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结盟运动的含义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 , 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 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 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 “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
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中国在80年代之前一度奉行结盟政策,80年代奉行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组织的观察员国, 不是其成员国,自然不是该组织的领导国,但中国始终 支持不结盟运动组织的相关活动。
美日同盟 经济竞争 并不一致
三、中国的振兴(略) 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 ② 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主张团结,相互 支持。 2、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3、主张: ① 非集团,不结盟 ②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③ 争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 标志第三世界兴起 ②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③ 冲击了两极格局 ④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欧洲煤钢共同体
世 界 多 极 化 趋 势 的 出 现
走向联合 的欧洲 日本谋求 政治大国 地位
不结盟运 动的兴起
过程 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年合并为欧洲 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影响 :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 交政策 原因: 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 影响: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召开 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美 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占支配地 位了……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一种局面,另外四个 潜在的经济力量……有能力、有人可以在各个方面 向我们挑战…… ——《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
(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 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 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解析】在两极对峙时期,法国与中国建交,法国总统访 问苏联并发表联合声明,这些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故A正确;“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指的是欧盟的成 立,故B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两极 格局解体后,故C错误;外交政策的变化是以国家利益为 中心的,法国改善与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是出于本国国家 利益的需求,不可能改变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故D错误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 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如欧共体、日本、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还不 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 趋势的冲击 ,但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 本的特征。因而此时的多极化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 势。
1969 年 12 月结束的第 24 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为“小国 会议”。各种协议尽管遭到一两个核超级大国——苏 联和美国的反对,但还是被通过了。如立即暂停大国间 的核武器竞赛 , 成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开发海底资源 , 取 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对重大 国际问题拥有了表决权。
根本原因: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
一、欧洲走向联合 1、原因 •地域相连,体制相近,观念相同(客观) •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 •摆脱苏联威胁和美国控制(现实) •恢复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现实) •法德和解(条件)
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 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因为欧洲一体化本质上反映了 生产力的发展超出了一过所能容纳的程度。
(2015· 江苏单科· T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 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 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 召开 (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解析】选 C 。 材料中“新解放的国家”“加强和平以 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反映的是政治 的变化,故A排除;冷战期间国际力量没有失衡,排除 B;D“消除了”过于绝对化 , 排除 ; 材料中“新解放的国 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促进独立与 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表明两极格局下政治 力量发生了变化,所以C正确。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 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 , 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 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 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 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 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 德政策的一大转折 , 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探究:据材料概括“舒曼计划”的核心内容。其影响如 何? 提示:(1)内容:把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高级联营机 构的管制之下。 (2)影响:有利于法德结束冲突,实现和解和平;为欧洲联 合奠定基础。
(2015· 重庆文综· T12)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 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 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 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 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 了 (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击两极格局
中国振兴: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
战后 初期
冷战 之后
50年 代后
90年 代后
经济援助 控制西欧
加入北约 同盟关系
西欧联合 经济竞争
欧盟成立 并驾齐驱
二、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原因: ① 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铲除封建落后因素 ② 制定合乎国情的发展战略 ③ 美国的扶持 ④ 注重发展教育 2、表现:1956-1972年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 二大经济大国。 3、影响: ①改变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 全方位外交。 ②日本开始谋求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于80年代提 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 面,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讨论:我们从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可以获得哪些启 示? ① 要始终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② 要与时俱进,适时的对生产关系做出改革和调整 ③ 要重视科技和教育 ④ 要把握机遇充分的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美国同日本关系的演变
二 战 结束后
朝鲜战 争后
50年代 后
现在
单独占领 控制日本
反共堡垒 扶植日本
日本崛起 经济竞争
【解析】选C。解题关键信息“国家意识的觉醒”“依赖 着别的国家生存”表明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是指 亚非国家掀起的国家独立自强的民族解放运动,不结盟运 动兴起于1961年,结合“1960年”这一时间背景考虑,可知 是推动了亚非国家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所以C是正确 选项。A项不是国家意识的觉醒,其发生的时间是在1942年 1月,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应是在1945~1955年之间,与材 料内容无关,与时间背景不符。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3、影响: ① 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② 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③ 冲击了世界的两极格局
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 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 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奠定了西欧国家联合的基础
2、进程 (1)经济一体化 ①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法国,德国在煤钢生产上实 现联营的“舒曼计划” ②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 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③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根据条约于1958 年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 ④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2)政治一体化 外交: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立法:1975年,成立欧洲议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