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分册备课笔记第2课 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宋明理学

考纲要求:朱熹的理学(B);王守仁的“致良知”(A)

重点:程朱理学的内容

导入:理学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知识链接”P7)

一.程朱理学

1.背景

(1)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A.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三教合一、三教并行的现状开始对儒学的正统地位构成威胁;B.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发生变化,神学色彩浓郁的“天人感应“说不再盛行,粗疏而僵化的传统经学不再令人信服,也难与佛、道对抗,更无法解答一系列现实问题。

(2)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

经学体系的基础是神学色彩浓郁的天人感应说(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

(3)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相应的伦理纲常遭到佛教、道教的巨大冲击;(4)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道统”;

(5)自宋初以来,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解释。

2.理论来源:儒、道、佛思想

3.产生的方式: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解释,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创成一个以“理”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入世“的理学以解答现实的伦理、政治问题见长;

●佛、道善于讨论深奥玄虚的哲学问题,在理论思维的层次上儒学出于下风;

●理学家吸收佛、道的思想成果,对儒学加以创新改造,才能在理论高度与佛、道进行对抗;

●后人形容理学“儒表佛里”一语中的;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原本为空,人经过修行,排除欲望,领悟并达到空的境界,即可成佛;

●道教认为世界由道而生,人经过返朴归真的修炼,与道合一,即可成仙;

●这种成佛、成仙的出世观与儒家重伦理、重人事的入世学说相矛盾。

●佛教和道教思辨的特点及其宇宙起源、万物生成的解释对儒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理学体系的形成——朱熹(朱学)

(1)地位、贡献: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2)时间:南宋

(3)思想主张

A.思想核心是天理论,关键落实到天理与人伦的沟通

a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天理流行,触处皆是”

b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天理的具体体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B.明天理,灭人欲:人性与天理一致,但为后人的欲望所蒙蔽所以要“明天理,灭人欲”

5.理学家讨论宇宙本原问题的出发点和目的:出发点是围绕伦理道德这一基点,目的是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永恒、合理、至善。

●劝导世人遵守礼制秩序和伦理纲常。

●劝导世人遵守礼制秩序和伦理纲常的方法不同:孔子提出“仁”概念,把“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凭借的是宗法关系下的血缘亲情;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依据的是天人感应说,把“天”神圣化为有意志力的万物主宰;理学家把伦理纲常与天理联结,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所唤起的是建立在人们高度的理性认识和道德意识基础上的出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6.理学的实践: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

(1)目标:要求人们通过体验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

(2)认识途径:“格物致知”,即把握“理”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验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

(3)修身公式:“正心诚意”

7.影响:二程、朱熹的学说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

问题:为什么历史书和政治书都把朱熹归类到客观唯心主义呢?

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中的一种;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年—前327年),他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中国南宋唯心主义哲学家朱熹(1130年—1200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他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如同各种机械零件组成一个大机器,不会变化;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永远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机械唯物论的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辨证唯物论的代表是马克思。朱熹的天理是意志而非物质。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我认为是因为这个属唯心主义的…朱熹的“理”是封建道德伦常,是天理的体现,是绝对、永恒、神圣不可侵犯的。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朱子语类》卷一),“理即礼也”,“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无逃于天地之间”。

二.陆王心学

1.概念:由于陆九渊和王守仁都高度重视“心”的作用,世人习称这一学派为“陆王心学”

2.主要观点:心理合一,“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

(1)陆九渊:心理合一,“心即理”

A.“心理合一”的典型语言:

B.完成个人修养的途径:

(2)王守仁: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心即理”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心”作为一种精神实体被视为宇宙的最高本原

A.心外无物、无事、无理

B.核心思想:“致良知”

a“良知”的含义: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b“致良知”的途径:除人欲

问题: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思想方法上的异同点

同:思想上,就为学宗旨而言,都通过对宇宙本原的探讨,以论证儒家伦理的永恒与至善;异:方法上,根本分歧在于修身方法,即通过何种途径去完成个人的道德修养。程朱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而陆王则宣称道德修养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获得天理。

问题:概述从春秋至宋明儒家学说的演变。

春秋:儒家学说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义”作为判断事物的价值标准;

战国: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认为人性善是儒家道德准则的基础与开端,由“仁”发展出“仁政”,提出民本思想;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重新解释礼,融礼、法于一炉,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汉朝:董仲舒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天人感应,倡导君权神授,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大一统”,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官方哲学。

南宋:朱熹融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出“天理论”,天理是宇宙的本原,伦理纲常是天理的具体体现,“明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明代:王守仁提出“心即理”,核心是除人欲,致良知。

三.练习与思考

1.P11

2.P11

参考答案:

1.

第一首诗: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读书感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哲学角度思考,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明了源与流的关系。

第二首诗:《宋诗鉴赏词典》是这样说的:“蒙冲巨舰,需要大江大海,才能不搁浅,才能轻快地、自在地航行。如果离开了这样的必要条件,违反了它们在水上航行的规律,硬是要用人力去ˋ推移ˊ,即使发挥了人们的冲天干劲,也还是白费气力。”朱熹此诗是因为观书有感而作。从这样的视角出发,诗中所谓的“蒙冲巨舰”、“向来枉费推移力”表面所指为自然现象,但暗中指向的却是平时虽刻苦读书,百般思索,千样计较,书中之理仍然有不易了解这样一种困难迷惑的情景。但长期而艰辛的思索、探求,于“昨夜”豁然明朗,大彻大悟,以前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悄然冰释,书中之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会提升为井然有序的“洁净空阔”的理世界。朱熹认为,人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即物穷理”,要经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阶段,苦苦摸索,艰难积累。在此一阶段,为了解放迷惑困顿而上下求索。在这一阶段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进入“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的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