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件古代诗歌鉴赏之边塞军旅诗鉴赏 (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不教胡马度阴山——古代诗歌鉴赏之边塞军旅诗ppt
![不教胡马度阴山——古代诗歌鉴赏之边塞军旅诗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651347a98271fe910ef99a.png)
【高考真题】 1.( 0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出 关①(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 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 要分析。 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 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 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 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 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
【关键手法】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烘托渲染: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 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 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对照: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 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等效果。 4.用典故: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边塞的风光一般有四个字:雄、奇、寒、阔。
梅花落——曲调名。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 思乡之情。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 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 以怀念征人为多。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 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 益《从军北征》) 地域方面有都护府(唐代边关机构) 青冢(汉王昭君墓)、关山、玉门关、阳关、龙城、、 阴山、黑山、大漠、黄河、沙场、绝域等。 此外,投笔表示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楼兰 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边塞诗鉴赏 PPT课件
![边塞诗鉴赏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1cf7f39ec3d5bbfd0a744b.png)
小结归纳:
边塞战争诗题材多样性:
1、写思乡
2、写报国心愿
3、写战争场面
4、写送别
5、写边塞生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拓展鉴赏:《蓟中作》
2、对本诗主题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策马自沙漠”,写出了诗人征战沙场的英 勇场面,表明要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B、“每愁胡虏翻”,是说担忧匈奴俘虏造反, 表现诗人对边事的忧虑,有先见之明。 C、“岂无安边书”,写出了边塞将士收不到皇 帝的安抚诏书,揭露了朝廷对边塞将士漠不关心。 D、“归来独闭门”,是写诗人的谋略得不到重 视,只能闭门叹息,抒发了报国无门的郁闷之情。
主题表现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戍卒怀乡思亲之情)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射天山。
誓 死 报 国 杀 敌 的 雄 心 壮 志。
从军行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写景(实) 抒情 (想象—虚)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戍卒之愁
侧面描写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将军马援) 伏波惟愿裹尸还, 战死疆场
(定远侯班超) 定远何须生入关。 不恋乡思归 (晋人与姜戎) 莫遣只轮归海窟, 彻底杀敌
(薛仁贵) 仍留一箭射天山。 继续镇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边塞军旅诗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边塞军旅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0936c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e.png)
【读懂技能】
1.关注题目(边城闻笛) 2.关注注解 3.边塞诗常写的感情
(6种)
1、D
(“虚实结合”“思乡之情”错)
这首诗的颈联“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中的“近”和“深”用字精妙,请简要赏析。 (4分)
【答题提示】 ➢炼字题 ➢答题思路如何?
炼字型
提问方式 • 一般提问: 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明亮,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 的《梅花落》飘向何处?笛声好像像梅花一样随 风落满了关山。 【主旨把握】
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描 画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应了边塞生 活中安详、恬静的一面。同时含蓄委婉的表达了 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
【疑点难点】 1. “梅花何处落”一语双关 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 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 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 思成一种虚景。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听晓角 李 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 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 秋风卷入《小单于》。
【注】:①梅花:《梅花落》曲的简称。 ②《小单于》:乐曲名。
【诗句理解】(《塞上听吹笛》)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
用品: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 矛、剑、戟、斧、钺、刀、铩
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 《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异域风物:羌笛、胡笳、琵琶
思想感情: • 豪情:立功卫国的壮志,驰骋疆场的豪迈 • 苦情:连年征战的痛苦,艰苦生活的幽怨 • 愁情:久戍思乡的忧愁,家中妻子的离恨 • 怨情: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
高三总复习边塞军旅诗鉴赏分解课件
![高三总复习边塞军旅诗鉴赏分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c850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8.png)
情感表达与主题把握
情感表达
边塞军旅诗中常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对家乡的思念、对英勇将士的赞美等 情感。
主题把握
通过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把握边塞 军旅诗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人对战争 和边疆生活的态度。
艺术手法与技巧的运用
修辞手法
边塞军旅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高三总复习边塞 军旅诗鉴赏分解 课件
目录
边塞军旅诗概述
边塞军旅诗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边塞军旅诗是以边疆地区和军队生活 为题材的诗歌,主要反映边疆将士的 生活和思想感情。
特点
边塞军旅诗通常具有豪放、雄浑、悲 壮的风格,描写边疆的壮丽景色、战 争的残酷以及将士的英勇无畏,同时 也表达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高适《燕歌行》
总结词
这首诗以边塞军人的视角,描绘了战争的艰辛和悲壮,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牺牲。
详细描述
高适的《燕歌行》是一首描绘边塞军旅生活的诗歌,以边塞军人的视角,描绘了战争的艰辛和悲壮。 诗中“君不见沙场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同 时也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牺牲。
边塞军旅诗的复习策略与 建议
强化基础知识,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
精读经典边塞军旅诗
了解诗歌的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 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边塞军 旅诗的特点和内涵。
选择一些经典的边塞军旅诗,进行深 入阅读和赏析,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 力和审美水平。
积累诗歌语言知识
掌握常见的意象、典故、修辞手法等 语言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语 言表达和深层含义。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件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248df3ccbff121dc36835f.png)
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 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 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 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3)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关于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 六朝时代,隋唐时开始兴盛,到唐代,一批诗 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当然, 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 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二首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少年行 王维【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3)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关于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 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 六朝时代,隋唐时开始兴盛,到唐代,一批诗 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 “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 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当然, 我们今天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 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二首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少年行 王维【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t完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高考语文:边塞军旅诗鉴赏pp课 t完件美课 件(精 品系列 PPT)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烽火:古代边防告急的烟火。西京:长安。
高考复习边塞诗鉴赏 PPT精品课件10(共17张)
![高考复习边塞诗鉴赏 PPT精品课件10(共17张)](https://img.taocdn.com/s3/m/f86458461ed9ad51f01df276.png)
举例说明:
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五:思想感情归纳:
1:有报效国家的激情、建功立业的渴望; 2:有帝王黩武的不满、无路请缨的怨恨; 3: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4:有久戍边关的乡愁,出征将士的乡 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高适《塞上》
《 渔 家 傲 》 范 仲 淹
寐无浊 ,际酒 将,一 军羌杯 白管家 发悠万 征悠里 夫霜, 泪满燕 。地然 ,未 人勒 不归
里留塞 ,意下 长。秋 烟四来 落面风 日边景 孤声异 城连, 闭角衡 。起阳 ,雁 千去 嶂无
——
边塞诗的产生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 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 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 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 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 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 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 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 葩。 盛唐以前,国势强盛,边塞诗大多豪迈 爽朗昂 扬向上; 中晚唐,国势衰微,诗中悲壮 惋伤成分多;
南宋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
学习要点:
• 内容 • 意象 • 表达技巧 • 情感
边塞诗鉴赏ppt优秀课件
![边塞诗鉴赏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65e3a2be1e650e53ea994f.png)
• 边塞诗:以描写边疆风光和将士人民生活为题 材的诗歌。
• 初唐: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建 功立业)
• 盛唐: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 。(虽死不悔)
• 晚唐:陈绹: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 人。(哀怨)
• 宋: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杨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壮志难酬,山河破碎,怨恨)
• 三四句之间有转折,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环境越是艰苦就越是衬托出了戍边将士的坚 定和深沉。
• (2)前两句环境描写对于全诗的表情达意 有何作用?
•
• 前两句的的孤寂壮阔之景,奠定基调、烘 托氛闻笛》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 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 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飞散,一夜 之中色香洒满关山。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 “梅花落”同时也是通感,战士由听曲而想 到“梅花落”的场景。胡地是没有梅花的,那 是中原故乡的场 景。句中也含有思乡的情调。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讨论
• (1)本诗如何描写边塞环境的?写出了边塞 环境的哪些特点?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周啸天《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 讨论:请你任选角度为同桌鉴赏这首诗?(写什 一般风格氛围:雄奇壮美、肃杀孤寂、静谧悲凉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诵读全诗,同桌互译全诗
么——如何写——为什么写) 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安全,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表现大敌当前继续奋战的豪情。
• 初唐: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建 功立业)
• 盛唐: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回 。(虽死不悔)
• 晚唐:陈绹:可怜永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 人。(哀怨)
• 宋: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杨万里: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壮志难酬,山河破碎,怨恨)
• 三四句之间有转折,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环境越是艰苦就越是衬托出了戍边将士的坚 定和深沉。
• (2)前两句环境描写对于全诗的表情达意 有何作用?
•
• 前两句的的孤寂壮阔之景,奠定基调、烘 托氛闻笛》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
• 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 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飞散,一夜 之中色香洒满关山。构成了美妙阔远的意境。
• “梅花落”同时也是通感,战士由听曲而想 到“梅花落”的场景。胡地是没有梅花的,那 是中原故乡的场 景。句中也含有思乡的情调。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讨论
• (1)本诗如何描写边塞环境的?写出了边塞 环境的哪些特点?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周啸天《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 讨论:请你任选角度为同桌鉴赏这首诗?(写什 一般风格氛围:雄奇壮美、肃杀孤寂、静谧悲凉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诵读全诗,同桌互译全诗
么——如何写——为什么写) 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安全,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表现大敌当前继续奋战的豪情。
边塞诗欣赏PPT课件
![边塞诗欣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dc85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0.png)
▪ 习惯认为,盛唐的边塞诗是唐代边塞诗创作 的顶点,也是其终点。
▪ 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如卢纶、李益、白居 易、李贺、杜牧、李商隐,都写过许多边塞 诗。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 雪、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 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开元二十三年(735)到长安参加制科考试,未中 第,不久又回到宋州。 天宝八载(749),被任命为封丘县尉。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左拾遗(八品),转 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后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高适又曾为 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唐代宗 时,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世称高常 侍。后进封渤海县侯。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 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 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 2.对比: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唐·王翰《凉州词》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唐· 李白《塞下曲》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 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 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 、伯父都官至宰相。
开元二十二年(734),洛阳献书 天宝三载(744),岑参30岁时才中进士第,官授兵曹参军。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夏间自北庭东归,六月受杜甫等人 举荐,授右补阙,后出为虢(guó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 南省郑州市西北)州长史。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入蜀,初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僚 属,后转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县)刺史,世称岑嘉州。 大历三年(768)任职期满被罢官,后谋东归未遂。 大历四年(769)末,卒于成都旅舍,享年55岁。
▪ 这一时期的著名诗人,如卢纶、李益、白居 易、李贺、杜牧、李商隐,都写过许多边塞 诗。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 雪、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 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开元二十三年(735)到长安参加制科考试,未中 第,不久又回到宋州。 天宝八载(749),被任命为封丘县尉。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左拾遗(八品),转 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 后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 高适又曾为 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 唐代宗 时,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世称高常 侍。后进封渤海县侯。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 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 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 2.对比: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唐·王翰《凉州词》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唐· 李白《塞下曲》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 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 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 、伯父都官至宰相。
开元二十二年(734),洛阳献书 天宝三载(744),岑参30岁时才中进士第,官授兵曹参军。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春夏间自北庭东归,六月受杜甫等人 举荐,授右补阙,后出为虢(guó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 南省郑州市西北)州长史。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入蜀,初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僚 属,后转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县)刺史,世称岑嘉州。 大历三年(768)任职期满被罢官,后谋东归未遂。 大历四年(769)末,卒于成都旅舍,享年55岁。
边塞诗歌鉴赏PPT课件
![边塞诗歌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c219088762caaedd33d4dc.png)
.
5
•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 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 空的对比。
.
6
• 4.用典故: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经携剑登程;颔联“鸡唱”表明天刚黎明时分,“独”表明由于时间尚早,路 上还没有行人;颈联“白草”“微有路”写出晨霜犹在,草呈白色,光线尚暗, 道路还看不分明;时间较早,气温低,“浊河”也因天寒而“冻无声”。
.
9
高考真题体验
(201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游
.
15
宋代: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国家在民族争斗中 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这时的边塞诗 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 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
16
二、要注意区别每首诗思 想内容上的差别和各自的 思想感情特点。
.
17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边塞军旅诗鉴赏ppt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边塞军旅诗鉴赏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be51badd88d0d233d46a86.png)
再次,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 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 蓄等等。
小结:鉴赏咏史诗三步曲 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 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
3、时代特点
盛世唐朝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 无前是其主调; 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 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的内容和情感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 边将土的壮志豪情,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 功立业的豪情
金陵图 韦庄 物是人非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 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 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 寄慨,暗寓伤今。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借古讽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 今型 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 江城。 [注] 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 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 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 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 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不但喻指六朝和吴王,
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 其事,抒己志。
4、常见主题归纳: A 怀古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 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连,触发点 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说说下列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边塞军旅诗鉴赏ppt课件
![边塞军旅诗鉴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2afa3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0.png)
俯视边城原野,芦苇吐芽,如笋破土,竞相生长。
对比
学习交流PPT
26
2.虚实相生
• 这句中的“碛(qì)”,是沙漠;“安西”,唐西北重 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眺望边城原野,罕见人 迹,只听见一串串的驼铃声消失在遥远的沙漠中, 这“遥过”的铃声勾起了作者的遥思:往日繁荣的 “丝绸之路”,在这温暖的春天里,运载丝绸的商队 应当是络绎不绝,路过西安,通向西域;然而如 今安西被占,丝绸之路受阻,无数的白练丝绸不 再运往西域交易,“
学习交流PPT
27
学习交流PPT
22
这首词抒发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词的内容简 要阐述。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抒 发了词人年老力衰,空怀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 悲愤和词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之志永不会灭 的爱国之情。
学习交流PPT
23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复习
• 从体裁角度分 • 古体 • 近体(格律诗\今体\律诗\绝句)
学习交流PPT
1
塞下曲(王昌龄)
•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
• 出塞复入塞, 处处黄芦草。
• 从来幽并客, 皆向沙场老。 •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
• 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
首
诗.
诗,从体裁上看,这是一
学习交流PPT
2
练习(2014上海高考)
学习交流PPT
11
第三,要分析不同的艺术风格。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是雄奇壮美;
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 征战几人回”是豪放旷达;
李白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 萧”是豪壮悲慨等。
学习交流PPT
对比
学习交流PPT
26
2.虚实相生
• 这句中的“碛(qì)”,是沙漠;“安西”,唐西北重 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眺望边城原野,罕见人 迹,只听见一串串的驼铃声消失在遥远的沙漠中, 这“遥过”的铃声勾起了作者的遥思:往日繁荣的 “丝绸之路”,在这温暖的春天里,运载丝绸的商队 应当是络绎不绝,路过西安,通向西域;然而如 今安西被占,丝绸之路受阻,无数的白练丝绸不 再运往西域交易,“
学习交流PPT
27
学习交流PPT
22
这首词抒发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词的内容简 要阐述。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抒 发了词人年老力衰,空怀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 悲愤和词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之志永不会灭 的爱国之情。
学习交流PPT
23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复习
• 从体裁角度分 • 古体 • 近体(格律诗\今体\律诗\绝句)
学习交流PPT
1
塞下曲(王昌龄)
•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
• 出塞复入塞, 处处黄芦草。
• 从来幽并客, 皆向沙场老。 • 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
• 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
首
诗.
诗,从体裁上看,这是一
学习交流PPT
2
练习(2014上海高考)
学习交流PPT
11
第三,要分析不同的艺术风格。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是雄奇壮美;
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 征战几人回”是豪放旷达;
李白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 萧”是豪壮悲慨等。
学习交流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是诗的主体,情感是诗的核心,掌握了内 容情感,才可以高屋建瓴地指导做题。边塞诗的内 容情感主要有: 1.抒写将士昂扬向上、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 情,相应的,也有报国无门的怨愤。 2.描绘戍守战斗场面,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苦,批 驳朝政,表达反战主题。 3.描绘征人与亲人的生离死别,表现将士久戍的 乡愁和闺中妻子的离恨。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和边塞人民的生活状况。
【关键手法】
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1.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烘托渲染: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 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 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对照: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 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等效果。 4.用典故: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边塞的风光一般有四个字:雄、奇、寒、阔。
【常见意象】
识别边塞诗的身份并不难。作为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范围狭窄, 多是和边塞、战争有关。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 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 鼓 5、边塞诗中常见的音乐意象: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 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代诗歌鉴赏之 边塞军旅诗
【教学目标】 1. 了解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典故, 体会几类常见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2. 分析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3. 归纳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分析形象】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反映了边塞的 战争和边关的生活。一些有边塞生活切身经历和军 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 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 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边塞诗成为唐代这 个诗歌鼎盛时期的一朵奇葩。其创作贯穿初唐、盛 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中又以初、盛唐边塞 诗最为昂扬奋发,艺术性最强。著名诗人有高适、 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人。
6、边塞诗中常见的典故: 李广的典故: 李广,陇西(今甘肃)人,是汉朝大 将,善骑射,祖辈精通箭术,故他自幼即练就了过硬 的射箭本领,在历次战斗中,勇猛杀敌,屡立战功。 被称为“飞将军”,后成为建功立业、英勇杀敌的代称。 燕然的典故: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 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 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 平、功业未成。 玉门关的典故:代指边关。 楼兰的典故: 边境之敌 塞上长城的典故:代指戍守边疆的爱国将领。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试题。(8分)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折柳”在诗中有哪两重含义? (3)诗的开头写五月“寒”,结尾则写“斩楼兰”,这样写有什 么用意
2.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8分) 从 军 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十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从军行》和《渔家傲· 秋思》在所写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 (2)《从军行)和《池家傲· 秋思》在写法上有何异同? 答: (3)两首诗词在思想风格上有何不同之处? 答: 答案:(1)①两者都以戍边为题材。②两者都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 (2)①相同处:写戍边生活,但却不从战争或战事的角度写。②不同处:前一首 偏重于写边塞生活环境的恶劣,如用“暗”“孤”“穿”这样的字眼;后一首侧 重渲染战士思归的情绪,下阕尤其明显。 (3)王昌龄的诗表现出勇于杀敌,不获全胜不言归的激越之情,风格豪壮。范仲 淹的词较多地表现了战士们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尽快回归家乡的情绪,在风格上 显得悲壮。
梅花落——曲调名。多以通感的方式描绘遭遇冷落、 思乡之情。 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 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 以怀念征人为多。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 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 益《从军北征》) 地域方面有都护府(唐代边关机构) 青冢(汉王昭君墓)、关山、玉门关、阳关、龙城、、 阴山、黑山、大漠、黄河、沙场、绝域等。 此外,投笔表示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楼兰 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高考真题】 1.( 0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出 关①(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 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 要分析。 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 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 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 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 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