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doc42(1)
汉中市生态旅游开发状况与问题分析
汉中市生态旅游开发状况与问题分析【摘要】汉中市位于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本文旨在分析汉中市生态旅游的开发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对策和未来发展趋势。
汉中市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但开发不够充分,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强规划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文化传承等对策。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汉中市可提升地区形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实现生态旅游成为经济支柱的目标。
汉中市生态旅游的成长将为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汉中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问题、对策、发展趋势、提升、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柱。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汉中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汉中市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汉中市拥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如秦岭山脉、汉江、陕北黄土高原等特色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汉中市生态旅游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成为制约汉中市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景区开发不够完善、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也限制了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汉中市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分析目前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势在必行。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升汉中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水平,实现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推动汉中市生态旅游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汉中市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汉中市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情况,可以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提高汉中市生态旅游发展水平。
本研究也旨在探讨汉中市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汉中市生态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XX市全域XX发展总体规划》XX工作领导小组总策划:魏增军XXXX市委XX组长:XX XX市委副XX、市长副组长:王晓林 XX市委XX、组织部长王春丽XX市XX副市长成员:杨晓虎市委副秘书长杨明全市XX副秘书长、市文旅局局长李继泉市XX副秘书长李XX市委XX部副部长刘顒市发改委主任吴崇林市民宗局局长王世强市财XX局局长汪宗礼市国土XX局局长杨清辉市建规局局长陈鹏市XX局局长李应德市农业局局长张生奇市林业局局长王基刚市水利局局长黄宏市商务局局长王汉山市文广新局局长任文学市环保局局长杨厚军汉台区XX副区长丁涛 XX县XX副县长彭军亮 XX县XX副县长张钧 XX县XX副县长徐姮 XX县XX副县长卢华刚 XX县XX副县长李国鸿 XX县XX副县长陈三荣XX县XX副县长韩莉 XX县XX副县长王骁伟 XX县XX副县长刘刚 XX县XX副县长《XX市全域XX发展总体规划》项目组成员名单委托单位:XX市文物XX局XX单位: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专家组成员:晁华山 XX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杨新军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XX/教授马晓龙中国XX研究院区域XX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党宁华XX师范大学XX规划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项目组长:吴必虎XX大学XX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教授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首席合伙人黎筱筱 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事业一部项目总监项目组成员:徐保金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 项目经理张继辉 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项目经理蒋运华 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 项目经理林丽琴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 XX规划师李世华 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 XX规划师李欣然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 XX策划师马永勇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 XX策划师宋滨涛 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景观设计师李晓易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 XX策划师车莹莹 XX大地风景XX景观规划设计有限XX 城市规划师目录\O"1—2"\H \Z \U第一章....................................... 总则XX 第2条规划范围XX第4条XX规划期限XX第5条XX规划依据XX第三章XX XX市场研究 ............................................................................... 第10条XX目标市场分析XX第12条XX XX市场热点.......................................................................... 第四章XX XXXX开发战略研究XX第13条XX XXXX价值评估XX第18条XX发展模式XX第19条XX发展目标XX第六章XX全域XX产品与项目策划XX第26条XX全域XX融合发展规划XX第28条XX全域XX景观风貌提升规划.................................................. 第29条全域XX服务体系规划XX第32条全域可持续发展规划XX第八章保障体系与实施运营规划XX规划图件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性质本规划是XX市全域XX发展总体规划,是XX市全域XX开发、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论汉中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
论汉中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摘要】汉中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但是其全域旅游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促进汉中全域旅游的发展,有必要规划和完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推广,拓展多样化旅游产品,并加强产业协作。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实现汉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将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通过这些努力,汉中有望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为当地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汉中,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宣传推广,多样化旅游产品,产业协作,可持续性发展,政府重视,经济效益。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汉中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传统。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汉中全域旅游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
全域旅游是指在全域范围内协调整合各类旅游业态,整合各类旅游资源,通过全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提升汉中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尽管汉中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但在全域旅游发展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有必要对汉中全域旅游发展的主要路径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推动汉中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动汉中全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实现汉中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共赢。
1.2 研究意义汉中地处陕西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众多优美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汉中市正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旅游胜地。
研究汉中全域旅游发展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汉中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汉中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秦岭山脉、汉江、武侯祠等景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通过对汉中全域旅游发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中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发掘潜在的旅游资源,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2. 正文2.1 规划完善的旅游资源在汉中全域旅游发展中,规划完善的旅游资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最新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的要求,将西安(咸阳、杨凌)打造成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充分挖掘延安、汉中城市文化 底蕴,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旅游的文化元素和功能,凸显鲜明旅游特色,重点提升城市形象, 着力布局完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吸引力突出,服务 功能较为完善的国内特色旅游目的地城市。
机遇之二:文化创新成为亮点,多元文化资源有潜力成为汉中发展新引擎 汉中作为汉文化的发祥地,陕西唯一羌文化、苗文化集聚地,拥有极其丰富、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
未来,随着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境外资本的文化市场进入门槛降低,文化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新环境与氛围不断改善,民族文化产业有潜力成为汉中发展新亮点。
3、 科学旅游观——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科学旅游观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发 展理念,二是发展方式。
创新发展理念,强调依法兴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 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理
旅
保
游
障
营
体
销
系
规
规
划划
3
02
第二章 发展背景分析
一、宏观背景分析 二、区域占位分析 三、产业基础分析
4
一、宏观背景分析
(一)全国视野:新常态下的旅游发展观
1、经济新常态——后工业化社会由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
汉中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汉中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汉中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审意见蔡云辉(陕西理工学文化(旅游)系陕西汉中723000)一、总体评价:整个规划共10章,内容体系全面,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现状分析客观,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特别是“总体思路”该要,抓住了汉中在“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
原则同意。
二、《规划》值得充分肯定的几个方面:1.总体思路明确:《规划》提出:以建设休闲与观光并重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目标;快速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目标,形成“一心一环,三线五区”的旅游提升格局。
这一基本思路与汉中市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旅游活市战略”,以及《汉中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市、生态大市”,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等具体目标一致。
体现了《规划》自身的可行性与发展的前著者简介:蔡云辉,男(1966.8—),祖籍绍兴人,陕西理工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旅游)系副主任、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后。
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求总量增速加快;③消费需求多元化、大众化、品牌化、集团化;④休闲与体验产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⑤区域旅游替代和产品替代风险进一步加大等都没有涉及到。
特别是针对欠发达地区的汉中,其旅游市场“需求”和“供给”如何来实现对接,如何在旅游发展中根据变化趋势来避免或降低可能出现的“替代风险”,取决于我们对市场的准确分析。
并根据需求,在特色、优势资源基础上进行科学开发。
汉中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是高风险、资本密集型产业。
我们需要旅游业的高速增长,当更新与科发展观基础上的高速增长。
2.在SWOT分析中,“内部优势分析”(P15)应增加“政策优势”。
这不仅是实际,而且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我们可以这样讲,汉中旅游近年来之所以出现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大环境,但更靠我们市、县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人财物的大力扶持。
汉中全域旅游实施方案
汉中全域旅游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目前汉中市全域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景点开发不够全面、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等,因此急需制定一项全域旅游实施方案,以推动汉中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总体目标。
本次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域旅游的整体规划和综合推进,打造汉中市旅游业的新亮点,提升汉中市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任务。
1. 景点开发,对汉中市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开发,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2. 旅游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满足游客的需求。
3. 旅游产品创新,结合汉中市的特色文化和地域优势,打造一批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提升汉中市的旅游吸引力。
4. 宣传推广,加大对汉中市旅游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汉中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四、实施措施。
1. 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对全域旅游发展的财政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全域旅游项目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3. 加强规划引导,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引导各方资源向全域旅游领域倾斜。
4. 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五、保障措施。
1.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发展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全域旅游项目的督导和检查,确保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
2.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保障全域旅游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协调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汉中整体发展规划
汉中整体发展规划汉中整体发展规划(2009——2020)一)城市发展总体思路1、一个先导:以交通为先导,通过两条铁路、三条高速、一个机场,沟通秦岭、巴山南北,打通大西北与大西南的联系,汉中应承担重要的枢纽职能。
2、两大突破:一是城市实力的突破,二是城市特色的突破。
3、三大目标:一是成为衔接大西北、大西南和中部地区的枢纽;二是成为“西三角经济圈”产业格局的重要节点;三是成为国内知名的特色旅游休闲宜居城市。
4、五大战略:一是以接轨西安和成都为重点的区域合作发展战略;二是以汉中盆地城镇发展区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战略;三是以发展航空、机械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旅游和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突破战略;四是以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传承战略;五是以循环经济和山水生态保育为重点的生态文明战略。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1、规划范围市域:即全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规划区:即东至城固县的崔家山、柳林一线;南至南郑县黄官、红庙一线;西至勉县老道寺、长林及南郑县阳春、协税、濂水一线;北至汉台区河东店、武乡一线。
总面积为128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即包括三条高速路合围地界以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其外围的柳林、石门和周家坪三个组团,建设用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近期市域常住人口为390万人,远期为410万人;近期城镇化水平为47%,远期为56%;近期城镇人口为183万人,远期为230万人。
2、空间结构:总体结构规划为“一主两副、三轴四区”。
“一主两副”即汉中市区为主核心;城固、勉县县城为两副中心。
“三轴”为汉江(西汉高速)城镇发展主轴以及宝汉、十天高速两条城镇发展副轴。
“四区”为南部巴山、北部秦岭保护发展区,西部城镇发展区,汉中盆地城镇发展区。
3、等级规模:总体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勉县县城、城固县城),县城(洋县、西乡县、略阳县、宁强县、留坝县、镇巴县、佛坪县7个县城),重点镇(共22个重点镇),一般镇(83个)。
汉中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汉台区、勉县、南郑县与洋县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高于我市其他县,2013 年汉 台区旅游接待人数达 770 万人次,旅游收入 42.35 亿元。与此同时,镇巴县旅游接 待量仅 17.38 万人次,旅游收入 0.7 亿元。从旅游贡献率层面看,留坝县旅游对国 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 62.86%,佛坪县达到 31.6%;而镇巴县和略阳县的旅游贡献率 仅为 1.6%和 2.26%。
第五章 保障措施....................................................................................................26 一、体制保障.................................................................................................... 26 二、政策保障.................................................................................................... 27 三、资金保障.................................................................................................... 28 四、人才保障.................................................................................................... 29 五、旅游标准化保障........................................................................................ 29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3.25•【字号】汉政发(2020)10号•【施行日期】2020.03.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汉中市人民政府2020年3月25日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中新征程的关键阶段,编制好全市“十四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中发〔2018〕44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陕政发〔2020〕1号),结合以往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发为动力,深入实施“六个三”战略部署,全力打造“三个六”重点支撑,培育发展“四个在汉中”增长新动能,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发展,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化解风险挑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汉中新征程,为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路径选择
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路径选择的初步构想关嵩山(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723000)在陕西省“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汉中“发展绝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决定中,都将绿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作为支柱项目来抓,而其中的生态旅游业又成为主要的内容之一,为此,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上探索陕南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陕南汉中生态旅游资源谱系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江和嘉陵江滋养的富饶盆地,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
全市辖十县一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372万,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生态环境建设示范试点市。
汉中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是群峰林立的秦岭山脉,南部是属于巴山西段的米仓山,水冲积而成的汉中盆地,属从暖温带向亚热亚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兼具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特线大致在秦岭南坡海拔800米一线。
汉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3000多年来遗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以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历史富,其中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誉为“国之瑰宝”。
据考古发现,早在150万年前,汉中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汉中作为连接四川盆地和关中盆地这两大经济中心的纽带,既有诸多的栈道作为通道,又有秦岭、巴山两大天然屏障,历来是后家必争之地。
汉中处于川陕交通联系的枢纽地带,是陕西的南大门,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巴蜀的咽喉,自不同历史时期开通了陈仓、褒斜、傥骆、子午、荔枝、金牛和米仓等著名古栈道,汉中因而成为有名的“古栈道之乡”。
汉中人文和生态环境资源十分丰富,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秀丽,是陕西南线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全市现有文物旅游景区(点)113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国家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水利风景区2个。
十一五规划中,汉中确立了以“汉”(历史文化资源)“绿”(生态资源),“水”(水系及水利资源)为特色,以“146”工程(即一个中心,四条线路,六大旅游区)为网络的旅游发展战略,试图将汉中建设成为陕西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的区域性旅游中心。
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42
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 引言本规划旨在制定汉中市旅游业的发展总体目标和发展策略,促进汉中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使汉中市的旅游业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升旅游业的贡献率,增强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3. 现状分析3.1 旅游资源汉中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
其中,秦岭是汉中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秦始皇陵和三秦大观也是汉中市的文化名片。
3.2 旅游市场汉中市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有一些旅游景点受到了一些游客的关注,但整体上仍存在开发不充分、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完善等问题。
4. 发展策略4.1 优化旅游产品汉中市应重点发展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如秦岭徒步旅游、传统民俗体验等。
同时,还应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4.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汉中市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重点是改善旅游交通,提升旅游景点的访问便利性,建设更多的酒店、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
4.3 加大宣传力度汉中市应加大对旅游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广告、展会、网络推广等多种方式来宣传汉中市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
4.4 健全管理体制为了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汉中市应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强旅游景点的管理和维护,完善旅游法规和政策。
5. 推动措施5.1 加强政策支持汉中市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旅游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
同时,还应建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5.2 加强合作与交流汉中市应积极开展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旅游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游客。
可以与周边城市合作开展旅游产品联合推广活动,也可以与国外旅游机构合作开展旅游推广活动。
5.3 培育旅游人才为了提高旅游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汉中市应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可以通过开设旅游专业课程、组织旅游培训班等方式来培育旅游人才。
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lO--2020年)--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汉中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为“一个先导,两大突破,三个目标,五大战略”。
即以交通为先导,以城市实力和城市特色的突破为切入点,采取以接轨西安和成都为重点的区域融入战略、汉中盆地城镇为核心的空间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突破战略、历史文化传承战略和生态文明战略,使汉中成为衔接大西北、大西南和中部地区的枢纽,“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和国内知名的特色旅游休闲城市。
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东以城固县的老庄镇、文川镇、崔家山镇、柳林镇为界;南以南郑县的黄官镇、红庙镇为界;西以勉县老道寺、长林镇,南郑县的阳春镇、协税镇、濂水镇为界;北以汉台区的河东店镇、武乡镇、汉王镇为界。
总面积为1289平方公里。
规划汉中市中心城区包括三条高速合围地界以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和其外的三个城市组团(柳林组团、石门组团和周家坪组团)。
城市规模为: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
汉中城市性质为:以汉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省际开放的枢纽城市,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休闲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
中心城区结构形态和功能分区确定为“一江两区三组团,三轴十个功能区”。
其中,一江即汉江城区段(以上游梁山至铺镇长约30公里);两区为江北区和江南区;三组团分别是东面的柳林组团、北面的石门组团和南面的周家坪组团。
三轴为城市向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展形成的轴线;十个功能区分别是老城区、城东新区、开发区、铺镇片区、褒河物流园区、大河坎片区、梁山片区、石门组团、柳林组团、周家坪组团。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汉政发[2007]14号【发布部门】汉中市政府【发布日期】2007.03.26【实施日期】2007.03.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的实施意见(汉政发〔2007〕1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旅游业是汉中的优势产业。
为深入贯彻市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旅游活市”战略目标,科学整合我市旅游资源和相关发展要素,促进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进一步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汉中率先突破发展,现就我市旅游业突破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旅游业率先突破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市三次党代会已经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我市要紧紧围绕“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战略目标,加大培育优势产业力度,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速转变增长方式,全力实施汉中率先突破发展。
市委、市政府“旅游活市”战略目标的提出,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CCTV2006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殊荣的获得与我市“双创”活动的蓬勃开展,将使汉中的区位、生态、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凸现,成为关中经济开发带与成渝经济开发带的连接枢纽,汉中旅游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全市上下要以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为契机,充分释放“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效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紧紧围绕“旅游活市”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率先突破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开拓奋进,重点突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全力打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旅游市场体系,加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步伐,力争在未来五年中,使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汉中打造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西部重要休闲旅游目的地。
应用文-陕南汉中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开发战略分析
陕南汉中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开发战略分析'\r\n 摘要:从陕南汉中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出发,在分析了陕南汉中生态旅游产业的必要性之后,确定了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并就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劣势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证。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中生态旅游产业整合开发战略和重点产品设计开发思路,为陕南汉中生态旅游产业的整合开发确定了战略框架和具体的思路方案。
关键词:陕南汉中;生态旅游;整合开发\xa0一、陕南汉中生态旅游资源谱系汉中位于陕西省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处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中心地带,中部是汉江和嘉陵江滋养的富饶盆地。
1994年汉中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名城,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市。
近年来,汉中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和世界特色魅力城市。
汉中两汉三国文化底蕴厚重,人文历史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已形成了以“汉”(历史文化资源)、“绿”(生态资源)、“水”(水系及水利资源)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分布带,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突出比较优势。
纵观汉中旅游资源,它具有生态资源类型多样、过渡地特征明显、南北物景兼容,自然景色质朴、生物多样性显明,美学特征突出等三大特点,其“青山绿水汉文化”的资源定位更是将生态旅游概念打造的十分形象突出,因而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旅客。
二、陕南汉中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原因分析生态旅游”的含义是指不干扰、不破坏和不污染自然的负责的旅游,其目的是享受自然观赏自然和保护自然,并通过生态旅游使居民在、和文化发展等方面获得一定的收益。
生态旅游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全球引起了很大反响,各国纷纷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研究、丰富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生态旅游产业。
有学者运用定量与比较分析法,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5个成功要素以及24个相应策略。
近年来,生态旅游产业正以不同寻常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发展,如澳大利亚的生态旅游产业已形成年产值1亿澳元的规模产业,日本每年有约1 200万出国旅游者从事探险和生态旅游。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通知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
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6.01.24
•【字号】汉政发[2006]4号
•【施行日期】2006.01.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
正文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实施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通
知
(汉政发〔2006〕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汉中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旅游发展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纲领。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修编工作历时两年多时间已圆满完成,并经市政府2005年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
修编后的《汉中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晰了我市旅游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措施,起点高、创意新,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组织实施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各级政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旅游规划对于打造汉中旅游精品、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做大做强旅游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汉发〔2003〕25号),加强旅游规划的组织实施,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旅游基础和服务
设施建设,加大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二○○六年一月二十四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于1991年编制,经过10多年的实施后,2003年又进行了修编。
修编后的《规划》主要内容检索如下:第一章汉中市区域概况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隅,东与安康市毗连,西与甘肃省相邻,南隔巴山与四川省相望,北倚秦岭与宝鸡市相接。
地理坐标为北纬32o08‘54“—33o53’36”,东经105o30‘50“—108o16’45”。
面积为27246平方千米。
汉中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是群峰林立的秦岭山脉,南部是属于巴山西段的米仓山,中间是由汉水冲积而成的汉中盆地,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三大自然景观区。
汉中地处我国中部,属从暖温带向亚热带气候的过渡地带,兼具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气候特征,其分界线大致在秦岭南坡海拔800米一线。
二、历史人文特征汉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3000多年来遗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以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历史遗存最为丰富,其中褒斜栈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被誉为“国之瑰宝”。
据考古发现,早在150万年前,汉中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汉中作为连接四川盆地和关中盆地这两大经济中心的纽带,既有诸多的栈道作为两地的便捷通道,又有秦岭、巴山两大天然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三、社会经济条件汉中市下辖11个区、县。
截止2003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3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万人,农业人口300万人。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此外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汉中处于川陕交通联系的枢纽地带,是陕西的南大门,自古就是关中通往巴蜀的咽喉,自周朝起在各不同历史时期开通了陈仓、褒斜、傥骆、子午、荔枝、金牛和米仓等著名古栈道,汉中因而成为闻名遐尔的“古栈道之乡”。
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63.44亿元,人均GDP 4392元。
其中,第一产业36.8亿元,占22.5%;第二产业56.6亿元,占34.6%;第三产业70.1亿元,占42.9%。
汉中市工业以飞机制造、机械汽车、医药化工、建材建筑等为主导产业。
汉中市绿色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第二章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S(优势)1、独特的区位特征,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城市特别是西安、成都、重庆、广元、巴中等主要客源地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发展过境旅游,共同打造跨区域旅游热线;同时从城区向周边的旅游地形成辐射,使汉中市成为重要的旅游枢纽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之一。
2、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汉中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冲击国际旅游市场的拳头产品。
汉中在挖掘、展现三国文化、汉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方面,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
3、汉中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纯朴好客的民风在发展旅游中具有特殊的市场吸引力,是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优越人文社会环境。
4、汉中市的旅游业从总体上看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在统一规划布局的前提下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发旅游产品和塑造旅游形象,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后来者居上的目的。
二、W(劣势)1、旅游业发展速度慢,旅游业的启动主要表现在入境旅游。
在旅游业增长的主体由入境旅游向国内旅游的转化过程,汉中旅游发展明显落后。
2、旅游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比较低。
3、旅游开发层次低,主导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精品不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交通不畅;旅游开发市场意识淡薄,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高素质旅游人才缺乏。
4、总量偏小,经济基础比较脆弱,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较弱,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都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和就业压力较大。
5、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完善,对游客缺乏吸引力。
6、旅游生产要素不配套,旅游规范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得到全面提升。
三、O(机遇)1、世界性旅游业的大发展2、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借势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整体攻势,汉中市旅游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争取发展政策。
3、陕西省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和环境。
4、汉中市被列入陕西省旅游整体开发格局的次中心。
5、秦岭的旅游开发。
陕西省已经把秦岭的整体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
积极加入和主导秦岭的整体开发,是汉中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
6、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借助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推出南水北调中线源头、汉江探源、汉江生态、汉江观光等旅游项目。
7、西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将改善汉中市的交通条件,缩短与西安、成都的距离,并被纳入西安、成都都市辐射圈内。
四、T(挑战)1、周边地区旅游发展普遍升温,汉中市旅游发展面临全方位的竞争。
2、旅游业的发展将增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可能引发生态脆弱性问题。
3、旅游业发展将会导致新的经济和社会格局,可能引起相关的利益冲突。
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一、旅游资源评价1、资源总体特色评价(1)汉中是人类及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其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存众多。
(2)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山水自然风光俱佳。
(3)拥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云豹、金雕等珍稀动物,声名远扬。
(4)人杰地灵,物产富庶,是物华天宝的胜地。
(5)陕南民俗,多姿多彩、独具特色。
(6)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有机融合,丰富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2、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本次规划的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方法是根据国家标准提出的“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对各个资源单体进行赋分评价,是在资源分类的基础上,针对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及附加值3个评价项目,通过专家赋分,计算出各个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分值,然后进行等级评定。
根据评价结果,汉中市有二级以上的旅游资源131处,其中五级旅游资源3处,分别为佛坪自然保护区、武侯墓和长青自然保护区,四级和三级优良旅游资源分别有19处和43处,二级普通旅游资源66处,资源的总体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交通条件评价就外部交通而言,目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游客到达汉中的基本需求,但并不十分便利和舒适,对于旅游业的大发展是远远不够的。
就区内交通而言,各县境内公路交通基本上能保证游客到达主要景区,但是部分道路路况较差,而且全市的旅游景点分布比较分散,一些品位较高的景区远离城区。
2、区内旅游资源特色性开发评价部分旅游资源类型富集,很多资源单体特点相同距离相近,在游览功能上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缺乏特色的重复性开发形成汉中市内部恶性竞争。
3、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对比和互补分析总体上看,汉中市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
尤其是汉中的近邻西安是著名的古都,汉中市可以借助西安的名气与庞大稳定的客源市场提高知名度、扩大客源,因此可以与西安市进行一些区域旅游合作。
汉中市部分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也存在客观的竞争,因此汉中市亟需充分挖掘特色,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当然,竞争本身也蕴涵着合作的潜力。
4、客源条件评价汉中市相邻的几个省会城市经济实力较强,旅游市场潜力较大,是汉中市重要的客源地。
汉中市旅游资源对台湾的吸引力也很强。
同时其生态旅游潜力,会对全国乃至世界构成吸引力。
日本是境外旅游的主要客源地。
5、经济与社会环境评价(1)经济环境汉中市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基础薄弱,尤其是中心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2)社会环境近几年,汉中市形成了有利于旅游业大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同时,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积极投身到旅游事业中来,形成了良好的民众支持环境。
但是,总体来看,汉中市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第四章旅游产业定位及战略目标、综合产出规划一、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定位和指导思想1、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定位汉中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先导性产业,在5-10年内培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使汉中市成为陕南观光度假旅游中心,陕西省旅游业的两翼之一,陕西省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基地;使汉中成为我国西部连接西北、西南(蜀、渝、昆)旅游南北大通道的重要旅游节点,成为陕、川、渝、甘交界区域历史文化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胜地;把汉中建设成为我国唯一的融江南风光、西北风情、西南风俗于一体、两汉三国历史文化与珍稀动物生态考察的旅游胜地;使汉中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意义和全球影响的以大熊猫、朱鹮等珍稀动物为特色的生态科考基地,中华汉文化历史文化名城。
2、汉中市旅游业发展总体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切实把握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按照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陕西省旅游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并紧密结合汉中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业发展实际,努力促进全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具体要做到“六个坚持”,实现“四个转变”,体现“三大理念”。
“六个坚持”:l坚持以资源为依托。
l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l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l坚持以精品旅游项目为重点。
l坚持以服务质量为生命线。
l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
“四个转变”:l“一般性旅游”向“特色旅游”转变。
l“动态旅游”向“静态旅游”转变。
l“吃苦性旅游”向“享受性旅游”转变。
l“被动旅游”向“主动旅游”转变。
“三大理念”:l“做南”的理念,即要进一步形成和强化汉中的南国风光形象。
l“做特”的理念,即突出汉中的特色资源,尤其是具有垄断意义和不可替代性的资源。
l“做古”的理念,即注重发挥汉中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在城市建设、景点开发方面形成古色古香的风格。
二、汉中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第一阶段(2005年-2010年)(1)总体目标到2010年把旅游业培育成汉中市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把汉中建成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陕西省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地区;把汉中市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具体量化目标2010年发展指标:年接待海外游客2万人次以上,创汇300万美元以上;年接待国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收入达2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7%.2、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1)总体目标到2015年,把汉中建成我国西部地区著名的旅游城市,成为西安、成都、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和地区乃至全国性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规模壮大,质量提升,配套能力增强,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得到全面体现,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旅游产品进入省线、国线旅游产品;依靠便捷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汉中作为区域性旅游口岸和游客集散地的功能开始显现;旅游行业管理体系健全并发挥有效职能,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达到较高水平;旅游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具体量化目标到2015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5万人,旅游外汇收入突破100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达到12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4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旅游业总产出相当于当年GDP的7%-9%.3、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1)总体目标汉中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成为全国性的旅游名城和在特定领域(中国历史文化、世界珍奇动物)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