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_5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一等奖创新教案《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能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2.掌握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1.经历思考量与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函数思想。

2.经历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能依据正、反比例的关系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1.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提出问题:①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②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③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学生讨论后解答)预设生1:(1)题中有速度、时间和路程三种量,速度不变,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生2:(2)题中有速度、时间和路程三种量,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不变,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2.引入新课。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运用比例知识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操作指导通过复习巩固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板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1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59页例5。

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40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 t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2.读题,并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预设生1:已知条件是张阿姨家上个月用了8 t水,水费是40元;李奶奶家用了10 t水。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能力目标: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课件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①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8=28×10==352.教学例6(1)出示例6情境图,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指名回答)(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种量?什么是一定的?(总用电量)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每天用电量×天数=总用电量”,所以每天用电量和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3)学生独立解答,组织交流。

(4)指名板演,全班讲解。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几x天。

25x=100×5x=(100×5)/25x=20回顾与反思: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哪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只要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可以用比例关系解答。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用比例解决问题”(教科书P59—60的例5、例6,以及P60页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九3—7题。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例5和例6两个例题,讲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使学生掌握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以及解题的步骤。

正、反比例应用题,首先要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能从题中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是一定,从而判断这两种量是否成正(或反)比例,然后设未知数X,用比例解答。

判断过程也是正反比例意义实际应用的过程。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在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认识了正比例意义和反比例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含有归一和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应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材由张大妈与李奶奶的对话引出求水费的实际问题,为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然后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解决。

在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时,与学习正比例的方法相似,也是先让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解决问题,然后学习用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实际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也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作较好的准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第5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第5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第5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比例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 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 理解比例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比例知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比例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进行讲解。

2. 实例分析法:- 通过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生活实例,引出比例的概念。

-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与比例相关的问题?2. 新课导入(10分钟):- 讲解比例的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性质等。

- 通过实例,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

3. 实例分析(15分钟):- 分析生活中的比例问题,如购物打折、距离与速度等。

- 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生活中遇到的比例问题。

-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等。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情况:-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提出观点等。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的安排:-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第【1】篇〗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经历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3、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2.18:6=24:()=()÷3=()%。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4.5,另一个内项是()。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比例才能成立。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4.x:16=7:6,求x的值叫做解比例。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三、解下面的比例:X:= :X=40 =0.4:12=X:〖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思路。

3、学会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分析、推理、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

教学重点:学会用比的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展示收集的物品,体会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师:看来,比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比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是让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的解题思路来分析。

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下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2分析一个数量的两个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确定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不难理解,教学时,要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了。

例3分析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例1相同。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和掌握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及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两个数量的比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些。

【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题意。

1、教师出示例2的情境图。

2、让学生结合图叙述题意。

活动二:动手画图,分析题意。

1、你能不能用上节课我们讲过的学习方法,借助于其它的方法来分析一下这道的意思呢?学生动手画线段图,分析。

小组交流。

与教师共同再一次感受如何画线段图。

(教师板书)重点让学生明确谁是单位1。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确定解题的思路。

3、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4、全班交流,订正。

5、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活动三:教学例3.教师出示例3。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根据这句话应当把什么看单位1?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4、学生自己解答。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析的?与全班交流。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第5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应用(第5课时)人教版

比例的应用
第5课时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重点: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难点:解答综合性较强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内容复习
说一说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二、基本练习
(一)、完成相关的《口算训练》。

(二)、列式解答
1、 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比3,周长是96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分析:先算出周长的一半,96÷2=48(厘米),再按比例分配。

2、 通常人的血液和体重的比约是1比13,小红的体重是50千克,她身上的血液约重多少千克?
分析:血液重量与体重的比为1比13,即比值(113
)一定,用正比例方法解。

(三)、练习分析:
第2题:60比80=3比4 ,分配人数时总份数是3+4份。

56×37
=24(人) 56×47
=32(人) 第4题:已知三个数的连比,先将45比60比50化简为9比12比10,然后再算。

三、综合练习
四、提高练习
思考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_5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_5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烂熟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捷方程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水平。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够确凿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比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种比例?好,下面我们就来回忆一下相关正、反比例的知识。

出示: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购买课本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2)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3)零件总数一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

(4)总钱数一定,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

二、探究新知(一)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探究例5)1、师:看样子同学们掌握的很可以,那么,学习了正反比例到底有什么用呢?学习知识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你能使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看,张大妈和李奶奶在讨论什么问题,想不想去看看!(出示情境图)师: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能不能使用学过的方法来帮李奶奶解决这个问题?看谁最先帮李奶奶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师: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能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了?生:比例3、引入新课:对,像这样的问题也能够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讨论如何使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4、师:通过大家的表情,好像老师不用教,大家都敢尝试。

大家敢不敢自己试试?表现自学提示:(1)再次读题,思考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5、学生交流自学结果,相互补充,表现一个统统的解答过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用比例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引导生说出等量关系:水费∶吨数=水费∶吨数,然后尝试解答。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用比例解决问题(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用比例解决问题(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人教版用比例解决问题(第2课时)的教学中,我们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比例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熟练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用比例解决问题(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中,第二课时主要讲述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旨在让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比例的应用,二是如何通过比例解决问题。在比例的应用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包括求比值、求比例和求未知数等。在如何通过比例解决问题方面,学生需要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并通过比例计算得出答案。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用比例解决问题(第2课时)的优秀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贴近生活的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引入购物等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珍视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比例的应用规律。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教授比例的计算方法,包括求比值、求比例和求未知数等。学生将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将其转化为比例问题,并通过比例计算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比例的计算方法,还需要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 数学抽象: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抽象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2. 逻辑推理: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3. 数学建模:让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比例模型,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是2克/摩尔,所以消耗的反应物A的摩尔数是x / 2。
反应物B的摩尔质量是4克/摩尔,所以消耗的反应物B的摩尔数是y / 4。
因为摩尔比是1:2,所以我们可以列出比例方程:x / 2 = y / 4。
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x = 2 * y / 4 = y / 2。
所以,消耗的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质量比是1:2。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比例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比例解决问题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总距离,所以无法具体计算出x的值。
例题5:
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摩尔比是1:2。如果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是2克/摩尔,反应物B的摩尔质量是4克/摩尔,那么在反应中消耗的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答:
设消耗的反应物A的质量为x克,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y克。
根据题意,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摩尔比是1:2,所以消耗的反应物A和反应物B的摩尔数之比也是1:2。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关于用比例解决问题,基于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首先强调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5和例6的教学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

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熟练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2.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巩固和加深对简易方程的认识。

3.通过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判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关系,准确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交流,合作探究。

通过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可以出示一个汽车行驶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成什么比例等等。

接着,我们可以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导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体验、合作探究。

例如,出示一个正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再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发现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方法。

例如,可以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XXX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XXX家用了10t水。

XXX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学生可以用正比例知识解答这个问题,即水费与用水吨数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可以列出等式:28/8=x/10,解得x=35.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用比例解决问题,通过引导交流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体验、加深对比例的理解,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拓展:XXX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每吨水的价格是多少?解:设每吨水的价格为p元。

上个月用了x吨水,水费为42元。

人教版小学的数学六年级的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的数学六年级的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率解决问题》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实质问题中波及的量成什么比率关系,能利用正、反比率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研究,培育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提升学生对应用题关系的剖析能力和对正反比率的判断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优秀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提升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教课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判断下边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说明原因。

(1)单价必定,总价和数目。

(2)行程必定,速度和时间。

(3)速度必定,行程和时间。

(4)每吨水的价格必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揭露目标1、进一步娴熟地判断成正、反比率的量。

2、学会用比率知识解答比较简单的应用题。

三、研究新知例 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 吨水,水费是 28 元。

照这样计算,李奶奶家用了10 吨水,水费是多少元?方法指导一:1、理解题意,用从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2、题中有哪三种量?它们成什么比率关系?并说出原因。

3、依据这样的比率关系,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钱。

你能列出等式吗?4、解比率,查验,作答。

小结:由于水价必定,因此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率。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相等。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 元。

8x= 28× 10x= 280÷ 8x= 35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 元。

用相同的方法剖析改正后的题目进行解答下题。

王大爷上个月水费42 元,上个月用水多少吨?查验 1:小明买了 4 枝圆珠笔用了 6 元。

小刚想买3 枝相同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例 6:一个办公楼本来均匀每日照明用电100 千瓦时。

改用节能灯此后,均匀每日只用25 千瓦时。

本来 5 天用的电量此刻能用多少天?方法指导二:1、题中有哪三种量?它们成什么比率关系?并说出原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学习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遵循“学会应用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的理念,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去体会、观察、发现、探索。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合理复习,有效铺垫。

 温故而知新,用比例知识解决正、反比例问题的关键是先让学生能够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然后判断它们成什幺比例,最后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所以利用比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之前,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幺比例,不但很好地复习了旧知,也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了教学难点,为学生探究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巧妙引导,拓展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因为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学生已经会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教材例题时,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提出问题:①每道题中各有哪三种量?②其中哪种量是不变的?③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相关联的量成什幺比例?(生讨论后解答) 2.引入新课。

 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可以应用比例知识来解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学习例5,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61页例5主题图。

 (2)学生读题思考,并汇报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预设  生1:已知条件是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t水,水费是28元。

李奶奶家用了10t水。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例的概念,能够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运用比例的知识计算物体的实际尺寸;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比例的概念理解;
2.比例的运用能力提升;
3.实际问题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
2.确定比例的应用范围。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科书;
2.课堂板书工具;
3.习题练习题目。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两个不同尺寸的相似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2. 讲解比例概念(10分钟)
解释比例的定义、比例的表示方法和如何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比例运用(20分钟)
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比例运用的练习题,检测他们对比例概念的掌握程度。

4. 教学拓展(15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比例的应用场景。

5. 练习巩固(15分钟)
布置一些拓展性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比例的运用能力。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针对一些实际场景,尝试应用比例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概念与应用,增强了学生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注重更多实际问题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的正比例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两个量的关系,它比较抽象、难理解,是今后学习反比例及初中学习函数知识的基础。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情实际,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利用教材图表,增强对相关联的量的形象感受。

教学伊始,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表。

在观察中,使学生发现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及变化规律,充分体会到什么是相关联的量,为进一步学习正比例知识打下基础。

2.科学调动多种感官,增强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更多的大脑通路来处理学习信息,建立起对知识与技能的深刻记忆,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能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本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分析、比较、讨论、交流中,不断探究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现其中的规律,体会正比例的意义。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因为正比例表示的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接下来学习反比例及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的重要基础。

所以,本设计十分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结合熟悉的情境及数量关系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正比例的认识⊙复习导入1.引导回顾。

师:什么是相关联的量?请举例说明。

(学生汇报)2.导入新课。

师: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比例就是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的,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进一步理解相关联的量,为在新情境中探究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作铺垫。

⊙探究新知1.借助图表,进一步感知相关联的量。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第【1】篇〗数学教案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比和比例教案,希望你会喜欢!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学法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探究、验证等方法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同学们,今天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你们来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

大家有没有信心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2、老师也准备了几个比,想让同学们求出他们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分类。

2:3 4.5:2.7 10:680:4 4:6 10:1/2提问:你是怎样分类的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板书:两个比相等4.5:2.7=10:6 12:16=3/5:4/5 80:4 =10:1/2)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例题。

先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图的内容。

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再出示四面国旗长、宽的尺寸。

师: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 = 60∶40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4.5/2.7= 10/6请同学们很快地把黑板上我们写出的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_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解决问题》公开课教案_5

教学目标: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

4、发展学生综合使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能准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准确列出比例式。

【问题导读】问题1、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1)通过阅读理解题意,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2)如何解答?说说你的想法(3)还有别的解法吗?试试看【我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分析:用比例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比例”中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学生解决问题思路的拓宽。

这个内容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主要学习用比例知识来解答含正、反比例的问题,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准备。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个内容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一个是例5,是一道用正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另一个是例6,是一道用反比例知识解答的应用题。

教材要求通过联系算术解法,使学生了解用正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过的“归一应用题”,用反比例关系解答的应用题,就是以前学过的“归总应用题”,这两题都能够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只教学例5)。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理解了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生活中含有正、反比例意义的数量关系,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已接触过这种情况的问题,仅仅用归一法来解答,没有上升到一般规律。

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为了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要判断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方程)解答。

人教版本小学六级的下册的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优选教案

人教版本小学六级的下册的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优选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率解决问题》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1)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波及的量成什么比率关系,能正确利用正反比率的意义正确解答实质问题。

(2)让学生掌握用比率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剖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比率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想的能力。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觉数学知识与实质生活的亲密联系,发展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动脑思虑的优秀学习习惯。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用比率知识解决实质问题教课难点:能够正确剖析题中的比率关系,列出方程教课工具ppt 课件教课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刚才学习了正反比率的意义,第一我们经过一组练习来复习一下。

2、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原由。

3、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惯用正反比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研究体验,获取新知。

( 一) 、教课例 5.师:我们先看看李奶奶碰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例 5)1、采集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学生报告 )2、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从前学过的方法解答吗?试一试。

①学生试试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认识状况。

②指名学生报告解题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想的。

生可能的答案有: 28÷8×10=35(元)10 ÷8×28=35(元 )③教师指出也可用比率的知识解答。

3、用比率知识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虑和议论问题。

师:这道题还能够用比率的知识来解答,如何用比率的知识解答呢?请同学们先思虑和议论以下问题。

( 课件出示 )要求:先独立思虑后,再小组内沟通议论。

①题中有哪两种有关系的量 ? ②哪个量是必定的 ?③它们成什么比率关系?你是依照什么判断的 ?④依据这个比率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2)学生沟通议论后,指名学生报告,并指引学生归纳出等量关系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第59页-60页例5、例6,练习九3、4、5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正反比例,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本班学困生较多,学习基础较差,对解决问题不够认真分析题意,计算还不够细心、准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升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水平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难点:准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互动、合作、探究自学例题、让学生自由开放的学习。

教师精讲例题,充分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

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

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
(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

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12.8/8= χ/10
8χ= 12.8×10
8χ =128
χ= 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5)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实行检验。

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仅仅未知量变了)
3、教学例6
(1)出示例6:书店运来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

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两个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思考后独立解答。

(3)指名板演,全班评讲。

解:设要捆χ包。

30χ=20×18
30χ=360
χ=12 答:要捆12包。

4、做一做:教科书P60“做一做”1、2题,让学生先判断两个量的关系,再实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P62练习九第3、4题。

学生读题后,先说说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再独立实行解答。

2、完成练习九第5、6题。

四、课堂小结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师总结。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水费/吨数=水的单价(一定) 每包本数×包数=总本数(一定)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解:设要捆χ包。

12.8/8= χ/10
8χ= 12.8×10
8χ =128
χ= 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教学反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是在教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使用。

在教学中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以后的理科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

同时,因为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能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理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比解:设要捆χ包。

30χ=20×18 30χ=360 χ=12 答:要捆12包。

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探索发现,总结出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存有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有个别学生参与的不好,缺少组织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内容安排过多。

学生习惯于用算术法解决这类问题,很难接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提到,去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