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中东战略以及中东局势综述

合集下载

美国冷战后的外交关系及其中东局势

美国冷战后的外交关系及其中东局势

美国冷战后的外交关系及其中东局势冷战结束后,美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展示出了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在国际社会中维持自己的地位。

特别是在其中东部分中,美国必须通过其外交政策来处理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局势。

在经历了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湾战争的支持和在中东地区的多次冲突之后,美国逐渐崩溃了其东方战略。

更重要的是,美国不再凭借东亚的军事存在维持地位,而是通过施加贸易压力和进行经济制裁来影响东方国家的政策。

在 1990 年代末和 21 世纪初,随着伊朗和中国的崛起,美国在东方外交政策上的失败变得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在东方国际地位的贬值进一步推高了中国和伊朗作为东发力量的地位。

对此,美国的反应是尝试成为一个更具有吸引力和有利于东方国家的合作伙伴。

它着手在巴基斯坦、印度、沙特阿拉伯等东方国家建立起紧密的贸易和安全关系,以增强自己的地位。

不过,随着俄罗斯、伊朗和中国等国家的崛起,美国在东方的地位和实力已经大幅下降。

在中东地区,伊朗开始了一个自己的项目,即通过行使影响来维护自己在该地区的利益,并为之制定了战略。

在阿拉伯世界中,沙特阿拉伯作为美国的盟友已经成为该地区日益严峻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焦点。

在南亚地区,尽管美国已经成为印度的重要合作伙伴,但中国的增强地位让美国的角色日益边缘化。

在东方地区,美国必须考虑到伊斯兰主义的崛起、区域性冲突、派系分道扬镳的趋势和贸易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美国需要更为积极地破解中东地区的问题,以在该地区保持一定的影响力。

美国也需要深入探索与异教徒社区之间的合作,在这里寻求机会,并确信作为一个国家,无论在哪个文化环境中,都会与当地的人民建立基于相互了解和尊重的关系。

此外,美国需要适应一个新兴的多极世界,积极发挥自己的外交力量。

总体而言,美国在东方的外交政策必须综合考虑到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的因素,并适应国际和地区性的变化和趋势。

必须明确美国的目标、选择战略,提高专业人才的领导素质,加强国家的战略沟通和外交宣传。

评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

评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

浅析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2012211436 郭培培历史文化学院)摘要:中东地处欧非亚三大洲交接处,拥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能源资源、能源供应和价格影响各国经济盛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并制定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开始涉足中东地区: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争夺中东地区的控制权;冷战后,美国取得了对中东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对中东的控制,是其全球称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美国中东政策遏制苏联全球称霸战略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肇始于杜鲁门政府,成熟于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在中东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利益。

战后,美国为推行其称霸全球的对外战略,以苏联共产主义扩张为口实,极力向“遏制”中东地区渗透。

从战后初期美国在中东地区渗透的过程来看,制定中东政策的目标具有多重性。

首先,“遏制”中东是最直接、最突出的目标;其次,排挤英、法在中东的势力,这是美国中东政策中应有的既定目标,也是其中较为隐蔽的一项内容;第三,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目标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中东政策的正式出笼。

随后美国通过各种渠道和机会向中东地区渗透,到1957年初艾森豪威尔提出中东的政治真空,美国的中东政策日益成熟。

战前英、法等国直接控制中东,欧洲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中东的石油供应。

战后,美国在实施中东战略时,几乎都以遏制苏联扩张为旗号。

美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西欧国家加入到反苏队伍中来,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美国的势力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中东,又不至于引起英法等国的战略反对。

这样,美国通过实施“遏制”又可暗中达到排挤英法,乘机向中东扩展自身利益的目的。

美国战后在中东地区渗透,其目的不仅在于扩大美国的战略利益,还乘机扩大美国的经济利益。

在经济上,美国首先看重的是中东的石油资源。

尽管美国的石油资源也相当丰富,但战后经济的发展使美国的石油消耗增加。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美国对中东地区及伊拉克的影响与后果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美国,在20-21世纪的世界层面上,发挥着难以想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此,我对于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行为及看法,叙述一些个人的观点。

自二战以来,美国的国际地位就在不断的改变。

在战争初期,美国为反法西斯阵营提供武器装备;在不列颠战役中,英国能支撑下去很大程度就是因为美国的援助;而在后来的苏德战争刚爆发的时候,美国为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对苏联后来战争优势的确立影响很大。

在战争中期,美国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向轴心国阵营宣战,这一阶段主要是美国工业能力逐渐进入战时状态,而在1943年则是转折点,美军取得了瓜岛,珊瑚海,和中途岛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太平洋战场。

在战争后期,是美国这一战争机器彻底爆发的时期。

美国不仅仅在太平洋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攻,发动了多次海上航母战,还实施了多元化的作战方式,分割包围日军在太平洋的各个岛屿。

而在欧洲战区,美国则开始对德国进行大规模的战略空袭,一次出动战略轰炸机的数量高达数千架。

1944年6月,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几个月后解放法国,比利时等国家。

1944年后期,美军在莱特湾海战,马里亚纳海战中已经彻底消灭日本水面力量,并攻占塞班岛,开始对日本进行战略空袭。

1945年,美军在欧洲战场上跨过莱茵河,在意大利战场上解放北意大利,在太平战场上发动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开始对日本本土发动攻势。

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欧洲的战事结束。

1945年8月,美军分别对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两枚原子弹,日本投降,二战结束。

二战为美国之后在国际上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在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上的不同领域都扮演着不同角色。

首先在经济上,对于战后的欧洲,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扮演的是“救世主”的角色。

只是东欧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普遍拒绝加入该计划,所以美国的这个救世主也只是相对于西欧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

美国大中东战略和中东局势

美国大中东战略和中东局势

美国大中东战略和中东局势摘要:由于地缘政治、能源供应、宗教纠葛、民族矛盾、发展模式、历史恩怨等因素,大中东政治生态脆弱而复杂,外在因素一向严重影响大中东局势发展。

由于美国等大国的介入,整个大中东地区局势出现结构性动荡,地区反美力量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出现激烈碰撞,导致中东局势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

关键词:中东局势能源地理位置宗教纠纷经济美国中东战略中国一.中东局势1.大中东能源储备和产量充足,地理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争夺之要冲。

该地区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素有“世界油库”之称,全球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万亿桶,其中62.1%蕴藏在大中东核心地区;该地区的石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3;石油开发条件优越,油层厚,油田大且分布集中,距海近,运输方便。

该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周围环绕着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轨道。

如放大至阿富汗、南亚、和巴基斯坦,则整个大中东地区涉及西亚、北亚、中亚、南亚,辐射欧洲、前苏联地区、东南亚和整个非洲,沟通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价值。

2.大中东地区的宗教纠纷、民族恩怨和领土争端错综复杂、异常敏感。

传统意义上的中东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存有矛盾,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犹太教与伊斯兰教间的矛盾优甚。

伊斯兰教内部宗教派别也矛盾重重,如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间的矛盾是导致两伊战争的重要因素,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温和派别之间的矛盾常常导致政局动荡。

该地区生活着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土耳其人、库尔德人、普什图人等民族,殖民统治和帝国主义曾制造了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领土争端,巴勒斯坦与犹太人、塞浦路斯岛上希腊与土耳其两族间以及库尔德族与其他民族间的矛盾多是由前者殖民者一手制造的,伊朗与伊拉克、伊朗与阿联酋、埃及与苏丹、摩洛哥与西班牙等许多领土争端也与殖民统治有关。

中东战争局势分析

中东战争局势分析

1948年到1982年间中东战争局势分析1948年到1982年间爆发的五次中东战争,既是民族历史遗留问题的集中大爆发,又充分体现了美苏两个大国控制下的世界局势的复杂性。

五次中东战争中,美国为首的西方和苏联的力量均有明显的加入,如1948年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操纵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这彻底改变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局面乃至至今的中东局势。

1956年10月31日,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袭击埃及海、空军基地,明目张胆地挑起战局。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参战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而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更是导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为何两大政治军事力量会在中东发生冲突?首先,地处亚非欧三周交界的中东是世界战略要地,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中东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是很宝贵的。

二战结束后,美苏的矛盾愈演愈烈,虽然在中东地区没有直接绝对的利益相关,但是对于这块国家发展的宝地,双方都不肯轻易让给对方。

五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并未向前线派兵,但利用侦察卫星给以色列方面提供前线情报,并向以出口F-4战机和F-5战机,这两型三代战机在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

而阿拉伯国家则得到来自苏联的大量米格战机的出口。

所以五次中东战争不可避免的带有两大国博弈的色彩和实质。

另一方面,战局初期美国的推波助澜也是造成日后局势恶化的重要因素。

1948年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的操纵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的议案,使以色列国防军(IDF)得以建立,并在此后的短时间内发展壮大,这也是中东战争旷日持久,双方都不愿意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争端的重要原因——双方都觉得自己有个几斤几两,谁还愿意“妥协”呢。

但对于美国来说,或许这才是有利于自身的最好抉择,在重洋之外的另一个半球带一个小弟有什么害处呢?而且这个小弟还是个有志气有潜力的小弟。

而我认为,五次中东战争中美苏的影响和控制并不是唯一的推动因素。

特朗普时期美国中东战略回顾

特朗普时期美国中东战略回顾

特朗普时期美国中东战略回顾丁 工中东作为控三洲、连四海的战略要地,历来就是各种势力轮番登场、角力争斗的竞技场,世界大国也多以称雄中东来奠定强国伟业和宣示帝国霸业。

因此,自二战后美国势力开始染指中东以来,美国各届政府都高度重视中东事务。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的首要战略关切虽然是亚太方向,但依然对中东地区投注大量精力和资源。

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中东战略的特点综合来说,特朗普时期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举措既有延续又有调整,继续保有美国霸权,维护美国主导、对美有利地区秩序的基本目标没有变,并依循奥巴马时期削减部署美军整建制作战力量,注重发挥地区盟友和亲美势力的作用,加紧扶植库尔德武装等新崛起力量,以维持中东地区各方势力大致平衡的既有方针。

但同时,与奥巴马政府时期相比,特朗普中东政策中袒护以色列和遏制伊朗的成分则更加浓烈。

袒护以色列 巴以争端延宕70多年,是导致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动荡不断的根源性问题之一。

对巴以争端,美国历任政府尽管具体措施各有侧重,但基本都是延续和奉行在压制巴方、袒护以色列前提下,促进双方建国的固有政策。

但特朗普政府却完全跳出美国在此问题上的既定框架,对以色列方面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包括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拥有主权、接受犹太人吞并定居点以及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等。

应该说,特朗普对巴以问题的政策,不仅与美国政府的传统立场相左,也偏离了国际社会以两国方案为基础,和平解决巴以争端的主流路线。

同时,在美国西方势力的介入,造成中东地区安全形势动荡不断的默许和配合下,以色列介入叙利亚局势的频次不断增加,多次对叙利亚境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军火库和指挥所进行精确打击。

特朗普政府的袒护使以色列在地区格局中处于更加强势的地位,结果助长了以色列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矛盾时选取军事手段和武力解决的倾向。

遏制伊朗 2001和2003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推翻了伊朗的两大敌人——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伊朗战略环境获得极大改善,显露强势崛起罗与德黑兰-巴格达-大马士革两大阵营对峙博弈的格局。

大国竞争背景下中美在中东的叙事博弈论析

大国竞争背景下中美在中东的叙事博弈论析

大国竞争背景下中美在中东的叙事博弈论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大国竞争与中东风向标 (6)2.1 大国竞争态势分析 (7)2.2 中东地区战略地位 (8)2.3 中美在中东的竞争与合作 (10)三、中美在中东的叙事博弈 (11)3.1 叙事博弈理论概述 (12)3.2 中美在中东的叙事策略 (13)3.2.1 美国的叙事策略 (15)3.2.2 中国的叙事策略 (16)3.3 叙事博弈的互动与影响 (17)四、中美在中东的案例分析 (18)4.1 美国在中东的叙事实践 (20)4.2 中国在中东的叙事实践 (21)4.3 案例比较与启示 (22)五、结论与展望 (23)5.1 研究结论 (24)5.2 政策建议 (25)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26)一、内容简述在当前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中美关系日趋复杂多变,而中东地区作为地缘政治的焦点,自然成为中美叙事博弈的重要舞台。

本段落将对中美在中东的叙事博弈进行简要的概述。

需要明确的是,中美在中东的叙事博弈并非简单的对抗或竞争,而是包含了合作、竞争和利益交织的复杂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两国的叙事策略、话语体系和利益诉求,构成了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其长期以来的军事存在、经济援助以及外交策略,使其在这一地区占据重要地位。

而中国则通过加强与中东国家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以及政治对话,逐渐在这一地区建立起自己的影响力。

两国在中东的叙事博弈,很大程度上是各自的国家叙事、外交策略和利益追求在中东地区的展现。

大国竞争背景下,中美在中东的叙事博弈也涉及到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反恐等核心议题。

两国在这些议题上的立场和策略,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国家利益,也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在中东的叙事博弈并非零和博弈,两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并存。

在全球性问题面前,如反恐、气候变化等,中美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浅析中东局势

浅析中东局势

1、局势说明中东地区,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地区,连年不断的战争、暴乱、武装,给中东人民带来沉重打击。

阿以问题、巴以问题、伊拉克问题、伊朗核问题等等,各种问题都在不断出现。

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势力争夺的焦点。

由于该地区的位置重要,在古代,很多商人往来于此,使得各种文化在这里得以交流与发展,古代大帝国更是希望能统治这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就出现了有关中东的抢夺战役。

在世界近代史上,殖民主义国家更是对此地虎视耽耽,都希望通过占领该地区而扩展殖民势力,以向东进发,占领更多的殖民地。

当汽油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时,当人们发现中东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之时,中东,更成为争夺的焦点,帝国主义对该地的争夺愈演愈烈。

该地区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向东可以进入印度洋,从而直入太平洋,向西北直接连接地中海,从而扩展到大西洋。

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

中东问题的复杂,也与该地区本身有关。

有关宗教信仰所带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使得人们长期不能和睦相处。

当地水资源匮乏,有关水资源的争夺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而民族矛盾,如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之间的不和睦,更导致该地区战乱不断。

【中东地区历史上就是全球的一个火药桶,战火不断,各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近期的政治动荡可能加剧地区局势恶化,让和平可望而不可及。

阿以冲突和伊朗问题是中东地区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直接关系到中东北非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阿以冲突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是中东稳定最大的挑战。

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而且明确拒绝派出地面部队,一方面是不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外再加一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奥巴马还面临着巨大的预算压力。

北约内部至今存在着强烈的主和争吵,很多国家明显不想卷入利比亚内乱,大多时候是法国在唱独角戏。

而没有美国的全力支持,法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

从我收集的各方观点来看,奥巴马最近一次宏伟的中东政策演讲中,虽然奥巴马在这次的讲话中表示,为支持埃及、突尼斯等国重建民主的计划,美国将加大对中东北非地区的经济支持。

通识课第3讲

通识课第3讲


石油价格上涨严重打击中、印等新兴经济体 石油价格上涨俄罗斯得利
美国的另一种选择:任凭石油价 格上涨
美国:1)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撑一年左 右 2)让沙特把卖石油多赚的钱买美国国债 石油价格上涨会严重打击欧洲,甚至有可能造 成欧元区解体
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ireland—爱尔兰、greece—希腊、spain—西班牙 合称piigs 欧猪五
三、美伊博弈
1、石油武器
伊朗:1)减产、停产石油 2)不向美欧供油,增加对中印供油 美国:1)已经不从伊朗进油 2)动员欧洲逐渐减少直至完全不依 赖伊朗的石油 3)让沙特准备增产石油
美国的另一种选择:任凭石油价 格上涨
美国:1)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撑一年左 右 2)让沙特把卖石油多赚的钱买美国国债 石油价格上涨会严重打击欧洲,甚至有可能造 成欧元区解体 石油价格上涨严重打击中、印等新兴经济体 石油价格上涨俄罗斯得利
美国的大中东战略与中东局势 (二)
一、1979—2003中东局势概述 二、美国的大中东战略:从小布什到奥巴 马 三、伊朗:美国大中东战略的绊脚石(美、 伊博弈) 四、近期中东(西亚、北非)局势
一、中东局势:1979-2003
1、1979:中东局势惊天逆转
2、美国的应对:
在阿富汗扶植反苏势力:穆斯林游击队 在伊朗采取“沙漠铁锤”计划营救人质 在伊拉克扶植萨达姆上台,发动两伊战 争
从阿富汗换帅说起
奥巴马如何控制中东
扶植亲美政权上台 操控亲美政权的经济命脉 树立美国文化的正面形象
美国撤军后如何控制伊拉克
伊拉克现政权被美国用“分而治之”的 方法所控制(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 三家组成的联合政府) 美国在伊拉克还有隐性的军事存在(黑 水公司、租用了90多个军事基地) 美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开采石油,控制 伊拉克的经济命脉

冷战后美国中东战略形势

冷战后美国中东战略形势

冷战后美国中东战略形势二战结束以来,中东一直是诸多热点中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复杂程度较高的一个地区。

冷战结束后,中东地区战略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各种矛盾、危机更趋表面化、激烈化,如何确保中东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

美国从维护其在中东的巨大战略利益的需要出发,加速调整其中东战略,试图建立起对美有利的安全结构。

中东地区不仅拥有优厚的石油资源,还有着巧妙地地理位置。

从二战结束以来一直是美国优先考虑的目标,在其全球战略中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苏冷战期间,中东地区是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缓冲带。

其地理位置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前苏联都是十分重要的,若美国掌控了中东地区,不仅可以限制中东地区对前苏联石油的出口,还可以在中东地区驻扎军事力量从而震慑且遏制苏联以及周围的中国等新兴国家,所以美国提出大中东战略的战略意义就当时而言是起着巩固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作用。

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削弱中东对美国的重要性,控制中东被确立为美国新时期的国家利益,而且在美国试图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全球战略中,中东成为其“新世界秩序”的示范区域。

冷战之后的美国中东战略经历了布什和克林顿两任总统、三届政府的演变。

冷战结束之初中东地区发生了第一场国际危机。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引发了海湾战争。

战争之后,布什政府利用美国的军事胜利,掌握了干预中东事务的主导权,并乘机对其中东战略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从冷战结束到伊战前,美国掌控了中东事务的主导权,其在中东的影响可谓登峰造极,但2003年发动对伊拉克战争成为美中东霸权的“拐点”。

美对伊拉克战争及战后推行“民主改造”,不仅破坏了中东脆弱的政治生态平衡,也使美在中东陷入伊拉克战乱、伊朗坐大、盟友疏远、地区激进和恐怖势力乘机壮大的全面战略困境,美在中东的霸权扩张已达极限,影响力衰退,其整体对外战略受到威胁。

伊拉克战争使美军在人员、装备和训练方面出现缺口,美应对其他重大冲突的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美国陆军参谋长斯库梅克指出,美当前的军事政策正在剥夺美军同时应对数场冲突的手段。

大变局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

大变局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

中东地区这场大变局三年多的急剧变化,在持续冲击该地区各国发展方向和冲刷地区政治版图的同时,对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就独步该地区的美国同样造成重大影响。

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调整其中东政策,对地区局势乃至国际格局的演变造成了影响。

美国在中东具有重大战略利益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由来已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全面进入中东,其在该地区的利益就不断扩展增大。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并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确立了其独步中东的地位。

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价值逐步被界定。

1990年,老布什政府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自由世界”对中东北非“这一关键性地区能源供应的依赖,以及我们与这一地区许多国家的密切关系,继续构成美国的重要利益”。

[1]1999年,克林顿政府发表的第二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写道,中东北非等地区的发展局势“将深刻影响美国的未来。

它们将决定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能否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这些地区的国家是否会全面加入我们打击恐怖主义和贩毒的斗争;它们是否会同意停止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

[2]大变局下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 高祖贵/文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东北非地区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小布什政府执政八年,更是明确把中东乃至“大中东”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所在。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同样把“负责任地结束伊拉克战争并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范围更为广阔的中东”作为“重振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的优先事项。

[3]2010年5月,奥巴马签署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指出,美国在中东地区存在重要利益,包括:“与亲密盟友以色列在众多事务上的广泛合作,以及对以色列安全所做的坚定承诺;满足巴勒斯坦人民实现建国、获得机遇等合法诉求,发挥巴人民的卓越潜能;伊拉克的安全、统一以及建立民主和重新融入地区社会;促使伊朗改变谋求拥核、支持恐怖主义、威胁邻国的政策;不扩散;推动反恐合作、获得能源并使该地区融入国际市场”。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中东战略之变化及战后中东格局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中东战略之变化及战后中东格局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中东战略之变化及战后中东格局伊拉克战争是海湾战争后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它标志着美国中东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转折.当前的美国领导层对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意识形态色彩更为浓厚,推行民主成为关系到美安全核心利益.伊战打破了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平衡,战后的中东格局面临新一轮重组.3月20日,在美国总统布什向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达的48小时最后通牒到期后仅几小时,美军发动了针对伊领导人的“斩首行动”,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由于美伊实力对比过于悬殊,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美速胜的结果早在人们预料之中.国际社会更关心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的政治后果.与海湾战争相比,美对这次战争的期望更高,要实现的目标也更宏大.在海湾战争中,美将伊军赶出科威特,恢复到入侵前的原状后就停止了军事行动.而在这次战争前,美公开宣布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在伊实现民主化.与海湾战争相比,军事行动在伊拉克战争中所占的重要性大为下降,它只是美实施其中东大战略的一系列复杂而漫长进程的开端.战争使许多中东国家面临非常尴尬的两难局面,对发生在家门口的战争,它们只能充当一个看客.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美国的国家,都尽量在战争中保持低调,避免引火烧身.但在伊战后,随着美战后安排措施的逐步出台,中东国家面临的压力和威胁与日俱增,各方势力围绕中东格局的角力才刚刚开始.一、伊拉克战争是美国试验其中东新战略的关键阶段伊拉克战争是美中东战略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是承前启后的分水岭.它既是美对9·11事件做出一系列后续反应的一个小结,代表着布什总统上台后美政府内部新保守主义思潮的一个高潮,又是美反恐战略和民主改造中东新阶段的开始.与海湾战争结束后的时期比,当前美国领导层对美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进行了重新界定,对威胁的认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采取的战略和手段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11后,反恐成为美国中东战略的重中之重,伊战争标志着美中东政策由克林顿时期的稳健政策向更为激进的方向过渡.海湾战争结束后,美挟大胜之余威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在随后10余年时间内,主要是在克林顿的两任总统任期内,美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基本没有受到大的威胁,中东在美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尽管美国政府也认识到,除传统的石油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之外,冷战后美在中东地区面临着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武器扩散的新威胁,但这两种威胁在美国中东战略中的排序仍然较为靠后.与此相对应,美中东政策可用守成来概括,也就是满足于维持现状,“西促和谈,东遏两伊”政策反映了美对其中东利益的认知状况.和谈和制裁政策都是长期和缓和的手段,不易短期奏效,因此这种政策的实质是稳中求变.在这种中东政策的影响下,中东格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剧烈变化.巴以和谈在最后阶段搁浅,由此拖累了整个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度;伊拉克虽经多年制裁,但萨达姆仍然掌控着政权;伊朗并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制裁,反而在与欧洲国家和海湾国家修好方面取得很大进展.针对制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贯穿整个克林顿时代,但美中东政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布什上台特别是9·11这一突发事件发生后,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剧变,过去的中东政策首当其冲地遭到检讨和反思.在反恐压倒一切之时,中东地区作为恐怖主义的主要策源地,在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出来.同时,美将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这两大威胁提升到其中东战略的首位.与过去比,石油在这次伊战中的地位明显下降,其作为战略性问题的重要性在逐渐消失.正是由于这种对威胁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政府对解决中东问题的紧迫感在上升,所使用的手段也更趋激烈.美耶鲁大学着名历史教授约翰·盖迪斯在评论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时指出,布什政府的战略针对的是9·11事件后美及其盟友所面临的新环境,因此它可能是美大战略在超过半个世纪时间里最重要的一次重新塑造.伊战表明,美更愿意也更有决心使用武力,美诉诸战争的门槛正在降低.如果说阿富汗战争仍然只是美对9·11事件的一种被动反应,那么伊战可被看作是它实践其先发制人战略的一次主动出击.2.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意识形态色彩更为浓厚,推行民主成为关系到美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目前执掌美外交决策大权的是新保守主义分子,“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外交政策被一个小集团所控制,但他们既不代表美国的民众,也不代表外交政策机构的主流意见.”新保守主义分子多集中在美国防部,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五角大楼不再仅仅发挥传统的咨询作用,而是成为制定外交政策的正式成员,这是布什的一个创新.”这些新保守主义分子中的很大一部分过去是从左派阵营或民主党中转投过来的,正如新美国基金会资深研究员迈克尔·林德所概括的“他们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盛行于美国犹太人中的托洛茨基运动的产物,这一运动后来在50~70年代发展成反共产主义的自由主义,最后演变成一种在美国政治史或文化史上史无前例的某种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右派.他们崇拜以色列利库德集团的战术,包括类似以色列1981年对伊拉克核反应堆攻击之类的预防性战争,这种崇拜与对民主不同寻常的意识形态上的狂热混杂一起.他们将他们的革命性意识形态称之为‘威尔逊主义’,但实际上它是托洛茨基的永久革命理论和利库德集团极右派锡安主义的混合.”在美国国民性和外交政策中,始终存在一种宗教上的救世使命感和道德优越感,美国例外论根深蒂固,新保守主义将之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美政府内部,尽管对实现民主这一目标并无异议,但在如何实现民主的方法上则存在分歧.一派是渐进派,认为实现民主可以通过采取接触政策来实现,美可以向现有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它们推行改革.另一派则倾向于采取强制手段,伊拉克战争表明后者已经占据了上风.长期以来,美中东政策往往是以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为驱动,美政府长期的一个概念是,中东的稳定是美国首要利益.只要阿拉伯国家能和以色列媾和,能提供稳定的石油供应,能帮助美遏制极端势力,它们是不是民主国家无关大局.克林顿政府虽将民主列为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美也曾借海湾战争之机大力推动中东国家特别是海湾一些君主制国进行民主改革,但这种政策往往不能一以贯之.此外,对比于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在中东的巨大援助和投入,在1991~2001年这10年间,美在中东的民主援助计划的总额仅为亿美元.在阿拉伯盟友和民主之间,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民主的目标通常让位于美传统的中东利益.但9·11事件改变了这一切,尽管对这一事件的原因有许多种解释,但中东国家缺乏民主可能是被引用得最多的原因之一.不少学者认为,专制主义统治创造了有利于基地组织和其他极端主义势力获取支持的环境,政治自由的缺乏破坏了和平和繁荣.除美国在阿以和平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之外,美国与非民主的阿拉伯国家间的紧密关系也是中东民众仇恨美国的一个重要源泉.虽然促进民主过去被看作是一种过于理想主义的追求,一种“软利益”,与美在中东的“硬利益”和现实的核心利益不相符合,它很快被认为对美长期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美国将推翻萨达姆暴政,“解放”伊拉克人民作为发动战争的一个中心理由.美副国务卿多布林斯基在传统基金会发表讲话时声称:“推进人权和民主是我们反恐战争的基础.专制政权违反人权的行为为大众的不满情绪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被恐怖主义组织所利用.一个稳定的政府对人民的合法愿望作为反应,尊重他们的权利,与他们分享权力,这样的政府是对付极端主义的良药.”此外,美还找出了60年代发动越南战争的“多米诺骨牌”理论,并将其重新包装,希望战后的伊拉克能够成为中东地区的民主灯塔,在其周边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二、伊战打破中东格局原有均势,中东地缘政治关系面临重组伊战虽持续时间不长,但它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对伊拉克人民来说,不管战后会遇到多少困难,至少战争的噩梦已经过去.但对伊周边的中东国家来说,战争已从潘多拉盒子中被放出,它们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战争的冲击下,中东格局正在酝酿着新一轮变动.1.阿拉伯世界内部对立进一步公开化,大国领导能力下降.伊拉克是阿拉伯世界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由于伊战败,阿拉伯世界的力量被进一步削弱.阿拉伯统一是阿拉伯世界长期追求和珍视的理想,但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冲突不仅没有增强阿拉伯团结,反而加深了阿拉伯各国间的分歧,海湾战争进一步加剧阿拉伯世界内部对立.在对伊战的态度上,阿拉伯世界明显分成三派.一派以科威特、卡塔尔等海湾小国和约旦为代表,支持美攻打伊拉克.前者由于武器采购、军事训练和美在它们国内的驻军等原因,军事上严重依赖美国.后者则吸取了上次海湾战争的教训,接纳美国特种部队,并与美情报机构合作,以换取美的经济援助.第二派以埃及和沙特等国为代表,它们是阿拉伯世界最有实力的大国,又是美过去最为倚重的地区盟友.它们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显得较为低调,一方面拒绝向美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又尽可能置身事外,避免触怒美国.第三派以叙利亚为代表,坚决反对美国动武.由于阿拉伯国家间的分歧,阿盟未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虽在战争爆发前,阿盟连续召开了外长会议和首脑会议,呼吁阿拉伯国家不要向美提供支持,但这些决议都只停留在纸面上,并不具有约束力.更为严重的是,在3月1日召开的阿盟首脑会议上,沙特王储阿卜杜拉与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发生激烈争执的场面通过卫星电视迅速传遍全球,使阿拉伯世界内部不和更为公开化.正如一名阿拉伯学者在战前所评论的:“阿拉伯世界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深,不断逼近的美国打击伊拉克行动暴露了阿拉伯世界各不相同的动机、恐惧和利益.”在海湾战争期间,埃及和沙特还能在阿拉伯世界发挥一定的领导作用,对其他阿拉伯小国有很大的影响.但在伊战后,阿拉伯各国可能会进一步倾向于自保.一方面埃及等大国的领导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不情愿承担领导者的义务,阿拉伯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战后中东格局中的发言权可能会被进一步削弱.2.美在伊战中表现出的强硬态度使中东国家的危机感加深,原来政治上针锋相对的国家开始相互接近,中东国家加强协调的趋势有所抬头.伊战打破了中东地区原有的地区平衡,中东地区的各种力量面临着新的重组.伊战是美实施先发制人战略的重要试验场,美在伊拉克顺利得手,增强了美的自信心.美对中东进行“民主改造”的决心更大,而伊战的速战速决增加了美今后动用武力的可能性.美国确信,其在伊拉克的胜利将使民主之风吹遍中东.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卡根引用了英国着名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的术语,视伊拉克为历史的枢纽.他认为,后萨时代的伊拉克成功与否将塑造中东政治目前和本世纪未来岁月的进程.与海湾战争不同的是,美在这次战争中并没有能够组织起一支多国部队,阿拉伯国家并没有派部队参战.许多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和沙特在战前对美的用心充满疑虑,不清楚伊战之后的下一个目标是否会降落到自己头上.在伊战之前,美还离不开沙特,一方面是因为沙特巨大的石油资源,另一方面是美军在沙特有基地.但伊拉克被美控制后,沙特的价值大为下降,美已经在考虑从沙特撤军.埃及在战后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美国会要求埃及加快民主和开放步伐.去年8月,美拒绝了埃及亿美元援助的请求,指责埃及法庭对人权分子萨德·易卜拉欣的审判不公.这是美第一次在阿拉伯世界将提供援助与人权联系在一起.与沙特和埃及这些美国在中东的传统盟友相比,叙利亚和伊朗这两个美国眼中的“无赖国家”战后的日子更为难过,失去伊拉克这个缓冲,它们将直接面对美的军事威胁.伊拉克战事尚未完全平息,美已经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叙利亚,指责叙在战争中支持伊拉克,帮助伊转移和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庇护伊领导人.即使是美的北约盟国土耳其也深受伊战负面影响的拖累.库尔德问题一直是土耳其政府的心病,土政府之所以不同意美从其境内开辟对伊战争的北方战线,库尔德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土美关系由于伊战而受到损害,美在伊战后的安排也可能会危及土耳其的安全与国家利益.正是由于面临着共同威胁,以往中东格局中温和派国家和强硬派国家的对立可能会有所缓和,政治观点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会让位于共同的安全考虑.如果美在战后不对中东国家进行安抚,分属不同阵营的国家会结成临时的权宜联盟,加强协调和合作.4月18~19日,沙特、伊朗、约旦、科威特、土耳其、叙利亚、埃及和巴林等8国外长破天荒坐到了一起举行紧急会议.各国外长重申,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保证,这表达了这些国家对中东政治边界和版图可能受战争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严重忧虑.3.阿拉伯世界内部的反美情绪和极端主义思潮可能会出现反弹.伊战对阿拉伯世界舆论和民意的冲击不可忽视,它可能会在阿拉伯世界引发又一次的反思浪潮.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民众多少在战前对伊还抱有一定的幻想,而战争爆发初期伊的顽强抵抗也增加了这种乐观情绪.因此,对阿拉伯世界广大民众而言,伊战以目前这种形式收场,在感情上多少有些接受不了.在巴格达被美军攻克之后,阿拉伯世界的舆论弥漫着一种悲观失望情绪.阿拉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愿承认这样一种严酷事实.美军在巴格达街头的表演,尤其是当众拉倒萨达姆塑像的画面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巨大反响,一种受屈辱和绝望的情绪在滋长,这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六五战争”之后的情况.阿拉伯世界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惨败虽一度引起一股自我批评的思潮,但这种思潮没有得到延续,取而代之的是以“伊斯兰解决方案”为口号的原教旨主义,1967年的失败铺平了政治伊斯兰的道路.在这次伊拉克战争前后,阿拉伯民间虽举行了各种抗议活动,但并不很激烈.与许多西方国家数以百万计的示威规模相比,甚至有些相形见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阿拉伯国家政府的审慎态度和严格控制有关.但是阿拉伯国家政府的这种政策难以长久维持国家稳定,阿拉伯民间一直压抑着的反美和反以情绪有可能被极端主义组织甚至恐怖主义组织利用.虽然目前就断言伊斯兰复兴运动会出现新的高潮尚为时过早,但对各国政府来说,它的确是一个现实的严峻威胁.4.巴以力量对比继续朝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向发展,中东和平进程不容乐观.战前许多分析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色列将是伊战的最大赢家.9·11后,美以关系更为接近,美发现自己和以色列存在着共同语言,因为它们共同面临着来自恐怖主义的威胁.美新保守主义理念与以色列的外交安全政策有许多相通之处,双方都强调绝对安全,强调发动预防性进攻的重要性,美发动伊战的理念和做法可在过去以政府的中东蓝图中找到不少影子.伊战使阿以冲突的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以原就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战后以的地位更中稳固.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以缔结了戴维营协议.海湾战争后,约旦和以色列建交.伊战后,伊很可能从一个激进的反以国家转变为一个亲美国家.福阿德·阿贾米教授认为,伊拉克新政权可能会对泛阿拉伯主义说再见,因此对巴勒斯坦问题的热情也会随之消退.伊循埃、约的旧例,与以建交的可能性也并非不存在.即使不与以建交,只要伊新政府保持中立,也是以的一大胜利.从地图上看,以的安全环境前所未有地得到了保障,从西向东,埃及、土耳其、以色列、约旦和伊拉克连成了一片,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将更孤立.如果伊拉克完全按照美国的设想进行改造,那它将与以色列、土耳其构成美在中东的“民主”核心.一旦这样的核心形成,而且民主的示范效应将向其他中东国家辐射,那么以色列融入中东的计划就不再是一个梦想.伊战之后,巴勒斯坦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海湾战争中,美之所以争取到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美承诺在战后启动中东和平进程.但在这次伊战中,美始终不愿将伊拉克问题与目前的巴以和谈困境挂钩.美新保守主义分子认为,巴勒斯坦人在萨达姆倒台后会更容易接受一个和平方案,因此完全不需要在战前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美国政府解决中东和平问题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伊拉克问题和巴以问题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平行的,而是有先后之分.布什总统2月26日在对美国企业研究所发表演讲时宣称:“伊拉克的成功也可能开启中东和平的一个新阶段,并推动真正民主的巴勒斯坦国的发展进程.”此外,伊战结束后,在明年的总统大选中争取连任成为布什总统最关心的问题.犹太选民在美大选中势力强大,虽然传统上犹太选民是民主党的支持者,而且在2000年大选中大多数犹太选票流向了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戈尔手中,但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的亲以色列政策已为他在犹太选民中争取到不少的支持.伊战后,布什更不愿意向沙龙政府施压.美不顾国际社会的压力,迟迟不公布中东和平路线图,相反还利用路线图向巴勒斯坦施压,说明美已经完全接受了以色列的观点.巴勒斯坦的民主改革成为恢复和谈的先决条件,而评估民主的标准是巴勒斯坦的新总理是否能够停止反以的暴力活动.中东和平进程已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和平将不再是对等的.巴勒斯坦面临着痛苦和艰难的抉择:要么接受一个主要由以方提出的更为苛刻的和平方案,实现强制下的和平,要么就没有和平.。

美国大选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美国大选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美国大选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近年来,美国大选的结果对全球政治格局造成了重大的变化。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强军事大国,其对外政策变化对其他国家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就美国大选带来的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展开论述。

一、美国大选带来的全球政治格局变化美国大选结果的出炉往往代表了美国政府的变革,这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格局。

不同总统的上台会带来不同的外交政策,从而改变全球的政治关系。

例如,特朗普总统上台后,他强调“美国优先”,对多边主义和传统盟友的关系进行重新评估。

这种政策导向的改变使得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发生了动荡。

二、美国大选对全球伙伴关系的影响美国大选结果对美国及其伙伴之间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的盟友通常会依赖美国的外交和安全保障承诺,但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一些历史伙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例如,在北约方面,特朗普批评一些北约成员国未能充分履行筹款义务,这导致了北约内部的分歧和紧张局势的加剧。

此外,在贸易方面,特朗普还采取了保护主义政策,对一些国家加征关税,从而激起了贸易战的升级。

三、美国大选带来的区域影响美国大选结果还会对全球各个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特朗普政府对中东地区的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

特朗普取消了伊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

这导致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升级,对整个地区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此外,特朗普还宣布将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引发了巴以冲突的激化,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了挑战。

四、美国大选对全球治理结构的影响美国作为一个全球重要的大国,其参与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大选结果对全球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特朗普政府退出了《巴黎协定》,这导致了国际社会对抗气候变化的努力面临巨大挑战。

此外,特朗普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质疑和单边主义的做法,也对全球经济治理构成了挑战。

五、应对美国大选带来的全球变化面对美国大选带来的全球政治格局变化,各国应保持冷静,寻求灵活应对的策略。

难解中东局势

难解中东局势

美国的中东战略简史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东被称“为五海四峡四湾一河之地”。

自近代世界体系形成以来,中东便是沟通各国的枢纽。

著名中东学者伯纳德•路易斯认为:列强之所以被吸引到中东并长期呆在那里,其根本动机是战略性的考虑,即该地区的军事潜力和危险性。

从资源禀赋的角度看,中东是国际能源中心。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在1995- 2025年间,中东石油探明储量为7296亿桶,占世界探明储量的57. 1%。

这样,中东实际成为地缘政治和资源中心的重合点,具有双重战略重要性。

美国的中东政策萌芽于二战期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达成《大西洋宪章》协议。

根据该协议,美英双方在中东建立了中东补给中心,由于美国主导着这个中心,大量美国商品进入中东地区。

但这时的美国还没有制定具体的中东计划,美国明确提出自己的中东政策是在二战后的杜鲁门时期。

二战结束后,“日不落帝国”已经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它已无力维持偌大的殖民帝国。

1947 年2月,英国因无力支撑对希腊和土耳其的经济、军事援助而向美国求救。

这正是美国求之不得的,于是杜鲁门在3 月份的国会咨文中抛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的计划。

这标志着美国的中东政策出台,美国通过对土耳其的军事、经济援助,开始向中东地区进行大规模渗透。

1950年,在杜鲁门的推动下,美国开始实施“第四点计划”,美国的资本和势力开始向亚非拉地区大规模渗透。

在美国的对外援助中,中东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中以色列收益最大。

以色列是美国的铁杆盟友,这点天塌了都不会错。

在1965年5月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空军误炸一艘美军的情报船,造成34名美军死亡。

美国和以色列的调查总结认为这场意外是因为自由号的辨识困难而造成的误击事件。

1953年,杜勒斯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出访中东的国务卿访问了中东地区,并筹组“中东防御集团”。

杜勒斯在访问结束后说:“我们战后的注意力基本上是集中在西欧”,“现在是美国政府更为注意近东和南亚的迫切时机了”,“近东再战略上有着巨大的重要意义,它是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的桥梁”,“这个地区有和我们福利密切的重要资源——石油、锰、铬、云母及其他矿产。

拜登政府中东政策调整与中东形势新特征

拜登政府中东政策调整与中东形势新特征

拜登政府中东政策调整与中东形势新特征作者:董漫远来源:《当代世界》2022年第05期受美国筹谋“大国竞争”并从中东收缩力量、俄乌冲突牵制美国资源聚拢、中东国家自主空间扩大等因素影响,当前中东形势呈现缓和面扩大、动荡面收缩的总体特征。

一方面,区域内国家着手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地区热点矛盾与冲突逐渐降温。

但这一趋势尚存变数,主要表现为恐怖主义势力卷土重来,部分国家内部社会矛盾、教派冲突加剧,国家间不同阵营分野清晰、小摩擦不断等。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对内将主要精力聚焦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经济和弥合社会撕裂上。

这从总体上制约了美国对外资源投入,迫使美国寻求以低成本来维系全球霸权。

同时,拜登政府将有限的外部资源大部分用于“大国竞争”,因此不得不调整其中东政策。

在部分沿用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的基础上,拜登政府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纠偏”,其核心是“求稳”,旨在稳定地区热点、恢复盟友体系凝聚力,主要政策动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高调重返伊核协议履约谈判。

拜登政府认为,中东形势稳定与否的关键在于伊朗。

只要伊朗不激进,中东就不会大乱,美国就能避免被迫投入资源,进而更好维护自身地区利益。

因此,拜登政府自上台伊始便开启与伊朗的间接谈判。

从伊朗的角度看,其须通过迫使美国解除制裁以改善发展环境、摆脱经济困境,使国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并正常参与地区经济合作。

一年来,伊核问题维也纳会谈已经进行了9轮,各方围绕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和解除对伊制裁、美伊同时履约有望达成妥协,形成利益置换。

虽然俄罗斯提出履约协议不能与涉乌问题制裁挂钩,但美国出于战略全局考虑,有可能默认俄方要求,从而尽快实现履约。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试图说服沙特、以色列等盟友,称恢复履约便能捆住伊朗手脚,使其无法拥核。

其次,重提解决巴以冲突的“两国方案”。

在巴以问题上,特朗普政府曾推出一系列极端举措,例如剥夺包括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权(拥有完全主权)在内的主要合法权益;支持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谷扩建定居点并宣示“主权”;支持以色列将耶路撒冷确立为“永久首都”,将美国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等。

2023年美国的中东政策研究报告

2023年美国的中东政策研究报告

2023年美国的中东政策研究报告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东地区一直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最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地区之一。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热点之一,中东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全球和平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探讨2023年美国的中东政策,并分析其背后的策略和动机。

概况与背景中东地区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理由有以下几点:1. 能源: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于美国及全球经济的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2. 反恐安全:中东地区是反恐斗争的前沿阵地,美国积极参与中东事务以打击恐怖主义。

3. 地缘政治: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使其对美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然而,在最近几年的中东地区动荡中,美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本报告将回顾过去几年的政策,并分析2023年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着眼点。

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目标1. 维护地区稳定:在中东主要冲突国家,如叙利亚和也门,美国将继续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通过推动对话和谈判,降低冲突的紧张局势,并鼓励各方共同努力,实现地区的持久稳定。

2. 打击恐怖主义:反恐斗争仍然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

美国将与中东地区的盟友和伙伴一起,继续打击和削弱恐怖组织,确保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

3. 促进透明和民主:美国将继续支持中东地区国家的民主建设和政治改革。

通过支持民主机构的发展,加强社会公正和包容性,以及提升人权保护,美国将在中东地区推动政治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 维护盟友关系:中东地区的盟友对于美国的利益至关重要,特别是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

美国将密切合作,巩固和加强与这些盟友间的关系,并倡导国际社会的支持。

策略和行动计划1. 多边外交:美国将继续与中东地区国家加强外交联系,通过多边机制促进对话和合作。

重启伊核协议,恢复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以及加强与中东各国的商贸和文化交流是重要举措。

2. 经济合作:美国将鼓励中东地区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

通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贸易促进,美国将帮助中东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

美国中东政策转向和全球战略变局(下)

美国中东政策转向和全球战略变局(下)

美国中东政策转向和全球战略变局(下)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16期白云居士特朗普的新思路接上期所述,美国对以色列的全面支持,其实也是美国的外交理念的一次全面重整。

在奥巴马时期,美国的战略思想出现了严重的混乱,对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对敌人和朋友该如何处置都变得混沌起来。

对以色列越来越不友好,对埃及等老盟友轻易放弃,对伊朗和伊斯兰国等敌人又游移不定不敢下手反而轻率讨好,最终的结果就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彻底无力化,既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清晰的思路,又失去了战略抓手,对中东地区的掌控力大幅下降,这是战后以来都很少出现的情况,更不要说在苏联解体美国获得了全球无与伦比的军事优势的冷战后时代。

很多人都注意到,特朗普政府对中东地区局面的干预存在两种表现,一种是对极端宗教势力的遏制要比奥巴马政府强硬的多,比如对待伊斯兰国,奥巴马时期天天声称要严厉打击,但伊斯兰国却是越打越大,越战越勇,其统治地域不断扩张,荼毒了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

到了特朗普上台后,仅仅一年多时间,伊斯兰国已经销声匿迹。

这巨大的反差固然有俄罗斯支持叙利亚反击等因素在里面,美国的行动肯定也有巨大的改变。

以前不断有媒体揭露奥巴马政府在暗中支持伊斯兰国想来不是空穴来风。

而另一种表现,则是特朗普对很多被媒体炒作起来的原则问题不屑一顾。

我们知道在美国内部问题上,特朗普是个坚定的右翼保守主义的实践者,其在移民、控枪、堕胎等政治问题上立场一直很坚定,即使遇到了左派的死命阻击,也依旧毫不退让步步为营坚持推进。

而在对外战略上,特朗普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一切围绕国家利益这根主轴,绝不被一些虚妄的意识形态诉求所左右。

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中就可以看到很鲜明的体现:比如特朗普政府虽然在经济、金融、外交、移民等各个领域对美国认为的敌对国家施加极限压力,但同时却又绝不轻易诉诸武力,我们以特朗普上台后的几个事件来说明。

首先是叙利亚问题,在2017年,西方左派媒体利用白头盔等臭名昭著的极端组织鼓噪起了一个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的舆论狂潮,对美国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后,特朗普政府却只是圈定了几个直接的军事目标以一波巡航导弹摧毁,然后就打完收工了。

美国在中东的角色

美国在中东的角色

美国在中东的角色中东是一个地缘政治极其复杂的地区,涉及到的问题涉及到战争、冲突、恐怖主义、能源安全等多个方面。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超级大国之一,其在中东的角色备受关注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美国在中东的角色,并分析其影响和挑战。

一、战略利益美国在中东的存在和行动主要是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

首先,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全球的能源供应十分关键。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对中东地区能源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中东地区的冲突和动荡会对国际安全和全球反恐斗争产生影响,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威胁。

因此,美国必须保持对中东地区的关注和介入,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安全。

二、军事存在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是其最直接的角色之一。

美国通过在中东地区设立军事基地、派遣军事顾问和参与军事行动等方式,展示其在该地区的实力和影响力。

例如,美国在巴林、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有军事基地,并派遣了大批军事人员驻扎在该地区。

此外,美国还领导了区域联盟武装力量,如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联合打击”行动。

这些军事存在和行动旨在向地区各方发送信号,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和地缘政治格局。

三、外交斡旋除了军事存在,美国在中东的外交斡旋也是其角色之一。

中东地区充满了各种冲突和争端,如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内战等。

在这些问题上,美国一直在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推动和平解决。

例如,美国多次举行巴以和谈,致力于推动巴以两国的和解进程。

此外,美国还发挥了重要的调解作用,例如在伊朗核问题谈判中的斡旋角色。

作为一个中立的调解方,美国为各方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促进了中东地区的外交进程。

四、经济合作美国在中东的角色还涉及到经济合作。

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

因此,美国需要与中东国家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

此外,美国还与中东一些国家开展了其他领域的经济合作,如金融、军事装备销售等。

这种经济合作不仅有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中东地区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机会。

美国中东方案

美国中东方案

美国中东方案引言美国中东方案是美国政府制定的一项政策,旨在推动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为中东国家提供支持与援助。

该方案涵盖的领域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并积极促进中东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本文将对美国中东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背景中东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政治、宗教和经济问题纠缠不休,导致人员伤亡和贫困问题的严重加剧。

为了推动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美国政府决定制定中东方案,并通过多种途径为该地区提供支持与援助。

目标美国中东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和平与稳定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各种冲突与纷争,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伊拉克战争等。

美国中东方案致力于通过外交、经济和军事手段促进地区各方的对话与合作,推动和平与稳定的实现。

2. 促进经济发展中东地区的陆地面积较大,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美国中东方案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合作等方式,帮助中东国家发展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中东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增长。

3. 支持民主与人权美国一直主张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普及。

中东地区存在着一些国家对民主和人权的限制与压制,美国中东方案致力于通过合作与对话,促进中东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并保护人权的发展。

4. 打击恐怖主义中东地区是全球恐怖主义的重要温床之一,恐怖组织频繁活动,给地区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

美国中东方案致力于加强中东地区各国的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并建立起稳定而安全的地区环境。

实施情况美国中东方案的实施情况相对复杂,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国家。

根据不同的情况,美国政府采取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实施方式:1. 外交对话与合作美国通过与中东地区各国政府进行外交对话和合作,推动地区内部冲突的解决。

例如,美国积极参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和平谈判,促进双方的对话与合作,推动巴以间的和平进程。

2. 经济援助与贸易合作美国向中东地区提供大量的经济援助与贸易合作,帮助中东国家促进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大中东战略以及中东局势综述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辛格博士提出:“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国与前苏联曾一度的进行以石油为主的军备竞赛,以目前世界上各国的发展来看,在人类还未发现新能源之前,石油将会一直是各国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

而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中东地区天然优厚的石油资源目前已成为了各国想要发展自身的综合国力所必须争夺的地区,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当然也不例外,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强国的崛起,使得美国应用强制手段控制或占领中东地区已经不可能了,所以美国不得不开始应用一些委婉地手段掌控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不仅拥有优厚的石油资源,还有着巧妙地地理位置,在美苏冷战期间,中东地区是美国与前苏联之间的缓冲带,其地理位置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前苏联都是十分重要的,若美国掌控了中东地区,不仅可以限制中东地区对前苏联石油的出口,还可以在中东地区驻扎军事力量从而震慑且遏制苏联以及周围的中国等新兴国家,所以美国提出大中东战略的战略意义就当时而言是起着巩固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作用。

在美国经历过9·11事件之后,世界恐怖主义抬头,同时也将美国的注意力再一次的吸引到了中东地区,美国的中东战略应时而出,美国在中东战略中强调四个方面:“第一,在中东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恐怖主义,同时也遏制与美国敌对的国家,防止地区战略失衡;第二,防止大规模杀伤力武器扩散,防止出现地区霸权,维持海湾市场的稳定同时消除对美国的威胁;第三,保证中东地区美国传统盟友以色列和其他中东盟友的安全;第四,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保持石油的自由流通,同时对它具有绝对的领导权,以制约竞争对手。

“美国的大中东战略是为了用石油来保证自己的霸权地位。

可是,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以及两伊战争的爆发说明了中东地区并不是一片和平,
想要控制中东地区,美国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阿富汗问题,在继苏联打压阿富汗的阿明政权之后,美国也走上了他的死对头苏联的老路,随着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崛起,美国不得不开始使用一些强制手段来压制以本·拉登为首的塔利班政权,于是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是虽然美国利用一些强制的手段暂时的控制了阿富汗,但是同时也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更深的反美情绪,而且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国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而且美国对战争投入的财力人力也越来越多。

而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