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微发泡技术应用介绍
发泡剂的原理与应用
![发泡剂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cbf0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6.png)
发泡剂的原理与应用1. 发泡剂的概述发泡剂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在液体或固体中产生大量气体泡沫的物质,可以用于降低材料的密度、增加材料的孔隙率,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和特性。
2. 发泡剂的分类发泡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原理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发泡剂包括:•物理发泡剂:利用物理性质使溶液或熔融物质发生快速冷却、挥发或膨胀,生成气体泡沫。
例如,压缩空气、惰性气体和水蒸气等。
•化学发泡剂:通过化学反应释放气体来产生气泡。
常见的化学发泡剂包括硬质发泡剂、软质发泡剂和固体发泡剂。
•生物发泡剂:利用生物活性的物质,在生物体内产生气体泡沫。
例如,酵母、酒石酸和糖醇等。
3. 发泡剂的原理发泡剂能够产生气泡的原理主要包括: - 溶解性原理:发泡剂在液体中溶解,并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气体,形成气泡。
- 化学反应原理:发泡剂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气体,使材料产生膨胀和孔隙结构。
- 相变原理:发泡剂在固体材料中吸收热量,发生相变,产生气体泡沫。
4. 发泡剂的应用发泡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建筑材料领域•聚苯乙烯泡沫板(EPS):EPS是一种常用的建筑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
•聚氨酯泡沫材料(PU):PU泡沫材料常用于建筑隔热、密封和减震等方面。
4.2 包装材料领域•聚乙烯发泡片(PE):PE发泡片广泛用于包装电子产品和易碎物品,能够起到减震和保护的作用。
•聚酯发泡片(PET):PET发泡片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和器械的包装。
4.3 汽车制造领域•发泡聚氨酯:汽车座椅、车身部件和隔音材料常采用发泡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减震和隔音效果。
•聚丙烯发泡材料:聚丙烯发泡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被广泛用于汽车内饰、车顶和车身板等方面。
4.4 食品工业领域•食品膨化剂:食品膨化剂利用发泡剂的作用,在食品中产生气泡,达到膨化和酥脆的效果。
例如,薯片、爆米花和泡芙等。
4.5 其他应用领域•化妆品:发泡剂广泛应用于洗面奶、沐浴液和洗发露等化妆品中,帮助产生丰富的泡沫。
化工发泡工艺技术
![化工发泡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1d55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4.png)
化工发泡工艺技术化工发泡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中。
它能够将液体化学品通过发泡,形成一种轻质、膨胀的固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发泡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原料选择、发泡剂的使用、发泡条件和发泡工艺控制等几个方面。
首先,原料的选择对于发泡工艺技术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聚合物是常用的发泡材料,主要包括聚苯乙烯、聚氨酯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其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成本以及产品的最终要求。
其次,发泡剂的使用也是决定发泡效果的关键因素。
发泡剂是促使液体化学品发生发泡反应的物质,一般分为物理发泡剂和化学发泡剂两大类。
物理发泡剂主要通过调整温度和压力来实现发泡效果,而化学发泡剂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来实现发泡。
不同的发泡剂具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和发泡性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发泡条件也是关键的技术参数。
发泡温度、压力、时间等条件对于发泡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材料和要求需要不同的发泡条件,需要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发泡工艺的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控制发泡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能够有效避免产品的缺陷,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发泡工艺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化工发泡工艺技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艺技术。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发泡剂的使用、控制发泡条件和发泡工艺的控制,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发泡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化工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发泡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发泡工艺原理
![发泡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83ef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1.png)
发泡工艺原理1. 引言发泡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通过在材料中注入气泡或发泡剂,使材料形成多孔的结构。
发泡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轻质、吸音、隔热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发泡工艺的原理及其应用。
2. 发泡工艺原理发泡工艺的原理是在材料中引入气体,使其形成气泡结构。
一般使用两种方法进行发泡: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
2.1 物理发泡物理发泡是指通过力的作用,在材料中形成气泡。
常用的物理发泡方法有以下几种:2.1.1 发泡剂引入法将发泡剂与材料混合,通过机械搅拌或喷射的方式将发泡剂分散到材料中,然后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使发泡剂挥发产生气泡。
这种方法适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发泡。
2.1.2 气体注入法将气体注入材料中,通过增加材料内部的气体含量,使其形成气泡结构。
常用的气体有空气、氮气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发泡。
2.1.3 物理发泡机械法通过机械作用,如搅拌、振动、压缩等,使材料中的气体形成气泡。
这种方法适用于泥土、混凝土等材料的发泡。
2.2 化学发泡化学发泡是指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材料发生发泡。
常用的化学发泡方法有以下几种:2.2.1 发泡剂分解法将发泡剂添加到材料中,通过热或化学反应使发泡剂分解产生气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聚合物材料的发泡。
2.2.2 发泡剂反应法将发泡剂添加到材料中,通过与材料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气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发泡。
3. 发泡工艺应用发泡工艺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3.1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发泡材料被用于隔热、隔音和保温。
例如,发泡聚苯乙烯(EPS)被用作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其多孔结构可以降低热传导和声音传播,提高建筑的能效。
3.2 汽车领域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发泡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减轻车身重量、吸音和隔热。
例如,发泡聚氨酯被用作汽车座椅的填充材料,其轻质多孔的结构可以减轻车身重量,并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3.3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泡材料被用于降低飞机和航天器的重量,提高燃料效率。
发泡剂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研究
![发泡剂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4543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d.png)
发泡剂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研究发泡剂是一类在化工、建筑、食品、医药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化学品。
它可以在液体中产生气泡,使液体变得蓬松轻盈,有很多种类和特点,下面就对发泡剂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研究进行一番探讨。
一、发泡剂的种类及特点1. 生物发酵类发泡剂生物发酵类发泡剂是利用生物发酵方法制成的发泡剂,具有环保、可降解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和生活用品等领域。
这类发泡剂制备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原料,对环境无污染,对人体无害,是发泡剂种类中的一种新兴型产品。
2. 有机发泡剂有机发泡剂是利用有机物质制成的,它具有燃烧时能释放出水和无害气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
有机发泡剂可以改善材料的隔热性能,降低能耗,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效果,是发泡剂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3. 矿物发泡剂矿物发泡剂是利用矿物质制成的,其特点是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
矿物发泡剂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保温材料、工业设备隔热材料等。
矿物发泡剂因其具有不易挥发、低成本等优点,逐渐成为工业领域中的主要发泡剂。
4. 混合发泡剂混合发泡剂是将生物发酵类发泡剂、有机发泡剂、矿物发泡剂等各种发泡剂混合而成的一种复合型产品,它综合了各种发泡剂的优点,具有稳定性好、发泡效果明显等特点。
混合发泡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装饰等领域,成为了发泡剂市场中的一大亮点。
二、发泡剂的应用研究1. 发泡剂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研究食品行业是发泡剂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发泡剂在冰淇淋、饼干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食品行业对发泡剂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对于发泡剂的生物性、健康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品行业对生物发酵类发泡剂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增多,生物发酵类发泡剂因其具有环保、可降解的特点,被食品行业所青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 发泡剂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建筑领域是发泡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尤其是在建筑保温材料方面。
发泡剂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还能减少建筑物的能耗,节约能源。
化学发泡知识总结报告
![化学发泡知识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23d3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5.png)
化学发泡知识总结报告化学发泡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对化学发泡的原理、应用和安全性进行总结。
化学发泡是指使用化学方法使液体或固体产生气泡的过程。
在化学发泡中,通常会使用气体发生剂、发泡剂和稳定剂。
气体发生剂是产生气体的物质,常见的气体发生剂包括碳酸氢钠、过氧化氢和硫酸铵等。
当气体发生剂与另一种物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体,从而形成气泡。
发泡剂是用来降低液体或固体表面张力,使气泡形成的物质。
常见的发泡剂有肥皂、洗衣粉和发泡膏等。
发泡剂能降低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张力,从而使气体在其中形成气泡。
稳定剂能增加气泡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
稳定剂常用的有明胶、黏土和聚合物等。
稳定剂能够包覆住气泡,增加其表面张力,使其能够长时间存在而不易破裂。
化学发泡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在食品加工中,化学发泡可以使面包、蛋糕和泡沫糖等食品膨胀,增加口感。
在化妆品中,化学发泡可以使洗面奶和洗发水产生丰富的泡沫,增加洁净感。
在建筑工程中,化学发泡可以制备轻质材料,减轻建筑物的重量,提高隔热性能。
同时,化学发泡也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乳胶漆和泡沫塑料等的生产中。
虽然化学发泡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许多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需要关注其安全性。
化学发泡中产生的气体有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例如,当泡沫塑料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发泡产品时,应注意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人体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化学发泡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它通过使用气体发生剂、发泡剂和稳定剂使液体或固体形成气泡。
化学发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其安全性。
只有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发泡产品,我们才能享受到其带来的益处,而不会受到危害。
全方位解析风靡全球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微发泡
![全方位解析风靡全球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微发泡](https://img.taocdn.com/s3/m/6ef6896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1.png)
全方位解析风靡全球的汽车轻量化技术——微发泡一、微发泡技术发展概述(一)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先提出微发泡的概念,希望在制品中产生高密度的封闭泡孔,从而在减少材料用量的同时提高其刚性,并避免对强度等性能造成的影响。
(二)推广应用Trexel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中成立并获得MIT的所有专利授权,将微发泡技术商品化并继续大力发展,现在已在世界各地获得70多个相关的专利。
微发泡技术现已成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革新技术在全世界被广泛使用。
微发泡技术的使用先从美国、欧洲开始,再延伸到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虽然在中国刚刚起步,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用户正在迅速增长。
二、基本原理微发泡(Microcellular Foaming)是指以热塑性材料为基体,制品中间层密布尺寸从十到几十微米的封闭微孔。
微发泡成型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1、首先是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或氮气)溶解到热融胶中形成单相溶体;2、然后通过开关式射嘴射入温度和压力较低的模具型腔,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引发分子的不稳定性从而在制品中形成大量的气泡核;3、这些气泡核逐渐长大生成微小的孔洞。
三、技术特点及优势(一)制品重量约减少10-20%微发泡技术工艺在减轻重量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用PBT、填充尼龙和ABS等不同树脂材料来生产制件,该工艺能够在保证制件结构强度不发生很大变化前提下,将其重量减少10%,降低制品的材料成本。
此技术与结构发泡不同,微结构更加规整,同时微孔的分布更加均匀。
对于小型薄壁制品,此工艺的注塑速度非常快,而且晶核都是瞬间形成的,因此,不会出现微孔熔融的现象。
(二)缩短注塑周期因为微发泡的填充是比较快的,而且不用保压,所以在填充保压上可以把时间省下来,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
一般可以减短周期15%至40%,视产品及模具设计而定。
(三)降低模穴压力,延长模具寿命模穴压力是指塑料充满型腔后建立的压力。
对于塑料制品设计者来说,模腔内部压力是令他们头痛的“一号敌人”。
发泡剂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研究
![发泡剂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d946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7.png)
发泡剂的种类特点及应用研究发泡剂是一种能够使物质产生发泡现象的物质,它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泡沫、绝缘材料等众多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发泡剂的种类越来越多,每种发泡剂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1. 物理发泡剂物理发泡剂主要是以升华或挥发为主要手段,使物质在固态、液态或气态状态下产生气泡,从而实现发泡。
常用的物理发泡剂包括钠盐、钾盐等。
物理发泡剂的特点:(1)发泡均匀,孔隙度高,表面光洁度好,但气泡大小难以控制。
(2)加入后不会影响原料的化学特性,在加工时易于控制。
(3)质量稳定,不易分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应用领域:(1)塑料加工领域:常用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材料的制备。
(2)建筑材料领域:主要应用于泡沫塑料、岩棉等材料的制备。
化学发泡剂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使物质内部产生气泡,从而实现发泡。
常用的化学发泡剂包括氯化亚铁、氯化钙、过氧化氢等。
(1)气泡大小可控,孔隙度可调。
(2)能够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影响其机械性能。
(1)橡胶加工领域:通过化学发泡剂制备橡胶泡沫材料,用于汽车、轮船、建筑等领域。
生物发泡剂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或酶类反应使物质产生发泡。
目前,生物发泡剂正在成为发泡剂的新热点。
(1)环保、生物降解性佳。
(2)发泡体积大,孔隙度高。
(3)生产成本高,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1)可用于制备食品、饮料、药品等。
总而言之,无论是物理、化学还是生物发泡剂,每种发泡剂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在今后的研究和开发中,应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和优化,以获得更好的发泡效果和经济效益。
pu发泡_精品文档
![pu发泡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27f93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4.png)
pu发泡标题:PU发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引言:PU发泡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现代化工技术,通过将化学材料多种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并发生膨胀,形成具有闭孔结构的聚氨酯泡沫材料。
本文将从PU发泡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PU发泡技术的原理PU发泡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生成聚氨酯,并在反应中引入发泡剂,使反应体系发生膨胀并形成泡沫结构。
PU 发泡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以及适宜的发泡剂和工艺条件。
通过调整反应组分的配比和发泡剂的添加量,可以控制PU泡沫的孔隙度、孔径和力学性能等。
二、PU发泡技术的应用领域1. 建筑与装饰:PU泡沫材料在建筑隔音、隔热和保温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例如,在屋顶和墙壁中使用PU泡沫材料可以有效隔断外部环境的温度和噪音,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2. 汽车工业:PU泡沫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用于座椅、车门、仪表板等部件的填充和缓冲材料。
其优良的吸能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3. 包装行业:PU泡沫材料可以用于产品的保护和包装,例如电子产品、玻璃器皿等易碎品的包装。
由于PU泡沫材料具有轻质、柔软和防震的特点,能够有效保护产品免受外部冲击的破坏。
4. 航空航天工业:PU泡沫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可用于飞机内部设备的隔热、隔音和减震等方面。
由于PU泡沫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能够满足航空器对重量和性能的严格要求。
5. 体育用品制造:PU泡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材的制造,如运动鞋的中底材料、体操垫的填充材料等。
PU泡沫材料的舒适性和吸能性能使得体育器材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和舒适。
三、PU发泡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 PU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热隔热性能和声隔音效果,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 PU泡沫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重量轻,能够减轻结构负荷,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 PU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加工性能,可根据需要进行成型加工,并可以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使用。
化学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
![化学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43c287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1.png)
化学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好嘞,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话题——化学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
这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特复杂,不过别担心,我会把它讲得简单明了,保证让你听得懂。
咱们先从微发泡说起。
微发泡,顾名思义,就是把材料里面弄进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就像小朋友在水里玩泡泡一样,让材料变得轻盈又有趣。
这工艺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说汽车配件、家电外壳、甚至是玩具。
嘿,你想想,如果玩具做得太重,小朋友怎么玩得动呢?所以,这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说到注塑成型,这个过程也挺有意思的。
想象一下,把一种塑料放进机器里,经过加热融化,然后像挤牙膏一样,把它挤进模具里。
等冷却之后,就成型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用微发泡工艺,材料里就会有很多小气泡。
这样一来,材料的密度就降低了,轻便又省料。
因为这些气泡的存在,材料的隔热性能和抗震性能都能得到提升。
真的是一举两得,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好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用化学发泡而不是物理发泡呢?嗯,这个问题问得好!物理发泡就是用气体,比如空气、氮气等。
而化学发泡就像做蛋糕,里面要加一些化学药品,反应之后就会产生气体。
这样产生的气体更均匀,泡沫结构也更稳定,最终产品的质量就高很多。
化学发泡还能在低温下进行,这对很多对温度敏感的材料来说,简直是个大福音。
再说说这个工艺的优势。
成本低。
通过微发泡,材料用得少,生产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企业的利润也跟着水涨船高,老板们乐得合不拢嘴。
环保也有一席之地。
材料轻了,运输成本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自然就少了,这可是为地球妈妈出了一份力啊。
产品的性能提升,轻便、强度高,还能抗摔,这些好处可都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化学微发泡也不例外。
比如,工艺控制就比较复杂,需要严格把控温度、压力和发泡剂的用量,稍微马虎一点,可能就会影响产品质量。
原材料的选择也得小心,不能随便用,不然出问题可就麻烦了。
工艺是个细活儿,得用心。
化学微发泡注塑在汽车门内饰板的应用
![化学微发泡注塑在汽车门内饰板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d6aab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7.png)
化学微发泡注塑在汽车门内饰板的应用刘臻青【摘要】为了通过汽车内饰注塑零件的轻量化以降低整车燃油消耗,该文论述了化学微发泡注塑在汽车门内饰板中的应用.通过对化学微发泡注塑工艺原理的介绍及工程力学计算公式的运用,分析出减重目标及初始注塑壁厚,并在综合考虑减重目标、泡孔状态的稳定性及零件的性能后,确定出最为合适的发泡厚度和材料的弯曲模量.在满足刚度要求的基础上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最终将化学微发泡注塑工艺成功地应用在某量产车型门内饰板上,实现了23%的减重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汽车内饰注塑零件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化学微发泡注塑;汽车门内饰板;聚丙烯;轻量化;弯曲模量【作者】刘臻青【作者单位】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我国在2014年正式发布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强制性国家标准,根据标准要求,到2020年我国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需降低到5.0L/100km。
除此之外欧盟、美国及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也对汽车燃油消耗做出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世界各大汽车制造企业为了应对新的标准纷纷加大了新能源车的研发,另一方面着力改善传统发动机的燃油利用效率。
根据美国能源署的统计,整车质量每下降10%燃油经济性提高5.1%,汽车的其他排放物也会相应降低。
所以塑料零件的轻量化成为减轻整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内饰板作为重要的汽车内饰零件主要由塑料注塑工艺制造,成为塑料轻量化研究的重点。
文章论述了某车型采用化学微发泡工艺,通过门内饰板的注塑与发泡厚度的确认并考虑化学发泡注塑聚丙烯材料弯曲模量的性能要求,在满足门饰板刚度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零件减重的目的。
1 化学微发泡注塑工艺过程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微发泡聚合物材料加工主要采用物理发泡技术,而化学微发泡注塑工艺的研究报道很少。
微发泡注塑技术有降低锁模力、提高产品尺寸精度及缩短成型周期等诸多优势。
化学发泡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化学发泡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f3d63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7.png)
化学发泡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对各种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材料制备领域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在此领域中,化学发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轻量级、高强度、高复合材料等。
本文将探讨化学发泡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一、化学发泡技术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发泡技术的基本原理。
化学发泡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来形成泡沫结构的一种方法。
在材料制备中,通常使用的发泡剂是气体发生剂或化学发生剂,由其引起的化学反应会产生气体,然后通过材料中的多孔介质扩散和释放出来,最终形成特定的泡沫结构。
二、化学发泡技术在材料制备中的应用2.1 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制备化学发泡技术可以制备聚合物泡沫材料,这种材料是随着市场需求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产物。
聚合物泡沫材料具有轻质、保温、吸音、缓冲等一系列的优异性能。
常见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包括聚苯乙烯泡沫(EPS)、聚氨酯泡沫(PU)和聚乙烯泡沫(PE)等。
这些材料的制备通常采用化学发泡技术,发泡剂包括水蒸气、氮气、醇类等,其优点在于可控性好、稳定性高。
2.2 金属泡沫材料的制备化学发泡技术还可以制备金属泡沫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轻量、高强度、高温稳定性等特点。
在制备金属泡沫材料时,首先需要选用与发泡剂相容的金属粉末,并将其与发泡剂混合在一起。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发泡剂在材料中产生气泡,并协助金属粉末形成多孔结构。
因此,化学发泡技术在制备金属泡沫材料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3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化学发泡技术也被应用于制备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
CNT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制备CNT复合材料时,化学发泡技术可以用于控制多孔结构的形态和大小,从而使CNT相互交错和连通,并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三、化学发泡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化学发泡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化学发泡技术将继续推进制造材料的性能,同时也将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发泡剂类型,来制备更加多样化的材料。
微量发泡工艺技术
![微量发泡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a087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3.png)
微量发泡工艺技术微量发泡工艺技术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可以将气体微量掺入液体或固体中,从而形成一种泡沫状物质。
这项技术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领域,如建筑材料、环保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并为这些领域带来了许多创新和突破。
首先,微量发泡工艺技术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建筑材料往往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低的导热性能,这限制了其在节能、隔音等方面的应用。
而通过微量发泡工艺技术,可以将气体微量掺入建筑材料中,使其形成泡沫状结构,从而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密度和导热系数,提高了其绝缘性能和隔音性能。
因此,微量发泡工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例如发泡混凝土、泡沫玻璃等。
其次,微量发泡工艺技术还在环保材料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对环保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微量发泡工艺技术可以利用废弃物或可再生资源,通过掺气体微量发泡,制备出环保材料。
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性能,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例如,废弃塑料可以通过发泡技术制备成为轻质隔热材料,废纸可以通过发泡技术制备成为防火隔音材料。
最后,微量发泡工艺技术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医学材料往往需要具备较低的密度、较高的孔隙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微量发泡工艺技术可以通过掺气体微量发泡,使得生物医学材料具备这些特点。
例如,发泡聚合物可以用于制备人工骨骼和人工心脏瓣膜等医疗器械,其具有良好的承受能力和生物相容性。
综上所述,微量发泡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微量发泡,可以将气体微量掺入材料中,从而大大改善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无论是在建筑材料、环保材料还是生物医学材料领域,微量发泡工艺技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个领域带来了许多创新和突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微量发泡工艺技术将会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发泡实验微泡中能量
![发泡实验微泡中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dbe8b9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d.png)
发泡实验微泡中能量
摘要:
一、引言
二、发泡实验的背景与原理
三、微泡中的能量储存与应用
四、我国在发泡实验微泡中能量研究的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能源技术不断涌现。
发泡实验微泡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储存方式,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发泡实验微泡中的能量储存与应用,以及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进展。
二、发泡实验的背景与原理
发泡实验微泡是一种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微小气泡,通常由表面活性剂和气体组成。
发泡实验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在气体和液体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界面,使气泡能够稳定地存在于液体中。
发泡实验微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用于储存和传递能量。
三、微泡中的能量储存与应用
1.储存能量:发泡实验微泡可以储存气体、液体和热量等多种能量形式。
由于其体积小、质量轻,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传递能量:发泡实验微泡可以作为能量传递的载体。
例如,在太阳能发电中,微泡可以提高光吸收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
四、我国在发泡实验微泡中能量研究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发泡实验微泡中能量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还成功研发了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泡实验微泡制备技术和设备。
此外,我国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世界各国的科研团队共同推动发泡实验微泡中能量研究的进展。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发泡实验微泡在能量储存和传递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微泡的稳定性、制备工艺和能量转换效率等。
气液反应应用微气泡
![气液反应应用微气泡](https://img.taocdn.com/s3/m/d5e5f44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d.png)
气液反应应用微气泡
微气泡技术在气液反应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潜力,它可以提高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传质效率、增加反应速率,并有助于实现更加精细化的反应控制。
以下是一些气液反应应用中微气泡技术的典型应用:
1.水处理:微气泡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例如在废水处理
中用于气浮法,通过微气泡将悬浮物质浮起,便于后续的固液
分离。
2.生物化工:在生物反应器中引入微气泡,可以提高氧气的传递
效率,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这在生物发酵和生物降
解等领域有应用。
3.医药制造:微气泡技术可以用于药物的微粒化和混合,提高药
物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4.化学合成:在有机合成过程中,微气泡技术可以改善反应的传
质性能,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5.食品加工:在食品工业中,微气泡技术可以用于奶制品的脱脂、
果汁的浓缩等,提高生产效率。
6.金属提炼:在冶金过程中,微气泡技术可用于金属的提炼和分
离过程,提高反应效率。
总的来说,微气泡技术通过提高气液界面的表面积,改善气体的分散性,可以在气液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耗、改善产品质量。
聚氨酯胶粘剂的微发泡
![聚氨酯胶粘剂的微发泡](https://img.taocdn.com/s3/m/4c8790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7.png)
聚氨酯胶粘剂的微发泡聚氨酯胶粘剂的微发泡,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的感觉?其实呢,咱们平时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说到聚氨酯,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耐磨的鞋底,或者是家里的沙发,这可都是聚氨酯的“杰作”。
可是,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它在胶粘剂里的一个小秘密——微发泡。
嘿,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东西哦!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在家里搞装修,突然发现某个家具和墙壁之间的缝隙大得让人不忍直视。
哎,这可怎么办呢?别急,这时候聚氨酯胶粘剂就派上用场了。
它的微发泡特性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师,轻轻一涂,瞬间填满那些小缝隙。
那发泡的感觉就像是给你的家具穿上了一件温暖的外衣,瞬间稳稳地贴合上去。
真的是稳如老狗啊,完全不怕那些日常的小撞击。
你可能会问,这个发泡是怎么回事呢?聚氨酯胶粘剂在使用的时候,会释放出一些气体,形成微小的气泡。
就像是做蛋糕时,面糊里加点空气,烤出来就松软可口。
这些小气泡在胶粘剂里不仅让它的粘合力更强,还能提高一些隔热性能。
试想一下,如果你用这种胶水粘了一个窗户,冬天来了,外面的冷风再也不敢侵扰你的小家。
真是省电又省心,简直就是居家必备的“宝藏”。
聚氨酯胶粘剂的微发泡特性可不仅仅是为了粘牢东西,它还帮我们解决了许多其他问题。
比如说,想象一下,一些建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磕碰,这时候微发泡的胶粘剂可以帮助缓冲一下,保护材料不被损坏。
就好比一位贴心的朋友,总是在你身边,默默地为你挡下那些不必要的伤害。
咱们再来说说它的应用。
聚氨酯胶粘剂几乎无处不在。
无论是汽车、家具,还是电子产品,甚至是鞋子,都是它的“战场”。
你想啊,那些时尚的运动鞋,轻便又舒适,背后少不了它的功劳。
微发泡让鞋底更柔软,走起来就像踩在云朵上一样,真是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耐磨性也提升了,买一双鞋子就能穿个几年,简直是“划算得发光”。
如果说聚氨酯胶粘剂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那么它的微发泡特性就是它的超级技能。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走进一家家具店,看到那些华丽的家具,背后少不了它的助力。
化学微发泡注塑在汽车门内饰板的应用
![化学微发泡注塑在汽车门内饰板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4279339b89680202d825aa.png)
化学微发泡注塑在汽车门内饰板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8-27T10:17:48.5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武文刘春龙[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私有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对汽车生产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私有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对汽车生产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注塑工艺是汽车内部塑料制品的制作工艺之一,在汽车内板注塑工艺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问题较多,实际注塑效果不是很好。
文章对化学微发泡注塑在汽车门内饰板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微发泡注塑;汽车门;内饰板1前言在注塑产品中,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客户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给制造商带来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既可以提升产品品质,又能降低成本的合适技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先提出了微发泡的概念,期望在制品中形成高密度的封闭气泡孔,从而减少原料使用量的同时适当提升其强度,以免对性能造成影响。
微发泡(MicroCellularFoaming)是一种物理发泡技术,它是以热塑性材料为基体,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使得制品里密布从十到几十微米不等的封闭气泡微孔。
美国Trexel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中成立并获得了MIT的所有专利授权,将微发泡技术产品化并大力推广,目前在全球已累积获得70余项专利,MuCell微发泡技术已发展成为一种在注塑成型中非常成熟的革命性产品,在全球都被广泛采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量用户在商用设备、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品中应用广泛,全球知名的很多OEM厂商已经要求在他们的产品上应用MuCell技术。
同时Trexel也跟全球知名的注塑机生产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海天(Haitian)、日精(Nissei)、雅宝(Arburg)、恩格尔(Engel)、米拉克隆(Milacron)、哈斯基(Husky)、克劳斯马菲(KraussMaffei)、住友德马格(Sumitomo-Demag)、日钢(JSW)、东芝(Toshiba)等。
微发泡工艺
![微发泡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8c3d90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4.png)
微发泡工艺微发泡工艺是一种新兴的高性能材料制备技术,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该工艺是在高压、高温、高速的条件下将具有发泡性质的聚合物材料注入模具中进行制造。
在注入模具中的聚合物材料会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微小气泡,并在固化过程中保留住气泡的结构,从而制造出具有优良性能的微发泡材料。
与传统的发泡材料相比,微发泡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 能够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微发泡材料的主要特点是空气泡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之间。
因此,在相同密度下,微发泡材料的表面积比传统的发泡材料要大很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更强。
这使得微发泡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其在重要领域的应用得以实现。
2. 具有很好的隔音、隔热性能微发泡材料中的气泡体积很小,密度很低,而气体的热导率比固体低很多。
因此,微发泡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热静音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3. 具有良好的防震、抗冲击性能由于微发泡材料结构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泡沫结构,可以吸收冲击和震动,使得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防震、抗冲击性能。
因此,在汽车、电子制品、包装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 可以制造出更轻、更薄的材料由于微发泡材料的密度较低,比传统的发泡材料更轻薄,因此可以制造出一些更轻、更薄的材料。
在节能环保方面,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在微发泡工艺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1. 微发泡材料在注入模具中发泡的时间要控制好,否则会影响材料的成型质量。
2. 材料的密度、含气量、气泡尺寸等指标需要合理调节,以达到理想的物理性能。
3. 在整个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温度、压力、时间控制等各个环节,以保证材料的制备质量。
微发泡工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建筑、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制品、包装等。
随着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微发泡材料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有望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
微纳米气泡产生机制及应用现状
![微纳米气泡产生机制及应用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506727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6.png)
微纳米气泡产生机制及应用现状微纳米气泡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气泡,其尺寸通常在微米至纳米级别。
与传统的气泡相比,微纳米气泡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较长的寿命,同时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传质速率。
微纳米气泡的产生机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超声波振荡法、电解法、超临界流体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在液体中产生微小的空腔结构,形成微纳米气泡。
超声波振荡法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利用超声波的振荡作用使液体中的气体分子聚集形成气泡。
当超声波穿过液体时,液体中的气体分子受到超声波的压力变化而聚集形成气泡。
随着超声波的作用时间延长,气泡逐渐增大,最终形成微纳米级别的气泡。
超声波振荡法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长的存在时间,适用于多种领域的应用。
电解法是另一种产生微纳米气泡的常用方法。
它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场来产生微纳米气泡。
当电场作用于电解质溶液时,溶液中的正负离子会向电极移动,形成电解质层。
在电解质层中,正负离子的扩散和反应会产生微小的空腔结构,形成微纳米气泡。
电解法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长的存在时间,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学影像等领域。
超临界流体法是产生微纳米气泡的一种新兴方法。
它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在高压高温条件下将气体溶解到液体中,形成超饱和状态。
当超临界流体迅速降压时,溶解的气体会迅速析出形成微纳米气泡。
超临界流体法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高的稳定性,适用于药物传递、纳米材料制备等领域。
微纳米气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生物医学领域,微纳米气泡可以作为药物传递的载体,通过控制气泡的尺寸和表面性质,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和释放。
在环境领域,微纳米气泡可以用于水处理和废气净化,通过气泡的高比表面积和传质速率,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在能源领域,微纳米气泡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和储能设备,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和储能密度。
此外,微纳米气泡还可以用于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等领域。
微纳米气泡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气泡结构。
硅橡胶化学发泡
![硅橡胶化学发泡](https://img.taocdn.com/s3/m/5a7854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2.png)
硅橡胶化学发泡硅橡胶化学发泡是一种常见的发泡材料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的隔热、吸音、防震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
本文将从制备过程、应用领域和优势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制备过程硅橡胶化学发泡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将硅橡胶、发泡剂、交联剂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最佳发泡条件。
2. 发泡体制备: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放入发泡模具中,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膨胀,形成发泡体。
3. 固化处理:发泡体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化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应用领域硅橡胶化学发泡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建筑领域:硅橡胶化学发泡材料可以用于建筑隔热、保温、防水等方面,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2. 汽车领域:硅橡胶化学发泡材料可以用于汽车隔热、降噪、减震等方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提高行车安全性。
3. 电子领域:硅橡胶化学发泡材料可以用于电子产品的保护和绝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优势硅橡胶化学发泡具有以下优势:1. 良好的隔热性能:硅橡胶化学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减少热量传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优秀的吸音效果:硅橡胶化学发泡材料可以吸收声波的能量,减少噪音传播,提供舒适的环境。
3. 高弹性和柔软性:硅橡胶化学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性,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应用需求。
4. 耐候性和耐老化性:硅橡胶化学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使用。
硅橡胶化学发泡作为一种常见的发泡材料制备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通过合理的制备过程和应用,可以为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提供高性能的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微发泡技术应用介绍
1.1 微发泡材料简介
发
泡材料
发泡
完成注塑
注塑致密表皮层
均匀发泡芯层
会通Core back 法注塑制件截面图
1.2 微发泡原理
1.2 微发泡原理
发泡材料
发泡
完成注塑
注塑
发泡芯层
会通常规法注塑制件截面图
10-25%;
2.1 微发泡材料特点
●表面致密可喷漆、涂层、印刷;
●隔热、吸音、缓冲性能优良;
●减少材料用量20-40%,更可以设计具有薄壁结构的制品来降低制
品的材料成本。
30-50%,减少毛边,降低能耗,延长了模具寿命;
15-30%,增加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由于超临界流体引起的熔体粘度的降低,同等射胶速度条件下微发泡的射胶压力较常规工艺压力峰值降低了34%;
2.2 较低的注塑压力(资料研究内容)
◆模穴压力减少57%
◆减少毛边,减少应力,延长模具寿命,降低锁模力;
Peak CP = 448 bar
Peak CP = 1045 bar
Screw position
Solid (传统的)
Micro-foaming(微发泡)
2.3 较低的模腔压力(资料研究内容)
物性损失与减重的平衡
微发泡粒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冲击强度影响
拉伸强度影响2.4 微发泡材料减重与性能关系
-生成尽可能多的小孔径的泡孔-平衡皮层与中间发泡芯层的厚度比例
-引入填料或者是玻纤类物质-控制制件流长比(建议100以内)
-皮层厚度可增加弯曲强度
常规材料发泡材料
2.5 成型周期缩短
成型周期
1、熔体粘度降低,射胶时间更短;
2、无需保压时间;
3、实体层温度降低,更短的冷却时间;
2.6 翘曲变形改善
交付能力
Uniform Cell Structure
2.7 产品设计灵活性
4mm ,加强筋1∶1,增加设计空间。
◆微发泡制件允许一定的制件厚度变化过度以及
熔体流动长度
备注:壁厚过度变化大存在导致翘曲变形的风险收缩不均
Supercritical fluid (SCF)
3.1 压力-温度方式控制发泡质量
②冷却不足造成气体爆裂
③熔体强度弱造成凹坑
①
气泡受到拉扯造成表面银丝
④SCF 析出滞留于模壁与
熔胶之间造成涡流纹路
3.2 表面质量产生机理
P>Pg
Partial Foaming
P < Pg
3.4
泡孔控制改善表面演示
3.4 改善表面效果展示
不同条件控制泡孔孔径的注塑外观质量
纯发泡注塑成型制件,表面质量差
3.4 改善表面效果
PP+EPDM-TD20材料材料注塑脚踏板左右护板,由于材料熔体熔体强度较弱,表面支撑不足导致的表面“
塌陷”形成凹坑不良;
提高材料熔体强度设计,表面凹坑
不良解决;
材料改善前后注塑件对比图
3.5 材料设计改善表面质量
3.6 微发泡表面质量改善其他方案
型腔反压技
术模具快速变
温
共注塑技术模内装饰技
术
微发泡表面质量控制
偏向度
熔融张
力
气泡偏向生长
通用发泡PP
3
5
①
4.1 泡孔形貌控制技术
※ 注塑模具:门护板(330×230mm 可变壁厚)※ 成形机:KS 1200t 注塑机
※ 成型工艺:(Core back 工艺)
※ 发泡减重:Core back 成形降重22.1%
泡孔均匀
备注:泡孔保持与材料熔体强度防止泡孔并泡能力密切相关!
4.1 泡孔形貌控制技术
技术特点
•制品重量约减少15-30%;
•注射压力约降低30-50%,锁模力降低20%;
•循环周期减少10-15%;会通特点
•泡孔孔径、分布更优异(泡孔直径达
60um左右);
•具备三种外观、两种技术路线的微发泡全面方案提供者;
•微发泡材料种类开发全面(发泡PP、发泡HIPS、发泡ABS
等);
坚实皮层
5.1 会通特色与优势:出色的泡孔结构
5.2
微发泡材料特征和会通材料优点
发泡减重主要技术会通优势
化学微发泡由于泡孔达到微米级,因此对于性能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目前在汽车部件使用,我司的经验值为发泡减重控制在20-25%为佳,部分对于强度要求较低的制件,减重25-30%。
微发泡材料配方设计、泡
孔孔径控制、体积泡孔密
度、微发泡材料的应用研
究。
我司微发泡材料泡孔孔径较小,
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泡孔孔径
分布均匀,微发泡应用研究开
展全面;微发泡材料种类多,
合作客户广泛。
竞争对手会通产
品
区域内统计泡孔平均孔径280um
区域内统计泡孔平均孔径78um
5.3 特色:更优异的泡孔结构
把手
解决表面缩痕,降低制件重量重实现轻量化
会通超临界微发泡材料在良好发泡效果的基础上保持良
外观
制件断面显微图
量,隔音降噪。
合肥会通微发泡材料:发泡效果更好,泡孔结构更小、更均匀
5.4 典型应用案例——把手及吸尘器发动机罩盖
品牌汽车旁侧板
会通汽车门板专用发泡材料在某汽车侧板项目试制件,门护板由原2.1mm 发泡到2.8mm 厚度,通过配方优化发泡后的门护板达到国际品牌汽车门护板标准要求。
同时,制件外观达到常规材料皮纹面效果,可
以直接作为内饰外观面,无需蒙皮处理。
皮纹面外观良好,可以直接作为汽车内饰外观
件使用,表面无筋位收
缩痕。
强度高,韧性好,收缩率低。
制件模具为2.0mm ,发泡后为2.8mm ,制件测试通过汽车门护板标准要求,制件减重23%。
5.5 典型应用案例——门护板
KB02407-2E,100
倍
5.6 典型应用案例——
电视机后盖
汽车连接板
微发泡PP+EPDM-T20采用微发泡技术实现整体减重:微发泡PP+EPDM-T20,减重24.2%;
正面
背面整个切面泡孔分布均匀,发泡层的一致性明显
5.7 典型应用案例——汽车连接板
门内饰板物品盒微发泡PP+EPDM-T20
PP+EPDM-T20,减重20.2%;
Core back
法
整个切面泡孔分布均匀,发泡层的一致性明显
5.8 典型应用案例——汽车连接板
Without Core back 法
微发泡耐候ABS-3612材料,注塑中央通道扶手盖板,发泡减重31%;
黑色配
方切面图
放大100倍
放大430倍
5.9 典型应用案例——扶手盖板
ABS+GF 材料,注塑支架后圆圈位
置收缩印明显,喷涂后便面缺陷明显;
采用微发泡ABS+GF 材料技术,解决缩印,喷涂后表面质量ok ;
5.10 典型应用案例——电视机支架
5.11典型应用案例——ORINKO&DUPONT联合开发
注塑机系统
超临界流体相关◇超临界流体微发泡材料◇热流道系统
6.1微发泡注塑设备与系统构成框架
6.2微发泡配套技术之Q&A
艾邦高分子:/s?__biz=MjM5NTc4NTIzMg==&mid=410892595&idx=1&sn =31125c82278f2bbe9145fc73b678707b&scene=0#wechat_redirect
新材料在线:/s?__biz=MzA5NDQ2NzQyMg==&mid=414929320&idx=1&
sn=c7e0f92d192597c9dcfbac432940637f&scene=0#wechat_redirect
6.3微发泡材料技术介绍资料
谢谢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