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一《离骚》课件节选三段

合集下载

4.15《离骚》节选(粤教版必修1)-高一语文同步PPT教学课件

4.15《离骚》节选(粤教版必修1)-高一语文同步PPT教学课件

卷 有
屈原与楚辞体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长江流域楚地,由以屈原、
月 累


自 宋玉等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上古神

导 学
话传说,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
备 课

自 主

楚辞体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是对中国 链


本 初
古代诗歌发展的一次大的解放,也开启了我国史诗上的第二
素 材 日 积 月 累


庚寅.(yín)
资 源 链
败绩.(jì)

踵.武(zhǒnɡ)
蕙茝.(chǎi)
课 时 作

3
YJ ·语文 必修1



2.通假举要
素 材


有 益
(1)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积 月

课 前
(2)扈江离与辟芷兮(“辟”通“僻”)

主 导
(3)来吾道夫先路(“道”同“导”,引导)










2021菜/01/21单
2
晨 读 开 卷 有 益



主 导
1.字音辨识


苗裔.(yì)
孟陬.(zōu)

文 本
肇.始(zhào) 骐骥.(jì)


驰骋.(chěnɡ) 险隘.(ài)
课 堂
悔遁.(dùn) 申椒.(jiāo)



语文4.15离骚 课件(广东教育版必修一)

语文4.15离骚 课件(广东教育版必修一)

目标四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3. 请你谈谈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解读探究:解答这一问题应先弄清楚《离骚》的浪漫主义手 法有哪些具体特征,比如多用夸张、想像、比喻、象征等表 达技巧来写景抒情叙事,然后根据对课文语句的具体理解作 分析。 答案.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神奇 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 诗取兴,引类比喻。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 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 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 情文并茂。 目标五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包括两类:(1)作品中 描写的人物。包括英雄、名流、亲属、友人 等。(2)诗人的自我形象。一般抒情主人公 就是诗人自己,且往往与写景结合在一起。 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 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 思想观念;而在抒情诗中,则是通过直接抒 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 造。
目标三鉴赏作品的形象 1. 作者在本文的开篇突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 么作用? 解读探究:仔细揣摩第一段,可以分析出屈原 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名字等一些 与常人不同的地方。说明了屈原与平常人不一 样,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意思。 答案:. 屈原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 名字,不仅具有上天和先人的赐予,而且具有 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这些都是自己的后天修养。 主要表现作者出身高贵,与楚王是同根,楚国 是他的祖国,爱国是他的本分。
4.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①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②伤灵修之数化()
答案:1. ①取名②取表字③连结2. ①在早晨②在 晚上③在前面 3. ①美好品质②壮年;污秽的东西 4. ①为……难过②为……伤心 目标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五、文言句式 1. 恐年岁之不吾与() 2. 肇锡余以嘉名() 答案 .:宾语前置,“不吾与”是“不与吾”的倒 装2. 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即“肇以嘉名锡余”

离骚PPT121 粤教版

离骚PPT121 粤教版

23
24.01.2019 24.01.2019
-
09高 一
第二段:自述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
15 离 骚 ︵ 屈 原 ︶
24.01.2019 24.01.2019
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由感慨时不待我,言及国家的命运, 恐君王年老迟暮,表达积极进取的生 活态度,进而提出“抚壮”、“弃秽” 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最后,用比 喻的手法,表示愿意做革新强国的先 驱者,为楚国而献身。 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而且胸怀大志, 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信 任,可残酷的客观现实不让诗人良好 的主观愿望得以实现,这就为下文写 24 诗人所遭遇的现实2019 24.01.2019
-
09高 一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何不把握壮年而抛弃邪秽,
15 离 骚 ︵ 屈 原 ︶
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 乘着骏马而自由驰骋, 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面开路 。
诘问楚王:为什么不立志改革,改变法 度呢?如果能够任用贤士,自己是愿为 前驱,引导走上正确之路的。 弃秽改度、任用贤才——提出“抚 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
15 离 骚 ︵ 屈 原 ︶
24.01.2019 24.01.2019
-
09高 一
《离骚》的艺术成就
1. 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 形象。 2.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特别是其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非常引人 注目。 3. 全诗结构宏伟而壮阔。 4. 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5. 浓郁的楚地风物人情、风俗习惯、 神话传说及大量的楚地方言。 6. 瑰丽多彩的语言。词汇丰富,色 彩绚丽,用词生动,韵律和谐,音调优 美。 14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1 4.15 离骚(节选) 课件(59张)

高一语文粤教必修1 4.15 离骚(节选) 课件(59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四单元 古典诗 歌
第15课 离骚单元 古典诗 歌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 000多年历史。 据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屈原于五月五日, 写下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 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江边,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 的尸身,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以免鱼虾 去咬屈原的身体,因此有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风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通假字 ①肇锡余以嘉名 _“__锡__”__通__“__赐__”__,__赐__给__ ②扈江离与辟芷兮 “__辟__”__通__“__僻__”__,__幽__僻___ ③来吾道夫先路 “__道__”__同__“__导__”__,__引__导______ ④指九天以为正兮 “__正__”__通__“__证__”__,__作__证___
①固.众芳之所在 __副__词__,___确__实____ (2)固 ②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__副__词__,__本___来____
③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_形__容__词__,__险__固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①又重之以修.能 形__容__词__,___美__好__的__
(3)修
②伤灵修.之数化 __形__容__词__,__俊__美___ ③茂林修.竹 _形__容__词__,__高__、__长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 知识链接 ◆ 楚辞: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
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 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 《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4单元15离骚节选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课件第4单元15离骚节选

责骂。攘:忍

清白
以死
直兮,固

受。诟:侮辱。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这本来是古代
圣 之所厚。 伏:守,保持。清白:指清白的节操。 圣贤所推崇的。死直:为正义而死。厚:推崇,赞许。
悔 相 道 之 不 察 兮,延 伫 乎 吾 将 反。 后悔自己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想返回。
相道:观察、选择道路。延:回 朕车 以 复路兮, 久久。伫:久立。反:返回。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
)
(2)何方圜之能周兮(
)
(3)进不入以离尤兮(
)
(4)忳郁邑余侘傺兮(
)
(5)芳菲菲其弥章(
)
【答案】 (1)错,通“措”,措施 (2)圜,通“圆” (3)离,通“罹”, 遭受 (4)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5)章,通“彰”,明显,显著
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度竞 会周 天容 大以 雨为 ,度 道.不通,度.以失期
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屈.心而抑.志兮 (
)
(2)伏.清白以死.直兮 (
)
(3)高.余冠之岌岌兮 (
)
(4)长.余佩之陆离 (
)
(5)哀.民生之多艰 (
)
【答案】 (1)使动用法,使……屈,使……抑 (2)为动用法,为……而伏, 为……而死 (3)使动用法,使……高 (4)使动用法,使……长 (5)为动用法, 为……悲伤 (6)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7)形容词作动词,看重 (8)形 容词作动词,爱好,崇尚
( (
) )
(2)修退 余将 独复 好修 修. .吾 以初 为服 常 (
( )

苟余情其信.芳

新粤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15 离骚(节选)

新粤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15  离骚(节选)
正当农历寅年正月庚寅日那 天,我降生。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父亲仔细观察、估量我初生时的 气度,开始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父亲)给我取名为正则,取 表字为灵均。
第一段:诗人自叙高贵家世和不
凡身世。
用意:显示了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
桀纣(jiézhòu)传说中的暴君。
窘步(jiǒng)难以举步。
惮殃(dàn)害怕灾祸。 踵武(zhǒng)足迹。 荃(quán)香草名,比喻国君。 謇謇(jiǎn
jiǎn)正直敢言的样子。 数化(shuò )屡次变化。
四、分析课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我是古帝王颛顼的后代子孙, 我先父的字是伯庸。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当初君王已经和我有了约定的话, 后来反悔变心,而有别的打算。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我已不畏惧自己遭到疏远而与国君 离别,只是为国君屡次改变主意而 伤心。 第三段:自述政治观点和立场,表 达痛惜之情。
五、问题探究
1、本文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 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 之情,表现了屈原至死不悔的高尚 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 理想的爱国情感。
3
司马迁对“离骚”解释为“离忧”, 今人对于“离骚”二字含义的说法主 要有以下几种:
(1)离,遭受;骚,忧愁。
(2)离,离别;骚,忧愁。 (3)楚语,离,即畔,散去;骚, 愁。 (4)楚地歌曲名,意义同于牢骚。
二、作者介绍
屈原(约前340——约前 278),名平,字原,战国 时楚国诗人,开创了诗歌由 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 作的新纪元。 1953年与但 丁、哥白尼、莎士比亚被世 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四 大文化名人”,主要代表作 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等。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离骚(节选)课件PPT(37张)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离骚(节选)课件PPT(37张)

和侮辱。
分析: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
侮辱。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献身啊,本来就是前代的 圣人所推崇的。 分析: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 贤为榜样的两句(或: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 死不失正义)

(8)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
伫立而想返回。 分析: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 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 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 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 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 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 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 粽子样。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是我心地善良啊,即使死上几回我也
不会后悔。
析: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 追求,至死不改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王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分析: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 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

(4)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许多侍女嫉妒我秀美的娥眉啊,
作者 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 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 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 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 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
杰出的 政治家
屈原因出身贵族,
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 信。初辅佐怀王,做过左 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 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 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 顷襄王时被放逐,游于沅 湘流域。都城郢被秦兵攻 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 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 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 尽。

粤教必修1高中语文离骚(节选)课件

粤教必修1高中语文离骚(节选)课件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离骚
屈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
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离骚ppt121 粤教版

离骚ppt121 粤教版

15 离 骚 ( 屈 原 )
07.04.2019 07.04.2019
-
11
09高一
《离骚》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5 离 骚 ( 屈 原 )
07.04.2019 07.04.2019
1. 叙述诗人的政治理想、高尚的品格、 遭谗被疏的经历以及决不同流合污的意志。 2. 通过一系列“上下求索”幻想境界 的描写,表现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抑 郁心情。 3. 描写诗人经过激烈的去国和留楚的 思想斗争之后,最终不忍心离开自己的祖 国,并决心以身殉国。 第一部分作为对往事的追忆,偏重于 叙写现实;第二部分作为对未来的探求, 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则以回到现实,结 束全篇。 12
25
07.04.2019 07.04.2019
-
09高一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那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
15 离 骚 ( 屈 原 )
已经遵循正道而找到治国的途径。 那夏桀、殷纣多么放肆妄行啊, 只贪走邪出的小道而寸步难行。 举尧舜光明正大的做法与桀纣狂乱失 足以相对照,给楚王作取舍的参照。 尧舜和桀纣的对比——帝王不同的政 治作为,委婉的告诉楚王要向先圣王 学习,遵循治国之道,任用贤才。
15 离 骚 ( 屈 原 )
07.04.2019 07.04.2来自19-09高一
《离骚》的艺术成就
1. 塑造了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 形象。 2.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特别是其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非常引人 注目。 3. 全诗结构宏伟而壮阔。 4. 比兴艺术手法的继承与创新。 5. 浓郁的楚地风物人情、风俗习惯、 神话传说及大量的楚地方言。 6. 瑰丽多彩的语言。词汇丰富,色 彩绚丽,用词生动,韵律和谐,音调优 美。 14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1离骚(节选) 课件(49张)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1离骚(节选)  课件(49张)

基础积累 一、字音辨识 修姱 (kuā ) . 謇 朝谇 (jiǎn )( suì) . . 揽茝 (chǎi ) . 偭 规矩( miǎn . ) 侘傺 (chà )( chì) .. 羁( jī ) 蕙 ( huì)( xiānɡ ) 谣诼 (zhuó ) . 忳 郁邑( tú n ) . 溘 死( kè ) .


遭受


明显
三、一词多义 1.固
本来,原来 ①固 前圣之所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顽固 ②汝心之固,固 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必定,一定 ③而戍死者固 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二、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寻
•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
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 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
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
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 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 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 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 思而作《离骚》。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 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 语林撷英 • 大快人心·拍手称快 • 两者都含有“高兴”的意思。“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 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用于表达群众的感情,可以做谓语、宾语、 定语;而“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 满意,含褒义,作谓语、补语、宾语。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15离骚 (共4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15离骚 (共43页)

译文(郭沫若译)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 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 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则, 替我取下的别号是叫着灵均。
第二段
• 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 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但是由于在内 政外交上屈原与楚 国腐朽贵族集团发 生了尖锐的矛盾, 遭到小人的诬陷和 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被贬离开国都
公元前278年,秦 将白起(人名) 攻破楚都,屈原 悲愤难捱,遂自 沉汨罗江,以身 殉国。
楚辞: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
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 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 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 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 天地。后人因此将《诗经》与《楚辞》 并称为“风、骚” 。
离 骚
( 节 选 )
屈 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 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 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 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
屈原因出身贵族, 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 宠信,位为左徒、三闾 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 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 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 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 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 局面。
屈原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出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屈 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 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 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 “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 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 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 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 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 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 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 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 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 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 隋书· 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 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 、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 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 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 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 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的文学家拉 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 塞· 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 决定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作品有《离骚》、《天问》、 《九歌》(11篇)、《九章》(9 篇)、 《渔父》、 《招魂》等 ,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血统高贵 气宇不凡
生父观察我初生的气度啊, 始将美名赐予我。给我取名叫做 正则啊,给我取字为灵均。
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 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 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则, 替我取下的别号是叫着灵均。
气度不凡 , 获赐嘉名。
详纪生年和名、字的由来,强调禀赋的纯 美。说明自己是秉承上天所托而来到人间 的。
借香草象征自己 的美质和才能
我既有繁多的内在美德啊,又有 优良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 离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 的佩饰。
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 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我把蘼芜和白芷都折取了来, 和秋兰纽结着做成了个花环。
既有美德, 又有才华。
一切内在美质的基础上,再加上各种香 花修饰仪容,更显出与众不同。
屈原的一生
少年时代——初登政坛 ——草拟《宪令》— — 自疏汉北 —— 再度使齐 ——— 三闾大 夫 —— 卧 辙 死 谏 —— 流 放 江 南 —— 泽 畔 行 吟——怀石投江
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圣君贤相, 民本思想)。内政方面:赞助怀王,议论国事,应 对宾客;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 使齐国。后被奸臣陷害,两次被罢官,先后流放到 汉北、江南
这两节写了怎样的内容?说明什麽?
• 诗人自述身世和名字来历,追述世 系,说明他与楚国血肉相连 ,点 出他不凡的风度仪态。
纷(多)吾既有此内美(内在美德)兮, 又重(chóng)之以修(美好)能(才能)。 扈(hù 被,披)江离(香草名)与辟芷(香草 名)兮,纫(连缀,联结)秋兰以为佩(衣 带上的装饰品) 。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
表现手法及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 .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学会吟诵古 诗词,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
学习内容
屈原生平 主要作品 离骚释义 离骚译文 象征比喻 怀念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丹 阳(今湖北秭归)人, 名平,字原,号灵均。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 诗人,楚武王熊通之 子屈瑕的后代。
离骚释义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我国 古代最伟大的,也是最长的抒情诗(政治抒 情诗),共373句,近2500字。 特点:香草美人作比兴,神话传说构幻境。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 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 (lí ,遭遇),以“离骚”为“遭忧作辞”; 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 “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离骚》译文
帝高阳之苗裔(后代子孙)兮,朕皇考(太祖) 曰伯庸。摄提(干支纪年法中寅年的别称)贞(正好) 于孟(开始)陬 (zōu 正月)兮,惟(句首语气词)庚 寅(指庚寅日)吾以降(降生) 。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苗裔子孙啊, 我先父的尊名叫做伯庸。正当夏历 寅年的孟春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 我便降生。
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揆( kuí ) 重(chó ng)
孟陬(
zōu ) 汩 ( yù )
茝 (chǎi )
踵(zhǒng)武
謇謇( jiǎn )
pí ) 道-导(dǎo ) 被(pī ) 荃( 齌( j ì )怒 quá n)
搴(qiān )
阰(
3、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 文切分。 如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 考/曰伯庸。
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的 描绘的?
关于楚辞
• “楚辞”:兴起于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宋
玉、唐勒等)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又称“楚辞 体”、“骚体”。
• 《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
的一本诗歌总集。
“楚辞”的特点 • 句子长短不一; • 形式灵活; • 多用语气词“兮”。
与诗经比较: 一北 一南; 一西周春秋 一战国; 一四言为主, 一五六言、七八言,甚至杂言,多 “兮”字。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血统高贵,生于良辰。
通过自叙笔法,先追溯世系,表明自己是 楚国宗室之臣,意在自己对于楚国的兴亡 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皇(亡父)览(观察)揆(kuí揣度) 余初度(刚出生时的气度)兮,肇 (zhà o 开始)锡( cì同“赐”)余以 (介词,把)嘉(美、善)名:名(取名, 名作动)余曰正则兮,字(取字,名作 动)余曰灵均(灵美而均平)。
屈原的作品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 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 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 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 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 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 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 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 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