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复习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地球化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统(含部分宇宙)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①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
②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
③研究元素的迁移
④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
⑤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
3.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
“见微而知著”。通过观察原子、研究元素(同位素),以求认识地球和地质作用地球化学现象。
4.简述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
A.野外工作方法:
①宏观地质调研
②运用地球化学思维观察、认识地质现象
③在地质地球化学观察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采集各种地球化学样品
B.室内研究方法:
④量的测定,应用精密灵敏的分析测试方法,以取得元素在各种地质体中的含量值
⑤质的研究,也就是元素结合形态和赋存状态的研究
⑥动的研究,地球化学作用过程物理化学条件的测定和计算。包括测定和计算两大类。
⑦模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模拟实验。
⑧测试数据的多元统计处理和计算。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地球化学体系: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时间连续,具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T、P等)
2.丰度:一般指的是元素在这个体系中的相对含量(平均含量)。
3.分布:元素的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整体的总的含量特征。
4.分配: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各个区段中的含量。
5.研究元素丰度的意义:
①元素丰度是每一个地球化学体系的基本数据
以在同一体系中或不同体系中用元素的含量值来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时间)、横向(空间)上的比较,了解元素基本特征和动态情况,从而建立起元素集中、分散、迁移等系列的地球化学概念。是研究地球、研究矿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研究元素丰度是研究地球化学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素材之一。
宇宙天体是怎样起源的?地球又是如何形成的?地壳中主要元素为什么与地幔中的主要元素不一样?生命是怎么产生和演化的?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地球化学体系中元素丰度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
6.获得太阳元素丰度的主要途径:
光谱分析;直接分析;利用宇宙飞行器分析测定;研究宇宙射线
7.陨石研究的意义:
①它是认识宇宙天体、行星的成分、性质及其演化的最易获取、数量最大的地外物质;
②也是认识地球的组成、内部构造和起源的主要资料来源;
③陨石中的60多种有机化合物是非生物合成的“前生物物质”,对探索生命前期的化学演化开拓了新的途径;
④可作为某些元素和同位素的标准样品(稀土元素,铅、硫同位素)。
8.陨石的类型:
陨石主要是由镍-铁合金、结晶硅酸盐或两者的混合物所组成,按成份分为三大类
铁陨石
石陨石
石铁陨石
9.太阳系元素的丰度特征:
①H和He是丰度最高的两种元素。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几乎占了太阳中全部原子数目的98%。
②Li、Be和B具有很低的丰度,属于强亏损的元素(核子结合能低,形成后易分解),而O和Fe呈现明显的峰,它们是过剩元素(核子结合能最高,核子稳定)
③原子序数较低时,元素丰度随原子序数增大呈指数递减,而在原子序数较大的范围内(Z>45)各元素丰度值很相近。
④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丰度大大高于相邻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元素。具有偶数质子数(A)或偶数中子数(N)的核素丰度总是高于具有奇数A或N的核素,即奇偶规律。
⑤四倍规则:质量数为4的倍数(即α粒子质量的倍数)的核素或同位素具有较高丰度。
⑥原子序数(质子数)或中子数是“幻数”的元素丰度高
10.地壳元素的丰度特征:
①地壳中元素的相对平均含量是极不均一的,丰度最大的元素是O=47%,与丰度最小的元素Rn=6×10-16相差达1017倍。
前九种元素:O Si Al Fe Ca Na K Mg Ti占98.13%
前五种: 82.58%
前十五种元素占99.61%,其余元素仅占0.39%
这表明:地壳中只有少数元素在数量上起决定作用,而大部分元素居从属地位。
②对比地壳、整个地球和太阳系元素丰度数据发现,它们在元素丰度的排序上有很大的不同:
太阳系:H 地球: Fe 地壳: O 地壳和地球与太阳系或宇宙相比,明显地贫H, He, Ne, N等气体元素;地壳与整个地球相比,则地壳中明显贫Fe和Mg,而富集Al和K和Na。 11.元素在主要岩石类型中的分布: A.主要类型岩浆岩中元素的分配 1.Fe,Mg、Cr,Ni、Co和铂族等,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的顺序含量递减; 2.Ca,A1,Ti,V,Mn,Cu和Sc等在基性岩中含量最高,而在超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中含量降低; 3.碱金属元素K、Na、Li、Rb,Cs及Si,Be、Sr、Ba、Zr、Hf、U、Th、Nb,Ta、W,Mo,Sn,Pb和稀土元素等,随着由超基性岩向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过渡,其含量明显递增。碱性岩中K,Na的含量达最高值; 4.某些元素在各类岩浆岩中的含量变化不大,例如Ge、Sb、As等. B.主要类型沉积岩中元素的分配 沉积岩由于处于表生环境下,元素在各类岩石中的含量变化更加明显。 1.碱金属元素Li,Na、K、Rb,Cs和Si、A1等在页岩和泥质岩中含量最高,碳酸盐岩中最低,含量之差常达10倍(Li,Cs)至数10倍(K,Na); 2.碱土金属元素Ca、Mg和Sr在碳酸盐中含量最高,砂岩中最低。与它们的克拉克值相比,在硫酸盐中的富集程度可达10至100倍.但Mg在深海碳酸盐沉积物中并不富集,这是因为MgCO3溶解度大于CaCO3。由于Mg2+离子在大洋深部环境能交换微粒长石中的K,形成绿泥石,因而海洋泥质沉积物比钙质沉积物相对富Mg(约高5倍). 3.过渡族元素Mn,Co,Ni等在深海沉积物中含量高,因而在深海沉积物中形成了巨大的海底锰结核矿产,并伴有Ni、Co等可供综合作用。与Mn类似,在深海沉积物中富集的元素还有B、Na、Ba、P、S、Cu、Mo、Pb及卤素元素F、Cl、Br,I等,它们的含量都高于各自在岩浆岩中含量的最高值。 C.变质岩中元素的分配 各类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受原岩(沉积岩和火成岩)的控制.一般地说变质岩石中元素的含量并不因其变质类型和变质程度的不同面有明显差异。 第二章:元素的结合规律和赋存形式 1.戈尔德施密特的地球化学分类: 是以地球的起源和内部构造的假说为基础的。他根据化学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地球地圈内的分配之间的关系将元素分为五个地球化学组: ①亲石元素;②亲铜元素;③亲铁元素;④亲气元素;⑤亲生物元素 2.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是指在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以及阳离子在自然体系中有选择地与某阴离子结合的倾向性。 3.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的原因: ①元素基本化学性质:电子构型、电负性、极化力、电离势等有关; ②化合反应的能量效应:元素与氧化合按自由能ΔGf由高负值向低负值顺序进行。 ③与元素的丰度因素:化学反应的制动原理. ④元素结合的物理化学条件(宏观上:元素化合反应的能量效应) 4.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分类: ①亲氧性元素:只有能与氧以离子键性结合的金属才是亲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