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建设工程进度控制例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12天和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5天。
工作M有3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1天、第24天和第28天,则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天。
A.1B.3C.4D.8[答案]C[解题要点]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为21,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12+5)17等于4。
2.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7天。
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0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8天和第33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天。
A.均为5B.分别为6和5C.均为6D.分别为11和6[答案]B[解题要点]本题主要是考六时法计算方法。
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所以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min[28,33]=28;工作M的总时差为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减工作 M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28-(15+7)=6;工作M的自由时差为工作M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min[27-22;30—22]=5。
3.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N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0天和第25天,其持续时间为9天。
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32天和第34天,则工作N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天。
A.3和0B.3和2C.5和0D.5和3[答案]D[解题要点]工作N的最早完成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分别为20+9=29;25+9=34;所以其总时差为25-20=5。
其自由时差为min[32,34]-29=32-29=3。
4.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判别关键工作的条件是该工作()。
A.结束与紧后工作开始之间的时距最小B.与其紧前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C.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D.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最小[答案]D[解题要点]在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和区别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和区别,请举例说明2011-07-02 20:42 娟娟BJ|分类:建筑学|浏览16165次网友采纳2011-07-02 22:19热心网友总时差(用TFi-j表示),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
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表示。
网络图时间参数相关概念包括: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完成时间、节点的最早时间及工作的时差(总时差、自由时差)。
1 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尚需完成时间。
计算结果若大于0,则不影响总工期。
若小于0则影响总工期。
2 拖延时间=总时差+受影响工期,与自由时差无关。
3 自由时差=紧后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精选题解(免B)1、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其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且工作i -j的完成节点j在关键线路上,则工作i-j的自由时差()。
A.等于零B.小于零C.小于其相应的总时差D.等于其相应的总时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概念。
由于工作i-j的完成节点j在关键线路上,说明节点j为关键节点,即工作i -j的紧后工作中必有关键工作,此时工作i-j的自由时差就等于其总时差。
2、在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5天,其持续时间为7 天。
该工作有两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0 天,最迟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8天和第33 天,则工作M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天。
A.均为5 B.分别为6和5 C.均为6 D.分别为11 和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是考六时法计算方法1、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所以工作M 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28,33]=282、工作M的总时差= 工作M的最迟完成时间- 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等于28-(15+7)=63、工作M的自由时差= 工作M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27-22;30-22]= 5。
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
关键路径计算、总时差、自由时差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自由时差、总时差等相关的知识作为进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历年软考中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要求大家一定要掌握,关键路径是怎么计算的,最早开始,最早结束,最迟开始,最迟结束是怎么得来的,总时差的计算、自由时差的计算。
在2013年上半年的考试中就曾经考到了计算自由时差。
1. 关键路径是什么2. 总时差与自由时差的区别总时差是指在不延误项目完成日期或违反进度因素的前提下,某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
总时差=LS-ES=LF-EF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活动最早开始的情况下,当前活动可以推迟的时间。
自由时差=(后一活动)ES-(前一活动的)EF所以总时差影响总工期,自由时差影响紧后活动。
3. 如何计算ES,EF,LS,LF前推法来计算最早时间某一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指向它的所有紧前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的最大值。
某一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EF)=ES+T(作业时间)逆推法来计算最迟时间某一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LF)=指向它的所有紧后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某一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LS)=LF-T(作业时间)4.计算关键路径的步骤1. 用有方向的线段标出各结点的紧前活动和紧后活动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网络图(PDM)2. 用正推和逆推法计算出各个活动的ES,LS, EF, LF,并计算出各个活动的自由时差。
找出所有总时差为零或为负的活动,就是关键活动3. 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持续时间决定了项目的工期,总和就是项目工期。
自由时差例子1:打比方你有个朋友坐晚上9点的火车去合肥到火车站发现忘带身份证了,打电话让你帮他送过去,为了不耽误他赶火车你必须在9点前将身份证交给他。
那么当你交给他身份证时的时间与晚上9点之间的差距就是自由时差把身份证交给他是紧前工作赶火车是紧后工作把身份证交给他不能影响他赶火车也就是紧前工作最早完成不能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
例子2:是活动可以推迟,但是不影响后面活动按时开始的等待时间。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的计算
项目组织与管理和实物课程的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在计算总时差应该这样简述可能理直观:1、计算哪项工作的总时差,就从该工作开始,找出到终点节点的所有路径,将各路径的波形线相加的和的最小值就是总时差2、自由时差是指紧后工作的波形最小的不妥之处请大家讨论总时差与自由时差大家只要掌握如下知识点一般可以对付网络方面的考题。
1 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尚需完成时间。
计算结果若大于0,则不影响总工期。
若小于0则影响总工期。
3 自由时差=紧后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精选题解(免B)1、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如果其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且工作i -j的完成节点j在关键线路A.等于零B.小于零C.小于其相应的总时差D.等于其相应的总时差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 项目:项目是作为管理对象,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时间、资源、质量标准)完成的,具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任务。
2 项目定义:是指以书面形式描述项目目标系统,并初步提出完成方式的建议。
3 项目建议书:是对项目任务、目标系统和项目定义的说明和细化,同时作为后继的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和计划的依据,将项目目标转变成具体的工程建设任务。
4 可行性研究:是从市场、技术、法律、政策、经济、财力、环境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面策划和论证。
5BOT 融资:即“建造-运营-移交”融资方式。
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与项目的发起人签订一份特许经营权协议,政府授给项目公司以特许经营权,项目公司按照协议的要求进行项目融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直接通过建成后的工程运营收入偿还贷款,在规定的特许经营期之后,将此工程无偿转让给所在国政府。
6 里程碑事件:通常是指项目的重要事件,是重要阶段或重要工程活动的开始或结束,是项目生命期中的关键的事件。
7 总时差:总时差(TFi)为活动 i 的最早开始日期在不影响总工期条件下的机动余地,或可以推迟的总时间量,表示活动 i 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内推迟或延长但不影响总工期。
8 自由时差:自由时差(FFi)为活动 i 在不影响(不推迟)紧后其他活动的最早开始日期的情况下的机动余地,跟i 和它的紧后活动,或紧前活动的逻辑关系有关。
9 关键线路:在网络图中,项目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被称为关键线路,它决定着总工期。
(关键活动通常总时差为0)10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控制手段,在达到预定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同时,优化成本开支,将总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11 挣值法:通过分析项目目标实施与项目目标期望之间的差异,从而判断项目实施费用、进度绩效的一种方法。
12 工程质量:是指工程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现符合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中明确提出的,以及隐含的需要与要求的功能。
质量验收:质量验收是对项目和成果质量进行认可、评定和办理验收交接手续的过程。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定义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定义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是时间的两个概念,它们在航空领域、测量领域、物理学领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总时差是指一个时钟与标准时钟之间的差异,它包括了所有影响时钟精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湿度、磁场等因素。
总时差是一个相对值,因为它是以标准时钟为基准的。
自由时差是指一个时钟与标准时钟之间的差异,但是它只考虑了时钟运动所造成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排除在外。
自由时差是一种绝对值,因为它是以真空中的惯性参考系为基准的。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对于精确测量和导航系统的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航空领域中,飞机上的时钟必须与地面上的标准时钟同步,以确保飞机的航行安全和准确。
在物理学领域中,研究自由时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惯性力和引力的作用。
- 1 -。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公式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公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要是搞不清楚它们,那安排项目进度的时候可就容易出乱子啦!先来说说总时差。
总时差,简单来讲,就是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它的计算公式是:总时差 = 最迟开始时间 - 最早开始时间或者最迟完成时间 - 最早完成时间。
比如说,有个建筑项目,其中砌墙这一项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是第5 天,最迟开始时间是第 8 天。
那么通过公式计算,总时差就是 8 - 5 = 3 天。
这意味着在不影响整个项目工期的情况下,砌墙工作最多可以推迟 3 天开始。
再讲讲自由时差。
自由时差呢,是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计算公式是:自由时差 = 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 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就拿刚才那个建筑项目来说,砌墙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是第 10 天,它紧后的工作,比如抹灰,最早开始时间是第 12 天,那砌墙工作的自由时差就是 12 - 10 = 2 天。
这 2 天就是砌墙工作自己能灵活支配的时间,而且不会影响到抹灰工作按时开始。
我还记得之前参与过一个小区建设的项目。
当时负责进度安排的同事,对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有些迷糊,结果导致一些工作安排得不合理。
有个管道铺设的工作,本来计算好的总时差是 4 天,结果同事误以为只有 2 天,提前把资源调配到了这个工作上,导致其他工作因为资源不足进度滞后。
后来发现问题的时候,大家赶紧重新调整计划,费了好大的劲才让项目回到正轨。
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准确计算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至关重要。
这不仅能让我们合理安排资源,还能有效地控制项目进度,避免出现混乱和延误。
如果总时差算错了,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工期延长,增加成本不说,还可能影响到项目的交付质量。
就像前面提到的小区建设项目,因为一个小的计算失误,差点就没法按时交房,那后果可就严重啦!而自由时差要是没算对,可能会让一些工作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时间参数计算、关键线路的确定方法等考点汇总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进度控制时间参数计算、关键线路的确定方法等考点汇总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口诀来记忆:早时正向均取大,迟时逆向尽选小。
同点迟早差总差,自由时差定义找。
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0.对于其他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等于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工作的持续时间。
确定计算工期的方法是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各个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计划工期。
对于其他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等于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
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持续时间。
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如下: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可以通过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最早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或者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来计算。
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可以通过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来计算。
关键工作是指总时差最小的工作,关键线路是指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或线路上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可以用双线或粗线标注。
标号法是一种快速寻求网络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网络计划起点节点的标号值为0.2.其他节点的标号值计算公式为:bjmax{biDi-j其中bi为源节点的标号值,Di-j为工作持续时间。
3.计算出节点的标号值后,应该用其标号值及其源节点对该节点进行双标号。
4.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为网络计划终点节点的标号值。
5.关键线路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按源节点确定。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本题中有3条关键工作分别为ABCFI、ADEHI、ADEFI,关键线路长度为17,因此正确答案为C。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总时差1、概念总时差(用TFi-j表示,TF 是Total Float 的缩写)。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计算参数,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机动时间。
用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i-j与最早开始时间ESi-j之差表示或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2、计算公式编辑总时差TF=LS-ES=LF-EF3、区别编辑相应总时差的还有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所拥有的机动时间。
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表示。
总时差的含义就是,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可以耽误的时间;自由时差的含义就是,不影响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而可以耽误的时间。
(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
(2)对于无紧后工作的工作,也就是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
(3)对于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
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4、实际应用编辑在实际计算和运用中下面两个理论很重要1、本工作总时差=其后续工作各条线路自由时差的最小值+本工作自由时差2、本工作总时差=min(某项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某项紧后工作的自由时差)注:紧后工作它有时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组,因为紧后工作可能有若干个。
自由时差自由时差,指一项工作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条件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用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之差表示。
自由时差=紧后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总时差是不影响总工期的情况下该工作拥有的时差;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下拥有的时差。
单代号和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方法不一样。
最简单的例子,项目只有2个活动,活动A历时1天,活动B历时2天,此时活动A的自由浮动时间为0,因为只要A拖延,其后续活动B的最早开始时间一定受影响,但是假如我是这个项目的老板,我说这个项目4天完成就可以了,此时利用倒推法,可以算出项目A最早开始时间是第一天,最晚开始时间是第二天,总浮动时间是1天。
项目管理问答题汇总
项目时间管理问答题请结合你的实际项目经验,简要回答如下问题:(一)制定进度计划有两项重要的工具:关键路径法与关键链法,请简要介绍二者有哪些联系与区别(6分)关键路径法:任务的计划完成时间=完成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安全时间”。
即在每一个任务完成后都要加上一个安全时间(ST),总任务计划的时间等于构成该任务所有的任务的计划时间相加;关键链法:任务的计划完成时间=完成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
考虑到任务内的不确定性,在关键链的末尾附加整个安全时间,即缓冲时间(PB),活动的总计划时间=每个任务平均时间+缓冲时间(PB)。
1、关键路径法与关键链法的联系:两者都是估算项目整体周期的方法。
2、关键路径法与关键链法的区别1)关键路径法不考虑任何资源的限制,在给定活动持续时间、逻辑关系及其他制约因素下,分析项目关键路径的进度网络分析技术;关键链法考虑了人的因素和资源约束,根据有限的资源来调整项目进度计划的进度网络分析技术,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2)关键路径法使用的数据是包含安全时间的保守工期;而关键链法使用的数据是最可能工期,并把安全时间拿出来集中管理。
3)关键路径是一次就可以确定的;而关键链是不能一次就确定,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寻优的过程;4)关键路径有严格的紧前紧后关系,而关键链没有,但关键链有较复杂的逻辑关系。
5)关键路径法关注的重点是活动的浮动(弹性)时间;关键链方法不关注网络路径的总浮动时间,而是重点管理剩余的缓冲持续时间与剩余的任务链持续时间之间的匹配关系。
6)关键链计划是区间计划,比如人们经常说,本工程在明年10月份完工,所谓10月份,即是从10月1日到10月31日的一个区间;而关键路径是一个确定的时间点计划,如本工程在明年10月31日完工。
区间计划比时间点计划更临近实际。
(二)在工程实践中,找出关键路径对于项目管理有什么实际意义(6分)1、关键路径的工期决定了整个项目的工期,任何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的延迟都将直接影响项目的预期完成时间。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方法总结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的方法总结一、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1.路径分析法:首先进行路径分析,即找出所有路径上的关键活动和非关键活动。
关键活动是指没有总时差的活动,即其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迟开始时间(LS)相等,最早结束时间(EF)和最迟结束时间(LF)相等。
非关键活动是指具有总时差的活动。
2.计算最早时间(ES、EF):从开始节点开始,计算每个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结束时间(EF)。
对于非关键活动,ES等于它的前置活动的EF,EF等于ES加上活动的持续时间。
3. 计算最迟时间(LS、LF):从结束节点开始,计算每个节点的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结束时间(LF)。
对于非关键活动,LS等于它的后置活动的LS,LF等于LS减去活动的持续时间。
同时,计算出总工期(Project Duration)等于结束节点的最早结束时间(EF)。
4. 计算总时差(Total Float):总时差等于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早开始时间(ES)之差,或最迟结束时间(LF)和最早结束时间(EF)之差。
具体地,总时差等于前置活动的LF减去该活动的EF。
二、自由时差自由时差是指一个活动可以延误的最长时间,而不会影响其后续活动的开始时间。
计算自由时差的方法如下:1.找出所有非关键路径:根据总时差的计算结果,找出所有的非关键路径,即总时差大于零的路径。
2.标注活动的总时差:对于每个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标注其总时差。
3. 计算自由时差(Free Float):自由时差等于后置活动的ES减去该活动的EF。
即自由时差等于前置活动的LF减去该活动的EF。
总结: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能够帮助项目管理人员评估项目进度的灵活性和关键路径,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总时差的计算包括路径分析、最早时间计算、最迟时间计算和总时差计算,可以确定关键活动和非关键活动,以及每个非关键活动的总时差。
而自由时差则通过计算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的自由时差,确定活动的最长延误时间,从而灵活地调整项目进度。
工程项目管理-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3)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总时差用TF i—j表示;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总时差用TF i表示。
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自由时差用FF i—j表示;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自由时差用FF i表示。
注意: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知,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
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工作的自由时差是该工作可以自由使用的时间。
如果利用某项工作的总时差,则有可能使该工作后续工作的总时差减小。
3.节点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1)节点最早时间。
节点最早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节点i的最早时间用ET i表示。
(2)节点最迟时间。
节点最迟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节点j的最迟时间用LT j表示。
4.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值。
工作i与工作j之间的时间间隔用LAG i,j表示。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既可以按工作计算,也可以按节点计算。
1.按工作计算法所谓按工作计算法,就是以网络计划中的工作为对象,直接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
这些时间参数包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此外,还应计算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为了简化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中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都应以时间单位的终了时刻为标准。
如第3天开始即是指第3天终了(下班)时刻开始,实际上是第4•天上班时刻才开始;第5天完成即是指第5天终了(下班)时刻完成。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
项目组织与管理和实物课程的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
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
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
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
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工作的总时差,以E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工作的线路有EH和EJ,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波形线的和为4;CEJ,波形线的和为4;CGJ,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的总时差就是1。
工程项目管理六时差
一、总时差(Total Float,TF)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项目总工期的前提下,某个工作或活动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总时差是衡量工作浮动性的重要指标。
在项目管理中,总时差越小,工作越接近关键路径,对项目总工期的影响越大。
计算总时差的方法如下:TFi-j = LTj - ETi其中,TFi-j表示工作i-j的总时差,LTj表示工作j的最迟完成时间,ETi表示工作i的最早开始时间。
二、自由时差(Free Float,FF)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某个工作或活动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反映了工作或活动在时间上的灵活性。
计算自由时差的方法如下:FFi-j = min{ETj - ETi, LTj - ESTi}其中,FFi-j表示工作i-j的自由时差,ETj表示紧后工作j的最早开始时间,ESTi表示工作i的最早完成时间。
三、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EST)最早开始时间是指某个工作或活动可以开始的最早时间。
最早开始时间是由前一个工作或活动的最早完成时间决定的。
计算最早开始时间的方法如下:ESTi = max{前置工作j的ESTj +工作j的持续时间}四、最早完成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EFT)最早完成时间是指某个工作或活动可以完成的最早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是由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决定的。
计算最早完成时间的方法如下:EFTi = ESTi + 工作i的持续时间五、最迟开始时间(Latest Start Time,LST)最迟开始时间是指某个工作或活动必须开始的最晚时间,以确保项目总工期不受影响。
计算最迟开始时间的方法如下:LSTi = min{后续工作j的LSTj -工作j的持续时间}六、最迟完成时间(Latest Finish Time,LFT)最迟完成时间是指某个工作或活动必须完成的最晚时间,以确保项目总工期不受影响。
计算最迟完成时间的方法如下:LFTi = LSTi + 工作i的持续时间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对这六个时差的计算和分析,项目管理者可以:1. 确定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的工作具有最小的总时差,这些工作对项目总工期的影响最大,必须严格控制。
软考高项 总时差 自由时差 计算题
软考高项总时差自由时差计算题《软考高项:深入解析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题》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软考高项成为了众多IT从业者提升技能和拓展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渠道。
在软考高项考试中,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题一直是考生们比较头疼的难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全面解析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题,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难点知识。
二、总时差计算题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总时差?总时差是指两个地方的本地时间之差,包括时区差和夏令时差。
2. 总时差的计算方法以中国和美国为例,中国为东八区,美国西海岸为太平洋时区。
如果中国时间为上午10点,美国洛杉矶时间为晚上7点,那么总时差为10-7=3小时。
3. 总时差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注意夏令时的调整- 确认两地的时区差- 注意时区差和夏令时的相互影响三、自由时差计算题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自由时差?自由时差是指在总时差的基础上,特定时间点两地的实际时间差。
2. 自由时差的计算方法在已知总时差的基础上,通过加减相应的时间来计算出两地特定时间点的实际差值。
3. 自由时差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灵活运用总时差- 注意夏令时的影响- 确认特定时间点的时区和时间差四、总结和回顾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题在软考高项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考生们需要深入理解其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灵活运用解题技巧。
通过深入的学习和练习,相信每一位考生都能够轻松应对这一难点知识。
个人观点和理解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题是考查考生对时区和时间差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也是考验考生逻辑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掌握这一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协调国际业务和跨时区合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结语通过本文的深入解析,相信读者对总时差和自由时差计算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软考高项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也祝愿大家在IT行业的职业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不断提升自我,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总时差用TF i—j表示;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总时差用TF i表示。
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自由时差用FF i—j表示;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自由时差用FF i表示。
注意:
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知,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
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在网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工作的自由时差是该工作可以自由使用的时间。
如果利
用某项工作的总时差,则有可能使该工作后续工作的总时差减小。
3.节点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
(1)节点最早时间。
节点最早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节点i的最早时间用ET i表示。
(2)节点最迟时间。
节点最迟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各项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节点j的最迟时间用LT j表示。
4.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值。
工作i与工作j之间的时间间隔用LAG i,j表示。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
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既可以按工作计算,也可以按节点计算。
1.按工作计算法
所谓按工作计算法,就是以网络计划中的工作为对象,直接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
这些时间参数包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此外,还应计算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为了简化计算,网络计划时间参数中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都应以时间单位的终了时刻为标准。
如第3天开始即是指第3天终了(下班)时刻开始,实际上是第4•天上班时刻才开始;第5天完成即是指第5天终了(下班)时刻完成。
按工作计算法计算时间参数的过程如下:
(1)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
其计算步骤如下:
1)以网络计划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当未规定其最早开始时间时,其最早开始时间为零。
2)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可利用公式(3.5.3)进行计算:
EF i—j=ES i—j+D i—j(3.5.3)
式中:EF i—j──工作i—j的最早完成时间;
ES i—j──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
D i—j──工作i—j的持续时间。
3)其它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应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
ES i—j=Max{EF h—i}=Max{ES h—i+D h—i}(3.5.4)
式中:ES i—j──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
EF h—i──工作i—j的紧前工作h—i(非虚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ES h—i──工作i—j的紧前工作h—i(非虚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D h—i──工作i—j的紧前工作h—i(非虚工作)的持续时间。
4)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应等于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
T c=Max{EF i—n}=Max{ES i—n+D i—n}(3.5.5)
式中:T c──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EF i—n──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ES i—n──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D i—n──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持续时间。
(2)确定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应按公式(3.5.1)或公式(3.5.2)确定。
(3)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
其计算步骤如下:
1)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即:LF i—n=T p(3.5.6)
式中:LF i—n──以网络计划终点节点n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T p──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2)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可利用公式(3.5.7)进行计算:
LS i—j=LF i—j-D i—j(3.5.7)
式中:LS i—j──工作i—j的最迟开始时间;
LF i—j──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
D i—j──工作i—j的持续时间。
3)其它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应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即:
LF i—j=Min{LS j—k}=Min{LF j—k-D j—k}(3.5.8)
式中:LF i—j──工作i—j的最迟完成时间;
LS j—k──工作i—j的紧后工作j—k(非虚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LF j—k──工作i—j的紧后工作j—k(非虚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D j—k──工作i—j的紧后工作j—k(非虚工作)的持续时间。
(3)计算工作的总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差,或该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差,即:
TF i—j=LF i—j-EF i—j=LS i—j-ES i—j(3.5.9)
式中:TF i—j──工作i—j的总时差;其余符号同前。
(5)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
工作自由时差的计算应按以下两种情况分别考虑:
1)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本工作之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所得之差的最小值,即:
FF i—j=Min{ES j—k-EF i—j}
=Min{ES j—k-ES i—j-D i—j}(3.5.10)
式中:FF i—j──工作i—j的自由时差;
ES j—k──工作i—j的紧后工作j—k(非虚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EF i—j──工作i—j的最早完成时间;
ES i—j──工作i—j的最早开始时间;
D i—j──工作i—j的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