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公式
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公式一、定义与基本概念1.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所组成的几何图形。
2. 三角形的边分为三边,分别为边a、边b和边c,而三个内角分别为角A、角B、角C。
二、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公式1. 边长关系公式一: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角A + 角B + 角C = 180°2. 边长关系公式二: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三角形的周长等于边a、边b和边c的和。
周长 = 边a + 边b + 边c3. 边长关系公式三: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满足以下条件:边a + 边b > 边c边b + 边c > 边a边c + 边a > 边b4. 边长关系公式四:三角形的两边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的绝对值小于第三边,即满足以下条件:|边a - 边b| < 边c|边b - 边c| < 边a|边c - 边a| < 边b三、应用举例1. 判断三边能否构成三角形根据边长关系公式三,我们可以判断任意三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
如果边长不符合该公式,即两边之和小于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下,则无法构成三角形。
2. 解决已知两边和一个角的情况如果我们已知两边的边长和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来求解第三边的长度。
例如,已知边a的长度为8,边b的长度为10,夹角C为45度,可以使用余弦定理来计算边c的长度:边c² = 边a² + 边b² - 2 * 边a * 边b * cos(角C)边c = √(边a² + 边b² - 2 * 边a * 边b * cos(角C))3.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根据边长关系公式二,可以计算三角形的周长。
进一步,我们可以使用海伦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下:面积= √(p * (p - 边a) * (p - 边b) * (p - 边c))其中,p是三角形的半周长,p = 周长 / 2。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验证教学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验证教学几种常见方法的比较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常见的有三种方法:(1)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加起来看是不是180°(简称“测量求和法”);(2)将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来,再将它们拼在一起看能不能组成平角(简称“剪拼法”);(3)将三个角折起来拼在一起,看能不能组成平角(简称“折拼法”)。
这三种方法中,“测量求和法”的优点是:接近学生的思维水平,课堂上学生很容易想到,也很容易理解;缺点是:“测量”存在着误差,因此测得的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往往都不是180°。
这使得测量结果非但不能验证结论,相反却易给人造成“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的错误印象。
“剪拼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看起来一目了然;缺点是:破坏了原图形,不能很好地体现原图形与撕下来后图形间的联系与变化。
“折拼法”有效地避免了量、撕的缺陷,可惜操作起来方法不明──学生并不能十分清楚地掌握折的方法。
因此,我们对教材中的“折拼法”方案稍作改进:首先让学生折“高”找到对应的“垂足”,然后将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对准“垂足”进行折叠就行了(如图1)。
经改进操作起来简捷多了。
其实,对于三角形内角和的三种常见验证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误差。
用任何一种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都不足以让人信服。
因此,让尽量多的验证方法出现在课堂上,“让各种方法相互解释、互相佐证”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
然而事实并不随你我所愿。
正常情况下,学生上课时只能想到“量”这一种方法,其他方法的出现,充其量仅仅是一两个“优等生闻道预先”。
如何通过教师艺术的启发,引导出多样的验证方法呢?我们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了预设: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教师将猜想板书在黑板上追问:三角形内角和真的是180°吗?说说你的依据。
(1)“测量求和法”的引出:采用“一点突破”,紧扣“内角和”逐步逼近。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几何形体之一,它的边角关系定理是我们学习三角形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并通过实例和分析来说明其应用。
希望这些知识对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有所帮助。
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指三角形内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度。
这个定理对于解决三角形的角度问题非常有用。
例如,我们可以用内角和定理来求解一个已知两个角度的三角形的第三个角度。
假设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分别是60度和80度,那么第三个角度可以通过180度减去这两个角度的和来得到,即180度 - 60度 - 80度= 40度。
2.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是指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其余两个内角的和。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求解三角形的外角度数。
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60度和80度,那么它的一个外角可以通过将这两个内角相加来得到,即60度 + 80度 = 140度。
3.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90度。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定理包括勾股定理和正弦定理。
勾股定理是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例如,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可以通过计算3的平方加上4的平方,再开平方根来得到,即√(3^2 + 4^2) = √(9 + 16) = √25 = 5。
正弦定理是指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值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根据正弦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与该角对应的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比值。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求解直角三角形中的角度。
例如,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是5,而一个锐角的对边长度是3,那么这个锐角的正弦值可以通过计算3除以5来得到,即sinθ = 3/5。
4.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是指三角形的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三角形的内心,且内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三角形是我们初中数学中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角构成。
本文将就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展开论述,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奥秘吧!一、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三角形的定义。
三角形是由三个线段组成的图形,它们相互连接成一个闭合的形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角之和小于180°。
对于一个一般的三角形ABC,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计算或者使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来确定它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如下:三角形的内角和 = 180°这个公式意味着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不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只要满足三角形的定义,它的三个内角之和都会等于180度。
这是对三个内角之间关系的极为重要的总结。
二、三角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分类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我们可以推断出不同分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之间的关系。
1.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90°,相加的结果也会小于180°。
因此,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在90°和180°之间,但是永远不会等于180°。
2.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90°,因此,其余两个内角之和必须是90°。
也就是说,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 obtuse angle三角形:obtuse angle三角形至少有一个内角是大于90°的,因此,其余两个内角之和必须小于90°。
所以,obtuse angle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
4. equilateral triangle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相加的结果等于180°。
因此,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通过对不同分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密切关系。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邹积荣喀左县中三家中心小学一、概述《三角形内角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之后进行的,它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来认识和体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图形性质。
教材在编写上强调通过直观操作探索三角形的性质,重视学生对探索过程的亲身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先产生猜想,再通过动手操作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1)能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方法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探索和交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和实践中,感受到理性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能对三角形进行正确分类。
一部分学生通过课外学习或预习已经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2、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有效的进行小组活动,对动手操作的活动感兴趣。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寻求组内或组间的帮助,在克服困难的同时得到知识,提高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情境激趣策略:通过大小三角形的争吵引入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
又∵∠1+∠2+∠ACB=180° (平角的定义), ∴∠A+∠B+∠ACB=180° (等量代换).
×
? 。 ?
A
E
。 ×2
C D
1
B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ABC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画CE∥BA, 于是∠A=∠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ACB=180° (平角的定义), ∴∠A+∠B+∠ACB=180° (等量代换). A 评: 。 图形相同,
=180°-90°-72° =18° (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
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公式大全
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公式大全
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公式大全包括:
1、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即A+B+C=180°;
2、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中,每条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乘积,再减去2乘以这两条边的乘积乘以余弦值,即:a²=b²+c²-
2bc·cosA;
3、正弦定理:任意三角形中,每条边的正切等于其他两条边的比例,
再乘以这两条边的正切,即:tanA=b/c·tanB;
4、正弦定理:任意三角形中,每条边的正切等于其他两条边的比例,
再乘以这两条边的正切,即:sinA/a=sinB/b=sinC/c;
5、余切定理:任意三角形中,每条边的余切等于其他两条边的比例,
再乘以这两条边的余切,即:cotA=b/c·cotB;
6、面积公式:在任意三角形中,其面积S等于这三条边的一半乘以它
们的乘积的根号,即:S=√(p(p-a)(p-b)(p-c));其中p为边a、b、c
的半周长,即p=(a+b+c)/2。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奥数题
四年级三角形内角和奥数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常见的奥数题目。
这个题目要求计算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相关公式。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这个性质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角A + 角B + 角C = 180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计算给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每个内角的大小:角A = arccos((b^2 + c^2 - a^2) / (2bc))角B = arccos((c^2 + a^2 - b^2) / (2ca))角C = arccos((a^2 + b^2 - c^2) / (2ab))其中,a、b和c分别代表三角形的边长,arccos是反余弦函数,用来计算角度。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
为了进一步理解和练习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奥数考题和解题思路。
题目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大小分别为60度和70度,求第三个内角的大小。
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可知,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已知两个内角的大小,可以用180度减去两个已知内角的和来得到第三个内角的大小。
第三个内角的大小 = 180度 - 第一个内角的大小 - 第二个内角的大小题目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夹角为45度,求第三边的长度。
解题思路:根据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可知,两边和夹角的关系为:c^2 = a^2 + b^2 - 2ab*cosC。
已知两边长和夹角的大小,可以代入公式计算第三边的长度。
题目3: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一个内角和一个对边的夹角为100度,求另外两个相邻内角的大小。
解题思路:在等边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大小相等。
已知其中一个内角和对边的夹角大小,可以通过补角的概念来求解另外两个内角的大小。
帕斯卡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
帕斯卡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引言:帕斯卡(Pascal)出版的著名《数学原理》第五卷中是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
帕斯卡在书中运用了他的“Mystica figura”法,给出了一种非常漂亮的证明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一证明方法,并加以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一、问题的陈述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问题的陈述: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
这是初中和高中数学课程中经常学习的内容,但它的证明并不是很简单。
本文将介绍帕斯卡的证明方法。
二、帕斯卡的“Mystica figura”法帕斯卡在他的书中提到了一个神秘的几何图形,叫做“Mystica figura”,这个图形被用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
Mystica figura 由等边三角形和它的三条中线组成,如下所示:我们可以先证明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ABD 的内角和相等,因为它们有一条公共边AB。
同理可以证明三角形 ABD 和三角形 BDC 的内角和相等。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等式:∠ABC + ∠ABD = ∠ABD + ∠BDC通过两边同时减去∠ABD,我们得到:同样地,我们可以证明∠ACB = ∠CDB。
我们可以得到:由于三角形 ABC 和三角形 ABD 的内角和相等,我们可以得到:三、简单证明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
我们可以假设在三角形 ABC 中,有一条边 AB 并将其延长,使其交另一边的延长线于点 D。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得知∠ABC = ∠CDE 和∠ACB = ∠BDE。
我们可以得到: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但缺点是需要构造一条边的延长线,并且需要平行线的性质。
四、结论帕斯卡的“Mystica figura”法的证明比较优美,因为它避免了构造和平行线的性质。
但对于初中和高中学生来说,这种证明方法可能会比较复杂。
我们可以采用简单的证明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三种证明方法
在这里,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 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 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思路总结 为了证明三个角的和为180°,转化为一个 平角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转化思想是数 学中的常用方法.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已知△ABC,求证:∠A+∠B+∠C=180°.
A
B
C
E
Hale Waihona Puke AF12
B
C
证法1:过A作EF∥BA.
∴∠B=∠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C=∠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又∵∠2+∠1+∠BAC=180°, ∴∠B+∠C+∠BAC=180°.
A
E
1
2
B
C
D
证法2:延长BC到D,过C作CE∥BA.
∴ ∠A=∠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ACB=180°, ∴∠A+∠B+∠ACB=180°.
E
A
B
C
证法3:过A作AE∥BC.
∴∠B=∠BA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AB+∠BAC+∠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 内角互补). ∴∠B+∠C+∠BAC=180°.
三角形内角和180°证明7种方法
三角形内角和180°证明方法1.如图,证明∠B+∠C+∠BAC=180° 证明:过A 点作DE ∥BC∵DE ∥BC∴∠B=∠DAB ,∠C=∠EA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A,E 三点共线 ∴∠DAE=180°∵∠DAE=∠DAB+∠BAC +∠CAE ∴∠DAB+∠BAC +∠CAE=180° ∴∠B+∠C+∠BAC=180°2.如图,证明:∠B+∠A+∠ACB=180°证明:过C 点作CD ∥AB ,延长BC 交CD 于C∵CD ∥AB ∴∠A=∠A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DC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C,E 三点共线 ∴∠BCE=180°∵∠BCE=∠ACB+∠ACD+∠DCE ∴∠ACB+∠ACD+∠DCE=180° ∴∠A+∠B+∠ACB=180°3.如图,证明:∠C+∠BAC+∠B=180° 证明:过A 点作AD ∥BC∵AD ∥BC∴∠C=∠AD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AC+∠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AC=∠DAC+∠CAB∴∠DAC+∠CAB+∠B=180° ∵∠C=∠ADC∴∠C+∠CAB+∠B=180°4.如图,证明:∠BAC+∠C+∠B=180° 证明:过A 点作DE ∥BC ,延长AC 、BC 交DE 于A 点∵DE ∥BC∴∠C=∠FDA ,∠B=∠GA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A,E 三点共线 ∴∠DAE=180°∵∠DAE=∠DFA+∠FAG+∠GAE ∴∠DFA+∠FAG+∠GAE=180° ∵·∠GAE=∠BAC (对顶角相等)∴∠BAC+∠C+∠B=180°5.如图,证明:∠A+∠C+∠B=180°证明:作直线DE∥AC,FE∥AB交BC于E∵DE∥AC∴∠AFE+∠D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E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E∥AB∴∠AFE+∠A=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FE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DEF∵B,C,E三点共线∴∠BCE=180°∵∠BCE=∠DEB+∠DEF+∠FEC∴∠DEB+∠DEF+∠FEC =180°∴∠A+∠C+∠B=180°6.如图,证明:∠A+∠B+∠C=180°证明:作DE∥AC,FG∥AB,MN∥BC,都交于点O∵DE∥AC∴∠AFO+∠FO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FG∥AB∴∠AFO+∠A=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FOD∵MN∥BC∴∠C=∠FNO∵DE∥AC∴∠FNO=∠DOM∴∠C=∠DOM∵MN∥BC∴∠B=∠DMO(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G∥AB∴∠DMO=∠FON(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NO∵M,O,N三点共线∴∠MON=180°∵∠MON=∠DOM+∠DOF+∠FON∴∠DOF+∠DOM+∠FON=180°∴∠A+∠B+∠C=180°7. 如图,证明:∠BAC+∠CBA+∠ACB=180°证明:作DE∥AC,FG∥AB,MN∥BC,都交于点O延长AC交FG于点K,延长AB到点L,延长BC交FG于点P∵ MN∥BC∴∠ABC=∠AHN,∠ACB=∠ANM(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rray∵ AB∥FG∴∠AHN=∠FON,∠BAC=∠AKO(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BC=∠FON∵ DE∥AC∴∠ANM=∠DOM(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OKA=∠DO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CB=∠DOM∵ FG∥AB∴∠BAC=∠OK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AC=∠DOF∵ M,O,N三点共线∴∠MON=180°∵∠MON=∠DOM+∠DOF+∠FON∴∠DOM+∠DOF+∠FON=180°∴∠BAC+∠CBA+∠ACB=180°。
利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论文
利用多种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摘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以有很多的证明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证法,当我们碰到新问题感觉无法下手时,通常我们可以将新问题通过各种方法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问题进行证明,这样的方法在初中的几何学中经常会用到,它可以为我们解决新问题带来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多种方法;三角形;内角和;转化;思路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031-02在初一的数学中,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对于这个定理,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证明,以下是我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总结的几种证明方法,现拿来分享,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干180°已知:如图1,∠a、∠b、∠c分别为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求证:∠a+∠b+∠c=180°分析:当我们碰到新问题感觉无法下手时,通常我们可以将新问题通过各种方法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问题进行证明,这样的方法在初中的几何学中经常会用到,它可以为我们解决新问题带来很大的帮助。
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我们先想想在那些地方碰到过关于180°的角的问题,这会给我们的证明拓宽一定的思路。
思路1:在小学里我们在说明这个问题时是用一张三角形的纸片。
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然后拼在一起,从而得到一个平角。
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思路2:然而,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可以剪的下来。
今天,要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180°,虽然不能用以前的老方法,但思路和以前有些相似,我们学过一个平角是180°,那么,是否能够设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从而,进行说明呢?为此,用辅助线构造出一个平角,再用平行线“移动”内角,将其集中起来。
思路3:我们知道,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的同旁内角互补,也就是它们的和为180°,那么,能否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集中到平行线的一组同旁内角上来呢?因此,我们想办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放在两条平行线的两同旁内角的位置上。
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
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
狄克罗斯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是三角形理论学习最基本的元素,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特征。
狄克罗斯三角形内角和公式简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称三角形钝角定理。
它是由18世纪英国数学家狄克罗斯首次提出的,他把它们写成了简单、清晰的公式:每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度,也就是直接表明了三角形是平角三角形。
以三角形ABC为例,根据狄克罗斯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有A+B+C=180°。
这
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直角是90°,钝角是大于90°,锐角小于90°的原因。
因此,三角形的定义要求它的全部角都是小于180°的,三个角的总和恰等于180°,并且三个
边的总长度必须大于0,否则就是不存在的,如果它们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它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因为直角的两个边是相等的。
同样,泰晤士三角形是一种直角三角形,狄克罗斯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特别地,每个角的分配都是特殊的:一个角为45°,第二个角小于45°,一半是90°(另一个角为45°加上它的补角),给予了这个三角形的不变的特性。
总的来说,狄克罗斯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是三角形上一个重要的定律,它不仅有助于揭示三角形的特性,而且有利于对不同定义和形状的三角形进行解决。
它也从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一种比较三角形的标准,其中直角为90°,而钝角大于90°,小
于90°的为锐角,泰晤士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值分别为45°,45°,90°。
一个三角形多少度
普通的直角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30,60,90;等腰直角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45,45,90,其它三角形度数如下:
1、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
2、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一个角等于90度,可记作Rt。
3、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大于90度。
三角°(内角和定理)。
2、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外角和定理)。
3、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少有两个锐角。
5、在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等于60度,也至少有一个角小于等于60度。
6、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30度,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
三条线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 ( )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判断
四根同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一 个三角形。 ( )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3边
选择
(1) 2cm
哪一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3cm 5cm
(2) 3cm
3cm
2cm
7cm
4cm
(3) 3cm
三角形两边之和90°+60°+30°=180°
30°
45° 45° 90°
90°+45°+45°=180°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称为三角形的内角和
探索方法一
折一折
探索方法二
量一量,算一算
画出一些三角形,量出3个内 角的度数,再计算出内角和
探索方法三
撕一撕,拼一拼
探索方法三
撕一撕,拼一拼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 47° 32°
180°-47°-32° 180°-(47°+32°) =133°-32° =180°-79° =101° =101°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55 °
180°-90°-55° =90°-55° =35°
?
= 35° 9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