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要:“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i社会的发展在把人们拉得越来越近的同时,社会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性和自主性也随之不断增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正因为这一关系在不断变化,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张力是不可能消除的。

关键词:个人;社会;个人与社会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渊源

在西方,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繁荣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创了个人本位的思想先河。他认为,人通过认识自己可以寻求真理,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反对封建禁欲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统治对人性的压抑,渴求获得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的独立、自由、平等,并与封建宗教统治展开了斗争。但是,由于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还很弱小,最终斗争均以妥协方式而告终。经过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于十七至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发起了“启蒙运动”,旨在祛除人类对世界与自身的无知状态,用科学武装人类的头脑,涵盖了包含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这场运动使资产阶级彻底清除了“上帝”或封建权威对人类生活秩序的支配,使真正独立于上帝或封建等级秩序之外的“个人”最终得以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随之也渐渐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

二、个人与社会关系产生矛盾的原因

卢梭指出私有制的形成是造成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ii随着农业的发展,土地私有的不断深化,产生了所有权。人类原始自然的不平等转换成了社会的不平等,即财富、地位、权势、个人功绩方面的不平等,于是社会中产生了穷人和富人的利益冲突。人类最初的平等被打破了,一个人只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才能扩大自己的财产,因此人们为了争夺自身的利益而使社会陷入了战争。

为了保护私有财产,以少数奴役大多数的穷人,富人和强者就制订不公正的社会契约,这就是社会和法律的起源。最终建立了由富人剥削穷人的国家和政府,同时政府的腐化导致

了专制,出现了暴君的统治。“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也就是最末一个阶段,是合法的权利变成专制的权利。因此,富人和穷人的状态是为第一个时期所认可的;强者和弱者的状态是为第二个时期所认可的;主人和奴隶的状态是为第三个时期所认可的。这后一状态乃是不平等的顶点,也是各个阶段所终于要达到的阶段,直到新的变革使政府完全瓦解,或者使它再接近于合法的制度为止。”社会的发展虽然是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只会加剧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建立在私有制不平等基础上的文明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本性。人类天赋的自由从此就永远消失了。

三、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上没有抽象的个人,只有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的具体的个人。个人与社会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是有机联系。社会中的个人是有价值标准、有行动目的、与他人发生联系和互动的个体;社会是由个人互动而联结起来的网络,个人就是这张网络中的纽结。所以社会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个人也不是无主体意识的社会的零部件,社会总体大于个体的简单相加之合。而社会总体大于个体总和的全部秘密在于社会关系。人生的内容是由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构成的。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只有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与矛盾性

个人与社会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个人是社会产生与存在的现实前提和基础,社会是个人交互作用的产物。个人与社会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性在于人的个体性。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人的年龄、高矮、胖瘦、相貌、志趣、爱好、气质、能力、信仰、信念都是不相同的,找不到完全相同、绝对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着区别于社会上其它个人的特征。社会正是由这些千差万别的人体组成的整体。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在于人的社会性。一方面,任何个体都必然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当一个呱呱坠地之时,他就来到了社会之中,面临着既定的家庭关系,面临着既定的文化环境,面临着既定的时代氛围。张三的儿子必然称张三为父亲,这种社会关系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另一方面,个人的发展必然以社会为基础。过去的读书人“学而优则仕”,读得好可以做状元,现代的读书人不管成绩多好,都成不了状元,因为现代社会已经不提供科举制度了;再如,几十年前,如果你出生在农村,那你的发展就只能在农村种地,因为你是农村户口。除非你能上大学或参军。因为当时社会的户籍制度为我们规定了这样一个发展空间。要是哪个人想进城找点事做,一定会作为无业游民被遣还。现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2、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与能动性

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1)个人的生存依赖于社会生产,人要生存,必须有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假如离开了社会生产,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哪里来?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行走的交通工具从哪里来?至于精神生活,要有人写书,有人出版书,你才能读书;你要看戏,看电影,也是要有人编戏,有人演戏,人们才能看戏。(2)个人的生活依赖于社会规范。正是法律、道德、职业规范和乡规民俗等规范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的生活提供安全和保障,使人能生活在一个有序的社会中。(3)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进步。如果在过去社会,一个人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是谈不上发展的。

个人对社会的能动性:人是有意识的动物,具有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社会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才不断走向进步的。(1)个人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2)个人通过参加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促进社会制度的变化;(3)个人通过参与政治和精神生活,促进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变化,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的发展。

全面地认识个人对社会的这种关系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不少人有这么一种说法:“社会上存在什么,个人就会怎样”。比如谈到腐败问题,说现在社会风气就是这样,谁到了那个位置上都会贪污腐败。在学校里也有类似的说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学习风气不好,所以我的学习也不好”“宿舍同学都不爱学习,所以我想学也没法学”等等。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人对社会是有依赖性,社会环境是会影响个人。(在校时也有亲身体会)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