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等奖《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将进酒》的一等奖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借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为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二、诵读指导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
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2024版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实施翻转课堂
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查阅资料等 方式了解相关知识,课堂上则着重于 解决学生的疑问和深入探讨。
反思与改进
对尝试的教学手段进行反思和总结,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完 善,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05
学生活动设计与组织
朗诵比赛策划及实施过程
策划阶段
确定朗诵比赛的主题、形式、时间和地点,制定比赛规则和 评分标准,发布比赛通知,邀请学生报名参加。
探讨酒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如寄 托情感、抒发胸臆、表达人生哲理 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酒与诗人情感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 元素,讲解酒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世 界。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
《将进酒》原文及赏析
提供《将进酒》的原文及赏析材料,让学生了解该诗的创作背景、 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组内交流
02
小组成员充分交流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形成小组内的共识。
成果展示
03
各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展示讨论成果,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和
补充,促进全班范围内的深入交流。
创新性教学手段尝试及反思
使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 学,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开展课堂辩论
针对《将进酒》中的主题或争议点,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提高学生的 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与学生沟 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及时调整 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本次课程总结回顾
《将进酒》教学案例(合集5篇)
《将进酒》教学案例(合集5篇)第一篇:《将进酒》教学案例《将进酒》教学案例设计渝中职业教育中心罗佳联系电话:***一、案例的背景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诗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诗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有很多不适应新课标的地方。
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诗文教学之路呢?笔者尝试以李白的古体诗《将进酒》为载体,以诵读为纽带,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诗文学习园地。
二、解题《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
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了解李白诗豪放的特点,了解李白的狂放。
体味李白的真性情,从而培养学生自信、达观的情怀。
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李白身处逆境,但仍然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信念。
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背诵全诗,积累相关知识。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紧紧围绕“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来完成各个环节。
使学生在充分预习(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生成问题,教师通过问题导学引领课堂。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特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及酒文化。
2.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夸张的艺术效果及李白的艺术风格。
3.领会诗中词句的含义及作者矛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安排 1.导入用一篇关于酒文化的短文导入课文,引导学生讨论,了解中国酒文化以及对李白纵酒的认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短文,谈谈有何新的认识?资料:一言难尽的酒周代,握发吐哺、礼贤下士的周公旦,有鉴于此,于是作了一篇《酒诰》,说:“民之丧德,君之丧邦,皆由于酒。
”春秋时的孔子,他仿佛也是饮酒的,王充在《论衡·语增》中道:“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高二《将进酒》全国优秀教案4篇
高二《将进酒》优秀教案篇1《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题目的意思是“劝酒歌”。
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
教学目标:1.通过李白“借酒浇愁”的虚无消沉的消极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对现实的忧患思想,了解“酒”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涵义。
2.鉴赏“将进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内心的诗歌特色。
3.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本诗的题旨。
2.把握本体意境张扬、夸张大胆、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的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赏析与讨论教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
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
李白一生诗酒相依,杜甫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
杜康造酒,真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否则,生活将缺多少情趣,诗人将缺多少灵感,人类将缺多少美文诗篇。
酒与诗,好像天生就结缘,酒催诗生,诗随酒发,相伴而留香千古。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酒的诗句?二、写作背景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将进酒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将进酒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这是将进酒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将进酒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第1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吟诵,把握诗歌感情脉络2、把握诗人形象3、体会比兴、夸张艺术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读、赏、品、悟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李白乐观思想并感受其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1、吟诵,赏析。
2、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线索。
3、品味比兴、夸张等艺术手法。
4、感受李白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线索。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诗仙、酒中仙“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哥》)二、读一读自由读齐读朗诵学生评价、老师指导听名家配乐朗诵三、赏一赏,自主探究理解赏析诗句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水——人生比兴、夸张感情:悲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达哪种感情,为什么?(联系文本中诗句回答)A、沉沦消极,及时行乐B、怀才不遇,积极用事3、有人认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就是李白“赐金放还”后的人生追求。
你同意么?为什么?(1)、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种想法?因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寂寞:_________。
皆:__________。
(2)、这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a、蔑视权贵b、消极避世,麻醉自己c、不平,愤恨。
4、为什么单单举陈王曹植宴平乐的典故?(讨论探究)四、品一品:解读艺术手法比兴夸张小结:浪漫风格、豪迈气概(正如一头受伤的雄狮的悲吼)五、悟一悟:课堂总结:回顾全篇,授之以渔诗仙酒仙读、赏、品、悟六、作业布置:1、有感情朗诵《将进酒》2、联系学过的李白诗歌,走进李白,以“我心中的李白”为题,写一篇200字的鉴赏文章。
将进酒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第2篇教学背景我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和方法,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完全可以通过预习,参照书下注释和练习册上的提示,大体理解诗歌的内容。
2024精选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4精选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将进酒》。
本课是一首古代诗歌,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诗歌以豪放、奔放的气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向往。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诗歌的朗读、解析和理解,以及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将进酒》。
2.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3. 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将进酒》。
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表达,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朗读录音机等。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播放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绘壮丽山河的诗歌——《将进酒》。
2. 朗读诗歌(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歌(10分钟)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等。
4. 讨论与思考(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教育意义。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与诗歌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问题可以包括:诗歌的作者是谁?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将进酒》。
3. 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朗读和背诵表现得较为积极。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诗人。
那么,李白在我们的心目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用李白的诗说一说,你对李白的看法和认识。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我心目中李白是一个浪漫,而且很有志向的诗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豁达、自信的诗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的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不慕权贵、豁达的诗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豪迈豁达的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浪漫主义想象力非常丰富。
今天,我们就再次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我们心中的李白和诗中的李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吟咏诗文1、诵读本诗,提出两个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清句读。
请大家尝试自由读一读。
同时在读的时候,将发现的问题批注在书的旁边。
2、找同学来吟咏一下。
适时的进行吟诵指导。
三、情感分析1、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这首诗李白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诗。
那么,李白的抒情诗有什么特点呢?明确:李白的抒情诗是很豪放飘逸的、想象丰富、豪迈瑰丽。
2、在这篇诗文中,你是如何把握这些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明确:悲、欢、愁3、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6篇)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6篇)李白《将进酒》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分析:《将进酒》这首诗的旨趣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适当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力求再现诗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闲暇的时候喜欢听歌吗?(喜欢!)那么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唱一首歌怎么样?(欢迎!)好,下面我就为大家清唱一首。
(有感情的诵读李白诗歌《将进酒》。
)同学们听没听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歌?(不是,是读了一首李白的诗——《将进酒》!)没关系。
古时候人们读诗叫“吟诵”,“吟诵”也就是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
其他同学注意他朗读时的字音和节奏。
讨论朗读中的问题,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字音,读准诗句节奏,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
2、下面,我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形象:大醉,酣卧不起。
将进酒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将进酒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课《将进酒》。
本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豪放派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对命运的不屈。
诗歌内容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字词,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字词的理解,诗歌大意的把握,朗读的技巧。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中的象征手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李白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及其作品《将进酒》。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3. 合作探讨(15分钟)4. 朗读指导(5分钟)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和情感。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5. 情感体验(5分钟)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感受。
6. 拓展延伸(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朗诵和简要介绍。
其他同学和老师点评,评选出“最佳朗诵奖”和“最佳介绍奖”。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将进酒天上来人生短暂,珍惜当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将进酒》。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朗读指导等方式,学生对《将进酒》这首诗歌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分析比较,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浅尝滋味+细细品味+深味思想)【过程与方法】1、在聆听经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逐步掌握诵读要领。
2、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地抒发的不平之气。
2、引导学生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全诗。
在聆听经典、自我感悟、探究合作中把握对诗歌得体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对李白曾有这样的评价(齐读):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多媒体展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二、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分析比较,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浅尝滋味1、初读文本,读准字音,读通文义,说出你有哪些困惑?2、初读文本,初步检测,注音释义将进酒()金樽()岑夫子()钟鼓馔玉()恣欢谑()千金裘()四、再读文本,自我认知,感情基调再读文本,你心中认为的该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唐代诗人中,性格最多样的就是李白,而酒后的李白内心更加的丰富。
五、深读文本,小组讨论,品味鉴赏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你读出一个()的李白?(提示方法:文本+手法+感情)1、天生我材必有用:直抒胸臆+诵读指导+洒脱自信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比兴、夸张、反衬+诵读指导+愁苦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诵读指导+寂寞孤独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洒脱消极六、知人论世,把握情感,深味思想1、李白主要经历14 岁立志“济苍生,安社稷"24 岁“仗剑去国,离家远游”42 岁入长安,供奉翰林44 岁被排挤,赐金放还54 岁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55 岁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61 岁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半岛还62 岁卒2、李白有哪些愁?——被贬之愁,人生短则之愁,怀才不遇之愁,哀而不伤,悲而能壮。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高中语文《将进酒》教学设计篇6(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清诗歌情感变化,抓住意象解读诗歌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体会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悟李白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诵读、借助“酒”意象的解读,走进李白的内心深处。
2感受李白借豪写悲,悲而能壮的诗歌风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由诗歌、李白、导入本节内容。
2、出示学习环节浅读——品读——深读读诗亦如饮酒,需要我们慢慢品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浅尝滋味,然后细细品味,最后深入体味。
二、诗歌学习(一)、浅读——读出诗歌内容1、自由朗读、注意字词的准确性。
2、单个朗读。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点评3、齐读提示:读李白的诗,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开胆来旁若无人,这样才能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4、多媒体听读(二)、品读——读出情感变化1、引入:一个人心情不同,场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样。
那么在《将进酒》中李白是怎么喝酒的呢?怎么劝酒的?找出相关诗句。
——“会须一饮三百杯”喝得多,“将进酒,杯莫停”喝得急,“但愿长醉不复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欢谑”喝得畅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喝得倾其所有。
———可谓“豪饮、狂饮”。
2、那么,李白为什么要如此喝酒,如此劝酒呢?甚至要长醉不醒呢?再走进诗歌,感受他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
分组讨论、交流。
(读出相关的诗句)点拨:悲——“欢”——愤——狂小结:但李白毕竟是李白,悲也好,愤也罢,都磨钝不了李白内心澎湃的激情和经世济民的大志,他还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宣言,悲愁之中不失万丈豪情,3、指名朗读(男生女生各推荐一名最能代表你们各自最高水平的选手朗诵《将进酒》,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传达出李白丰富复杂的情感。
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案将进酒——李白诗歌鉴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理解《将进酒》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会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李白生平简介2.《将进酒》诗歌解析3.诗歌鉴赏方法4.课堂互动与讨论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李白画像,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诗歌解析(1)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让学生齐声朗读《将进酒》,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大意。
(2)分析诗歌意象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取关键意象,如“黄河”、“天上来”、“不复回”等,分析意象所蕴含的哲理。
(3)品味诗歌语言指导学生从修辞手法、炼字技巧等方面赏析诗歌,体会李白的豪放风格。
(4)探究诗歌主题引导学生结合诗歌背景,探讨《将进酒》所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
3.诗歌鉴赏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2)关注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3)把握形象诗歌通过生动形象反映生活,把握形象是理解诗歌的重要途径。
(4)理解情感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
4.课堂互动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将进酒》的鉴赏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后作业1.背诵《将进酒》2.撰写一篇关于《将进酒》的鉴赏短文3.搜集李白的其他诗歌,进行鉴赏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心得2.作业完成情况:背诵流利,短文质量高3.诗歌鉴赏能力:能从多角度分析诗歌,提出独到见解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诗歌鉴赏方面得到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诗歌解析一、诗歌解析的重要性《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将进酒》的教案(8篇)
《将进酒》的教案(8篇)《将进酒》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忱,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2、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能进展恰当的评价。
3、探究诗人狂放性格的由来,体会本诗所表达的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质疑法。
3、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大诗人李白因遭权贵排挤离开长安开头了他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其次次漫游。
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即写于这一时期,今日我们学习的《将进酒》也是此间的作品。
大诗人李白又将向我们呈现些什么呢?二、疏通。
三、诵读。
(一)读懂内容《将进酒》是写劝酒、对酌的诗,本属汉乐府鼓吹铙歌。
李白沿用旧题,借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之机,发泄心中的郁积。
(1)开头两联均用“君不见”领出,“黄河”一联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既用眼前景物起兴又具有比方的作用。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承受夸大手法,极言人生短促。
(2)“人生得意”以下六句,极写痛饮狂饮。
“天生”一联说明“须尽欢”的理由,显示了诗人对将来的信念。
(3)“岑夫子”以下六句为诗意转折处,亦可视为下面劝酒歌的引语。
诗人在力劝“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之后,放杯高歌,吐露心声:“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古来圣贤”以下四句,诗人将“饮者”与“圣贤”作比,引出“陈王”曹植来。
曹植《名都篇》有云:“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看来这位陈王确是在“恣而欢谑”了。
然而,在他这欢快中,包含着何等巨大的苦痛!他是在备受猜忌、压抑的险恶环境中,因大志难骋而沉溺酒乡的,在这一点上,李白与曹植颇为相像,故化用曹诗,明写欢快而暗寓愤激。
(5)“仆人何为”二句以反诘之句振起文意,以使令语气引出下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024版年度国家一等奖《将进酒》教学设计
2024/2/2
5
跨学科融合目标
结合历史学科,了解唐代社会 文化背景和文学发展状况。
2024/2/2
融合音乐元素,通过朗诵、吟 唱等方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 音乐性。
引入美术视角,欣赏与诗歌相 关的绘画、书法作品,提升艺 术鉴赏能力。
6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将进酒》的主旨、情感和艺术特色,理解李白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境界。
12
03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2024/2/2
13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2024/2/2
学生年级与班级分布
01
针对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进行基本情况摸底,了解他们的学
习背景和能力水平。
学生兴趣爱好调查
02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偏好,
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参考。
学生先前知识水平
03
评估学生在学习《将进酒》之前的语文知识储备,包括诗词鉴
赏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等。
14
学生学习需求调查
学习目标与期望
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学 习《将进酒》的目标和期望,以 便制定更贴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计
划。
2024/2/2
学习困难与问题
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如诗句理解、背景知 识缺乏等,为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提 供依据。
学习方式与偏好
默写诗歌
要求学生默写《将进 酒》,加深对诗歌内容
的记忆和理解。
2024/2/2
写作练习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 活体验,撰写与《将进 酒》主题相关的短文或
感想。
拓展阅读
举办诗歌朗诵会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唐代 诗人的作品,了解唐代 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国家一等奖《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学情分析通过必修五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还是浅层次的。
本堂课旨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
本班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主动,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强。
重点难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他带着酒气从遥远的盛唐飘然而至。
他有着“千古诗才,无人媲美;一身傲骨,气压群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他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巅峰代表诗人——李白。
活动2【导入】二、回顾作者诗歌特点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及其诗歌的特点。
活动3【活动】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1.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把这首诗先读一遍,一边读诗歌一边看注释,圈点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2.请一位学生读诗歌,师生共同正音。
3.课件展示重要字词的读音,提醒学生做笔记。
将(qiāng)进酒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径(jìng) 裘(qiú)4.请学生放开声音再自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活动4【活动】四、指导诵读吟诵诗歌1.全班放声齐读一遍这首诗。
2.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诗歌的方法。
3.小结诵读方法。
教师从节奏、感情、停顿、强弱、快慢等方面进行点拨总结。
活动5【活动】五、各抒己见体会情感过渡:刚刚我们在诵读的时候,有些句子我们读的高亢,有些读的低沉,这是依据什么而定的?的确,这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关,下面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挑选你们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情感?(以下讲解依据学生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教案(通用10篇)
《将进酒》教案《将进酒》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将进酒》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进酒》教案篇1【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并背诵全诗。
学习起兴、用典、夸张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赏析诗中情感脉络之变化,能用准确流畅的语言概括全诗内容与情感。
能品味诗人婉曲语言中的深层含义,并学会联想比较的鉴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正确认识诗人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现实不满的矛盾思想,认识“以酒销愁”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鉴赏法【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以杜甫《饮中八仙歌》导入,谈谈诗中礼拜形象。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简介(略),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名句。
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换?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三、朗读全诗,教师范读。
(注意节奏点,用韵、语调变化)四、分层赏析,理清脉络,帮助诵读记忆。
感情线索:悲——欢——乐←—歌—→愿——恣——愁(首尾呼应)↑↓自己高|潮转折万古(愤激、无奈——豪爽、旷达)(自信)全诗诗眼:悲愁——感情基调:愤激。
全诗中心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品味思考交流】开头四句与全诗主旨关系渲染慷慨悲凉气氛,为第二段“歌弦”作铺垫,也与“天生我材必有用”构成对比反衬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开头之“悲”,后来之“愿”有矛盾吗?你怎样理解?思想情感的矛盾统一: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愤激之情出世思想:圣贤寂寞作者为什么举“曹植”为例,说明“古来圣贤皆寂寞”?(略)“与尔同销万古愁”中“愁”的对象范围有多大?试举例。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8篇)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8篇)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幻灯显示)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2.品读诗歌,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教学重、难点: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赏析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多少诗人因饮酒而忘却了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饮酒而在自由的`时空尽情地翱翔,也因饮酒而成就了太多的传世佳作。
在这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也正因为如此,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也自诩为“酒仙”,今天,我们来共同品尝李白的一坛美酒—将进酒。
(二)解题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将—读qiang,有“请”的意思,将进酒就是请喝酒。
(三)朗读1、师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找出文中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字、词语或是句子,并且用笔划记出来。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其他同学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
4、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如果有的话,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思考,指名回答)(四)品读,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介绍朗诵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出示幻灯)诵朗基本技巧一、确定情感基调二、确定语速三、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四、处理好停顿(五)诵读,落实朗诵技巧,检查朗诵水平(幻灯显示)《将进酒》诵读提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将进酒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引言】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案的设计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以一等奖的教案教学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将进酒》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目标】《将进酒》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1. 阅读与理解将进酒一诗长达七十八句,学生可能在诗的理解上遇到困难。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课前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先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李白的生平及影响,以及与其他诗歌的联系。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词句、修辞手法、意象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音韵与朗读将进酒作为一首古典诗歌,其音韵之美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反复朗读、默写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记忆和领悟。
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抑扬顿挫,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到诗歌的美感。
3. 诗歌的写作与创作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将进酒》的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的写作与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与《将进酒》相似的题材或主题,写一首仿古诗,或者创作一种新的表达方式,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文学修养。
4. 结合现实与社会《将进酒》表达了作者豪情壮志、追求自由和个人价值的思想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现实和社会的启示,让学生能够将诗歌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将进酒》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能力。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小组内相互激发学习的动力,并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3.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将进酒》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将进酒》获奖课教学设计
《将进酒》获奖课教学设计《《将进酒》获奖课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学习目标1、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体味本诗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2、通过诵读,理清本诗丰富充沛的情感脉络,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狂放不羁实则渴望用世而又不得的悲愤之情。
3、能够熟练背诵全诗。
二、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三、教学手段ppt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由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李白形象导入到本诗。
(二)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名,意思是劝酒歌。
“将”有“请、希望”的意思,与《诗经·卫风·氓》中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的“将”音义相同。
这首诗以饮酒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在极度压抑中的愤懑和狂放。
(三)简介写作背景《将进酒》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这个时期的李白内心极度苦闷。
那一年,李白与岑勋在嵩山友人元丹丘家做客,朋友相聚,自然少不了设宴饮酒,酒到畅快之时,李白对酒放歌,唱了一首千古名曲——《将进酒》。
(四)诵读感知李白当时唱歌的音乐曲调,今天已经不得而知,我们就不唱了,我们通过吟诵朗读来感受一把诗人的情怀。
学生朗读,教师作必要指导,全班同学再齐读。
(五)文本解读1、李白劝友人怎么喝酒?明确:乃狂饮。
2、李白为什么劝友人如此狂饮?明确:为了尽欢、留名和销愁,其中销愁乃最根本的原因。
3、李白“万古愁”从何而来?明确:有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对人生坎坷的悲叹,对有志难酬的郁闷,对丑恶现实的憎恶。
4、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特征。
明确:狂放不羁,任性率真,执着追求。
(六)结束语“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对好朋友李白诗歌的总体评价,这个评价用在《将进酒》这首诗上自然是非常恰当。
李白的诗歌因为诗人内在情感的充沛,风格手法的多变,诗人抒情主人公形象突出而名垂千古,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学情分析通过必修五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还是浅层次的。
本堂课旨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词的优美意境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主领会诗词意旨的能力。
本班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主动,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强。
重点难点理清情感变化线索,理解李白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客人,他带着酒气从遥远的盛唐飘然而至。
他有着“千古诗才,无人媲美;一身傲骨,气压群雄;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他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巅峰代表诗人——李白。
活动2【导入】二、回顾作者诗歌特点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及其诗歌的特点。
活动3【活动】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1.下面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把这首诗先读一遍,一边读诗歌一边看注释,圈点勾画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2.请一位学生读诗歌,师生共同正音。
3.课件展示重要字词的读音,提醒学生做笔记。
将(qiāng)进酒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朝(zhāo) 樽(zūn) 还(huán) 岑(cén)烹(pēng) 馔(zhuàn) 恣欢谑(zì) (xuè)径(jìng) 裘(qiú)4.请学生放开声音再自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活动4【活动】四、指导诵读吟诵诗歌1.全班放声齐读一遍这首诗。
2.师生共同探讨诵读诗歌的方法。
3.小结诵读方法。
教师从节奏、感情、停顿、强弱、快慢等方面进行点拨总结。
活动5【活动】五、各抒己见体会情感过渡:刚刚我们在诵读的时候,有些句子我们读的高亢,有些读的低沉,这是依据什么而定的?的确,这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关,下面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挑选你们最喜欢的一句说说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情感?(以下讲解依据学生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名句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提问:抒发了什么情感?为何而悲?时光的流逝,人生苦短。
我们知道,自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之后,我们中国人只要看到流水一去不复返很自然就会想到——时光的流逝课件展示:还有: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
”告戒世人: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
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以及《三国演义》卷首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
2.小结:开篇李白就悲叹人生苦短,人生就如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想我李白啊,满腹经纶,谁料竟落得如此下场:年过半百,青丝成雪,浪迹江湖,一事无成。
课件展示:作者的《秋浦歌》也有这样的感叹。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3.过渡:诗人是不是一悲到底了呢?接下来诗人的情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名句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1.提问:“人生得意须尽欢”,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那就进入了他感情发展的第二阶段。
由悲转成什么了?乐(板书)2.过渡:同学们,李白这种欢快,这种欢乐,是发自内心的吗?为什么呢?谁来说一下。
名句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提问:“天生我材必有用”,它的隐含意义就是告诉读者什么?点拨:这句话隐含着他现在还没被重用。
2.提示写作背景:了解李白的仕途经历。
同学们都知道李白有远大抱负,有“济苍生,安社稷”的雄心壮志,他在30岁时第一次到长安,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但是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四处碰壁,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当他离开长安时写下了一首诗《行路难》。
①《行路难》还记得吗?最后两句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泰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虽然道路困难“要渡黄河,登泰山,过雪地”,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到那时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可是李白第二次进长安时已42岁,天宝二年,大概是公元742年,这次是“奉诏入朝”,当然是很高兴的,因为是唐玄宗召他进京,因此,他踌躇满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但他进京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充当为唐玄宗装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因此,他失望了。
最后李白被“赐金放还”。
第二次离开长安后,他也写了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一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④那么这首诗写于哪一年呢?大家看一看课下注解。
是他在第二次离京后八年后写的,那时李白大概50岁。
这个时候的李白,可以说成就功业已是无望了,但是内心的深处仍然还燃烧着那么一团火,而这首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隐含意义就是那一个,就是说我有才,没得到重用。
是不是啊?他如果已经得到重用的话,他就不会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什么呢,好像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者是一种无奈。
3.小结:所以这个欢乐,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再往后发展,大家看啊,再往后发展,这感情的发展阶段又到了什么呢?名句四: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1.李白的感觉到了什么呢?他认为人活在世上,什么东西是不足贵?2.就是书上所说的,“钟鼓”和“馔玉”是指什么?“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
①在封建时代,只有那些人才能享受这些?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②李白对这样的生活持什么态度?联系学过的其他作品。
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杨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
名句五:与尔同销万古愁。
1.这种情感发展到后来是怎样的?我们看下最后几句,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李白是什么的样子?2.李白此时反客为主,他的情感达到“狂傲”(板书)的地步。
这“狂”其实就是“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深的集中体现。
(板书连线)这是这首诗的情感,诗人的感情大起大落。
活动6【讲授】六、小结情感美读诗歌1. 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
真是----这此地怎一个愁字了得?2.听名家诵读。
在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我们来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朗诵,看看他们是怎样用声音来演绎诗歌的。
点拨:关于吟诵,他是需要以生命投入的,同学们,要把李白的诗变成你自己的语言,好像李白就是你,你就是李白,面对那些权贵们,你要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示范)这样就有气魄啊,这样你就是李白了。
下面大家拿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魄再读读这首诗。
活动7【活动】七、诵读比赛总结全诗1.小组PK诵读:评选“谁是诵读之星”。
2.总结:请大家课下反复诵读,仔细想想如何通过诵读表现李白复杂的情感,下一个“诵读之星”就是你。
活动8【作业】八、课后作业反复诵读,仔细想想如何通过诵读表现李白复杂的情感,争当“诵读之星”。
活动9【活动】九、课后反思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有助于学生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
我设计本堂课的主要意图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入诗词的语境,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情感状态,真正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诵读诗词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执教《将进酒》这堂课,我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通过“初步感知”“小组合作”“展示质疑”“诵读pk”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情绪,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文本内容,积极讨论,大胆展示与质疑,初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一、自我肯定1. 授课时精神饱满,感情充沛,投入度高,很有激情,很好地感染了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环节紧凑有效,过渡衔接自然到位。
较好的体现了“高效课堂”的宗旨,通过独立自学,小组讨论,班级展示,师生互动等环节,让学生畅谈自己对诗词中某些句子的不同理解。
这样既使学生的自主鉴赏能力得到提升,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的课件清晰简明,媒体素材选择恰当适度,特别通过精挑细选的名家诵读视频渲染了气氛,很好地将学生带入了诗歌的情境中。
4.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点拨指导到位,特别是示范朗读指导,提高了学生朗诵水平。
“诵读pk”这一活动最让我满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还涌现出了很多“诗人”,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他们的诵读深深地打动了课堂上的每一个人。
5.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参与度高,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大胆PK,用情朗诵,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1.因为是初次拍摄录像课,课前没有进行培训,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
因为学生回答问题的速度太快,摄像机无法捕捉到画面等问题,录像课中止了一次,对老师学生的情绪,及上课的节奏都有一些影响。
下次拍摄前一定要了解相关的拍摄要求,以确保不再出现此类技术问题。
2.教师的范读还要进一步提升,课堂语言还要更精练一些。
3.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更细点,设置成三维目标。
4. 诵读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课后还要强调反复诵读。
三、改进措施1.把教学目标设置成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②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二)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解读诗歌。
②通过独立自学、小组讨论,班级展示等活动来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
2.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
最后一个“诵读pk”环节,很多学生的诵读兴趣都已被激发出来,很想上台展示,但因为时间有限,没有给更多学生提供展示机会。
若能把“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这一环节放在课前预习,就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诵读pk”中来。
3.优化教学语言。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上课时不讲一句多余的话,要让自己的语言充满魅力,能把每一个学生带入到诗歌展现的情景中。
4.优化教学策略——激疑与碰撞学生在班级展示的时候,老师要善于激疑,要抓住时机,抛出问题,引起师生、生生间的智慧碰撞,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容,以达到对诗歌理解的有效拓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