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课件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趣味拼搭》。
详细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的拼搭与组合、以及对称图形的探索。
通过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想象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培养幼儿运用图形进行拼搭、组合的能力,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图形的拼搭与组合,对称图形的探索。
重点: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拼搭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形卡片、七巧板、磁性拼搭玩具。
学具:每组一套图形卡片、七巧板、磁性拼搭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各种平面图形,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特征。
(2)讲解图形的分类方法,让幼儿动手操作,将图形进行分类。
3. 随堂练习(5分钟)(1)发放图形卡片,让幼儿进行图形分类游戏。
(2)利用七巧板,让幼儿尝试拼搭出不同的图形。
4. 图形拼搭与组合(10分钟)(1)讲解图形拼搭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拼搭出的新图形。
(2)让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用磁性拼搭玩具进行图形的拼搭与组合。
5. 对称图形的探索(5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让幼儿尝试用图形卡片拼出对称的图案。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拼搭》2. 内容:(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2)图形的拼搭与组合(3)对称图形的探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图形卡片拼搭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介绍给家长听。
2. 答案:根据幼儿拼搭出的图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的拼搭与组合,以及对称图形的探索。
大班数学趣味拼搭教案
大班数学趣味拼搭教案大班数学趣味拼搭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数学趣味拼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数学趣味拼搭教案1活动目标: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分析:重点:是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难点:幼儿在感受过程中关键点是对于不同图形中共用边的感知与理解。
活动准备:火柴棒若干根、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一)变魔术,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魔术,大家想不想学呀?2、出示两个三角形,提问:它是由几根火柴棒拼搭成的?3、教师变魔术(二)教师启发幼儿用火柴棍拼搭图形,感知图形边的'共用特征。
1.请小朋友用5根火柴搭出两个三角形。
2.请小朋友用6根火柴拼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请小朋友用7根火柴拼搭一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
(三)幼儿操作活动,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思维灵活性。
1.出示记录表,提出拼搭的要求。
2.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进行指导。
3.活动评价。
(1)幼儿评价:拼得是什么图形?谁拼得好?为什么?(2)教师评价:表扬会应用公用边的原理、注意用较少的火柴棍拼搭出较多图形的幼儿。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班级进入区域继续利用我们的棒来继续变魔术,好吗?活动反思:1.让数学变成好玩的,有意思的。
为什么学生喜欢这节活动课,因为这节课直观形象,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像玩游戏一样,有趣好玩。
所以,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形结合,用动画片中的人物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中的数学等就是让数学变得好玩一点,学生积极性才高。
数学教学应该向语文课学习,让学生能感知数的灵动,让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2.数学要多让学生操作。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精彩教案有趣的拼搭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精彩教案有趣的拼搭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准备各种颜色的纸板、塑料积木、木块等拼搭材料。
2.准备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3.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各种有趣的拼搭作品。
三、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拼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拼搭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可以拼出什么有趣的作品吧!2.认识拼搭材料师:这些拼搭材料都有什么形状呢?谁能告诉老师?幼儿回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师:很好,那我们就用这些材料来拼搭吧!3.拼搭活动(1)个人拼搭师:现在,请大家用这些材料拼搭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注意,拼搭时要注意形状、颜色和大小。
幼儿进行个人拼搭,教师巡回指导。
(2)小组合作拼搭师:我们来进行小组合作拼搭。
请大家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主题,用拼搭材料完成一个作品。
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拼搭,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与交流师:现在,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一下作品的名称、主题和创作过程。
幼儿展示作品,介绍作品。
5.游戏环节师:我们来进行一个有趣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出一个形状,你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找到相同形状的材料,并拼搭在一起。
幼儿参与游戏,教师宣布获胜者。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学会了认识各种形状,还学会了合作拼搭。
大家在拼搭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和感悟呢?幼儿分享收获和感悟。
四、活动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进行拼搭活动,与家长分享自己的作品。
2.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拼搭作品展示区,让幼儿随时观察、交流和学习。
3.结合其他学科,开展相关的拼搭主题活动,如科学探究、美术创作等。
五、活动评价1.观察幼儿在拼搭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2.关注幼儿在作品展示与交流环节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评价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教学目标
1.认识形状: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2.培养幼儿对形状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游戏中启发幼儿思考
教学重点
1.认识基本形状
2.应用方法构建图形
教学难点
1.图形的三维构建
2.图形样式的自由组合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通过大屏幕展示图形,由老师询问幼儿,问幼儿们所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是否知道名称和形状。
讲解(20分钟)
1.介绍基本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并用语言和手势让幼儿了解这些形状。
2.拼图:用大板块让幼儿们进行图形拼插。
在拼插中,让幼儿感知自己实际操作的图形是什么,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几何图形。
3.确认:确认幼儿们已熟悉理解基本几何图形,并对其产生兴趣和好奇。
拓展(25分钟)
1.游戏:给幼儿们发放大板块,让他们自由拼插,利用适当的提示帮助孩子们拼出有趣的模型。
2.制作:让孩子们依照游戏中的模型进行图形拼插,也可以参考新的模型进行个性化创作。
反思(10分钟)
1.教案内容是否符合幼儿思维发展水平?是否有趣培养幼儿自由创造能力?
2.教案使用过程中是否有不足?是否有遗漏的知识点?
3.教署过程中哪些施教方法能够带给幼儿正面效应,哪些方法需要调整?
教学评测
1.游戏模式进行评测,再根据拼插成果评测。
教学扩展
1.教师可引导幼儿拼成各种日常生活物品,自由组合图形,创造更多趣味图案。
2.素材可适时扩展到三维拼搭,对于幼儿未来发展三维思维有促进作用。
大班数学趣味拼搭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趣味拼搭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拼搭游戏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2.让孩子能够独立设计和完成一个简单的拼搭作品。
3.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数学拼搭盒子:包含数学拼搭积木和说明书。
2.彩色笔、纸板、剪刀、胶水、布条、绳子等材料。
3.PPT展示板:用于展示拼搭作品的照片和说明。
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拿出数学拼搭盒子,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的主题是数学拼搭,通过展示盒子里的拼搭积木和说明书,引起孩子们对数学拼搭的兴趣。
2.自主设计(15分钟):老师让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的拼搭作品主题,并用彩色笔在纸板上画出自己的设计图。
老师要求孩子们用简单的数学概念来构建自己的作品,比如“正方形”、“三角形”、“矩形”等。
3.制作拼搭作品(30分钟):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在数学拼搭盒子里选择合适的积木进行拼搭。
老师在旁边指导学生如何把积木拼搭成自己想要的形状。
4.合作展示(10分钟):孩子们完成拼搭作品后,老师会带领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搬到教室中央,大家一起欣赏彼此的作品。
孩子们可以很自豪地介绍自己的作品,老师也可以即时给予一些评价和建议。
5.反思(10分钟):老师会询问孩子们今天的拼搭如何,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老师还会问一些引导性问题,如是否有什么不同的思路来拼搭,有没有什么挑战等。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他们的拼搭背后蕴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学生们在使用数学拼搭积木时,可以非常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例如他们善于用组合的方式来构建自己的作品,或通过对比不同形状的大小和角度来设计自己的拼搭作品。
在制作拼搭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也养成了耐心和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在今后的授课中,我会更多地使用这种趣味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增强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也是孩子开始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正处于探索世界,发现规律的阶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趣味拼搭》是一种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数学活动。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趣味拼搭》的教案和实施方法。
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2、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让孩子们能够将拼搭出来的模型与实物进行对比;3、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1、趣味拼搭玩具;2、一些小形状的木块、积木等教具;3、黑板、彩笔等教学用品;4、教学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三、教学步骤1、游戏介绍我们先向孩子们介绍趣味拼搭游戏的规则,以及游戏中拼搭的方法。
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熟悉游戏规则,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2、模型拼搭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模型拼搭环节。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或PPT上展示一个简单的图样,并告诉孩子们这个模型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
给孩子们准备足够的积木或木块,让他们按照图样拼搭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些思考和讨论。
比如,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形容每个形状的特点,并引导他们在拼搭的过程中发现模型的规律。
3、模型比较在孩子们拼搭完毕后,老师可以将实物与图样放在一起,让孩子们观察和对比两者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孩子们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游戏延伸如果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模型拼搭的技巧,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拼搭挑战,让他们继续进行模型拼搭,如制作房屋、桥梁等。
另外,老师还可以将不同的形状混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无序中发现规律,并完成拼搭任务。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进一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注意事项1、注意游戏的难易程度,适当调整拼搭的难度,让孩子们能够有所收获;2、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要让孩子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注意安全问题,让孩子们在玩具拼搭中安全快乐成长。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活动简介这是一项适合大班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
这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们通过建立模型,培养其数学思维和几何能力。
学生将使用丰富多彩的磁性拼图,按照不同的规则拼凑,来达到建立独特模型的目的。
活动目标实践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拼搭,感受数学的乐趣,引导其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此项活动还旨在:•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熟悉基本的拼图规则,学会规律性的思考方式。
教学反思活动之后,我们得到了这个活动的一些反思:•学生对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认真参与活动;•活动中关于规则的介绍和解释较为简洁,针对问题,应该做更好的规范和解释;•拼搭教案活动虽然可以让学生建立新的模型,但几个学生间的作业可能会有明显的多样化。
活动流程准备为开始活动,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物品:•磁性拼图;•各种不同形状的拼图模板;•工作纸、笔和其他必要文具;•粘合胶水、剪刀。
在这之后,需要对活动中所使用到的磁性拼图进行以下检查:•磁力;如有木制部分应松柿款检查。
学生活动说明Doycean-Laurence学区第一年级教师教育活动(杰克逊老师21课)•活动一:磁性拼图基础训练为了让学生学会使用拼图,我们需要先让他们对拼图有一个基本认识。
通过现场演示来让学生理解磁性拼图和模板的使用方法。
然后用模板来进行实战演练,让他们了解正确的拼搭方法和要遵循的规则。
•活动二:拼图在活动二中,我们放弃使用模板,向学生展示活用基本规则,借助想象力进行创意拼图的方法。
•活动三:创作绘图和展示带领学生反思并分享自己产生的创意。
拼图教学反思在此次实践中,学生在完成和创作这些拼图中,充分发扬了他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同时,活动也使学生们形成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及能够进行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的特点。
此次活动带来了很多收获,其中一个最为珍贵的就是学生们在思考和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发掘了自身潜力,成长并获得了快乐。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游戏了解到数字和形状的关系。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掌握基础的拼图技能,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大号的木板拼图(3 块)或类似的玩具•数字图案卡片一套•形状图案卡片一套•讲台和幼儿园专用板书笔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本堂课程主题:“趣味拼搭”。
教师可以提问孩子们他们最近在学校、幼儿园或家中玩了什么游戏,进而引出拼图游戏,探究数字和形状的关系。
2. 游戏规则介绍教师向学生们介绍游戏规则:每位学生手中得到一张数字卡片和一张形状卡片,要求根据数字和形状相匹配拼成相应的图案。
教师为学生们举例说明游戏完成后所需的形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3.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 3-4 人,让孩子们开心地参与游戏。
游戏进行时,教师需要付出宏观指导和耐心引导,尤其是对于某些拼图难度较大或需要创造力拼图时,可以对未完成的拼图给予提示。
同时,教师可以及时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排除困难,提高了学生们对成功的信心,增强了他们的兴趣。
4. 游戏反思总结完成游戏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来回顾比赛的内容,检查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并通过讲解和讨论来鼓励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心得。
语言简洁、语调生动,在让学生们感觉到轻松愉快的同时,将本堂课程所学习的知识做一个总结,以便于巩固和记忆。
四、教学评价这个趣味拼搭游戏能够帮助幼儿园大班学生认识数字和形状的关系,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学生处理结果,促进其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概念,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趣味拼搭》是一节非常适合幼儿园大班进行的数学活动课。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将有机会通过拼搭不同形状的积木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会不同形状的积木的名称;•学生能够通过拼搭积木来创造出不同的形状;•学生能够通过拼搭积木来总结出不同形状的规律;•学生能够通过拼搭积木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步骤步骤1:介绍积木首先,教师将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不同形状的积木,其中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等。
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每个形状的特点,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步骤2:展示积木的组合方式接下来,教师将会展示积木的不同组合方式。
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拼搭方式,让学生们能够得到一些想法,然后想出自己的组合方式。
步骤3:引导学生拼搭积木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尝试拼搭积木。
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拼搭积木的技巧,并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搭出属于自己的玩具。
步骤4:总结不同形状的规律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与学生们一起总结出不同形状的规律。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将会加深对不同形状的认识,并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表达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拼搭积木来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不同形状的积木,并通过拼搭积木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玩具。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学会了总结不同形状的规律,这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不同形状的特点。
此次教学活动的一个值得改善的方面是教师可能需要在讲解不同形状的积木性质时更加详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拼搭和总结规律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迷惑的情况。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拼搭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拼搭教案【含教学反思】引言数学拼搭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大班(4-5岁)的数学拼搭教案,并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探讨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开发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帮助孩子们从直觉上认识基本的形状。
3.引导孩子们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1.已经准备好了四种不同形状的积木: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2.将四种简单的形状印刷在卡片上,以便在活动中直接使用。
活动步骤第一步:“探知活动”1.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展示四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引导学生认识每个形状并试着描述一下。
2.教师展示四张卡片,每张卡片上贴有四个不同形状图案,要求学生试着把积木放置在适合的图案上。
3.教师指引学生发现每个形状图案上分别摆放了几个积木,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每种形状积木在不同的卡片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第二步:“创造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些积木和卡片。
2.每个小组必须按照所给定的卡片,利用积木构建到四个它们所选的形状图案,要求尽量将积木凑成图案,不留空位。
3.每个小组可以在草稿纸上自由绘制他们想要的图案或者形状,并用卡片展示出来。
第三步:“展示活动”1.小组成员到教室的前方演示他们的作品,各小组进行交流,展示出他们的构建技巧和漂亮的形状图案。
教学反思教学优点1.通过对积木和图案的认识,学生们可以自己发现规律和相同的地方,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
2.活动中包含了探究、创造和交流多个阶段,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3.学生通过活动大量接触不同形状的物品,从而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教学缺点1.探知活动的时间有点紧,基础接触时间较短,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试着玩一下积木。
2.卡片上的图案有些过于简单,在活动中可能会显得有些容易,希望增加一些难度。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份有趣的数学拼搭教案,从探究、创造和交流三个阶段,帮助孩子们在一个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环境中,去发展他们空间想象力、观察力和数学思维。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2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拼搭》活动目标:1.巩固对常见平面图的认识,初步体验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发展幼儿创造力思维灵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认识了解公用边,知道公用边的特征及含义。
活动准备:、美工垫、雪糕棒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巩固对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
播放第1页请幼儿观看,这是什么呀?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二、讲解”公用边”1.播放第2-3页,老师拿掉一根雪糕棒还有几根雪糕棒?你们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两个三角形,我要变了,你们可要看清楚哦?2播放第4-6页。
成功了吗?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现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两个三角形?(引导幼儿说出两个图形都用到中间的一根雪糕棒)小结:原来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两个三角形都用到了这条边,(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就把这条两个图形都用到的边叫做”公用边”。
三、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对闯关游戏的兴趣,启发幼儿用雪糕棒拼搭出图形,感知图形公用边的特征。
1.播放电话声音,教师模仿接电话,告知电话内容,引入闯关游戏。
2.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图形,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播放第7-10页,引导幼儿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边的方法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第11-12页,原来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图形,而且每个图形都有一条它们的公用边。
第二关:播放第13-14页,引导幼儿用公用边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个正方形和1个长方形,并找出它们的公用边。
5.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幼儿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边。
小结:集体观看第15页,引导幼儿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条边都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边,这些边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让宝宝在游戏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简述】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数学活动。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到数学。
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创意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案设置、教学策略和实施效果等方面来详细介绍这种活动的特点。
【教案设置】教案设置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趣味拼搭》的教案设置跳出了传统的教学思想,采取了新型的创意教学方式。
主要包括四个环节:1.游戏规则介绍老师先向孩子们讲解游戏规则,让孩子知道游戏的目的。
这样孩子在玩的时候,就会有明确的目标。
2.拼图环节接着,老师会分发拼图,鼓励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利用各种拼图将筐子、桶子等物品拼成完整的样子。
3.计分环节这个环节体现了比赛性质,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完成的情况获得对应的积分。
4.结果展示当所有孩子完成任务后,老师会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同时,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作品的展示,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进步。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具体实施教学的前提。
在《趣味拼搭》的活动中,老师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1.游戏化学习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将游戏运用到教学当中的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这样孩子在游戏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
2.自主学习在活动开始前,老师会给出指导和规则,然后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学习。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还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
3.多元化认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运用不同的拼图类型来制作物品,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物体的特性和形状。
4.奖励机制比赛本身就有竞争性,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感到收获,老师设置了奖励机制,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实施效果】说一下这种教学方式带来的实施效果:1.反馈积极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活动,他们都很积极参与,并且在活动中体会到的乐趣也是让他们意犹未尽。
2.学习收获通过游戏化学习,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一、活动名称:趣味拼搭二、适用年龄:4—5岁三、活动目的:1.磨练孩子的空间想象本领和手眼协调本领;2.提高孩子对图形、颜色、形状的察看和识别本领;3.促进孩子的语言交流本领,进展合作意识。
四、活动准备:1.老师准备四方形、三角形、圆形等构成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积木或拼图;2.老师订立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准备现场呈现或模板用于复制;3.在活动区域内划定“拼搭区域”,放置充分的拼搭积木或拼图。
五、活动流程:1.导入:老师向孩子呈现一张已完成的拼搭图案,引导孩子赏识、发觉图案中的特点和规律,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活动呈现:老师依据孩子的年龄和本领,订立并呈现一些简单、中等、难度较大的拼搭图案,供孩子进行复制、创编。
例如,学龄前儿童可以复制蛋糕、小房子等简单的图案;而略微年长的儿童可以创编本身的图案。
3.自由拼搭:孩子们自由组合拼搭积木或拼图,激励他们想象发挥,尽情呈现本身的创意和想法。
4.创意拼搭:老师供应一些启发性的话题,例如“设计一座理想中的城堡”“制造一幅美丽的图案”,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5.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拼搭,激励孩子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育团队合作本领。
6.总结:活动结束后,老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活动中的所学所得,总结拼搭活动的好处和难点,并与孩子们共享乐趣和收获。
六、教学策略:1.游戏化教学:以游戏和探究为主线,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适度挑战:针对不同孩子的差异,订立不同难度的拼搭图案或任务。
3.老师引导、激励:在孩子拼搭的过程中,老师应适时予以激励、引导和帮忙,并在结束后适时表扬和点评孩子们的表现。
七、教学反思:1. 订立好难度:在活动中,发觉部分孩子对难度较大的拼搭图案无从下手,而有些孩子完成过快。
老师需要更认真地思考订立任务和难度,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和进步。
2. 更多的语言交流:发觉在活动中有些孩子表达不清、不流畅的情况,建议在活动前加强口语训练和语言游戏等相关活动的开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提升宝宝的数学素养和创造力
《趣味拼搭》数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激发他们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内容1. 导入:唤醒幼儿的几何感在唤起幼儿对几何的认知前,我们先替他们把活动环境布置得温馨而充满趣味。
准备一张大型白纸,用黑色线条勾画出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半圆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在黑线较浅的地方,用彩笔为幼儿标上颜色,特别是让幼儿对颜色有所印象。
要让幼儿拼出拼图,那就必须让他们先对几何有所认知。
考虑到幼儿对图形的认识是学前教育的必修课,我们打算运用图形教具,引导幼儿自由探究不同图形,如:环、基础角(90°、180°),让他们能自如地表达和认知不同的几何角。
2. 活动讲解:趣味拼搭2.1 学习内容:图形拼搭、几何图形认知2.2 活动描述(1)拼得海报:把我们预先设计好的图形分布在活动场地上,放足100块彩色积木给幼儿拼搭。
拼好的作品有机会贴在场地上的大型白纸上,幼儿先要找出指定图形,然后拼成;拼好后找到贴好的海报,附上自己的小名字(后面考虑打印粘贴到海报上)。
每个环节,都突出“活动中不要互相干扰、不要互相模仿”的但求幼儿创意、发挥自我。
以幼儿主体的方式呈现和感受几何图形。
(2)创意解说:让幼儿就刚才拼搭出来的图形进行自由解说,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押韵或唱小歌曲。
(3)图形教具:现场自由选择图形塑料模具进行拼搭,《细菌世界》图形教具中可选用的图形有:长方形(5 x 2.5 cm)、方形、圆形以及更多多样化的多边形。
(4)拼搭游戏:拼一个“最高塔”;拼好一个几何图形,幼儿用积木,并让幼儿按顺序围成一个圈,对同一形状的图形未公用一个积木块且构成更高一层,每一层都由不同人搭建完成,让所有人共同完成整个“最高塔”。
该环节非常能体现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 展示和展示分析:互通有无,多汲取!把每一个拼搭完成的作品固定好欣赏,为的是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成果,同时多了解其他幼儿的想法和思路,甚至给自己的拼搭品两个玩意,提高学习成效。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拼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掌握基本的拼搭技巧,发展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创造的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品质。
二、教学内容1.利用各种形状的积木进行拼搭。
2.学习基本的拼搭方法,如叠加、连接、嵌套等。
3.通过拼搭活动,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1.学会基本的拼搭方法。
2.培养合作、分享、创造的精神。
四、教学难点1.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2.解决拼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积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用这些积木搭建一座城堡呢?”2.拼搭活动(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积木。
(2)教师提出拼搭要求:“请每组用积木搭建一座城堡,要求城堡有塔楼、城墙、城门等。
”(3)学生分组进行拼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拼搭方法。
(4)学生完成拼搭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城堡。
3.拼搭方法讲解(1)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拼搭方法,如叠加、连接、嵌套等,进行讲解和示范。
4.再次拼搭(1)教师提出新的拼搭要求:“请每组用积木搭建一座公园,要求公园有滑梯、秋千、长椅等。
”(2)学生分组进行拼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拼搭方法。
(3)学生完成拼搭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公园。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拼搭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教师提问:“在拼搭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六、教学评价1.学生拼搭的作品质量。
2.学生在拼搭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
3.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教学反思1.本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拼搭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乐于合作、分享、创造?3.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给予了及时的帮助和鼓励?4.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重难点补充:1.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环节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形状各异的积木,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还有圆形的呢。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培养宝的逻辑思维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培养宝的逻辑思维
一、教材
1.1 教辅材料
《宝宝数学拼搭》、数学教具
1.2 课时安排
共计2节课,每节课时长为30分钟。
二、教学目标
通过《趣味拼搭》的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过程
3.1 环节一:导入
老师介绍数学教具,让幼儿触摸和认知,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教具的形状和特点。
3.2 环节二:展示拼搭
老师将数学教具拼搭出不同的形状,让幼儿观察、记忆,并尝试去模仿拼搭。
幼儿可以借助拼搭板上的凹凸槽位尝试拼搭。
3.3 环节三:亲自动手拼搭
老师指导幼儿亲自动手拼搭,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去了解数学教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4 环节四:提高难度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提高难度,让幼儿拼搭出更复杂的形状。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或者鼓励儿童去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5 环节五:总结
课堂结束前,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整个活动的收获,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趣味拼搭》已经成为了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的经典活动之一。
幼儿们可以通过这个活动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和手眼协调能力。
这个活动也非常适合家庭教育中使用,家长们可以在家中为自己的孩子们选择适合的数学教具,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去拼搭出不同的形状,增强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一、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2.学习寻找和发现图形拼搭的不同的方法,感知与理解图形中共用边。
二、活动准备:1.PPT、自制拼搭成型的示范图。
2.牙签若干、白纸、记录单和勾线笔。
三、活动过程:(一)游戏“变魔术”导入1.教师:老师今天要来变魔术,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呀?2.PPT1,出示两个三角形。
教师:仔细看一看PPT图片上有几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由几根牙签拼搭成的?3.教师小结:两个三角形共用6根牙签拼搭成,一共6条边。
4.出示PPT2。
教师:接下来老师就要来变魔术了。
拿掉一根牙签,还剩下几个牙签呀?你们能不能用5根牙签拼搭出两个三角形?一起开动脑筋来想想吧?5.请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
(二)教师讲解“公用边”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PPT图片。
教师:我们用了5根牙签拼搭出了两个三角形。
这就奇怪了,同样是两个三角形。
之前我们需要用了6根牙签,而现在只需要5根牙签?为什么呢?2.请个别幼儿找出“公用边”,并说说理由。
3.教师小结:原来这条边即使上面三角形的一条边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条边。
上面的三角形用到了这条边,下面的三角形也用到了这条边。
这条边有个好听的名字,它叫“公用边”。
(三)幼儿操作1.教师: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公用边”的这个魔法来变魔术了哦!2.第一次操作:用6根牙签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1)请小朋友在操作框中取出6根牙签在卡纸上拼搭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
2)请你告诉小朋友你是怎么拼搭的?3)原来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牙签?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牙签?4)原来拼搭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一个需要几根牙签样?现在我们只需要6根牙签就可以拼搭好。
5)请你找出这两个图形的公用边在哪里?还有和这个不一样的方法吗?6)请你们分别找出他们的公共边在哪里?7)6根牙签能搭出4个方向不一样的图形。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趣味拼搭》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2.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学习基本的拼图技巧
二、教学材料
建筑积木、拼图卡片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游戏
让幼儿自由游戏,发散他们的思维,以准备他们接下来的活动。
2、教师的引导
展示一些图案,让幼儿根据图案拼搭。
教师可以用一些简单的
图案来引导幼儿学习,例如房子、车、花等,如果幼儿们觉得太难
了也可以把图案简化。
3、自由拼搭时间
让孩子们自由拼搭,并鼓励他们通过拼搭来发挥想象力,激发
他们的创造力。
4、教师的提示
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例如:“你能
不能在这个方块上加一些东西呢?”或者“这个房子需要门和窗户,你能不能想一想怎么加呢?”
5、分享时间
让幼儿们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
四、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由于我只给了孩子们一个简单的指导,还是有
许多孩子无法进行拼搭,我觉得下一次可以把难度逐渐增加,这样
孩子们会更有兴趣。
同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我
决定要增加分享时间,这样孩子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作品,同时也可
以相互学习。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趣味拼搭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趣味拼搭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及课程目标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中,拼搭教学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法,通过拼搭图形、数学模型等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计算和逻辑能力。
因此,本次公开课将以拼搭为主要教学内容,加强孩子的手脑协调和思维发展,同时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具体目标如下:1.学会使用建构积木进行拼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集中力;2.能够使用基本数学符号和操作完成拼搭过程中的计算,培养孩子的计算和逻辑能力;3.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让孩子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设计1. 活动一:认识建构积木活动目标:引导孩子们认识建构积木,学会拼搭基本形状,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步骤:1.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建构积木,让孩子们触摸积木并说出它的形状;2.给每个孩子发放同样形状的积木,引导孩子们学会拼搭出各种简单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等;3.在拼搭时,可以引导孩子们突破常规,以创造性的方式组合积木,让孩子们兴趣盎然。
2. 活动二:拼搭图形活动目标:在学会基本形状拼搭的基础之上,引导孩子们拼搭更复杂的图形,培养孩子的计算和逻辑能力。
教学步骤:1.介绍本节课的图形: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引导孩子们讨论图形的特征和名称;2.给出若干个图形并在黑板上标出它的构成积木数量,让孩子们完成拼搭;3.引导孩子们在拼搭图形的过程中,使用基本数学符号和操作,并讲解各种符号的含义;4.引导孩子们在拼搭图形的过程中互相协作,突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活动三:拼搭数学模型活动目标:在学会拼搭图形的基础之上,引导孩子们拼搭数学模型,培养孩子创新思维和自信心。
教学步骤:1.介绍数学模型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孩子们讨论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2.老师分享数学模型拼搭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如拆分法、逆向思维等;3.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学模型任务,让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型的拼搭;4.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拼搭的经验和技巧,并对拼搭的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