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从危害、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对于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和适用范围。

结合现有研究综合分析了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了临床意义,强调了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危害、综合分析、展望未来、临床意义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会伴随室性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可能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发生在心脏室壁组织或室壁内部的异常心律,可能导致心脏不规则搏动,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

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更是增加了。

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及时的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在深入了解室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后,我们将重点分析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方法,为临床医生在处理这类情况时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

通过本文的讨论与总结,希望能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同时也为这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的危害程度,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从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到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与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展望未来和临床意义总结,为未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2 0 1 4年 第 1 期
性差异 。
以P < O . 0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2 . 1 治 疗 前 后 疗 效 观 察
2 . 2 两 组 疗 效 比较
本研究 中选取 冠心病慢 性心力衰竭并室性 心 律失 常患者 6 0例 ,将其分为 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每
症 状 及 预 后 有 直 接 的关 系 。针 对 这 种 情 况 ,我 院 选取 6 0例 冠 心 病 慢 性 一 t l , 力衰竭患者 , 对 其 临床 治 疗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现报 告 如 下 。
年龄 、 性别 、 病程等 方面均无 差异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 1 . 2 方 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动态心 电图、 t l , 脏超声 、 胸片、 肝 肾功 能 、 水 电解 质 、 血 脂 等相关 检查 , 观 察患者 心律变化及 S T — T改 变 ,治 疗 前 后 需 采 取
常规检查 ,并检测患者 2 4 h动态心 电图和左室射
血分数值 。对照组给予吸氧 、 控制盐分摄 取量 、 洋
3次 , 维 持一周后减少计量 , 每 日次 数 控 制 在 2次
以内 , 并持续用药治疗一周 。治疗过程 中, 要观察 患者各项指标 , 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 比分析 。
1 . 3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选取我院 2 0 1 1年 1月 一 2 0 1 3年 5月 收 治 的
冠心病 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6 O例 , 将 其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各 3 O例 。其 中对 照组 男性 2 O例 , 女性 1 O例 , 年 龄均在 4 6 — 8 2岁之 间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龙源期刊网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甄利波宋达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8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心脏性猝死(SCD),其中50%~75%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关。

频发室早,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迅速恶化心力衰竭,引起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进一步出现的室性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室颤)更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目前,多数药物有负性肌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多见于心力衰竭时),且对生存终点有不利影响,而参松养心胶囊依据中医络病理论,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门诊、住院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慢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

性, 是形成折返 激动 或 自律 性 升高 的电生理 基础 , 为 V 成 A
的基质 。V A发 生率 和复 杂程度 更多 地取决 于纤维 化 的 程度 , 而非纤维 化的原 因( 缺血 或炎症 ) 基础 心脏病对复 杂 , 性的V A发生率一般无显著影响。 C F患者心脏重构 后发 生心 肌肥大 , H 导致 心肌 离子 流 发生适应性 变化即电重构或离子流重构 , 结果是心肌复极离 散加大 , 成为 V A的基质 。电重构主要表现在动作 电位 的改变上 , 动作 电位是 心肌细胞 的基本 电活性 , 由除极 电流
维普资讯
中国心脏起 搏与心 电生理 杂志 20 0 7年 第 2 1卷第 6期
・4 1・ 7
慢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
陈 良龙
[ 摘要] 慢性心力衰 竭( H ) C F 患者复杂室性 心律失 常( A) V 发生率高 , 发生与 N H 其 Y A心功能级别及左 室射血分
据 ) 心梗后 ,V F< .0~ .5 N H 级 , D置人 为 Ⅱa类推 荐( ; L E 03 03 、Y AI I C B级 证据 ) 。非 缺血性心 肌病 、 Y AⅡ.I NH H、 L E 0 3 0 3 , D置人为 I类推荐 ( V F< .0~ .5 I C B级证据 ) 非缺 血性心肌病 , V F< .0~ .5 N H , D置人 ; L E 0 3 0 3 、 Y A I级 I C 为 Ⅱb推荐( B级证据) 。 [ 关键词] 心血 管病学 ; 慢性心力衰竭 ; 综述 ; 室性 心律失常
现 :0 ~ 0 的 无 症 状 左 室 功 能 不 全 患 者 有 频 发 或 复 杂 6 % 9% P B、0 ~ 0 有 N V 而 有 症 状 C F患者 合 并 频 发 和 复 V 4 % 6% S T, H 杂 的 P B约 9 % , 并 N V V 5 合 S T约 8 % ; A 特 别 是 N V 的 5 V ST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表 1 两 组 患者 的 临床 治 疗效 果 的 比较 情 况 [ n ( %) 】
1 . 1 一般 资料 抽取我 院 2 0 0 9 年1 1 月~ 2 0 1 1 年1 1 月期 间患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 室性 心律失常 的患 者 5 O例 ,在患者 知情 且 同意 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
3讨 论
对 照组 中有 2 5 例冠 心病慢性心力 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 常患者 , 患者的年龄段在 4 5 ~ 8 4岁之间 , 平均年龄 为( 5 9 . 5  ̄ 4 . 5 ) 岁, 其 中男性 患者 1 7例 , 女性 患者 8 例, 患者 的病程 为 7 - 1 2 a , 平均病 程为 ( 9 . 1 ± 1 . 0) a 。观察组 中有 2 5例冠 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 室性心律失常患
心 力 衰 竭 并 发 室性 心律 失 常 的 患 者 5 O例 , 在 患 者 知 情 且 同 意 的基 础 上 将 其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 两 组 , 每组各 有 2 5例 患 者 。其 中对 对 照
组 中的 患 者 进 行 常规 治 疗 , 而 对 观 察 组 中 的 患 者在 进 行 常 规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采 取胺 碘 酮 的 使 用 。 对 两 组 患 者 的 临床 治 疗 效 果进 行 比 较 分 析 。 结
4结 论
得重 视的。
参考文献 :
【 1 】 杨冬. 麻醉后寒战及其防治Ⅱ 】 . 国外 医学 . 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 01 0, 1
【 2 1 王宏梗 , 林群, 杨锡馨 . 黄倩. 预 先 肌 注 曲马 多 对硬 膜 外 麻 醉 后 患 者 寒 战 的 影
总之 ,虽然椎管 内麻醉后寒颤所引起 的并发症不会很 严重 , 但 也给患 者生理 和心理方 面造成 了很大影 响 ,它还会 干扰到 心电监 测, 影响手术操作 。另外 , 它还会加大患者 的耗 氧量 , 同时也 会增加 二氧化碳 , 给患 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椎管 内麻醉后 出现 寒颤和 多方面 因素 有关 , 对 椎管 内麻 醉后 出现寒颤 的预防和处 理 , 是 很值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进展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进展
维普资讯
・3 38・
Chn s o ma f ie e J u I dcn I ie O Me iia Gud
2 0 V l e4 N . S r l o 2 0 2 o m o 5( e a N . 1) u i
心 力 衰 竭 合 并 心 律 失 常 的诊 治 进 展
佟 光 明 综述 张 海澄 审 校 ( 头医学院第一 附属医院心 内科 , 包 包头 04 1) 1 0 0 ( 匕 京大学人 民医院心 内科 , 北京 ]O4) 0O4
1心 电 图 慢性 心力 衰竭 在欧洲 的发 病率 为 0 4 ~ % …, .% 2 慢 3.
心 电 图正 常对 除 外左 室 收缩 功 能不 全 的 预测 价 值 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 , 其死 超过 9 % , 0 缺血 性心 脏病患 者 出现病 理性 Q波 及左 亡率 占心 力衰 竭 总死 亡率 的 4 % ~5% ,其合 并 常 见 0 0 而左束支阻滞可作为 的心律 失常有 室早 、 非持续 性 室速 、 持续 性 室速 、 扑 、 束支阻滞往往预示射血分数降低 , 室 室颤 、 房扑 、 颤等 。 房
心 力 衰 竭 患 者 诱 发 心 律 失 常 的 因 素 主要 包 括 : 要 进一 步 明确 。 (心脏 结构 的改变 ; ) 1 ) ( 心肌缺 血 ; ) 2 ( 神经 内分 泌激 活 ; ) 3 4电 生 理 检 查 3 f 4 . 电解 质紊乱 ( 低钾 、 镁 、 低 高钾 ) () 物与 心脏泵 功能 ;5 药 与非 缺血性 心 脏病 心力衰 竭患 者相 比 , 心肌梗 死 有 及 电稳 定相互 作用 , 钙离 子拮抗 剂 及某些抗 心律 失常 病 史 的患者 在 电生理 检查 中更常诱 发 出室 速 , 如 它可 能起 药物; ) ( 洋地黄中毒; ) 6 ( 合并其它系统疾病 , 甲亢 、 7 如 呼 源于束支折返 , 表现为单形性室速, 在静息心电图提示 吸 系统疾病 等 。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2 . 2 治疗前 后室 性早搏 总数 、左 室射 血分数 变化 比 较
表 1 两组老 年患者具 体临床 疗效对 比分析表 ( %)
组别
例数
时 间
室性早 搏总数( 个, d )
左室射血分数 ( %)
3 讨

9 0 %, 直接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 综合分析治
疗前后患者室性早搏总数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具有
心血 管 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3年 第 1 2期
话 论 著 /实验 与临 床研 究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室性心律 失常的 临床 治 疗 分 析
夏 昭举
( 云 南省 昆明 夕阳红老 年病 医院 , 云南 昆明 6 5 0 2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老年 冠心病慢性 心力衰竭 患者室性 心律 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 6 0 例 冠心病慢 性心 力衰竭 室性心律 失常老年 患者 , 随机 分为 实验 组和对照组 两组 , 对照组行 常规治疗 , 实验 组行常规 治疗联合胺碘
酮。观察并比较 , 两组患者的总体 I 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 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 < 0 . 0 5 。治疗前 、 后 室性早搏 总数 、 左室射血 分数 比较 , 具有统计 学差异( 尸 < 0 . 0 5 ) 。而对照组 治疗前后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尸 > 0 . 0 5 ) 。结论
显效 : 治 疗后 , 经动 态 心 电 图检 查 , 患 者 期前 收
缩消失或降低> 9 0 %, 临床症状( 心悸 、 胸 闷以及气促
等) 均 消失 。 有效 : 治疗后 , 患 者期 前 收缩 减 少 > 5 0 %, 心悸 、 胸 闷 以及气 促等症 状 均有所 缓解 。 无效 : 经过 治疗后 , 患 者未 达 到任何 有效 水平 。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中西 医 结 合 心 脑 血 管 病 杂 志 2 1 0 0年 2月第 8 第 2期 卷
・2 3 ・ 4
而 不 能 坚持 , 致 长 期 药 物 治 疗 无 效 。通 过 健 康 教 育 使 患 者 了 导
解 药物 治疗 的重 要 性 , 晓药 物 的基 本 知 识 及 药 物 的 副 反 应 , 知 消 除对 治 疗 高血 压 药物 副反 应 的 顾 虑 , 利 于增 强 其 治 疗 的 信 心 , 有 从 而提 高 服 药 的 依从 性 , 强 了降 压 的效 果 。 增 3 13 健 康 教 育 有 利 于 保 持 患 者 情 绪 稳 定 焦 虑 、 郁 情 绪 可 .. 抑 引起 自主神 经功 能 和 下 丘 脑 一 体 _ 垂 - 腺轴 功能调 节紊 乱 , 肾上 导 致 患者 血压 处 于较 高 水 平 。通 过 对 患 者 及 家 属 的健 康 教 育 , 给 予 及 时 的心 理 疏 导 , 向其 说 明 高 血 压 是 可 控 制 的 , 要 有 效 地 控 只 制 血 压 便 可 健 康 长 寿 , 轻 了 患 者 及 家 属 的思 想 顾 虑 , 其 能 很 减 使 好 地 配 合 治 疗 和 护 理 , 强 降 压 的效 果 。 增 3 2 健 康 教 育 对 高 血 压 病 相 关 知 识 的 影 响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是 .
确 了 健 康 教 育 在 高 血 压 疾 病 的 治 疗 和 康 复 中起 着 不 可 忽 视 的
作用 。 参考文献 :
E3 全 国 高血 压 抽 样 调 查 协 作 组 . 国 人 群 高 血 压 患 病 率 及 其 变 化 趋 1 中
种 严 重 危 害人 民健 康 的 常见 病 、 发 病 。 具 有 缓 慢 进 行 性 发 多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组别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 系统 急性 中毒 各类外伤
注: 表示 与青 年 组相比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表示 与 中年 组
组比较 差异 具有 显著性 ,P< O . 0 5
配置 的问题。本文研 究结 果表 明I C U收治的患者 中病死 率的构成群体
2 0 ・论
著 ・
表2 各年龄 组 患者病 死率 比较( %)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6 围皿
重 症 医学 科是 一 门新 兴 学 科 同时 也 是极 具 发 展潜 力 的 一 门学 科 。2 0 0 6 年 中华 医学 会重症 医学分 会出台了I C U 建设和 管理 指南 ,指 出在我 国三级医院和有条 件的二级 医院 ,都应该设立 重症医学科 】 。 2 0 0 9 年卫生部 确定 了它合 法独立 的二 级学科地 位 】 ,自 ̄ t l C U 科的发 展迎 来 了新 的 机遇 和曙光 。但 是 ,I C U 作 为一 个被 动接 纳患者 的科 室 ,具有 很多局限性 ,这就 难免会造成I C U 医疗资源及 医护 人员合理
f a i l u r e a ndv e n t r i c u l a r a r r h y t h mi af r o m J a n u a y r 2 01 1 t oAug us t 2 01 2 d i vi d e di nt ot wo g r o up s . T h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u s e d c o mm o nt h e r a p ywh i l et h e e x pe r i me n t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0 . 5毫 克 输 注速 度 泵 人 ,每 天采 取 药 量 要 在 1 . 2克
发生率 比较 高。根据这一情况 , 本文笔者抽取近年 来在我 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室性心 律失常的病人 6 0 例 ,对其采取相对应 的临床治疗 措施 , 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 具体情况 报告如下。
有显著好转 , 住 院以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 。 有效 : 其
临床症状 、 体征有一定程度 的好转 , 动态心 电图显 示心率等各项机体指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无效 :
级、 Ⅲ级 , 它们依次为 2 3 例、 2 6 例、 l 1 例; 对照组男
性病人 3 6 例, 女性病人 2 4 例。 年龄在 5 6 — 8 2岁 , 平 其 临床症状 、 体征没有任何变化 , 动态心 电图显示 均年龄为 6 8 . 4 岁 。N Y N A分为 I 级、 Ⅱ级 、 Ⅲ级 , 它 心率没有恢复正常 ,严重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 料
抽取 2 0 1 0年 4月一 2 0 1 3年 6月在我院收治的
1 2 0例 患 有 冠 心 病 合 并 慢 性 心 衰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病人 , 对 1 2 0例病 人 采取 2 4小 时动 态 心 电 图 、 超声
以下 , 4 8 ~ 7 2小时以后采取 口服方式 , 每天三次 , 每
义( P < O . 0 5 ) ; 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结论 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 到保 障, 具有临床推 广价值 。
对 冠心病合 并慢性
心衰 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 酮联合 参松 养心胶囊共 同治疗 , 可以获得 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 使 病人 满意度提 高 , 使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分析患者住院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bnp浓度、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观察出院1月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和心力衰竭用药情况。

结果有68例(45.3%)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bnp值以及lvef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胺碘酮治疗能够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量。

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与预后、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衰药物等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6-02慢性心力衰竭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非常大,而心脏性猝死主要由于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心律失常又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原因[1]。

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目的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者,心力衰竭确诊为冠心病引起,排除由于严重肺部疾病、严重肝脏疾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甲亢导致的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

所有患者均无肾脏功能不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排除由于电解质紊乱、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1 . 1 一 般 资料 :回顾性 分 析2 0 0 9 年1 月 ~2 0 1 2 年1 2 月本 院 收治 的
慢 性 心 力 衰竭 并 发 心 律 失 常较 为 多 发 ,并且 并 发 的心 律失 常 种类 多种 多 样 ,主要 临床 症 状 为 呼 吸 困难 、头 晕 乏 力 、水肿 等 ,严重 者会 导 致心 悸 、眩晕 等 。慢性 心 力衰 竭并 发心 律失 常 的 发病 机制 较 为复 杂 ,治疗 起来 也 比较 棘手 ,恶 性 的心律 失 常往往 还会 导致 患 者猝 死 ,极大 的威 胁 着患 者 的生命 健康 ,对 于慢 性 心 力衰 竭并 发 心律 失常 患者 进行 早 期 的干预 治疗 ,可以有 效 的减 少
常需 电击 复律 治疗 。 1 . 3 疗 效 观察 :显 效 :患 者 心力 衰 竭 症 状 消失 ,无 明显 心 律失
物p 。呼 吸 道感 染 、心 肌缺 血 及 钾 、镁 等 电解 质紊 乱 等 是 心力 衰竭 患 者 病 情 恶化 的诱 因 ,故 需 积 极 防 治这 些 诱 因 ,降低 病 死 率 ,此外 ,对 于不 同类 型 的心 律失 常应 该 给予 不 同的药 物治 疗 , 当老 年患 者 因为 年龄 较大 ,身 体机 能 较差 ,其 病情 的变 化也 比较 复杂 ,其 心 律失 常表 现可 以随心 力衰 竭 、电解 质紊 乱 、肺部 感染 的纠正 而好 转或 消失 ,因此 应慎 用抗 心律 失 常药 物 。若 老 年人 的 心力 衰竭 表 现和 房颤 等是 心 律失 常引 起 时 ,应 及 时抗 心律 失 常治 疗 ,总 而言 之 ,对 于慢性 心 力衰 竭并 发心 律 失常 患者 的治 疗 ,应 在 充分 考虑 患者 个体 差 异 和全面 分析 患者 病 情 的基础 上 ,慎重 选 择 改善 心功 能和 对抗 心律 失常 的药 物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CAD)和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两者常常会合并
出现,导致患者的预后变差。

室性心律失常(VPC)是CAD和CHF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早期的诊断、严密的监测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CAD和CHF患者VPC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心律失常的种类、发生
频率和严重程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心血管药物,例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减少VPC的发生率,并且对于减轻
心衰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也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无法控制VPC,需要考虑进行电生理治疗。

心室起搏器是一
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在CAD和CHF患者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起搏器可以通过发出电刺激信号,使心脏保持较规律的心律,预防VPC和心室颤动的发生,并且提高心脏排血量和运动
耐受性。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VPC,例如室性早搏后重整的室速(R-on-T室速),尤其容易诱
发室颤,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进行电除颤或改用药物(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进行治疗,以防止严重的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

总之,对于CAD和CHF患者VPC的治疗应该是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
和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密切关注患者
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改变治疗方案。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研究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研究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临床观察研究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的心肌受损和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是CHF患者普遍存在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

对CHF患者并发心律失常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可有效指导临床诊治和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频率以及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研究对象为连续入院的CHF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检查手段对其心律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研究对象进行基本信息的统计,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以便分析不同因素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然后,通过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和频率,并与其他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CHF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为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分别占据了高比例。

房颤患者占比约为50%,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与CHF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占比约为30%,主要与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后遗症、心室扩张和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在CHF患者中,心律失常的频率也值得关注。

研究发现,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与CHF 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心律失常发作频率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包括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增加等。

对CHF患者进行心律失常监测和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预后和生活质量。

联合治疗慢性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联合治疗慢性心衰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 o 0 . 5
6 ] 目前 国 内外 的研究 均证 实 C 0 。 HF使用抗 室性心 律
失 常 的 药 物 治 疗 不 能 获 益 ,甚 至 有 致 新 的 心 律 失 常 的 作 用 , 学 者 认 为 会 增 加 病 死 率 口 。埋 藏 式 心 脏 复 律 除 颤 有 ] 器 (C 是 最 好 的 非 药 物 治 疗 方 法 ,几 乎 可 以 消 除 因 快 I D)
慢 性 充 血 性 心 力 衰 竭 ( HF)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是 各 C 伴 种 心 脏 病 晚 期 猝 死 的 主 要 原 因 ,也 是 临 床 治 疗 的 难 点 。
表 1 用 药 前 后 观 察 指 标 变 化
笔 者应用 醛 固酮拮 抗 剂安体 舒通 和转 换酶 抑制 剂 卡托普
速性 室 性心 律失 常而 致猝 死 的危 险 , 未 能显 示是 否可 但
以降低 C HF 的 总 病 死 率 J 且 其 价 格 昂 贵 不 能 普 及 ,因 , 此C HF室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治 疗 一 直 是 个 难 点 。
扩 张药 物 的 同时 ,应用 安体 舒 通 2 ~ 6mg d和 卡 托普 0 0 /
利 3 . ~ 1 0 / 所 有 患 者 均 未 用 抗 心 律 失 常 药 。其 7 5 5 mg d,
中 2铡 在服 用 卡托 普 利 2 ~3周 内出现咳嗽 而退 出观察 。 13 观察 指 标 :用 药 前后 2 . ~4周 分别 测定 血 清 电解质
及 2 4小 时 动 态 心 电 图 。 1 4 统 计 学 处 理 ; 量 数 据 以 均 数 士 标 准 差 ( s 表 . 计 i土 ) 示 ,用 药 前 后 比 较 采 用 £ 验 , 检 P< 0 0 . 5具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P> 0 0 . 5不 具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心 脏负 担加 重 ,心排血 量减 低 ,从而导 致心 力衰竭 ;④心肌 缺血 , 任何 原因导 致冠状 动 脉供血 不足 ,均 可促使 心力 衰竭 的发生 ,尤 其 是 心 肌 梗死 更 容 易 发生 心 力 衰竭 ;⑤ 输液 时 液体 或 钠 的 输入 量 过
多 ,输血过 快或 过量 ,这 些都使 血容 量突然 增加 ,心脏 负荷 过重 而 诱发心力 衰竭 。 3 老年心力衰 竭临床治疗 的注意事项 :①用药 方面 ,由于老 年人药 . 3 动学和药 效学有变 化 ,治疗 时特别需要注 意。一般 来说 ,A E 对 老 CI 年患者 的疗 效是好 的,耐 受性 也好 。由于 发生低血压的概率 较大 ,而 且大 多数A E 排 泄较慢 ,因此增加剂量 时更应 当小心 。如果 条件允 CI 许 ,在开始使 用A E 时应 当监测立位 和坐位血压 、肾功 能和血钾水 CI 平 。②老 年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不典型 。老 年心力衰竭起病 慢、临床症
52 ・ 临 床 研 冤 ・ 8
 ̄ pe e 0 Z V I 0 N .6 S tmb r 1 , O. , O2 e 2 1
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刘 丽辉
( 长春市绿园区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0 6 ) 30 2
【 要】 目的 探 讨胺 碘 酮 治疗 心 力衰 竭并 发 室性 心律 失 常 的临床 疗 效 ,为 临床 治疗 心 力衰竭 并 发室性 心律 失常 患者提 供理 论 依据 。方 法 摘
的治疗 , 如使用血管扩张药及增强心肌收缩力的强心药
热 ,窦性 心动 过速 、 咳嗽都 会加重 心脏 负担 ;②过 重的 体力劳 动或 者 是情绪 激动 以及环 境 变化如 寒冷 、酷 热 、潮 湿等 均可诱 发心 力衰 竭 ;③心 律 失常尤 其是 快速性 心律 失常 ,如 阵发性 心动 过速 ,可使

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观察

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观察

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3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病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少例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均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8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为13.965,p0.05,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入选患者均按照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的《内科学》中的相关标准[2]诊断为冠心病,并有心力衰竭。

此外,本次研究还排出了某些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包括高血压、肺源性、甲状腺因素等其他非冠心病引起的慢性心衰。

1.2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病科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3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西医结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给予了抗心衰治疗。

且本次研究对象均经过心电图检查证实有室性心律失常。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衰的常规药物治疗与相关护理。

治疗3至4周后定期复查24小时的心电图观察临床疗效。

对照组: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

具体给药:第一天缓慢静脉滴注胺碘酮,每日<1.2g,治疗72小时后改成口服用药。

7天内每日三次,治疗7天后改为每日两次用药。

观察组:在胺碘酮用药的基础上添加中成药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具体作相应调整。

1.4疗效标准。

按照胡大一的《心血管内科学》中相关标准[3]进行判定。

显效: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者平均每小时降低大于等于90%,且心功能为ⅰ级或ⅱ级。

患者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

有效:vpc的减少要≥75%。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表1 2 组患 者 的室性 心律 失 常疗 效 比较[ ( ) 例 % 】
【】袁野 , 2 秦伟毅 , 晓龙 , . 顾 等 胺碘酮治疗心 力衰竭合并 室性 心律失 常 疗 效评价 [ . J 广东 医学 , 0 9 3 () 6 3 3 . ] 2 0 , 04 : 3 ~6 5 【】郭新 芳 . 碘酮治 疗老年 慢性心 力衰竭 合并室性 心律失 常临床观 3 胺 察 . 南方 医科 大学学 报 , 0 8 2 ( 0 : 8 3 5 2 0 , 8 1 ) 1 7 ~l 7 . 8
全有效 的, 但应 严格 掌握 剂量 , 同时 注意 其不 良反 应 。
【 关键 词 】 胺碘 酮 老年人 慢 性 心衰 合 并室 性心 律失 常 【 图分类号 ] 5 16 中 R 4 . 【 献标 识码 】 文 A
我院于20年6 06 月至20年9 09 月对收冶 的老年慢性心衰 合并室性心
剂量 。
缺血和 扩张血管作用 , 力衰 竭时神经 内分 泌激 素激活起调节作 用。 对心 本 文对 收冶的老年慢性 心衰 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患者采用抗J 力衰竭治 疗 的基础 上采用胺碘 酮治疗 , 结果显示 治疗组显 效1例 , 2例 , 3 有效 5 总
有 效率达 8 .0 对 照组 显效 8 , 7 5%; 例 有效 1例 , 2 总有 效率达 6 .0 对 2 5%。 2 组患者 的控制室性心律 失常疗效进行 比较发 现 ,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明
【】李学林 . l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在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 J ]
四 川 医 学 , 0 8 2 ( ) l 8~ l 6 2 0 , 99 : 1 5 1 O.
分 钟期前收缩 数量减少 , 但未达到上 述标 准 , 或期前 收缩无减 少。 ) ( 心 2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0例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0例分析

治 疗 后 显效 4 8例 , 效 4 例 , 有 效 率 为 9 。无 效 1 ( 0 ) 有 2 总 0 0例 1 均死 于 恶 性 心 律 失 常 。结 论 : CHF发 生 VA 与
心 肌 肥 厚相 关 。恶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发 生 与 心 功 能 恶 化 程 度 相关 。 受 体 阻 滞 剂 可 作为 C HF发 生 VA 的一 级 预 防 药
5 以上并 症 状 明 显缓 解 为有 效 , 0 VA 无 明显 减 少
并 有 明显 症 状 或 VA 进 一 步 恶 化 为 无 效 。本 组 转 归: 效 4 显 8例 ( 8 ) 有效 4 4 , 2例 ( 2 ) 总 有 效率 4 ,
为 9 。无 效 l 0 0例 ( 0 ) 为 室 扑及 室 颤 者 , 1 均 经 救治 无效最 终死 亡 。
C HF住 院 总 人 数 的 5 ; 发 室 早 者 不 收 入 讨 5 偶
( 8 2 )肺 部感 染 3例 ( 3 6 ) 1 . 、 1 . 。
表 1 基础病因 C HF及 心 功 能 分 级 发 生 V A情 况 ( ) J 1
VA 类 型 基 础 病 因 功 能

— —
病等伴有 N A心功能 Ⅱ~ Ⅲ级而并发 V YH A者均
应 用 8受 体 阻滞 剂一 托 洛 尔 , 一 美 心功 能 I 级 或肺 源 V
性 心脏病 出现 频 发 室 早 并 有 明 显 症 状 者 给 予 胺 碘 酮 , 阵室速并 引起 严 重血 流动 力 学改 变 者 予 以利 短
多卡 因或胺 碘酮 治疗 , 恶 性 心 律失 常 则 予 以利 多 对 卡因或 电击复律 。
4 讨 论
慢性心 力衰 竭是 心 脏 疾 病 的严 重 阶段 , 其病 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8-11-12T11:01:06.9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作者:贾建峰[导读] 慢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影响大而且往往互相影响,导致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探讨两者的关系和国内外诊治现状有利于更好的防治心功能恶化、恶性心律失常,进而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心衰病程“慢”而不“乱”。

贾建峰(河北省巨鹿县医院心内科一区;河北巨鹿055250)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率越来越高,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 A)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慢性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影响大而且往往互相影响,导致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探讨两者的关系和国内外诊治现状有利于更好的防治心功能恶化、恶性心律失常,进而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控制心衰病程“慢”而不“乱”。

关键词:心力衰竭慢性室性心律失常The incidence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is growing up.As a result,the incidence of CHF complicating with ventricular arrhythmia(V A) is higher.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licating with heart function is serious and th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re increased when CHF and V A complicated with.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with CHF and V A will induce the following interests: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reducing V A incidence, decreasing the rate of the mortality and the disability ,improving patients living quality,controling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Keywords: heart falure; chron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慢性心力衰竭(CHF)和室性心律失常(V A)有着共同的易患基质和因素[1]。

易患基质:神经内分泌激活及随后发生的交感重构、心肌重塑是发生CHF和V A的共同病理机制;易患因素:病因方面如各种心肌病(包括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诱因方面如电解质紊乱、感染等。

故CHF病人往往合并V A,容易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恶化、猝死(SCD)等。

本文综述两者合并存在的特点、治疗,希望能为心血管内科医生提供参考。

1.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有研究显示,约有87%的CHF患者可出现室性早搏或呈二联律,30%~60%可记录到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

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伴LVEF降低的患者,V A发生率随着合并症的增多而增加。

正因如此,CHF与V A往往相互依存,但又不全相同,比如,有研究显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以改善CHF的心肌纤维化和重构、降低泵衰竭发生率,却不能降低持续性V A或SCD风险[2]; Friedman等 [3] 对4项 ICD 一级预防试验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可以显著降低NYHA 心功能Ⅱ级患者的死亡风险达45% ;但是对于Ⅲ级的患者, ICD 虽有降低死亡风险的趋势,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

以上研究可以说明室性心律失常同慢性心力衰竭并不平行,而且心力衰竭的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黄丽华等[4]对2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住院1周内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RDW)水平分为<13.6、13.6-15.0、≥15.0 三组,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依次递减,心力衰竭恶化、恶性心律失常、住院病死率在三组中逐渐递增,(P<0.05)。

马宁等[5]对32例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随访18个月,观察心力衰竭情况,发现血浆脑钠肽(BNP)与血清胱抑素C(Cys C)随着心力衰竭发生而升高,(P<0.01)。

张娟等[6]对睡眠不足与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做了详细的综述,睡眠不足可以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激活、电解质紊乱、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增高)改变等,从而引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肌浆网 Ca 2 + - ATP 酶(SERCA2a)功能降低和数量下调后,导致胞浆内钙超载和钙储备减少,容易出现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有学者[7]利用人工主动脉瓣返流联合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制作家兔心衰模型,手术10周后观察心脏大小和检测 SERCA2a 活性,结果显示心衰组左室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SERCA2a 活性显著减弱(P <0.05)。

窦伟等[8]对160例急诊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研究显示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占67.50%,非心律失常患者占32.50%,而发生的心律失常患者中房颤占35.19%,房早占20.37%,室早占17.59%。

说明舒张性心衰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但室性早搏也并不少见。

另外,左心室增大的程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类型有关,路海棠[9]对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55 mm 的心力衰竭患者 121 例进行室性心律失常分析,结果显示,LVEDd≤65 mm的A组(82 例)以单一室性早搏为主,而LVEDd > 65 mm的B组(39 例)以多源或多形室早、成对室早、短阵室性心动过速、R- on - T 室性早搏等复杂性V A为主。

以上研究说明了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程度与心脏扩大程度正相关。

冯伟等[10]对65例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利用心率减速力(DC)检测方法,区分DC 值>4.5 ms为低危值;DC值2.6~4.5 ms为中危值;DC值<2.5 ms为高危值,观察24h、2周和随访1年,结果显示病死率在高危值组明显升高,于1年后随访,高达15.38%。

(p<0.05)。

2.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CHF合并V A的临床治疗关键在于对原发病以及诱发病因进行寻找和控制,陈涵坤[11]报道 60 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经积极原发病和诱发因素治疗,有 42 例患者被治愈,治愈率70.0%。

针对心力衰竭治疗可以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张燕[7]报道,利用家兔人工心衰模型,导致室颤阈值降低,然后给于姜黄素提高左室心肌肌浆网 Ca 2 + - ATP 酶活性,心衰功能改善后,室颤阈值显著升高(P <0.05)。

常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当属胺碘酮,其属于Ⅲ类的抗心律失常药,具有降低窦房结、心房肌和心室肌兴奋性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泵血;通过扩张冠状动脉血管,增加心肌供血量,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12]。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小型研究[13]{14}[15][16][17][18]均支持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可以高效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抑制醛固酮的释放和抑制血管收缩,阻止血管增厚,逆转和延缓心室重构,并能抗心律失常。

两者联用,均显示心功能显著改善(有效率90%)和室性心律失常显著减少(有效率90%),并且不良反应并不增加。

有关中成药联合标准西药治疗方案的研究也较多,如梁蕴瑜等[19]对5 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 472 例病人的Meta 分析显示:与单纯应用西药相比,在西药基础上应用稳心颗粒可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MD=5.48,95%CI(2.59,11.61),P<0.000 01],提高射血分数[RR =7.56,95%CI(6.65,8.46),P <0.000 01],延长 QT 间期[MD =24.46,95% CI =(18.61,30.31),P <0.000 01]和控制心率[MD =-11.04,95% CI(-14.86,-7.21),P <0.000 01],且能显著减少西药的不良反应。

另外,有学者[20]对126例CHF合并V A的患者进行了为期8周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在西药基础上也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和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尽管ICD可以有效终止和转复V A,但患者却承受着电击痛苦,配合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或是导管消融来预防V A复发已成为研究热点,胺碘酮仍是预防ICD电击最有效和安全的AAD。

行导管消融指征为出现AAD治疗无效的持续性单形室性心动过速(VT),但是尚无数据表明VT消融可以降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1]。

由此可见,单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并不能改变CHF合并V A患者的死亡率。

3.小结CHF合并V A有其独特的病理特点,两者容易合并存在而且治疗又不平行,通过神经阻滞/调整药物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尤其是厄贝沙坦与胺碘酮合用,积极治疗原发病、诱因和必要时给予CRT、ICD等器械辅助治疗,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方能提高CHF合并V A的治疗效果和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1】李真.心力衰竭相关的心律失常[J].临床内科杂志,2017,34(9):581-586.【2】Van der Heijden AC,Hoke U,Thijssen J,et a1.Super-responders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remain at risk for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and benefit from defibrillator treatment [J].Eur J Heart Fail,2014,16(10):1104-1111.【3】Friedman DJ , Al-Khatib SM , Zeitler EP , etal.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 and the survival benefit from primary prevention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 apooled analysis of 4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 J ] .Am Heart J ,2017 , 191 : 21-29.【4】黄丽华,林飞宁,林青,等.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预后的预测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7,35(6):830-835.【5】马宁,晁银霞,杨红,等.血浆脑钠肽及血清胱抑素C对ARVC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27):3819-3824.【6】张娟,王文玉,王萌萌,等.睡眠不足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7,23(15):3027-3031.【7】张燕.家兔左室心肌肌浆网 Ca 2 + - ATP 酶活性与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7,38(9):1318-1321.【8】窦伟,李燕,刘元生.急诊舒张性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机制[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7,26(1):27-30.【9】路海棠.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增大与心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安徽医学,2017,38(2):181-184.【10】冯伟,黄佐贵,杜国伟,等.肺心病心衰伴窒陛心律失常患者的H RT与预后[J].J Clin Electmcardiol,2017,26(3):184-188.【11】陈涵坤.合并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 60 例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25-26.【12】LOOIKL.Ventricular arrhythmia storm in the era of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ifibrillator[J].Postgra Med J,2015,1079(91):519-526.【13】张保柱.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2):45-46.【14】李心畅,赵欣.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3):32-33.【15】周军.厄贝沙坦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8):955-957.【16】孙姝岩.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79-80.【17】梁国钦,廖华.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华心脏与心律电子杂志,2017,5(1):21-24.【18】林青,刘宝宏,吴献豪,等.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6):732-737.【19】梁蕴瑜,姚晓彬.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 Meta 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6):2006-2009.【20】李海嵘,陈关良,方小丽,等.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7,46(33): 4647-46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