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施工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浅析连续梁桥合龙段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浅析连续梁桥合龙段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

浅析连续梁桥合龙段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合龙段的施工是主桥贯通的最后工序,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后期受力状态和使用寿命,故合龙段施工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以某桥梁工程施工为例,对主桥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预应力连续梁桥合龙段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以期为类似桥梁施工提供指导。

标签:连续梁桥;合龙段;施工技术;控制要点1、工程概况某桥上部构造为85m+155m+85m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下部结构主桥桥墩采用单肢等截面矩形空心墩,单肢尺寸6m×5m。

主桥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箱梁根部梁高9.0m,0#顶板厚0.8m,跨中梁高3.5m,悬臂根部到跨中顶板厚均为28cm,底板厚从跨中至根部由28cm变化为1.2m,腹板从跨中至根部分三段采用45cm、65cm、75cm三种厚度,箱梁高度和底板厚度按2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顶板宽12.25m,底板宽 6.0m,翼缘悬臂长 3.125m,箱梁O#节段长10m(包括墩两侧各外伸2.5m),每个悬浇“T”纵向对称划分为20个节段,梁段数及梁段长从根部至跨中分别为5m×3.0m、7m×3.5m、8m×4.0m,边、中跨合龙段长均为2m,边跨现浇段长6.35m,箱梁0#块设两道厚横隔板,边跨梁端设一道横隔板,箱梁顶面横坡与桥面横坡相同,箱梁底面水平,上部纵向预应力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采用0.75fpk=1395MPa,纵向钢绞线直径为15.2mm,大吨位群锚体系,竖向预应力采用JL32mm精轧螺纹钢筋,标准强度fpk=785MPa,弹性模量MPa,张拉控制应力采用0.9fpk,YGM锚固体系,主桥箱梁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其余预应力管道采用镀锌金屬波纹管。

2、合龙施工方案下面主要以中跨合龙段为例说明合龙段的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图见图1。

(中铁)跨既有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总结

(中铁)跨既有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总结

(中铁)跨既有连续梁转体施⼯技术总结跨既有线连续梁转体施⼯技术总结(中铁⼆局宝兰客专⽢肃段项⽬经理部刘天宙)1⼯程概况1.1 设计概况称沟驿特⼤桥在DK962+011~DK962+167处上跨既有陇海铁路,上部结构为(40+56+40)m预应⼒混凝⼟连续梁,下部结构为圆端形桥墩,钻孔桩基础。

既有陇海铁路为I级双线电⽓化铁路,宝兰客运专线与既有陇海铁路线夹⾓为85°。

为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减少施⼯过程中既有线运营⼲扰和加快施⼯进度,连续梁采⽤转体施⼯,即在21号、22号墩处平⾏于既有陇海铁路挂篮浇筑悬灌段施⼯,待施⼯⾄最⼤悬臂状态后,结合既有线运营,施⼯要点及天⽓等因素,择机实施转体施⼯。

将梁体及桥墩逆时针旋转85°,转体到位后再进⾏合拢段施⼯。

1.2平⾯、⾥⾯位置概况连续梁主跨跨越陇海铁路双线长度13.3⽶,宝兰铁路梁底距离陇海铁路轨⾯10.53m,距接触⽹线顶⾯2.735m。

其中21号墩承台边距陇海铁路防护⽹最⼩距离为10.3m,22号墩承台距陇海铁路防护⽹最⼩距离为17.71m。

宝鸡21#墩DK963+01122#墩DK963+067合拢处DK963+0391.3转体结构概况称沟驿特⼤桥主桥采⽤平转法施⼯,转体结构由下转盘、球铰、上转盘和转体牵引系统组成。

其中,转动球铰是转动体系的核⼼,在转体过程中⽀撑转体重量,是整个平衡转体的⽀撑中⼼,为转体施⼯的关键结构。

称沟驿特⼤桥主桥球铰竖向承载⼒为4500t ,平⾯直径为270cm ,它由上下球铰、球铰间聚四氟⼄烯滑⽚、固定上下球铰的27cm 钢销、下球铰钢⾻架组成。

2设备配置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额定功率(KW)或吨位或容量数量(台)13 电焊机3000型10DAZ-100×75KW 514 ⾼压⽔泵615 装载机ZL50 116 洒⽔车EQ1141G70 13.1下转盘施⼯3.1.1下转盘第⼀次混凝⼟浇筑为保证下球绞及滑道的安装质量下转盘混凝⼟分两次施⼯。

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展,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已成为高铁桥梁的主要施工方式之一。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具有结构稳定、耐久性好、施工效率高等优点,是高铁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有哪些呢?本文将从材料准备、预应力施工、梁体浇筑、预应力张拉等方面介绍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技术。

一、材料准备1. 混凝土原材料的准备:混凝土是连续梁的主要材料,因此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要合理,使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并要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要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运输和储存条件,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 钢筋、预应力钢束的准备:连续梁中的预应力钢束是整个梁体的关键部件,因此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加工和保管,严格控制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力和张拉变形。

3. 模板支架的准备:模板支架是混凝土连续梁浇筑的基本设备,要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模板支架的设计和制作,并严格保证模板的安装位置和几何尺寸精度。

4. 起重设备和施工机械的准备: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起重设备和施工机械,要保证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预应力施工1. 预应力孔洞的布置:根据梁体的设计要求,在梁体的适当位置布置预应力孔洞,保证预应力钢束能够顺利穿过,并能保证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传递到混凝土中。

2. 预应力钢束的安装:在梁体的孔洞中安装预应力钢束,并根据设计要求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和锚固,以使预应力钢束产生预应力,并能够在混凝土的荷载作用下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3. 预应力钢束的保护:预应力钢束一旦张拉完毕,需要进行防护措施,保证预应力钢束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坏,以保证预应力钢束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三、梁体浇筑1. 梁体的浇筑工艺:按照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梁体的浇筑工艺,包括浇筑顺序、浇筑层厚度、振捣设备、养护时间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连续梁中跨合拢施工技术总结

连续梁中跨合拢施工技术总结

连续梁中跨合拢施工技术连续梁是现代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构造形式,可以通过跨度的延长实现减少支点、减少基础数量的效果。

跨合拢技术是连续梁施工中的一种重要技术,能够大幅度缩短施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什么是跨合拢技术跨合拢技术是指在连续梁的两侧分别安装跨距的简支梁,将原来零散的梁段合成整体,在简支梁的支撑下进行施工,直至连续梁跨距完成的一个技术过程。

跨合拢技术的主要优点是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并且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跨合拢技术的施工工艺跨合拢技术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几步:第一步:制作简支合拢梁制作简支合拢梁是跨合拢技术的第一步,简支合拢梁需要按照跨合拢的原理进行制作,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拢梁的尺寸、布置和截面要与连续梁的一致;2.合拢梁的装配应该注重细节,避免简支梁之间出现较大的偏差。

第二步:简支合拢梁的架设简支合拢梁的架设是跨合拢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架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拢梁在架设时要与连续梁的中心线对准;2.所有简支梁的支点高度和位置要和合拢梁上的相同;3.合拢梁的架设应该遵循梁段跨度小、支点高度低、斜拉测量,再挂斜拉吊篮的原则。

第三步:简支梁支撑架的安装简支梁支撑架的安装是跨合拢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简支梁的支撑架应该根据支撑设计原则进行布置,支点数量要与设计图纸相符;2.简支梁支撑架的安装应该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出现设计偏差。

第四步:连续梁梁段的安装梁段的安装是跨合拢技术中的核心步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连续梁的安装应该遵循梁底升高,梁段安全落地的原则;2.在连续梁安装过程中,需要进行吊装、调整、合拢等步骤,需要严格遵照方案执行。

跨合拢技术的优点跨合拢技术在实际的连续梁施工中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大幅度缩短施工期,提高工程质量;2.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3.可以减少基础数量,节约基础造价。

跨合拢技术是连续梁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技术,其具有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等多种优点。

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总结及存在问题的探究

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总结及存在问题的探究
可 以 说 , 绝 对 相 同 的 施 工 方 法 与 施 工 组 织 是 不 存 在 的 , 为 了 便 于 阐
述 ,对 比较相近 的方法做 适 当的归并 ,从而总结 出预应力 混凝 土连续
梁桥 的旖 工方 法有 :支架 就地 浇筑 施工 、悬臂施 工法 、逐孔架 设法 、
须 保证可 靠的稳 定性 、并且保 持桥上 轨道 的高平顺状 态 ,促使高速 铁 路 的桥 梁 结构 能够承 受较 大 的动力 作用 ,具 备 良好 的动 力特性 。
2 高速铁 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的施工技术 总结 21高速铁路预 应力混 凝土连 续 梁桥 的施 工技 术 .
回顾 混凝土连 续梁桥 的发展 ,可 以清楚地 看到 ,旅 工技术 的发展
对桥 梁 的跨 径 、桥 梁 的线型 、截 面 型式 方面 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预应
力混 凝土 连续 梁桥 的施工 方法 很多 ,不同 的施工 方法所 需机 具设备 、 劳 力 不 同 , 施 工 的 组 织 、 安 排 和 工 期 也 不 一 样 ,对 施 工 方 法 的 选 择 , 应 根据 桥 梁 的设 计 、施 工 的现 场 、环 境 、设 备 、经验 等 因素 决 定 、
要 】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 飞速 的发展 , 混凝土桥 梁得到 了更广 泛的应用 , 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 目前 , 预应 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
工方法主要有 支架就地浇筑施工 、悬臂施 工法、逐 孔架设 法、移动模 架法和顶推 法。对高速铁路连 续梁桥 的施 工技 术进行更进一步的研 究显得 尤为

线 写 真
建筑与发展
Ja l n ZhuY a Zh n uF a ・ 5 ・
YIXi on Xl e Zhen

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不断发展,高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是高铁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高铁线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本文将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高铁施工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定义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是指在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施工的连续梁结构。

其主要特点是梁体呈连续梁形态,能够有效地分担铁路线路的荷载并传递至桥墩上,从而保证了高速铁路运行的安全、快速和平稳。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桥墩施工、梁体制作、预应力加固、梁体架设和支座安装等环节。

在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工艺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以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具有工序多、工艺复杂和施工周期长等特点。

由于其结构设计、材料选用和工艺要求的特殊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保障措施,以确保梁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1 提高桥梁承载能力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降低桥梁结构的自重,从而减小对桥墩和基础的荷载影响,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

2.2 保证高铁线路的平稳和舒适2.3 缩短施工周期和降低成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工厂化生产和模块化施工技术,能够大幅度简化施工工序、减少现场作业量,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

2.4 适应高铁线路的运行要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具有刚度大、减震性能好、挠度小等特点,能够有效地适应高速铁路线路的运行要求,满足了高铁线路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

3.1 智能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施工技术将逐渐应用到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施工中。

通过建立数字化施工平台和智能化施工系统,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高速铁路桥梁连续梁工程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桥梁连续梁工程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桥梁连续梁工程施工技术高速铁路桥梁是指专为高速列车设计的桥梁结构,是高速铁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连续梁是高速铁路桥梁的一种常见结构形式,常用于跨越河流、山谷、铁路交叉口等场所。

连续梁具有结构简洁、施工方便、荷载分担合理等特点,因此在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连续梁的施工技术是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桥梁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以下是高速铁路桥梁连续梁工程施工技术的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施工准备工作1. 按照设计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工艺、工期等内容。

2. 配制施工材料、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和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工艺管理等方面,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梁段制作1. 按照梁段制作图纸进行钢筋、混凝土模板和模架的制作,确保梁段制作的精度和质量。

2. 进行钢筋预埋件的制作和安装,注意预埋件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现场组织1. 按照施工方案,组织好施工人员,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 对现场进行临时设施布置,包括水电、仓储及管理用房、安全设施等,保证施工条件的满足。

四、梁段吊装1. 对梁段进行吊装前的检查,确保吊装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按照吊装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吊装操作,确保梁段的稳定和准确定位。

3. 对梁段进行垫支和调平,避免梁段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倾斜和变形。

五、梁段预应力张拉1. 梁段吊装完成后,进行梁段预应力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张拉施工设备的调试和预应力钢束的连接等。

2.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梁段预应力张拉,保证预应力的大小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 进行梁段预应力张拉后的检查,包括张拉力的大小和预应力锚固的稳定性等。

六、梁段浇筑和养护1. 在梁段吊装和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工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2. 对浇筑梁段进行养护,包括湿养护和防止混凝土开裂等,确保梁段的使用性能。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湿接缝施工技术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湿接缝施工技术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湿接缝施工技术连续梁是一种结构特殊的重要建筑结构,由于它的结构特性,施工时往往需要采用特殊的技术。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湿接缝是一种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满足连续梁内简支和结构拼接时的高要求,减少施工中出现的工期和质量问题。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湿接缝施工技术包括三个步骤:简支连接,结构连接和湿接缝护理。

简支连接是指将梁柱简支安装在连续梁的支撑点上,实现其稳固和连续。

这里的简支一般采用抗剪性能良好的橡胶垫板材料,以保证满足梁柱连接所需的高剪切力。

注意,在施工中,应确保简支处的螺栓紧固程度,以保证简支安装正确。

结构连接是指连续梁结构拼接时的连接部位。

结构连接部位要求接头处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密实性和连接强度,以便有效传递拼接点处的力和承载荷载。

这里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真空泵出技术,可以迅速把混凝土填充到空腔中,且填充的混凝土可以达到良好的密实性。

最后就是湿接缝的护理,湿接缝是指连续梁拼接处的连接缝,是梁柱拼接处的重要部位。

因为湿接缝处是混凝土受力的部位,因此湿接缝护理工作一定要求认真,以保证结构安全性。

通常在湿接缝护理时,需要做好封堵处理,以防止水分从湿接缝处渗入,对梁的寿命产生影响。

因此,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湿接缝施工技术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施工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中出现的工期和质量问题。

另外,使用此施工技术还能够使连续梁结构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从而为梁柱结构的抗剪切承载力提供更好的支撑。

从而可以看出,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湿接缝施工技术在连续梁施工中扮演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加准确、迅速地完成梁柱结构的施工,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中出现的工期和质量问题,保证梁柱结构的安全性及其承载力。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支(模)架法、悬臂浇筑法。

—、支(模)架法(一)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强处理或其他措施。

(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

(3)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4)安装支架时,应根据梁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

(5)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

(6 )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二)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1)模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2)模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装,在施工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

(3)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4)箱梁内、外模板在滑动就位时,模板平面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

(5)混凝土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二、悬臂浇筑法悬臂浇筑的主要设备是一对能行走的挂篮。

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段上移动。

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

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对称向前各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梁段施工,循序渐进,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

(一)挂篮设计与组装(1)挂篮结构主要设计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挂篮质量与梁段混凝土的质量比值控制在0.3 ~ 0.5,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0.7。

2)允许最大变形(包括吊带变形的总和)为20mm。

3)施工、行走时的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4)自锚固系统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5 )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2)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

(二)浇筑段落悬浇梁体一般应分四大部分浇筑:(1)墩顶梁段(0号块)。

(2 )墩顶梁段(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梁段。

(3 )边孔支架现浇梁段。

(4)主梁跨中合龙段。

(三)悬浇顺序及要求(1)顺序:1 )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

连续梁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连续梁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连续梁工程施工总结报告梁是桥梁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桥梁的荷载传递和支撑功能。

为了保证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在连续梁工程施工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现将施工总结报告如下:一、施工前准备1.梁的设计和制作:在施工前,我们首先进行了梁的设计和制作工作。

根据桥梁结构的要求,合理设计并按照规范进行制作,确保梁的结构和质量达到要求。

2.材料准备:为了保证梁的质量,我们在施工前进行了材料的准备工作。

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优质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并进行了验收,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技术人员培训:施工前,我们组织了梁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

二、施工过程1.基础处理:在进行梁安装前,我们先对桥墩进行了基础处理。

对桥墩进行加固和加固处理,确保其承受梁的荷载和支撑要求。

2.梁的吊装:梁的吊装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我们在吊装过程中做到了以下几点:首先,确保吊车和起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采用合理的吊装方案和吊装工艺,确保梁的安全吊装和准确位置;最后,进行梁的验收,确保梁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连接和固定:在吊装完成后,我们对梁进行了连接和固定工作。

采用可靠的连接技术和固定设备,确保梁与桥墩的连接紧固,不产生位移或松动。

三、质量控制1.材料监测:在梁施工过程中,我们对使用的材料进行了监测。

通过材料试验和检验,确保材料的强度、硬度、耐久性等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2.工序检查:针对梁施工的各个环节,我们进行了工序检查工作。

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梁的质量问题得以解决。

3.成品检验:梁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成品检验工作。

通过对梁的外观和内部结构进行检查,确保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安全保障1.施工方案:在梁施工前,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

根据梁的特点和施工环境,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悬臂浇筑大跨度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技术总结

悬臂浇筑大跨度连续梁合龙段施工技术总结

锁 定 工字 钢 将 产 生 最 大 4 .1 M a的 正应 力 。 3 P 3
温度变化 引起 克服纵 向摩擦 力所产生 的截面应力 为:
0:2 2 0 / // 6 0 7. 7(P ) 8 5 3 0 4 3 8 1 = 9 8 M a
南江 河槽 中 。连续 梁梁 体 为单 箱单 室 、变高 度 、变 截 面结 构 。梁体 混凝土 强度等级 为 C50,共有 共三个 合龙段 ( 边一 中 ) 两 ,三 个合龙 段长度都是 2 m,体 积 都 是 2 . 5 m ,重 量 都 是 7 . 7 8 2 8 3 4 t。先 合 龙 南 宁 侧边跨 并完成第 一次体 系转换 ,再合龙广 州一侧边跨 并完成 第一次 体系 转换 ,最 后合 龙 中跨 并完 成全 桥体 系 转换 。
臂端 部进行等效 的配重预 压 。配 重 目的主要有 以下两 点:首先是通 过 浇 筑 边 跨 合 龙 段 时 同步 撤 除 边 跨 配 重 , 同 时 保 持 【跨 配 重 不 变 , 消 除 1 1 两 侧 悬 臂 的不 平 衡 弯 矩 , 确 保 施 工 安全 ; 其 次 保 持 两 侧 悬 臂 在 浇 筑 边 跨 合 龙 段 混 凝 土 过 程 中 始 终 处 于 相对 的 静 止 状 态 , 受 力 不 增 也 不 减 , 边 跨 合 龙 段 混 凝 土 从 开 始 浇 筑 到初 凝 整个 过 程 中也 处 于 静 力 平 衡 状 态 , 能有效避 免受 外力 变化 出现裂 纹 。 3 3合 龙 段 刚 性 连 接 设 置 . 临 时 锁 定 的 目的 主 要 是 锁 定 合 龙 段 两 端 梁 体 。 当 两 侧 梁 体 在 温 度 作用 下发生伸缩 及膨胀变 化 时,会 引起梁 的扭 曲变形 ,进行 临时锁定 保 持 合 龙 段 无 相 对 变 形 。合 龙 段 临 时 锁 定 要 抵 抗 温 度 应 力 、T构 两 端 不平 衡弯矩 等多种 外力 ,保证 “ T”构悬 臂施工 安全和 避免新浇 筑 的 合 龙段混 凝土 受力 而产 生裂 纹 。 型钢 支 撑 与 预 埋 于 梁 体 内 的钢 板 连 接 的 四周 接 触 面 满 焊 、 焊 缝 高 度 和 宽 度 不 小 于 1 m 。提 前 在 1 Om 5号节 段 和 直 线 段 施 工 时 预 埋 用 于 临 时 刚性 连 接 的钢 板 。 刚 性 连 接 先 焊 接 固 定 1 5号 节 段 一 端 ,待 预 压 配 重 到 位 ,合龙 高程 误差 在容 许 范 围内 ,就 可焊接 锁定 直线 段这 端 。临 时刚性连 接 【 线必须 与梁 体 中线平行 。 1 1 合 龙段刚性连接 采用在合 龙 口两侧节段预埋钢板 卜焊接 4 a工字 0 钢 。在 1 5号节段和 现浇段顶板 及底板预埋 1 I厚钢板 ,尺寸为 8 C l cl 0m ×8c O m。钢 板 设 置 在 顶 板 和 底 板 距 离 结构 _心 线距 离 见 图 。 每个 合 龙 } 1 段 预 埋 8块 钢 板 , 1 号 节 段 布 置 4块 ,直 线 段 布 置 4块 。合 龙 前 在 5 合 龙 u两 侧 对 应 位 置 的 预 埋 钢 板 上 焊接 共 计 1 2根 ( 4处 )长 3 O m的 6c 4 a工字 钢 , 焊 缝 长 度 不 小 于 8 c 0 0 m。在 每 处 3根 并 置 的 4 a工 字 钏 截 0 面 E、 缘设置尺寸 为 6 0× 3 0× 1 m 0 O O m的缀板 ,q心距 6 0 m。以 I 0m 保证 合龙 段临时 刚接 的工字钢 共 同受力和稳定 。

80米悬灌连续梁菱形挂挂篮施工技术总结 (2)

80米悬灌连续梁菱形挂挂篮施工技术总结 (2)

跨运三高80米悬灌连续梁菱形挂篮施工技术总结前言大西线由大同至原平段利用在建北同蒲第三、四线160km(亦称“北同蒲增建四线”),原平至西安段新建线路长度699km。

全线桥隧比例约占线路全长的78%,共设车站29个,其中新建车站18个、利用在建和既有铁路客站11个。

线路设计行车速度250km/h,并预留进一步发展条件,全线工程投资预估算总额为963.3亿元,山西段由铁道部出资60%,山西省出资40%。

建设工期四年。

运城至西安段客运专线,东起山西省运城市,向西于永济跨越黄河天堑,经大荔、渭南等县市分别跨越洛河、渭河,西至西北门户西安市。

正线长度211.07km(运城北站至西安北站中心),线路行经晋、陕两省的晋南地区与关中平原东部。

是西安-太原-大同快速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

大西线运城段涑水河特大桥跨运三高速80米连续梁,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在燕家卓村横跨运三高速,是中铁二局大西线下九标第二项目部的头号重点难点工程。

该连续梁由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中铁二局四公司负责施工,德铁国标与华铁联合体监理公司负责监理工作。

该连续梁于2010年7月11日开工至2011年8月11日最后一个梁段合拢,历时17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工程质量评定为优良。

参加该桥施工的主要人员有:施工单位:张正全、梁斌、唐建、秦云、程攀、马金恒、张博、苟波、张佳、羊栋设计单位:胡国华、刘永辉监理单位:郭永利第一部分工程简介1、地理位置涑水河特大桥跨运三高速80米连续梁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境内,在燕家卓横跨运三高速。

该桥线路中心里程为DK,对应墩号为873#至876#墩。

2、工程概况该连续梁全长117.5m,桥跨布置为48+80+48m,梁段分为0#~12#块。

其中12#块为边跨直线段;11#块为边跨、中跨合拢段。

0#块长12.0m,高6.65m,腹板厚0.9m,底板厚1.0m;1#~12#块长度为(2×2.7+3.1+7×3.5+2+7.75)m。

桥梁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技术

桥梁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技术
连续梁桥具有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 、行车舒适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公路 、铁路和市政工程中。
连续梁合拢段施工的重要性
结构完整性的要求
连续梁合拢段的施工是桥梁建设 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桥梁的整
体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
施工安全的要求
合拢段施工涉及到高空作业、大型 机械操作等高风险作业,需要采取 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在浇筑合拢段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 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收缩,并加强 混凝土的养护,以保证合拢段混凝土 的质量。
04
合拢段施工监控与测量
施工监控的重要性
01
02
03
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实时监控施工过程, 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提高施工质量
监控施工过程,及时纠正 偏差,确保合拢段施工符 合设计要求,提高整体施 工质量。
施工质量的保证
合拢段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桥梁的 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需要严格 控制施工质量和工艺。
02
连续梁合拢段施工方法
支架施工法
总结词法。
详细描述
支架施工法适用于合拢段位于地 面或河床上,优点是施工简便、 安全可靠,缺点是受地形条件限 制较大,需要大量临时支架。
优化施工方案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施工 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差异, 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 效率。
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温度监控
监测合拢段施工时的温度变化 ,分析温度对施工的影响,采 取相应的措施减小温度效应。
位移监控
实时监测合拢段各关键点的位 移变化,确保合拢段施工过程
中的稳定性。
应变监控
通过应变片监测合拢段材料的 应变情况,分析施工过程中的 受力状态,确保结构安全。

连续梁挂篮首件工程浇筑前施工总结

连续梁挂篮首件工程浇筑前施工总结

连续梁挂篮首件工程浇筑前施工总结引言连续梁挂篮施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的施工技术,它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首件工程作为整个项目的关键节点,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档旨在总结连续梁挂篮首件工程浇筑前的施工过程,分析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提出改进措施。

第一部分:工程概述1.1 工程背景介绍工程的基本信息,包括工程名称、位置、规模、设计特点等。

1.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目标,包括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工期安排等。

1.3 施工计划概述施工的总体计划,包括施工流程、关键节点、资源配置等。

第二部分: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介绍施工前的技术支持,包括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方案的制定、技术交底等。

2.2 物资准备总结施工所需物资的准备情况,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设备的准备等。

2.3 人员准备描述施工人员的组织和培训情况,包括施工队伍的组建、安全教育、技能培训等。

2.4 现场准备阐述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场地的平整、施工便道的修建、临时设施的搭建等。

第三部分:施工过程3.1 施工流程详细描述施工的具体流程,包括支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绑扎、预应力管道布置等。

3.2 关键施工环节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挂篮的安装与调试、混凝土的浇筑等,并总结这些环节的施工要点。

3.3 施工质量控制介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原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成品保护等。

3.4 安全管理总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事故预防等。

第四部分:施工问题与解决措施4.1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列举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质量问题等。

4.2 解决措施针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并总结实施效果。

4.3 经验教训反思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第五部分:施工总结5.1 施工成果总结施工的成果,包括完成的工程量、达到的质量标准等。

坪寨特大桥连续梁跨(黔桂)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总结

坪寨特大桥连续梁跨(黔桂)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总结

坪寨特大桥连续梁跨(黔桂)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技术总结摘要:主要阐述连续梁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受营业线运输及施工人员作业安全影响,施工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需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施工难题。

关键词:既有电气化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支柱,防护棚,连续梁施工abstract: focuses on continuous beam across existing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construction, influenced by the work safety business line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onstruction condition is complex, difficult construction, need to take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he construction problems.keywords: existing electrified railway;electrified catenary pillar; protective shed; continuous beam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 工程概况坪寨双线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94+333.987)为新建贵广铁路ggtj-1标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全桥长770.743m,全桥共22个墩台,上部结构为现浇简支箱梁和两联(40+64+40)m连续梁,其中第二联连续梁(16~19#)主墩为17#、18#墩,主跨上跨既有黔桂铁路(绿荫湖~胡家寨站)。

以上工点为临近既有线ⅱ类施工。

由四公司贵广铁路项目部负责施工,项目负责人:李宏,技术负责人:尚友磊。

图一坪寨特大桥跨既有线处地形地貌图2 新建贵广铁路与营业线黔桂铁路(绿荫湖~胡家寨站)位置关系及列车开行情况坪寨双线特大桥16~19#墩连续梁其主跨跨越既有黔桂铁路,其斜交角度约为39°,主跨跨越黔桂铁路双线长度51米,跨单线长度24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对XX立交桥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施工采用的工艺、技术、质量保
证和安全保障措施等作了详细总结。

关键字:后张连续梁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总结
一、工程概况XX市XX立交桥地处XX市南北中轴线北段、xx路与XX路相交处,
是一座大型的环圈式与苜蓿叶混合型机非分行、四层全互通式立交桥,由两条主线桥和10条转向匝道桥组成。

该桥东西长1120m,南北长780m建筑最大高度13m桥梁建筑面积
28440m2 立交占地面积192000m2
该桥基础为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承台,下部结构为独柱墩、单T 型墩、双T 型墩和
一字式轻型桥台,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型空心板梁和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

南北幅桥跨越XX路主线部分分别为(20m+25m+30m +25m+20)和(25m+30m+25jm的
后张预应力连续空心板梁,长大预应力束须一次张拉。

我单位在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完成了两联后张连续梁的施工。

下面就以XX主线南幅桥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为例,对施工过程做一总
结。

二、施工方法及要点(一)材料设备及施工程序
根据设计要求,XX路立交桥后张梁采用40#混凝土,预应力钢束采用标准强度为
1860MPa的7①j15.24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性能符合美国ATSMA416-872270级标准,公
称面积7x139.5mm2。

预应力孔道为①65mm波纹管,锚具采用GVM15-7型锚具,用YCD2000 型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我单位的施工技术状况, 采用先穿束后灌注的施工方法, 确定了如下施工流程(图一)。

(二)支架及模板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采用搭设满堂支架就地灌注法施工,混凝土浇注过程
中,支架将承受较大的荷重。

为此,搭设支架前,首先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然后根据支架的荷载情况预定支架[wiki] 密度[/wiki] ,并对支架进行检算。

施工时,先将支架范围内(桥面宽度两侧各加2m脚手架的宽度)的地面整平压实,然后铺筑20cm 厚2 :8灰土,以确保地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避免施工中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影响
梁体质量。

同时,在灰土顶部设置 1.5%的双向横坡,以利地基排水,避免因下雨下雪或其
他原因使支架基础浸水而影响其承载力。

满堂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撑体系搭设,支架立杆沿桥梁纵横向各90cm —根,水
平横杆60cm一层,组成空间网状结构。

对于墩顶两侧各1m范围内的实心梁段,立杆数量增加一倍。

为了增加支架的整体稳固性,横向立杆每隔5m加设一道剪刀撑,纵向立杆的剪刀撑则沿线路中线和梁底两侧边线三个断面,在每一跨内全长设置。

支架底部横桥方向铺设20 x 15cm的枕木,以增加立杆与地基的接触面,减小支架下沉
量。

支架的搭设高度通过选择不同高度的立杆进行组合和调整立杆底部及顶端的丝杆予以控制。

为了确保梁底标高准确,受力与设计要求相符,考虑到因施工荷载和杆件受压而引起的
弹性和非弹性变形以及支架基础的沉陷,支架搭设时预留了一定的沉落量。

以南幅桥30m
跨为例,该跨支架高8m由三段立杆组合而成,加上底部的枕木和顶部的纵横向方木,接头非弹性变形取
8mm地基沉陷取6mm预留沉落量考虑了14mm梁体混凝土浇注前,技术人员在每一跨的梁端、1/4跨中和跨中5个断面上布置了15个沉降量观测点。

混凝土浇注完毕48小时,对这些观测点进行测量,其中南幅桥
30m孔的平均沉降量为13mm原预留的
沉落量得到很好的消除。

另外,连续空心板梁的每一孔都按二次抛物线形式设置了上拱度,
20m 25m和30m孔的上拱度最大值分别为10mm 12mm和15mm 支架顶部铺设15X 15cm的横向方木和10X 10cm的纵向方木,纵向方木上边为5cm厚的大块木肋铁皮模板。

为提高梁底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铁皮上边粘贴一层地板革。

因地板革
受温差影响变形较大,施工中,选择在日温最高时粘贴。

严寒天气粘贴地板革时,用碘钨灯
加热以保证地板胶的粘结力,从而使地板革表面平整,接缝严密。

空心板梁采用纸筒作为内
模,纸筒内模的外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其壁厚在6cm-14cm之间。

纸筒的最佳壁厚和外径
的关系见表1。

纸筒在工厂订做,纸筒1.6m 一节,现场安装时,每节之间套以40cm长的内接头相连,连接好的纸筒内模两端用木板封口,以防混凝土浇注时流入筒内。

为克服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出现的内模上浮,我们每隔
1m设定位钢筋一道,定位钢筋和梁体骨架钢筋牢固焊接,每片
钢筋骨架每隔5m焊接一根①16mm竖向钢筋,穿过底模和支架钢管焊牢。

(三)预应力束布置
预应力钢绞线在运抵现场后,经过了严格的外观检查和拉伸试验,在确认完全合格后方
可使用。

钢绞线下料在主线桥西部已架设好的先张梁梁顶上进行。

下料长度经过准确计算并
做标记,在切割点两侧各2cm处用铁丝绑扎牢固,然后用砂轮锯切割,以免下料后接头散乱给穿束带来困难。

下料后的钢绞线按“编帘法”成束并一一编号。

因预应力束最长达120m
为便于操作,施工中,先将波纹管逐节套入预应力束上,然后将整根预应力束抬放就位。


纹管制作在现场进行,根据需要制成10m或12m一节,节间连接采用内径65mm外径70mm
的同型波纹管,其长度为 30mm 用密封胶带缠封 2-3层,以防漏浆,波纹管与锚垫板的喇 叭管段接口也用胶带纸缠封严密。

预应力束的位置和形状准确与否, 将直接影响梁体内应力分布,甚至会产生较大的二次
应力。

因此,预应力束定位时,
我们根据设计的直线和曲线形状,
用计算机准确求出各预应
力孔道每1m 的标高和水平投影位置, 并设置“ U'型定位钢筋和梁体骨架钢筋牢固联接,

保证预应力孔道位置与设计相符,梁体压力线不受影响。

(四) 混凝土工程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混凝土标号为
40#,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

为满足设
计要求和施工需要,试验室通过多次配合比试验,对混凝土早、中、后期强度及坍落度和和 易性进行了综合比较,
优化配合比,掺入了 MSC-P 泵送减水剂。

因为后张梁混凝土浇注正值
冬季,选定配合比时,掺加了 0.06%的QZ 型高效防冻剂。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所用混凝
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机动翻斗车场内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振捣时,梁端
50cm 范围内的混凝土特意加强,务求振捣密实。

为防止支架沉降造成混凝土 在墩顶处产生裂缝,混凝土从每
孔梁跨中间向两端对称浇注,
在桥墩处合拢,以消除因支架
变形对梁体混凝土的影响。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 用彩条布沿支架外搭设暖棚,
在棚内生火加温。

混凝土表面先铺设
塑料薄膜保潮,然后覆盖两层草袋保温。

为防止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强度增长过快而产生表面 开裂,棚内气温控制在 15C 左右,同时,对混凝土表面及时洒水保潮。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 达到设计标号的50%超过冬季施工的临界强度时,撤除火炉,仅以暖棚和草袋保温,塑料 薄膜保潮。

(五) 张拉和压浆
预应力束张拉是后张连续梁施工的关键工序,
我们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合理的施工方
案。

为保证张拉时梁端混凝土不致出现裂纹,确定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100%方可张
拉。

根据设计要求,张拉控制应力
d k = 0.7RYB = 1302MPa 超张拉吨位为1335KN,为此,
选择两台YCD2000型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

张拉时,保持两端加载一致,荷载增长均匀。

考虑到预应力束长而曲,影响预应力束孔道摩阻损失的因素复杂多样, 难以对其做出比
较准确的估算,我们首先做了两组摩阻试验,
以验证设计中对预应力束摩阻损失估算的准确
性,同时也为以后的张拉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依据。

孔道摩阻试验选择在南幅桥 N1-1和N1-7
两束上进行。

这两束孔道长度均为
119.795m ,切角之和为1.306627107rad 。

试验结果见表
2。

表2
N2索孔总摩阻试验数据表
一次 二次均 伸长 第二次张拉 第三次张拉
均值 值 量
顺序
第一次张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