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
学习《金匮要略》心得体会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还拿在手里当作宝,但是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然是经得起考验,受到验证得,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刻苦钻研中医经典的内容并推崇之。这是因为其对中医的重要价值,一直指导中医的临床,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便开始学习。《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更莫说有否其它的专著能超过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即《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现代更是经常使用;《温病条辨》是清代的著作,是对温病学发展的重要著作。四大经典是中医由经验水平上升到科学理论层次的里程碑,如果我们直接学习他们,将有助直接通往成为辨证论治之医的水平,更能体现到理、法、方、药的统一。自古以来民间的师承教育,经典也是中医学生的必读,且凡医术高超的中医师均无不有着深厚的经典功底,很多名老中医甚至每年把四大经典复习一遍。在老师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讲解中,我对经典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湿乃六淫之一,是一种弥漫性的、重浊的水气,这种水气留着于人体,可引起发热不扬、头重身重、骨节疼痛等症,即名“湿病”本病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至真要大论》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长刺节论》曰:“肌肤尽痛,名曰
肌痹,伤于寒湿。”《调经论》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我参阅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就湿病做一概括:
1 湿病的形成
湿邪中人,有两条途径:一是自外而得,如坐卧湿地,或伤雾露水湿之邪;二是自内而生,如饮食生冷,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二者相互影响,若脾不健运,素有内湿之人,易感外湿;当外湿侵袭人体,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影响运化功能,又可致内湿。总之,湿病的形成,无论感之于外或生之于内,皆与平素脾虚有关。《金匮脏腑经络篇》曰:“湿伤于下,雾伤于上”,提示湿从外侵入,尚有清浊之分。清者上受之,浊者下受之。此外,如汗液不出,停在肌表,亦可病湿。《湿病篇》曰:“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由于汗出则腠理松,当风则汗孔闭,长期受冷,则肌肉坚紧,皆使汗不易泄,留湿而为病。
2 湿病脉证
湿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别。湿邪为病,多挟风、挟寒。《素问痹论》曰:“风寒
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者是也。“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此论外湿之主证。湿邪伤人,亦如风寒首中太阳之表,但风寒伤于肌表,而湿则易注关节,故关节疼痛而烦。名湿痹者,乃湿邪流入关节,阻遏阳气,痹闭不通之意。“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是指内湿而言,因脾阳不运,湿胜则濡泄,故大便反快;湿胜于里,阳气不化,则小便不利。仲景在此举内湿二证,是与外湿相比较而已。
“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此为素有湿病者而感外湿,其表阳被郁,故身痛发热;肺合皮毛而主表,表阳郁则肺气不宣,故喘。由于邪居于表,而里无病,因此脉大,饮食如常。“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风湿在表,则一身尽痛。湿家发热,早暮不分微甚,风湿之热,日晡必剧,盖以湿无来去,而风有
休作,故名风湿。又云:“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脉浮、身重乃是风湿伤于肌表之故;自汗恶风,则是表虚卫阳不固之征。由此可见,以上脉证,因湿为有形重滞之邪与寒相合,即《内经》所谓:“寒湿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盖营血被寒凝湿阻,卫气被寒而不能周流,因此痛著而不移,脉多沉细;若是风湿,因风性浮动,所以发热高低有时,疼痛缓急不定,而脉象见浮。湿邪在表,不论风湿、寒湿,都以发热和疼痛(重)为必见之证。其疼痛和发热与否,正说明挟风挟寒的不同。再者,“一身尽痛”与“骨节疼痛而烦”,标志着邪留部位的不同,湿在肌肉一身尽痛,在关节则骨节疼烦。
《金匮》所论湿病,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金匮要略》中湿病是以病因命名凡因湿致病,有内外之分,治疗原则不外化湿、燥湿、发汗和利小便等。《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主论外湿,列为十一条,在治疗上备有六张方子。从整体上来看,实系治湿病的三取微汗法。盖因湿属阴邪,最易伤阳,其性濡滞,不易速去故也。其一,开泄腠理,有麻杏薏甘汤和麻黄加术汤,主治表表实;其二,益气祛湿,有防己黄芪汤,主治表虚证;其三,温阳化湿,有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等,主治外寒伤阳、风寒湿邪着于肌表不去之证。
从湿病所列六张方子之组成分析,助阳化气和祛湿解表,两者相辅相成。治外湿固以发汗为主,但须顾护人体阳气。因湿属阴邪,伤阳为先,其性濡滞,不易速除。祛湿则有益于助阳,助阳则湿邪易化。故六首方剂所用11味药,除附子以外其性皆温,乃取温化以缓之图也。虽附子辛热,但与他药相伍,已属因势利导之法。
生姜、大枣、甘草三药,临证亦不可忽视。盖因表湿伤营损卫之
时,表气不和,则有碍湿邪之外透。仲景善以姜枣草合用,能外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内健脾胃,风湿之邪易于外泄而解。
仲景立法严谨,用药精专。以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为例。三方的治疗作用主要取决于桂枝、附子、白术三药间的配合。其取舍之理,原文所述不甚分明。附子配桂枝,其温阳作用偏表,温经散寒,使湿从表解;附子协白术,温阳作用偏里,助里阳以化湿,则湿从里去,三药同用,则表里皆治。所以,临证首应分辨邪气在表抑或入里,孰孰少,以免用药盲目,药力牵制,有碍疗效。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很多次的不厌其烦的要求我们熟记熟背经典条文,其实以前的老师也是这样要求我的,可是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总是以“对经典的学习要以理解为主,死记硬背有什么用”这样的理由给忽略了,感觉上有点自以为是,可是课堂有一次老师的一个简单提问就把我难倒了,其实问题并不难,就是一个典型的症状描述,如果熟记经典原文的话,可以很容易的对应上原文加以解决。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熟记经典的重要性,其实是自己懒惰,那些不过是借口而已,片面的理解老师要我们熟记就是等于死记硬背,相反,不是让我们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任何课程熟记都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又怎么能谈的上去运用呢,看着课堂上老师随口而出的经典条文,真的深觉惭愧。同时,在临产中看病的时候,就要想着把经典运用上去,而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对经典条文的熟悉,那是绝对看不出个什么所以然的。条文熟记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运用才会又所收获,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老师就指出过我们在临床上不敢运用经典,当然一方面是象我这样对经典不熟悉;另一方面也确实又不少同学不敢用,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东西在课堂了老师讲了不少,对我们的临床都大有帮助。一句话:熟记是基础,运用是关键。
课程虽然即将结束了,可是发现的问题也很多,值得自身思索的问题更多,所得到的体会自然也不绝对不只这几点,发现的问题也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深入的体会并加以解决。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更好的学习中医理论思想,熟读经典,勇于实践,些许体会,望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