冠幅、基径、枝下高和生长状况,从而分析桐花树群落和秋茄群落的信息;对几株特别高大的秋茄老树进行测量和记录,从而分析秋茄老树的信息;对水黄皮的数量进行统计,并随机选择10株水黄皮进行测量和记录,从而分析水黄皮群落的信息。
1.2.2植物健康评价采用目测的方法,详细记录各物种的生长状况,包括:长势、病虫害、开花结果等情况,并做出植物健康评价。
1.2.3水质检测水质取样和检测方法参考GB/T12763.4-2007和GB17378.4-2007。
水样采集后,分别向谱尼测试集团广州市分公司和创绿中心送检,检测项目包括PH、盐度、磷酸盐、高锰酸盐指数、氨、无机氮、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以及溶解氧等,并参考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进行水质评估。
1.2.4软体动物调查在2015年5月9-10日对坦头红树林区进行软体动物调查,包括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
定量调查A、树栖种类:随机设5m⨯5m的样方5个(陆缘和海缘各1个,林内3个),采集样方内树上所有的软体动物,记录数量、攀附树种及高度;B、底栖种类:在断面中按滩涂高程设置陆缘、林内和海缘三个样地,取样在退潮后低潮区露出30min后进行,每个样地随机设4个25⨯25cm的样方,快速收集框内泥面上的软体动物,再挖底质30cm深,用1mm筛重复筛洗3次,记录个体数量和生长环境。
定性调查:以定量调查的样方数据为主,补充样方以外红树林区的全面调查。
各样方样品采用样品袋分装后带回,清除软体动物表面污物和杂质,计数并用便携式电子天平(BT124S,德国Sartorius)称重,然后用纱布分包后置于70%酒精溶液中保存。
1.2.5鸟类、蟹类和昆虫调查主要通过样线法调查,并补充定性调查。
图1-2植物群落调查图1-3软体动物调查2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概况广州历史上曾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然而相关的文献资料寥寥无几。
一些结合海洋地质学和孢粉学的研究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其中包括广州番禺等地)早期有较丰富的红树林资源;195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广州植物志》有秋茄、老鼠勒等红树植物的记录;1991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的环境演变》有红树林腐木的记录。
CMCN对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贝类特别是耳螺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广州历史上曾有大面积红树林分布的事实。
南沙区坦头村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珠江口沿岸。
根据海洋地质学和孢粉学等研究,南沙区历史上曾有大片茂密的红树林分布,但由于长期的围海造田、围垦养殖以及城市化建设,天然红树林几乎已被破坏殆尽。
李玫等(2009)对广州南沙湿地多样性的研究发现,南沙区红树林仅63hm2,且绝大部分为人工林。
目前坦头村幸存的成片天然红树林在广州实属罕见,具有重要的保护与科研价值。
2.1红树林概况坦头村红树林主要分布于虎门轮渡码头周边海域,包括从码头至有荣修船厂沿岸、马安涌东侧和合成涌两侧,经常性浸水深度30~50cm,实测海水盐度2.4‰。
根据广州市农业局海洋综合管理处2004年发布的《关于广州市南沙坦头天然红树林群落调查的报告》,经实地调查和Google earth校正,坦头村现存红树林45.5亩(图2-1黄线区域),地理坐标:N22º48′44″~22º48′52″,E113º34′33″~113º34′47″。
红树林林带总长约500m,宽度一般在20~70m,最宽处约110m。
其中黄A区现已完全被海堤隔离,陆地化,长约75m,宽约65m,卤蕨群落集中分布于此,间杂分布一些阔苞菊;黄B区为狭长型,宽度5~12m,主要分布苦郎树,也分布一些老鼠勒;橙色区主要为半红树植物黄槿分布区;绿色区在红树林陆缘海堤边,狭长型,宽4~8m,主要分布水黄皮;蓝色区域宽15~30m,为填土后人工种植的无瓣海桑。
2004年,相关政府部门曾在红树林外缘进行保护性填土工程。
根据广州南沙南国测绘有限公司出具的《南沙坦头村红树林保护工程土方计算图》显示,拟填土喷泥施工面积为11895.4平方米,总填方量14823.0立方米,标高0.32米。
图2-1南沙坦头村红树林分布图2.2硬件设施现有硬件设施:《广州南沙坦头红树林简介》牌一块,公共指示牌八块,红树林物种标识牌13块,林外以水泥柱固定的长约1000m的围网。
缺少的硬件设施:界碑一批(界碑用以标记红树林分布区范围,明确保护领域)。
部分物种指示牌指示不明确。
(例如在苦郎树和桐花树的指示牌并排放于这两种植物相接处,指示不明确)图2-2公共指示牌图2-3用于修筑防波堤的水泥沉箱图2-4广州南沙坦头村红树林简介牌图2-5红树林物种指示牌2.3软件设施现有软件设施:目前由南沙区农林局负责管理和拨款。
农林局每年向街道办拨款5~15万经费用作日常管护和垃圾清理(街属环卫中心)。
缺少的软件设施:无自然讲解员或生态导览员,也没有生态导览手册等宣传品,民众很难对红树林有更深入的认识;没有为专职巡护员提供系统培训。
除“鸟兽虫木”组织的活动外,没有志愿者服务体系;缺少基本的生态教育资源,比如宣传展板等;缺少保护小区跟社区历史和文化的交流。
图2-6鸟兽虫木工作人员在红树林给公众进行相关讲解2.4水质状况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单因子水质评价方法和两家机构检测结果,广州市南沙区坦头村红树林所在水域水质为劣四类,主要超标项目是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和无机氮,水质状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