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苏教版必修30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苏教版必修30

48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仅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中的多, 所以血浆渗透压高 于组织液渗透压 C.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的产热速率基本等于散热速率 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 CO2 增多,所以内环境 pH 会下降
(2)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 为_7_._3_5~__7_._4_5_________。血浆 pH 之所 以保持稳定,与___H_C__O_-3_、__H_P_O__24-____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一般维持在_3_7_℃___左右。
35
2.稳态的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_调__节_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使得内环境的_温__度_、__渗__透__压__及__各__种__化_学__成__分___保持_相__对__稳_定__的状
5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6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7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2
①_血__浆_,②_组__织_液__,③_淋_巴__,④_细__胞__外__液_,⑤_3_。 (2)a 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 a 处的氧分压要高__于 b 处的,a 处 的营养物质含量高__于 b 处的,b 处的 CO2 和代谢废物含量均_高_于 a
20
2.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
图1
图2
图3
21
(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美必修三 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品PPT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美必修三  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品PPT课件

• 典型例题:
例:根据图1-3所示的高等
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依次表示_消__化
系统、_呼__吸__系统、_泌__尿___系统; (2)方框内的3种液体称为__内__环__境___; 淋巴与血浆通过_____淋__巴__循__环_______途径相联系;
(3)由图可见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
组 织 液
体 内 细 胞

CO2

皮肤、泌尿系统
淋巴循环
尿素等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如有不理解
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量有关;其中Na+、Cl-起主要作用。
人体细胞外液温度: _3_7_o_C左__右_____
血浆pH为中性: 7.35-7.45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 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这些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 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 小,这是为什么?
考点解读: 1、内环境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2、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1.体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 占2/3
体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 占1/3
从细胞角度看
组体角度看
思考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体液吗?
呼吸道、肺泡腔、口腔、消化道、膀胱腔与外 界环境相通。因此汗液、尿液、唾液等不属于 体液,属于外界环境。

高考生物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50张PPT)

高考生物第一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50张PPT)

2.(2011·江苏)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解析】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属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是在细胞外进行的;细胞代谢所产生的CO2、尿素等终产物需经 内环境再由相应器官排出体外,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 突触间隙,即组织液,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组织液、血浆和 淋巴三者的关系为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处于渗透平衡;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每一种成 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④O2 、CO2 进出细胞都是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到 低浓度,所以O2浓度最高的部位应为肺泡,依次是毛 细血管内血浆、组织液、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浓度 最低,O2 在此被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还原 产生水,一共穿过了11层膜(肺泡2、毛细血管壁4、 红细胞2、组织细胞1、线粒体2);CO2 的浓度情况正 好相反,线粒体中浓度最高,肺泡中最低,一共穿过 9层膜(O2需进出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而CO2 在血浆中主要以碳酸氢盐的方式运输)。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一、细胞外液与体液的关系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 的一部分,而体液是指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友情提醒】1.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血浆: 只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包括水、无机盐、葡萄糖、氨 基酸、血浆蛋白等;血细胞:是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
1.内环境及其成分之间关系如图
(1)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和血浆,其他细胞(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 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4) 血浆的渗透压 ① 渗透压大小与溶质微粒的关系
溶质微粒数量 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
越多
越大
越高
越少
越小
越低
② 血浆渗透压的影响因素与正常值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 影响因素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等)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巴细胞 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
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和组织液 淋巴和血浆等
组织液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3) 内环境中存在与不存在的物质 ① 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② 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体液与内环境 (1) 体液与内环境的组成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2) 内环境3种成分间的转化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2.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与理化性质
3.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栏 目 导 航
过基础 ·自我排查 抓核心 ·解疑释惑 验效果 ·随堂演练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过基础 ·自我排 查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名师课件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课件苏教版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讲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课件苏教版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人体 pH 稳态的维持
2.内环境稳态意义分析 (1)血糖和氧含量正常——保证机体能量供应。 (2)体温、pH 相对恒定——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 (3)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4)代谢废物因排出而含量较低——防止机体中毒。
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1)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实现 pH 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
答案:C
题组 2 内环境的生理过程及相互关系 3.(2018· 江西宜春模拟)打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 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
静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静脉血管,即血浆,通过血液循 环运输进入组织液,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
- - C.HCO3 、HPO2 4 等参与维持血浆 pH 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的成分,A 错;机体通 过免疫可及时清除抗原,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B 正 确;HCO3 、HPO2 4 等参与调节酸碱平衡,维持血浆 pH 相
- -
对稳定, C 正确;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 血浆等, D 正确。
答案:B
题组 3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机制 5.(2018· 湖南长沙模拟)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剧烈运动时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但细胞内的 pH 维持在 7.35~7.45 之间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突破人体第一、二道防线的流感病毒结 合 C.某人吃包子铺的大糖包后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多 D.夏天高温时出汗较多,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少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2)神经调节和激素
12/8/2021
考点 2 稳态的意义及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1)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2)内环境_理__化___性__质__相对稳定。 2.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_机__体___进__行__正__常__生___命__活__动__的__必___要__条_。件
12/8/2021
1.识记内环境中的三类物质成分。 (1)呼吸系统或消化系统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 运输的物质,如 O2、水、无机盐、_葡___萄__糖_、__氨__基__酸_、 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2) 细 胞 合 成 的 分 泌 物 , 如 抗 体 、 淋 巴 因 子 、 _神__经__递__质__、__激__素___等。 (3)细胞的代谢废物,如__C_O__2__、__尿__素___等。
12/8/2021
解析: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A 正确;淋巴细胞属 于免疫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 正确;血 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 错误;与 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 正确。
答案:C
12/8/2021
4.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
的是( )
12/8/2021
②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新陈代谢:人体内酶 的最适温度也是_3_7__℃__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 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12/8/2021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 (1)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和毛细 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是尿液和组织液、 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 (2)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 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 的含量。(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提示】
血浆中含有缓冲对 NaHCO3/H2CO3 等 , 机体产生的乳酸能与
NaHCO3 发生反应,因此血浆 pH 不会明显降低。
(6)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源自.填充有关内环境物质转换关系的图示。
已知图中 a、 b、 c 分别表示 3 种细胞外液, 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关系, 1、2、3 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的多种细胞,据图填充下列有关内容。
考 点 一
真 题 验 收
必修 3 第八单元
考 点 二
稳态与环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 时 分 层 训 练
全国卷 5 年考情导向 考 点 考 题 考 频 5年3考
1. 稳 态 的 生 理 意 义 2014· 全国卷ⅠT3,2014·全国卷ⅠT30, (Ⅱ) 2015·全国卷ⅠT3
2.神经、 体液调节在维 2013· 全国卷ⅠT30,2013·全国卷ⅡT30, 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015·全国卷ⅡT30
5年1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 细胞内液 , 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 下图中①~ ④分别是 淋巴、 细胞内液、组织液 和 血浆。
(2)a 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 a 处的氧分压要高 于 b 处,a 处的营养物质含 量高 于 b 处,b 处 CO2 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 于 a 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上图中四种体液的关系。 。 ( 4)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用图中的数字符号表 示) 。
⑧呼吸酶
(4)a、b、c 三种细胞外液中, c 中的细胞种类最多。
1.明确体液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苏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苏教版

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
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
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
量会
,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

(3) 在 人 体 中 , 内 环 境 的 作 用 主 要 为 :① 细 胞 生 存 的 直 接 环 境 ,
3.教材必修3 P6“技能训练”和P8 图1-4改编: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 会使内环境中的pH_变__小__,原因是什么? 提示: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关键能力·进阶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及功能
【典例精研引领】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解析】选D。血浆与组织液之间隔着由单层细胞围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 壁通透性较大,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然后从组织液 进入骨骼肌细胞被利用,A项正确;CO2和O2都属于小分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 出细胞,肝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O2可以 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B项、C项正确;运动时,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 程属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项错误。
( ×)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内环境中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而非
恒定不变。 (2)健康人体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体一定健康。

2021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3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1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3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021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9c11d55d-6ea1-11ec-bc86-7cb59b590d7d2021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生命活动的单位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稳定状态的生理意义(二)全国五年考试的内部环境的构成和关系2022卷I T31 2022卷第三卷T420221卷I T321卷I T3和T30考试地点I(对应于学生手册的第154页)[识记―基础梳理]1.体液成分和内部环境(1)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

下图中①~④分别是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2)如果a端是动脉的上端,a的氧分压高于B,a的营养成分高于B,B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含量高于a。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上图中四种体液的关系。

(4)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用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

2.内部环境及其组成部分(1)比较几种人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细胞名称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血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2)内环境成分:生命直接内环境: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① 血浆的主要成分: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细胞外液渗透压①概念:简单地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 影响因素: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90%以上的渗透压来自Na+和Cl-。

(2)细胞外液的酸碱度① 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值为7.35~7.45。

②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温度①细胞外液的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② 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新陈代谢: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
②淋巴循环有回收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的作用。
四、内环境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生理过程比较 (1)不属于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①细胞内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过程 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
解过程
(2)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废物、食物残渣

食物


营养
循 营养
系 物质
物质


空气 呼 O2 系 O2

气体 系 CO2 统
CO2

代谢终产物
代谢终产物
O2
细 营养物质
胞 代谢终产物CO2
泌尿系统
尿液


汗液
外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外?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①消化系统: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少量水、盐。
织外液液 。 和组织
细胞
血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管中
红细胞白 血浆中含有 都属于 细胞血小 较多的 细__胞__外__液_,是

_蛋__白__质___, 细胞直接生活
组织液 淋巴
组织间隙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而组织液和 内环境,三者
淋巴中蛋白 基本成分
质很少。 _相__近_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稳态的生理意义
思考: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内反应环受阻境,代稳谢紊态乱。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稳态与环境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Ⅱ)国卷T52015·全国卷ⅠT2,2016·全国丙卷T412.其他植物激素(Ⅰ)2013·全国卷ⅡT29,2015·全国卷ⅡT295年2考13。

植物激素的应用(Ⅱ)无考题5年0考14。

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2013·全国卷T55年1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1。

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

下图中①~④分别是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 处CO2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于a处.(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上图中四种体液的关系.。

(4)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用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

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1。

判断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的正误.(1)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3)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提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环境稳态的实例分析 (1)血浆pH调节的过程
(2)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
1.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 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提示] 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 氢钠)进行调节,使pH保持相对稳定。
3.细胞通过内环境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医生给病人输液 时浓度过高或过低有何影响?
[提示] 若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 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其正常形态和 功能。
2.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 为_7_._3_5~__7_._4_5_________。血浆 pH 之所 以保持稳定,与___H_C__O_-3_、__H_P_O__24-____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一般维持在_3_7_℃___左右。
2.稳态的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_调__节_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使得内环境的_温__度_、__渗__透__压__及__各__种__化_学__成__分___保持_相__对__稳_定__的状
3.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及过敏反应都会引起组织水肿。 (√ )
4.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 ) [提示] 体内失水过多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 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5.实现内环境的稳态只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 )
[提示] 内环境稳态还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作。
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B [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导致实验狗的血 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减少,B正 确。]
细胞类型
生活的内环境
绝大多数细胞
组__织__液__
红细胞
_血_浆__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_血__浆__、_组__织__液__ _淋__巴__、_组__织__液__
4.内环境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1.内环境各组成成分间的关系图解
2.内环境及其组成 (1)三类内环境物质 ①小分子物质——CO2、O2、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等。 ②大分子物质——血浆蛋白、抗体等。 ③信号分子——淋巴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
(2)三类“非内环境物质” ①专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 ②专存在于细胞膜上的物质,如载体、受体。 ③专存在于与外界相通腔(如消化道、呼吸道、膀胱等)中的物 质,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
考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及调节机制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①概念:指溶液中_溶_质__微__粒__对水的吸引力。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无_机__盐__、蛋__白__质__的含量有关。 ③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__a_+_、__C_l_-______。
(2)酸碱度
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
Cl-。
考查内环境化学成分的分析与判断 1.下列关于内环境中化学成分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流经肝脏后的血液,血糖含量可能升高或降低 B.血浆中含有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C.血浆的葡萄糖可以被肌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 D.血浆渗透压的高低与蛋白质、Na+和Cl-的含量有关 C [血浆的葡萄糖被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分解成丙酮酸后,才
图1
图2
图3
(1)图1中的甲、图2中的A和图3中的a分别代表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_相_反__作用,使输出信息 _减__弱_的调节方式,如血压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等。
1.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 )
[提示] 血浆渗透压形成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有关, 故与Na+ 和Cl-均有关。
2.人体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 ) [提示] 腹泻会引起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
能被线粒体氧化分解,C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A [心肌细胞的有氧呼吸不断产生CO2,使其细胞内的CO2浓 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血管中的药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 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 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 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正确;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 等,D正确。]
[提示] (1)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人教版教材必修3 P3“相关信息”)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 泡”,甚至“血泡”。“水泡”和“血泡”的主要成分相同吗?请 说明理由。
[提示] 不相同。“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血泡”的 主要成分是血浆。
1.血浆和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 )
2.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发生于内环境中。( × ) [提示] 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中,消化 道不属于内环境。 3.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 √ )
4.呼吸酶存在于内环境中。( × ) [提示] 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 5.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
第八单元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1.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间通过物质交换实现稳态。(生命观 念) 2.结合内环境的成分与理化性质稳定的实例得出结论。 (科学思维) 3.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体健 康的态度。(社会责任)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
A.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内环境之间均可以发生相互渗透与扩散 C.图中④过程需要皮肤、泌尿系统等参与才能完成 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C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A错误;血 浆可以与组织液发生相互渗透与扩散,但淋巴和血浆,组织液和淋 巴不能发生相互渗透和扩散,B错误;图中④过程需要皮肤、泌尿 系统等参与才能完成,C正确;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保持相对稳 定,D错误。]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2
①_血__浆_,②_组__织_液__,③_淋_巴__,④_细__胞__外__液_,⑤_3_。 (2)a 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 a 处的氧分压要高__于 b 处的,a 处 的营养物质含量高__于 b 处的,b 处的 CO2 和代谢废物含量均_高_于 a
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3.(2019·上饶市高三模拟)组织液可对细胞产生缓冲和保护 作用。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B.组织液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淋巴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 D.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 对稳定,A错误;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B错误;人在冬 泳过程中,体温维持稳定时,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基本相等,C正 确;高原地区缺氧,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不是二氧化碳 增多,D错误。 ]
考查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3.(2019·临沂市高三模拟)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C.组织液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可引起组织水肿 D.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 4 / 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
2.据图思考(规范表述)
图甲
图乙
图丙
(1)图甲中 A 为_细__胞__内_液__,B 为_组__织__液_,C 为_血_浆__,D 为_淋_巴__。 (2)图乙中,a、b、c、d 依次对应图甲中的_C_、__D_、__B__、_A____(填
大写字母)。
(3) 图 丙 中 , A 、 B 是 相 应 的 调 节 系 统 , 依 次 表 示
态。
3.意义 (1) 细 胞 内 各 种 新 陈 代 谢 活 动 的 正 常 进 行 都 依 赖 于
_内__环_境__的__稳__态__。 (2)稳态是人体对多变的_外__界__环_境__的适应。 (3)是机体进行_正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必要条件。
4.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1)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_相_同__作用,使输出信息 _进__一_步__增__强__的调节方式,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
(3)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 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