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散曲二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关汉卿曲二首》课件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九上《关汉卿曲二首》课件
• 第二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言尽而意 (想见而不可得的不舍之情)不尽。
情景交融句赏析
• “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 也。”这四句寄情于景描绘了一幅女子痴立 目送爱人离去的情景。欲凭栏相望,无奈杨 花飘落挡住她的视线,她用衣袖拂去杨花, “拂”的动作流露出女子目送爱人急切的心 情。然而杨花拂去了,但“溪又斜,山又 遮”,曲折的小溪、重叠的高山又挡住了女 子的视线,终于看不到爱人远去的身影。离 别的不舍,全凝聚在“人去也”这一无可奈 何的长叹中。
1.作者在曲中把自己比作了什么?表现了作者 怎样的性格特征?
• 把自己比作铜豌豆。 “铜豌豆”是巧妙的双关语, 赋予它坚韧不屈、与世抗争的特性。
• 2.想一想诗人在排比句中为什么选择这些动词?又 为什么选择这样排列词序?
• “蒸、煮、捶、炒”这些动词是豌豆要被烧熟时会 经受到的各种烹饪方式,暗示了文人受到的各种不 公正的待遇,揭露统治阶级压制文人展露才华的各 种手段。
• 诗人虽自比铜豌豆却极力夸饰自己那市 民化的“书会才人”的生活,以此突出 自己的选择既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反 抗。表现他卓尔不群,桀骜不驯,不向 世俗低头,抗争到底的决心。
灵犀一点
• 此曲都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比喻,排比,夸张,?
• 用了排比句、加衬字、对偶等使诗 句更加口语化;形成了自己的辛辣 而又恣肆畅快的风格
思考
• 我们应向关汉卿学习什么? • 背诵课文
• 拓展延伸
• 课下搜集有关关汉卿的更多资料。
四块玉 别情
•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 人去也。
题眼:别情
• 两种抒情方式: • 第一层:前三句,“送别、难舍、相思”

《关汉卿散曲二首》 ppt课件

《关汉卿散曲二首》 ppt课件
处,也是此曲跟一般抒诗(含抒情曲)的主要区别。
《关汉卿散曲二首》
特色赏析
2.从表现手法看,此曲主要用行为细节和心理描写 来表现主题。一般送别抒情曲多用于“借景抒情”, 即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抒发送别时的悲伤情感。本 曲没有常见的景物描写,前两句以“天南地北”、 “月缺花飞”的比喻,写主人公送别时的强烈感受。 后三句用对比手法,在“痛煞煞”中出现昂扬有力 的叮咛祝愿。中间两旬直接写抒情主人公送别时的 动态和神态。总之,这首曲通过主人公送别时的心 理感受和细节动作,刻画一个在送别悲痛中给对方 以鼓舞和力量的艺术形象。
【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 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 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问题一:试分析此曲抒情 主人公的形象,作者是如 何描写的?表达了抒情主 人公怎样的情感? 问题二:《沉醉东风》是 言情之作,与一般的送别 抒情曲相比较有和特色? 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 面加以说明。
《关汉卿散曲二首》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写送行主人公的动态与神态。眼中搁泪,是 送别的常情;手中举杯,是壮行的表现。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紧承前两句写告别时的声态和心态。声态是“多 多保重”的叮咛,心态是“舍不得”的极度悲痛。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这是“舍不得”与“不得不舍”矛盾中的果断 选择。从这果断选择和祝愿中,看出抒情主人 公积极高昂的心态。《关汉卿散曲二首》
喻写:朱帘秀与爱人的相亲相爱
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
明写:珠帘飘荡,惹得台阶洒满榆钱、杨花飞絮
喻写:朱秀帘的美丽聪慧引来轻薄子弟侵扰、流言蜚语
愁的是抹回廊暮雨萧萧,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

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关汉卿散曲二首

高二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关汉卿散曲二首

《天净沙·秋思》内容概述与主题思想
内容概述
这首散曲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图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 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同时,借助古道、西风、瘦 马等形象,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游子在外的孤独落寞之 情。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无 奈。
讨论方式
小组内展开讨论,记录员记录 小组成员的发言,最后由小组 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汉卿散 曲二首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角色扮演
角色分配
选定一名学生扮演关汉卿,其他学生扮演关汉卿 的友人或听众。
创作过程
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关汉卿的时代,感受他 的生活和情感,尝试创作出与关汉卿风格相似的 散曲作品。
跨文化背景下同类题材作品欣赏与比较
要点一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我孤独地漫 游,像一朵云》与关汉卿《天…
两首作品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孤独和自由的追 求。华兹华斯的作品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意境的营 造,而关汉卿的作品则更注重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 。
要点二
法国诗人雨果《悲惨世界》中的 “秋风”描写与关汉卿《天净…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关汉卿《天净沙·秋思》比较
两首作品都以“秋思”为主题,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来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马致远 的作品更注重对秋天景色的整体把握和意境的营造,而关汉卿的作品则更注重对人物形
象的塑造和情感的抒发。
不同时期同类题材作品欣赏与比较
要点一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关汉 卿《天净沙·秋思》比较
03
对比阅读的实践应用举例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调__养_,__保__重_ 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__随__意____ 煞是可.怜.:___可_爱____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1)请分析《双调·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东风》中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明确:曲中描写送别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手拿饯行 杯、眼含离别泪、一再的叮咛话,突出分离时的矛盾心理: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就在这 精心设计的动态、声态、神态描写中,一个既悲痛难舍、 又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多情主人公形象与众不同地出现在 读者面前。
关汉卿是他那个时代的弃儿,也是中国古代的艺术 骄子。他是元代一位有名望的书会才人,戏班的班主和 剧坛领袖。由于他多才多艺并长期深入民间,积极进行 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于是成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 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
栏目链接
2.内容感知 《双调·沉醉东风》 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 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 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
第四单元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1.走近作者
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 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我 国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代著名散曲家。1958年,被世界 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全世界人 民的隆重纪念。
栏目链接
(3)体会《【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中的双关语。
明确:在这套曲中,最形象并直接写朱帘秀 其人的双关语有:“巧织珠千串”暗含朱帘秀之 名 ; “ 侯 家 紫 帐 ”“ 谢 府 红 莲 ” 中 的 “ 紫 帐”“红莲”,暗含“朱帘”。

【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ppt精品课件6

【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ppt精品课件6

单元导学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写汉字 实jiàn(践) jiàn(饯)行 客zhàn(栈) qǐ(绮)丽 yǐ(倚)靠 qí ( 崎) 岖 玲lóng(珑) 雕lóng(栊) 收lǒng(拢) 3.解词义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将息:调养。本课为“保重”意。 出落:显现。 可怜:可爱。
单元导学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写作背景 《【双调· 沉醉东风】》 元朝统治者对中原文化采取仇视与排斥的态度,汉儒生一度被杀 或沦为奴。后虽有变化,但汉儒生也几乎无路可走,为了生活,更多 的是踏入勾栏瓦舍,充当“书会才人”。元代文人处在中国历史上最 落魄的时期,他们无论从精神面貌上,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无法与意 气飞扬的唐士子和峨冠博带的宋文人相比。他们大都有才华,对社 会有真实的感受,进一步了解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南吕· 一枝花】赠朱帘秀》 关汉卿作为著名的杂剧作家,他与著名女演员朱帘 秀交往较多,关系密切,情谊深厚。朱帘秀作为当时的著名演员, 嫁给了一个道士,由于“名花有主,形格势禁”,关汉卿对她的境遇备 表关怀,但又不可能明白表示对她的怀念与爱惜,只好托物言志,写 成此曲以赠朱帘秀。
单元导学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点评眼下近在咫尺,即刻就各分南北,悲痛分离。起笔便点明所 写的内容是“饯别”。从时空的角度极写离别瞬间的悲哀,空灵洒脱, 以虚带实,奠定了全曲的情感基调。 2.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 点评这两句以轻裁和巧织来比喻朱帘秀的光彩照人,并突出了她 歌喉的珠圆玉润。古人常以成串珠玉喻音乐和歌声。所以,这两句 破题咏帘,又暗寓对朱帘秀姿容和嗓音的赞美。

关汉卿曲二首.课件

关汉卿曲二首.课件

诗文赏析
• “凭阑拂袖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这四句寄情于景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痛欲碎的情境。 女子痴立目送爱人离去,无奈杨花飘落挡住她的 视线,她用衣袖拂去杨花,“拂”的动作流露出 女子目送爱人急切的心情.然而杨花虽被拂去了, 但“溪又斜,山又遮”,曲折的小溪、重叠的高 山挡住了女子的视线,终于看不到爱人远去的身 影。离别的沉痛之情,全凝聚在“人去也”这一 离愁之痛的长叹中。
•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自从送别爱人之后,心中实在难以割舍, 一缕相思情意不知几时才能断绝。 凭栏远望用衣袖轻拂似飞雪杨花, 溪水弯曲倾斜,青山又把视线遮, 爱人真的离我远去了。
1.自读,划出文中关键词,并把握此 曲主要要表达的感情。
2.说说看,除了这些词还有那些景物 能展现这种情感?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种画 面吗?
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 底层人民中间,多才多艺、能写 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是 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在《南 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他 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 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
由于不满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在玩世不 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 的战斗精神。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 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更将一腔悲悯的情 怀,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最脍炙人口的作品 是《窦娥冤》。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 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进 步传统的接续继承者,而且是我国古代戏剧的伟大 开拓者,为繁荣文学艺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元曲
• 平常我们说“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元曲 的概念要更为复杂,它包括剧曲与散曲, 剧曲结合科白用于表演,也就是元杂剧, 散曲只供清唱,更近于诗歌,所以从西方 文学四分法来说,倒是分属于戏剧与诗歌 两种文体的。

公开课课件 关汉卿曲二首

公开课课件 关汉卿曲二首

一枝花﹒不伏老
(曲牌名) (题目)
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我国 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代著名散曲家。元代杂剧的 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与郑 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元曲四大家”,并位 居其首。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 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 多才多艺、能写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是 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 1958年,世界和平理 事会把关汉卿与达· 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剧本代表作有《窦娥冤》,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 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 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 “一点”与“几时”对举,表明一种相思,惹起长久 的离愁,留下难以消失的伤痛。首句表明女子爱她的 爱人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缠绵。为读者勾勒了一个 多情的女性形象。
•四块玉﹒别情
(曲牌名) (题目)


自从送别情人之后, 心中实在难以割舍,
一缕相思情意不知几时才能断绝。
靠着阑干用衣袖拂去如雪般飞舞的杨花, 溪水弯曲倾斜, 青山又把视线遮, 情人真的离我远去了。
赏析
•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 “自送别”交代所写事件。
• “难舍”两字刻画女子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 学生诵读“我是个……”“你便是……”两句。交流这两 句话中蕴含的情感。(修辞?)
• 比喻、排比。 • 这些动词是豌豆要被烧熟时会经受到的各种烹饪方式, 暗示了文人受到的各种不公正的待遇,揭露统治阶级 压制文人展露才华的各种手段。这些动词在态度的强 硬上程度越来越强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顽抗到底的 决心。 • 排比、对偶。 • 正反两表决心。正面说“你便是落了……折了我的 手”,也决“不肯休”。又从反面说除非“阎王亲自 唤,神鬼自来勾”,那也“不向烟花路上儿走”。正 话反说,同样表明绝不妥协的态度。

关汉卿散曲课件优质课

关汉卿散曲课件优质课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过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美。 生活有进退,输什么也不能输心情。 生活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 着我。对于过去,不可忘记,但要 放下。因为有明天,今天永远只是 起跑线。生活简单就迷人,人心简 单就幸福;学会简单其实就不简单。
关汉卿散曲二首
双调 沉醉东风 南吕 一枝花
中心组展示:
关汉卿其人其事
各学习小组前置性工作内容
小组任务: • 熟读文本 • 关汉卿其人其事 3关汉卿作品的特点 个人任务: 任选一首你喜欢的作品 推进阅读,得出自己的观点。
组内展示: 分享前置性工作成果 讨论: 读了这两首曲,你想 说些什么呢?
课堂小结:
当我们用心去感受一个任务的作品时, 往往被他的真挚所触动,萌发出一种源 自内心的语言。也许我们的语言显得肤 浅甚至是粗糙。但我们是用心去感受他 带给我们的悲喜。人生就是有这些自我 感知的悲喜组成,不要埋怨生命中缺少 彩虹,而是我们缺少了去寻找彩虹的心 过,是一种乐观自信, 面对误解和仇恨一 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 容;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 清醒;面对烦恼和忧愁一笑而过,是一种平 和释然。微笑送走不愉快的阴云,不要让它 遮住你的眼睛,不要因今天的痛苦,否定明 天的幸福。一切都是暂时的,一笑而过,从 头再来。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20-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20-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

4.思维争鸣。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这支散曲表面上句句咏 珠帘,骨子里句句写帘秀,请找出相关例子进行赏析。 【讨论】
甲: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 明写:珠帘的形态——帘卷、珠灿。 喻写:朱帘秀姿容秀美和嗓音圆润。
乙: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 明写:珠帘的装饰、动态美。 喻写:朱帘秀漂亮扮相和袅袅娜娜的舞姿。 丙: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 明写:珠帘的妆点效果、实用功能。 喻写:化妆室朦朦胧胧,化好妆的朱帘秀酝酿感情, 蓄势待发,不需旁人担心何时出场。
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手拿饯行杯、眼含离别泪、一再的
叮咛话,突出分离时的矛盾心理: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就 在这精心设计的动态、声态、神态描写中,一个既悲痛难 舍、又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多情主人公形象与众不同地出现 在读者面前。
2.【双调·沉醉东风】是一曲言情之作,与一般送别 抒情曲相比较有何不同特点?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 面加以说明。
“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四句, 写尽朱帘秀曾经有过亲密的爱情记忆。不过,亲密经历不 等于随意结合,作者以“锁春愁不放双飞燕”突显的是一 种洁身自好、怀春而不放荡的情操,这无疑是朱帘秀情操 美的又一表现。②赞美她的高超技艺。“金钩光错落,绣 带舞蹁跹。
似雾非烟,妆点就深闺院”“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 瓦琉璃色浅”,这种咏唱,全在于展示朱帘秀的高超艺术, 以及令四座惊讶的表现效果。
二、阅读《【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回答下面的
问题。 1.分析“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两句
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汉卿》精品PPT课件

《关汉卿》精品PPT课件

面对强权镇压,关汉卿宁死不屈。当叶和甫来劝降 时,告诉他王著因看了《窦娥冤》后十分气愤,刺杀 了贪官阿台马和郝祯。官司越打越大。还说如果汉卿 把一切责任都推到王著身上,自己不仅一身轻,还能 得到巨额赏钱。他怒不可遏,他下定决心“将碧血、 写忠烈、作厉鬼、除逆贼”。一位善良的狱吏帮助他 与朱帘秀相见。共同的理想和事业,使俩人的心紧紧 连在一起。关汉卿把自己写好的《双飞蝶》赠给她, 表达了自己的一片衷情。
元曲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 词与曲比较: A、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 B、在格律上词要求严格,而散曲更自由; C、在分类上宋词: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戏曲(杂剧) 散曲:小令、套曲 D、在格式上宋词:词牌+标题
《沁园春·雪》
元曲:宫调+曲牌+标题
【双调·寿阳曲】山坡羊
代表作家作品:(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
关汉卿(约1225—1300), 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 人,著名散曲家。元代杂 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 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 元 代“本色派”散曲的一面 旗帜。 苏中友好协会理事会主席 安德烈耶夫说:“关汉卿 的著作已经成为世界文化 宝库的组成部分,成为整 个进步人类的财富。”
1958年,被世界和 平理事会确定为 “世界文化名人”, 并受到全世界人民 的隆重纪念。
关汉卿
田汉
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剧作家、诗人。少 年时期,田汉就受到进步诗人的影响,具有反 帝爱国思想。1916年,受到舅父易象资助,东 渡日本,在东京高等师范就读,并加入李大钊 主办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进行诗歌创作,还 积极参加政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田汉担任 国家文化部门重要领导职务,为繁荣和壮大戏 剧队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还创作了 话剧《关汉卿》和《文成公主》。这两部剧作 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语文:第23课《关汉卿曲二首》课件(沪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

语文:第23课《关汉卿曲二首》课件(沪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上)

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
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
的地位。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
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
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
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
《望江亭》、《拜月亭》、《鲁斋
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是他的代表作。后世称关汉卿为“曲
2021/4圣/8 ”。
关汉卿曲二首
2021/4/8
1
教学目标
▪ 1、 了解元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知道代 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 2、 结合写作背景,体会曲中所包含的丰 富而复杂的感情。
▪ 3、 反复诵读,感受关汉卿曲“本色”的 特点。
2021/4/8
2
▪ 关于散曲:
▪ 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
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
3
▪ 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 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 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 剧作家。号已斋叟(一作一斋)。
作者简介
▪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元大都(今北京市)
(《录鬼簿》)、解州(在今山西运
城)(《元史类编》卷三十六)、祁
州(在今河北)(《祁州志》卷八)
等不同说法。贾仲明《录鬼簿》吊词
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
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
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
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可以说散曲的兴起
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的。称为"清曲"、"
今乐府"金元时在北方起源,故散曲又称北
曲。它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包括小令、套
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主要形

高中语-第20课《关汉卿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第20课《关汉卿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刘大杰曾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评价:“关汉卿 是一个彻底的风流才子,浪漫才子。”但这浪漫背后, 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生活在“蒙古时代”的知识分子怀才 不遇的无尽悲凉。
课文所选是这组套曲的第四支曲(“尾”)。
第一支曲总写自己“浪子风流”的形象。以下三 支曲子从不同角度写这个“浪子”怎样“风流”。
第二支曲(“梁州”)写自夸自赞。
译文:
【一枝花】采摘那露出墙头的朵朵红花,攀折路边的条
条弯柳。采的花蕊红稚嫩,折的柳条青翠柔细。处处拈花 惹草,纯粹的一个浪荡公子。手中的花柳任我摆布,直把 她们玩弄得成了残花败柳。
【梁州】我是个全天下最有名气的花花公子。但愿那 些红颜美色永不衰褪,光彩常驻。我在如云的美女中消遣 时光,借酒忘忧消愁。品着茶,画着竹,沉醉于打马、藏 阉这些赌博游戏之中,十分自在。精通五音,熟悉六律, 太无聊了,使我心头发愁。整天以妓女为伴,她们或在银 台前抚弄银筝,笑倚银屏;或者是携玉手、并玉肩,一起 登上玉楼;或者是唱着《金缕衣》曲调,捧着盛满酒的金 樽及华贵的酒器。你暂且不要以为我已老了。我可以说是 风月场上最有名的头号老手,比所有的风流浪子更风流。 我在姑娘群中还算是个总头领,曾游玩过许多州府。 【隔尾】那些嫖客们,个个都如同那些刚刚从茅草岗、沙 土窝里蹦出来的小兔子,初次踏进妓院的门槛,我已经是 个经笼罩、受索网、饱受磨难如同长着苍老羽毛的老野鸡, 踏踩过妓院,狎妓经验丰富老到。经受了不少的暗算和中 看不中用的妓女,虽然如此,也不曾甘落人后。所以不要 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能甘心这样虚度年华。
在这大胆又略带夸饰的笔调中,在这 才情、诸艺的铺陈中,实际上蕴藏一种 豪情,一种在封建观念压抑下对个人智 慧和力量的自信。
第三层从“你便是落了我牙”到结尾。
从正反两面再表决心,正面说哪怕“落了我 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 , 也决 “不肯休”。又从反面说除非“阎王亲自唤, 神鬼自来勾”,那“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正话反说,同样表明决不妥协的态度。

语文选修第20课《关汉卿散曲二首》教学课件

语文选修第20课《关汉卿散曲二首》教学课件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
写动作
写神态
白描写法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写心态,属于心理描 写,体现出一种依依 不舍的感情。
体现出抒情主人公积 极高昂的心态,充满 了一种自信满满、昂 扬向上的送别情调 。
比较项目 内容
表现手法
沉醉东风
一般送别 抒情曲
虽出现了依依不舍 的送别情景,但更 多的是体现出抒情 主人公积极高昂的 心态,充满了一种 自信满满、昂扬向 上的送别情调。
体现出一种依依不 舍、卿卿我我、缠 绵悱恻的悲伤和压 抑。
主要运用了白描和 心理描写手法,刻 画了一个在送别的 依依不舍中给对方 以鼓舞和力量的抒 情主人公形象 。
多运用“借景抒情” 的写法 。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翻译
轻盈地裁剪万根虾子的须, 用来巧妙地编织成千串珠帘; 金钩光彩闪烁,绣带摇曳, 舞姿轻盈。化妆室内烟雾朦 胧,装点在深闺院内,不允 许那些闲人随意掀帘观看。 (朱帘秀一出场便使)四壁 的翡翠披上了浓阴,使万瓦 琉璃黯然失色。[梁州] 富贵 如同显贵之家的紫罗帐,风 流如同谢安府第的红莲幕, 心有怀春之愁如同珠帘锁双 燕。
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朱帘秀? 歌喉圆润: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
舞姿优美: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
不随便献艺:似雾非烟,妆点深闺院,不许那等 闲人取次展。
容貌—光彩照人: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 色浅。
风流华贵: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
洁身自好,怀春而不放荡:锁春愁不放双飞燕。
曾经的爱情记忆: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 相牵。
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 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 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 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 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 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20 关汉卿散曲二首PPT优质课件

粤教版语文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20 关汉卿散曲二首PPT优质课件

单元导学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2.《【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意在赞美朱帘秀,表达出伟大的戏曲作家对一 位天才女演员的关怀与爱惜。可是,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其名?
提示:不直道其名的原因有二:首先是为赞美朱帘秀,提供更自由开阔的艺术创 作空间;其次是“名花有主,形格势禁”,关汉卿不可能明白表示对她的怀念与爱惜, 只好托物喻人,语意双关,通过对珠帘的吟咏来曲折寄意。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2.写汉字
实jiàn(践)
jiàn(饯)行
客zhàn(栈) qǐ(绮)丽
yǐ(倚)靠
qí(崎)岖
玲lóng(珑) 雕lóng(栊)
收比喻距离很近。
将息:调养。本课为“保重”意。
出落:显现。
可怜:可爱。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1.《【双调·沉醉东风】》与一般送别抒情的作品相比有哪些特色? 提示:从内容看,这首散曲虽然跟一般送别抒情的散曲一样出现依依不舍的送别 情境,抒情主人公有“痛煞煞”的表现,以及对友人“保重将息”的叮咛,但没有一般送 别抒情曲那种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悲伤和压抑,而是以“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的 积极之语激励对方,从而体现出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送别情调。这既是此 曲的独特之处,也是此曲跟一般抒情诗(含抒情曲)的主要区别。从表现手法看,此 曲主要用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主题。一般送别抒情曲多采用“借景抒情” 的写法,即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抒发送别时的悲伤情感。本曲没有常见的景物描 写,前两句中“天南地北”“月缺花飞”写出了主人公送别时的强烈感受;后三句用对 比手法,在“痛煞煞”中表达昂扬有力的叮咛祝愿;中间两句直接写抒情主人公送别 时的动态和神态。总之,这首散曲通过描写主人公送别时的心理感受和细节动作, 刻画出一个在送别的悲痛中给对方以鼓舞和力量的艺术形象。

关汉卿散曲二首ppt6

关汉卿散曲二首ppt6

单元导学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预习
2.《【南吕· 一枝花】赠朱帘秀》意在赞美朱帘秀,表达出 戏曲作家对一位天才女演员的关怀与爱惜。可是,作者为什 道其名? 提示:不直道其名的原因有二:首先是为赞美朱帘秀,提供更 开阔的艺术创作空间;其次是“名花有主,形格势禁”,关汉卿不 明白表示对她的怀念与爱惜,只好托物喻人,语意双关,通过对 的吟咏来曲折寄意。
自主预习
1.《【双调· 沉醉东风】》与一般送别抒情的作品相比有哪 提示:从内容看,这首散曲虽然跟一般送别抒情的散曲一样出 依不舍的送别情境,抒情主人公有“痛煞煞”的表现,以及对友人 将息”的叮咛,但没有一般送别抒情曲那种卿卿我我、缠绵悱 伤和压抑,而是以“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的积极之语激励对方,从 现出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送别情调。这既是此曲的独 也是此曲跟一般抒情诗(含抒情曲)的主要区别。从表现手法 主要用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主题。一般送别抒情曲多 “借景抒情”的写法,即通过典型的景物描写抒发送别时的悲伤 本曲没有常见的景物描写,前两句中“天南地北”“月缺花飞”写 人公送别时的强烈感受;后三句用对比手法,在“痛煞煞”中表达 有力的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祝愿;中间两句直接写抒情主人公送别时的动态和 总之,这首散曲通过描写主人公送别时的心理感受和细节动作 出一个在送别的悲痛中给对方以鼓舞和力量的艺术形象。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自主预习
2.写汉字 实jiàn(践) jiàn(饯)行 客zhàn(栈) qǐ(绮)丽 yǐ(倚)靠 qí (崎)岖 玲lóng(珑) 雕lóng(栊) 收lǒng(拢) 3.解词义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将息:调养。本课为“保重”意。 出落:显现。 可怜:可爱。
单元导学
自主探究 句段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 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 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问题一:试分析此曲抒情 主人公的形象,作者是如 何描写的?表达了抒情主 人公怎样的情感?
问题二:《沉醉东风》是 言情之作,与一般的送别 抒情曲相比较有和特色? 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 面加以说明。
作者介绍:
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 大都(今北京)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戏曲家 和元代著名散曲家。他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其创作 数量在金末元初作家中最为丰富。关汉卿散 曲是元代“本色派”散曲的代表。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 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 前的唱词、道白、动作
等。由套数组成。
元曲
散曲 只是用作
曲牌
清唱的歌 词
小令 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
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 三支曲子)。
套数 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
终用一个韵。
曲的体制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宫调:宫调是指中国古代音乐的调式,常用的有五宫 四调,曲的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风格,或伤悲或雄壮, 或缠绵或沉重。 2、曲牌: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 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 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 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3、曲韵; 4、平仄; 5、对仗; 6、衬字: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 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 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一般用于句首。
聆听元散曲
关汉卿散曲二首
体裁知识 关汉卿 【双调·沉醉东风】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 拓展延伸
思考练习
元曲简介: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 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 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 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 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 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 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 异彩。
词、曲比较:
1.在语言上——词典雅含蓄,而散曲通俗活泼; 2.在格律上——词要求严格,而散曲更自由些; 3.在分类上——宋词: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剧曲;散曲(小令、套数) 4.在格式上——宋词:词牌+标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元曲:宫调+曲牌+标题
【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
代表作家作品(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墙头马上》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 问题一:这支散曲表面上句句咏珠帘,骨 子里句句写帘秀,请找出相关例子进行赏 析。
• 问题二:此曲分明是赞朱帘秀,为何作者 不直道其名?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朱帘秀?
• 问题三:此曲用了哪些双关语,试一一找 出?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曲中抒情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
曲中描写送别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手拿 饯行杯、眼含离别泪、一再的叮咛话,突 出分离时的矛盾心理:“痛煞煞教人舍不 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就在这精 心设计的动态、声态、神态描写中,一个 既悲痛难舍、又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多情主 人公形象与众不同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特色赏析
1.从内容看,这首散曲虽然跟一般送别抒情曲一样出 现依依不舍的送别情境,抒情主人公有“痛煞煞” 的表现,以及对友人“保重将息”的叮咛,但没有 一般送别抒情曲那种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悲伤和 压抑,而是以“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积极之语激励 对方,从而体现一种昂扬向上、充满自信的送别情 调。这既是此曲的独特之处,也是此曲跟一般抒情 诗(含抒情曲)的主要区别。
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写送行主人公的动作与神态。眼中搁泪,是送别的常情; 手中举杯,是壮行的表现。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紧承前两句写告别时的声态和心态。声态是“多多保重”的 叮咛,心态是“舍不得”的极度悲痛。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这是“舍不得”与“不得不舍”矛盾中的果断选择。从这果 断选择和祝愿中,看出抒情主人公积极高昂的心态。
咫尺的天南地北, 霎时间月缺花飞。
起笔便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 别”。
手执着饯行杯,
写送行主人公的动态与神态。
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紧承前两句写告别时的声态和 心态。
这是“舍不得”与“不得不舍”矛盾 中的果断选择。从这果断选择和祝愿 中,看出抒情主人公积极高昂的心态。
2.从表现手法看,此曲主要用行为细节和心理描写 来表现主题。
一般送别抒情曲多用于“借景抒情”,即通过典 型的景物描写抒发送别时的悲伤情感。本曲没有 常见的景物描写,前两句以“天南地北”、“月 缺花飞”的比喻,写主人公送别时的强烈感受。 后三句用对比手法,在“痛煞煞”中出现昂扬有 力的叮咛祝愿。中间两旬直接写抒情主人公送别 时的动态和神态。总之,这首曲通过主人公送别 时的心理感受和细节动作,刻画一个在送别悲痛 中给对方以鼓舞和力量的艺术形象。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关汉卿是玉京书会的杰出代表。 他写的杂剧大多数由旦角主演。朱帘秀是 著名的戏曲女演员。可以想象,当朱帘秀 主演关汉卿的《望江亭》、《救风尘》等 新作时,该多么眉飞色舞,神采焕发;而 关汉卿在写那些聪慧绝伦而身世不堪的妓 女的杂剧时,又怎样从朱帘秀等优秀女艺 人身上找到原型,汲取素材。这套散曲记 录了一代戏曲作家与女演员的亲切关系, 是我国文艺史上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由 于当时朱帘秀已经委身(可能还是被霸占) 于一个道士,关汉卿不可能明白表示对她 的思念与爱惜,只好通过对珠帘的吟咏来 表白。表面上句句咏珠帘,骨子里句句写 帘秀,艺术上也特见巧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