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认知心理学: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从狭义上来说,认知心理学主要是指以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
所谓的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自下而上的加工
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的加工
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Navon实验,H和S 先整体后局部,一些视觉加工有着有限的深度,只有总体特征可被知觉。
整体加工
对于一个客体,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
局部加工
对于一个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
3、模式识别
当人们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常表现为把所知觉的模式纳入记忆中的相应的范畴,对它加以命名,即给刺激一个名称。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照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
模板说
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与外部模式有着一一对应关系的模板,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与模板进行比较,匹配程度最高的模板(最大程度重叠)即被认为与外部刺激相同,外部刺激从而得到识别。
完整的模板说加入了自上而下加工和预加工过程。但仍有明显局限——模板数量巨大,记忆负担沉重,模式识别缺少灵活性、呆板
原型说 Posner原型研究三角形畸变模式
原型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反映一类客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概括表征
在模式识别过程中,外部刺激与原型进行比较,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比较完整;
明确地阐述了原型的具体特征和编码形式;强调原型在范畴水平的分类操作中的作用;可以容纳模板匹配——灵活,富有弹性减轻记忆负担
缺陷:只有自下而上加工,而没有自上而下加工。特征说 Selfridge鬼城模型
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
A、依据刺激的特征和关系进行识别,就可以不管刺激的大小、方位等细节,避开模板理论中的预加工过程,使识别有更强的适应性。
B、同样的特征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模式中,这会极大减轻记忆的负担。
C、特征理论所认为,先抽取刺激必要的特征和关系,再加以整合,进行识别的过程,表明模式识别过程带有更多的学习色彩。
1、特征分析模型含有较多的学习可能性。
2、根据特征理论,我们可以预测当不同的模式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时,就会使识别发生困难,甚至出现错误,将这些模式混淆起来。
只有自下而上,缺少自上而下加工
4、控制加工
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的环境,它受人有意识的控制。加工速度较慢,系列方式起作用具有弹性
自动加工
是不受人所控制的加工,无需应用注意,没有一定的容量限制,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难予以改变。加工快速平行方式起作用缺少弹性
5、组块
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分组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
组块与分组的区别
分组的各组内部各成分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一个熟悉的单位。但有利于短时记忆
6、追随程序(双耳分听)
同时给被试双耳以刺激,要求被试复述事先规定的那只耳朵所听到的项目,利用复述使被试尽可能地只注意一只耳朵的信息(追随耳),而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耳)。
7、短时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
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8、问题空间
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
精致性复述是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加工。这种复述又称为整合性复述,可以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范畴大小效应
当一个项目所属范畴的成员数目少时,被试判断更快。范畴变大,判
断所需时间更多。按照特征比较模型,小范畴定义特征的数目更多,因此,特征比较需要花的时间应该更长(不是更短),这显然同范畴大小效应的实验发现相矛盾。
单项选择、判断
1、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后得到迅速发展。到了70、80年代,认知心理学相对于心理学这个学科已经算是比较繁荣的学科。
2、能够理解区分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减法反应时:见到红光按键、绿光不按键的反应时间-见到红光按键的时间=辨别过程时间
在研究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如识别、短时记忆时,常应用这种反应时实验。
相加因素法:完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基本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开窗实验: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字母转换实验“KENC+4”将其转换为“OIRG”)
出声思考: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如问题解决时可利用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解数学题)
计算机模拟: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3、传统心理学以长时记忆的研究为主。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的强项。感觉图像记忆:250ms 9-20个项目;声像记忆4s 5个项目
4、短时记忆的容量:7±2组块 Miller
5、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里面有很多观点需要了解) 1 槽道说 Waugh Norman (1965) Atkinson Shiffrin(1968)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类似于把空间分为少数几个槽道,信息就贮存在槽道里,一个槽道只能贮存一个组块,当组块数超过槽道数,超出部分就不能被记忆,或者新进入的将挤掉槽道内原有的信息。(贮存角度)
2 复述回路说 Baddeley
短时记忆痕迹的衰退极快,一般只能维持2s,如果不及时加以复述或再现,就会消失。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