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杜诗歌的比较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17李杜诗五首(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高中语文 17李杜诗五首(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17 李杜诗五首从容说课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风格以清新飘逸著称。

但这里所选的两首诗都是吟别诗,所以显得相对哀怨。

但两首诗歌还是有所不同:《峨眉山月歌》显得深沉,前三联宜读得轻而稍缓,读出画面中美好的意境;最后一联宜读得更缓些,顿挫更分明一些,语速要减缓,把作者离开故地时的伤感深沉之情表现出来。

前两联为二二二一式,后两联为二二一二式。

《春夜洛城闻笛》那么相比前一首哀婉凄清,感情倾向比较明显。

朗读时整体应相对平缓些;最后一联应适当放低拖长声调,顿挫更分明。

杜甫的律诗章法极其严格,都是以两联为一层,诵读时应根据诗的内容在两层之间作适当的停顿。

凡内容明快、跳跃性不大者,停顿宜稍短;内容深沉、跳跃性较大者,停顿宜稍长,以求层次分明,诗意显豁。

在杜甫这三首诗中,只有第一首《客至》是轻松愉悦的,其余都是沉郁苍凉的。

而这沉郁苍凉的四首中,《旅夜书怀》《登某某楼》两首都是直接抒发忧国伤时之感及身世凄凉之情的,特别是末首,把这种沉重的感情表达到了极致。

吟诵诗歌,既要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又要注意一定的吟诵技巧,正确处理抑扬与顿挫。

吟诵鉴赏。

通过吟诵进行鉴赏,体会杜诗的音韵美、节奏美,同时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与诗人同喜同悲,同乐同忧。

《旅夜书怀》写在战乱初平之时,诗人深受战乱之苦,四处漂泊,居无定所。

诗中所绘景象渲染出凄冷氛围,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后两句用一个极为神似的比喻点明了自身的境况,伤感之情跃然纸上。

全诗节拍前两联为二二一式,后两句为二一二式。

《登某某楼》将作者的忧国伤时之感和凄凉身世之情表达到了极致,尤其显得沉郁苍凉。

每句五字,要读得字字顿挫,句句苍凉,声调明朗,感情沉痛。

每句前两字后停顿都要明显些,再缓缓读出后面的三个字。

末句“凭轩涕泗流〞要读出深深的沉痛感来,使人久久低回。

要正确理解诗中的思想感情,把握主旨,在学习这五首诗时还要教会学生“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所谓“知人论世〞,其实就是联系作者的身世,联系诗歌的写作时代、当时作者的境遇,这样才是诗歌鉴赏的不二法门。

李杜诗歌对比

李杜诗歌对比

二、李七言古诗之比较:
“古体诗”这一称呼在唐代才出现,以别于“近体诗”。古体诗大约沿自汉魏乐府,诗体比较自由,篇幅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等等,一般五言七言写的比较多。一般来说杂言古诗多以七言为主,所以也可以算入七言古诗。李白和杜甫的七言古诗(包括七言、杂言乐府歌行)是唐诗七古创作的最高成就。三、李杜的文学风格: 1、李白的“清雄飘逸”: 2、杜甫的“沉郁顿挫”: 论文摘要: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两位星悬日月、高山仰止的伟大诗人;是思想上的承接和发扬者,是时代文化的充分体现者,他们的思想是时代的孕育和个人才性契合的产物,并且散见于他们的创作之中。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并峙的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史”一个高扬浪漫主义风帆;一个手握现实主义大笔。二者皆是以诗人的个人特性结合时代特点而自成一家的。一个冠以“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个冠以“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关键词:创作风格、七言古诗、清雄飘逸、沉郁顿挫
正文:
李白与杜甫在创作风格上都肯定了文学的社会功用。李白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曾说道:“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而杜甫则在《进雕赋表》中表达了自己的述作之志。这种认识显然来自先秦和汉儒的文学理念。两个人也都反对一味地讲求绮丽靡艳。李白在《古风·其一》中曾说道:“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乔象钟等学者根据李白这首诗而认为李白有复古倾向。李白确实受到了陈子昂的主张的影响,指出了“道丧”的现实情况,并且标举风雅汉魏,但是,李白并不是完全否定建安以后的文学。从李白的诗歌风格上看,李白明显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诗骚的影响有之,而元嘉永明的影响也有。李白的很多作品都曾对陶谢鲍庾等诗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而杜甫也曾把李白比作“庾开府、鲍参军”。可见,李白并不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复古者。据罗

李杜诗歌的比较

李杜诗歌的比较

1、李杜诗歌风格的差异:一、总的评价:地位和评价。

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的伟大诗人,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兼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人物,被称为“诗仙”;杜甫则是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被称为“诗史”“诗圣”。

背景、个性和风格特色。

李白和杜甫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

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

(裴斐观点)李杜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由于出身、个性、经历和个人才能的不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

总的说来,李白的诗歌表现为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杜甫的诗歌表现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李白多平民的个性、自豪和反抗;杜甫多人道主义的关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二、不同风格的表现李白诗歌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感情热烈,气势宏大,想像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诗歌形成于唐朝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李白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积极入世的。

比如,蜀道雄奇险峻,难以表述,李白却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在《蜀道难》中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神话传说,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写黄鹤不得飞过、猿猱愁于攀援,映衬出人在其上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险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和杜甫诗歌之比较

李白和杜甫诗歌之比较

李白和杜甫诗歌之比较李白和杜甫诗歌之比较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两大天才诗人。

李白号称诗仙,杜甫尊为诗圣,这已经大大超越了对普通诗人的评价,甚至带有某些神化的尊崇了。

天才本身或许真的不可以比较,难分轩轾,但是具体到某一些方面,就诗论诗的话,就像刻意去比较关羽和秦琼的武艺,还是可以在某些方面较量长短、一分高下的。

李杜之争这个话题本不算新,但是我还是很想就几个方面,以自己的观点来比较两人的诗歌水平。

李白是我们小时候就非常熟悉,甚至最熟悉的诗人了。

收在学校教科书里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让我对这位浪漫的诗人从小便充满了崇敬和向往。

李白是带着仙风道骨的,贺知章曾称他“谪仙人”。

其人格的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拘,不受到任何约束,这是魏晋以来,封建社会中个人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也是盛唐精神的产物。

李白一生抱负远大,至死都在期待“大鹏飞兮振八裔”,能够扶摇直上,遨游苍穹。

李白还喜欢远游,流连山水,如飘蓬般云游四海,自称“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他的诗歌想象神奇瑰丽,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美不胜收。

无论拿他的哪一首著名古诗,或者绝句,都可以感受得到其艺术魅力。

而杜甫的诗,我们幼时接触的较李白而言少一些,在小学课本里可能就《绝句》等几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得色彩丰富,一诗四景,意象生动,倒也令人印象深刻。

中学里渐渐接触得多了,一般都是揭露社会、感慨时事、同情劳苦、田园生活之类,当然也有单纯应景抒情的如《春夜喜雨》等。

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写实,比较直朴,但是语言经过精心的锤炼,显得十分均衡完美,几乎无懈可击。

杜甫生在一个有文学和儒学传统的家庭,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所以自幼习文,深受儒教,形成了他为人为文审慎严谨的习惯。

他的诗,讲究情景交融、声律韵美、言之有物。

所以他的很多诗歌,是可以当作诗史来阅读的。

【2021】李白和杜甫诗歌之对比.完整资料PPT

【2021】李白和杜甫诗歌之对比.完整资料PPT
陶》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阁夜》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对雪》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新安吏》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石壕吏》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垂老别》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又呈吴
郎》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哀江头》 “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喜达行在所》其二
5、安史之乱时期(755—762): 《古风》十九“西上莲花山”、《永王东巡歌》
十一首、《早发白帝城》等。
安徽采石矶李白衣冠冢
李白行吟图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1、山水行旅诗:
《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 《横江词》六首、《望天门山》、 《游泰山》六首、《蜀道难》、 《月下独酌》、《独坐敬亭山》、 《梦游天姥吟留别》、《早发白 帝城》等。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及成就
其 一 , 以 气 夺 人 ——“ 笔 落 惊 风 雨 , 诗 成 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李诗感情浓烈,气势磅礴,如大河长江, 不可阻遏,如飞流直下,生气贯注,形成以 气夺人的艺术风貌。具体表现在:气骨端翔, 体现出“侠”的傲岸之气;气韵生动,体现 出“道”的飘逸之气;气象超远,体现出 “仙”的高举之气。艺术上往往能因才蓄势, 因时成势,因情造势,因物助势,突出地反 映盛唐气象的昂扬之气和盛唐艺术的壮大之 美。
3、居京时期(742年秋—744年春):《清 平词》、《古风》(十五“珠玉买歌笑”、 二十四“大车扬飞尘”)、《月下独酌》、 《行路难》、《蜀道难》(有争议)等。
4、再次漫游时期(744—755):

李杜诗五首学习课件PPT

李杜诗五首学习课件PPT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6分)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 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 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 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 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 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 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 说,无论河水怎样流动,“水中月”也 不会随之流走,月随水流只有一种情况, 就是观月者也顺水而去。因此,此句明 写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 船之事。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 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 “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 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 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 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 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
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出生地为 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 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 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 江油) 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 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 求功业时期

李杜诗五首
导语: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 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 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 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 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 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今天, 我们从唐代成就最高的两位大诗人的这五首 诗入手体味一下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

第三单元 第8课 三首诗歌对比阅读 课件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8课   三首诗歌对比阅读   课件 高中语文 部编版 必修上册

活动探究
1.本课三首诗中都有写景,请分别概括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
②杜诗的首联和颔联是写景的句子。首联出现六个意象,勾勒出了一幅严秋肃临天 下的生动图画,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悲苦。 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图。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 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而纷乱的思绪。③白诗有五处景物描写。篇首的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头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 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 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 境,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 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 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课堂导入
师:李白与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的“诗仙”,一个是现实主义 的“诗圣”。一个喜欢调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构建一个奇 伟瑰丽的世界;一个擅长把现实中的风物纳入诗中,让一个个意象 成为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载体。二人的风格自是有着极大的不同, 差别也非常明显。
与杜甫一样,白居易也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他的诗更加通俗易懂, 因为据说他每首诗都务必要让老妇人能够读懂。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同步精品探究课件必修上册
第8课 三首诗歌对比阅读
• 第三单元 生命的诗意
主要内容 CONTENTS
01
导学目标
02
课堂导入
03
活动探究
04
课堂小结
05

大学语文优质课件《李杜与晚唐诗歌》

大学语文优质课件《李杜与晚唐诗歌》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字__义_山__,号__玉_谿__生_,今河 南人。诗与__杜_牧___齐名,又与 __温__庭__筠_并称,其诗多抒写时代乱离 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构思缜密, 词采缤纷,意境深远,尤以无题和咏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 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 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 为朦胧诗鼻祖。二十五岁进士及第。后来因为他触犯 了朋党之争,一直遭排挤,只当过幕僚等,潦倒一生。 他的诗深于寄托,工于比兴,用典工巧,表现婉曲, 意境含蓄,呈现出凄艳浑融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 世的诗歌、词、戏曲等创作样式有很大的影响。
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 歌集解》(中华书局 ) 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京兆 万年(今属陕西西安市)人。唐代宰相杜佑之孙。
(三朝宰相,著名学者,著《通典》200卷)。二十
六岁登进士第。其秉性刚直,被人排挤,仕宦颇不 得意。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为幕僚多年,又作 过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等。中间虽也曾入 朝任监察御史、左补阙等官职,但时间都不长,终 官中书舍人,世称“杜樊川”。杜牧的诗体兼备, 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与李商 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诗文集《樊川文集》。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 玉玺不缘 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

最新(高中)杜甫诗三首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高中)杜甫诗三首教学讲义PPT课件

尾联: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凄苦之情,思乡之意。
通过全诗意象分析,整首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意境。
第二、为什么写?
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感情?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象把握 思想感情。 2、寻找诗中关于文章主旨的表达情感的 语句。
学习目标
1 . 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学会鉴赏诗歌。 2 .从写景、抒情、炼字方面赏析诗歌。 3 .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
回顾
诗歌鉴赏之“四抓”“三问”: 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情感……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诗句:(三问: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
么写 )意象/意境、技巧、情感……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
历史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4月,剑南节度使严 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五 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 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 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 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创造了诗歌创作的又 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 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 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 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一、抓题目
本课选读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 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 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 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 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三、抓诗句及注释(“三问”)
一、写了什么:意象?
首联: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这些意象有何特点?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景象?

《李杜诗五首》课件

《李杜诗五首》课件
《李杜诗五首》ppt课件

CONTENCT

• 李杜简介 • 《李杜诗五首》选读 • 李杜诗歌的艺术特色 • 李杜诗歌的主题思想 • 李杜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01
李杜简介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
生平经历
李白生于盛唐时期,一生游历广泛,历经唐玄宗的开元、天宝年 间。他才华横溢,诗才飞扬,被誉为“诗仙”。
创作特点
总结词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是李白最著名的 诗篇之一。
《月下独酌》
总结词
展现了作者孤寂的心境
详细描述
这首诗中,李白借酒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和苦闷,通过与月对酌的场景,表达出 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春望》
总结词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详细描述
李白的诗歌中也有一些描绘人文景观的作品,如游历古迹 、城市风光等,这些作品展现出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 杜甫的诗歌中则更多地描绘人文景观,如战争、人民疾苦 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
05
李杜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后世对李杜诗歌的传承与发扬
传承
李杜诗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诗 人视其为典范,继承和发扬了李杜诗歌的精髓。
03
李杜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豪放不羁
李白的诗歌常常表现出豪放不羁的风 格,他善于运用大胆的想象和生动的 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人 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自然天成
李白的诗歌语言自然流畅,不拘泥于 形式,常常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 达情感,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
杜甫诗歌的语言

诗歌精讲 第九讲 晚唐诗人小李杜 课件(29张PPT)

诗歌精讲 第九讲  晚唐诗人小李杜 课件(29张PPT)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 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 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 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擅长七律、七绝,尤其是咏史和写景的七绝, 向来受人推崇。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 玉谿生,又号樊南生, 晚唐著名诗人。因卷 入朋党之争,一生遭 排挤,潦倒以殁。
李商隐
其诗以七律成就最为突出。他 的一些七律,词采华美,属对 精工,擅用比兴、象征、暗示、 典故等手法,给人以兴寄深微、 声情俱美的感觉。
《重有感》: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 须共主君忧。窦融表已开关右,陶侃 军宜次石头。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 鹰集击高秋!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 星关雪涕收。
《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 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 问苍生问鬼神。
要点
杜牧的诗歌分类及擅长的体裁 李商隐的诗歌分类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复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开成三年,李商隐应考“博学鸿辞 科”,原本已被录取,但牛党一权 要从中作梗,复审时李商隐被除去 名字。这次意外打击,使李商隐对 朋党斗争深怀恐惧。
☉爱情诗
☉政治诗
☉咏史诗

李白杜甫诗歌中的水酒月意象对比PPT学习教案

李白杜甫诗歌中的水酒月意象对比PPT学习教案

,遍观李白诗歌显现出水的美学意象的那部分内容,可以把它分
成三个不尽相同却有相互关联意义的类,即:时间意识,忧郁情
结,生命观照。
第5页/共46页
(一)时间意识
A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如孔子所唱“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 (1)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为东流水。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 ——《古风之十五》 (2)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古风之十六》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 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三)通过酒诗排解心中的愁 借苦酒销愁,古已有之,曹操就曾在他的《短歌行
》中高唱:“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满怀 报国热情,准备大展鲤鹏之志,但是社会现实残 酷地粉碎了诗人大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此时 ,酒成了诗人最好的解脱,也成了诗人在雄心壮 志破灭后的最大安慰。诗人在坎坷曲折中蹒跚而 行,把酒当成了消愁的工具,在饮酒中打发日子 ,在饮酒中寄托自己的无奈与忧伤。
第7页/共46页
(二)忧郁情结

在前面分析“时间意识”的举例中, 我们已 可以读 见那潜 藏于字 面之下 ,词义 之外的 隐隐愁 绪。世 事既如 水,万 般皆成 空,从 道家的 思想出 发,凭 此足以 销磨千 古英雄 气。

(1)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 尝。金 陵子弟 来相送 觞(shang),欲行 不行各 尽。请 君问取 东流水 ,别意 与之谁 短长? ——《 金陵酒 肆留别 》
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它寄托了杜甫对家国的
关切,从而具有了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价值。
第15页/共46页
(3)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 鱼腹。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三川观水涨二 十韵》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此诗极言诗歌贵在创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此诗极言诗歌贵在创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让情云遮慧眼》,将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
作了巧妙改变,一句出新,全文生辉,真可谓
“题好二分之一文”。满分作文《一蓑烟雨任
平生》直接以苏轼《定风波》中词句为题,紧 扣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要好得多,揭
示了“以平和心态正视挫折方能减轻痛苦走向
成功”中心论点;高考满分作文中,巧用名句
不少,如《月是故乡明》《月若有情月长吟》
【佳作展示】
野百合也有春天
也许你是一块耸立山中、终日承受日晒雨淋顽 石,在沧海桑田变幻中被人千百年来遗忘在那 里。 也许你是一只烧制失败瓷器,一出世便遭冷落 遗弃,你没有精致花纹,更没有细腻质感。 也许你是一朵独卧山涧、不见世人百合,无法 享受玻璃温室舒适,更没机会令众人倾倒,一 生铭记。 也许你……
第3页
2.依托名著,以故为新 名著总是常读常新,推陈出新,往往会产生奇 特效果。前几年创新作文有诸多是依托名著, 选取某一细节,加以嫁接移植,写出新意来。 《堂·吉诃德新传》、《赤兔之死》、《阿Q新 传》、《朱贵开店》、《新西游后记》都是如 此。这也能够给我们以启迪,应当下功夫阅读 名著。消化熟悉一两部名著,依据话题加以嫁 接移植。这些作文转载诸多,在此不作赘述。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全部。”海子错 了,远方有清风吹起涟漪,有山环水绕城池, 有迎风招展酒旗,有燕子绵绵话语。只要你懂 得每个生命都有他人无法抵达深度,无法眺望 远度,你就会于细微处窥得全部事物闪光点,第22页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 常认为一块顽石平凡无奇,而今方明白长期挺 立不倒就是它永恒优势;常认为一块碎瓷暗淡 无光,而今方明白,在烈火中坚韧与毅力就是 它永恒卓越;常认为娇贵温室百合才盈满了最 温馨祝愿,而今方明白,幽谷百合驻守着最原 始梦,它也同样拥有春天。

《【阅读专题5】历史感与浪漫风:李杜诗风比较》教学课件

《【阅读专题5】历史感与浪漫风:李杜诗风比较》教学课件

杜甫诗歌历史Leabharlann 的内涵①思想情感上: • 具有仁爱之心与忧患意识。
②内容上:
• 多写历史或着眼现实。
③意义上:
• 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3.李白被称作“诗仙”,你认 为诗仙的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结合《蜀道难》谈一谈。
• 朗诵全诗,体会作品的气势与情感。 • 自由发言,共同归纳。
“诗仙”
•一方面是 由于李白曾被贺知章称作“谪仙人” •另一方面则是说 李白的诗歌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气息,以及他个 人的豪放性格所表现出来的超凡脱俗,所以被 称为“诗仙”。
式自由流淌,符合李白浪
开口音, 《蜀道难》 气韵舒
漫主义风格的洒脱不羁, 尤其是开篇三个感叹词
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 与规劝,“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一共出 “噫”“吁”“嚱”的叠
现了三次,情感在不
用,让情感一泻千里。
断咏叹中强化。
任务二 精读深思
1.杜甫被称作“诗圣”,结合《蜀相》谈 谈诗歌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圣人情怀的。
二是说他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其中有对社会的关注、对国家大计的担当、对国运发展的忧患。
• 《蜀相》中的“天下计”“老臣心”赞叹了诸葛亮雄才大略、 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品质;
• 最后一联表达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作者 借对诸葛亮的赞叹与惋惜,抒发了自己心系国运、壮志难酬 的愤懑。
李杜二人诗风迥异主要出于时代原因。
• 有人说,李白生活在唐王朝走上坡路的时期,所以 他的头一直是高昂着的。
• 李白所生活的时代,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呈 井喷的发展态势,李白的诗风很能代表“盛唐气象” 的特征,充满着乐观自信的气度和飘逸洒脱的风格。
《蜀道难》作为一首规劝友人不要去蜀地做官的诗作, 即便是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也在悲凄中透露出万千气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李杜诗歌风格的差异:
一、总的评价:
地位和评价。

李白与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成就最高的伟大诗人,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韩愈)从在诗歌史的地位上说,李白是第一个吸取民族优良传统和外来形式,兼有陶谢庾鲍沈宋各家之长,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人物,被称为“诗仙”;杜甫则是把诗歌创作提到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被称为“诗史”“诗圣”。

背景、个性和风格特色。

李白和杜甫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其个性差异表现在各自选择的从政道路不同:杜甫是标准的正统派,立志作贤臣,采取的入仕方式亦与一般士子无异;李白则梦想当策士,献奇策立奇功,一举而致卿相。

但他们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之均以悲剧告终。

(裴斐观点)
李杜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由于出身、个性、经历和个人
才能的不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

总的说来,李白的诗歌表现为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杜甫的诗歌表现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李白多平民的个性、自豪和反抗;杜甫多人道主义的关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二、不同风格的表现
李白诗歌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感情热烈,气势宏大,想像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诗歌形成于唐朝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李白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积极入世的。

比如,蜀道雄奇险峻,难以表述,李白却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在《蜀道难》中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

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神话传说,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写黄鹤不得飞过、猿猱愁于攀援,映衬出人在其上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
坐长叹”),险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

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或个人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

天宝三年(744年)被迫离开长安后,李白在失意和痛苦中的诗作仍表现出豪放洒脱的风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表现出乐观主义天性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则表现了在失意和幻灭之中的反抗和放达,一个平民的傲骨和自由不羁的天性。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的诗歌表现为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以及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特征。

他的风格逐渐在苦难的生活中形成,特别是安史之乱时期和晚年的生活。

杜甫终身的愿望是“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这种愿望有如“葵藿倾太阳、物性固未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使他有博大的圣人情怀和济世救民的执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杜甫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揭露,对百姓有深切的同情。

他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和《兵车行》都是这样的作品。

《兵车行》为历代所推崇,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在艺术上寓情于叙事,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
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不同意象的运用
袁行霈认为,在建立自己独特的意象群方面,李白和杜甫都是能手。

飘逸与沉郁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不同的意象群上。

李白所创造的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还有奔腾咆哮的黄河、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泻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病桔等,“在这些被损害与被遗弃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

”作者指出,李杜风格的不同还体现在意象的组合上。

李白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疏朗,好象疏体的写意画,三两传神之笔可能胜过满纸的勾画;杜甫诗中意象的组合比较紧密,往往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依据诗中,显得凝重、老成、深沉。

李杜意象疏密的不同还表现
在诗的章法上:李白的诗章法疏宕,跳跃性强,诗的节律也比较急迫,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杜诗意象之间的脉络相当分明,章法十分严密,节律回旋舒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渗透力。

四、不同诗体和技巧的运用
在诗体上,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言七绝,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

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

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

而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

五、不同的创作思想(诗论主张、美学思想)
李杜诗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吸收风雅骚赋,建安以前各家之作,取精用宏,成就他们的伟大;不同之点主要在于对声律的看法,分道扬镳,各行其是,成就他们各自不同的特色。

李杜诗论更具体地表现在创作方面。

李白推崇“清真”。

“自从建安
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古风·其一》)。

这种“清真”,应该是一种自然朴素而又炉火纯青的美。

“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王安石评价道:“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

”(《渔隐丛话》)与之相对,李白反对字雕句琢的模仿,认为那样便丧失了诗歌的“天真之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古风·其三十四》)因此,李白的诗作多为感情真挚随口道来之作,读李白的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李白的古诗喷薄而出,一泄不回;李白的近体诗清新朴素,了无杂质。

这些都是对他“清真”的美学追求的体现。

杜甫则强调“传神”。

这个“神”,很多文论家思想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庄子》讲“神遇”,刘勰讲“神思”,而杜甫则明确把“神”的概念用到了诗歌创作上。

杜甫的“神”当是指诗歌所蕴含的深厚
的精神风韵:“将军善画盖有神”(《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歌》)。

罗宗强也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为这个“神”定义道:“惊警而不流于刻板,在惊警中流露神韵”。

杜甫讲传神,同时也讲究写实,他最推崇“形神兼备”的境界。

为了实现这种传神之美,杜甫一方面强调锤炼,炼字,炼句,苦思,苦学。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解闷十二首》)黄庭坚则赞杜诗:“无一字无来处”。

另一方面,从自然和生活中提炼真实而自然的素材,在作者辛勤的钻研锤炼之下,方能写出传神之作。

此外,杜甫讲传神,也讲写实;讲苦学与功力,也不反对一蹴而就的天赋;既赞成感情的自然抒发,又提倡比兴规讽;既赞美自然清新的美,也追求悲壮的美(罗宗强语)。

可见,杜甫的诗论既反映了盛唐人追求壮美和风骨的倾向,又表现出了中唐人关心时弊提倡美刺比兴的要求。

罗宗强的《文学思想史》就认为杜甫总结盛唐,开启中唐,而李泽厚在他的《美的历程》中则
认为杜甫的“盛唐”不同于李白的“盛唐”,李白和张旭的盛唐冲决了旧的范式并形成了内容上的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