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课件--6力法3.ppt
结构力学 (1)
基本结构已 为何为 0 无支座位移
5. 内力计算(静定结构)
M M1 X1 M P
内力全部由多余未知力引 起
31
§6.6 支座位移、温度变化等作用下时的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M M 1 X 1 (
3EI ) x; 0 x l 3 l
3EI 3EI ) 3 2 l l
对于支座位移
A B
1. 超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温度改变使结构产生变形,同时产生内力。
C
C
A
B
C’
FyC
静定结构 无内力和支座反力
超静定结构 有内力和支座反力
23
§6.6 支座位移、温度变化等作用下时的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对于温度变化
A
t t
B
C
A
t t
B
C
C’
FyC
静定结构 无内力和支座反力
X2
X3
X1
a 0 11 X 1 12 X 2 13 X 3 1C 0 2 C b 0 21 X 1 22 X 2 23 X 3 0 X X X 0 3C 31 1 32 2 33 3 0
1 P 1C 0 11 X 1 12 X 2 13 X 3 P 基本结构由支座 2P X X X 0 位移引起的 21 1 22 2 23 3 22 CP X X X 0 3P i 方向位移 3 P 31 1 32 2 33 3 3 C
29
§6.6 支座位移、温度变化等作用下时的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基本结构(II)
结构力学——6力法ppt课件
的位移条件,首先求出多余未知力,然后再由平
衡条件计算其余反力、内力的方法,称为力法。 力法整个计算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基本结构 上进行的,这就把超静定结构的计算问题,转化
为已经熟悉的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的计算问题。 11
§6—4 力法的典型方程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关键,是根据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 程以求解多余未知力,下面首先以三次超静定结构为例进行推导。 P P 1. 三次超静定问题的力法方程 ↓ ↓ 首先选取基本结构(见图b) 基本结构的位移条件为: 原结构 基本结构 △1=0 △2=0 A B X1 A X2 △3=0 → (b) B ↑ (a) X 3 设当X 1 、 X 1 、 X 1 和荷载 P 1 2 3 分别作用在结构上时, 沿X 方向: 、 、 和△ ; 1 11 12 1P 13 A点的位移 沿X2方向:21、22、23和△2P ; 沿X3方向:31、32、33和△3P 。 据叠加原理,上述位移条件可写成 △1=11X1 +12X2+13X3 +△1P=0 △2=21X1+22X2+23X3+△2P=0 (8—2) 12 △3=31X1+32X2+33X3+△3P=0
多余未知力: 多余联系中产生的力称为多余未 知力(也称赘余力)。 多余联系与多余未知力的选择。
3. 超静定结构的类型 (1)超静定梁; (2)超静定桁架; ⑶ (3)超静定拱; (4)超静定刚架; (5)超静定组合结构。 4. 超静定结构的解法 ⑷
求解超静定结构,必须 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条件: (1)平衡条件; ⑸ (2)几何条件; (3)物理条件。 5 具体求解时,有两种基本(经典)方法—力法和位移法。
↑
X1
结构力学课件--6力法3
2
内容回顾
对称荷载:
反对称荷载:
EI
P EI
EI P P
EI
P EI
EI P P
B.有中柱对称结构(偶数跨结构) 对称荷载:
反对称荷载:
EI EI
P EI
EI P P
EI EI
P EI EI EI P P
EI/2
2019/7/14
课件
3
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结构,并作结构M图。
1 kN/m EI
EI
EI 2m
可能使: 21 = 12 = 0
即得:
课件
11X1 1P = 0 22 X 2 2P = 0 33 X 3 3P = 0
y y´
12
X2
X2 y
X1 X1 a
y
O
x
x'
1
y
x
X1 = 1
y
X2 =1
M1 =1 N1 = 0 Q1 = 0
12 =
15
4m
a
y
2EI
EI
EI
x
8m
X1 X1
X2 X2 X3
a
=
y
1 EI
ds
1 EI
ds
=
1 2EI
8 4
2( 1 EI
4 2)
=
8
=
2.667m
1 8 2( 1 4)
3
2019/7/14
2EI
EI 课件
§6-7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内力计算
16
一、支座移动时的计算
(a 11
1 2
力法 ppt课件
力法课件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内容,可能 导致学生无法消化和理解,造成信息过载 。
替代传统教学
技术更新快
力法课件虽然可以辅助教学,但不能完全 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依赖课件可能 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力法课件所依赖的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导 致课件的维护和更新成本较高,对学校和 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扩展应用领域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展望
更高效的求解算法
针对大规模、复杂问题,寻 求更快速、稳定的求解算法 是力法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
跨学科交叉融合
力法将与其它工程学科、数 学方法及计算科学进一步交 叉融合,形成更综合、系统 的分析方法。
力法的基本原理
总结词
力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虚功原理、虚位移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
详细描述
力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虚功原理、虚位移原理和最小势能原理。虚功原理是力法的基本依据,它表明在平衡状态下 ,实功和虚功相等;虚位移原理表明在平衡状态下,虚位移和外力所做的虚功相等;最小势能原理则表明结构的 平衡状态对应于势能的最小值。
结果分析
解析解的意义
对求解得到的力学模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物理意义 ,并评估其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价值。这一步骤有助于将力学 模型解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指导。
03
力法的应用实例
桥梁结构的力法分析
总结词
桥梁结构的力法分析是利用力学原理对桥梁结构进行受力 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计算模型
力法分析基于力学原理建立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桥 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评估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通过力法分析,可以确定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 及在不同载荷下的变形情况。这对于确保桥梁安全运行和 预防潜在的损坏至关重要。
结构力学力法ppt课件
EI E2I
2 E2I
2 M E 2 M d I x E 1 2 6 I 6 0 1 2 9 3 2 6 0 1 2 9 3 2 E 28 I80
力法
(4) 求多余未知力
18
将系数和自在项代入力法方程,并消去 EI 2 ,得
28X17X2 600 7X132X2 1600
假设X1知,根本体系就是一个静定构造。
怎样 求X1 呢?
力法
二、力法的根本方程
FP
位移条件:根本构造转 化为原构造的条件是:根 本构造在原有荷载和多余
A 原构造
未知力共同作用下,在去
掉多余约束处的位移应与
原构造中相应的位移相等。
A
即
1 0
根本体系
〓
FP 当ΔB=Δ1=0
B
FB
B
X1 =><>=> FB
Δ1P
δ11——根本构造在X1=1单独作用下,B点沿X1方向 的位移。
1 11 10 力法根本方程
Δ11=δ11X1
δ1X 111P0
δ11和Δ1P都是静定的根本构造在知力作用下的位移,均可用“单位 荷载法〞求得。
力法
用图乘法计算δ11和Δ1P
பைடு நூலகம்δ11
X1=1
Fl
EI
2
↓
B
Δ1P
l
X1=1
M1
MP图
5Fl3 0 48EI
X1
5 16
F
最后的弯矩图可按叠加原理由下式求得: MM1X1M
力法
Fl
EI
2
l
X1=1
M1
MP图
MA
l
5 16
结构力学第六章力法
3)反对称荷载作用下
2P 3P 0
11 X 1 22 X 2
1P 23
0 X3
0
32 X 2 33 X 3 0
X121X1
1P X3 0
0
反对称荷载作用下, 沿对称轴截面上正对称内力为0
例:
FP
FP/2 FP/2
FP/2
FP/2 FP/2
M,FN,FQ,R任一基本结构力 下下 的的 单内 位力和反力
3 温度变化
E M Ih t,E F N A t0,kG F Q A
M EM IdxFN EFA NdxFQ GFQ Adx MhtdxFNt0dx
4 综合因素下位移公式
M EM IdxFN EFA NdxFQ GFQ Adx MhtdxFNt0dxRC
(2 2)FPa EA
X1
2FP 2
FNX1FN1FNP
二 组合结构
实体梁和加劲杆组成加劲梁,基本结构一般由切断二力杆得到。
计算系数要按梁式杆和二力杆分别处理。
2
2
ii
M i dx N i l
EI
EA
ij
M i M j dx N i N j l
EI
EA
iP
M i M P dx N i N P l
FNDA
FNBD=-23FP/40 FNDC=9FP/80
2 铰接排架 计算柱子内力时,通常将屋架视为一根轴向EA为∞的杆件
(横梁)。阶梯式的变截面柱,上端与横梁铰接,下端与基础刚接。 铰接排架超静定次数等于排架跨数,其基本结构由切断各跨横 梁得到。
典型方程: 11 X11P0
110.12E 3l3I,1P
结构力学课件 力法
(5)叠加原理作M图
M1(m)
M A 360 6 ( 22) 228 M C 6 ( 22) 132
90
228
132
桁架
P
a
(1)基本体系 —基本未知量 (2)位移协调条件 —写力法基本方程 (3)求系数和自由项 —单位荷载法
a
(4)解力法方程 —求基本未知量
P
→ X1 ↑
拆开一个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联系。
X1
X 1 ← → ↑ → X2
(3) 在刚结处作一切口,或去掉一个固定端,相当于去掉 三个联系。 X
X1
←→
X2
(4)将刚结改为单铰联结,相当于去掉一个联系。
X1 X1
← →
3
例1: 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
1 3
n=6
例2: 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对于具有较多框格的结构, 可按框格的数目确定,因为一
q a
A
B X1
A
2 力法的基本概念
力法的基本体系
q
A B A
q a
力法的基本未知量
a
B X1
B点的位移条件Δ1=0
变形协调条件
q
A
B A
变形协调条件
Δ1=Δ1P+Δ11=0
Δ1P:基本体系在荷载q单独
a q
A B Δ1P
Δ11 B X1
作用下沿X1方向产生的位移;
Δ11:基本体系在荷载X1单 独作用下沿X1方向产生的 位移;
X1
X1
(1)基本体系 —基本未知量 (2)位移协调条件 —写力法基本方程
a
a
1P 11 X 1 0
结构力学第6章力法3ppt课件
作业:
• P268 6-5 (a)、6-6
•X1= - ⊿1P / δ11 = - 38746 N= - 38.746kN
按以下公式计算最后内力
• M = - 38.746 M1+MP • FN = - 38.746FN1+FN P
FP 2.469
- 38.746 61.263
54.416 61.263
M 图〔kN ·m〕 FN1 ( kN )
√2a √2a 2(1+√2)a
FN1FNPl
0 FP·a /√2 FP·a /√2
0 2FP·a
0 (√2+2)
×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FN
+FP /2 - FP /2 - FP /2 +FP /2 √2FP/2 -√2FP/2
讨论:
• 1、桁架中的杆件(EA=常数)不是 去掉而是截断,计算δij时,不能忘记 被截断杆的轴力。
作M1图,并求各 杆轴力。
3/2
A
C
B
-√10/2 -√10/2 D X1=
M1 图〔1m〕FN1
FP 55.65
A
C
B
作MP图。
83.475
D
MP 图〔kN·m〕FNP=
求系数和自在项。 0
• δ11=∑ FN12 l /EA+∑∫M12 dx/EI = 29.7869×10 -8 m/N
• ⊿1P=∑ FN1 FNP l /EA+∑∫M1MP dx/EI =1154.1290×10 -5 m
F N X 1 F N 1 F NP
2 2
FP
FN1
F NP
FPFNP FP
《力法结构力学》课件
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表明,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 会对施力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个原理是牛顿第三定 律的一部分,是理解结构力学中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的基础。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总结词
对弹性力学的基本性质和假设的概括。
详细描述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包括:1) 材料是线弹性的,即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 材料是均匀的,即各部分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3) 材料是无缝的,即不存在内部空隙 或缺陷;4) 材料是连续的,即物质没有离散的间隙或孔洞。这些假设为简化问题和分
来获得结构的响应。
力法结构力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大量 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自动识别结构
的性能特征和优化设计方案。
智能传感器与监测技术
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结构的性能 状态,实现结构的健康监测和预警。
优化算法与智能决策
将优化算法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 结构的智能优化设计,提高结构的性
能和可靠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03力法结 Nhomakorabea力学的基本方法
静力分析方法
静力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平衡条 件的结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结 构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
形。
静力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线弹性 分析、塑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等
。
静力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工 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如桥梁、
房屋、塔架等。
动力分析方法
动力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动力 学方程的结构分析方法,用于 确定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
总结词
交通工具的力法分析是力法结构力学在交通 运输领域的应用,通过对交通工具进行力法 分析,可以提高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结构力学--力法 ppt课件
1 EI
l2
2
2l 3
3lE3I
3 ql 8
X
1
3 8
ql
14
2. 力法求解的基本步骤 ① 选取基本未知量 ② 建立力法基本方程
③ 求解系数δ11和自由项△1P
④ 解方程,求基本未知量 ⑤ 作内力图
15
3. 思考与练习
q
MA
F xA
A
B
F yA
F yB
选择不同的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力法的基本体系?
第6章 力 法
1
目录
§6-1 超静定结构和超静定次数 §6-2 力法的基本概念 §6-3 力法解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6-4 力法解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 §6-5 力法解对称结构 §6-6 力法解两铰拱 §6-7 力法解无铰拱 §6-8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力法分析 §6-9 超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 §6-10 超静定结构计算的校核 §6-11 用求解器进行力法计算 §6-12 小结
➢土木工程专业的力学可分为两大类,即“结构力学类”和“弹性力学 类”。
“结构力学类”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其分析方法具有 强烈的工程特征,简化模型是有骨架的体系(质点、杆件或杆系), 其力法基本未知量一般是“力”,方程形式一般是线性方程。
“弹性力学类”包括弹塑性力学和岩土力学,其思维方式类似于高等数 学体系的建构,由微单元体(高等数学中的微分体)入手分析,简化 模型通常是无骨架的连续介质,其力法基本未知量一般是“应力”, 方程形式通常是微分方程。
➢如果一个问题中既有力的未知量,也有位移的未知量,力的部分考虑 位移约束和变形协调,位移的部分考虑力的平衡,这样一种分析方案 称为混合法。
Strucural Analysis
结构力学第6章力法
结构力学第6章力法力法(也叫统一力法)是一种简化结构分析和计算的方法,通过将结构的内力和力的作用点集中在一些特定的位置,从而简化结构计算的复杂性。
力法在结构力学中有很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求解复杂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方程时非常有用。
力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结构的内力分布看作是由一系列基本力的叠加形成的。
这些基本力包括拉力、压力、剪力和弯矩等。
通过对这些基本力的作用点和大小进行合理的选取,可以将结构的内力分布近似为一个简单的形式,从而方便地进行计算。
力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基本力系统: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选择适合的基本力系统,一般包括平行力、共点力、算术力和等效力等。
2.确定基本力的作用点和大小:通过结构的受力平衡条件和变形方程,确定基本力的作用点和大小,一般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方程或者变形方程进行计算。
3.将基本力作用在结构上:将确定的基本力作用在结构上,这些基本力可以是集中力也可以是分布力,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分析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应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分析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求解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等参数。
5.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步骤4中得到的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进行调整和修正。
力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直观,尤其适用于计算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情况;缺点是只能得到局部的内力情况,无法得到整体的受力情况。
在结构力学中,力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可以利用力法求解悬臂梁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以及桁架和刚架的受力情况等。
同时,力法还可以用于计算复杂结构的等效荷载,简化结构的计算过程。
总结起来,力法是一种通过将结构的内力和力的作用点集中在一些特定的位置,从而简化结构计算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基本力系统,确定基本力的作用点和大小,将基本力作用在结构上,进行受力和变形分析,最终得到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情况。
力法在结构力学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对于求解复杂结构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方程非常有用。
结构力学第六章力法
a/2
X1
qa2/8
X1=1
§6-6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
一 支座移动时的计算 例6-8 图示梁当B发生位移Δ时,计算并作弯矩图
EI
A
B Δ
l
解:1 选取力法基本体系
2.6
9.35 2
6.75 6.75 (2 9.35
2
3
1 3
2.6)
=
73.2
d12
= d 21
=
- 1 6.75 6.75 8.1 2
( 2 9.35 3
1 2.6) 3
=
-19.97
d 22
=
2.13 31
1 2.1 4.65 2.83
2.1 6.75 2
4.65 4.65 2
( 2 6.75 3
1 2.1) 3
6.75 3 3 8.1
= 50.88
2.6m
X1=1
2.6m 2.1m
X2=1
M1
9.35m
9.35m 6.75m
M2
6.75m
17.6kN.m 43.2kN.m
43.2kN.m H 17.6kN.m
MP
D1P
=
1 2.6 9.35 6.75 (17.6 43.2)
X2=1 X2=1
X3=1 X3=1
X1=1 X1=1
M1
M2
M3
(1) 对称荷载作用
FP
FP
FP X3
X3 FP
X1X2 X2 X1
D2P=0 xX22==10 X2=1
FP X2 X2 FP
X1
X1
X3=1 X3=1
X1=1 X1=1
结构力学讲义_图文
1. 按荷载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 恒载——永久作 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如自重等。 活载——荷载有时作用在结构上,有时又不作 用在结构上。如:楼面活荷载,雪荷载。
36
固定荷载——作用位置不变的荷载,如自重等。 移动荷载——荷载作用在结构上的位置是移动 的,如吊车荷载、桥梁上的汽车和火车荷载。
III
A 刚片II,III——用铰C连接
II
4. 规律4—— 两个刚片之间的连接
C
两个刚片用三根不交于同一点的链杆相连,则
组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A
I 被约束对象:刚片 I,II
提供的约束:链杆1,2,3
12
3
II
14
5. 关于无穷远瞬铰的情况
1
C
I
2
II
a)
A
B
III
一个瞬铰C在无穷远处,铰A、B连线与形成 瞬铰的链杆1、2不平行,故三个铰不在同一直 线上,该体系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图a)。
数x、y、φ 。 4. 约束
凡是能减少体系自由度的装置就称为约束。
6
约束的种类分为:
1)链杆
简单链杆 仅连结两个结点的杆件称为简单 链杆。一根简单链杆能减少一个自由度,故一 根简单链杆相当于一个约束。
y
y
x
φ
x
x,
链杆约束
3 2 x 1
y x
x, y,1,2 ,3
7
复杂链杆 连结三个或三个以上结点的杆件
FyA
特点: 1) 结构在支座截面可以绕圆柱铰A转动 ; 2) x、y方向的反力通过铰A的中心。
29
A
A
FyA
特点: 1) 杆端A产生垂直于链杆方向的线位移; 2) 反力沿链杆方向作用,大小未知。
结构力学 力法
§6-2 力法基本原理
说明: ii 0 主系数, ij ji 副系数,可正、可负、可零。
iP 自由项,可正、可负、可零。
ii
s
M
2
i ds,
EI
ij
ji
s
MiM EI
j
ds, iP
MiM P ds s EI
X1, X2
进一步说明:
M X1M1 X 2M 2 M P
二、超静定排架
单跨排架 排架
双跨排架
例: 求作图示排架弯矩图。
EA→ ∞
EA→ ∞
EA→ ∞
E1I1
E1I1
E2I2
E2I2
EI
EI
EI
5kN/m 6m 2m
原结构
18
§6-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解: ⑴选取基本体系确定基本未知量
⑵建立力法方程
11X1 12 X 2 1P 0
21X1 22 X 2 2P 0
⑴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可以选取多种不同形式的基本结构,无论选取那种
形式的基本结构,也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超静定结构,只要超静定次数相同其
力法方程的形式就相同,(不包括含有弹性支承及支移的超静定结构)但力
法方程及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力学意义不同。
⑵基本结构的合理选取
(a)基本结构必须是几何不变的静定结构。
810 EI
,2P
0
5kN/m
90kN.m
M2图
8
8
MP图
19
§6-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⑸解方程
144 EI
X1
108 EI
X2
810 EI
0
108 EI
结构力学第六章力法-PPT课件
D 1P =
2 δ11 0 0 M M M M M 二、力法的典型方程 i i k i P d = ds 0 , d = ds = 0 , D = ds = ↓↓↓↓↓↓↓↓ ii ik iP δ21 0 B EI EI EI q 0 0 ↓↓↓↓↓↓↓↓
B 主系数恒为正,付系数、自由项可正可负可为零。主系数、付 ΔBH=Δ1 =0 ×X1 系数与外因无关,与基本体系的选取有关,自由项与外因有关。 = ΔBV=Δ2=0 = +
6.2 力法的基本概念
一.力法的基本原理
力法的基本概念 1、超静定结构计算的总原则: 欲求超静定结构先取一个基 本体系,然后让基本体系在受 力方面和变形方面与原结构完 全一样。
q ↓↓↓↓↓↓↓↓↓↓↓↓↓↓↓B
〓
RB
↓↓↓↓↓↓↓↓↓↓↓↓↓↓↓B 当ΔB=Δ1=0
力法的特点: 基本未知量——多余未知力; 基本体系——静定结构; 基本方程——位移条件 (变形协调条件)。
超静定次数 = 多余约束的个数
( 1)
即: 把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时所需撤除的约束个数。
从静力特征来看,超静定次数等于根据平衡方程计算未 知力时所缺少的方程的个数,因此
超静定次数 = 多余未知力的个数 = 未知力个数 - 平衡方程的个数
( 2)
由 (1) 式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为“解除多余约束 法”。
d
d =l /3 EI 11
l
X1=1 Pl P
Pl
3 D = Pl /2 EI 1 P X 3 P /2 ( ) 1=
M = M X M 1 1 P
MP
1 P l 2
l
M1
M
6.3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结构力学力法》课件
力法的解题步骤包括构建基本体系、选择基本未知量、建 立线性方程组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等。
力法的应用范围
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分析
01
力法可以用于分析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特别
是对于超静定结构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复杂结构的分析
02
对于复杂结构,如组合结构、多跨连续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力
法同样适用,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边界条件和支座反力的处理
03
力法能够方便地处理结构的边界条件和支座反力,使得问题得
到完整的解决。
力法的解题步骤
构建基本体系
首先需要将原结构拆分成若干个基本体系,以便 于应用力法公式。
建立线性方程组
根据力的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线性方程组 ,并求解该方程组以得到位移和内力。
《结构力学力法》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力法的基本原理 • 力法的实际应用 • 力法的扩展知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结构力学的重要性
1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是研究 结构在各种力和力矩作用下的响应和行为的学科 。
2
结构力学对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 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
缺点总结
力法需要预先设定结构的初始应力状态,有时难以确定。 力法对于非线性问题的处理能力有限,对于高度非线性结构可能需要
采用其他方法。 力法在处理复杂边界条件和连接时可能存在困难,需要特别注意。
力法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 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力法 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 现,力法将面临更多的挑 战和机遇。
力法的计算机实现
6力法(结构力学第六版)
B X 1= 1
X1=1作用
A A
X2=1作用
荷载作用
(4)求系数、自由项
C
B X 1= 1 C
qL2/2 L
B
X 2= 1
qL2/2
q
B
C
L
A
L M1
A
L M2
A
qL2/2
M 2 M 2ds EI
MP
11
M 1 MP 1 2 5120 D1P ds 8 160 6 = EI EI1 3 EI1
(4)求基本未知量
576 5120 X1 0 EI1 EI1
X1 = 80 kN 9
(5)作内力图 1)作弯矩图 53.33 53.33 C 160 106.7
M M 1 X1 MP
6 6 6 6
53.33 D 53.33
160
2)作剪力图 以杆件为隔离体,利用已知的杆端弯矩,由平衡条件求出 杆端剪力。 53.33 C D 53.33
FQCD
FQDC
MC 0
FQDC 8 20 8 4 53.33 53.33 FQDC 80 KN
(4)基本体系的选取不是唯一的。
青岛工学院 力法的基本体系不是唯一的!
C q
第6章 力法
B
L
原结构
A
L
× √
!! 瞬 变 体 系 不 能 作为力法的基本 体系
√
青岛工学院
第6章 力法
§6-3 超静定刚架和排架
■计算刚架和排架位移时,为了简化,通常忽略轴力 和剪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Q 12ds GA
=(1NQ)
M12 ds EI
通常可以略去Q
2020/11/4
课件
二、带拉杆的两铰拱
E、I、A
10
为什么要用拉杆? 推力减少了拱肋弯矩 使墙、柱不承担弯矩
X1=1
E1、A1
11 X1X1 1P=0
M 1 N1
MP
其中
11=
M12d s EI
N12d s l N12dx EA 0E1A1
1 kN/m EI
2m EA=
EI 2m
EI
2m
2020/11/4
课件
4
EI A
aP
P
EA= P
2
EI
EI EI
a
a
a
Pa
2
1
PP 22
P 2 MP
2020/11/4
X1 =1 M1
课件
P 2
1
X2 =1 M2
5
Pa 2
P 2 MP
1
X1 =1 M1
2020/11/4
1 1 1=E 1 I(a 1 11 2a 12 3)=3 4 E a I
2
内容回顾
对称荷载:
反对称荷载:
EI
P EI
EI P P
EI
P EI
EI P P
B.有中柱对称结构(偶数跨结构) 对称荷载:
反对称荷载:
EI EI
P EI
EI P P
EI EI
P EI EI EI P P
EI/2
2020/11/4
课件
3
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结构,并作结构M图。
1 kN/m EI
EI
EI 2m
=
y
EI 1
EI
ds ds
=
a
。
y y
(b)
y ds
等截面时 a =
ds
要点202:0/111/、4 先计算a;2、将未知力放课在件弹性中心;3、独立方程, 22考虑N。
14
例1、试确定图示园弧拱的弹性中心,EI=常数,半径R=6.25m 。
y
x
2.5m
a
=
y 1 EI
ds
1 EI
ds
0 0
1P =
M1MP EI
ds=
1P
l N12dx= l 12 dx= l
0E1A1
0E1A1 E1A1
1 1 =M E 1 2d I sN E 1 2d A sE 1 lA 1=1 1E 1 lA 1
两类拱的比较: 无拉杆 H = 1P
11
E1A1 H H 相当于无拉杆
有拉杆
H
=
11
y与的计算
8
X1
X1=1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9
MP=M° M1 = y N1 =cos
M =M M 1X 1=M Hy
Q=Qco sHsin N=QsinHcos
H = 1P
11
计算特点: 和 只能积分; H——推力由变形条件求得;
关于位移计算简化的讨论;
11 =
M 12d s EI
N12d s EA
l=10m
y
y
y=Rcos ds=Rd
x
2
a= 0
2RcoRsdRd=Rsi0n0
0
sin0=lR /2=6.525=0.8
a=5.39m
0=0.927(r3a)d
2020/11/4
x 课件
a=5.39m
3m 3m q=1kN/m
3 2I
2I
1
4 I 2
X1
3m 3m
2
4.33
1.33
X2
X1=2.67kN
5.66 3.56
MkNm
如计算第4点的水平位移
H 4
X2 =1.11kN
1
6m
1
6m
3m
M
H4
=
MMdx EI
M
2020/11/4
课件
§6-6 超静定拱
一、两铰拱计算
11 X11P=0
1P =
X 2 = 1 22=E 1I(1 2a12 3)=3E aI
M2
12=E 1I(1 2a11 3)=6E aI
11P a 1P a 2 5 P a 2 1 P= E I(2 2 a 1 2 2 a 3 )= 1 2 E I
2P=E 1I1 2P 2aa1 3)=1P 2a E 2I
课件
Pa 2
y y´
12
X2
X2 y
X1 X1 a
y
O
x
x'
Q2
1 y N2
y
x
X1 =1
y
y x
X2 =1
M1 =1 N1 = 0 Q1 = 0
12 =
y ds EI
M2 =y N2 =cos Q2 =sin
另选座标 xoy 则 y=ya
2020/11/4
12 = yE ad I= 课s件 E yd I s aE 1dIs
1
用力法计算下图所示结构,并作结构M图。
作为这个礼拜的作业之一,希望同学们认真仔细地做一遍,
注意基本体系弯矩图的绘制,图乘法的计算过程,以及叠加法
画最终结构的弯矩图,将前面半个学期的内容好好复习和强化
一下。
10kN/m
20kN
X1
6m
EI=常数
2020/11/4
6m
6m
课件
A.无中柱对称结构(奇数跨结构)
EI= (c)
(a)与(c)具有完全等效关系。 此时将图(c)在对称轴位置截断, 对于两对称内力:X1、X2而言: X1=1作用下,基本体系同侧受拉; X2=1作用下,基本体系异侧受拉。 当附加竖向刚臂长度变化时,就
可能使: 21 = 12 = 0
即得:
课件
11 X 1 1P = 0 22 X 2 2 P = 0 33 X 3 3P = 0
M1MP ds EI
略去剪力的影响;
当f< l /3 时,考虑
轴力的影响。
f l
P 状态
y
1
y x
x X1=1状态
11=
M1M1ds EI
N1N1ds EA
MP=M°
M1 = y
1P =
My ds EI
列方程
N1 =cos
11=
y2 ds EI
co2s
ds EA
X1
= 1P
11
=H
2020当/11/4f /l<1/4 时,可取ds=dx 课件
适当加202大0/1E1/14A1使H*较大,可减小拱肋M课,件 H求出后,计算内力公式与前面一样。
三、对称无铰拱的计算
11
(a)
X2 X1 X2
X3
(b) (1)利用对称性
11X1 12X2 1P = 0 21X1 22X2 2P = 0 2020/11/4 33X3 3P = 0
y y´
令 12=0 则
13
X2
X1
X2 y
X1 a
y
O
x
x'
a
=
y 1 EI
ds
1 EI
ds
即:若取刚臂端点到x’轴
12 =yE ad I= s E yd I s aE 1dIs
距离为a,则 12=0 ,该点
称为弹性中心。
形象解释
EI
1 EI
(a)
1 EI
ds
y
=
1 EI
ds y
y
P 2 MP
1
X1 =1 M1
2020/11/4
6
1
X2 =1
Pa M 2
5 Pa 10
3 10 Pa
4 3 1 6
X1 X1
1 6 1 3
X2 X2
5 12 1 12
Pa Pa
= =
0 0
X X
1 2
= =
3 10
1 10
Pa Pa
课件
§6-8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7
荷载作用
P=3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