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初中地理知识

合集下载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经纬网、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地图、比例尺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一)比例尺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相比,缩小的程度。

又叫缩尺。

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表示方法:数字式:如 1 1000000或1/1000000或百万分之一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线段式:3、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

即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结论1:绘制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

并考虑纸张的大小。

结论2:图幅面积相同的地图,所表达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表达图中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则比例尺越大,表达图中的内容越详细。

结论3:实地范围相同的地图,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达的内容越简单;反之,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能表达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的缩放结论:5、比例尺的大小与实地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⑴若图幅大小相同:①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⑵若实际范围相同:①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②图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此时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规律:①大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

②小范围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

如学校平面图等。

(二)方向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纬网有关地球大小的几个重要数据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相差21km地球仪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即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倾斜方向不变)两极: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初中地理复习

初中地理复习
初中地理复习
一、地图篇
1、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表示方式: 数字式 线段式
1:100 ; 0 1 100
1m
1:200?
1:20000000?
大比例尺地图
小比例尺地图
范围小 范围大
比例尺大 物体详细 比例尺小 物体粗略
地图上的方向(有指向标和无指向标)
北(N) 西北(NW) 东北(NE)
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洲界线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主要在东半球——亚、欧、非、大洋洲
七大洲 分布 四大洋 分布
主要在西半球——北美、南美洲
南极洲——地跨东西半球,跨经度最多的大州 全部在北半球——北冰洋 主要在南半球——印度洋 地跨南北半球——太平洋、大西洋
西(W)
东(E)
西南(SW)
南(S)
东南(SE)
经线与纬线的区别
1
2
经线
形状
半圆
相同
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
圆 不同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指示方向
特征
相交于南北极点
互相平行
纬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表示方法
赤道(0º 纬线)
经度
本初子午线(0º 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º 东经(E )、西经(W )
向南、向北各分作90º
(3)春分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五带的划分
世界气候类型
• 举一反三,举出温带的气候特点
天气要素和符号
天气要素:
气温 降水 风向 风力
• 天气符号
Hill
Mountain

地理中考必考知识考点(完整版)五四制

地理中考必考知识考点(完整版)五四制

地理中考必考知识考点(完整版)五四制1、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点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方向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中考必背知识点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知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地图比例尺等高线

在地图上填绘注记时, 1 注记要写得清晰匀正,大小合适。 2 字的排列,横写 从左向右,
竖写 自上而下。
等高线及其判读
陡崖的判读 重难点 等高线的判读
等高线的应用
一.基本知识 1、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1000米
1500米

某点到海 平面的垂 直距离叫 绝对高度, 即海拔
读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哪一点( )
A.A点 C.C点
B.B点 D.D点
A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 回答19~21题。
19、图中索道AB(图中距离6.4厘米) 的长度最接近( ) A、300米 B、320米 C、310米 D、305米 20、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21、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选择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
简略
小结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大﹍,内 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 积﹍小﹍,内容越﹍﹍简。略
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
。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
﹍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
游图等。
3.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 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00米
海平面

2、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图知识》知识点一.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式子表示就是: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1.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CM代表实地距离多少M。

2.文字式:用文字写成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0M。

3.数学式:用数字表示图上的比例尺大小。

例如:1:1000000根据比例尺,可以在地图上量算出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衡量,即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愈大。

二.地图上的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一般把它的上方定为北,下方定为南,左方定为西,右方定为东2.有指向标的地图:我们就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2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批示东西方向,在经纬线成圆弧形的情况下,确定方向时要特别注意。

3三.图例和注记1.图例:它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含义的说明,即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各种符号和颜色叫图例。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四.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它们均是表示地面高度的方法。

五.等高线和等深线1.概念: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

用等高图可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

在一同幅图上,等高线愈密集,表示地表坡度愈徒;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地表坡度愈缓。

把海洋中深度相同能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在地图上,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2.地形图: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为地形图。

用等高线绘制成的地形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

通过等高线可以判读一幅地形图所表示的实际地形的部分特点:<1>坡度徒缓:(在概念中有叙述)<2>(1)顶、盆地和洼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内高外低为山顶,内低外高为盆地或洼地。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表示的地区范围就 越 小 ,内容就 越 详细;
3、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地区范围就 越 大 ,内容就 越 简略。
4、1/1000000比例尺
1/100000000比例尺。
练习
下列三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
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00
C、0 50 千米
箭头指向 北 方; 技巧:先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的箭头朝上,然后再按照
“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3、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 经纬线 定方向,经线指
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图 例
注记
知识要点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一节
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 文字式:一千万分之一 数字式:1:10000000(100千米=10000000厘米) 线段式:
100 0 100 200 300千米
2、比例尺的大小
大于
大,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 大 ,内容越 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 小,内容越简略。
2.比例尺缩放 (1)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n+1)
(2)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 是其比
比例尺
表示形式: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七年级地理比例尺

七年级地理比例尺
比例尺 小,内 容简, 所表示 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一组地图的说
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
C、比例尺越大,图示内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图示内容越详细
2、如果两地的实地距离为5千米,那么 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 的直线距离应是( )
家女儿,可张家姑娘到底封妃了,惠妃,压着我们一大头呢!我们要把张家的扯下来,她们肯?必定是利用老二屋里的,怎么使个法子把 宝音拉过去了,给我们背后戳刀子!”“宝音那孩子……”苏小横垂下眼皮,像在专心研究自己的肚子,“是你一手教养上来的,你觉得什 么法子可以收买她背叛你?”老太太窒了一窒:“——她手上帐目亏空很大,数千两银子呢!莫非是外头养了个小白脸?”苏小横问: “你查出这小白脸了?”老太太很泄气:“这倒没有。”“那她一死,你还打算怎么查?”苏小横终于注目于老太太。他这人有个特点, 目光特别专注。不管看人、还是看一粒尘埃,都带着种盲人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梅花绽放,静着神、凝着气,快要叹息,但还没来得及叹 息、没舍得叹息,那样的神气,老太太在他这样的目光下,就像二八的少女,不觉低下了头:“你是说我杀宝音杀早了?”苏小横这次无 须回答了。老太太不服气:“宫里来的也同意我的判断,杀了干净!”“确实。不管宝音是什么动机、什么居心,能被人利用,也只是个 糊涂孩子罢。杀了,给操纵她的那伙人惊一惊心,一来知道我们手段,二来么,叫他们猜不透我们掌握宝音身上的线索到了什么地步。夜 长梦乱,快刀杀人是很稳妥的法子。”苏小横道,“只不过,说到宝音这孩子身上,我恐怕她是作了枉死鬼了。”“我们用了镇鬼的符纸 了,不怕她作乱!”老太太扭扭身子,“还是你看中了她,舍不得她死?”六十多的老太太,吃起醋来,还像个大姑娘。七十多岁的苏小 横只好赶快转移话题:“咱们家的诗丫头,若是从贵人升了嫔,可以带个妹妹过去帮手,你说带谁好?”“闹出这事,张惠妃扳不扳得倒、 诗儿升不升得了,还不一定呢!说不定咱们就败了,家破——”说到这儿,赶紧掩住嘴,呸三声,才接下去道,“我一听那玉坠丢了,急得 都跟什么似的,你倒想得美!”“我么,一听那玉坠丢了,倒立刻就判断,短时间内不会出什么大事。”苏小横气定神闲道。老太太“咦” 了一声。第十六章暗度戎琴成新赏(2)苏小横道:“你想,诗儿与张妃,斗在暗里。张妃甚至未必知道诗儿所图。然则那块要命的玉坠, 从宫里出来,藏在苏家的钟魁像里,若着人光天化日的当场搜出来,怎么解释?经官过府到御前,倒是张妃倒霉。”“他们敢进苏府来 搜!”老太太咬着牙,但已明显底气不足。“不是不可操作的。”苏小横吐出口气,“我们赌的,只是他们不清楚玉坠藏在钟魁里。但而 今,我们不能确认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说动了宝音、找不到玉坠去了哪里,我们甚至不清楚‘他们’在我们这里渗透到什么地步、了解了多 少。这样狠而准的打击,是容易的吗?他们很可能已经具备让我们当场下不来台的实力。”老太太

(中考地理)要素及地形图的判读

(中考地理)要素及地形图的判读

考点热度★★★☆☆一、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1)定义:比例尺又叫缩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法:a.线段式:在地图上面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b.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如:1:100或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厘米,即1米。

c.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m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50千米。

2.地图的方向(1)方向的种类:从方向的种类来看,地图上主要有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向,还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特殊方向。

(2)方向的表示方法:a.一般定向法:在既无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时,一般遵循“上北下南,左西有东”的原则。

b.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所指的方向一般是北方,根据北方分别确定其他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1)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记。

(3)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二、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与等深线(1)等高线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上一般都标m高度,单位是米。

②等高线的特点a.同一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b.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

c.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12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初中地理知识

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初中地理知识

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知识点的认识】比例尺的使用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 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此可简记为“大小详、小大略”方便应用).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小比例尺地图.【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例:(2013•沙县质检)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所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A.济南市地图B.山东省地图C.中国地图D.世界地图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解答:四幅图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为:亚洲地图>中国地图>山东省地图>济南市地图,因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所以济南市地图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解题思路点拔】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计算比例尺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熟记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内容详略的关系.1/ 1。

七年级地理 地图比例尺大小和详略的判断

七年级地理      地图比例尺大小和详略的判断
1:1000千米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比例尺

范围

内容

比例尺详略的判断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达内容越详细 大—小—详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达内容越简略 小—大—简
要点回顾
地图比例尺大小及内容详略的判断
1.多种形式比例尺大小的判断:统一为数字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km
C
比例尺小
放大
5
10km
D
比例尺大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多种形式比例尺大小的判断:统一为数字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习题1:下列各组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世界地图 1:200 000
1:200 000
B、中国地图 三十万之一
C、广东省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 1:300 000
池塘
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 实地距离10米
0
10米
线段式:
教学楼
宿舍楼 综合楼
花坛


体育场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三种形式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数字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A 1:100
1 100
=0.01
B 1:10
< 1 =0.1
10
文字式: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越小
线段式:1厘米线段表示的距离越长,比例尺越小
D、深圳市地图 0 200米
1:3 000 000
1:20 000
注意:由千米换算成厘米,要在千米数字后要加5个0;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

第一章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知识点总结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知识点总结一、地图的三要素二、比例尺定义、公式和表示方法1、地图比例尺的计算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其大小取决于分数值的大小。

表示区域范围大小在同样尺寸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区域范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即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要统一成厘米) 表 示方式 线段 式 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 少千米,如0 5千米 数字 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如 1:500000或1/500000 文字 式用文字来表示比例尺大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0厘米,即5千米围越小,但表示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区域范围越大,但表示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的平方。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的平方。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注意】A.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比例尺大小是指比值的大B.比例尺形式统一时,直接比较大小;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3、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三、方向在地图上,一般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而可以确定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如下图所示:①一般定向法: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确定方向。

②指向标定向法: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地图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 在同一条经线上,两点是正北、正南的关系,且上北下南;B. 在同一条纬线上,两点是正东、正西的关系,且左西右东;若两点不在同一纬线也不在同一经线,则需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两点之间东西方向的判断取所跨经度小于180°的劣弧一侧来确定)。

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图知识点总结

三、地图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也叫缩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2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1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5000,比例尺变大;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2.方向:1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读: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2在有指向标的图上判读:指向标指示北方;3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和注记二、地图的种类一等值线图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以等高线图为例;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基本概念a.海拔高度也即绝对高对: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b.相对高度:两个任意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是一个相对概念;c.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除陡崖外都不能交叉;d.等高距:地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都相同;2地形类型及其等高线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的地形;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3等高线与坡度之间的关系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读华北基地地形图图1,据图判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①<③B.①<②C.①>②D.③=④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4常见地形等高线的形状特征a.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b.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注意: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通过识坡线区别山地和盆地;c.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d.山谷和山脊:等高线弯曲时,凸高为谷,凸低为脊e. 陡崖:几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相交在一起的地方;陡崖相对高度计算方法:n-1d ≤ΔH<n+1dn 表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d 表示等高距例:如图所示 崖顶的海拔:250 ≤ H < 300崖底的海拔: 100 < H ≤ 150陡崖的相对高度: 100 ≤ H < 2002、地形剖面图由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1地形剖面图的画法步骤简介2地形剖面图判读方法: a.识别地形剖面图的水平、垂直比例大小; A.确定水平和垂直比例尺B.确定基线高程C.作基线的平行线D.量出交点的距离并标出并做基线垂线;b.根据题目条件和图像形态或区域位置信息,判断经纬度位置;c.与相关的分布图、特征示意图的知识进行联系,分析作答;例如:读沿我国北回归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1下列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区的水能、铁矿及太阳能资源丰富B.a、b两处是我国重要的油菜、天然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C.c所在的山脉蕴藏丰富的金、铜等金属矿D.b 处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修建的穿过该剖面的铁路线是①焦柳线②南昆线③京九线④京广线A.③B.①③C.②④D.②③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水电站建设大坝:选址在峡谷处;水库:选址在盆地处;关键点:大坝建设后,应和有关等高线形成闭合的区域作为库区范围;1、下图中干流的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2、河流上流段四大支流画法错误的是:;理由是 ;3、该地拟建一水库请选出大坝的坝址;AB两个村庄需要搬迁的是 ;2交通干线的建设一般要求与等高线平行好处:坡度缓,工程难度小,而且安全3与河流的关系: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地形处,山脊一般是河流的分水岭4通视情况:人的视线为一直线,要求在视线以上无地形障碍;方法: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剖面线,先作地势高低起伏的简单判断,再以地形剖面图示意,可作精确判断;例如: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4、分层设色地形图陆地上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上褐色、浅褐色、浅绿色、绿色,海洋部分按深度的增加由浅到深的蓝色;课后训练:1.若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相同,那么比例尺最大的是A.亚洲政区图B.中国政区图C.江苏省政区图D.学校平面图读下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2-4题:2.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A、甲B、乙C、丙D、丁3.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4.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丁乙甲丙D、丙丁甲乙5.读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 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 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该图是我国某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读图回答;6.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B、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D、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读下面“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8-9小题;8.图中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A.a B.b C.c D.d9.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初中地图三要素练习题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A、20厘米B、40厘米C、80厘米D、10厘米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A、1:6000000B、1:600000C、1:D、1:12000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A、1:B、1:1000000C、1:100000D、1:100004、在一张边长为104cm的白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的边框,问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A.1:5000000 B.1:5700000C.1:6000000 D.1:53000005、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A.澳大利亚B.日本C.法国D.新加坡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A、1:4000000B、1: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D、1:甲、乙两图为世界着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7~8题;7.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A.东南 B.西南C.东北 D.西北8.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9~10题;9.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A.一百万分之一B.一千万分之一C.五百万分之一D.五千万分之一10.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A.20厘米B.40厘米C.60厘米D.80厘米10、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什么方向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正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11、读图2-1-7中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岛在乙岛的方向,乙岛在哪个半球:、;2 图的比例尺大, 图的实际面积大;3甲岛南北两端图上距离是3.2厘米,乙岛南北两端图上距离是3.4厘米,两岛南北距离相差千米;读下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13.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①所在方格B.②所在方格C.③所在方格D.④所在方格。

比例尺知识点

比例尺知识点

比例尺知识点
1、比例尺定义
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2、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这是比例尺的最基本形式。

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千米,可以写成1:20000000或写成1/20000000。

(2)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20千米。

(3)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相转换。

4、求比例尺时的注意要点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项、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五个0变成千米,千米加五个0变为厘米。

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两个0。

(4)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表示。

地图比例尺与分幅基本知识

地图比例尺与分幅基本知识
优点是比较精确,简明,易于运算。但不足是书不便。如果数据过多,不易安排。
▪ 2、图示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是在地图以一条线段为基准注明地图上1厘米长图形所代表的实地距离数 的图示比例尺。
常见的图示比例尺为直线比例尺,如图。 线段比例尺主要优点是非常直观,方便人们在量出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时,能直接
算出地面上实际距离。 由于插图与地图都依附相同的图纸介质,受图纸伸缩影响一致,因此,可以减少图纸
伸缩对图示比例尺的影响。
一、地图比例尺
(一)地图比例尺类型
▪ 3、文字式比例尺
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主要起了注释说明的作用,有人称之为说明比例尺或者注释比例尺。 文字式比例尺优点是意思直接明白,不需要在大脑中进行再翻译,特别是在转换直线
缺点 • 图廓线没有明确的地理坐标,整个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制成,变形较大。

二、地图分幅
(二)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
▪ 分幅特点: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线和纬线构成,大多数情况表现为上下图廓为曲线的近似 梯形,故也叫梯形分幅。地图分幅时要顾及用图要求、纸张幅面和印刷条件。
▪ 优缺点:
优点 • 经纬度是全球性的统一系统,这样分幅使每个图幅都有明确的地理位置概念, 便于检索,同时可以使用分带或分块投影,控制投影误差。 • 适用于很大范围(全国、大洲、全世界)的地图分幅。
二、地图分幅
▪ 为了便于地图的制作和使用,按一定方式将大范围、大幅面的地图划分成尺寸适 宜的若干单幅地图。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
(一)矩形分幅
▪ 分幅特点:
矩形分幅的每幅地图的图廓都是一个矩形,相邻图幅是以直线划分的。 矩形的大小多根据纸张和印刷机的规格(全张、对开、四开、八开等)而定。 矩形分幅又可分为拼接的和不拼接的两种。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知识点

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知识点地图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地图可以准确地了解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掌握地图读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对于初中地理学习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1.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表示为1:比例数或者比例分数,如1:1000或1/1000。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上的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计算出图上的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图上的距离越大,细节越清晰。

2.地图方向地图上的方向通常用南、北、东、西表示。

南方向指向地图的下方,北方向指向地图的上方,东方向指向地图的右侧,西方向指向地图的左侧。

在地图上很多地方会标注N字母或者箭头表示北方向。

3.地图符号地图上用各种符号和图形来代表不同的地理要素,如建筑物、水体、公路等。

掌握常见的地图符号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例如,蓝色线条表示河流,绿色线条表示公路,红色线条表示铁路。

4.地形图示意地形图是用符号和色彩来表示地球表面地形的一种地图。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和山体阴影可以清楚地展现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山脉分布等地形特征。

通过阅读地形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理地势的变化。

5.经纬线和纬度地图上的经纬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理位置和测量距离。

经线是指从地球北极到地球南极的半圆线,纬线是指从地球的一侧到另一侧的圆环状线。

我们可以通过经纬线来确定地球上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纬度通常用来表示地点距离赤道的距离,北纬和南纬范围分别从0°到90°。

6.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地图是将球体展开成平面图。

由于地球的曲面展开成平面会出现形状和大小上的扭曲,所以地图投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地球上的经纬线投射到平面上。

常见的地球投影方法有墨卡托投影、等角投影等。

掌握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地图上的地理信息。

以上是初中地理地图读图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读懂地图,理解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为后续地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地上的地理比例和地理符号

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地上的地理比例和地理符号

初中一年级地理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地上的地理比例和地理符号在初中一年级的地理学习中,地上的地理比例和地理符号是我们必须要掌握和正确使用的地理工具。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有效地运用地理比例和地理符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

一、地理比例的正确使用地理比例是地图上长度、面积和距离等实际距离与地图上所表示的距离的比例。

在学习地理时,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地图上的比例计算实际距离,因此正确使用地理比例至关重要。

1. 理解地理比例表示法地理比例表示法通常以比例尺的形式出现,例如1:10000。

这意味着地图上的每一单位长度对应于实际距离中的10000单位长度。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尺将地图上的长度换算为实际距离。

2. 运用地理比例进行计算当给定一个比例尺时,我们可以根据长度单位进行比例计算。

例如,如果地图上两个点的距离为5厘米,且比例尺为1:10000,那么实际距离为5厘米 × 10000 = 50000厘米,即500米。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出地图上的距离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二、地理符号的正确使用地理符号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的符号。

了解和正确使用地理符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图信息。

1. 学习地理符号及其含义在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熟悉常用的地理符号及其含义。

例如,小河流用蓝色线表示,山地用棕色表示,道路用灰色线表示等。

通过了解地理符号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2. 解读地理符号表地理符号表是一种常用的地图附录,用来解释地图上各种符号及其含义。

在阅读地图时,我们可以参考地理符号表,以确保正确理解符号所代表的地理特征。

三、实践操作与应用在学习地理使用地理比例和地理符号后,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实践操作和应用,以巩固理论知识。

1. 制作简单地图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制作一份简单地图,并在地图上使用地理比例和地理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地理特征。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比例和地理符号的使用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初中地理理论知识点有很多,那考生要怎么准确的记下这些知识点?想知道的小伙伴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总结一、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要记住常用的图例)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拓展阅读:初中地理实用技巧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

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此外。

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阅读、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500 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 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比例尺换算).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 1 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 1 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 10 千米.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地图上比例尺不同表示方法的认识,基础知识,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
例:(2012•滨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图书馆和操场的实际距离是 400 米,如绘制到图上的实际距离为 20 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
A.1:20000 B.1:2000 C.用图上 1 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00 米D.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解答:根据比例尺=
20
图上距离
,计算该图的比例尺为:
实地距离40000
=
1

2000
故选:B.
点评:考查了比例尺的计算,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解题思路点拔】
学会文字式、数字式和线段式三种形式比例尺之间的转换是解题的关键.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