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大一新生必看)大学专业必修课程

合集下载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什么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什么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什么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什么课程呢?同学们知道吗,如果不知道请往下看。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什么课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什么课程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有哪些公共课:高等数学、物理学等电路分析原理、电磁理论,天线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单片机、信号与系统分析、ARM嵌入式系统、模拟电路、高频电路、通信原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主要专业实验: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

拓展阅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什么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3.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4.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根据前面对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上升轨道。

中国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开始焕发活力。

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书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植产业之一,中国军事和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然带动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发展和内需。

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中国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五、未来发展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未来,学校会进一步完善实验设施,引入更多前沿科研项目,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助力学生未来的发展。
六、专业要求
学习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数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挑战和机遇的专业,学生们在学习期间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抓住机遇,做好准备,以更好地走向社会,为信息化进程做出贡献。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述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方面。学生主要学习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二、课程设置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电子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接触到理论知识,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特色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在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各种实验课程和实训项目,例如电子设计大赛、通信工程实习等。学校还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使学生接触到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
四、就业方向
主要就业方向包括电子通信、科研院所、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互联网公司等。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子电路设计、通信网络规划、数字信号处理、系统集成等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越发广阔。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占理论 课学分 百分比 %
大连海事大学非航海类专业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 1. 学分累计达到所在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分要求是学生取得毕业资 格的必要条件。各专业总学分要求详见各专业培养计划。 • 2. 必修、限选课学分不得以其它课程学分代替。必修和限选课已取
得学分如超出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要求,在满足教学计划对各类课程要
求学分的前提下可替代任选课学分。
大连海事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 2.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修满学位课规定的全部学分,经 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成
绩已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学位课平 均学分绩点达到2. 00(含)及以上者。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或理学学士学位)
080706
信息工程
专业历史
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 设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据2008年统计,共有172所大学设置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占所有“211工程”学校和“985工程”重点建 设学校中约50%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 ,2008年被评 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专业, 2013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 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 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及相关领域和行政 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生产技术、系统工程设计 或管理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
一个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是一门研究电子技术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学科。

它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和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包括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基础、电子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电子器件、数字电子技术等。

专业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要掌握信息处理技术,要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电子系统原理、电子器件等基本知识,要掌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将在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智能技术、自动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和控制能力,能够在电信、电子、计算机、网络
和控制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为实现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贡献力量。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核心支撑,而且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支柱。

由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用性强,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很好,同时也为社会的科技创新做出了成就。

高考专业详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高考专业详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专业简介1.专业初识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与前沿专业。

它是以近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研究电磁波的产生、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的专业。

2.学业导航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以及微电子学等方面的专业课程。

3.发展前景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

信息科学是21世纪三大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其诞生和发展始终与科技前沿和先进生产力密切相关。

毫无疑问,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地位显著,前景广阔。

二、人才塑造1.考生潜质对电子知识很感兴趣,能阅读家用电器的电路图。

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感兴趣。

观察过电动机的结构,对家电维修感兴趣。

动手能力比较强,会使用万用表,能绘制照明电路图,致力于研究理论物理等等。

2.学成之后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ppt课件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ppt课件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 光电子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
最好就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情况

没有微电子技术的划时代发展,就没有现代 电子技术的辉煌成就。

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领 域都无法脱离开依靠微电子技术制造的产品。
半导体材料学 Si、Ge、GaAs、GaN、InP等等。 半导体器件学 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光子器件、传感器件、微 机械器件等 集成电路设计学(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 模拟、数字、混合 半导体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制造学 涉及工艺问题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系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大体上包含如下内容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与方法; 掌握集成电子器件、数字集成片上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 术、集成电路测试与封装技术,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践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集成电子设备开发设计能力; 具有独立获取更新本专业新知识、分析解决本专业技术 问题、应用所学进行创新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 进一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主要课程:
主要理论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高频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 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学、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 图设计、硬件描述语言与SOC设计方法、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FPGA数字系统设计、DSP技术及应用。 主要实践课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 习和毕业设计,其中课程设计包括电路仿真综合课程设计、 数模混合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大规模集成电路课程

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天线原理
30230313
通信电路
30230703
数字图像处理
30230893
信息光电子学基础
30230923
统计信号处理基础
30230943
通信信号处理
30230993
现代计算机体系架构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语(1) 体育(1) 微积分A(1) 线性代数(1) 机械设计基础(1) 有机化学B 离散数学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1) 汽车工程概论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导论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春季学期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32
考查
22
考试
12
考查
55
考试
44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40231103 40231133 40230223 30230331 30230142 30230952 40231002 40231112 40231162
语音信号处理 通信系统 射频通信电路 通信电路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系统设计 微波电路设计 光电子技术实验 电子系统设计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设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必修,不设学分,学生进入大三后报名参加。 一外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必修 6 学分。 关于免课、英语水平考试免考、实践环节认定等详细规定详见《清华大学本科大学外语课程规定 及要求》(教学门户)。
(4)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秋季学期
第二学年
课程编号 10720031 10641132 10610204 10430944 10430801 10421133 30230822 20230281 20230253 30230901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同学们清楚吗,了解更多信息是有助于你们做决策的。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什么课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基础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零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拓展阅读: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干什么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单片机原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

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性强;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就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工厂供电技术、工厂电气控制技术、PLC技术及应用、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环节有:金工实习、电工实习、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等。

电气自动化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

毕业生主要在电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建设、管理、教育等单位就业,从事电力系统、发电厂和相关工业领域电气工程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科研教学、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单位就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总1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英文)名称: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学科概况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的需求。

当前时代明显特征之一就是电子科学的时代。

具体地说,也即工农业、国防和生活强烈需求的微电子芯片时代;几乎一切通讯赖以为生的电磁波时代;构成全部电子设备的电路与系统时代。

进一步的发展趋势明确表明:光和电磁统一的时代和新材料出现的革命性时代。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19世纪出现的欧姆定律和克希荷夫定律奠定了电路基础,麦克斯韦方程组奠定了电磁波理论基础;20世纪初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天才群体完成了微观粒子的量子力学体系;伺后固体物理学的出现更是在理论与工程之间架起了坚固的桥梁。

在量子理论基础上发明了激光器,将生成、控制和探测的电磁波从传统的无线电波、微波扩展到太赫兹波、光波直至X射线,正在实现电磁频谱的全覆盖。

在固体电子能带论的基础上,发明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以及随后的光纤和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明开创了电子信息的新纪元。

近年来,宽禁带半导体等新型材料与碳基电子器件、半导体新能源器件、微纳/量子电子器件、大功率器件、无源器件、MEMS器件等不断涌现,电子器件面临又一次新的发展。

当前,电子器件从集成发展到系统集成芯片(SOC),光子器件也正从分立走向集成,有力推动了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等学科的发展,极大支撑了国民经济与国防领域中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并成为当代信息社会的基石。

完全可以说:电子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诸多学科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学科内涵1. 研究对象本学科重点研究电子运动规律、电磁场与波、电磁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路与电子线路及其系统的科学与技术。

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荷电粒子和非荷电粒子的产生、运动、变换及其在不同媒质中的相互作用的现象、效应、机理和规律,具体包括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波,电路与系统、电子线路等;在此基础上发现、发明和发展的各种电子材料、电磁材料、光电磁元器件、电子线路、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并开发相应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1、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周。

4、、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5、、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6、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
理的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和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的是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080606)(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ining Program 080606)一、专业简介(Ⅰ、Major Introduction)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核心与基础,其主要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它是由光学、激光、电子学和信息技术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学科,它以近代物理为基础,涉及激光技术、光波导技术、光检测技术、光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光存储技术、光显示技术、激光加工与激光生物技术。

光电子产业是全球战略产业,高层次光电子人才是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急需人才。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of the modern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main specialty direction is Optoelectronics, which has become a high-tech discipline formed from the merger of Optics, Laser,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modern physics, concerning Laser Technology, Optical Waveguide Technology, Optical Detection, Optical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 Optical Storage Technology,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Laser Processing and Laser Biotechnology.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is the globally strategic industry, and high-level optoelectronics talents are much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odern society.二、培养目标(Ⅱ、Academic Objectives)培养在光电子技术领域内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从事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1、基础课程1.思想道德修与养法律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原理3.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4.大学体育心理学5.高等数学、线性代数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7.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8.大学英语、英语写作9.大学物理电路基础10.计算机文化基础 C语言程序设计11.工程制图文献检索12.数值分析 MATLAB程序设计13.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2、专业课程1.电子电路与系统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Protel电子制作5.CPLD实用技术6.微机原理与微机接口7.EWB电路设计8.VHDL编程9.传感器原理10.单片机原理11.信息与信号处理12.信息论13.信号与系统14.数字信号处理15.DSP编程16.随机信号处理17.数字图像处理18.语言信号处理19.信号检测20.自动控制原理21.可编程控制器22.通信与信息工程23.通信原理24.高频电路25.锁相技术26.微波技术27.程控交换28.光纤通信29.计算机网络30.计算机通信31.网页设计32.多媒体技术设计及论文课程设计单片机编程毕业论文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设计硬件内容从《电路理论》开始,延伸至《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汇编语言》、《单片机》,其中单片机先从MSC51的汇编编程入手,讲解CPU以及内存的硬件操作,然后用C编程进行单片机的编程设计;汇编设计和C语言的设计一一对照。

之后讲解更高级的单片机:《A VR单片机》、《PIC单片机》、《80CF51单片机》、《MSP430单片机》部分。

然后进入《ARM7》、《UCOS-II》、《UCLinux》。

接下来的就是《ARM9》、《linux》《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了都做什么?电子材料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半导体材料、光纤光缆材料、电子陶瓷、电子元件材料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以及电了材料测量技术研究、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
方向,从传统电子学发展而来,是电子信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科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能够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应用与管理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子、微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学习。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将学到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应用、信号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数字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会在实验室里进行各种实验,如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子、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工作,也可以进入科研院所、大型电子、通信、计算机企业从事科研、开发、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具有电子科技领域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本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在求职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
计算机基础,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和专业英语,以便阅读和理解国际上相关文献,以及与国外人员进行交流。

总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挑战
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是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将会收获很多,并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专业简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学习内容涉及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三大知识板块,其培养方向有些院校涉及三个方向,如无线通讯、图像传输与处理、信息电子技术等,有的院校则涵盖两个专业方向,如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

总体来说,包括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所涉及的范围则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与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课程安排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主要课程●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等。

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较深入的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内容所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级数、常微分方程。

工程数学主要内容有:“积分变换”,“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率论”“场论”等数学。

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

工科专业以力学基础和电磁学为主要授课内容。

学科基础课程是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与基本素质而设计安排的一组系列课程或一个课程群。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本课程需要的先修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
计算机控制原理
3.本课程的其它知识点说明
本课程中的可选知识点:拉普拉氏变换、后续可开《现代控制理论》选修课。
五、教材
1.推荐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薛安克等编
2.参考书:1’《自动控制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杨庚辰等编
习题课(参考学时:2)
第六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参考学时:7)
Course Description
Class Hours: 54(48 in class + 6 in lab)
Credits: 3
Categorization: Disciplinary course
Semester: 5th
Course Code: 182301
2.Objectives
To master the rendering of system block diagrams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 negative feedback control principles;
To master the concept,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transfer function as well as its solution in a system; to be able to do equivalent transfer of structure charts and get transfer function of a system by using Mason formula;
Affiliated Department: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Scien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学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修课计划简表
校定通识必修课程,必修(26+4)学分。课程设置与修课计划见“通识教育课程计划”


24
25
类别
课程名称
学 门
高等数学 A
核 线性代数 A
学 分
心 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A
程 普通物理 A
学 分
大 班


实验


(学院
开课单位
授讨

安排)
课论

10 160 32
48 数学院
2 32 16 16 64 计通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 1 32 16 16 64 计通院
备注
26
8
导师课程,最低要求 16 学分,必选,含研讨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实训课程,最低要求 14 学分,必选,校定 10 学分,院定 4 学分
跨领域通识课程,最低要求跨 2 个领域,4 学分,计划见“通识教育课程计划”
3 48 16 16 80 物理院
4物理院
高频电子线路
3 48 16 16 80 物理院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4 64 16 16 96 物理院
限 工程数学(1)
学 分
选 课 程
工程数学(2) Java 程序设计
2 32 16
48 数学院
2 32 16
4 64 16 16 96 物理院
4 64 16 16 96 物理院
4 64 16
80 计算机
电路实验
1
32 32 物理院
电子(模拟、数字)实验 2
64 64 物理院
固体物理
专 业
半导体物理
学 分
核 心 课
微电子工艺 电子器件基础
程 半导体集成电路
4 64 16
80 物理院
4 64 16 16 96 物理院
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 22 学分,计划见“专业教育课程计划”
最低毕业总学分 170 学分
192 数学院
3 48 16
64 数学院
3 48 16
64 数学院
6 96 32
128 物理院
普通物理实验 A
2
64 物理院
电磁场与波
3 48 16 16 80 物理院
学 电路
类 模拟电子技术
学 分
核 心 课
数字电子技术 信号与系统
程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4 64 16
80 物理院
4 64 16 16 96 物理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