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
胡希恕经方故事(三)
胡希恕经方故事(三)15、鳖甲煎丸治脾大有验鳖甲煎丸这个药现配很麻烦,以前在药店有成药。
现在大概在武昌、汉口有这种药生产,在北京也有这种药生产,但是药厂把这个方子的药味减少了,所以它就不好使了。
在杭州生产的这个药,挺好使的。
我用这个药治过肝炎的脾大,的确有效果,因为这个脾大,它是有瘀血,不能求急治,用猛攻的方法是不行的,用这种丸药就比较好。
现在一般用大黄蟄虫丸,也挺好使。
编者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中记录有用鳖甲煎丸治肝硬化脾大的费某医案,可参看。
16、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疟疾神效《伤寒论》第147条曰:“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附《外台秘要》方,曰:“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服一剂如神。
”这个“多寒少热”,或者“但寒不热”,都现的是柴胡证,就是这篇头一条说的那个“疟脉自弦”,不是牡疟那种情况,也不是里头有水造成的。
这个方子后头有个小注“服一剂如神”,这个确实不假。
也不光是“寒多微有热”,或者“但寒不热”,只要合乎柴胡桂枝干姜汤应用的条件的话,的确是其用如神。
北京这个地方,患疟疾的病人较少,在这儿我没有用它治过疟疾。
我有一个朋友叫张秋水,他在江西行医,他回来跟我说:“我就用这个方子治疟疾,真好使,就用这么一个方子加加减减就可以了。
”我们俩是同学,他后来在江西的一个大学当教授,当教授挣的钱也不够他花,他就给人治病,他的医术也挺好。
他说他光治疟疾就行,一天就很忙,江西那个地方得疟疾的人多得很,他没用其他的方子,就用这个柴胡桂枝干姜汤。
所以“服一剂如神”,古人也有体验,可见治疟疾时选用这个方剂最多这个方剂主要是针对什么呢?身无力,胸胁满,心下这个地方觉得堵、有结滞,但是不厉害,还有一点拒按,但不像阳明病实结的那个样子,身上没有汗,光脑袋出汗,这就是有气上冲、表不解的情况。
凡此用它就可以。
胡希恕经方故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胡希恕经方故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前我在我们附属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管的一个病人,这个病本身是比较少见的病,它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种病人本身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
到了一定年龄发病的时候,这个细胞膜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它就自然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以后,这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就释放入血液中。
所以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这个病人她自己看到眼睛怎么黄了,脸也黄了,撒出的尿象酱油汤子一样,所以她就认为是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
首先到我们医院急诊室看,我们急诊室的医生一看说:“老太太,你是肝炎,你不用在我们这看,你赶快到第一传染病医院。
”就是我们现在的地坛医院,她就到地坛医院去了,地坛医院的急诊科也是年轻医生,一看她是黄疸,说你先住院吧,住完院以后咱们再化验,没想到住了院,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了,她不是黄疸性肝炎,肝功能正常,而是个溶血性黄疸,就把她诊断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他的机理我刚才说过了,这种人天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有生理缺陷,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发病,在血液内酸度增高的时候,红细胞的细胞膜破坏,血红素释放入血液。
就出现这种溶血性黄疸的表现,什么情况下血液内的酸度会高呢?特别在睡眠状态下,血液的二氧化碳增高,当然她的酸度就会增高,所以她睡觉以后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全身黄染,尿象酱油汤子一样。
等化验结果出来了,这个人当时有四十多岁,不到50岁,一个女同志,她特别热心,因为她觉的别的黄疸性肝炎的病人或者呕吐,或者恶心,或者乏力,躺在床上就好像没有精神动,她觉得她还有精神,又是给这个病人端水,又是给那个病人倒茶,又是给这个病人送饭,这都是同病相怜,都是同室的病友。
但第二天傍晚医生告诉她,说你不是黄疸肝炎,你这个病没有传染性,她一听觉得原来我不传染别人,那别人传染我怎么办?有的东西一概不收拾,就又跑到我们医院去了。
那天晚上就是到我们医院以后,到我们急诊室,我们又是一个年轻的大夫,但不是头两天那个了,一看她这么黄染,说你别来我们这儿,我们这是普通的医院,你应该到传染病医院。
【胡希恕经方医案医话】甘遂半夏汤治肝癌腹水剧痛有效
【胡希恕经方医案医话】甘遂半夏汤治肝癌腹水剧痛有效
甘遂半夏汤治肝癌腹水剧痛有效
“甘遂半夏汤中的芍药,用在这儿主要是治腹胀感、发挛急、腹急。
心下续坚满,必是心下有留饮不去,用甘遂半夏汤治疗,这是可以的。
这不会有中毒现象,我用过,挺好使,只要是二便不利就可以用。
可是甘遂有毒,在临床应用上,对一般的肝病有腹水,最好不用它,迫不得已时才用它,我们用它的时候,必须要加扶正的药,例如十枣汤中就是大量地用大枣。
能不用它,还是不用为好,它能治病,但它有毒伤胃,对肝更不好,是猛峻的泻下药,用它治腹水如果不注意配伍和服法,那病人非死不可。
书上提到的这一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8条),说的像肝硬化腹水,‘心下续坚满’,尤其是上腹部往外鼓,且特别硬而满,虽利还是不见消。
因为这个,对肝癌腹水我用甘遂半夏汤,病人吃药后效果还是相当好的。
后来我再也没用它,因为你开了这个方子,药房的医生也不给你抓药。
”
编者按:《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中提到:“曾治一肝癌患者,心下坚满而痛剧,服本方收一时良验,惜后复发,终未救其死。
”在《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也提及:“肝硬化腹水者确多大便溏,并其人亦确有以利为快之情,但我以本方治愈此证只有一例,大多宜茯苓导水汤加减较妥。
”可互参。
胡希恕治胆囊炎剧痛,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去芒硝加生石膏
胡希恕治胆囊炎剧痛,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去芒硝加生石膏刘某,男,34岁,病历号111418。
1963年10月8日初诊:1954年曾发黄疸,经治愈后,于1961年又发作,右胁剧痛,甚时则休克,住262医院治疗,诊断为胆囊炎。
本人曾去会诊,予大黄牡丹皮加石膏,服后痛止。
嗣后有时复作,照方用之即瘥,舌白薄苔,脉弦数。
胆有邪火,因致胁痛,法宜清肃肝胆,兼行瘀为治。
柴胡四钱,白芍三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枳实三钱,生姜三钱,丹皮四钱,桃仁三钱,冬瓜子三钱,大黄二钱半,生石膏二两,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
13味。
三付。
按:胆囊炎右胁剧痛,予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及芍药甘草汤,因无便秘,去芒硝,改用生石膏。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五两,切(15g) ,大枣十二枚,擘(5枚) ,枳实四枚,炙(9g) ,大黄二两(6g)。
8味【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去滓。
再煎,分2次温服。
【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
【分析】本方证为少阳邪热未解,初入阳明所致。
但仍以少阳为主,故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说明病位仍未离少阳;但较小柴胡汤为重,则见郁郁微烦,呕不止;邪热初入阳明,虽有热结,但里实不甚,则见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
治宜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本方系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与泻下并用的方剂。
方中重用柴胡,疏散少阳半表之邪,为君药。
配伍黄芩清泄胆胃之热,与柴胡合用,和解少阳;大黄通腑泻热,祛瘀利胆;枳实破气消积,二药合用,内泻阳明热结,共为臣药。
芍药缓急止痛,以解心下急痛,半夏配伍生姜,和胃降逆止呕,皆为佐药。
生姜、大枣调和诸药,共使药。
国医圣手胡希恕经验良方赏析
国医圣手胡希恕经验良方赏析国医圣手胡希恕,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
他在中医界的地位,简直就像是神一样的存在,走到哪里都是受人敬仰。
说到胡希恕,大家肯定都知道他那些独特的经验良方。
老话说得好:“医者父母心”,这位老先生可真是将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不光是看病,更像是给人送温暖,暖心的同时又传递着健康。
胡希恕有个特别之处,就是他对病人的态度。
别的不说,他总能把病人的痛苦说得轻松些,仿佛这病就是一场小打小闹。
很多人看病的时候总是心里七上八下,医生的严肃脸更是让人紧张。
可是,胡老的幽默感可是顶呱呱的!他总能用几句风趣的话,把病人的心情调动起来。
“哎呀,别紧张,就像过年吃饺子,来点调料,病就好啦!”这样的话,不仅让人忍俊不禁,还让患者觉得亲切,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一下子就落了地。
说到他的经验良方,哇,那真是博大精深,简直是个宝藏。
胡希恕可不是那种死板板的学者,他的方子不仅有理论基础,还结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
他常常说:“治病要从根本入手,得抓住症结所在。
”这就像是钓鱼,得找对水域,才能钓到大鱼。
很多时候,病症的表现和根本原因可是南辕北辙,胡老用他独特的眼光,总能洞察到其中的奥妙。
我们再来说说他的“调理”方法。
说真的,胡希恕在调理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他总是告诉大家,光靠吃药可不行,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甚至心理状态都得好好调理。
就像种花,光浇水不施肥,花也开不好。
他常常开玩笑:“你们要是天天吃泡面,等着我来救你,那我可没办法!”这番话让人忍不住笑,然而背后的道理却深刻无比。
有一次,胡老接诊了一位常年失眠的患者。
那位患者愁眉苦脸,简直就像是背负了整个地球。
胡希恕听完后,笑着说:“你这是脑袋太聪明,睡不着觉。
晚上别想那么多,想想明天要吃什么,没准就能睡着了!”这话让患者忍不住哈哈大笑,结果,睡得还真香。
在胡希恕的门诊,有一个规律,病人一来,幽默话语必不可少。
开个玩笑,调侃一下,不仅让大家放松了心情,还能增加信任感。
病人有信任,医生的药方才能发挥作用。
胡希恕的9个经方医案精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胡希恕的9个经方医案精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案1崔某,男,38岁。
1969年3月17日来诊:慢性阑尾炎,屡次发作。
与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合方加薏苡仁。
其中白芍五至六钱,薏苡仁八钱至一两。
三剂症已。
编者按:此案与《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胡希恕》中“阑尾炎的治疗经验”的崔某案所指并非同一人,将其年龄、来诊时间对比可知。
《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提到:“四逆散、当归芍药散合方,宜作煎剂,治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的合并证。
后世舒肝散之适应证,大都宜本方······加大薏苡仁用量治慢性阑尾炎不宜下者,甚验。
”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更进一步阐述:“大柴胡汤与大黄牡丹皮汤合方治阑尾炎的时候,如果病是慢性的,没有太大的热象,也有柴胡证,大致都可以用四逆散与当归芍药散合方。
不过当归、川芎两味温性药不要用得太多,都搁6克就行,最好再加薏苡仁。
薏苡仁这味药,它有排脓的作用,因为陈久性的阑尾炎,它有化脓的转机,但不是太明显,而腹痛是经常见到的,这个情形用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
”案2郭某,男,37岁。
素有神经衰弱,工作紧张时,则心烦,身热,汗出,头晕,无精神,失眠多梦,遗精。
苔薄白,脉沉弦。
初诊(1965年4月14日)与二加龙骨牡蛎汤。
二诊(1965年4月21日)热上冲,汗出已,遗精未作,但多梦,咽干不思饮,肌肤热而自觉寒,小便清长,下肢沉,四末凉。
鼠蹊部位不适。
仍与上方,附子增为二钱。
三诊(1965年4月30日):现除精神紧张时稍头疼,吃饭急时致胃不适外,诸症尽除。
与上方加减,将息。
编者按:胡希恕先生在讲座中谈到:“这个方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非常好使,我常用它。
还有一个二加龙骨牡蛎汤,这两个方子可以配伍着用。
二加龙骨牡蛎汤是上方去桂枝加白薇、附子,附子的量不要大,最大量也不要过6克,开3克至6克。
这两个方子我经常并着用,也不去桂枝,因为这个病有气上冲,头眩、发落,上冲得非常厉害,气上冲,不往下走。
大柴胡汤(胡希恕)
大柴胡汤(胡希恕)经方大家胡希恕:一张大柴胡汤解决多种慢性病原创冯世纶悦读中医来自专辑经方学堂小编导读胡希恕先生是目前备受推崇的经方大家,老先生在临证中特别喜用的一张经方就是大柴胡汤,用它可以变化治疗多种急慢性疾病。
今天,小编将带大家通过四则医案学习下胡希恕先生用大柴胡汤治疗慢性疾病方面的经验。
一脑动脉硬化症(眩晕)许某,男,46岁。
初诊:1965年4月7日。
在某医大曾做腰穿,诊断为“蛛网膜炎”“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喘息性支气管炎”。
服中西药毫无疗效,观其所用中药多属活血平肝潜阳诸法。
近来看报、看书等用脑时则视物昏花,头晕头痛,耳鸣发热,两太阳穴发胀,胸胁苦满,心口常有气上冲之感,咳喘吐黄痰,量多,手足心热,口干不思饮,左腿外侧疼痛,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夹痰夹瘀。
处方:柴胡15g、黄芩10g、半夏12g、枳实10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桂枝10g、赤芍10g、红花10g、茯苓10g、大黄6g、生石膏45g。
上药服三剂,头晕头痛俱减,气上冲感亦减。
因咳痰仍多,给服半夏厚朴汤加栝楼、旋覆花、竹茹、杏仁三剂,咳痰减,继用上方加减,治疗两月,仅见轻微头晕、咳嗽,可用脑一小时。
服药三个月,可连续用脑二小时,除气短外无其他不适。
按:眩晕头痛,多用平肝潜阳法治疗,凡是肝阳上亢者用之则效。
本患者为痰瘀阻滞之证,先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清解少阳阳明之热,祛其瘀血,复以半夏厚朴汤加味化其痰饮,继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再治其本,遂使三年之痼疾消逝于无形。
经方疗法精讲——二慢性胃炎(胃脘痛)田某,男,33岁,门诊病历号204014。
初诊:1966年6月1日。
胃脘痛5年,胃肠钡剂造影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
胃脘时痛,胸胁苦满,噫气烧心,口苦,微恶心,气短心悸,嗜睡乏力,大便先干后溏,苔薄白,脉弦迟,右上腹压痛明显。
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夹瘀夹饮。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半夏12g、赤芍12g、枳壳10g、生姜10g、大枣4枚、桂枝10g、茯苓10g、桃仁10g、丹皮10g、大黄6g、炙甘草6g。
医案:用经方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着汤)治疗腰痛
医案:用经方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着汤)治疗腰痛我爱人因工作的原因,住单位宿舍,每周回一次家,宿舍条件差些,尤其是夏天,房间比较潮湿,又没有空调,只得整宿地开电扇。
因为宿舍前面有大树遮挡,白天也很难照进阳光,在这种条件下她患了腰疼病。
周末回家我带她到北京某三甲中医院看病,因为我自己学中医,还是比较相信中医的治疗,就直接带她去中医院了。
看病的大夫是个中医博士,什么都没说直接叫去拍片了,拿了片子看了下,说有点骨质增生,开了七副中药粉剂,还开了云南白药的膏药,花了将近1000元。
回家后开始贴膏药,吃中药,可是膏药贴了后过敏,红肿发痒,于是只吃中药,膏药就没再贴了。
七服药吃过之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重了。
躺在床上不可转侧,坐、立都得缓缓而动,腰部冷、痛、沉重,身体倒是没有其他的特别症状,饮食如故。
我决定还是自己开方子治疗吧,根据她的症状,我选用了《金匮要略》的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这个方子又叫肾著汤,关于这个方子,原书是这么写的:“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我看书中描述和我爱人症状非常相似,于是果断去同仁堂抓了三服药。
书中暗表,我自己对这个方子其实没什么把握,因为这个方子的药物: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我参阅了胡希恕的经验,加了6g苍术)没有一味药是治疗腰痛的,常规的大夫一般都会加续断、杜仲、补骨脂之类的药物,而这么一个简单的方子能有效吗?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啊,所以就拿3副药,大概花了不到15元的样子,想着如果无效再换方子。
这个药在喝了两副之后,病情依然没有好转,如果对症的话,应该一剂知,两剂已才对。
于是我就开始考虑换方剂的事情了,但是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喝下第三副药后,腰疼的症状消失了,活动如常了。
这给我自学中医带来很大的信心。
事后,我看了王雪华讲金匮的视频讲座,对这个方剂进行了分析,其实很简单,依然是用中医的五行生克制化理论。
经方大师胡希怒先生医案解析
经方大师胡希怒先生医案解析经方大师胡希怒先生医案解析6(六)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胡老讲述医案1972年曾治一中年妇女,体丰,腹大形似腹水,而详查无腹水,因胀满不能食,已多年不愈,其脉沉细,舌苔薄白润。
脉沉细,舌苔薄白润;里虚家,太阴病。
胀满不能食,胃虚家。
综合分析:太阴里虚家,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为方证。
乃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连服10余剂即愈,为效之速,出乎意料,附此以供参考。
㈦吴茱萸汤方李某,女性,43岁。
头痛呕吐已六七年,近2年来视物模糊,到处求医,诊断为青光眼,而服中西药罔数。
近1个月左眼失明,专程来京求治。
现症见:自感有物覆于眼上,常头痛如裂,伴呕吐、目干涩、心中发热、手足心热、口斡不欲饮,舌苔薄白,脉弦细。
脉弦细,心中发热,手足心热,目干涩,上热。
舌苔薄白,口斡不欲饮,头痛如裂,呕吐,寒饮上犯。
头痛、呕吐六七年,目干涩,口斡不欲饮,血虚水盛。
综合分析:证属上热下寒、血虚水盛,为半表半里阴合太阴证,治以和解半表半里,清上热,除下寒,养血利水,与柴胡桂姜合当归芍药散吴茱萸汤。
处方:吴茱萸l0g,党参10g,斡姜6g,大枣4枚,柴胡12g,黄芩10g,桂枝10g,天花粉1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泽泻18g,生龙骨(同煎)15g,生牡蛎(同煎>15g,茯苓12g,苍术10g,炙甘草6g。
结果:上方服3剂,诸症即见好转,连服21剂,视物渐清,治疗2个月未易一药,左眼视物清晰,头痛等症也消失。
(八)旋复代赭汤方白某,男性.48岁,1965年1月17曰初诊。
胃脘痛胀、心下堵闷已3年,经检查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经多治不效。
现症见:噫气,呕吐,口干不思饮,舌苔白腻,脉沉弦细。
脉沉弦细,舌苔白腻,口干不思饮,太阴里虚家。
噫气、呕吐,胃虚水饮上犯。
综合分析:为胃虚有饮,故以益胃化饮治之,与旋覆代赭汤加味。
处方:旋覆花(包煎)10g,代赭石10g,党参l0g,生姜15g,炙甘草6g,半夏15g,大枣4枚,乌贼骨15g,川贝母l0g。
经方大家胡希恕妙用大柴胡汤医案10则
经方大家胡希恕妙用大柴胡汤医案10则展开全文-1-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愈哮喘持续状态案康某,男, 36岁,门诊病历号 143153,初诊日期为 1964年 4月 29日。
病情摘要:三年前因吃辣椒而发哮喘,虽常服中西药却迄今未愈。
冬夏皆犯病,每每因偶尔咳嗽或喷嚏而发作。
消化差,大便干燥时为将发之兆。
发作时喘满、胸闷、倚息不得卧。
曾在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医院治疗均不见效而来北京治疗。
曾用割治疗法、两侧颈动脉体摘除等疗法,皆无效果;又以补肺补肾等方治疗七个多月,症状有增无减,告之“虚不受补”。
他精神痛苦甚感绝望,到胡希恕先生这里做最后一试。
现症:喘闷,胸腹胀满,昼轻夜重,倚息不得卧,口干,便秘,心中悸烦,眠差易醒,苔薄白,脉沉缓。
据证已用补虚无效当疑此哮非虚。
再看哮喘发作时见胸胁苦满、腹胀、便秘等,稍加仔细分辨即知此证为实证无疑,乃为内有实邪阻肺之哮喘。
据证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柴胡12克,半夏12克,黄芩 10克,生姜 10克,枳实 10克,炙甘草 6克,白芍 10克,大枣 4枚,大黄 6克,桂枝 10克,桃仁 10克,茯苓 10克。
结果:上药服第二剂后症状减轻,服第三剂后大便通畅,哮喘未作,胸胁满、腹胀、心中悸烦均息,唯口干不解。
原方再进三剂遂愈。
停用西药氨茶碱等。
经两年半随访,未见复发。
-2-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治疗高热案秋某,男, 75岁,门诊病历号 86201。
1981年 1月 22日初诊: 1980年 10月下旬感冒发热,体温达到38. 7 ℃,用庆大霉素等治疗热不退,几天来每晚先手足发冷,继则身热,体温在39 ℃以上,口干舌燥,两胁胀满,呕逆不欲食,大便干燥,舌苔黄但左半边白,脉沉细。
与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加减:柴胡 18克,黄芩 10克,半夏 12克,白芍 10克,枳实 10克,生姜 10克,大枣 4枚,大黄 3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 45克。
三剂症减,但大便仍干。
上方增大黄为 6克,继服三剂,诸症消失,停药一个月未见复发。
胡希恕医案大全胡希恕医案.doc
胡希恕医案大全胡希恕医案.doc文档介绍:胡希恕医案大全胡希恕医案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胡希恕医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的支持!医诊治,一名中医以宣肺定喘,补肾纳气等方药治疗7个多月,证有增无减,并告之:"伤色太甚,虚不受补。
"颇感精神痛苦,以至绝望。
计返故里等死,后听别人介绍,到胡老这里最后一试。
现在症状:喘闷,胸腹胀满,昼轻夜重,晚上哮喘发作,倚息不得卧,大汗淋漓,口干,便秘,心中悸烦,眠差易醒,舌苔薄白,脉沉缓。
据证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枳实三钱,炙甘草二钱,白芍三钱,大枣四枚,大黄二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5月3日:上药服第二剂后,症状咸轻,服第三剂时,大便通畅,哮喘已,胸胁满、腹胀、心中悸烦均不明显,已不用西药氨茶碱等,上方继服三剂。
三诊1966年9月25日:出差来京,告知病情,两年来曾数次感冒咳嗽,但未出现哮喘。
按:本患者为支气管哮喘,三年来用中西药及手术治疗无效,关键是辨证不确,实用补治,方不对证,致使病长久不愈。
初诊时证的特点:胸胁满闷,心中悸烦,汗出口干,大便秘结等,为少阳阳明合病证。
发病既不为外感所诱发,又无痰饮证候,尤其昼轻夜重,多属瘀血为害。
综合以上分析,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方证,故予两解二阳合病,兼以驱瘀活血,因方药对证,故服之而收捷效。
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
"本患者为瘀血实邪所致的哮喘,治疗应急速攻逐瘀血里实之邪,故用大黄、枳实、桃仁等峻厉之药,而以大枣、甘草、茯苓、生姜等常药和之。
故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治疗瘀血里实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之哮喘,其攻邪速捷,但不伤正。
临床屡用此方药皆不用麻黄,而治疗哮喘屡见显效。
病例2王某,女,62岁,病案号18161初诊日期1979年5月4日:肺炎后患咳喘已10余年,每秋冬发作,春夏缓解,但本次自去年冬发至今未缓解,上月底感冒后,哮喘加重。
经方临床大家胡希恕论大柴胡汤方证,方证相应,效如效如桴鼓
经方临床大家胡希恕论大柴胡汤方证,方证相应,效如效如桴鼓大柴胡汤方证柴胡12~15g,黄芩10~12g,芍药10~12g,半夏6~10g,枳实10~12g,生姜6~10g,大枣4~6 枚,大黄6~10(打碎后下)。
水煎400mL,分二次服。
1.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
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3)2.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136)3.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65)4.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方解】1. 本方是小柴胡汤合小承气汤的加减方,为少阳阳明合病主方。
用于少阳病将转属阳明病者。
临床治疗汗出表不解,邪热侵入半表半里,瘀滞于上腹肋脘之间,胃气壅滞,升降失常而发生的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口苦苔腻、口中异味、尿黄便秘等症。
常遭遇的病证是属于阳、实、热的胆胃综合征和肝胃综合征。
更常用于目前国人多肉多酒、少动熬夜、体质肥胖而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黏、高血压、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
2. 胡希恕讲:大柴胡汤证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热结在里,汗出而表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内实苔黄者,下之则愈。
主治:郁热,瘀血,脑系精神病,肝炎,胃炎,瘀滞,呕吐,下利,小儿积食,咳喘无表证者。
临床常配伍方剂:热重,口干苦,苔黄腻加生石膏一两至两半;湿热发黄合茵陈蒿汤;脑震荡,精神失常发狂合桃核承气汤;疼痛较重肠痈粘连者合大黄牡丹汤;心悸数而小便不利合桂枝茯苓丸。
【应用】大柴胡汤为常遇的方证,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老师专注腹腔诸多脏器所发生的瘀滞不通的多种病证。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常用合方治疗,效果更佳。
方中姜枣必用,切要。
1. 大柴胡加石膏汤原方加生石膏30~60g。
煎服方法同原方。
治大柴胡汤证,外感表邪、高热不退、口舌干燥、心下胀痞,大便干、苔黄者。
经方大师胡希恕的14个精妙医案
经方大师胡希恕的14个精妙医案作为伤寒巨擘的胡希恕讲道:讲“中医治疗不是靠什么秘密武器、秘方,而主要是靠审证仔细、辨证正确、方药对证”。
他也是真真正正地这么做的。
01越婢加术汤治肾炎腹水“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它不单能治外边的水肿,也能治里边的水肿。
可是有个问题现在我也闹不清楚,若是肾炎的腹水,用这个方子,百发百中,你们尽管试验;要是遇上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
那个时候在咱们医院有一个住院的病人,他就是患肾炎的腹水,腹水症状挺厉害,后来他们(其他医生)找我会诊,我就开了越婢加术汤,病人吃了就好了。
后来遇到肝硬化的腹水,他们(其他医生)试验就不行,他们说这方子怎么不好使了?这东西奇怪,肾炎的腹水,吃越婢加术汤非常好使,但是肝硬化的腹水就不行。
他们试验了很多次,我还没试验,但他们告诉我,我就知道了。
”按:在《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胡希恕病位类方解》中对此总结道:“本条(《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5条)的里水,是就病水的原因说的,也即相对于风气相击的风水说的。
风水可说是外因,此由于小便不利为内因,故以里水别之。
有的注家改皮水,值得考证研究。
依据实践证明,本方所主水肿,为由于肾功能的障碍,从而使小便不利而致的水肿,对于肾炎患者的水肿和腹水,屡试皆验,尤其令人惊异者,不但水肿得治,肾炎本病亦得到彻底的治愈。
”02芎归胶艾汤合四君子汤治愈胎漏重证“这个芎归胶艾汤是个止血药,可是方中净是些强壮性的祛瘀药,它不用桃仁、牡丹皮,说明它治疗虚证,就是这个下血证有虚脱的倾向,所以得赶紧止血,用强壮性的祛瘀止血的法子。
这个药应用的机会也相当多,一般的吐衄下血都可以用,但不是虚衰性的证不行,真正的虚证,需要用一种强壮祛瘀的法子,这个方子最好使不过了,也是常用的方子。
对于妇人,在妊娠阶段常有下血、腹中痛。
一般就是由于她们自己不谨慎,导致下血、腹痛,如果要流产,这个方子也很好使。
这个方子常常配合人参、茯苓、白术,就是把四君子汤合用在这里面,治先兆流产的下血,起止血安胎作用,这个药经常用,也挺好使,这个药我也用过,不然我不会这么说啊。
经方大家胡希恕用吴茱萸汤一案
经方大家胡希恕用吴茱萸汤一案描述:自2001年开始发病,当时我15岁,今年31岁。
一直居于昆明。
一阶段(2001年末):刚开始是微微觉得有点感受不到自己的思维,看书的时候需要用力念出来才觉得脑子能浮现其内容。
二阶段(2002年上半年):接着每说话时总忍不住哼两声,不停地用力收缩上腹部把气挤出来哼出来才感觉和思维协调,能说出话来。
在此同时往往还会忍不住不停地收缩膀胱(憋尿的动作)。
三阶段(2002-2010年):02年下半年后,症状主要为(1)整个思维感受变得失真,头脑对外界整个感觉像是隔着一层。
似有一股力量充满在头内(眼后)严重地禁锢着眼神,目光呆滞,看书时目光移动极不自然,注视移动时文字信息进不到脑中(目无所见)。
(2)上一阶段的的胸腹动悸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上腹的极度紧张感(到晚上会紧张到酸疼的程度,情绪激动时紧张感更严重)。
呼气极其困难,说话气明显不够用。
(3)随时喝水就会噎着,弄得食管很痛。
(4)充满在头部异常力量似以眼神为核心绷着整个面部(没有正常表情,似柴胡体质),放松的状态下感到口腔总被这力量撑得张开。
2005年上医院神经科,做过一个脑电图显示一切正常后医生直接写上抑郁症,开了一些神经类药和一大堆养心安神中成药,都未敢服。
而后开始吃中药治疗,找过昆明当地数位名医,先后吃过生脉散+温胆汤,生脉散+益气聪明汤,生脉散+越鞠丸,逍遥散,吴茱萸四逆汤等,全都效果甚微。
现阶段(2010年至今):直到2010年后找到一位老大夫,才比之前有了稍微多一些的好转(其药方大都以柴胡、枳壳、葛根、川芎、白芍、天竺黄,郁金,菖蒲,百合,甘草等为主加减),但我从此持续吃了他五年多的药,效果依然不理想,几大核心症状至今顽固不除!我的好转表现在:(1)上腹部的极度紧绷感消失,晚上不再感觉酸疼(2)头内禁锢眼神的力量明显减弱,眼神的扭曲感现已不明显(3)喝水不会再噎痛食管目前还存在的主要症状:(1)整个思维感受依然失真,从无根本好转。
【名医医案】经方大师胡希恕一剂起沉疴验案6则
【名医医案】经方大师胡希恕一剂起沉疴验案6则编者按:胡希恕先生留给我们很多珍贵的医案资料,其中不乏药少力宏、一剂起疴的验案,本期所分享的医案均为胡老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用药一剂便取得显著疗效的案例,供诸位同行学习。
01头痛恶寒出处:《经方传真》许某,男性,47岁。
1978年5月4日初诊。
右头痛两天,自感无精神,两手逆冷,恶寒无汗,口中和,不思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多滤泡增生。
此属虚寒表证,治以温阳解表,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麻黄10g,制附子10g,炙甘草6g,川芎10g结果:上药服一煎,微汗出,头痛解,未再服药,调养两日,精神如常。
02发热头痛便秘出处:《经方传真》刘某,女性,27岁。
1965年6月4日初诊。
发热头痛1周,曾服中西解表药,大汗出而身热头痛不解,头胀痛难忍,心烦欲吐,口思冷饮,皮肤灼热而不恶寒,大便已3日未行,苔白厚,脉弦稍数。
体温38℃。
证属里实热胃不和,治以清里和胃,予调胃承气汤:大黄10g,炙甘草6g,芒硝12g(分冲)结果:上药服一煎,大便通,头痛已,身热减,体温正常,继服余药而去芒硝,诸症基本消失。
0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处:《经方传真》赵某,男性,45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
于1963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症:时胃脘痛,泛酸,腹胀,欲呕,吐涎沫,心烦,口中和不思饮,小便少,时心悸,苔白根腻,脉沉细弦。
证为中寒停饮,属茯苓四逆汤证。
茯苓12g,党参10g,制附片10g,炙甘草6g结果:上药服1剂,胃脘疼减,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继随证调理月余自感无所苦。
04肠鸣腹泻出处:《经方传真》彭某,女性,30岁。
1965年8月26日初诊。
因吃葡萄而患腹泻已3天。
每日3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嗳气,腹时胀满而肠鸣辘辘,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嗳气,纳差等症。
予生姜泻心汤。
生姜12g,干姜3g,炙甘草10g,党参10g,半夏12g,黄芩10g,黄连10g,大枣4枚结果:上药服1剂,腹泻、腹疼止,服3剂诸症好转。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方陈雁黎】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方陈雁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肝病腰酸痛李某,男,病历号107327。
1963年7月30日初诊:今年6月发作黄疸,经治已愈,现只腰酸痛,下肢稍有痛而无力,劳时小便色黄,余无任何自觉症状,舌苔薄白,脉弦稍数。
肝病已愈,遗热未清,当有郁滞,筋不得舒,因而腰痛腿酸尤不了了也,为疏肝和血以濡筋脉。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天花粉五钱,桂枝三钱,生牡蛎六钱,白芍四钱,杜仲三钱,当归三钱,茯苓三钱,苍术三钱,泽泻三钱,炙甘草二钱,干姜三钱。
三付。
8月5日复诊:药后腰酸痛减,体力精神好转,仍与上方,加山茱萸五钱,三付。
按:肝病初愈,郁滞余热未清,腰酸腿软,宜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以杜仲易川芎,意在疏肝解郁、养血活血为治。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散加味:治肝病肩背痛胡某,女,31岁,病历号090019。
1963年7月17日初诊:身患窜痛,时而肝区,时而足跟,时而肩背,短气心悸,腹胀满,饮食二便尚好。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天花粉五钱,生牡蛎三钱,桂枝三钱,干姜二钱,白芍四钱,枳实四钱,苍术三钱,吴茱萸二钱,当归三钱,茜草五钱,炙甘草二钱,泽泻三钱。
三付。
7月22日复诊:肝功能已正常,诸痛已,腹满、心悸解,但小便赤并有热感,再仿猪苓汤法,以治其水。
猪苓三钱,滑石四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生阿胶三钱,生薏苡仁一两,大黄五分。
三付。
7月31日三诊:小便灼热感已解,药已,月经适来,腹又胀,胁又痛,时噫气,再与7月17日方加橘皮五钱。
三付。
按:患者素有肝病,又患全身窜痛,肝区、足跟、肩背俱痛,胡老善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因心悸、腹胀而合四逆散加味,取效。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及猪苓汤:治肝硬化腹痛路某,女,40岁,病历号130161。
1964年6月22日初诊:1960年冬身肿腹胀,1963年西医诊查肝大,但肝功能正常。
今春经肝脏穿刺,结果诊为初期肝硬化。
现症:肝区痛无休止,腹痛拒按,时冒寒风,近又时冒热风,热则面红,食欲不振,口干,嗜冷饮,头痛头晕,失眠,大便时溏时干,肠鸣有声,脉弦细滑,肝大质硬。
中医故事:胡希恕先生
中医故事:胡希恕先生当时患肺心病住院,病情发展出现肾积水,导尿失败,其中一位名老提出用麝香外敷肚脐,借其芳香开窍之力或许有效,于是院方派人去山西讨回一点上好的麝香给父亲用上,果然尿液点滴而出,可是也就这样了,终未能解决问题。
父亲病情在恶化,高烧、神智昏迷、大小便闭塞不通,已出现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院方邀请北京中医学院的六位名老中医(包括董建华、王绵之、我老师刘渡舟、胡希恕、赵绍琴、杨甲三)会诊,有位名老提出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当以扶正为主,先保心肾控制住病情。
84岁的胡老诊完舌象脉象后,提出一个与众人截然不同的“峻剂攻下”法并处方案,还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必须先解决大小便问题—这就是救人,态度非常果断。
众名老念其年事最高,便都依了。
但大家都捏着一把汗。
服药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大便五次,开始排尿。
到第五天,尿量已达正常,肾积水消失,父亲开始下地活动……后来刘渡舟老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就这样,一周后父亲出院了。
为表达谢意,父亲准备了两瓶茅台酒让我送给胡老。
老人家那会儿住在东直门医院宿舍—一个小两居室,采光也不太好。
记得那是一个午后,大约3点半的时间,估计老人家午睡已醒,我携礼登门致谢。
胡老连连摆手说:“你父亲就是太客气,没这个必要嘛!”我说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还请胡老笑纳。
落座后,我见桌子上摆着围棋盘还有布局的棋子,便问胡老:“您在跟谁下棋?”胡师母在一旁回答:“他是自己跟自己下。
”有这等下法?我感到奇怪。
胡老问我会下围棋吗?我说只学了一点点,谈不上会。
胡老说:祖宗发明的围棋不仅是娱乐,也是医生看病不同阶段的一种演示,我自己跟自己下,考虑的是用药如用兵,怎么开局、怎么落子、布阵,这里头辗转腾挪,显尽机巧,是为轻灵一路;另一面,走坚实一路,步步为营,渐展威风。
胡希恕医案133
胡希恕医案133『医案』关某,男,28岁,后勤213部队,病历号130841。
1964年1月18日初诊:患者患精神分裂症(胡老称癫证),肝大,肝功能不正常,近半年来性情急躁,不能人睡,妄想不休,语无伦次,口苦欲冷饮,食佳,头痛时欲呕,胸闷身痒,大便日二行,成形,小便正常,舌苔根黄腻,脉弦数有力。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生石膏一两半,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牡丹皮三钱,生龙骨八钱,生牡蛎八钱,大黄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炙甘草二钱。
三付。
1月22日复诊:药后颇知,已能入睡,精神好转,已不欲呕,但胸尚堵闷,再依前方加减治之。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二钱,枳实ニ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牡丹皮三钱,茯苓四钱,生龙骨一两,生牡蛎一两,苍术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大黄二钱,生石膏一两半,炙甘草二钱。
三付。
1月29日三诊:自觉药后甚佳,睡寐甚安,食欲佳,小便通畅,大便溏,日三四行,于食后欲打嗝,夜间醒后心中烦闷,其他正常,舌根苔白灰微腻,脉弦细,上方继服二付。
2月5日四诊:精神好转,但近肝区痛,多烦躁,后腰亦痛,舌苔逐退,但仍未净,脉弦不数,仍宗上意加减治之。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栀子四钱,白芍四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牡丹皮三钱,茯苓五钱,生龙骨一两,生牡蛎一两,生姜三钱,大枣四枚,大黄二钱,炙甘草二钱。
三付。
2月26日五诊:精神基本恢复。
『分析』病家为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是性情急躁、不能入睡,这属于中医的狂证,经过胡老四次治疗,精神就基本正常,疗效很明显。
四次治疗,胡老都是采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龙骨、牡蛎来灵活加减,大柴胡汤针对少阳阳明合病,桂枝茯苓丸活血祛瘀,龙骨、牡蛎安神镇静,这都是针对实证的,从大方面而言没有问题,具体的脉证上表现不明显——病家没有心下急、没有甲错、没有舌下静脉曲张等象,无法按照“六经—八纲—方证”的思路详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治大病,这才叫疗效!(胡希恕医案故事)
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熟读《伤寒论》,得心应手,出入无方。
他擅长用经方治大病,读他的医案,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手段与魄力,只有像胡老这样的大师才有!
1、治小儿急性胆囊炎得速效
“阑尾炎单独用大黄牡丹皮汤的机会少,合用大柴胡汤的机会多。
临床上遇到呕恶、胸胁满、不吃东西,这是最普通的柴胡证,你要是合用大黄牡丹皮汤,是非常有效的,这个我治过的例子也很多很多。
大柴胡汤和大黄牡丹皮汤的合方不但治阑尾炎,也治胆囊炎、胰腺炎,我都试验过。
我方才说叫小明的那个小孩子,得的就是这个胆囊炎,他那个胆囊肿得手能摸到,挺厉害,就吃这个药好的,快得很,这个药在该病急性发作时最好使。
疼得那样剧烈,尤其是胸胁这个部位胀气,显得胸胁满、胸胁痛,这都是柴胡证。
”
2、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治胰腺肿物
“我有一个外甥,他的胰腺这儿长了一个东西,现在也没确定是癌变物还是其他的囊肿,据医生说是发生了癌变。
但是他患这个病已经近一年了。
我就给他吃这个药,疼痛早消失了,这个肿也消了很多,从吃药后的结果看恐怕不像是癌。
”
3、用大青龙汤治愈自己肺炎
“我方才讲了葛根汤。
大青龙汤也是太阳病的一个发汗剂,这个方剂的适应证恶寒也特别厉害,所以在临床上若是无汗、恶寒特别厉害的这种太阳病,对这两个方证,要好好辨:如果症状没有烦躁,就用葛根汤;如果有烦躁,口舌再干,就用大青龙汤,因为大青龙汤中有石膏。
这两个方证,都特别恶寒。
有一年,我得肺炎,就是恶寒特别重,我给自己开的方子,当时没用大青龙汤,我用的是葛根汤加石膏,吃了这个药热退了,但第二天又发热,这么反复了两三天,最后还是吃大青龙汤好的,用大青龙汤麻黄药非多搁不可。
其实要是开始就吃大青龙汤,就不会像后来发作那么重。
”
按:在《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中提及一例用葛根汤合大柴胡汤加生石膏治愈自己的高热,正可互参。
胡希恕先生83岁时,冬月发热39.7℃,症见胸满、恶寒、鼻塞、苔白腻、脉浮弦,因是三阳合病,故服大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一剂而愈。
4、大青龙汤治小儿危重肺炎
“我的一个学生姓刘,他治一个小儿肺炎,这个小孩子简直就是不行了,西医院也治不好,他用大青龙汤一剂就救回来了。
”
5、生姜泻心汤治小儿下利,出现瞑眩
“服药后有瞑眩状态发作,病就会迅速痊愈,这在临床上也是常遇到的事情。
疾病如果是病程久,或者是人身体素虚,有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后世所说的战汗,那也是一种瞑眩状态。
所谓瞑眩就是吃药中病后,有效验的一种特殊反应。
我也遇到过这种事情:我给一个人吃生姜泻心汤,这本来是治下利的药,他吃完了反而下利无度,家属半夜来敲我的门,一问才知道是这种情况。
我说不要紧,你回去吧,再连续吃就好了,这个药是治下利的,它不会使其更下利。
来的这个人说不行,您非看看去不可。
后来我就去了,正是半夜,病人是个小孩,到了那儿这个小孩子就已经好多了。
后来我说把第二煎再吃了吧,他妈还不敢让他吃,我说不要紧,吃了吧,吃完了第二天就好了。
6、栀子豉汤治愈食管憩室
“一个食管憩室的病人,我给他吃栀子豉汤治好了,西医觉得很奇怪。
中医就是辨证,有这种证候,就用这种药准行。
开始我也不知道栀子豉汤还能治憩室,它之所以能治憩室,是因为憩室发生了心中懊憹、烦热、胸中觉得滞塞这些症状。
食管方面的病,栀子豉汤证很多。
这个“胸中”指当中间这一道,就是指着食管说的,不是指整个胸,如果指整个胸那是柴胡证了,这点很要紧。
吃这个药也不吐(不像方后说的那样,服药后有吐的情况),我治的那个人,吃了那么多栀子豉汤,他也没吐过。
他一天吃两遍,越吃越好,吃了很长
时间,后来再进行食管吞钡X线检查就没有憩室了。
7、栀子豉汤加味治急性心包炎
“用栀子豉汤治急性心包炎,我治过,是有效果的。
但我不是只用栀子豉汤,是加味。
我是这么研究的,《伤寒论》第76条原文写的是‘心中懊憹’,不是心下,不是胃。
根据这段,像心包炎这种情况,有是证即可用是方,再配合适证的药物。
”
按:胡希恕先生在上面这两案中对“胸中”“心中”与“胸胁”“心下”等病灶位置进行了鉴别,以说明栀子豉汤根据《伤寒论》原文,对于现代医学的食管憩室、心包炎等疾病有用之的机会,对于临证很有启发意义。
8、表实证误用补法后的救逆
“表实证非攻表不可,不能用补药,这个我亲身遇到过。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也是个挺有名的医生,遇到一个咱们现在说就是温病的人,那人热得很,他给人吃的就是银翘散这类的药,同时加鲜生地黄。
北京的医生早先有个陋习,爱用鲜生地黄这味药,说是解热。
那个不行,它是补药啊,是一种强壮性的寒性解热药,表实证的时候用它就不行。
就这味生地黄,他用得相当重,我记得用了八钱吧。
后来这个病人还是我给看好的。
所以这个表实证,要攻表,补药是用不得的。
”
9、用麻杏甘石汤治儿子疹回无汗喘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肺炎初期可用,但不能频繁用,要符合汗出而喘这种情况才可用,没有汗也可用,但仍要辨证,此证小儿多见。
那年我儿子出疹子,我不在家,他奶奶给他吃牛黄丸,那药太凉了,我回来的时候他的疹子已经回了,喘而无汗,脸红,昏迷不醒,很危险。
当时他舅舅正学医,他来开了方子,我不同意,全是一些解表、祛热、解毒类的套方。
我说这不行吧,跟他舅舅商量,我说就吃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石膏少用点,麻黄多用一点,他吃完后脑袋慢慢见汗了,就吃这个,后来没再吃药就好了。
他那病也是并发肺炎,好了之后,他舅舅说,没有汗用这个行吗?我说没关系,石膏清热不一定要见有汗。
这是我刚开始给人家开方子,还是给我儿子,那时我才二十六七岁,我的孩子四岁。
”
10、大柴胡汤加石膏治急性痢疾
“我还记得,那一年我来北京,私人诊所开业,诊所就在大街上,有一个学生跟着我学习。
有一次我出诊了,回来问他有病人没有?他说有呀。
我问是什么病?他说一个闹痢疾的病人。
我说你开方子了吗?他说我开了,开的大柴胡汤加石膏。
我不放心,我说带我去看看吧。
他带着我就去了,这个病人家离我家不远。
我们到那儿时这个病人正在厕所里,他出来
后我问怎么样?他说挺好,现在肚子也不疼了,也不发热了,大便也渐止了……所以这个方子很好,痢疾用柴胡剂的机会很多,尤其是大柴胡汤。
痢疾这个病,开始时没有用补法,这个大柴胡汤的泻下作用也不大,现在我们用大黄可以用到10克。
我自己闹痢疾也吃这个药,一泻就好,这个病来时挺厉害,多有发高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