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结晶水合物中结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熟悉分
三大实验--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CuSO4· 5H2O在受热时逐步发生的反应:
CuSO4
白色
650℃
-SO2
CuO
黑色
加热温度过高,硫酸铜 发生分解,会影响测定 结果
恒重操作:
在完成第一次加热、冷却、称重后,再进行第二 次加热、冷却、称量,若第二次质量在减小,还 要做第三次加热、冷却、称量,直至连续两次质 量差不超过0.001g为止,若为托盘天平,则不超 过0.1g为止。
偏小
2.例如加热时,晶体溅出瓷坩埚外,又如加热过头,无水CuSO4分解,又 如称量错误,硫酸铜晶体多而计量小,都造成测定结果偏大。
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学生实验、误差分析
李桂伯 liguibo@
复习:⒈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
硫酸铜晶体加热到250℃左右时将全部失去结晶水, 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
m(H2O)
=1︰X M(H2O)
引入
加热5克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至完全失去 结晶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2克,求硫酸铜晶 体的化学式。
△ CuSO4· xH 2O CuSO4 xH 2O
160g 18xg 3.2g (5-3.2)=1.8g
X=5 CuSO4·5 H2O
二、实验操作
(1)实验目的: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CuSO4· x H2O中x的值)
(2)药品: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 实验仪器
研钵、药匙、电子天平、瓷坩埚、坩埚钳、泥三角、 煤气灯、玻璃棒、干燥器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分析 质量测定 确保结晶水完全失去 加热装置 防止飞溅或带出 干燥装置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word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word 教案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设计了三个定量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定量测定的科学方法、态度和技能,结晶水含量测定是学习重量法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设计上采纳了分层次递进的做法:依照物质性质确定实验原理;再依照初步设想拟定初步流程(形成实验的雏形、实验的框架);再描述具体方案(关注实验细节,如仪器、装置、药品、操作顺序等)。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差不多学习了测定1mol 气体的体积定量实验,差不多初步具备了定量分析实验的相关知识。
能力基础:在学习第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过从实验原理向具体方案的转化过程,而认识的深化必须基于知识的运用,因此本实验再次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空间。
教学目标1.明白得结晶水合物中结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初步学会瓷坩埚、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正确使用,了解恒重等差不多操作技能。
2.通过设计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流程图,认识测定物质组成、确定物质化学式的定量实验一样方法。
3.通过恒重操作的讨论,体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定量测定实验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难点:完善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图。
教学用品药品:CuSO 4·xH 2O仪器: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干燥器、酒精灯、药匙。
教学流程1.2.流程说明引入:出示胆矾晶体与无水硫酸铜。
摸索1:设计确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简单实验流程图。
摸索2:为了减小误差,确保测定准确的关键操作有那些?如何完善实验流程。
总结:对实验操作关键点、注意事项归纳。
3.课后作业 按实验流程图顺序分析操作不当引起的实验误差。
板书设计 10.2.1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一、实验原理二、实验流程图流程仪器注意10.2.1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学案班级姓名1.课前分析:●CuSO4·5H2O和CuSO4相互转换的方程式:●加热5克硫酸铜晶体(CuSO4·x H2O)至质量不再变化,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3.2克。
高二化学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内。
(3)在靠近坩埚的沙浴中插入一支温度计
(300℃),其末端应与坩埚底部大致处于同
一水平。
(4)加热沙浴至约210 ℃,再慢慢升温至280 ℃
左右,控制沙浴温度在260~280 ℃之间。 (5)当粉末由蓝色全部变为白色时停止加热(约
需15~20min)。 (6)移入干燥器,冷至室温,在天平上称量。记 下数据。 (7)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恒重”(本实验要求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结晶水合物重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
方法。
(2)学习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使用和沙浴加
热、恒重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利用结晶水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可以脱去结晶水的 一部分或全部的方法。 CuSO4· 5H2O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逐步脱水:
CuSO4· 5H2O CuSO4· 3H2O CuSO4· H2O
至略高于室温。
(2)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注意:热坩埚
放入干燥器后,一定要在短时间内将干燥器 盖子打开1~2次,以免内部压力降低,难以 打开)。
(3)取出,用天平称量。重复加热至脱水温度以 上、冷却、称量,直至恒重。
2、水合硫酸铜脱水
(1)在已恒重的坩埚中加入1.0~1.2g研细的水
合硫酸铜晶体,铺成均匀,再用天平称 量。 (2)将已称量的、内装有水合硫酸铜晶体的坩埚 置于沙浴盘中,将其四分之三体积埋入沙
无水硫酸铜的质量/159.6g· mol-1 _________
结晶水的质量m3——————
结晶水的物质的量=m3/18.0 g· mol-1_________
每物质的量的CuSO4的结合水——————
水合硫酸铜的化学式——————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第一课时)》教案
《10.2结晶⽔合物中结晶⽔含量的测定(第⼀课时)》教案《10.2结晶⽔合物中结晶⽔含量的测定(第⼀课时)》教案松江四中李婉⼀、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化学》⾼⼆年级第⼀学期第⼗章“学习⼏种定量测定⽅法”第⼆节“结晶⽔合物中结晶⽔含量的测定”第⼀课时内容。
第⼗章共有三个定量实验:“测定1mol⽓体的体积”“结晶⽔合物中结晶⽔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其中“测定1mol⽓体的体积”是拓展型课程内容,因此“结晶⽔合物中结晶⽔含量的测定”就成为本章的第⼀个定量实验,是学⽣学习定量测定⽅法的第⼀课,也是学⽣学习的第⼀种定量测定⽅法——重量法。
因此,本节课设计思路:既然是第⼀课,那么本节课的任务是带领学⽣进⼊定量测定实验的殿堂,在完成本节课后对定量实验的核⼼——“精准性”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设计让学⽣在测定物质组成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精准性”徐徐展开内容,感受“精准性”在定量测定中的意义和价值,为后⾯学习“中和滴定”和拓展型课程中的“⽓体摩尔体积的测定”、“⼩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打好基础。
2.教学基本要求分析《上海市⾼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中阶段共学习5个定量实验,按基础性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顺序,分别是“配制⼀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结晶⽔合物中结晶⽔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体摩尔体积的测定?”、“⼩苏打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测定?”。
其中对“结晶⽔合物中结晶⽔含量的测定”的学习⽔平要求:知识⽔平C级,技能⽔平C级;即知识达到运⽤层⾯,能将所学内容应⽤到新的情境中,并⽤于解决简单的问题;技能达到设计层⾯,能根据具体情境的需要,选择、组合相关实验操作,解决问题。
虽然,在⾼⼀年级学习“配制⼀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初次接触了定量实验,但对定量实验的“精准性”核⼼只有⼀个模糊的印象,技能⽔平也只要求达到B级:能规范、熟练地完成某种操作的⽔平。
⽽本节课要在其基础上,技能⽔平有所提⾼,要求达到C级设计⽔平;但是在具体要求⼀栏的描述中,并没有出现设计⽅案四个字,⽽是解释实验原理、复述恒重操作要点的概念和操作要点、描述实验步骤、归纳仪器使⽤要点。
高老师无机化学实验 教案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有实验报告模板
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教案讲授先将沙浴开了。
总结实验报告,对不合格的要求重新写。
复习分析天平的使用,称量方法,有那几种?一、实验目的:1.了解结晶水合物中结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学习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使用和沙浴加热、恒重等基本操作。
二、原理很多离子型的盐类从水溶液中析出时,常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或称水合水)。
结晶水与盐类结合得比较牢固,但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可以脱去结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
五水合硫酸铜晶体在不同温度下按下列反应逐步脱水:无水硫酸铜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
问题:无水硫酸铜什么颜色? 蓝色表明有什么?因此对于经过加热能脱去结晶水,又不会发生分解的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的测定,通常是把一定量的结晶水合物(不含附水)置于已灼烧至恒重的坩埚中,加热至较高温度(以不超过被测定物质的分解温度为限)脱水,然后把坩埚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取出用分析天平称量。
由结晶水合物经高温加热后的失重值可算出该结晶水合物所含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以及每物质的量的该盐所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从而可确定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由于压力不同、粒度不同、升温速率不同,有时可以得到不同的脱水温度及脱水过程。
∵1mol 1mol n mol∴4242()():1:n ()()m CuSO m H O M CuSO M H O =∴ 4224242444()()160()160[()()]n ()()18()18()M C u S O m H O m H O m C u S O x H O m C u S O M H Om C u S O m C u S O m C u S O ⨯⨯∙-===⨯⨯三、基本操作:1. 分析天平的使用484242299424222184242CuSO 5H O CuSO 3H O + 2H O CuSO 3H O CuSO H O + 2H OCuSO H O CuSO + H O−−−→−−−→−−−→℃℃℃4242n n CuSO H O CuSO H O∆∙−−→+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
高二化学上《10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结...》18沪科课标教案教学设计讲
1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上海市行知中学张春燕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知道瓷坩埚、研钵、干燥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并能初步操作。
3.理解恒重操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初步学会根据原理设计步骤并选择合适的仪器。
2.通过感受定量测定中“精准”的重要性,认识恒重操作是判断结晶水合物全部失去结晶水的方法。
3.在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思维的严密性,感悟定量实验中“精准”的意义。
2.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体验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原理。
2.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步骤。
难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2.提高实验“精准”的方法与操作。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的定量实验,已经初步具备了定量实验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的定量实验过程中,已有从实验原理到实验步骤设计的体验。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是高中化学一个重要2 的定量实验,它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定量测定科学方法、态度、技能的重要载体。
教学设计着重三个环节:(1)通过对实验目的的认识,以及对硫酸铜晶体的性质、组成的复习、分析讨论,为学习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设计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作铺垫。
(2)以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原理的讨论为例,概括出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掌握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3)在学生初步设计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围绕定量实验的中心“精准”,从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的严谨两方面来分析每个实验步骤,完善实验设计。
教学中主要讨论了两个重要的操作“称量操作”和“加热操作”,通过这两个操作的讨论,将定量实验的灵魂“精准”的思想渗透给学生,并让学生明白实验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整个方案完善的过程,不仅使学生对定量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经历了切实的体验,体会获得知识所经历的曲折复杂的过程及应付出的努力,感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水合硫酸铜结晶水测定实验报告
水合硫酸铜结晶水测定实验报告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练习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练习一、选择题1.某学生称量CuSO4·5H2O时,左盘放砝码4 g,游码在0.5刻度处,天平平衡。
右盘CuSO4·5H2O晶体的质量是( )(A)4.5 g (B)4 g (C)3.5 g (D)3 g2.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晶体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C)为了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需移动游码使之平衡(D)取待测液的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没用待测液润洗3.实验室测定CuSO4·5H2O晶体里结晶水的n值时,出现了三种情况:①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物质②晶体尚带蓝色,即停止加热③晶体脱水后放在台上冷却,再称量。
使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下列操作:①用铁坩埚灼烧烧碱②用瓷坩埚除去胆矾晶体中的结晶水③用酸式滴定管装KMn04溶液④直接加热蒸发皿,其中正确的是()(A)都正确(B)①④(C)③④(D)②③5.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A)测定胆矾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强热迅速蒸干,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B)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里有少量水(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D)加热胆矾晶体测其结晶水含量时,加热过程中坩埚没有盖盖6.托盘天平一般精确到__________g,称取 5.0gCuSO4·5H2O 之前,应先将天平_______并在两个托盘上各放__________。
然后在________盘先放_________g__________。
在_________盘加________。
称毕应及时将砝码___________,并使天平复原。
7.已知在坩埚中加热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过程如下:102?C113?C258?CCuSO4?5H2OCuSO4?3H2OCuSO4?H2OCuSO4有人借助如图封闭装置进行硫酸铜晶体脱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可用于验证的化学定律是_________________ (2)d处加热片刻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此装置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如不合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十3CuON2十3Cu十3H2O。
(教案)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教学设计青浦二中陈娟一、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章教材设计了三个定量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定量测定的科学方法、态度和技能,结晶水含量测定是学习重量法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分层次递进的做法:根据物质性质确定实验原理;再根据初步设想拟定初步流程(形成实验的雏形、实验的框架);再描述具体方案(关注实验细节,如仪器、装置、药品、操作顺序等)。
充分注意定量测定中的“准确性”要求,加强测定原理到实验步骤的教学。
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定量实验,已经初步具备了定量分析实验的相关知识。
能力基础:在学习第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过从实验原理向具体方案的转化过程,而认识的深化必须基于知识的运用,因此本实验再次为学生创设参与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初步学会瓷坩埚、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正确使用(3)了解恒重等基本操作技能2、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设计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认识观察、测量、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2)通过设计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流程图,认识测定物质组成、确定物质化学式的定量实验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定量实验中“准确性”的意识,逐步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测定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原理、恒重操作难点:恒重操作、完善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图四、教学过程设计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学案班级姓名一、课前分析:1、硫酸铜晶体在110°C开始失去部分结晶水,150°C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生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650°C硫酸铜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
硫酸铜晶体受热时,结晶水逸出,使规则外形的晶体爆裂,有飞溅现象。
室温时,白色无水硫酸铜在空气中容易变成蓝色晶体。
北师教材版无机化学实验大纲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学时:96 课程学分: 3适用专业(专业类):化学化工类-化学,实验项目18个,学时96。
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1.学习并了解常见无机物制备、分离、和提纯方法。
2.学习并掌握分析天平的使用。
3.学习滴定管、容量瓶、吸量管等容量仪器的校正和使用,确立量的概念。
4.学习几种常数的测定方法,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5.通过实验培养以下能力:(1)学会查阅相关文献及资料。
(2)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取得可靠实验结果。
学会用实验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4)学会实验仪器(一般测量仪器、玻璃仪器等)正确使用方法。
(5)学会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误差表示、并得出可靠结论。
1.《无机化学实验》,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2.《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中山大学等校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大学化学实验》,南京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四、说明1、本教学大纲从2005级学生开始使用。
2、本课程开出时间为:大学一年级第1学期(48学时,理工科类学生)和大学一年级第2学期(48学时,理科类学生)。
五、各实验项目说明实验一常用仪器洗涤、干燥;一般溶液配制1.目的要求(1)了解基础化学实验的目的要求(2)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3)了解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方法。
(4)学习试剂的取用,台秤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5)学习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
2.实验内容(1)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2)用浓盐酸配制500 ml 0.1mol/l HCl溶液(3)配制100ml 3mol/l硫酸溶液(4)介质水溶法配制易水解盐的溶液实验二玻璃工的基本操作1.目的要求(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并掌握它的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弯,拉玻璃管的基本操作(3)练习塞子钻孔操作2.实验内容(1)煤气灯的使用(2)截断玻璃管和玻璃棒(3)拉细玻璃管和玻璃棒(4)弯曲玻璃管(5)塞子钻孔实验三分析天平的使用及容量仪器校正1.目的要求(1)学习分析天平的使用。
10.2-1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恒重操作
〔练习与评价三〕
3、过氧化钙(CaO2·xH2O)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物 质,带有数量不等的结晶水,通常还含有部分氧化
钙。
(1)现称取0.542g过氧化钙样品,灼烧时发生如
下反应,2CaO2·xH2O→2CaO+O2↑+2xH2O,得 到标0准.0状06态m下o的l 氧气67.2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钙的
=
1 x
(m2-m0)/160 (m1-m2)/18
1 =x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目标与要求 准备与导入 探究与深化 练习与评价 回顾与小结 作业与拓展 资源与链接
〔探究与深化二〕
(4-1)
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操作上除了要求 称量准确、加热时晶体不能飞溅损失等,关键 是确保硫酸铜晶体完全分解成无水硫酸铜,如 何判断完全分解?
=
(5-4)
1 x
问题:本实验中需多次称量,如何能避免物质转 移过程中的误差?
为了操作的方便和精确,此实验中各阶段的 固体物质都是放在同一坩埚里,连同坩埚的 质量一起称量,其间没有固体物质的转移。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目标与要求 准备与导入 探究与深化 练习与评价 回顾与小结 作业与拓展 资源与链接
电子天平、坩埚、坩埚钳、干燥
称量次序 m(坩埚+无 水碳酸钠)g
1
48.520
__器__、_玻__璃__棒__、__酒_精__灯__________
2
44.823
(2)是否需要第五次加热、冷却再
3
称量?为什么? 不需要
4
(3)数据处理:
43.102 43.102
m(无水碳酸钠)=_1_0_._6_0_2_g___,m(结晶水)=1_2_._5_9_6_g_____。
高二化学上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数据分析、计算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感到困惑,教师应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的需求,提供个别辅导。
3.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出不同水平,有的学生沟通能力较强,能够主动承担责任;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强调结晶水含量测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醒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过程中的现象和规律。
2.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师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模仿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结晶水含量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总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并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字数在500字左右。
2.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巩固结晶水含量测定相关知识。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种物质中的结晶水含量。要求实验步骤清晰,数据记录准确,并分析实验结果。
1.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结晶水的概念、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以及实验操作方法。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
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解释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描述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步骤归纳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要点知识梳理1.实验原理:CuSO4 ·x H2O CuSO4 + x H2O↑160 g 18 x gA gB g (A-B) gx =2. 操作步骤:(1)研磨:在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2)称量: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坩锅质量(W0 g)。
(3)再称:称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W1g)。
(4)加热:加热至色晶体全部变为色粉末,并放入中冷却。
(5):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瓷坩埚+硫酸铜粉末的质量(W2g)。
(6):把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冷却。
(7):将冷却后的盛有硫酸铜的瓷坩埚再次称量(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g)。
(8)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简称:“”、“”、“”、“”。
(9)依据理论值计算误差。
绝对误差 = ______________ ;相对误差 = 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事项①晶体加热后先放在石棉网上稍冷却,之后一定要放在干燥器内冷却,以保证无水硫酸铜不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而引起测得值偏。
②晶体要在坩埚底上摊开加热,有利于失去全部结晶水,以免引起测得值偏。
③加热时间不充分、加热温度过低(未全变白),都会使测得值偏。
④加热过程中,应慢慢加热(可改垫石棉网),以防因局部过热而造成晶体溅失,引起测量值偏。
⑤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导致硫酸铜少量分解,使测得值偏。
学生练习1.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记录的数据。
坩埚质量:m1 g,坩埚+硫酸铜晶体质量:m2g 坩埚+无水CuSO4质量为:m3 g则硫酸铜晶体C uSO4·nH2O中的n的计算公式为:2.根据实验室中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
高中化学-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9)配制100mL0.20mol/L氯化钾溶液:某学生将准确称量的1.49g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由烧杯倒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震荡摇匀。该学生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的A是________,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滤时,某学生的操作如右上图,请用文字说明图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加热、再称量至恒重:把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瓷坩埚再加热,再放入干燥器里冷却后再称量,并记下瓷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到两次称量的质量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
(6)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结果求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原样品中含有少量硫酸钠固体
变式2:在进行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会出现各种情况,请说明下列几种情况分别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并简述原因。
(1)胆矾晶体的样品中含有加热时不分解的杂质。
(2)使用前,瓷坩埚未干燥,含少量水滴。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二、实验方案与步骤
研钵) 研磨: (1)研磨: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研钵) 以防止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发生飞溅 (以防止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发生飞溅) 称量: (2)称量:准确称量一干燥洁净的瓷坩锅 质量( 质量(m0) (电子天平、瓷坩埚、坩埚钳) 电子天平、瓷坩埚、坩埚钳) 称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 称量瓷坩埚+硫酸铜晶体的质量(m1) 加热: (3)加热:加热至蓝色晶体全部变为白色 粉末 (酒精灯、铁架台、铁圈、泥三角、玻璃棒 ) 酒精灯、铁架台、铁圈、泥三角、
名 称
第一次
第二次
数 据 记 录 表 设 计
瓷坩埚质量( 瓷坩埚质量(m 0克) 硫酸铜晶体质量( 瓷坩埚 + 硫酸铜晶体质量(m 1克) 瓷坩埚 + 无水硫酸铜质量(m 2克) 无水硫酸铜质量( 硫酸铜晶体质量(m 1 -m 0) 硫酸铜晶体质量( 无水硫酸铜质量( 无水硫酸铜质量(m 2 -m 0) 结晶水质量( 结晶水质量(m 1 -m 2) X的值(精确到小数 位) 的值( 的值 精确到小数2位 实验平均值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一、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 CuSO4·xH2O
化学反应
CuSO4· xH2O CuSO4 + xH2O
实验 原理
所测数据 计算公式
硫酸铜晶体质量m 硫酸铜晶体质量 1 无水硫酸铜质量m 无水硫酸铜质量 2
X= m1 - m2 18 m2 160
(8)误差分析 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
理论值——5 5 理论值
实验测定值实验测定值- 5 *100% 5
Hale Waihona Puke 绝对误差= 实验测定值绝对误差 实验测定值- 5 合理测定值范围:4.90~5.10 合理测定值范围:
10.2-1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恒重操作报告
目标与要求 准备与导入 探究与深化
练习与评价 回顾与小结 作业与拓展 资源与链接
10.2-1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 及恒重操作
目标与要求 准备与导入 探究与深化
练习与评价 回顾与小结 作业与拓展 资源与链接
教学目标
学习要求
目标与要求 准备与导入 探究与深化
练习与评价 回顾与小结 作业与拓展 资源与链接
160(m1-m2) X= 18m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目标与要求 准备与导入 探究与深化
练习与评价 回顾与小结 作业与拓展 资源与链接
〔探究与深化一〕
(5-4)
一、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
n(CuSO4) = n(H2O) m(CuSO4)/M(CuSO4) m(H2O)/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目标与要求 准备与导入 探究与深化
练习与评价 回顾与小结 作业与拓展 资源与链接
〔探究与深化一〕
(5-3)
讨论
依据以上原理,请你初步设计一个确定硫酸 铜晶体化学式的实验步骤。
1、称量CuSO4· xH2O (m1g) 2、在坩埚中加热分解 3、冷却 4、称量CuSO4 (m2 g) 5、计算 m2 160 m(H2O)=(m1-m2)g (m -m ) : 1 2 =1:x 18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体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的科学态度在定量测定实验中的意义。
教学目标
目标与要求 准备与导入 探究与深化
学习要求
练习与评价 回顾与小结 作业与拓展 资源与链接
〔学习要求 〕
1.掌握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学 会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方法。 2.初步学会瓷坩埚、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使用, 学会使用瓷坩埚的灼烧技能。 3.理解和学会恒重等基本操作技能。
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精)
10.2 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授课人 秦会利时间: 2006年11月22日 班级: 崇明中学高二4班一、教学目标1、通过问题的分析理解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原理,通过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及可能出现问题的设想及解决,理解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操作2、初步了解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3、通过对实验方案及仪器选择的讨论、评价与优化,体会获得知识的艰辛,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严谨的科学态度4、体验探究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探究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美二、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原理、方案设计、恒重操作难点:方案设计三、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创设情境,寻求原理,引导学生初步设计实验方案[投影]]已知:硫酸铜晶体(蓝色)在110℃开始失去部分结晶水,15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生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650℃时硫酸铜分解成黑色的氧化铜。
室温时: CuSO 4 + 5H 2O CuSO 4·5H 2O[学生]讨论、汇报师生共同评价、得出最优原理[转折]接下来我们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师]分发实验方案设计表[教师]巡回指导………第二阶段:交流评价,掌握实验中两个重要的操作[教师]从学生所设计的实验步骤来看,本实验有两个重要的操作,一个是加热,一个是称量。
[投影学生设计的加热装置简图CuSO 4·xH 2O CuSO 4 + xH 2O ∆ CuSO 4 CuO + SO 3650℃[师生]交流评价、小结[转折]除了加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操作称量……[师生]讨论得出电子天平。
[投影并展示]电子天平[教师] 加热后还要再称量,能直接称量吗?如何冷却?(引导关注资料上的信息)[师生讨论]体验设计发明的过程[投影]干燥器第三阶段:回归原理,抓住关键,自我完善发展[引导]让我们再回归到我们的实验原理,从原理上再来分析一下要想准确地求得x值,本实验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学生]讨论得出:准确称量、保证水充分失去、控制好温度[教师]如何保证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完全失去呢?1、研磨2、搅拌[教师]如何知道结晶水已完全失去呢?[学生]讨论得出:恒重操作[引导]现在请同学们重新思考,自己所写的步骤是否完善,所列的仪器有没有遗漏,通过讨论完善自己的方案设计表。
实验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实验四 五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3、练习使用研钵、坩埚、干燥器等仪器4、掌握沙浴加热、恒重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结晶水合物受热时,可以脱去结晶水。
CuSO 4·5H 2O 在不同温度下按下列反应逐步脱水:CuSO 4·5H 2O CuSO 4·3H 2O+2H 2O CuSO 4·3H 2OCuSO 4·H 2O+2H 2OCuSO 4·H 2OCuSO 4+H 2O加热CuSO 4·5H 2O 控制温度为260℃~280℃,CuSO 4·5H 2O 可以脱去全部结晶水。
精确称量CuSO 4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结晶水的含量。
三、基本操作 1、热浴:当被加热物质需要受热均匀又不能超过一定温度时,可用特定热浴间接加热。
(1)水浴(水浴锅、大烧杯)当要求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而温度不超过100℃时,使用水浴加热。
只需加热在80℃以下者,容器受热部分可浸入水中,但不接触浴底。
在80℃以上者,可利用蒸气加热。
水浴是用灯具把水浴中的水煮沸(水浴内盛水的量保持容量2/3左右的水量)用水蒸气来加热器皿。
实验室常用大烧杯代替水浴锅加热。
(水量占烧杯容积的1/3)(2)甘油浴(石蜡浴)当要求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温度又需高于100℃时,可使用油浴。
用油代替水浴中的水,即是油浴。
其中甘油浴用于150℃以下的加热,石蜡浴用于200℃以下的加热。
218℃99℃48℃(3)沙浴沙浴是一个铺有一层均匀的细沙的铁盘。
先加热铁盘,器皿的被加热部位埋入细沙中,若要测量沙浴的温度,可把温度计水银球部分埋入靠近器皿处的沙中(不要触及底部)。
用煤气灯或酒精喷灯加热沙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内容
一、恒重坩埚
将一洗净的坩埚及坩埚盖置于泥三角上。小火烘 干后,用氧化焰灼烧至红热。将坩埚冷却至略高 于室温,再用干净的坩埚钳将其移入干燥器中, 冷却至室温(注意:热坩埚放入干燥器后,一定 要在短时间内将干燥器盖子打开1~2次,以免内部 压力降低,难以打开)。取出,用电光天平称量。 重复加热至脱水温度以上、冷却、称量,直至恒 重。
实验注意事项
CuSO4 .5H2O 的,
不能是浅蓝色。 注意恒重 注意控制脱水温度
准备干燥器时要用干的抹布将内壁和磁板擦抹干净,一般 不用水洗,以免不能很快干燥。放放干燥剂时,干燥剂不要 放得太满,装至干燥器下室的一半就够了,太多容易玷污坩 埚。
开启干燥器时,应左手按住干燥器的下部有右手握住盖的 圆顶,向前小心推开器盖。盖取下时,将盖倒置在安全处。 放入物体后,应及时加盖。加盖时也应该拿住盖上的圆顶推 盖严。当放入温热的坩埚时,应将盖留一缝隙,稍等几分钟 再盖严;也可以前后推动器盖稍稍打开2~3次。搬动干燥器 时,应用两手的拇指按住盖子,以防盖子滑落打碎。
思考题
在水合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中,为什么沙浴加热 并控制温度在280℃左右?
加热后的坩埚能否未冷却至室温就去称量?加热 后的热坩埚为什么要放在干燥器内冷却?
在高温灼烧过程中,为什么必须用煤气灯氧化焰 而不能用还原焰中热坩埚?
为什么要进行重复的灼烧操作?为什么叫恒重? 其作用是什么?
分析天平的使用 沙浴加热 研钵的使用方法 干燥器的准备和使用
由于空气中总含有一定量的水汽,因此灼烧后坩埚和沉淀等, 不能置于空气中,必须放在干燥器中冷却以防吸收空气中的 水分。
干燥器是一种具有磨口盖子的厚质玻璃器皿,磨口上涂着 一薄层凡士林,使其更好地密合,底部放适当的干燥剂,其 上架有洁净的的带孔瓷板,以便放置坩埚和称量瓶等。
二、水合硫酸铜脱水
在已恒重的坩埚中加入1.0~1.2g研细的水合硫酸铜晶体,铺 成均匀的一层,再在电光天平上准确称量坩埚及水合硫酸铜 的总质量,减去已恒重坩埚的质量即为水合硫酸铜的质 量。 将已称量的、内装有水合硫酸铜晶体的坩埚置于沙浴 盘中。将其四分之三体积埋入沙内,再靠近坩埚的沙浴中插 入一支温度计(300℃),其末端应与坩埚底部大致处于同 一水平。加热沙浴至约210℃,然后升温至280℃左右,调节 煤气灯以控制沙浴温度在260~280℃之间.当坩埚内粉末 由蓝色全部变为白色时停止加热(约需15~20min)。 用干净的坩埚钳将坩埚移入干燥器内,冷至室温。将坩埚外 壁用滤纸揩干净后,在电光天平上称量坩埚和脱水硫酸的总 质量。计算脱水硫酸铜的质量。重复沙浴加热,冷却、称 量,直到“恒重”(本实验要求两次称量之差小于等于 1mg)。实验后将无水硫酸铜倒入回收瓶中。
了解结晶水合物中结水含量的测定 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熟悉分析天平 的使用,学习研钵、干燥器等仪器 的使用和沙浴加热、恒重等基本操 作。
很多离子型的盐类从水溶液中析出 时,常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或称 水合水)。结晶水与盐类结合得比 较牢固,但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可 以脱去结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 晶
体在不同温度下按下列反应逐步脱 水:
CuSO4 .5H2O 48℃ CuSO4 .3H2O +2H2O CuSO4 .3H2O 99 ℃ CuSO4 .H2O +2H2O CuSO4 .H2O 218 ℃ CuSO4 +H2O
因此对于经过加热能脱去结晶水,又不会发 生分解的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的测定,通常 是把一定量的结晶水合物(不含附水)置于 已灼烧至恒重的坩埚中,加热至较高温度 (以不超过被测定物质的分解温度为限)脱 水,然后把坩埚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再取出用分析天平称量。由结晶水合物经高 温加热后的失重值可算出该结晶水合物所含 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以及每物质的量的该盐 所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从而可确定结晶水 合物的化学式。由于压力不同、粒度不同、 升温速率不同,有时可以得到不同的脱水温 度及脱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