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小结
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求法
![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求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2c8c5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3.png)
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求法
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三种数据特征。
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取中间的数,如果数据量为偶数,则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趋势指标,能够反映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
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能够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如果一组数据中有且仅有一个众数,则称为单众数,如果有多个众数,则称为多众数。
平均数是将数据总量除以数据个数得到的数值,能够反映数据的平均水平。
平均数通常用于比较不同组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实际数据分析中,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特征来表示数据的分布趋势。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e48517c281e53a5802ffc5.png)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二、不同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不同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
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4、呈现不同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
中位数:是一个不完全“虚拟”的数。
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排序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这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此时的中位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
5、代表不同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6、特点不同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fb8ed34d15abe23492f4d21.png)
一、相同点之阿布丰王创作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示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二、分歧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示在以下方面。
1、定义分歧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分歧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依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分歧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
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4、呈现分歧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
中位数:是一个不完全“虚拟”的数。
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排序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这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纷歧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此时的中位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
5、代表分歧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经常使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分歧,但都可暗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6、特点分歧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083e1a31126edb6f1a102d.png)
众数:与数据出现地次数有关,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地频率地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地部分数据有关,不受极端值地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惟一性,一组数据中可能会有一个众数,也可能会有多个或没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一、相同点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地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地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地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地代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不同点
它们之间地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意义不同
平均数:一组数据地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地商叫这组数据地平均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地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地.但当一组数据中地每一个数据都出现相同次数时,这组数据就没有众数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代表不同
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地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地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地“中等水平”.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地那个数.只要找,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个数不同
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呈现形式不同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地数,是通过计算得到地,它不是数据中地原始数据,它可能与原数据中地某一个相同,也可能与原数据中地任何一个都不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作用不同
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用地数据代表值,比较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地信息最充分.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地整体平均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地一个标准.因此,它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比如我们经常所说地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三者的区别
![中位数 众数 平均数三者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8cd87ec915f804d2b16c1d1.png)
所有数据定平均,个数去除数据和,即可得到平均数;大小排列知 中位;
整理数据顺次排,单个数据取中问,双个数据两平均;频数最大是 众数。
众数:(1)通过计数得到;
(2)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关于“中位数、众数、平均数”这三个知识点的理解,我简单谈谈自己的认 识和理解。
⒈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⒉众数的特点。 ①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②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 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 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但是,当一组数据大小不同, 差异又很大时,就很难判断众数的准确值了。此外,当一组数据的那个众 数出现的次数不具明显优势时,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典型水平是不大可 靠的。
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 也常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以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 判断和掌控。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
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往往是我 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
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要注意讲清上述三个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 知道它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 有所不同,在具体的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 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3、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日常 生活中诸如“最佳”、“最受欢迎”、“最满意”等,都与众数有关系,它反映了 一种最普遍的倾向.
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有各自的的优缺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0f4d7c8376baf1ffd4fad2d.png)
一、相同点之袁州冬雪创作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示在:都是来描绘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二、分歧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示在以下方面.1、定义分歧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摆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2、求法分歧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中位数:将数据依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摆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阿谁数,不必计算便可求出.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在一组数据中,能够不止一个众数,也能够没有众数.4、呈现分歧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中位数:是一个不完全“虚拟”的数.当一组数占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排序后最中间的阿谁数据,是这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纷歧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此时的中位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5、代表分歧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常使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中位数:像一条分界限,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分歧,但都可暗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平均数:与每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中位数:与数据的排各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没有影响;它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众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率的考查,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占有关,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唯一性,一组数据中能够会有一个众数,也能够会有多个或没有 .7、作用分歧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常常使用的数据代表值,比较靠得住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的信息最充分.平均数既可以描绘一组数据自己的整体平均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分歧组数据比较的一个尺度.因此,它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比方我们常常所说的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靠得住性比较差,因为它只操纵了部分数据.但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绘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靠得住性也比较差,因为它也只操纵了部分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占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暗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https://img.taocdn.com/s3/m/854826375727a5e9856a6109.png)
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结果有何改变?
练习3:已知100位居民月均用水量的 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课本67 页),试求出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和平均数
下面,让我们看看从原始数 据中得到的三个量的值分别是 多少。
思考:你能解释为什么结果不同吗?
归纳: 众数、中位数、平均 数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关系
说明:样本频率分布与总体频率 分布有什么关系?
通过样本的频数分布、频率 分布可以估计总体的频率分 布.
如何用样本的频率分布 估计总体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 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1: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 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 准a , 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 收费,超过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0.5 0.4 0.3
0.2
0.1 O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月平均用水量(t)
练习4.某校学生日睡眠时间的抽样频率分布见下表: 日睡眠时间/h [6, 6.5) [6.5, 7) [7 , 7.5) [7.5, 8) [8, 8.5) [8.5, 9) 合计 人数 5 17 33 37 6 2 100 频率 0.05 0.17 0.33 0.37 0.06 0.02 1
[15.5, 18.5) [18.5, 21.5) 8 9 [24.5, 27.5) [27.5, 30.5) [30.5, 33.5) 10 5 4
[21.5, 24.5) 11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数据落在[15.5, 24.5)的 百分比是多少?
试估计该校学生的平均日睡眠时间
练习5.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查了 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 数据,结果用如图所示的条形图表示,根据条形图可得这 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B ) A. 0.6h B. 0.9h C. 1.0h D. 1.5h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8b7cb6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6.png)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使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三个概念,用来描述数据集的集中趋势。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时,了解和使用这三个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平均数。
平均数又称为算术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平均数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计算平均数的公式为:平均数=总和/数据的个数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有一组数据:2,4,6,8,10,其中数据的个数为5、那么平均数为(2+4+6+8+10)/5=6、这意味着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是6、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典型数值。
然而,平均数并不总能完全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中位数来补充平均数的不足。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位于中间的数值。
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按大小排序后的正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数据的个数为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正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中位数适用于有个别异常值或者极端值的数据集。
对于这种数据,平均数可能会被异常值拉偏,而中位数则更接近于真实情况。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数据集:2,4,6,1000,10,其中数据的个数为6、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就是6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众数用于描述一组数据中最常出现的数值。
可以通过观察数据的频数来确定众数。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个数据集:2,2,4,6,8,8,8,其中数据的个数为7、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就是8,因为它出现的次数最多。
在实际应用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平均数适用于大多数数据集,可以很好地衡量数据的总体水平,但容易被极端值影响。
中位数适用于有异常值的数据集,更能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适用于描述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值。
在数据分析中,我们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集中趋势指标。
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整体水平,一般会使用平均数;如果数据中有异常值或极端值,我们会使用中位数;如果我们关注的是最常见或最频繁出现的数值,我们会使用众数。
八(上)第六章小结与思考
![八(上)第六章小结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6405fd926fff705cc170a6f.png)
第六章数据的集中程度小结与复习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能熟练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2、在加权平均数中,知道权的差异对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现象;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学习重点:运用统计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学习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灵活选择和应用.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二、情境引入:问题1 :有十五位同学参加竞赛,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取八位同学进入决赛,某人知道了自己的分数以后,还需知道这十五位同学的分数的什么量,就能判断他能不能进入决赛?问题2: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如果你是经理,请问你关注的是什么?你打算怎样进货呢?问题3:某市有100万人,在环保日,该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调查了其中10户居民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情况如下表:(1)在这一天中,这10居民平均每户产生多少千克的生活垃圾?(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在这一天中,这10居民平均每人产生多少千克的生活垃圾?(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若以(2) 的结果作为每天实际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则该市用载重量为6吨的汽车运送这些生活垃圾,每天运4次,需要多小辆这样的汽车才能当天运完?三、典型例题例1 已知两组数据x 1,x 2,x 3,…x n 和y 1,y 2,y 3,…y n 的平均数分别为x ,y . 求(1)2x 1,2x 2,2x 3…2x n 的平均数 ;(2)2x 1+1,2x 2+1,2x 3+1…2x n +1的平均数; (3)x 1+y 1,x 2+y 2,x 3+y 3…x n +y n 的平均数.例2 某年北京与巴黎的年降水量都是630毫米,它们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如下表:(1)计算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 (2)写出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的中位数和众数;(3)通过观察北京与巴黎两个城市的降水情况,用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解释北京地区干旱与缺水的原因.例3 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左图所示:(1)请填写右表;(2)请从下列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看(谁的成绩好些);②从平均数和9环以上的次数看(谁的成绩好些);③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乙甲次数。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fedaf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f.png)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领域,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是常用的统计指标,用于描述和分析数据集的集中趋势。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本文将重点介绍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它可以用来反映数据的集中程度,并且适用于各种数据类型。
众数的计算相对简单,只需要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即可。
众数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描述一组数据的典型取值,如民意调查中的最受欢迎的候选人、销售数据中最畅销的产品等。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它不受极值的影响,更能反映数据的中间位置。
计算中位数的方法相对直观,只需要将数据排序,并确定中间位置的数值即可。
中位数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描述数据的中间水平,如家庭收入的中位数可以反映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股票价格的中位数可以反映市场的平均估值水平等。
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是最常用的统计指标之一。
它可以反映数据的整体水平,并且易于计算和理解。
平均数的计算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所有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值的个数即可。
平均数在实际应用中广泛用于描述数据的均值水平,如平均工资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平均收入水平,平均成绩可以反映一个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等。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在统计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能够提供关于数据集的集中趋势、分布形态和离散程度等信息,帮助我们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在决策和预测中,这些统计指标也能够提供有用的参考,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预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及其应用,并探讨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对这些统计指标的深入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数据分析和决策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方向。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https://img.taocdn.com/s3/m/a4f82aebaeaad1f346933f35.png)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平均数:(1)需要全组所有数据来计算;(2)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中位数:(1)仅需把数据按顺序排列后即可确定;(2)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众数:(1)通过计数得到;(2)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人理解,说简单点:一组数据中如果有特别大的数或特别小的数时,一般用中位数一组数据比较多(20个以上),范围比较集中,一般用众数其余情况一般还是平均数比较精确一、联系与区别:1、平均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因此它会因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2、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它不受最大、最小两个极端数值的影响.中位数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的优点,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
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另外,因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中间的位置,3、众数也是数据的一种代表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日常生活中诸如“最佳”、“最受欢迎”、“最满意”等,都与众数有关系,它反映了一种最普遍的倾向.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有各自的的优缺点.平均数:(1)需要全组所有数据来计算;(2)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中位数:(1)仅需把数据按顺序排列后即可确定;(2)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众数:(1)通过计数得到;(2)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关于“中位数、众数、平均数”这三个知识点的理解,我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⒈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⒉众数的特点。
①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②众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https://img.taocdn.com/s3/m/58a0159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7.png)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示例文章篇一:《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数字中的小秘密》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这三个超有趣的数学概念。
这可不是什么枯燥的东西哦,它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用处呢。
先来说说众数吧。
众数啊,就像是一群小伙伴里最受欢迎的那个。
怎么理解呢?比如说,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我拿着小本本去问每个同学,最后发现喜欢蓝色的同学最多。
这个蓝色就是众数啦。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里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它可有意思了,能一下子让我们知道在这一堆数据里,哪个是最“流行”的。
我再给你们举个例子哈。
我们学校门口有个小商店,老板想知道哪种小零食最受欢迎,好进更多的货。
他就把每天卖出去的小零食都记下来。
最后发现,小薯片卖出去的次数最多。
这个小薯片就是众数。
这时候众数就帮了老板大忙啦,老板就可以多进些小薯片,这样就能赚更多钱呢。
你说,众数是不是很有用?要是没有众数,老板可能就会乱进货,有些东西卖不出去,那不就亏大了嘛。
接着咱们来聊聊中位数。
中位数就像是一个裁判,站在中间,把数据分成了两半。
想象一下,我们有一组数字,1、3、5、7、9。
中间的数字5就是中位数啦。
那要是数字的个数是偶数个呢?比如说1、3、5、7。
那我们就把中间的3和5加起来除以2,得到4,这个4就是中位数。
中位数在生活中也很有用哦。
就像我们考试成绩一样。
有时候,平均分可能会被几个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分数影响。
这时候中位数就能更公平地反映出大家的一般水平。
比如说,有一次考试,我们班有几个学霸考了特别高的分,还有几个同学因为生病没考好,分数很低。
这时候如果看平均分,就不太能准确知道大部分同学考得怎么样。
但是中位数就不一样啦,它能把那些极端的分数排除掉,让我们知道中间水平的同学大概考了多少分。
我有个好朋友叫小明,他就特别有感触。
有一次他们班考试,平均分看起来挺高的,可是他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怎么排名却很靠后呢。
数据的统计 (标准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数据的统计 (标准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https://img.taocdn.com/s3/m/931399d4195f312b3169a517.png)
解:用计算器计算可得:
x甲 25.401, x乙 25, 406; s甲 0.037, s乙 0.068.
从样本平均数看,甲生产的零件内径比乙生产 的更接近内径标准(25.40mm),但是差异很小; 从样本标准差看,由于 s甲 s乙 , 因此,甲生产的零件内径比乙的稳定程度高 得多.于是,可以作出判断,甲生产的零件的质 量比乙的高一些.
解: 依题意计算可得 x1=900 x2=900
s1≈23.8
s2 ≈42.6
甲乙两种水稻6年平均产量的平均数相同,但 甲的标准差比乙的小,所以甲的生产比较稳定.
解 : (1) 平均重量约为496.86 g , 标准差约为6.55
(2)重量位于(x-s , x+s)之间有14袋白糖,所占 百分比为66.67%.
分析:每一个工人生产的所有零件的内径尺寸组成一 个总体.由于零件的生产标准已经给出(内径25.40mm), 生产质量可以从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两个角度来衡 量.总体的平均数与内径标准尺寸25.40mm的差异大 时质量低,差异小时质量高;当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尺 寸很接近时,总体的标准差小的时候质量高,标准差大 的时候质量低.这样,比较两人的生产质量,只要比较他 们所生产的零件内径尺寸所组成的两个总体的平均数 与标准差的大小即可.但是这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与标 准差都是不知道的,根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我们 可以通过抽样分别获得相应的样体数据,然后比较这 两个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以此作为两个总体之间 的估计值.
2、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 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平均数: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即
x = (x1+x2+……+xn) /n
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意思
![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ab5a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a.png)
解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意思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常用的统计指标之一,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
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总体趋势。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中间位置的数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中间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中位数通常用于处理数据分布不均匀或存在异常值的情况。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数据中的主要趋势或最常见的值。
众数适用于处理离散型数据,例如某一班级中最常见的学生分数。
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组数据的范围大小。
极差较大表示数据分布较广泛,而极差较小表示数据集中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之间差异的平方的平均数。
它可以帮助我们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或变异程度。
方差越大,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这些统计指标在数据分析和研究中经常被使用。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260fedc195f312b3169a583.png)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一、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二、不同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不同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
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4、呈现不同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
中位数:是一个不完全“虚拟”的数。
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排序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这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此时的中位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
5、代表不同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6、特点不同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要点汇总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a8e7411a300a6c30c229ff1.png)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要点汇总一、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二、不同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不同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
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4、呈现不同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
中位数:是一个不完全“虚拟”的数。
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排序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这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此时的中位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
5、代表不同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6、特点不同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2095cd04580216fc700afd56.png)
一、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二、不同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3、个数不同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具有惟一性,但众数有时不具有惟一性。
在一组数据中,可能不止一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4、呈现不同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通过计算得到的,它不是数据中的原始数据。
中位数:是一个不完全“虚拟”的数。
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排序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这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但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它不一定与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相等,此时的中位数就是一个虚拟的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
5、代表不同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一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中位数:像一条分界线,将数据分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因此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这三个统计量虽反映有所不同,但都可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都可作为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6、特点不同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8课时
第6章总结归纳
(一)知识框架
(二)重点难点突破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特征数,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其中以平均数运用最为广泛,应当注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合理选用,避免平均数的误用。
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相应平均数的变动,这既表明平均数非常充分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信息,也带来了求平均数较为麻烦的问题。
中位数的大小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当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为中位数,于是部分数据的变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因此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既不需要计算,也不需要排序,而只要数出出现次数较多的数据的频数就行了,众数的大小仅与一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也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集中趋势。
整合拓展创新
类型一求平均数
例1已知两组数据x1,x2,x3,…x n和y1,y2,y3,…y n的平均数分别为x,y,求
(1)2x1,2x2,2x3…2x n的平均数(2)2x1+1,2x2+1,2x3+1…2x n+1的平均数
(3)x1+y1,x2+y2,x3+y3…x n+y n的平均数
类型之二求中位数与众数
例22005中考维坊某年北京与巴黎的年降水量都是630毫米,它们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如下表:
(1)计算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2)写出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的中位数和众数
(3)通过观察北京与巴黎两个城市的降水情况,用你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解释北京地区干旱与缺水的原因。
类型之三求加权平均数
例3某校在期末考核学生的英语成绩时,将口语、听力、笔试成绩按照2:3:5的比例
来确定学生的英语成绩,小路的上述成绩分别为95分、85分、82分,则小路这学期的英语成绩是多少?
类型之四中位数与众数的实际应用
例4: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
得下表:
比较两班的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优秀率(每分
钟输入汉字字数>150个为优秀)的高低
(平均水平相同,优秀率乙班高)
例5:(关于标准日产量的定额)某车间为了改变
管理松散的状况,准备采取每天任务定额,超产有奖的措施,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是该车间15名工人过去一天中各自装备机器的数量(单位:台)6,7,7,8,8,8,8,9,10,10,13,14,16,16,17,管理者应确定每人标准日产量为多少台最好?
中位数为9,众数为8,平均数为10.47,从管理者的角度应确定每人标准日产量为9台最好,若确定10台,则激发不了大多数人的工作积极性。
中考名题赏析:
1、2005年杭州学校食堂出售两种厚度一样但大小不同的面饼,小饼直径30cm,售价30分,大饼直径40cm,售价40分,你更愿意买饼,原因是
2、2005年宁波在航天知识竞赛中包括甲同学在内的6名同学的平均分为74分,其中甲同学考了89分,则除甲以外的5名同学的平均分为分
3、2005年广东若数据8,9,7,8,x,3的平均数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4、2005年盐城某移动公司为了调查手机发短信的情况,在本区域内的1000位用户中抽取了10位用户来统计他们某月发送短信息的条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则本次调查中抽取的样本容量是中位数是众数是(1000,84.5,85 )
5、2005年上海六个小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的个数分别为2,3,3,5,10,13,这六个数的中位数为()A、3 B、4 C、5 D、6
6、2005年泉州小林在初三第一学期的数学书面测验成绩分别为:平时考试第一单元得84分,第二单元得76分,第三单元得92分,期中考试得82分,期末考试得90分,如果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权重分别为10%,30%,60%计算,那么小林该学期数学书面测验的总评成绩应为多少分?
7、2005年日照刚刚喜迁新居的小华同学为估计今年六月份(30天)的家庭用电量,在六月上旬连续7天同一时刻观察电表显示的度数并纪录如下:
你预计小华同学家六月份
用电总量约是()
A、1080度
B、1240度
C、1030度
D、12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