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0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
2.本节重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预习案
教材助读
问题导思
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由细胞外液组成。它们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阅读课本P2,记住内环境的组成,会区分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分析课本P3图1-1,理解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2.高烧不退时,是盖被捂汗还是撤减衣被?
3.尿毒症是怎么回事?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掌握内环境的成分及相互关系。
2.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会运用调节原理解释生命现象。
3.激情投入,快乐学习,关注健康,珍爱生命
探究案
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学会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还可以运用这方面的关爱家人和亲友。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淋巴.组织液D.内环境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钙离子、H2O B.呼吸酶、载体C.葡萄糖、CO2D.血浆蛋白、性激素
4.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5.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什么?
6.机体调节稳态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7.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稳态)的重要意义?
【我的疑惑】
【知识链接】
世卫机构首次认定“大气污染致癌”PM2.5系罪魁祸首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17日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有专家认为,量化到每个人,大气污染的致癌几率不高,但危害在于几乎难以完全避免这种可能。

高一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高一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高一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一、体液:(存在于 ,约占 )体液(存在于 ,约占 )主要包括、 、 等。

二、内环境: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

因此,由 、 和 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叫 ,也就是人体的 。

三、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及与细胞内液的关系:血浆 组织液 淋巴细胞内液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体外归纳:1、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间接的物质交换。

2、参与的系统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

因此,需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共同参与。

五、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约90%是,其余10%分别是:、和。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含很少。

3、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六、内环境稳态:(一)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的浓度越,渗透压越。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在各种离子中,主要是和。

应用:组织水肿的原因:组织水肿就是组织液过多。

主要原因是:(1)过敏反应、炎症等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过大,使血浆蛋白渗出。

(2)长期营养不良、慢性肾炎等造成血浆蛋白减少。

(3)寄生虫等造成毛细淋巴管壁堵塞。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的PH为。

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PH相对稳定的调节:3、体温:不同人的体温有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天内也有变化,但不超过。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

(二)内环境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状态叫稳态。

苏教版必修3 人体内环境稳态第二课时 学案

苏教版必修3 人体内环境稳态第二课时 学案

第二章第1节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2课时)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理解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了解感知快速阅读课本第9-10页1、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哪些?2、血浆和组织液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①渗透压: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②酸碱度:正常的血浆PH为7.35—7.45, 如生活中,剧烈运动产生的酸胀感,在一段时间后会自动消失,这是为什么呢?③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思考:人体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①.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②.血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引发什么现象?(血钙过低影响骨发育,血钙过高则引起肌无力等症状)③.体内的尿素和无机盐过多时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引起尿毒症等疾病)④.淋巴循环受阻会产生什么现象?(组织水肿)4、找出稳态概念中的关键词?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方式是?深入学习1、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态的物质是?无机盐和蛋白质2、维持血浆pH稳态的物质(缓冲对:组成弱酸/弱酸强碱盐)3、以维持血压稳态为例,了解反馈调节方式。

(举例说明正反馈和负反馈)迁移运用1、下列各组化合物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氧气,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水C、纤维蛋白原,钙离子,载体D、钠离子,HPO4离子,葡萄糖,氨基酸它们都不是,呼吸酶在线粒体中,纤维蛋白原在纤维蛋白上,载体在细胞膜上。

而线粒体在细胞内,不是在内环境中,纤维蛋白是内环境成分,但它的组成不能算作内环境的组成,同理,载体不在内环境中。

2、正常情况下,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性激素C、葡萄糖D、尿素3、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人的肝脏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A.甲B.乙C.丙D.丁解析: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答案:A4、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5、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高中生物《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学习难点: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过程:问题探讨:血细胞和单细胞草履虫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导读)阅读教材回答:1、什么是内环境?2、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特性?3、人体细胞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导思)思考问题回答:知识总结归纳:细胞內液(2/3)血浆组织液体液→细胞外液(1/3)→ 淋巴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就越高血浆的PH值为7、35—7、45人体细胞外液的溶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密切相关。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编审苏涌泉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习重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学习过程:(导读)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么?(导思)思考问题回答:1、高烧最严重时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什么后果?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3、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析“空调病”的原因?知识归纳总结: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

1.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二、学习重点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三、预习导学:知识点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外界的变化和体内活动的进行,都会使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不断发生变化。

1.体温: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但在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等的不同而存在微小的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

2.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家把机体通过作用,使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叫做稳态。

知识点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意义(重点,掌握)1. 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维持稳态的基础是2. ⑴直接相关的系统:、、、。

⑵参与调节的系统:2.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⑴最初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的调节。

⑵经典解释:内环境的稳态是在和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知识点三实验:生物维持PH稳定的机制1.原理分析:在实验中用的方法,通过向、、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与相似而不同于,从而说明的机制。

2.实验结果---------绘出用盐酸或NaOH分别处理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后相应的PH。

变化曲线如下:四、合作探究(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做课本第7页的调查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不同家庭成员的体温完全一致吗?这说明了什么?(2)和其他同学交流调查结果,比较班级中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同学的体温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将体温变化情况与当地实际气温日变化大致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如何?(4)结论:正常情况下不同________,不同________的人,体温不同;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同学体温也________;即使同一人在一天内的体温也是________,但一般不会超过1度;尽管外界气温变化大,但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________。

苏教版必修三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二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三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二、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识别、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知识解释和说明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1)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帮助学生树立局部与整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2.难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3.分析:稳态是一个在生理学中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概念,通过前面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稳态的概念,已经了解了它的温度、渗透压和pH等理化性质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内环境的渗透压是如何维持稳态的呢?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内环境中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必须稳定。

因此,通过分析使学生理解人体内水和无机盐通过生命活动的调节其含量是稳定的,对于深入理解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还知道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而体液调节主要又依靠体液中的各种激素进行调节。

具体人体内的水和无机盐是如何经过生命活动调节达到平衡的呢?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作为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依旧要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分析出完成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具体激素是什么,完成神经反射调节的具体反射弧是什么,具体刺激又是什么,由于激素调节涉及到尿的形成等有关初中生物的知识,神经调节涉及到的反射弧比较复杂,因此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安排』一个课时『教学模式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问题——探究式,直观讲授相结合,归纳总结1.创设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详解表》导学案(2)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导学案详解表》导学案(2)

金昌市一中生物导学案
依靠相互间的信赖和帮助,能够完成伟大的事业,并能有伟大的发现。

——荷马
课题:1.2(第2课时)第周第课时授课人:审批人:
讨论:
1、就加入HCL或NaOH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
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
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会使PH值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新|课|标|第| 一| 网
通过实验体会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的稳定的。

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原理: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能和进入血液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反应,使血液中的PH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达标检测题1、运动后,身体内产生了某种物质,这时参与体内pH调节的物质应是()
A.H2 C03/NaH C03 B.NaH2P04/Na2HP04 C.NaHC03/NaH2P04 D.NaHC03/Na2HP04 2、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
A.都是由强酸和强碱盐组成的
B.都是由弱酸和弱碱盐组成的
C.都是由强酸和弱碱盐组成的
D.都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导学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导学案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内环境指细胞液,主要包括、、等。

3.[教材边角知识] 必修3 P3“相关信息”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

分析二者成分:水泡:主要成分是。

血泡:主要成分是,还含有。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成分比较(1)血浆的成分①含量约90%的是,约7%~9%的是,约1%的是。

②血液运送的物质: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2.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概念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②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数目。

③主要决定因素是和的含量。

在无机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离子是。

(2)酸碱度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②稳定因素与等离子有关。

维持稳定的缓冲对主要为和。

(3)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3.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1)关系: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参与系统:、、和泌尿系统。

三、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和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3.调节机制调节网络。

调节实例:pH调节的过程图解4.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的,当过于剧烈,或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5.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

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衡分析(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连线)①血糖正常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③渗透压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2)稳态失调的实例(连线)①血糖平衡失调a.发热、中暑②O2缺乏、pH失调b.组织水肿③渗透压失调c.酸中毒、碱中毒④体温失调d.低血糖、糖尿病⑤血浆中Ca2+过低 e. 导致尿毒症⑥代谢废物上升, f.抽搐6.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1)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3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人教版必修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习目标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基础回扣: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液⎩⎪⎨⎪⎧细胞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细胞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组织液淋巴――→组成细胞外液⎩⎪⎪⎪⎨⎪⎪⎪⎧成分⎩⎪⎨⎪⎧血浆: (90%)、无机盐(约1%)、(7%~9%)、血液运送的 物质(含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除含 很少外,其 余成分和含量均与 相近本质:是一种 溶液,类似于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2.请完成体液及内环境各成分关系图解:3.完成血浆主要成分的饼分式图解,并完成问题: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________________。

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渗透压⎩⎨⎧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种类⎩⎪⎨⎪⎧离子渗透压:与 有关,主要是 Na +、Cl-渗透压:与 有关酸碱度:近中性~,与 等有关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利用下图理解内环境的功能,并完成分析填空:由图示可知:(1)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图中直接参与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器官有一个:________。

四、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1)稳态不是绝对稳定而是________稳定。

(2)稳态的实质指内环境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在__________的调节下,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________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1.1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理解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人体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人体内环境的特点:温度、pH值、电解质平衡内环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人体内环境的组成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的理解和认识设计问题问卷,测试学生对内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章:稳态的概念与意义2.1 教学目标理解稳态的定义和意义掌握稳态的调节机制2.2 教学内容稳态的定义: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稳态的意义: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肾脏调节等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解释稳态的概念和意义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稳态调节机制的实际操作2.4 教学评估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稳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稳态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三章:神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3.1 教学目标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掌握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具体作用3.2 教学内容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神经元传递、反射弧构成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体温调节、血压调节等3.3 教学方法通过动画演示,讲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作用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神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神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神经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内分泌调节与内环境稳态4.1 教学目标理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4.2 教学内容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激素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血糖调节、生长发育调节等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图表,介绍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内分泌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4.4 教学评估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内分泌调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分泌调节知识的理解程度第五章:肾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5.1 教学目标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5.2 教学内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小球、肾小管等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水平衡调节、电解质平衡调节等5.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图表,讲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肾脏调节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5.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肾脏调节与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肾脏调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内环境稳态的失衡与疾病6.1 教学目标理解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掌握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6.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外部环境变化、生理功能障碍等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影响:生理功能紊乱、疾病发生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机制6.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的关系6.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现代医学与内环境稳态7.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和应用掌握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进展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7.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现代医学对内环境稳态的研究和应用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中的作用7.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现代医学与内环境稳态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现代医学在内环境稳态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第八章:生活中的内环境稳态维护8.1 教学目标了解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保持内环境稳态的生活习惯和技巧8.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8.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保持内环境稳态的生活习惯和技巧8.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活中内环境稳态维护的理解和经验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保持内环境稳态生活习惯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9.1 教学目标理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掌握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9.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保持内环境稳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心理平衡等9.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利用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原则9.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的理解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方法和原则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内环境稳态的未来研究方向10.1 教学目标了解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10.2 教学内容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基因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等研究热点未来发展趋势:纳米医学、再生医学等新兴领域10.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介绍内环境稳态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内环境稳态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10.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内环境稳态未来研究方向的理解和展望设计问题测验,评估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研究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第六章:内环境稳态的失衡与疾病重点环节: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影响。

高二生物必修3部分学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高二生物必修3部分学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高二生物必修3部分学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高二生物必修3部分学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伏书俊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标点击】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探究】1、学海导航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观察课本P2中的两图,思考两种细胞生活的环境有何不同?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是否是一个概念?仔细观察课本P3中的图1-1,思考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何为内环境?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_。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

__________是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少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叫做__________。

细胞外液的成分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液的成分。

思考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有何不同?血浆中90%是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__________含量很少。

必修3 第一章 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

必修3 第一章 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

必修3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案姓名班级一、知识内容1、体液:人体内液体的总称。

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2、细胞内液:细胞内的液体。

3、细胞外液:存体内且在细胞外的液体。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4、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

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5、组织液: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成分与血浆相近。

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又叫组织间隙液。

6、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

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7、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8、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9、渗透压: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0、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主要是HCO3- ,HPO4 2-。

11、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左右。

12、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3、人体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15、功能上与内环境稳态相联系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16、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7、内环境需要维持稳态的根本原因:⑴、细胞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影响。

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检测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检测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导学课堂设计
学活动导入从内环境的作用导入,引出新课
确认
目标
多媒体展示




内容学生学习方式教师导学方式
1、稳态概念的学习:
(1)总结稳态的概念:正
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
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
定状态叫做稳态。

(2)强调:①稳态不是
恒定不变的,而是相对恒
定的一种动态变化;②这
种动态变化保持在—定范
围内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
认识
(1)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
质、代谢废物,02、C02和
水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
析。

(2)总结
1)各个器官、系统协
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
化系统、呼吸系统、循
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
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
学生总结回答
稳态概念
学生举例讨论
学生总结回答
指导学生阅读化
验单说明内环境
化学组分处于动
态平衡中
指导学生回顾内
环境中的营养物
质代谢废物等成
分的来源与去路
启发学生思考与
生活经验建立联。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18版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重点)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难点)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4.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及意义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连线]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a。

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错误!错误!③现代观点错误!提示:①—b ②-a ③-c3.意义(1)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①只有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②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2)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合作探讨]探讨错误!: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分析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45肌酐CRE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小组名:,姓名
、①~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试以图示表示出①~④四种物质的交换概况。

淋巴
淋巴管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
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机制、基础及相对稳定状态的含义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主要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
相对稳定状态是指内环境的各项指标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
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2. 下列过程,哪些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3.多种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生命活动偏离正常状态。

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
C.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D.甲状腺激素过少,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
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5.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的抗体主要分布在3和5中,3和5的成分有区别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4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教师评价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02
学习任务
【探究点一】体液和内环境的各种成分的关系
【例题1】D
【思维拓展】
1、③图略
2、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液和血浆细胞内液、血浆和淋巴
3、①③③①
4、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
【归纳点拨】
1、
2、(2)细胞内液否
3、细胞外液
4、内环境内环境
【变式训练1】 B
【变式训练2】 B
【探究点二】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例题2】C
【思维拓展】
1、减少增加
2、H2CO
3、NaHCO3 Na2HPO
4、NaH2PO4细胞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动运输
4、无机盐和蛋白质。

【归纳点拨】
1、无机盐蛋白质 Na+ Cl-
2.①7.35~7.45 ②H2CO3和NaHCO3、Na2HPO4和NaH2PO4
【变式训练3】 C 解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探究点三】对组织水肿问题的分析和理解
【例题3】C
【思维拓展】
1、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的渗透压变小,吸水能力减弱,组织液中水分子回流的速率降低,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2、引起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导致,细胞内蛋白质减少,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如长期饥饿、大头娃娃现象等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释放到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蛋白尿)
淋巴结发炎或淋巴结切除:导致淋巴回流受阻
过敏反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大,血浆蛋白渗出到组织液
【归纳点拨】
1、升高
【变式训练4】A 解析:A液为血浆,B液为淋巴,C液为组织液,1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血浆,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两者不同;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加;当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大量积累在组织液中时,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从周围吸收水分导致B液减少;当人进食1小时后,淀粉被分解成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为了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胰岛素分泌增加。

【当堂检测】
1.C
2.A 解析: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细胞内合成,激素在核糖体或细胞质中合成;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因此①③⑥不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或组织液中,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中,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

3.A
4.A
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