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透视

合集下载

透视的种类

透视的种类

D
三、视点前后距离的变化
写生构图时除了左右、上下位置的选择外,
还有远近深度的变化。当然我们观察景物时, 其距离的远近也还是有限度的,不能太近或 太远,要根据所描绘景物在构图中的主次地 位,和周围景物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而定, 太近会产生变形且不能看见全貌,太远则不 能突出主体且模糊不清。
此图在60度视域内,视点所看到的最长限度为视
距物体近,视角大,建筑物显得高大挺拔,
相对离灭点近,有强烈的近大远小的高度 透视差异,深度感强,有动感,视觉冲击 力大。如同照相机的广角镜头。相反距物 体远,视角小,建筑物的远近大小变化不 太大,相对离灭点远,感觉平稳,后面被 遮挡的建筑物更多地显显出来。如用长焦
Over、 thanks
2、倾斜透视的作图方法

本 身 有 倾 斜 面 的 倾 斜 透 视 原 理
②高大建筑物倾斜透视原理。
A
、 高 度 等 分 法
③ 倾 斜 透 视 中 阶 梯 的 画 法
B、平行透视中的对角线法。
C、测点法
视点的选择
我们在写生时,面对景物取景构图,常常会作 一番思考,选取一个最佳角度。左右、前后、高 低不同位置的选择,所表现出来的景物会呈现不 同的视觉效果,这一切都是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 生的结果。焦点透视中心点代表视点的主视方向, 理论上永远在视圈内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不变的 因素。作为视点,是可以游动的,可以从宽、深、 高三个向度上选择与构图,也就是左右、前后、 高低三个方向位置的选择,这是一个可变的因素, 而这三个因素并不仅是单项选择,往往是两者或 三者综合选择,例如面对某个景物我可以选择它 左面远一些高处的位置,是全方位的观照。
2、成角透视作图方法
1、定视平线H,距点D,测点L1,L2灭点M1、 M2。 2、在基线X上定出AD=AD、Ab=AB、 AA’=AE。 3、由AA‘分别向M1、M2作消失线。 4、连接L1b交M1A于B,连接L2d交M2于D 5、过D点作垂线交A’M2于D‘,过B点作垂线 交A’M1于B’得六面体.

平行透视的原理

平行透视的原理

平行透视的原理平行透视是一种绘制物体可视化技术,它帮助视觉设计师创造出真实的图像和具有深度的空间感知。

平行透视的原理是根据平行线法则,绘制出一系列符合平行线的线条组合,形成具有深度的3D空间的视觉效果。

平行线法则是指物体上面的线段,在非投影面时,会保持平行,在投影面上会伸缩,是平行透视的基础原理。

将投影的物体画出来,就是平行透视效果,以表现物体空间信息。

平行透视法有三种基本要素:前瞻线、参考线和表格线。

前瞻线是指从一定距离向前看,直投一个物体或建筑物的线段,其目的是使平行透视图的画面具有艺术性和真实性,前瞻线的两端点是实物和视觉的中点,即所谓的望远点。

参考线是连接前瞻线两端到投影面上的点线段,是建立2D平面投影图时必不可少的要素,可按照物体高度等维度等进行分级,还可以在其中加入线类、圆类、点类等。

最后一个要素是表格线,是将参考线在前瞻线和投影面上延展出来的线段,它可以加深物体深度的表现,让你看到建筑物的垂直外观。

在应用平行透视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前瞻线的位置,然后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在物体上设置参考点,再把参考点投影到画面上,便得到了与实物相符的投影图形。

之后再补充表格线,细化图形,增加深度感,最后加上细节,绘制出完整的图像。

平行透视的主要优点是用途广泛,可以用来绘制传统的建筑物、汽车、产品设计、插画、动画等多种应用,而且它更容易掌握,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被称为是“高难度绘画技法”。

另外,由于平行透视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它也被用来在数字图像中表现3D空间,其逼真的效果往往会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受。

总之,平行透视原理是一门技术,它能够以精确的效果展现出3D空间的形态,把物体精确的表现出来。

由于其简单易学及强大的视觉效果,平行透视技术被可视化设计师广泛用于创造真实的形象,构建3D空间。

透视学-第二章-平行透视-张岩详解

透视学-第二章-平行透视-张岩详解
• 缺点: • 如果视点选择不好,容易使画面显得呆板。
• 风景物象的基本透视规律——平行透视 • 要点:(室内) • 1、物象压视平线,平视视角,一个灭点,并偏于
画面左侧或右侧,不居中,左右两边物象不对称。
• 2、在规则物体中,所有的横线可以画成完全平行 的。同时,所有的竖线则应互相平行,又必须完全 垂直于底面,所谓,横平竖直。
(三)同一视域的平行透视的书、桌子直角边,不 能因为位置高低,而心点也分上下。
(四)同深度的建筑侧面,不能因深度相同, 无论在任何角度,宽度都处理成一样。同深 度的直角面,距离心点远则宽,近则窄,恰 在心点时会压缩成一条直线。
• (五)立方体 水平面对角线 应消失到距点, 距点不能离心 点太近。在 60°视域圈内, 太近,视距太 近。正常视域 圈小,立方体 透视一旦超过 60°,这会变 异超长。
• 透视的种类:
• 所谓透视关系,主要指的是视点月物体的方 位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画面与物体之间的 基本状态,即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 视。
• 为了研究透视关系中的物体形态变化规律, 透视学中常以正方体为理论分析——具有三 向空间的分析意义。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与状态
60°视域中,视点对立方体进行平视运动的观 察,立方体无论在什么位置,只要一个可视平 面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就和观点、画面构成平 行关系。
• 从内部观察:最多可以看到五个面(室内 平行透视)
(一)视点在中间位置——心点恰在中间,左右两 侧的墙面变化相当。
(二)视点 离开中间位 置——心点 靠近一侧, 这一侧离心 点近,消失 加快,墙面 缩窄。
反之,另一 侧,消失缓 长,墙面增 宽。
• 二、平行透视 的特点:
• (一)立方体 的边棱呈现三 种状态: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是一种平面视觉技术,它可以给予物体在空间中的深度感,让被描绘的物体看起来更加立体,更加逼真。

它是一种使物体在艺术中更具表现力的重要技法,是绘画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平行透视是指物体表现方式采用从一个固定视点出发,所以,可以把物体在屏幕上以投射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立体的画面。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面上,物体的投影视线都是平行的,当物体往远处移动时,投影视线也一直保持平行,形成物体所处的空间距离感。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视觉艺术家们更好的把握物体的立体空间感,把握物体的位置关系,而且可以运用到不同的绘画中,提升绘画的表现力和真实感,形成立体空间感,产生更真实的画面与视觉效果。

在壁画、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中,平行透视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作品更具逼真感,而且使作品呈现出较强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平行透视是一种技术性的训练,让画家更加熟练的掌握空间视觉,把握物体立体结构的关系的技术,有效地运用绘画技法,把画面造型完整,增强作品的真实性,令画面更贴近实际。

若要掌握平行透视,首先需要了解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如上文所述,平行透视是从一个固定视点出发,把物体表现出来,形成立体感的技法。

其次,还需要了解平行透视绘画的技法,其中包括如何设计形体,如何运用色彩,如何把握空间比例等,以及如何把握透视的细节,理解平行透视的绘画基本知识,有助于画家们掌握了解平行透视,并能够运用到作品中。

最后,平行透视的技术除了需要学习知识外,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不断通过实际操作把已经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手中的作品。

了解了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绘画技法,熟练掌握它,可以更好地把握空间感,创造出更加真实动人的作品。

综上所述,平行透视是一种技术性的训练,让画家们更为熟练的把握物体的立体空间感,运用到不同的绘画中,提升绘画的表现力和真实感,创造出更加真实动人的作品,也是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的技术支撑。

小学美术《平行透视》教案

小学美术《平行透视》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行透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行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实验操作和成果展示,不仅加深了对平行透视的理解,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需要我在旁边适时引导,确保讨论能够紧扣教学内容。
此外,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虽然掌握了平行透视的基本方法,但在创意发挥上还有所欠缺。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加入更多启发性的环节,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观察角度和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个性化和创意。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平行透视》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透视这一概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能够初步理解平行透视的原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对于视平线和消失点的理解,虽然我在教学中已经尽量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讲解,但仍有学生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行透视的基本概念。平行透视是指在画面中,与画面平行的线条在远处会汇聚于一点,形成消失点。它是绘画中表现空间感的重要手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平行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

美术学习基础_平行透视

美术学习基础_平行透视

4 过E点,做垂直线与平行线,与四条垂直变 线相交,得到立方体各顶点。
依据测点,还可以将侧边等分。依据消失 点,可以将原线等分。依此便可以做出等 分网格。
复杂立方体画法步骤: 板凳 比例示意图如 下:
2.5 0.5
1确定视平线、心点、测点
2将凳子的正立面按 比例画出
3利用测点,确定凳 子侧边的长度。
• 平行透视易出现的问题:心点出现两个。 • 对角线全部消失到距点
一些简便求法 1图为一矩形透视图
做对角线,得交点O, 过O 做垂线,即为等分线
2 连接二分矩形的对角线,与原矩形对角 线交于O1O2两点。过O1O2做垂线,即为 原矩形的三分线。
3做矩形垂直原线的六等分点,将各等分点与消 失点相连。各线与对角线相交得12345各点。过 各点,做垂直线,即为该矩形的六等分线。
三、边长不相等的立方体 如一长宽高比例为8:5:4的立方体 1 确定HL视平线、心点、测点
2 按比例确定正方体的正面矩形。
3 将各顶点与消失点相连,得垂直变线的透 视图形。
4 求侧边的透视深。 过右侧顶点B,做与心 点与测点连线(即视平线)的平行线(在 此AB线即符合要求),并按比例向左截取4, 标记为B‘点,将B’与测点相连,与B点至消 失点的直线相交得E点。BE即为长度为4的 立方体侧边透视图形。
二、 正方体
1先依照前述步骤,做出正方体底面即正方 形的透视图。
2 做出正方体正前面的正方形。 从AB两点分 别起垂线,截取与AB相等的长度,即为EF 点,连接EF。ABEF即为正方体正前方的正 方形。
• 将EF与消失点分别相连,得到正方体顶面 的两条垂直变线。
• 从CD向上引垂线,与EF出发的两条垂直变 线相交于GH两点。即为正方体最后的两个 顶点。连接GH。

第三章透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第三章透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近高远低
灭点 视平线 灭点
2、特点:
一是立方体的任何一 个面都失去原有的方形特 征,产生了透视缩形变化。 二是立方体的所有结 构线中,与地面垂直的纵 线条依然垂直,其余横线 条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 集,消失于两个灭点(至 少看见两个面,最多看见 三个面,九种形态)。
3、画法: (1)先画一条视平线 (2)在视平线定上两个灭点 (3)在两个灭点中间画出立方体的最前面的一条边 (4)在边上定出两个点,表示高度 (5)连接两个灭点 (6)在两条连线上定两个点,表示边的长度 (7)在点上垂直延长一条线,交叉底线 (8)然后把各个点连起来
初识透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透视法则是一种在二维平面 上展现物体三维立体效果的绘图 法则。 透视的基本规律表现为:近 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近清晰远模糊、近鲜艳远浑浊等。
我们画几何体、画静物、 画人物、画风景等都必须掌握 基本的透视规律,才能准确的 描绘物体在空间各个位置的透 视变化,使物体具有空间感、透视的感觉
(1)平行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 感觉。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合表现庄重、严 肃的室内空间。 缺点:是比较呆板。
平行透视原理
成角透视(二点透视)
1、概念:当一个立方体斜放在我们面前,有两 个面与地面平行,它的上下两条边线就产生了透视变 化,其延长线分别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两个灭点。
透视的种类和画法
透视的种类:
(1)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2)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消失点(灭点、余点):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 物体,在透视中延伸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3)变线:与画面成角的线为变线,均消失,与画 面呈不同角度的线各有自己的灭点。 (4)原线:透视图中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线都为原线, 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不消失。

平行透视是什么原理的应用

平行透视是什么原理的应用

平行透视是什么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是绘图中的一种透视技法,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和技巧,将物体按照平行线的透视关系进行绘制,使画面呈现出真实感和立体感。

平行透视是一种常用的绘图技法,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

2. 平行透视的原理平行透视的原理基于视角的变化和平行线的收敛。

在我们的视觉感知中,远离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小,靠近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平行透视利用这种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将远离我们的物体绘制为较小的大小,而将靠近我们的物体绘制为较大的大小,创造出真实感的空间效果。

3. 平行透视的应用平行透视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

下面列举了一些平行透视的应用:• 3.1 建筑设计平行透视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建筑师可以更加准确地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建筑师展示建筑物的比例、尺寸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传达设计意图。

• 3.2 室内设计平行透视在室内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设计师可以呈现出房间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设计师展示家具和装饰物品的摆放位置,展示房间的布局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设计师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并做出更好的决策。

• 3.3 景观设计平行透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景观设计师可以呈现出景观空间的深度和层次感。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展示不同植被和景观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景观元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表达设计理念,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

4. 如何使用平行透视使用平行透视技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真实的绘图效果。

以下是一些使用平行透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确定视点:确定你的视点位置,即你观察物体的位置。

视点位置将决定物体的透视效果。

平行透视课件

平行透视课件

(5)视高:人的眼睛到足底的高度。
(6)视距:视点到心点的距离。
(7)距点:位于心点左右两侧,距点到心点距离等于视距。
DP1,DP2
PART three
平行透视作图方法
(7)原线:与画面保持平行的线。 (8)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
Parallel Perspective Diagram Method
通过欣赏图片总结规 律
Summarize the law by appreciating the picture
通过欣赏图片总结规 律
Summarize the law by appreciating the picture
PART one
透视概念
Perspective
concept
一、 透视概念:
成角透视平行透视倾源自透视圆的透视PART three
平行透视概念
Parallel perspective
concept
平行透视
PART three
平行透视概念
Parallel perspective
concept
(一) 平行透视概念: 1.保证观察物体至少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
2.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平行透视又被称为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绘画中应用
(三)平行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in Parallel Perspective Painting
《雅典学院》
PART four
小结
四、课堂小结:
色彩透视
透视学
brief
summary
线性透视
消逝透视
成 平角 行透 透视 视

倾 斜 透
的 透 视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图2-4 正方体平行透视画法
第三节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的画法

以一个宽4米、高3米、深5米的房间为例,室内空间透视图的作图步 骤如下:设定画面中的比例为4∶3∶5。 (1)定出视平线HL,心点CV,按比例定出宽度尺寸AB,AB线段为 基线,过CV作A、B及各点的连线,确定距点D,D点CV点连线的距 离等于视距(图2-5)。
视平线的两角偏斜于心点。
(10)方形平面离视平线越近就
越小。 在绘画与设计中,平行透视表 现的范围非常广泛。一是因为它 只有一个灭点,形成一个视觉中 心,所以能较突出地表现主题形 象;二是因为它能使画面产生平 衡稳定之感,对称感和纵深感强, 通常适于表现庄重、严肃的大场 景或大场面题材,并为题材主题 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视 心点位置选择不好,容易使画面 显得呆板。
图2-1 平行透视图
• 正方体的平行透视最少能看见一个面,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只 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肯定有一对竖直面与画面平行。 • 以立方体的平行透视为例总结规律如下(图2-2、图2-3): • (1)如果心点正处在立方体正面上或正面的边上,只能看到一 个面。 • (2)如果立方体的位置在视中线上、下移动或在视中线上左右 移动,就可看到正面和另一个直立面两个面。 • (3)如果立方体离开视中线和视平线就可看见正面、侧面和顶 面三个面。 • (4)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离视平线和视中线越近越窄, 越远越宽。 • (5)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正处在视平线和视中线上, 这面就成了一条直线。 • (6)立方体如果处在视平线以下,远高近低,不能见到底面。 如果处于视平线以上,远低近高,不能见到顶面。 • (7)方形平面的透视形有两边是平行画面的直线,另两边在心 点消失。 • (8)方形平面上下位置移动时,越靠近视平线越扁平。如果与 视平线重叠,透视形就成了一条水平直线。 • (9)方形平面左右位置移动时,正对视中线时,近处两角成小 于90°的锐角。一侧边与视中线重叠时,这一边就成了与视平线 垂直的直线。在左右两侧时,靠近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是一种表现空间透视关系的绘图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基于直角三维空间的图像,将三维图像转换为二维的表现形式。

通过使用垂直于绘图面的平行线,透视可以依据空间距离对物件进行大小和位置记录。

在平行透视中,使用正投影、正交投影和正交正投影三种投影方式。

正投影是把物体投射到固定平面,正交投影是把物体投射到两个平行平面,而正交正投影是把物体投射到两个垂直平面。

正投影是把物体按照一定比例,投射到正交正投影平面的一侧,这种方式可以使绘制出的图形更加清晰;正交投影是把物体投射到两个平行平面上,被投射的物体会保持原有的空间形状和比例;正交正投影是把物体投射到两个垂直平面上,并维持物体的空间形状和比例。

在使用平行透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物体的视角、位置、旋转角度等影响因素,同时要确定投影平面位置和视角,并在图上绘制出平行线。

同时,要根据物体变形情况来调整投影规则,从而确保绘制出清晰准确的图像。

平行透视在绘制三维空间图像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它可以还原真实物体的空间比例及位置,给观察者带来更深刻的体验。

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以及汽车设计等领域,平行透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使我们可以在前期制作出更精确的设计视图。

总之,平行透视是一种绘制三维空间图像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准确还原物体的空间比例及位置,在各种设计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使
观察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真实几何结构,从而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平行透视讲课课件

平行透视讲课课件
END
主垂线
h

d
三、边长不等的立方体的画法
• 以一个宽4米、高3米、深5米的房间为例,地砖 1×1m。
画出下图中的地板块图 室内空间大小3*4*5,地板尺寸0.5*0.5m。
第三节:平行透视的应用
• 空间中物体的高度的定位 • 真高线为准线
•室内空间,高3m,宽4m,深5m,地砖0.5×0.5m。 室内地面放置一个1×1×1m的正方体,位置不限。
• (4)正平行六面体不包含主点、视平线和主垂线 时,正平行六面体都能看到三个面。
• 这种透视最能反映正平行六面体 的特点。
(5)正平行六面体的 位置高低不同时, 距视平线愈远的水 平面的透视愈宽; 反之愈窄。与视平 线同高时缩窄为一 直线,直角水平变 线愈靠近视平线的 透视愈平,反之愈 斜。
• (6)正平行六面体 左右位置不同时, 距离主垂线愈远的 侧立面的透视愈宽, 靠主垂线愈近的侧 立面透视愈窄。
• 将EF与消失点分别相连,得到正方体顶面的两条 垂直变线。
• 从CD向上引垂线,与EF出发的两条垂直变线相 交于GH两点。即为正方体最后的两个顶点。连接 GH。
平行透视 Ping xing tou shi
平行透视画法的运用:
利用平行透视图的画法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体的方形物品 的透视图准确作出,如楼房、桌子、电视机、沙发等等。
但前后正方形的 边长各自相等。 如图3-6,
ab=bc=cd=da, ef=fg=gh=he。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请说出下 面绘画作 品属于那 种透视类 型?
•平行透视的定义 •平行透视所包含的基本特征、原理 •平行透视的画法
D
心点
D
h
视点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种,除以上情况外,立方体最多可见三个面,正方形原 面加上一个侧立面和一个水平面(或是正方形原面加上两个 斜面)。 内部形态,最多可见五个面。

透 视
平行透视的特点
(1)平行画面 的平面保持原来 的形状;平行画 面的轮廓线方向 不变,没有灭点。 水平的保持水平, 直立的仍然直立。 视平线 (2)与画面不 平行的轮廓线垂 直于画面,是变 线,这些变线集 中消失于一点即 主点(心点)。
透视学的常用术语
► ►
视点:视者的眼睛位置。 正常视域:视点看出去的60°的圆锥形空间,由于其为人的双眼正常显 示对象的范围,故称正常视域,超出60°,则不属此范围。 视中线:视域圆锥体的中心轴,是视者视线引向画面的中心视线并与画 面垂直,平视时与地面平行,俯、仰视时其与地面或倾斜或垂直。 画面:画者与被画物之间假设的透明画图平面,它可以向四 周作无限的 扩大与延伸。画面须平行于画者的颜面,垂直于视中线;且平视的画面 垂直于地平面,俯仰视的画面倾斜或平行于地平面。 心点:视中线与画面的交接点。
由侧视图、正视图转换成透视图的画法
平行透视的制图方法
(5)在画面基线按桌子的宽度、间距依次标出位置。
(6)以桌子宽度与心点连线。以间距宽度、桌子长度与 距点连线,相截后得到桌子的实际透视位置。桌子在室内 的透视图作出。
平行透视的制图方法

室内空间透视图画法: (1)确定视平线、心点,作出室内空间透视图。 (2)在画面水平起点上定每一块地板格的实际宽度并与心点 连线。以某一地板格起点连右余点,相截心点连线得地板格 的透视深度。 (3)在画面水平起点(或基线)上确定墙距、门宽、窗距、 窗宽。在画面垂直起点上定门窗的实际高度。在视平线上任 定对角线交点。 (4)把墙距、门宽、窗距、窗宽连对角线交点,与右墙角线 相截得门窗的实际透视位置,垂直延伸到右墙面。 (5)把门窗的实际高度与心点连线与右墙面的门窗透视宽度 相截得门窗的透视图。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同一视域的平行透视的立方体、桌子直角边应消 失到一个心点,不能一左一右(视点的唯一性, 只能往一个方向看,视点不能一会向左一会向 右)。
同一视域的平行透视的书、桌子直角边,不能因为位置高 低,而心点也分上下。左图为错误,两个心点,引出两条 视平线。右图为正确,上下直角边应消失到同一个心点 (视线平线的唯一性,不能上下浮动)。
D A
C B
正方形的基础上画立方体
1.从A、B 点分别向上 作垂线,得 HL 正方体高E、 F点。
E
M(D)
F VP D
C
B
A
正方形的基础上画立方体 2.从E、F点 分别向VP点 作消失线。
E
HL
M(D)
F VP D
C
B
A
3、从C、D 点分别向上 作垂线,该 线与E、F点 向CV点的消 失线相交得 G、H点。


步骤:
(1) 画出水平线HL,在上面定出心点C. V,定出距点D2(即 视点E 到心点C.V 的距离),在视点的位置画出基线G. L,再 把地网格平面的尺寸量在G .L上,并以这些刻度点分别向CV连 透视线 (2) 由G.L上的B点向距点D2连线,与透视线相交的点便 是地网格平面的透视深度。 (3) 由各交点再分别作平行线,即完成地面网格透视。
所以能较突出地表现主题形象; 二、是因为它能使画面产生平衡稳定之感,对称感
和纵深感强,通常适于表现庄重、严肃的大场景或大场面
题材,并为题材主题配景。 三、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视心点位置选择不好,
容易使画面显得呆板。
(一)正立方体平行透视图作法 作图原理:平行透视中,正立方体有一个面(整个面, 全部有原线组成)由原线组成的可看见的平行面,透视形 状不变,只有一种水平变线,而视域中心是它的灭点,且 位置永远不变。 正立方体透视图的关键在于掌握深度的变化,主要利 用直角边线与水平面的对角线相交的方法,来确立直角边 的深度。(井深和距点的长短有关,即和视点到画面的距 离视距有关,因为井深是有距点即视距决定的,所以我们 把直角边与距点相连)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ParallelProjection)是一种把在实际空间中的物体投射到平面上的技术。

它是立体透视(Perspective)的一种特殊情况,只是把视点放到了无限远的位置。

通过它,可以把立体物体的投影投射到一个平面上,从而可以将这个平面图用来表示立体物体在现实中的形状。

首先要明确的是,平行透视是一种把立体物体的投影投射到一个平面上,而不是一个立体物体投射到一个平面上。

所以,平行透视不会产生透视效果,也就是说,投影中的物体不会改变大小和形状。

一般情况下,在平行透视中,可以看到物体的所有面都水平平行,因此也被称为“水平投影”(Horizontal Projection)。

平行透视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确定视点所在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是无限远的,也可以是某个特定的位置。

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确定了视点的位置,就可以开始进行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原理是,从视点发出的一条直线来到投影物体的每一个表面,都不会有多大的角度变化,因此从物体表面反射回视点的光线都将具有极小的角度变化,从而实现把物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

不同点在于,我们可以确定视点是在无限远处,使得从视点出发的光线都是平行的,这样就不会产生角度变化。

平行透视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计算机图形学、航空航天和机械设计等领域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在虚拟现实领域,也可以利用平行透视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加真实的虚拟环境,而且性能上也更
为优越,所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总之,平行透视是一种可以把立体物体投射到平面上的技术,它不会产生透视效果,优越的性能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虚拟环境,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是一种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大小和五面结构来表现远大于实际物体的视觉效果的技术。

它采用、增加、变换和删除空间元素,以求得完整有机形态,从而形成一种平行透视的过程,其让作品表现出更强烈的透视变换效果,从而加深观众的视觉印象。

首先,我们来了解平行透视的定义。

它是一种用来图示或描述物体在一个空间环境中的位置,形状,大小,深度和运动方向的技术。

它利用平行线从不同视点出发,来描绘物体外型,以实现空间维度的透视效果。

它利用多条平行线形成透视点和虚线,其中每条线代表不同的视点或视距,虚线表示不同的深度。

因此,利用这些点和线,可以使视觉上的物体更加清晰,形成立体的透视效果。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平行透视的应用。

平行透视的应用极广泛,它既可以用于建筑设计中,也可以用于艺术创作中。

在建筑设计领域,平行透视绘制可以让设计者清楚地看到建筑物的立面,进而更好地让他们掌握建筑物的整体状况,可以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在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塑等,利用平行透视更能够展示空间的深度,加强视觉效果,更能够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此外,平行透视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电脑动画、电影特效中。

在三维动画领域,它可以帮助动画设计者精确模拟物体的立体深度,从而得以让动画作品表现出更加真实可信、丰富多彩的结构和外观;在电影特效制作领域,它可以实现画面的视觉维度改变,让观众获得更加深刻的视觉体验。

总之,平行透视是一种在空间艺术和设计领域情况下,用来表示物体形状、大小和立体深度的技术,它利用空间维度、点线形式以及基本动态原理构建物体深度和透视变换,从而给观众带来更加深刻的视觉效果。

因此,平行透视的应用已经遍及各个领域,其作为艺术、建筑和动画设计创作的重要工具之一,一直广受好评,受到不同行业的认可与应用。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图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
2、平行透视中各消失点不统一,或不在一 条视平线上(图2-18、图2-19)。
平行透视图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
3、线和面应有透视变化的没有,不应有的 透视变化反而有了;物体未画平,后方或 侧方高于另一方(图2-20)。
课堂练习: 用一点透视画一个 洗衣机或者微波炉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 3、三点透视:物体其中两面向视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某二点消失.另一面在天点或地点 消失。
平行透视
透视的三要素包括: 视平线 消失点 立足点
视平线
消失点
一、平行透视概述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我们在60°视域中观察正方体,不论正 方体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可视画面平行,其他与画面垂直的 平行线必然只有一个主向灭点——心点。这种情况下,立方体和画面 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图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
1、距点过近,正方形图像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的变化不会产生画面的不认同感!
课堂作业
题目:运用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原理设计完成一张空旷的地下厂房室内场景
要求:
• 1、构图能充分表现出厂房的空旷 • 2、合理进行具有厂房特征的室内布局 • 3、该场景画面前方可供动画角色表演 • 4、场景顶部布满大小不一的长条管道、管道之间有规律的布灯。 • 5、厂房两侧共有三个出口可供出入,可以是门。也可以是隔断的墙面。 • 6、近景、中景、远景处场景两侧分别安置具有多个排列有序的监视器的控制台及台前的椅子若干、一
等距离平行景物透视画法
• 图中a、b、c、d是在一个平面上画方格子的方法
• 第一步:先在一条横线上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等 分,如图A的(1)(2)(3)(4),再从每一根分格处向心 点做灭线;
• 第二步:自横线的左角对右方的距点作一直线, 这时在每一条灭线上就留下了一相交点,如图 C(1)(2)(3)(4)的各点;
必须掌握的几个名词
• 1.画面: 透视学中为了解决把一切立体的形象都纳在一平面上来,就在人眼
与物体之间假定有一件透明的平面叫做“画面”,它必须是垂直于地面, 必须与画者视中线即注意方向的视线垂直,与画者的脸面平行。
画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非常重要,透视学中所要解决的一 切问题都是先在这个画面上进行研究的。请看图4所示:
• 10、余点:在视平线上心点两旁与画面形成任意角度(除45度及90度)的 水平线段的消失点,它亦是成角透视的消失点。
• 11、天点:是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方的直立灭 线上。
• 12、地点:是近高远低向下倾斜线段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下方的直立灭 线上。
第一章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 第三步:在每一个相交点的位置上作一横线,小 方格透视形状便成功了,如图30B。如果画四排还 不够,那就按图D的方法,在最后一横线的左端对 距点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继续画下去。
用中腰线画等距离的透视画法
• 先画画面前方第一根灯杆,从顶端及底端都对灭点做灭线,这就是灯杆高低范围,再从灯 杆二分之一处对灭点做灭线,作为一个中腰线,根据需要画第二根杆,接着从第一根杆的 顶端通过第二杆与中腰线相交的地方引一直线,当它与下面的灭线相接处就是第三杆位置, 随即画出第三杆,再从第二杆的顶端通过第三杆与中腰线相交的地方引一直线,当它与下 面灭线相接的地方就是第四杆的位置,以此法一直画到需要的地方止.
平行透视
• 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物体以六面立方体为最多, 如:建筑物、桌椅、柜、橱、舟车等物,这些物 体不管它的形状如何不同,都可以归纳在一个或数 个立方体中。一个六面立方体,有上下、前后、 两侧三种面,只要有一种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方向, 就叫平行透视。
• 规律:凡是物体与画面成平行的这个面,它们的 形状在透视中只有近大远小比例上的变化,而没 有透视上的变形变化。
正方体的画法
距点
画面
心点
视平线
距点
c
d
C
D
a
b
A
B
E
1、边线为平行于画面的水平原线
Hale Waihona Puke C和垂直原线,透视方向不变,仍
然水平,没有灭点。
视点
2、边线为垂直于画面的直角变线,
透视方向会改变,会聚于主点。
A
基线
D B
平行透视
• 一、平行透视的特点 一个六面形的物体在透视图中有时只能看
到一个面,或两面,三面。
图5是一个画家站在3根等距离电杆的前面,他 与电杆之间有一个透明的”画面”,电杆的 1,2,3点和4,5,6点向画家眼中投射过来,当它 们通过”画面”是留下了 1’,2’,3’,4’,5’,6’,这时我们看到”画 面”上的三根电杆已经产生了近长远短的透 视变化,这就是写生时从实物到”画面”,从画 面到人眼在描在纸上的关系.
必须掌握的几个名词
• 2、视点与视距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视距就是画面 与画者之间的距离
• 作画时画者必须与物体保持两倍至两倍 以上的距离,以物体高或宽的最长者为准, 才能保证从一个固定位置看到物体的全 部,而透视图必须在60度视角的视圈之内, 画出来的形状才合于透视的感觉,超出这 视圈以外就变成不合理的畸形状态了,画 家可以前进或后退来调整视圈范围,却不 可用转动头颈的方法来扩大眼界,这点在 写生时要注意.
• 3 、视平线 由主点向左右延伸的水平线叫视平线,画 面上只能有一根视平线,视平线随着画者 所站位置高低的不同而呈现
必须掌握的几个名词
• 4、变线 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 5、原线 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 6、灭线 又称消失线,画面中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4、心点虽是在物体内方,但因 正面是空的,因此,所能看到的 则更多了,并且能一层一层地深 远,这也是平行透视中才会有的 特点。
5、立方体的高低不同时,距视 平线越远的水平面透视越宽,反 之越窄;立方体的左右位置不同 时,距中心越远的侧立面透视越 宽,反之越窄。
圆的透视
边长不等的立方体的画法
椭圆和圆柱
套可供工人办公或休闲的电脑及电脑桌椅、盆栽植物若干。 • 7、用线稿清晰的将场景各要素予以交代,注意线条的美感。 • 8、作图前需布透视线稿,并保留视平线和心点。 • 9、可自行设计相关道具,也可根据老师提供或自行寻找的素材进行创作。
平行透视室内画法
根据平面图布置出物件的地 面投影位置
根据透视原理进行进一步的绘制
一、场景平面图
平面图就是能准确,清晰的表述场景结构和方位、内容的那些示意图。
一、平面图、 立面图的基本 画法
1、制图中的 表达方式是简 单的线段符号。
2、制图中特 定的、重复出 现的物体需要 用特定的符号 表示。
3、将各个符 号按其比例安 置在需要表述 的场景中。
• 7、消失点 与画面不平行的线段(线段之间相互平行)逐渐向远方伸展,愈远愈小愈靠近,最 后消失在一个点(包括心点,距点,余点,天点,地点).
必须掌握的几个名词
• 8、心点:又称主点,是视点正对(垂直)于视平线上的一个点,它是平 行透视的消失点。
• 9、距点:距点在视平线上主点左右两边,两者离主点的距离与画者至心 点的距离相等,凡与画面成45度角的直线,一定消失于距点。
一、场景平面图
平面图就是能准确,清晰的表述场景结构和方位、内容的那些示意图。
一、平面图、 立面图的基本 画法
1、制图中的 表达方式是简 单的线段符号。
2、制图中特 定的、重复出 现的物体需要 用特定的符号 表示。
3、将各个符 号按其比例安 置在需要表述 的场景中。
这个场景设计是有两个一点设计构成,在动画镜头的设计中 为了适合角色表演的需要,可以表现出一点透视产生不了的 透视效果,,使画面中心位置的建筑形象比较集中,角色在 前景层表演时舞台会比较宽阔。
• 1、心点在物体的内方,这时只能看到物体与 画面平行的一面,其它面被正面所遮不能看见, 这种情况只有平行透视才有。
• 2、心点在物体的外侧,这时物体能看到两个 面。
• 3、心点在物体上角,这时物体则能看三面, 此角度物体外形看得较清楚,安全,而第一种 看得最不安全。
• 注:立方体不管处于何种位置,在视角60°角 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灭点:主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