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原则与模式初探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0308e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e.png)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初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幼儿园教育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教学工具,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美术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大重要内容,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相融合,发挥其更大的教学作用,是当前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1.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视听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们展示更多的艺术作品和图像,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片等形式,让幼儿们更直观地了解艺术品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观赏大师作品,能够开拓幼儿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2. 利用电子画板进行绘画教学电子画板是一种新型的数字绘画工具,通过连接电脑或平板电脑,幼儿可以在屏幕上进行绘画创作,探索图形设计。
电子画板的使用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手段,同时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3. 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美术作业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美术作业可以更好地展示幼儿的作品,同时也可以给予实时的点评和指导。
通过平板电脑的使用,可以更直观地展示美术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成果,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作业批阅和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1. 创新美术教学内容和形式2. 丰富美术教学活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活动形式,比如组织幼儿观赏艺术作品的视频展播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电子画板的绘画创作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美术教学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课程,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美术作业,可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增强教育的互动性。
浅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b0e0b94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1.png)
浅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黄文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越来越密切,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开展教学,充分迎合了新课改的理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和思维。
下面我就谈谈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依据一、电子备课势不可挡传统的备课以文字为主,很多内容比较抽象,教师使用语言描述,学会也是云里雾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理解.而多媒体提供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于一体的技术,教师就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从多角度、多方面让学生理解.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发挥最佳的学习效率。
教师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教案课件的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齐头并进1 现代信息新技术对美术学科产生的巨大作用a课堂教学演示有研究表明:人获得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
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尤其美术这样一个学科是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的,传统的教学无非是这张怎么样,那张怎么样,图片信息量较少,而且单一,使用信息技术产生的多媒体,可以演示多容量的作品,例如在讲到《风》的时候,我们可以出示风吹的柳条在飘动,烟囱的烟弯了,雨点倾斜了等等,化抽象为具体,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既形象又深刻地揭示了风的的本质。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惊讶于春天万物的生命力,增加了对大自然的喜爱。
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的欣赏课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不能因为赶时髦,死抓着不放,比如《玩泥巴》等实践操作课,就没必要了.b评价、收集学生作品评价学生作品,学生会觉得受到老师的重视,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吸取其他同学的优点,摒弃自己在画图方面的缺陷,教师对于优秀作品可以另外加以拍摄,保存形成一个资料库,以备教学之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a71003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9.png)
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整合策略探讨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的,各种新的科技产品不断出现在社会生活中。
信息技术也是当前教师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不仅如此,它还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中,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
文化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许多教育领域的先驱者都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本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以期给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许多思考和目标。
1. 丰富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创新主动性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还不成熟,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美术教师可以优化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小学生喜欢的课堂教材,从而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作冲动。
例如,在课堂上教小学生理解抽象绘画时,美术教师可以在网上收集大量相关材料供学生欣赏,并允许他们在互动白板上创作自己的抽象创作,让同学和老师评价并指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内容的整体记忆。
当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也可以将他们的创作保存起来,在创作中重复使用,可以合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实施自主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美术课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最新的内容资源,优化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形象更加直观。
第二,拓展艺术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模式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还需要了解美术以外的知识要点,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老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拓展课外知识的准备,比如介绍鸟类的生长习性和它们的生活习性,通过介绍这样的知识点,老师教学生画昆虫,学生可以对它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学生在学习画画的时候也不会轻易感到困难。
课外知识的拓展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应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思维模式和逻辑能力,使课外知识的拓展非常高效。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d611b7127284b73f2425051.png)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使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
学生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绘画、设计。
实行网上资源共享。
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笔者从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必要性以及对美术教学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学科教学的必要性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而人才取决于教育。
信息技术作为对人类发展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
被广泛地应用。
它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以高效、快捷、全面传授知识,保存、收集资料。
相互交流等优势。
极大地促进了整个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其中以形象直观见长的美术教学最为受益。
信息技术深入美术教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在追求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
创造了美术教学的新途径,促进了教学改革(一)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有利于师生互补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
我们要倡导多元文化。
只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会产生新的东西,才会有创造,有发展。
现代社会倡导生态式教育:教与被教的关系被看成配合式、对话式的关系。
既在教学中吸取生态学的原理,顺其自然,尊重自然。
人工控制。
又促进师生互动,以顺应学生的发展,有序地开发人的潜能。
在小学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
我让学生一起参与备课: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所以在课前我把新课中的重点、难点先布置学生们去准备。
学生可通过internet、图书多方寻找资料进行探索研究。
上课时。
先请学生发表、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然后师生共同讨论。
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能力。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247b6e0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a.png)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课程整合也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相整合,能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使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模式等的改革得以实现,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更广阔的空间。
两者的整合,可以使学生拥有一对有力的翅膀,任意飞翔在艺术的天空。
那么,在美术教育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科学地利用课程整合实现它呢?下面是我一些初浅的看法。
根据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各自的特点,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人文艺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师应该要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满足于把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这是整合的最终的目的。
新课改下美术学科的教材中课例丰富、形式多样,容量大,课时就显得有点紧张。
而且教材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这就需要我们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容量大、进展快、效率高。
因此,我们必须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并加以整合。
网上有大量可供下载的软件、图片和资料,通过网上的共享资源,积累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此外,光盘、u 盘的惊人存储能力也便于我们携带资料交换资源,极大地方便了教学。
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软件多种多样,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
多媒体课件和资源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
有了信息技术,老师和学生都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超越古今,驰骋中外。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之初探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之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1cfa40fb52acfc789ebc912.png)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之初探[摘要]在新课标指导下,课程改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着不断地探索,课堂教学是实现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平台。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乃至美术课程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和冲击,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初步尝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美术教学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正是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在美术教学中达到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的效果,帮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学会用新兴视觉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使美术课堂教学达到新的突破。
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化难为易,化复杂抽象为直观形象。
下面,是笔者对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几种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学模式一——制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运用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以轻松灵活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给人们带来了的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发展思想。
例如,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大为改观。
教师在多媒体电脑中把做好的课件打开,授课中欣赏经典著作时,轻点鼠标,作者及其代表作以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学生眼前,如欣赏雕塑作品《青铜时代》,就可以了解法国印象派雕塑家罗丹的生平、作品评论和其他作品如《地狱之门》等。
还可以利用网络链接到美术网站浏览,让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艺术海洋里遨游。
这相较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更有效率、有滋味、有吸引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当然,课件的设计要灵活,要适应教学过程中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尽量避免如固定程序、定型情节、封闭等一些课件教学的局限性,体现人的主体性、教学资源可重组性、开放性等原则,使课堂多元化,更科学,更灵活,更人性化。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初探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e2b9dd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6.png)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初探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传统的学科之间的划分越来越模糊,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教学也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教学模式,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的教学资源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学科,整合教学,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引言信息技术迅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术学科作为一门注重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学科,也越来越注重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教学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一种初步的整合教学模式。
背景和意义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
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和创作,增强学习的个性化和互动性。
2.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学科强调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但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局限于传统教室和材料,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3.整合教学的优势:整合教学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整合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
以下是一种初步的整合教学模式:1. 数字化美术课堂利用数字化工具和互联网资源,搭建虚拟的美术课堂。
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观点。
教师可以提供多媒体教学资料和视频教学,使学生在更广泛的环境中接触和学习美术知识。
2. 数字化艺术创作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工具和软件,使他们可以进行数字化艺术创作。
学生可以使用绘图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等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
浅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浅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c4f7665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a.png)
浅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开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美术教学是一门注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学科,而信息技术则可以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工具。
本文将探讨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整合策略,以促进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信息技术、整合、优势、挑战、策略引言美术教学一直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观察力,但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已显得有些滞后。
信息技术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数字绘画软件、网络艺术平台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工具可以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创作,并拓展学生的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以期为美术教育从业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优势和挑战优势将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有以下几个优势: 1. 丰富的资源:信息技术可以为美术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如数字图库、网络艺术作品和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欣赏。
这些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见识,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2. 高效的创作工具:信息技术提供了各种数字绘画软件和图像处理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更加高效地进行创作。
比如,学生可以使用绘图软件进行素描、油画等创作过程,省去了传统绘画中的材料准备和清理过程,同时也提供了对作品进行修改和修复的可能性。
3. 多媒体展示: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出来,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网页、演示文稿或视频等形式展示他们的作品,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4. 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通过学习管理系统或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
这种个性化学习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挑战然而,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技术难以掌握:对于一些老师来说,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能是一个挑战。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9776bdd49649b6649d74705.png)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初探【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问题,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越来越被重视。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朝流的部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意义及在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学整合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今后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也已明确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①。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中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引起了课堂教学的深刻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引起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评价手段的深刻变革,这是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
②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是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美术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整合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实现从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反馈等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的设计过去的教学设计多以教师个体为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7cd2af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2.png)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融入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活力。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本文将就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融合进行探讨,以期为美术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信息技术如何融入美术课堂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可以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艺术教学、虚拟美术馆、数字艺术创作等形式,为美术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1. 多媒体艺术教学多媒体艺术教学可以引入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素材,通过多种媒介的结合,传达更加丰富的艺术信息,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名画、名作、名家的创作过程,让学生对美术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作品展示,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2. 虚拟美术馆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搭建虚拟美术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参观世界各地的著名美术馆,欣赏世界艺术的精粹。
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虚拟美术馆中的作品展示、艺术家介绍、历史背景等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艺术作品,提高技术水平。
3. 数字艺术创作信息技术的融入,还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创作方式。
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平板等设备进行数字绘画创作,运用各种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设计和编辑,将传统的美术创作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
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作品展示、交流、讨论,从而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二、信息技术如何提升美术教学效果1. 丰富美术教学内容2. 拓展美术教学方式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美术教学的方式也可以得到拓展。
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黑板、讲台等传统教学设备进行讲解。
而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美术教学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进行作品展示、艺术介绍、名家讲解等内容,从而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原则与模式初探_职教论文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原则与模式初探_职教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54b52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1.png)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原则与模式初探_职教论文第一篇: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原则与模式初探_职教论文多媒体化、网络化极大地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的整合已势在必行,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发挥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优势,灵活地运用现代媒体开展教学,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网络环境的美术教学设计的实例,我们看到课程整合应遵循下面的原则:层次性原则:强调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因为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存在各种层次的学生,所以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得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有所收益。
主动性原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观察能力,注重维持其好奇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探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改变传统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个别化教学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而且协作学习对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是最有利于培养21世纪新型人材的教学策略之一。
所以在课程整合中,应该考虑把个别化教学与协作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收到最好的效益。
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给予相应的特殊政策,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江{学}泽{海}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初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
![初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31235647ad02de80d4d84085.png)
编号:题目:初探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内容提要: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
此时的孩子,由于受年龄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畏惧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理解。
这些,使得本来应该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克服这种求知过程中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
主题词:信息技术多媒体美术学科整合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
此时的孩子,由于受年龄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畏惧的情绪,注意力的持续性比较低,对美术课堂上的创作缺乏理解。
这些,使得本来应该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克服这种求知过程中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
电脑引入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教与学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环境的改善,电脑进入美术课堂教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下面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堂:一、点燃创作的火花低年级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力,但经历浅,知识面窄。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开发,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以达到创造美的目标。
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求知的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精选5篇)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e49c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d.png)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精选5篇)第一篇: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形象、丰富学生的学习工具、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认知的主体、使学生学会按美的规律去设计生活等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美术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网络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美术使人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完善。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美术将进一步向人们的生活、学习、生产等各方面渗透,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美术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学内容,选取多种教学媒体、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基本策略。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有很强的优势。
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影像、网络于一体。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用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现学习内容,为学生创建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刺激,刺激学生认识事物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艺术鉴赏课中,我们可以使用视频录像来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刺激学生的欣赏欲望。
美术教学的内容是源于生活实际的,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的阅历浅薄,对于他们来说,游离于自己生活经历之外的学习内容是抽象的、枯燥乏味的、不易理解认识的。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往往是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只是被动的模仿,特别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匮乏,在美术欣赏课中,老师一般只能指着书本上的图片为学生简单地做一下介绍:“这是某某画的”、“这是某某类型的画”等等,基本上是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一点兴趣也没有。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初探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615487b5acfa1c7aa00cc65.png)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初探内容摘要:美术教学可以根据信息技术表现的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交流的互动性等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充实美术课堂,建立教学资料库,实行网络教学,将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创造性地整合,从而满足教学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促使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美术教学、整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动手、动脑、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等美术素养,传统的美术教学已无法满足教学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而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可以较好地满足教学多元化的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利用信息技术表现的多样性,充实美术课堂信息技术拥有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能带来生动的动画、优美的音乐,也能提供极为丰富的图片信息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
美术课堂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能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能给学生以充分感受美、创造美的机会,使美术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情景渲染,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信息技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创设美的情景,以美促情,用美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以此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将情感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彩蝶飞飞》这一课时,充分利用有声有色的课件,先请小朋友欣赏春姑娘的动画,看看飞舞的蝴蝶,学生立刻被这些五彩缤纷的蝴蝶吸引住了。
当教师提出:“我们也一起来做一做美丽的蝴蝶,让它们在花丛中自由地飞舞。
”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思维也活跃起来,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
扩大容量,拓宽视野美术是视觉造型艺术,需要大量的图片信息资料,而美术教材上的资料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
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
![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3388c0ce009581b6ad9eb63.png)
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探索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美术创作和美术学习的重要工具。
因此,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将会是美术教学的新趋势,是现代美术教学的新形式。
近几年来,我校就“ 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 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思考。
一、美术与信息技术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整合具有必然性。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信息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立体地表现信息,它们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都以形象为主。
现代美术中,电脑美术作为美术领域的新成员,有着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美术创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工具。
而在省编小学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学习内容是相互关联的。
以下表所列内容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很多内容本身就是在美术的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的,这正是整合学习最为常见的形式,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和美术整合了;美术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也非常适合于用信息技术来教学。
而且,美术课的有些内容只有通过信息技术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如《电脑美术设计欣赏》,学生只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操作,才能体会电脑美术的设计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演示运用 Phsotoshop 软件设计图片,将会让学生大开眼界,深刻体会电脑美术的强大功能和神奇魅力。
所以,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必然性。
它们的整合将获得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够达到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目标,又提高学习效率。
二、美术与信息技术整合优化了教学过程,整合具有可行性。
1. 欣赏 ? 评述 ---- 资源浩如烟海,查找可随心所欲。
“ 欣赏 ? 评述” 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
“ 欣赏 ? 评述” 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 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究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49674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b.png)
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究第一篇: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究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探究一、“整合”,让学习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在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大背景下,美术教材虽然有着丰富的艺术图片素材,但是它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量的需求和艺术素养的拓展。
而美术教学不仅仅只是对孩子进行单一的图片欣赏,如今孩子已经生活在了一个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时代,广袤的世界已经成为了学生多彩的书本,大量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声情并茂的信息技术手段呈现。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体验,进行有效学习,已经成为了现在美术教学的常规教学环节。
美术课程中某些内容可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远。
比如《京剧脸谱》一课,京剧虽然是我国的国粹,但学生对这一祖国传统艺术知之甚少,对脸谱知识的掌握更是凤毛麟角。
作为美术教师,有责任去弘扬祖国的传统艺术并使之发扬光大。
教学时,如果不提供足够的学习素材,学生将难以开展学习。
因此,我充分发挥CAI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展示大量的有关图片、录像等直观信息,并从角色、谱式、色彩等几方面分类讲解,使他们逐步了解了京剧及京剧脸谱的发展、演变以及谱式、色彩等的含义,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拉近学生与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去认识、了解不同地域间的艺术异同,感受多元化背景下不同艺术的魅力。
这样的课例几乎充实着每一堂美术课,第 1 页所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素材,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力,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整合”,让学生思维的羽翼飞翔1.信息技术是具有演示直观、形象、生动,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媒介,改变了传统的一张范画一支粉笔的时代国内外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现代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已为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想的改变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除了学生共性的发展外,美术教学活动更多的是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是个性思维的张扬例如,我在教《重复的形》这一课时,如果在一般教师看来,我的教学引导只是一种最最基本的方法,不可能全班每个学生都能进行示范。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探索与实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9ec2c12fad6195f312ba62d.png)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整合探索与实践【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必修课程。
它强调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与能力的研究性学习,通过提出问题、收集材料、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形成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学会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设备来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
而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探索,合理地把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当中。
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整合优势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工具,为小学美术教学带来了重大改革。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完美整合,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把计算机技术作为操纵教学过程、辅助教学的常用工具,使学生的学习资源能够与全球信息相连通,不仅突破了教材和教师知识的局限,而且突出了美术教学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特征。
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等各种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技术,恰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生动、形象、直观地把课堂知识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记忆和自我创新,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因此,教师在研究制作教学课件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加深对教学内容以及所教知识的本质、规律以及内在与外在联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快速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教学设计与教学创新的能力。
从而任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不断探索和设想,进而使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显著特征是交互性。
课件中的交互性设计,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并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有效指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原则与模式初探
多媒体化、网络化极大地开拓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的整合已势在必行,在美术学科中充分发挥网络及各种多媒体资源的优势,灵活地运用现代媒体开展教学,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网络环境的美术教学设计的实例,我们看到课程整合应遵循下面的原则:
层次性原则:强调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因为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存在各种层次的学生,所以在设计教学时要考虑到全体学生。
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得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有所收益。
主动性原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观察能力,注重维持其好奇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探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改变传统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个别化教学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个别化教学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指导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只强调个别化是不够的,在学习高级认知能力的场合(例如对疑难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的场合),采用协作(Collaboration)式教学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更能奏效。
而且协作学习对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是最有利于培养21世纪新型人材的教学策略之一。
所以在课程整合中,应该考虑把个别化教学与协作学习相结合,使学习收到最好的效益。
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给予相应的特殊政策,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
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的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
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上述的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以及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三种模式:
模式之一:课堂演示助教
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购买或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新知识的教学,教师作为多媒体设备的主要操作者,以演示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进行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在《三原色与三间色》一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通过设问“大自然里有许多美丽的景色。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色彩缤纷的图片,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片中有哪些主要色彩”,运用多媒本创设学习情景,然后再解答:“告
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刚才你们发现的这些色彩是由三个魔术师变化而来的。
看,它们来了”。
接着用多媒体显示三原色。
随后教师要求:“同学们手中的材料盒里也有这三个魔术师,请对照屏幕上显示的色彩将它们找出来。
”接着学生出示了红、黄、蓝色学具。
教师提示:“这三个魔术师都有自己的名称,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及魔术表演。
”运用多媒体展示颜色鲜明的红、黄、蓝三个卡通形象,使学生了解到自然界的色彩,掌握原色、间色知识。
这样不仅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美的情感,激发了学生表现美的欲望。
与传统的讲解传授法相比,效果非常显著。
模式之二:课内交互教学
运用计算机进行课内美术课的交互教学,不仅能普及计算机基本知识、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用Windows98中自带的画图软件与《金山画王》组合进行绘画教学还有如下好处:
1.巧构图
构图处理是画面好坏的关键。
在纸上作画,构图稍不谨慎就会使画面不够理想,有时会严重影响作画者的情绪,致使作画人以失败而告终。
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通过画布选定和工具箱中的选取图形工具可随时灵活处理画面构图。
画布选定(整体布局)——可用鼠标拖动尺寸控点或菜单中的命令来改变画布的大小。
局部调整——可用选定图形工具或任意形状裁剪工具来选定所需调
整图形,再用鼠标左键将图形拖动到所需位置,在图形外单击鼠标,图形就被重新固定在画面上。
这一方法可反复使用,直至画面调整满意为止。
如:让学生打开文件,利用移动图块的方法,将图拼完整,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技能,且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2.便设色
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季节里或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给人的色彩感
觉是不一样的(如:春天百花盛开、嫩绿点点;夏天郁郁葱葱、碧绿一片;秋天硕果累累、金光灿烂;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画面色调。
色调有冷色调、暖色调(画面的总体设色),具体为红色调、绿色调等(在画面上谁据主导地位,就以谁定调)。
欲使同一幅画表现出不同的色调,用计算机来完成极为轻松。
只需从屏幕上的颜色盒中获取不同的色彩系列,就能让人欣赏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美。
3.易设计
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的美育,其工艺课、设计课及欣赏课目前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
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
由于这类教学内容(如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重复构成等的图案设计)运用的是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要求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也很讲究,使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学生往往不喜欢进行这类设计。
用计
算机来设计这类图案,就简单得多了。
只要掌握了图形复制、图形翻转、反色技巧就能轻而易举地制作出精细、复杂、多变和色彩有正负交替感的图案来。
图形复制、翻转技术还可以表现水中之影、镜中之物。
4.多画种
计算机引入美术课,不仅能画出独特的画面效果,运用特效还能模拟蜡笔、水彩、民间剪纸及在有色纸上作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