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基本概念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d94dd1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0.png)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2020版药典的生物制品术语
一、生物制品的定义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指以生物学方法制备的医学用品,包括活细胞、变态抗体、血液制品、芽孢制剂、受体制剂以及基因工程制剂等。
它们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制成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的化学药品,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二、生物制品的种类
1、活细胞:活细胞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2、血液制品:血液制品主要由人血液中的血浆成分、细胞、亚细胞以及蛋白质组成,可以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抗凝血、抗血清等。
3、芽孢制剂:芽孢制剂是一种利用芽孢菌制备的药物,它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真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
4、变态抗体:变态抗体是指从患者体内制备的抗体,可用于诊断和治疗某些特定疾病,如炎症性疾病、艾滋病等。
5、受体制剂:受体制剂是利用受体的特征,制备的一种特殊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哮喘、糖尿病、湿疹、肾脏疾病等。
6、基因工程制剂:基因工程制剂是指以基因工程技术为基础,利用载体质粒的转化技术,将特定的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制备的药
物,可用于治疗各种遗传性疾病。
生物制品的概念
![生物制品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191627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3.png)
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制造的商品或产品。
它们通常基于生物体,可以是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
生物制品在医药、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关于生物制品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的简要介绍。
1. 生物制品的种类生物制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种类:•生物药物: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的药物,如基因工程药物、生物仿制药等。
•生物肥料: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改良土壤和植物营养的肥料,如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
•生物农药: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防治害虫、病毒和病菌的农药,如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等。
•生物能源: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生产的能源,如生物燃料、生物气体等。
•生物材料:通过利用生物技术来制造的材料,如生物塑料、生物纤维等。
2. 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生物制品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生物体:选择适合制造特定产品的生物体,可以是细菌、真菌、植物或动物等。
2.生物培养:将选定的生物体在适当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3.生物表达:利用适当的生物技术手段,使生物体表达特定的基因或蛋白质。
4.分离与提纯:分离目标产物(如基因、蛋白质或代谢产物)并进行提纯,以获得所需的纯度和活性。
5.功能验证:对制造的生物制品进行活性和功能验证,在实验室和临床中进行测试。
6.批量生产:经过验证的生物制品进行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3. 生物制品的应用领域生物制品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医药领域:生物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农业领域:生物肥料和农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
•工业领域:生物制品可用于生物降解材料的制造,纺织品、塑料、燃料等行业。
•环境领域:生物能源可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替代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技术研究:生物制品也为生物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材料。
以上是关于生物制品的相关概念和内容的简要介绍。
生物制品概念
![生物制品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818e27ab8f67c1cfbd6b883.png)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主要是指以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动植物成分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产出来的、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用的产品。
人用生物制品包括:一,血液制品:人血白蛋白、普通免疫球蛋白、特异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生物胶、二,疫苗: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普祥立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儿童型)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普祥立适)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伤寒VI多糖疫苗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纽莫法)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酵母)风疹减毒活疫苗三,抗毒素: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四,细胞因子: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干扰素的分类1. 天然IFN干扰素种类繁多,分子量也不同,亦有不同的抗原性。
目前了解由人的不同细胞产生的干扰素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抗原成分:1.干扰素(IFN)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α干扰素主要由人白细胞产生,β干扰素主要由人成纤维细胞产生,α和β干扰素属于Ⅰ型干扰素,抗病毒作用较强。
γ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为Ⅱ型干扰素(免疫干扰素),其免疫调节作用较抗病毒作用强。
同一型内按氨基酸组成差异再分20多个亚型:α1、α2、α3……在同一亚型内又因氨基酸的差异而细分,如α2:有三种:α2a、α2b、α2c。
人自然干扰素是通过分别刺激淋巴母细胞和人体白细胞,然后提纯制备而得。
目前市场供应的只有由类淋巴母细胞产生的干扰素(IFN)…αN1,是天然的多亚型的混合物。
临床用的主要是重组制剂,有α2a和α2b。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d69c1a2284ac850ad0242b7.png)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以及微生物的毒素等)、动物的血液、组织制成的,用以预防、治疗以及诊断人或动物传染病的一类药品。
其中包括:供预防传染病发生的菌苗、疫苗、类毒素;供治疗或紧急预防用的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抗病毒素、噬菌体、干扰素等;和供诊断传染病用的各种抗原抗体诊断液等。
二、生物制品的分类▪1、菌苗、疫苗和类毒素2、抗病血清3、诊断液1.1 菌苗:按抗原菌株的处理,可区分为死菌苗和活菌苗。
▪死菌苗是使用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强毒菌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利用化学和其他方法,在不破坏其抗原的原则下,将其杀死制成的。
其优点是性质稳定,安全性高,保存期一般在1年左右。
但其免疫力不及活菌苗,免疫次数多,用量大,产生免疫力慢,免疫力时间短。
▪活菌苗是选用无毒或弱毒但免疫原性高的菌种,经培养、繁殖后制成的。
活菌苗株进入机体后,能继续生长繁殖,对机体呈长时间刺激,持续产生抗体。
于死菌苗相比,活菌苗具有接种量小,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免疫期长达(1~2)年等优点。
1.2疫苗:是用病毒或立克次氏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培养后,加以处理而制成的。
可分为弱毒疫苗和死毒疫苗。
▪弱毒疫苗给动物接种以后,一般看不到动物有任何发病症状,即使有反应,也甚轻微。
其他有点与活菌苗大体相同;但若保存温度不适宜,很易失效。
所以一般都制成冻干产品,并备有相应的冷藏设备。
▪死毒疫苗一般是用化学药品将病毒灭活,而保留其免疫原性。
1.3类毒素:使用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加入甲醛处理后,使之变为无毒性但仍有免疫原性的制剂。
抗病血清▪2.1 抗病血清是抗菌,抗病毒、抗毒血清的总称。
▪2.2 凡是用细菌免疫马或其他大动物所取得的免疫血清,称为抗菌血清。
▪2.3 凡是用病毒免疫马或其他大动物,所取得的免疫血清,称为抗病毒血清。
▪2.4凡是用细菌类毒素或毒素免疫马或其他大动物,所取得的免疫血清、称为抗毒素。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a049a0e4998fcc22bcd10d7c.png)
生物制品第一章生物制品概述一、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二、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一)按照其用途分为以下三大类:1、预防用生物制品:这类主要是疫苗。
还有类毒素。
2、诊断用生物制品3、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抗血清、抗毒素、微生态制剂、免疫制剂如干扰素、细胞因子等。
(二)按制备方法及物理性状分类:1、粗制品(普通制品):未经浓缩纯化的生物制品,如普通的结核菌素,用的较少。
2、精制品:将粗制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无效成分,进行浓缩提纯制成精制品。
如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及抗毒素、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提纯的结核菌素(PPD)等。
3、多联多价制品:一种剂型的成分包括几个同类制品者称多联制品;一种剂型的成分包括同一制品的不同群、型别者称多价制品。
如犬六联苗可预防犬瘟热病、犬细小病毒病、犬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性肝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副流感病。
4、液态制品:一些疫苗、诊断试剂如血清等是液体状的生物制品。
如大多数灭活疫苗、新型疫苗等。
5、冻干制品:是将液体制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的固体制品。
这类制品有利于保存、运输和使用,几乎所有活菌苗、减毒活疫苗都为冻干制品。
6、吸附制品(佐剂制品):在液体制剂中加入氢氧化铝或磷酸铝等佐剂后制成。
这类制品具有延长刺激时间(使抗原缓慢释放持续刺激机体)、增强免疫效果和减少注射次数及剂量等优点。
三、生物制品的发展前景1、改善和提高现有传统疫苗的质量,改进品种结构(1)由于超强毒和变异毒株的出现,传统疫苗预防接种难以起到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因此,研制新一代更有效的多血清型或亚型的疫苗将是发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是一些毒力偏强的疫苗将严格限制使用或禁止使用。
需要通过新技术研制出毒力更弱、更为安全稳定的疫苗。
(2)迫切需要研究开发高效的多联多价灭活疫苗,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3ce62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c.png)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是指基于生物技术得到的生物分子或微生物的制品,主要
包括生物药品、生物试剂和生物农药等。
这些产品的制备过程需要采
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发酵等。
生物制品作为新
一代的生物技术产品,由于具有高效、低毒、高稳定性等特点,已经
成为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的重要产品之一。
生物药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药品,包括蛋白质药物、肽类
药物、疫苗等。
与传统化学合成药物相比,生物药品具有高度的特异
性和生物活性,能够针对性地治疗特定疾病,具有较高的生物安全性
和生物活性。
生物药品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进行细胞培养、发酵、
纯化等多个步骤。
生物试剂:是指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或临床诊断的一类试剂,包括酶、抗体、激素、蛋白等。
生物试剂的制备需要高度纯化的生物分子,具
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生物活性,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
也用于临床诊断。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农业用药品。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低环境毒性、高效去除靶标有害生物、生态友好等特点。
生物农药可以将病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不会对环境、食品以
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生物农药的制备过程需要采用生物技术手段,
如基因工程等。
总之,生物制品作为新一代的生物技术产品,具有高效、低毒、高稳定性等特点,在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51d8fc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5.png)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名词解释
生物制品是指由生物活性组分形成的可以用于人类健康保健的治疗剂。
它们通常是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经特定加工而制成的。
生物制品经
常用来弥补自然界植物和动物不能满足的需求、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
一般来说,生物制品包括:注射剂、口服药剂、膏剂、原料药剂、外
用药剂、抗体和植物提取物。
注射剂是指由生物制药厂生产的可以经
血液循环快速达到治疗目的的药物,它们是生物制品的重要类别。
口
服药剂是指用于口服治疗的药物,它们在生物制药领域中也占有重要
地位。
膏剂是指一种外用药物,它们具有润滑和保湿的作用,可以用
来治疗肌肤病、烧伤以及外伤,是生物制品的重要分类。
原料药剂是
指经过特殊加工而制成的原料药,它们可以直接使用,或者经过进一
步加工而成为可以口服无需改变的药物。
外用药剂是指外用的药物,
它们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疾病,还可以用于抗病毒等用途。
抗体是
指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生物制品,它们可以有效地抵抗病毒性疾病,防止疾病的发生。
最后,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
它们具有疗效,并且对人体无害,因此常常被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
总之,生物制品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因此它们
非常重要。
生物制品在医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正
在重视它们,因此使用生物制品应该受到充分重视,而且应当遵守规定,服用安全有效的药物,以便发挥生物制品所应有的作用。
关于生物制品总结
![关于生物制品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0675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8.png)
关于生物制品总结1. 引言生物制品是指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生物材料制备的产品。
生物制品具有高效、低毒、低副作用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对生物制品的定义、分类、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分析。
2. 生物制品的定义和分类2.1 定义生物制品是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产品,包括生物药品、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等。
生物制品与传统的化学合成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和较低的副作用。
2.2 分类生物制品可以按照来源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生物制药品:包括重组蛋白类药物、基因工程疫苗、抗体类药物等。
•生物肥料: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提取物等生物材料制备的肥料,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作用。
•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激素等制备的农药,对害虫、病菌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饲料:利用发酵技术或转基因技术制备的动物饲料,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3. 生物制品的应用3.1 医疗领域生物制药品是生物制品在医疗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生物制药品成为继化学合成药物之后的重要药物形式。
生物制药品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低的副作用,对一些难以治愈的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如白血病、糖尿病和乳腺癌等。
此外,生物制品还广泛应用于诊断试剂、组织工程和疫苗等领域。
3.2 农业领域生物制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方面。
生物肥料通过引入有益菌群和微生物提取物等,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生物农药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材料制备,对害虫、病菌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伤害。
3.3 环保领域生物制品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水处理、废物处理和污染治理等方面。
生物制品可以通过引入适宜的微生物菌种,分解有害物质,改善水质和土壤状况。
此外,生物制品还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开发,如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物乙醇和生物氢气等。
生物制品制造工艺
![生物制品制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6c010b210661ed9ac51f376.png)
第一节 生物制品的基本概念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应用普通的或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 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 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 诊断的药品。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使生物制品在产品结构上发生 了很大变化,极大地扩展了生物制品的研究内容。
3、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是指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 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 成的疫苗。
主要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 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及蛋白工程疫苗等。
4、合成肽疫苗
合成肽疫苗 是指用化学方法合成能够诱发机体产 生免疫保护的多肽制成的疫苗。
生物制品必须强调质量第一的原则。质量好的生物 制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安全和有效。
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各国生产 的制品必须有专门检定机构负责成品的质量检定,检 定部门要有熟练的高级技术人员,精良的设备条件, 以保证检定工作的质量。未经专门检定部门正式发给 检定合格的制品,不准出品使用。
血液制品、抗毒素和类毒素等制品,需要进行纯度 检查或做鉴别试验。
4、分子量或分子大小测定
提纯的蛋白质制品,在必要时需测定其单体或裂解 片段的分子量及分子的大小;提纯的多糖体菌苗需测 定多糖体的分子大小及其相对含量,常用的方法有凝 胶层析法、SDS - PAGE法和超速离心分析法。
5、防腐剂含量测定
1、常规疫苗
常规疫苗有活疫苗和死疫苗两类:
活疫苗是指用人工定向变异的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 出来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的微生物制成的 预防制剂。
死疫苗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灭活培养增 殖的标准微生物株制成的预防制剂。
生物制品概述
![生物制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af7a6d149649b6648d74776.png)
四、疫苗及疫苗制备技术
(4)生物技术疫苗
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 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基因工程 活疫苗以及DNA疫苗。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病原 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人受体菌(如大肠杆菌)或 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 肽链。提取保护性抗原肽链,加入佐剂即制成基因工 程亚单位疫苗。
2、病毒与细胞培养
病毒的培养繁殖只能在活细胞内进行,是以病毒 基因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其基因及 蛋白质,再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这种方式称 为复制。
常见的病毒培养方法有:细胞(包括组织器官) 培养法;鸡胚培养法;实验动物培养法。
SPF动物或SPF鸡胚,仍常用于培养病毒,但病毒 细胞培养发展最快,重点介绍。
四、疫苗及疫苗制备技术
(3)代谢产物和亚单位疫苗
代谢产物疫苗:如毒素、酶等都可制成疫苗,破伤风毒素、 白喉毒素、肉毒毒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毒素,经甲醛灭 活后制成的类毒素有好的免疫原性,可作为主动免疫制剂。 亚单位疫苗:是将病毒的衣壳蛋白与核酸分开、除去核酸 用提纯的蛋白质衣壳制成的疫苗。此类苗保含有病毒的抗 原成分,无核酸,因而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效果较好。 猪口蹄疫、伪狂犬病、狂犬病等亚单位疫苗已有成功的试 验报道。亚单位疫苗由于制备困难,价格昂贵。
四、疫苗及疫苗制备技术
脂溶剂: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有包膜病 毒敏感 消毒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卤素
抗生素:对病毒无作用
中草药:有一定作用
本学期至此结束,thanks!
生物制品制造工艺
![生物制品制造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7227e7bf111f18583d05ae2.png)
第十五章 生物制品制造工艺
第一节 生物制品的基本概念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是应用普通的或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 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 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 诊断的药品。
3、残余毒力和毒性物质的检查
(1)残余毒力试验 用作活菌苗及活疫苗检定。
(2)无毒性试验(一般安全试验) 。
(3)毒性试验 死菌苗、经杀菌、灭活后,其本身可 能仍具有毒性。
(4)防腐剂试验 除用化学方法作定量测定外,还应 做动物试验。
4、过敏性物质的检查
(1)过敏性试验(变态反应试验) 一般采用豚鼠试 验。
(2)体内诊断制品 由变态反应原或有关抗原材料制 成的免疫诊断试剂,用于皮内接种,以判断个体对病 原的易感性或免疫状态。用于体内免疫诊断。
4、其他制品
由有关生物材料或特定方法制成,不属于上述几 类的其他生物制剂,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如治疗用 Λ型肉毒素制剂、微生态制剂、核酸制剂等。
二、生物制品的质量要求
不同疫苗的制备方法各异,图15-1为一般疫苗的 制备工艺流程。
(一)、毒种的选择和减毒
用于制备疫苗的毒株,一般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才能获得安全有效的疫苗。
(1)毒种必须持有特定的抗原性,能使机体诱发特 定的免疫力,足以阻止有关的病原体的入侵或防止机 体发生相应的疾病。
(2)毒种应有典型的形态和感染特定组织的特性, 并在传代的过程中,能长期保持生物学特性。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e6a10160b4e767f5acfce2d.png)
7,猪流行性感冒 该病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 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突然发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衰竭然后迅速 康复. 猪流感无特效药,只有对症治疗. 疫苗:猪流行性感冒灭活苗,国外已经研制成功.国内已经 进入疫苗审批程序.
8,猪链球菌病 该病是由各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 病.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 猪链球菌 型菌珠可导致人类的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 严重可致人死亡. 防制:抗生素有一定效果. 弱毒苗是由C群链球菌制备的.(我公司有) 灭活苗是由链球菌二型菌株制备的. 也可用本场分离的菌株制备的灭活苗效果更加.
9,大肠杆菌病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血清型引起的多种动 物不同疾病的统称.以新生幼畜动物为主的肠道传染病. 仔猪黄痢:(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五日龄内发生.有高发病 率和死亡率. 仔猪白痢:(迟发性大肠杆菌病)10-30日龄5天,各 分别注射疫苗,常用的有:A,仔猪大肠杆菌三价灭活苗, 带有K88,K99,987P菌毛抗原.(im) B,仔猪大肠杆菌 K88,K99双基因工程灭活苗.(耳根 或 in) C,仔猪大 肠杆菌K88,LTB双基因工程灭活苗.(im 或 口服)
一什么是生物制品一什么是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以及微生物的毒素等动物的血液组织立克次氏体以及微生物的毒素等动物的血液组织制成的用以预防治疗以及诊断人或动物传染病的一制成的用以预防治疗以及诊断人或动物传染病的一类药品
生物制品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用微生物(细菌,病毒,立 克次氏体以及微生物的毒素等),动物的血液,组织制成 的,用以预防,治疗以及诊断人或动物传染病的一类药品. 其中包括:供预防传染病发生的菌苗,疫苗,类毒素;供 治疗或紧急预防用的抗菌血清,抗病毒血清,抗病毒素, 噬菌体,干扰素等;和供诊断传染病用的各种抗原抗体诊 断液等.
第一章生物制品概述
![第一章生物制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aab10154a7302768e993971.png)
生物制品概述第一节生物制品的概念与应用一、生物制品的概念:生物制品是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原料,应用传统技术或现代生物技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生物制品的应用:1、免疫预防:实践证明,应用菌苗、疫苗及类毒素等预防用生物制品施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降低易感性,对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效果是很显著的。
典型例子是种痘预防天花。
天花曾对人类的威肋极大,墨西哥历史上的一次大流行曾导致300多万人病死。
而种痘的推广普及保护了无数人免于患天花或病死。
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军队由于未施行种痘,60万人的军队中天花病高达125000人,病死23470人,而普鲁士军队由于施行过2次种痘,又采取其它防疫措施,总共只有459人病死于天花。
当18世纪天花在英国流行时,曾猖獗一时。
牛痘是牛的一种天然轻性传染病,发病时除体温上升、食欲减低外,在牛的乳房及奶脐间发生水疱和脓疱,挤奶时可经伤痕而传染至人的手指部位。
奇怪的是凡患过牛痘的人就不会再患天花了,这是英国伦敦西部的农民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经验。
到18世纪末,英国青年医生Edward Jenner于1796年5月14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观察,他从一位患牛痘的挤奶女工手上出现的痘疮中取出痘浆,接种于一名8岁儿童的胳膊上,两个月后再接种人的天花脓疮浆,结果未见发生天花。
接种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很快普及全世界,Jenner的创造性发明,为人类预防和消灭天花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普遍推行种痘,20世纪60年代初就消灭了天花。
世界卫生组织于1967年在世界各国推行普种牛痘,在1977年索马里发生了最后一例天花,在人间无传染源存在的基础上于1979年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
19世纪德国人Robert Koch(1876)首先发明细菌分离培养法,从此陆续发现各种致病菌。
11.1生物制品概述
![11.1生物制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ded30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1.png)
11.1生物制品概述生物制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的药品、疫苗、生物诊断试剂等生物制品,是医疗卫生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生物制品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应用广泛,除了可以预防和治疗很多人类和动物疾病外,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环境质量、增进营养等。
生物制品不同于从化学合成获得的药物,因为生物制品由生物制剂生产,如细胞、细菌、动物和植物等。
因此,生物制品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活性,这使得它们在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十分有效。
生物制品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药品领域,其中人类领域最常见的生物制品包括:1.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种由生物制品生产的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蛋白质、多肽和核酸等。
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癌症、糖尿病、肝炎、多发性硬化症等一系列疾病。
2.生物类似物:生物类似物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途径生产的与天然物质结构相似的分子,其生产过程主要通过重组DNA技术来实现。
常见的生物类似物有肝素类似物、干扰素类似物、重组人胰岛素等。
3.生物制品疫苗:生物制品疫苗由生物制品制造商生产,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生物制品疫苗主要根据人类或动物的免疫系统特点来选择,以生产疾病发生时能发挥作用的疫苗。
4.基因治疗制品:基因治疗制品是利用人类的基因工程技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技术。
它的目的是根据患病者的病情来直接击败致病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生物制品不但在人类药品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在动物药品领域也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畜牧生产和动物保健技术对生物制品需要的需求不断增长。
常见的动物药品生物制品包括:1.动物疫苗:动物疫苗是一种防止家禽、牲畜和宠物生病的药物,可以帮助预防疾病,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生物诊断试剂:生物诊断试剂是一种通过生物技术途径生产的诊断试剂,可以用于检测动植物的疾病和感染情况,帮助畜牧业者和兽医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疾病。
总之,生物制品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具有广泛的潜力和应用,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等。
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https://img.taocdn.com/s3/m/ee9c7e4b767f5acfa1c7cd95.png)
1、生物制品: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来产生某些初级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制成作为诊断或治疗或预防疾病或达到某种特殊医学目的的医药用品。
2、生物制品学:指研究各类生物制品的来源、结构特点、应用、生产工艺、原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等诸方面知识的一门科学。
3、核酸疫苗:指将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原基因,经质粒载体DNA通过肌肉注射等途径接种给人或动物,能在动物体细胞中经转录、翻译合成抗原物质,刺激被免疫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4、遗传重组疫苗:指使用经遗传重组方法获得的重组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5、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指使用与特定抗原的免疫原性相近的抗抗体作抗原制成的疫苗。
6、治疗性疫苗:指在已感染病原生物或患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生机体的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的天然、人工修饰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生物制品。
7、改型抗体:又称人源化抗体,尽管绝大多数HAMA反应是针对C区的,但有些单克隆抗体如OKT3用于人体时,其HAMA反应则主要是针对V区的,如果再把嵌合抗体的鼠FR区替换成人FR区,则可能减少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
8、双特异性抗体:天然的抗体分子为双价单特异性,如果对天然的抗体分子进行改造,把其他的效应物质如毒素、酶、细胞因子、受体分子通过一定方法与两种杂交抗体Fab片段或V区(VH与VL)连接起来,使之即可与靶细胞结合,又可介导其他一些效应功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杀伤靶细胞。
这种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分子就称为双特异性抗体或双功能抗体。
9、血液制品: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红细胞浓缩物等,用于诊断,治疗或被动免疫预防。
10、基因工程疫苗:也称遗传工程疫苗,指使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制成的疫苗。
生物制品及其质量控制要点
![生物制品及其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ba600ecf84b9d528ea7aed.png)
联合疫苗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疫苗抗原原液配制而成 的具有多种免疫原性的疫苗。 例如: 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 麻风腮三联疫苗
7
抗毒素及免疫血清
——由特定抗原免疫的动物血清而制备 主要产品: 白喉抗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 抗狂犬病血清等
8
血液制品
——由健康人的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分 离、提纯或由重组技术制成的血浆蛋 白组分或血细胞组分制品 。 主要产品:人血白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 人凝血因子等
1. 注射一次即可有效 1. 可多种抗原混合制成多价疫
优 2. 接种后似自然感染,
苗
形成完整免疫
2. 抗原性稳定
点 3. 在一定范围内疫苗病 3. 经过灭活处理不会污染其它
毒可排斥野毒
病原
4. 可提纯抗原,加入佐剂增加 免疫效果
缺 1. 抗原不稳定,灭活即 1. 一般需注射2~3次才明显有效
失效
2. 一般仅产生体液免疫
细菌和病毒类疫苗质控要点
1.所有原辅材料符合《中国药典》或《中国生物制 品主要原辅料质量标准》;
2.采用强毒菌株(鼠疫、霍乱、炭疽等)、芽胞菌 和强毒病毒株,应有专用生产操作间,专用生产设备 及隔离实施,操作人员应有安全防护设施;
3.所用生产的菌株或病毒株,要建立原始种子批、 主代种子批、生产种子批三级种子批系统;病毒疫苗 生产用细胞也要建立上述三级细胞库系统;
12
生物制品按用途分类
➢ 预防类生物制品 疫苗、类毒素、被动免疫制剂
➢ 诊断类生物制品 免疫学诊断试剂、基因诊断试剂、 生化试剂
➢ 治疗类生物制品 血液制剂、细胞因子制剂、酶和激素、 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制剂、 基因及细胞治疗制品等
13
预防类生物制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制品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生物制品英文名称:biological product定义:一类用于疾病诊断或防治的制剂。
即应用自然的或借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获得各种微生物、细胞、动物和人源组织、液体等生物材料而制备。
所属学科:免疫学(一级学科);应用免疫(二级学科);免疫预防(三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生物制品不同于一般医用药品,它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如抗体)才发挥其功效,在人体内出现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细胞介导免疫。
目录什么是生物制品起源与发展分类什么是生物制品起源与发展分类什么是生物制品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应用微生物(细菌、噬菌体、立克次体、病毒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寄生虫和动物的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化学方法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它有关疾病的制剂,通称为生物制品。
种类有疫苗、菌苗、类毒素、免疫血清、人血液制品、诊断用品、噬菌体、生物技术制品等。
起源与发展在10世纪时,中国发明了种痘术,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这是人工自动免疫预防传染病的创始。
<.斯.诺.美.A11-走在生物医学的最前沿>种痘不仅减轻了病情,还减少了死亡。
17世纪时,俄国人来中国学习种痘,随后传到土耳其、英国、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又传入美洲、非洲。
1796年英国人E.詹纳发明接种牛痘苗方法预防天花,他用弱毒病毒(牛痘)给人接种,预防强毒病毒(天花)感染,使人不得天花。
此法安全有效,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
牛痘苗可算作第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制品。
微生物学和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生物制品的研究与制作。
19世纪中期,“免疫”概念已基本形成。
1885年法国人L.巴斯德发明狂犬病疫苗,用人工方法减弱病毒的致病毒力,做成疫苗,被狂犬咬伤的人及时注射疫苗后,可避免发生狂犬病。
巴斯德用同样方法制成鸡霍乱活疫苗、炭疽活疫苗,将过去以毒攻毒的办法改为以弱制强。
D.E.沙门、H.O.史密斯等人研究加热灭活疫苗,先后研制成功伤寒、霍乱等灭活疫苗。
19世纪末日本人北里柴三郎和德国人贝林,E.(A.)用化学法处理白喉和破伤风毒素,使其在处理后失去了致病力,接种动物后的血清中和相应的毒素,这种血清称为抗毒素,这种脱毒的毒素称为类毒素。
R.科赫制成结核菌素,用来检查人体是否有结核菌感染。
抗原—抗体反应概念的出现,有助于临床诊断。
这些为微生物和免疫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继续发展出各种生物制品,在预防疾病方面越发显得重要,是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
中国的生物制品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始于20世纪初。
1919年成立了中央防疫处,这是中国第一所生物制品研究所,规模很小,只有牛痘苗和狂犬病疫苗,几种死菌疫苗、类毒素和血清都是粗制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长春和兰州成立了生物制品研究所,建立了中央(现为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它执行国家对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监督,发放菌毒种和标准品。
后来,在昆明设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研究脊髓灰质炎疫苗。
生物制品现已有庞大的生产研究队伍,成为免疫学应用研究和计划免疫科学技术指导中心。
汤飞凡1957年发现沙眼病原体,他对中国生物制品事业有很大贡献。
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方面,接种预防生物制品效果显著,在公共卫生措施方面收益最佳,这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是世界性的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WHO)1966年发表宣言,提出10年内全球消灭天花,1980年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被消灭。
1978年 WHO 又作出扩大免疫规划(EPI),目的是对全球儿童实施免疫。
EPI是用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即卡介苗预防结核病;麻疹活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百白破三联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有计划地从儿童开始,使世界儿童都得到免疫。
1981年,中国响应WHO的号召,实行计划免疫,按要求用国产四种疫苗预防六种疾病。
1988年以省为单位达到了85%的疫苗接种覆盖率。
1990年以县为单位,儿童达到85%的接种覆盖率。
诊断制剂品种的增多和方法的改进,促进了试验诊断水平的提高;现已应用到血清流行病学以及疾病的监测。
中国生产血液制剂已有30多年的历史,品种在逐年增加。
现代生物制品随着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生物制品已改变了传统概念。
对微生物结构、生长繁殖、传染基因等,也从分子水平去分析,现已能识别蛋白质中的抗原决定簇,并可分离提取,进而可人工合成多肽疫苗。
对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已有了进一步认识,可以用人工方法进行基因重组,将所需抗原基因重组到无害而易于培养的微生物中,改造其遗传特征,在培养过程中产生所需的抗原,这就是所谓基因工程,由此可研制一些新的疫苗。
70年代后期,杂交瘤技术兴起,用传代的瘤细胞与可以产生抗体的脾细胞杂交,可以得到一种既可传代又可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这一技术属于细胞工程。
这些单克隆抗体可广泛应用于诊断试剂,有的也可用于治疗。
科学的突飞猛进,使生物制品不再单纯限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传染病,而扩展到非传染病领域,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甚至突破了免疫制品的范畴。
中国生物制品界首先提出生物制品学的概念,而有的国家则称之为疫苗学。
分类根据生物制品的用途可分为预防用生物制品、治疗用生物制品和诊断用生物制品三大类。
预防用生物制品均用于传染病的预防。
包括疫苗、类毒素和γ -球蛋白三类。
疫苗是由细菌或病毒加工制成的。
过去中国生物制品界和卫生防疫界习惯将细菌制备的称作菌苗,病毒制备的称作疫苗,有的国家将二者都称作疫苗。
类毒素也可称作疫苗。
疫苗分灭活疫苗和活疫苗。
①灭活疫苗。
制备过程是先从病人分离得到致病的病原细菌或病毒,经过选择,将细菌放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收获大量细菌,再用物理或化学法将其灭活(杀死),可除掉其致病性而保留其抗原性(免疫原理);病毒只能在活体上培养,如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复制增殖,从这些培养物中收获病毒,灭活后制成疫苗。
②活疫苗。
指人工选育的减毒或自然无毒的细菌或病毒,具有免疫原性而不致病,经大量培养收获病毒或细菌制成。
活疫苗用量小,只需接种一次,便可在体内增殖而达到免疫功效,而灭活疫苗用量大,并且需接种2~3次方能达到免疫功效。
二者各有优缺点。
现在,疫苗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来制备,主要用于尚不能用人工培养的细菌或病毒。
外毒素一些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称为外毒素,外毒素经化学法处理后,失去毒力作用,而保留抗原这种类似毒素而无毒力作用的称为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
接种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保持不患相应疾病。
γ-球蛋白是血液成分之一,含有各种抗体。
人在一生中不免要患一些疾病,病愈后血液中即存在相应抗体,胎盘血也是一样。
有些传染病在没有特异疫苗时,可用γ-球蛋白作为预防制剂。
现今给献血人员接种某些疫苗或类毒素,从而产生高效价抗体,用其制备的γ-球蛋白称特异γ-球蛋白,如破伤风、狂犬病、乙型肝炎特异γ-球蛋白。
有人认为γ-球蛋白是“补品”而当作保健品用,这是不对的。
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疫苗。
2.DNA疫苗。
3.已上市销售疫苗变更新的佐剂,偶合疫苗变更新的载体。
4.由非纯化或全细胞(细菌、病毒等)疫苗改为纯化或者组份疫苗。
5.采用未经国内批准的菌毒种生产的疫苗(流感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等除外)。
6.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疫苗。
7.采用国内已上市销售的疫苗制备的结合疫苗或者联合疫苗。
8.与已上市销售疫苗保护性抗原谱不同的重组疫苗。
9.更换其他已批准表达体系或者已批准细胞基质生产的疫苗;采用新工艺制备并且实验室研究资料证明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的疫苗。
10.改变灭活剂(方法)或者脱毒剂(方法)的疫苗。
11.改变给药途径的疫苗。
12.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疫苗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疫苗。
13.改变免疫剂量或者免疫程序的疫苗。
14.扩大使用人群(增加年龄组)的疫苗。
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疫苗。
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各种血液制剂、免疫制剂如干扰素。
按治疗作用机理可分为特异的(如抗毒素和γ-球蛋白)和非特异的(如干扰素和人白蛋白等)。
临床医生将抗毒素及γ-球蛋白作常规治疗用药品,实际上也起预防作用。
血液制剂在治疗用生物制品中占非常大的比例。
中国生产和正在研制的血液制剂已有50余种。
有些单克隆抗体已用于治疗。
血液中某些含量少的组分整合到微生物基因中,可大量生产,如□因子。
主要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见表主要的预防和治疗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变态反应原制品。
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11.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酵技术等)。
12.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品。
13.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
14.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
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
诊断用生物制品大都用于检测相应抗原、抗体或机体免疫状态,属于免疫学方法诊断。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诊断用生物制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不仅用于传染病,也用于其他疾病。
主要包括两类:①诊断血清,包括细菌类、病毒立克次氏体类、抗毒素类、肿瘤类、激素类、血型及 HLA、免疫球蛋白诊断血清、转铁蛋白、红细胞溶血素、生化制剂等。
②诊断抗原,包括细菌类、病毒立克次氏体类、毒素类、梅毒诊断抗原、鼠疫噬菌体等。
此外还有红细胞类、荧光抗体、酶联免疫的酶标记制剂、放射性核标记的放射免疫制剂、妊娠诊断制剂(激素类)、诊断用单克隆抗体。
应用分预防、治疗和诊断三个方面。
预防疫苗(包括类毒素)的发明是为了预防传染病。
大多数烈性传染病已有疫苗,根据各种传染病的性质特点、传染源、传播方式,用于预防的疫苗有以下几种:①消灭传染病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