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1)
高考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

高考化学实验选择题专项训练1.已知:酸式乙二酸钠与浓硫酸共热时反应为:HOOC-COONa+H 2SO 4(浓)NaHS04+C02↑+CO ↑+H 20利用该反应所产生的气体(X )用下列有关仪器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Ⅰ装置,活塞K 2关闭,打开活塞K 1,在导管D 处能得到纯净而干燥的CO 气体。
B .当A 选项反应完成后,再关闭活塞K 1打开活塞K 2,在导管D 处得到纯净而干燥的C02气体C .利用装置Ⅰ中D 处所得的纯净CO 气体,通过实验装置Ⅱ能够说明CO 具有还原性D .实验装置Ⅲ与实验装置Ⅱ相比较,能减少CO 的污染,能顺利完成氧化铁还原实验2.利用右图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结果能说明结论的是 ( )A .甲:盐酸,乙:石灰石,丙:苯酚钠溶液。
证明酸性:盐酸>H 2CO 3>C 6H 5OHB .甲:盐酸,乙:硫化亚铁,丙:溴水。
证明还原性:S 2->Br ->Cl -C .甲:水,乙:电石,丙:溴水。
证明稳定性:H 2O >C 2H 2>Br 2D .甲:浓盐酸,乙:高锰酸钾,丙:溴化钾溶液。
证明氧化性:KMnO 4>Cl 2>Br 23.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 .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KIO 3)B .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 2)制做豆腐C .用灼烧和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织物和纯毛织物D .用透析的手段净化尿毒症患者的血液4.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正确的是 ( ) A .2Al 2O 3+3C 4Al+3CO 2↑ B .MgO+H 2 Mg+H 2O C .Fe 3O 4+4CO 3Fe+4CO 2 D .2HgO 2Hg+O 2↑5.右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a 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冰醋酸B .试管b 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 .实验时加入试管a 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 .试管b 中饱和Na 2CO 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甲 乙 丙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一定有SO 42—B .滴入KMnO 4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CH 2=CHCH 2CHO 中一定有碳碳不饱和键C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D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一定有CO 32—或SO 32—7.甲、乙、丙、丁分别是Na 2CO 3、AgNO 3、BaCl 、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
202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220)

202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20.为研究乙醇结构及其部分的化学性质,进行下列实验。
完成下列问题:Ⅰ.用如图装置来推测乙醇的结构式。
(1)实验中钠需要粉碎成很小的颗粒,其原因是增大接触面积以提高反应速率。
(2)两次实验平均用乙醇1.15g,收集到H2体积平均为0.28L(换算成标准状态)。
由实验数据可推测H2来自乙醇分子中羟基(填名称)的氢原子。
(3)盛装乙醇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Ⅱ.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检验其产物,其中C装置的试管中盛有无水乙醇。
(固定和夹持装置已略去)(4)装置A圆底烧瓶内的固体物质是MnO2,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C的作用是预热反应混合气体(或提供乙醇蒸气)。
(5)本实验中需要加热的装置有CD(填装置下的字母)。
(6)写出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
(7)检验E中的生成物需要的试剂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分析】Ⅰ.(1)钠粉碎能增大接触面,提高反应速率;(2)计算出乙醇的物质的量,由于钠过量,乙醇完全反应,根据氢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乙醇中羟基中的H原子被钠取代;(3)根据仪器的特点和作用分析;Ⅱ.(4)A中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B是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C是加热乙醇得到乙醇蒸气进入D;(5)水浴加热无水乙醇,使之与氧气充分混合,乙醇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的反应条件是铜作催化剂、加热;(6)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依据醛基检验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可以利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如在洁净试管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E中溶液,加热煮沸,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乙醛。
【解答】解:Ⅰ.(1)实验中钠需要粉碎成很小的颗粒,目的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以提高反应速率;(2)乙醇的质量m(C2H6O)=1.15g,则乙醇的物质的量n(C2H6O)==0.025mol,收集到气体体积平均为0.28升(换算成标准状态),n(H2)==0.0125mol,n(H)=0.025mol,即1个C2H6O分子中,只有1个H可以被Na置换,这说明C2H6O 分子里的6个H中,有1个与其他5个是不同的,所以钠与乙醇反应实质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中的H原子被Na取代生成H2,故答案为:羟基;(3)盛装乙醇的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II.(4)A中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B是用浓硫酸吸收氧气中的水蒸气;C是加热乙醇得到乙醇蒸气进入D,所以C的作用为预热反应混合气体,故答案为:MnO2;浓硫酸;预热反应混合气体(或提供乙醇蒸气);(5)水浴加热无水乙醇,使之与氧气充分混合,提供乙醇蒸气,乙醇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的反应条件是铜作催化剂、加热,所以需要加热的装置为C、D,故答案为:CD;(6)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7)E中的生成物为乙醛,可依据醛基检验方法进行设计实验,试剂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故答案为: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专题2 实验题-2021年高考化学必考题型满分专练(山东专用)(解析版)

2021年山东高考专题二:实验题[2020年山东高考]1.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用冷水贮存白磷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解析: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然,且密度比水大,常保存在冷水中,A项正确;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SO2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SO2,B项正确;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C项正确;K燃烧有K2O2、KO2生成,K2O2、KO2和CO2反应产生O2助燃,所以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D项错误。
答案:D2.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解析:CO2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苯与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反应,反应较剧烈,反应放热,且溴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溴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溴酸,所以验证反应生成的HBr,应先将气体通过四氯化碳,将挥发的溴单质除去,B项错误;MgCl2能水解,在加热时通入干燥的HCl,能避免MgCl2的水解,C项正确;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丁装置铁为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铜为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得到铜,D项错误。
答案:C3. 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24Et O H FeCl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 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 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 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 项错误;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放完后,密度小的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 项正确;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该离子在乙醚中生成缔合物,乙醚与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为无色,则水相中不再含有Fe 3+,说明已经达到分离目的,C 项正确;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馏分全部转移到锥形瓶中,而不会残留在冷凝管中,D 项正确。
高考化学二轮主观题必刷题专题21 实验排序题(含答案解析)

专题21 实验排序题专练1.氮的氧化物(NO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 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x反应进行了探究。
(1)实验室最常用...的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欲用上述方法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包括发生装置和尾气处理)。
2.SO2为大气污染物,研究它的性质对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铝基氧化铜作催化剂时,可利用天然气脱除二氧化硫,并回收单质硫(熔点为112.8℃,沸点为444.6℃)。
(1)①装置中导管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利用制得的CH4和SO2并结合B~G装置验证反应产物:CH4+2SO22S+CO2+2H2O生成的单质S和CO2。
①B装置作用除了干燥气体和充分混合气体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B、______________(每个装置只用一次)3.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可知高温下,FeCl2与O2反应一定生成Fe2O3,可能生成FeC13或Cl2。
该小组同学利用如下装置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FeCl2固体呈绿色,熔点为674℃,沸点为1023℃;FeC13在100℃左右升华。
(l)装置A中盛放蒸馏水的仪器名称为____。
(2)按气流从左到右的顺序,上述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____(填仪器接口的小写字母)。
4.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其熔点为-105℃,沸点为79℃,140℃以上时易分解。
并且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12=4LCl+S+SO2。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1《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含解析

专题21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1.【2019北京卷】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 2FeO 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 2FeO 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 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 2FeO 4(夹持装置略)①A 为氯气发生装置。
A 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 2+)。
②将除杂装置B 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_______③C 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C 中Cl 2发生的反应有3Cl 2+2Fe(OH)3+10KOH2K 2FeO 4+6KCl+8H 2O ,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2)探究K 2FeO 4的性质①取C 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 ,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 2。
为证明是否K 2FeO 4氧化了Cl -而产生Cl 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a ,滴加KSCN 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方案Ⅱ用KOH 溶液充分洗涤C 中所得固体,再用KOH 溶液将K 2FeO 4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 。
取少量b ,滴加盐酸,有Cl 2产生。
i .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 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 2FeO 4将Cl -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ii .方案Ⅱ可证明K 2FeO 4氧化了Cl -。
用K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 2FeO 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 2________24FeO -(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 2和24FeO -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24FeO ->4MnO -,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 滴入MnSO 4和足量H 2SO 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24FeO ->4MnO -。
2020届高考化学小题专题狂练21:物质结构与性质(附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小题专题狂练21:物质结构与性质(附解析)考点说明本部分内容主要是选考知识,主要考查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的比较,化学键的类型及数目判断、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子结构和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间的作用力、晶体的类型以及晶体化学式的确定等相关知识。
考点透视1.【2019年上海卷】元素295Og中文名为(气奥),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118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数是118 B.中子数是295C.质量数是117 D.第六周期0族元素2.【2019年上海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C.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3.【2019年全国卷2】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D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4.【2019年海南卷】自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以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逐步加深,元素周期表中的成员数目不断增加。
回答下列问题:(1)2016年IUPAC 确认了四种新元素,其中一种为Mc ,中文名为“”。
元素Mc 可由反应:24395Am +4120Ca =281115Mc +310n 得到。
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287Mc 与288Mc互为_________。
(2)Mc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 族,同族元素N 的一种氢化物为NH 2NH 2,写出该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该分子内存在的共价键类型有_______。
(3)该族中的另一元素P 能呈现多种化合价,其中3+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5+价简单含氧酸的分子式为______。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基础实验专项复习题(有参考答案)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基础实验专项复习题(有参考答案)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学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动车系列专列八基础实验与实际应用【高考回顾】[《2021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样题第四题、第五题、第二十二题]4.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同11考纲,08江苏卷第9题]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L浓度为0.01000 ol•L-1的溶液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解析】该题从物质的鉴别、溶液的配制、物质的提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四个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理解,中等难度】5.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11江苏卷第13题]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D.已知I3-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解析】该题从胶体的制备、离子的检验、物质的提纯和物质性质的探究等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化学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理解,中等难度】22.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11江苏卷第19题]NaCl04(aq)+NH4Cl(aq) NH4ClO4 (aq)+NaCl(aq)(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实验专项训练(带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实验专项训练(带答案)考生停止高考化学温习离不开做题,为此查字典化学网整理了2021高考化学温习罕见实验专项训练,请考生练习。
1.以下图中的实验方案,能到达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方案实验目的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响有催化作用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 比拟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 2.以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 )A.除去CO2中的HClB.稀释浓H2SO4C.反省装置气密性D.研讨不同催化剂对反响速率的影响3.以下实验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A 室温下,用pH试纸区分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CH3COONa溶液的pH 比拟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B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参与大批BaC12固体,溶液白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常温下,测得饱和Na2CO3溶液的pH大于饱和NaHCO3溶液常温下水解水平:CO32- HCO3 - D ,4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0.1 mol/L H2C2O4溶液2 mL,0.1 mol/L H2C2O4溶液4 mL,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响速率越快 4.以下装置或操作能到达目的的是( )A.装置探求H2SO4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B.装置可用于测定中和热C.装置探求Mg(OH)2能否转化成Fe(OH)3D.装置可维护铁闸门不被腐蚀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在研讨反响速率的影响要素实验中: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可经过观察发生气泡的快慢来比拟不同条件下该反响的速率大小B.为了准确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反响热,当两者混合后,立刻读取温度计的读数,防止热量流失C.将铁粉、碳粉、大批氯化钠和水混合放在塑料袋中搓揉,用手触摸会觉失掉发热,袋里发生少量铁锈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终点判别过迟,招致规范液滴多,只能重新滴定6.以下实验操作与现象均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现象 A 将铝片置于试管中,参与5mL浓硫酸铝片无清楚溶解 B 两试管各参与5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同时区分滴入55mL 0.1 molL-1硫酸和盐酸两只试管同时变混浊 C 试管中参与2mL饱和Na2CO3溶液,滴入两滴酚酞,加热溶液先变红,后白色变浅 D 向盛有1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参与氨水失掉深蓝色溶液,然后参与乙醇最终只能构成深蓝色透明溶液 ( )实验目的实验步骤 A 探求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向H2O2溶液中滴加大批FeCl3溶液 B 探求乙醇能发作氧化反响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刻伸入无水乙醇中 C 探求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不都是烷烃将石蜡油增强热发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D 探求蔗糖水解的产物中能否含有葡萄糖取大批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参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能实理想验目的的是( )A B. C.CH3CH2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D.9.以下实验的实验目的、图示操作和实验现象均正确的选项是( )A. 探求不同B. 探求试剂:淀粉溶液、碘水、唾液、2mol/L H2SO4溶液现象:图中左试管溶液颜色一段时间后逐突变蓝色,右试管溶液颜色迅速变蓝色2NO2(g) N2O4 △H0试剂:烧瓶中各充入等质量的NO2现象:一段时间后,左边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左边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 C. 探求醋酸、碳酸、硼酸 D. 验证外加电流的阴极维护法试剂:0.1 mol/L醋酸溶液、饱和硼酸溶液0.1 mol/L Na2CO3溶液现象:图中左试管内液面发生气泡,右试管无清楚现象试剂:酸化的3%的NaCl溶液、铁氰化钾溶液现象: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2滴铁氰化钾溶液,不发生蓝色沉淀 10.以下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分歧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1,2两试管中区分参与等浓度H2O2溶液10 mL、1 mL,再向H2O2溶液中区分滴入等浓度等体积CuSO4、FeCl3溶液;试管2中发生气体较快证明FeCl3溶液的催化效率更高 B 硅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溶液白色变浅直至消逝证明非金属性:ClSi C 测定物质的量浓度相反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盐酸pH小于醋酸pH 证明盐酸酸性比醋酸强 D 取5 mL,0.1mol/L的AgNO3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参与1-2滴0.1mol/L的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向该试管中参与2滴0.1mol/L的K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AgI沉淀为黄色)。
202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21)

混合液体加热时易发生爆沸现象,d中的沸石可防止暴沸;若实验时发现没有加入沸石,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故答案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防止暴沸;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3)未反应的酸和醇易溶于水;
(4)根据图示仪器c的构造判断其名称;冷凝管采用从下往上通水,冷凝效果更好。
【解答】解:(1)乙酸乙酯的合成和提纯步骤为:反应装置为C,然后水洗为F、萃取为E、A装置进行水洗除去乙酸和乙醇,选D过滤,最后蒸馏为B,则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F→E→A→D→B,
故答案为:E;A;D;B;
(4)B装置中仪器c的名称为蒸馏烧瓶,冷凝水由b口进入(选填“a”或“b”)
【分析】(1)根据图示可知,反应装置为C,然后水洗为F、萃取为E、A装置用碳酸钠洗涤除去过量的酸,选D过滤除去,最后蒸馏为B;
(2)C装置中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沸石可防止混合液体发生爆沸;实验时忘记添加沸石,需要停止实验,待冷却后重新补加;
202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题及答案
21.乙酸乙酯足略带果香味的酯类有机化合物,实验室按下列步骤制取纯净的乙酸乙酯。(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沸点为77℃
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乙醇和过量乙酸混合物加入C装置中,再慢慢加入浓硫酸,加热发生反应第二步:洗涤提纯;第三步:蒸馏提纯。
(1)上图是合成和提纯乙酸乙酯的有关装置,根据合成和提纯乙酸乙酯的操作顺序选择使用的实验装
置依次是C→F→E→A→D→B(填字母)。
2021届高考化学专题模拟试题精编: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解析版)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2020·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 )【答案】B【解析】A项,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加热不能除去碳酸钠杂质,故A错误;B项,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与高锰酸钾反应,二氧化碳与之不反应,再用浓硫酸干燥,可除去杂质二氧化硫,故B正确;C项,碘离子可与氯水反应生成碘单质,碘易溶于酒精,但是酒精与水任意比互溶,不能分层,无法萃取,故C错误;D项,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三氧化二铁可与盐酸反应形成氯化铁溶液,再过滤可分离,但无法还原为三氧化二铁,故D错误;故选B。
2.(2020·吉林省四平市双辽二中高三期末考试)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C【解析】A项,溶于98g水中,溶液质量为100g,但硫酸铜质量小于2g,则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2%,故A错误; B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能探究还原性,故B错误;C项,发生沉淀的转化,由现象可比较ZnS(白色)和CuS(黑色)的溶度积,故C正确;D项,碘离子与过氧化氢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探究催化剂对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错误;故选C。
3.(2020·长沙七校联考)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有(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⑤【答案】A【解析】①用大理石和稀硝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由于硝酸易挥发,生成的CO2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将制得的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无法说明一定是H2CO3与反应Na2SiO3,所以无法证明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①的结论不正确;②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后微热,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放出刺激性气味气体且试纸变蓝,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②不正确;③少量铝热剂(只有一种金属氧化物)溶于足量稀盐酸后,分两份,再分别滴加铁氰化钾和KSCN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和血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2+和Fe3+,由于铝热剂中的铝粉可以把Fe3+还原为Fe2+,所以铝热剂中铁的氧化物可能是Fe2O3或Fe3O4,③正确;④向某钾盐中滴加浓盐酸,产生的气体再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的水溶液有漂白性,但是不能确定是二氧化硫还是氯气,④不正确;⑤用pH试纸测量饱和新制氯水的pH,pH试纸先变为红色后褪色,说明饱和新制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但是不能确定是哪种物质有漂白性,⑤不正确。
2021届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训练:化学实验综合题(原卷+解析卷)

化学综合实验题1.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
【资料查阅】【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______→c(填操作的编号)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c.在“气体入口”处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
(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①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
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水杨酸醋酸酐乙酰水杨酸熔点/℃157~159 -72~-74 135~1381.44 1.10 1.35相对密度/(g·cm﹣3)相对分子质量138 102 180实验过程: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 g及醋酸酐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
缓慢滴加0.5 mL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左右,充分反应。
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回答下列问题:(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_____加热。
(填标号)A.热水浴 B.酒精灯C.煤气灯D.电炉(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________(填标号),不需使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高考复习(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实验【含答案及解析】(A)

专题突破练十一化学实验(A)一、选择题1.(2021山东潍坊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焰色试验中,用铂丝直接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B.制取乙酸乙酯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浓硫酸、乙醇、乙酸C.中和滴定接近终点时,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标准液刮落,并用蒸馏水冲洗内壁D.检验纤维素酸性水解产物时,向水解所得亮棕色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煮沸2.(2021湖北联考)下列除杂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3.(2021山东济南联考)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实验室制取乙烯B.装置②: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装置③:验证乙炔的还原性D.装置④: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烯烃4.(2021重庆联考)室温下,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结论均正确的是()续表5.(2021福建福州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装有溴和汽油混合溶液的无色透明试剂瓶放在实验台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溶液竟然褪色了。
为找出褪色原因,该小组成员做了2个对比实验:①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汽油,无明显变化②将溴的汽油溶液放置在冷暗处,经过相同时间也没有明显变化。
下列溴和汽油混合溶液的其他实验,现象预测合理的是()6.(双选)(2021山东青岛模拟)铬与氮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氮化铬(CrN)是一种良好的耐磨材料。
实验室可用无水氯化铬(CrCl3)与氨在髙温下反应制备,反应原理为CrCl3+NH3CrN+3H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水氯化铬可以通过直接加热氯化铬晶体(CrCl3·6H2O)脱水得到B.反应开始时应先将硬质玻璃管预热,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C.硬质玻璃管右端的导气管过细,易产生堵塞D.将12.8 g产品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得15.2 g固体残渣(Cr2O3),产品中可能含有Cr2N二、非选择题7.(2021吉林长春联考)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净水剂。
已知:K2FeO4易溶于水,其溶液呈紫色、微溶于浓KOH溶液,在0~5 ℃的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21届高考12题: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26题(答案+解析)

《高考12题逐题突破》: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题型特训【精编26题答案+解析】1.(2019·长沙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FeCl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检验是否含Fe2+B.我国药学家屠呦呦用乙醚萃取青蒿素的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C.实验中有毒尾气可以直接通入液体(碱液或水)中,避免气体污染环境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测定结果一定偏高答案 B解析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氯离子发生反应:2MnO-4+10Cl-+16H+===2Mn2++5Cl2↑+8H2O,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乙醚萃取有机物青蒿素,采用萃取、分液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项正确;有些气体不和水或碱液反应,如CO,有些气体不能直接通入液体中,要防倒吸,如氨气、氯化氢,C项错误;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中性溶液的pH,不会产生误差,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低,D项错误。
2.(2019·开封市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配制FeSO4溶液制备Fe(OH)2,需要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氧气后,再溶解配制FeSO4溶液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来测定氯化铵溶液的pHC.配制1 mol·L-1NaOH溶液时,称量4.0 g NaOH固体置于1 0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D.在50 mL碱式滴定管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放入锥形瓶来量取20.00 mL氢氧化钠溶液答案 A易被氧化,配制溶液前需除去溶解在水中的少量氧气,A项正确;解析Fe(OH)2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润湿,润湿后会降低氯化铵溶液的浓度,使测定结果偏大,B项错误;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溶解固体,且应选用100 mL容量瓶,C项错误;滴定管调整初始读数后,50.00 mL刻度线下方也充满液体,全部放入锥形瓶中,量取的溶液体积大于20.00 mL,D项错误。
专项21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新高考专用)(3月期)(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新高考专用)专项21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题1.(2023·湖北·高三统考专题练习)以下是某药物L的一种合成路线:已知:①②(1)B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3)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的氢原子的种类只有2种(4)H→J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下列关于化合物K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从K→L的反应可知,K分子具有碱性b.K分子在胃酸中能稳定存在c.由J→K是加成反应d.K能发生氧化反应(6)D+F→G经过中间产物1和中间产物2,请写出中间产物2的结构简式________。
【答案】(1)氨基(2)加成反应(3)(4)+−−→+HCl(5)bc(6)【分析】A和NH2O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C,C和H2N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E和(CH3)2NCHO发生反应生成F和水,D和F发生反应经过两步得到G,根据信息①G和氢气在Pd/C作用下反应生成H(),H和反应生成J(),J发生取代反应生成K。
【详解】(1)根据B的结构得到B的官能团名称是氨基;故答案为:氨基。
(2)根据①信息和D的结构分析得到C→D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3)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b.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c.苯环上的氢原子的种类只有2种,说明两个支链在对位,则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根据信息②得到G变为H是硝基变氨基,根据信息②后面的变化和J的结构得到H→J的化学方程式是+−−→+HCl;故答案为:+−−→+HCl。
(5)a.从K→L的反应可知,K与甲磺酸反应生成L,则K分子可能具有碱性,故a正确;b.K分子含有肽键,在胃酸中可能发生水解,因此不能稳定存在,故b错误;c.由J→K还有HCl生成,该反应是取代反应,故c错误;d.K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因此能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c。
高考化学实验真题汇编(选择题)

高考化学实验真题汇编(选择题)(精选全国化学实验真题,后附名师解析答案)(精绝精品资料,掌握历年真题考点,值得下载打印练习)1.(2018全国III卷)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2.(2018全国II卷)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2018全国II卷)9.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4.(2018全国I 卷)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5.(2018北京卷)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 .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 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6.(2017北京卷)10.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7.(2017天津卷)4.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8.(2017全国III卷)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9.(2017全国II卷)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10.(2017全国II卷)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2017全国I卷)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2.(2016-全国III卷-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13.(2016-全国II卷-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1(OH)3B.AgCl、NaHCO3C.Na2SO4、BaCO3D.Na2CO3、CuSO4 14.(2016-全国II卷-13).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5.(2016-全国I卷-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16.(2015-全国I 卷-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4L CuSO17.(2015全国II 卷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18.(2014全国I 卷-12)、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探作正确的是A 、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B 、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C 、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D 、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19.(2014全国I 卷-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20.(2014全国II 卷-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21.(2013全国I 卷-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22.[2016·上海卷] 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23.[2016·天津卷] 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4.[2016·四川卷]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B .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 .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26.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组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用盐酸标准液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C.丙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D.丁装置:可在瓶中先装满水,气体由②口入,收集NO气体27.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28.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或NH3C.装置③可用于分解NH4Cl制备NH3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或NO气体29.用如图所示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30.下列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B.B.D.D.D C.D.B.C.A.B.D.C.D.C D.D.C.D.D.D.D.D.D.B D.C.A.A.D。
2021届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计量(含答案)

备战2021高考化学专题练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计量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中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原子数B.密度C.质量D.H的物质的量3.下列对1mol/L的Na2SO4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含有1mol Na2SO4B.将142g Na2SO4固体溶于1L水可得到1mol/L的Na2SO4溶液C.将142g Na2SO4·10H2O固体溶于少量水后,再将其稀释成1000mLD.从1mol/L的Na2SO4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Na+的浓度都是2mol/L4.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什么位置()A..液面下B.液面上C.支管口D.任何位置5.瑞典科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将硝石(KNO3)和矾油(浓硫酸)放在曲颈瓶中高温加热制得了氧气,发生的反应为4KNO3+2H2SO4(浓) 2K2SO4+4M↑+O2↑+2H2O。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M是一种无色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用玻璃棒蘸取硝石溶液通过焰色反应检验其中钾元素C.1个氧气分子的质量约为5.3×10-23gD.2molN被还原,生成氧气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6.下列各组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③⑥D.②③⑤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高的是()A.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线,但没有补加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8.欲配制100mL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①将14.2 g Na2SO4,溶于100mL水中②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③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9.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2O3) 和Br-等]中回收Ag和Br2的主要步骤为: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银,过滤、洗涤及干燥,灼烧Ag2S制Ag;制取Cl2并通入滤液氧化Br-,用苯萃取分液。
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硫代硫酸钠(Na2S2O3)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海波、次亚硫酸钠。
为单斜晶系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
用于分析试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化学性质1、硫代硫酸钠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稳定,遇酸分解立刻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并产生硫的沉淀。
-+2H+=S↓+SO2↑+H2OS2O232、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二氧化硫。
在隔绝空气下燃烧则生成硫酸钠、硫化碱和硫黄。
2Na2S2O3+3O2 → 2Na2SO4+ 2SO23、硫代硫酸钠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跟溴化银形成络合物。
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
4、硫代硫酸钠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将氯气等物质还原:S2O32-+4Cl2+5H2O=2SO42-+8Clˉ+10H +、制法:1、工业普遍使用用亚硫酸钠与硫磺共煮得到硫代硫酸钠,经重结晶精制:Na2SO3 + S + 5H2O = Na2S2O3·5H2O2、亚硫酸钠法将纯碱溶解后,与(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钠,再加入硫磺沸腾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Na2CO3+SO2==Na 2SO3+CO 2Na2SO3+S+5H 2O== Na2S2O3·5H 2O3、硫化碱法利用硫化碱蒸发残渣、硫化钡废水中的碳酸钠和硫化钠与硫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4、氧化、亚硫酸钠和重结晶法由含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烧碱的液体经加硫、氧化;亚硫酸氢钠经加硫及粗制硫代硫酸钠重结晶三者所得硫代硫酸钠混合、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2S+3O2==2Na2S2O3Na2SO3+S==Na2S2O3 重结晶将粗制硫代硫酸钠晶体溶解(或用粗制硫代硫酸钠溶液),经除杂,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原理结晶Na2S2O35H2O一般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如S、Na2SO3、Na2SO4、Na2CO3及NaCl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21)1.(14分)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入过量的铁也有害。
下面是一种常见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Fe2+3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一)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检测该补铁药品中是否含有Fe2+并探究Vc的作用:(1)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3++SCN-=[Fe(SCN)]2+。
(2)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少量Fe3+。
该离子存在的原因可能是(填编号)____________。
A.药品中的铁本来就应该以三价铁的形式存在B.在制药过程中生成少量三价铁C.药品储存过程中有少量三价铁生成(3)向血红色溶液中加入一片Vc片,片刻后溶液血红色褪去,说明Vc有______性;怎样理解药品说明书中“与V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这句话?____________。
(二)乙同学采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药品是否合格,反应原理为5Fe2++8H++MnO4-=5Fe3++2Mn2++4H2O 。
准确称量上述药品10.00g,将其全部溶于试剂2中,配制成1 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0.020 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用去KMnO4溶液12.00 mL.(4)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_______(填编号)。
A.蒸馏水B.稀盐酸C.稀硫酸D.稀硝酸(5)本实验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6)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药品含“铁”量是否合格(写出主要计算过程)?2.(152资料卡片物质熔点/℃沸点/℃SiCl4-70 57.6TiCl4-25 136.5①将干燥后的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主要杂质SiO2)与碳粉混合装入氯化炉中,在高温下通入Cl2反应,制得混有SiCl4杂质的TiCl4。
②将SiCl4分离,得到纯净的TiCl4。
③在TiCl4中加水、加热,水解得到沉淀TiO2·x H2O。
④ TiO2·x H2O高温分解得到TiO2。
(1)根据资料卡片中信息判断,TiCl4与SiCl4在常温下的状态是____________,分离二者所采取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④在实验室完成,应将TiO2·x H2O放在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
Ⅱ.据报道:能“吃废气”的“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定量的TiO2,TiO2受太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被空气或水中的氧获得,生成H2O2,其过程大致如下:a.O2―→2Ob.O+H2O―→2OHc.OH+OH―→H2O2(4) H2O2能清除路面空气中的C x H y、CO等,主要是利用了H2O2的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模拟“生态马路”清除CO的原理。
(夹持装置已略去)(5)若缓慢通入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CO气体,结果NaOH溶液增重16.5g,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6)当CO气体全部通入后,还要通一会儿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
3.(15分)为测定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铝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个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二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一)甲组:实验方案:镁铝合金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步骤:①称量:托盘天平称量2.7g镁铝合金粉末。
②溶解:将①中药品加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至少mL1mol·L-1NaOH 溶液加入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过滤。
④洗涤:若未对过滤所得固体进行洗涤,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证明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为。
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二)乙组: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右下图,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称取两份质量均为0.3g 的镁铝合金样品粉末,分别放入A装置左右两个管中,向B 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把装置A 、B 的胶塞塞好,然后调节C 的高度使B 和C 中的液面相平,记录下此时的体积为112 mL 。
③通过注射器的针头向装置A 左侧管中注入足量的稀盐酸,等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调节装置C 的高度,使B 和C 中的液面相平时记录下此时的体积为448mL 。
④通过另一针头向装置A 右侧管中加入足量的稀NaOH 溶液,等不再有气泡产生时,调节装置C 的高度,使B 和C 中的液面相平时记录下此时的体积为672mL 。
问题和讨论:(1)上述实验步骤①和②之间必须加一步的操作,具体方法为。
(2)为使气体体积测定结果不至于引起很大偏差,除了应注意使B 和C 中的液面相平外,在反应完全后至读数之前,还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有几点写几点):。
(3)计算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时,是否需要将气体体积折算为标准状况的体积 ___ (填“是”或“否”),试根据题中数据计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4.(10分)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步骤〗(1)称取5.4g 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 mL 2.0 mol/L NaOH 溶液中。
为使其反应完全,则NaOH 溶液的体积V ≥ 。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
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 105Pa )的体积。
〖问题讨论〗(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A 接( )( )接( )( )接(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
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稀硫酸合金 A FG 浓硫酸水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于是他们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
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mL。
5.(10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利用NaHCO3、NaCl、NH4C1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
以下A、B、C、D四个装置可组装成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实验装置。
装置中分别盛有以下试剂:B:稀硫酸;C:盐酸、碳酸钙;D: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水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表0℃10℃20℃30℃40℃50℃60℃100℃NaCl 35.7 35.8 36.0 36_3 36.6 37.0 37.3 39.8 NH4HCO311.9 15.8 21.0 27.0 —①———NaHCO36.9 8.1 9.6 11.1 12.7 14.5 16.4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3 77.3 (说明:①>35℃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字母)。
(2)A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D温度在30℃~35℃,原因是。
(4)反应结束后,将锥形瓶浸在冷水中,析出NaHCO3晶体。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杂质(以化学式表示)(5)将锥形瓶中的产物过滤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以化学式表示),加入氯化氢,并进行操作,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1。
参考答案1.(1)2Fe2++Cl2 = 2Fe3++2Cl-(2分)(2)B、C(2分)(3)还原(1分) Fe2+在人体血红蛋白中起传送O2的作用,Fe3+没有此功能,服用Vc,可防止药品中的Fe2+被氧化成Fe3+(或答人体只能吸收Fe2+,Fe2+在人体血红蛋白中起传送O2的作用.服用Vc可防止药品中的Fe2+被氧化成Fe3+)(2分)(4)C(2分)(5)A(1分)(6)n (Fe2+)=0.020 0 mol/L ×12.00 × 10-3L × 5 ×(1 000ml/20.00mL)=0.060 0mol(2分)m(Fe2+)=0.060 0 molX56 g/mol=3.36g含“铁”量为:3.36g/10.00g×100%=33.6%2.(15分)(1)液态蒸馏(各2分)(2) TiCl4+(x+2)H2O△,TiO2·x H2O↓+4HCl(2分)(3)坩埚(2分)(4)氧化性(2分)(5) 37.5%(2分)(6)将残留在装置中的CO2气体排出,被NaOH溶液吸收,减小误差(3分)3.答案:(一)100(1分),2Al+2OH-+2H2O==2AlO2-+3H2↑ (2分)偏低(1分),取最后一次洗涤液逐滴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若滴加过程中始终无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其他合理答案给分)(2分)。
(二)(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向C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提高C使C中液面高于B,静置一会,若液面不发生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3分)。
(2)冷却到室温,平视读数(2分)(3)否(1分) 60%(3分)4.【方案一】2Al+2NaOH+2H2O=2NaAlO2+3H2↑(1)97mL(2)偏高【方案二】(1)①EDG②锌与稀硫酸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锥形瓶中气体压强变大③ACD(2)①使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