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病毒性感染
总结词
病毒性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常见的有流感、肝 炎、麻疹等。
详细描述
病毒性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喉咙痛等,严重时可引起肺炎、 心脏疾病等并发症。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
细菌性感染
总结词
细菌性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有肺炎、肠道感染、皮肤感 染等。
血液传播
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可 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 等传播。
昆虫传播
如疟疾、登革热等,可通过蚊 虫叮咬传播。
感染性疾病的危害
对个体健康的影响
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身体不适、发 热、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 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对社会的影响
感染性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可对社 会造成严重影响,如医疗资源挤 兑、经济损失等。
分类
根据病原体类型,可分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真 菌感染性疾病等;根据传播方式,可分为呼吸道传播疾病、消化 道传播疾病、血液传播疾病等。
传播方式与途径
01
02
03
04
空气传播
如流感、麻疹等病毒性疾病, 可通过飞沫、气溶胶等形式传 播。
接触传播
如肠道传染病,可通过直接接 触患者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 食物、水源等传播。
免疫学检测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诊断
通过检测抗体或抗原,有助于确诊感染性疾 病,如乙肝、艾滋病等。
疾病预后判断
通过检测免疫细胞活性或抗体水平,有助于 判断疾病预后。
疫苗接种效果评估
通过检测接种后机体的抗体水平,评估疫苗 接种效果。
药物疗效监测
通过检测特定指标的抗体或抗原,监测药物 治疗效果。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PPT讲稿共98页文档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PPT讲稿共98页文档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PPT讲稿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及免疫学检测  ppt课件
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及其 免疫学检测
PPT课件
1
传染病:是病原体以某种方式进入到 人体后,并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释放 毒素或导致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 给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一定的损伤 而引起的疾病。
PPT课件
2
病原体
PPT课件
易感人群
3
免疫学检验主要用于:
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判断疗效及预后 流行病学调查
PPT课件
23
临床组合模式
PPT课件
24
模式
HBsAg
Anti-HBs
HBeAg
Anti-HBe
Anti-HBc
临床意义
1
+
-
+
-
+
俗称“大三阳”。急性或慢性 乙肝;病毒在复制,传染性强。 俗称“小三阳”。急性或慢性 乙肝;传染性低。这种模式在 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以及急性感 染人群中较常见,病毒复制可 能仍在进行。 急性或慢性乙肝感染,有传染 性 既往感染 处于HBsAg和HBeAg消失与 Anti-HBe和Anti-HBs出现之间 的一个缺口时期;既往感染 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有免 疫力 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 主动免疫 未感染HBV,属易感者
PPT课件 7
金标法

原理:金标层析法采用双抗原夹 心法免疫测定原理,选择经纯化 的基因工程制备的抗原,分别作 为包被抗原和胶体金结合抗原。 由于层析作用反应复合物沿硝酸 纤维膜向前移动,当遇到包被抗 原时,形成红色沉淀线。在包被 膜上还有一条质控线对照,故当 有两条红线时判为阳性,只有一 条红线时,判为阴性。
PPT课件 12
常见术前检测
甲型肝炎抗体(抗HAV
IgM)
乙肝五项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教学课件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教学课件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 测教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感染性疾病概述 • 感染免疫检测原理 •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特征 • 感染免疫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 • 感染免疫检测技术的进展 •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感染性疾病概述
感染性疾病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立克 次体、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如IgM、 IgG等,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检测病原体核酸,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
其他检测方法
如细胞免疫学检测、微生物培养等,可根据不 同感染疾病的特点选择应用。
感染免疫检测的临床应用
辅助诊断
01
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和核酸,有助于对感染性疾病做出早期、
疫苗研发
感染免疫检测技术可用 于评估疫苗效果和监测 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 情况。
临床辅助
感染免疫检测技术可辅 助医生制定更准确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减少不良反应。
06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各种预防性疫苗,如麻疹、水痘、肺炎球菌疫苗等,预防相关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进步,感染免疫检测技术不断创新,检测的灵敏度、特 异性和速度不断提高。
联合应用
多指标联合检测和多技术联合应用成为发展趋势,可提高检测准 确性和可靠性。
个性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免疫应答特点,开展个性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生存率。
感染免疫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疾病监测

感染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课件

感染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ppt课件
禽流感病毒:H5N1被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IgM 抗体检测用于近期感染的辅助诊断。
副流感病毒感染:IgG抗体无保护作用。抗原用 于早期诊断,IgM抗体用于近期感染的辅助诊断。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抗原用于早期诊断, IgM抗体用于近期感染的辅助诊断。
SARS冠状病毒引起SARS,急性期传染性强,潜伏 期传染性低,康复后无传染性。急性期到恢复期出现 IgM抗体或者IgG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提示有近期 感染。
肥达试验 伤寒沙门菌抗O凝集效价≥1:80、抗H≥1:160、副伤 寒沙门菌抗H≥1:80才有诊断意义。
常用检验项目有抗TB抗体和结核感染T细胞。抗 TB抗体常用ELISA和ICGT检测,结核感染T细胞使用TSPOT TB检测。
抗TB抗体多呈弱阳性反应。T-SPOT TB检测结核 激活的特异性T细胞分泌的IFN-γ ,可避免接种BCG的 影响。二者均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
性传播疾病:可以通过亲密接触传播的传染病。
第二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
非特异性标志物: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 素6
链球菌感染:ASO 沙门菌感染:肥达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抗TB抗体和结核感染T细胞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抗Hp抗体、Hp尿素酶
降钙素原:全身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时,PCT 异常增高,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常用ELISA 和CLIA检测。
HIV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分为HIV-1和 HIV-2两个型,临床以HIV-1型最常见。
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RNA和抗原检测可 以发现窗口期感染者,CD4+和CD8+ T淋巴细胞检测可用于 感染者免疫状况评价。
常用检验项目有抗-HIV、抗-HIV抗体确认试验、HIV 抗原抗体联合检测和HIV p24抗原。抗体初筛常用ELISA和 CLIA,抗体确认常用IB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检测技术
ELISA 化学发光 时间分辨荧光 免疫层析
• 检测方法
夹心法 竞争法
• 检测结果
定性 定量
11.11.2020
11
(一)、HBsAg
双抗体夹心法:两步法,一步法
双抗体夹心法模式:
Ab
Ag
固 相 载 体
标记Ab
11.11.2020
12
(一)、HBsAg
HBsAg抗原表位 1、共同决定簇: a(aa124-147);
感染性疾病
非传染病
感染性疾病不一定会传染,而传染病一定是感染性疾病
11.11.2020
2
感染免疫
感染
致病 ?
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 机体的抗感染免疫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11.11.2020
3
感染免疫
特异性免疫
抗 体
11.11.2020
4
人体内的5种抗体
H链:
,
,
,
,
.
(Alpha) (Gamma) (Mu)
21
(一)、HBsAg
5、标本自身及前处理引起的干扰因素
• 类风湿因子 • 嗜异性抗体 • 自身抗体 • 补体 • 纤维蛋白 • 溶血或黄疸 • 交叉反应性物质 • 外源性物质(污染、抗生素
和生物制剂等)
11.11.2020
22
(一)、HBsAg
6、操作不当或人为等外在因素
• 标本编号、加样或加试剂差错 • 孵育 • 洗板 • 结果判读和报告失误等
分离游离抗原,再加标记抗体的两步法检测: 第一步:包被抗体捕获抗原成为固相,然后分离游 离抗原;第二步:固相抗原与标记抗体结合,分离 液相标记抗体后记录检测信号。
11.11.2020
16
(一)、HBsAg
两步法检测能消除钩状效应:
Ab
标记Ab
固 相 载 体
Ag
11.11.2020
17
(一)、HBsAg
11.11.2020
20
(一)、HBsAg
4、PcAb检测HBsAg(adr)的灵敏度高于McAb
HBsAg McAb (“a”)
标记McAb (抗“d”)
标记McAb (抗“d”)
固 相
HBsAg


标记PcAb (抗“d”)
11.11.2020
HBsAg McAb (“a”)
标记PcAb
(抗“r”)
2、型特异决定簇:
(1) d/y( aa122,赖氨酸/精氨酸); (2) w/r( aa160,赖氨酸/精氨酸);
四种亚型:adr、adw、ayr、ayw。
11.11.2020
13
(一)、HBsAg
检测中常见的问题
1、一步法测定中的钩状效应(Hook effect):
一步法检测时,受检抗原的含量很高时, 过量抗原分别和固相抗体及标记抗体结合,而 不能形成 “固相抗体—抗原—标记抗体”夹心复 合物,所得结果将低于实际的含量,这种现象 称为钩状效应。钩状效应严重时,可出现假 阴性结果。
感染性疾病免疫学检测优秀课 件
11.11.2020
1
什么是感染性疾病?
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 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
一部分疾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 昆虫叮咬等在正常人体间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社 会危害极大,这一类疾病被归于传染病范畴。
传染病
了解这些干扰因素,对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 如何注意和解决这些干扰,以及实验结果的解释 具有重要意义。
11.11.2020
9
常用检测项目
• 乙肝两对半检测 •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 HCV抗体检测 • HIV抗体检测
11.11.2020
10
一、乙肝两对半检测
• 项目
HBsAg HBsAb HBeA g HBeA b HBcAb
18
(一)、HBsAg
HAMA效应的假阳性模式:标本中的人抗鼠抗体分别与固 相HBsAb和标记HBsAb McAb结合,形成固相HBsAb- HAMA-HBsAb复合物。
固相McAb
标记McAb
固 相 载 体
人抗鼠抗体
11.11.2020
19
(一)、HBsAg
3、S基因突变引起的HBsAg漏检:
2、人抗鼠抗体效应 (Human anti-mouse effect, HAMA效应) 对检测的干扰
产生HAMA的原因: • 经常接触老鼠; • 肿瘤病人进行鼠单克隆抗体的治疗。
用鼠源McAb检测HBsAg时,如样品中有HAMA, 就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非鼠源的PcAb可消除HAMA效应。
11.11.2020
7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类型
经典血清学技术
• 凝集反应 • 沉淀反应 • 补体结合反应 • 中和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 荧光标记技术 • 放射免疫标记技术 • 酶免疫技术 • 胶体金免疫技术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11.11.2020
8
要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 实验的检测原理及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干扰因 素,有比较清楚的掌握和了解。
基因突变引起“a”决定簇内部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置 换、缺失或插入,HBsAg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发生改 变,导致其抗原性产生变化。
变异率高 ,自然变异和免疫逃避,变异无地域性。
HBsAg抗原性发生改变,不能被野生型HBsAb所 识别。
不一定HBsAg抗原性发生改变后就一定漏检。很多时候野 生型与突变型是混合存在的,这种情况虽然有突变,同样可 以检出 。
11.11.2020
14
(一)、HBsAg
双抗体夹心一步法的钩状效应
固 相 载 体
标记Ab
11.11.2020
固相Ab
Ag
15
(一)、HBsAg
• 钩状效应是HBsAg一步法检测时不可避免的现象; • 由于钩状效应的存在,一步法检测HBsAg所得到的
检测信号无法确定其真实性; • 解决钩状效应的根本方法为固相抗体与抗原反应后
(Delte) (Epsilon)
11.11.2020
5
Ig 种类 IgA, IgG, IgM,
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11.原理
基于抗体-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的特点
+
Ag
Ab
Ag-Ab
利用已知 Ag 检测 未知 Ab
利用已知 Ab 检测 未知 Ag
11.11.2020
11.11.2020
23
(一)、HBsAg
常见HBsAg检测情况:
ELISA
• 检测模式:一步法。原材料:McAb;
• 检测结果:定性。
• 缺点:钩状效应,灵敏度较差,HAMA干扰、RF干扰,不 能定量。
化学发光(某些公司)
• 检测模式:一步法。原材料:McAb;
• 检测结果:定量。
• 灵敏度好于ELISA,无RF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