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物理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物理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物理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理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治疗技术以教给学生生物物理治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主要讲述物理治疗的基本理论、常见物理因子和运动疗法的主要治疗技术。

教学内容以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技术为主,并介绍国内外物理治疗学新成果、新技术与临床应用。

他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康复治疗工作所必备的康复治疗方法、技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岗位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得到基础。

教学时数180时,主要采用讲授、实训的模式,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二、课程目标
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熟练掌握康复临床上常用得到物理治疗技术,能够应用物理治疗技术对功能障碍者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具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分列如下: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物理因子疗法和物理疗法的基本知识。

2.掌握各类物理治疗技术的操作方式。

、适应症、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以与治疗安全防
护措施。

【能力培养目标】
1.熟练掌握临床常见运动疗法技术。

2.熟练掌握物理因子技术。

3.具备康复对临床常见功能障碍选择治疗技术的能力。

4.能对康复临床常见功能障碍进行功能恢复的训练操作。

【素质教育目标】
1.皮痒刻苦钻研、勤奋向上的学习精神。

2.培养治病救人、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深入了解和掌握物理因子的产生机理和治疗原理,以及相应的技术操作和安全防护知识。

二、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疗、光疗、声疗、热疗、冷疗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熟悉并掌握物理因子治疗仪器的操作和安全防护要求。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物理因子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和并能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4.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减轻病症,促进康复。

三、课程内容1.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述1.1物理因子治疗的发展和应用概况1.2物理因子治疗的分类和治疗范围1.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作用与优点2.电疗技术2.1电流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2.2常用电疗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3电疗仪器的使用与安全防护要求3.光疗技术3.1光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3.2常用光疗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3.3光疗仪器的使用与安全防护要求4.声疗技术4.1声波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4.2声疗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4.3声疗仪器的使用与安全防护要求5.热疗技术5.1热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5.2常用热疗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5.3热疗仪器的使用与安全防护要求6.冷疗技术6.1冷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6.2常用冷疗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6.3冷疗仪器的使用与安全防护要求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介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仪器的使用和操作练习,进行实际病例和模拟情境的操作训练。

3.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际物理因子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4.小组讨论: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具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辩论,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参考书目:1.《物理疗法学》2.《物理医学与康复学》3.《康复治疗学》4.《物理治疗学》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教学课程标准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教学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教课课程标准合用专业:痊愈治疗泉州医学高等科学校2015 年 06 月目录1.程基本状况⋯⋯⋯⋯⋯⋯⋯⋯⋯⋯⋯⋯⋯⋯⋯⋯⋯⋯⋯⋯⋯⋯⋯1 2.程性⋯⋯⋯⋯⋯⋯⋯⋯⋯⋯⋯⋯⋯⋯⋯⋯⋯⋯⋯⋯⋯⋯⋯⋯⋯1 3.程定位⋯⋯⋯⋯⋯⋯⋯⋯⋯⋯⋯⋯⋯⋯⋯⋯⋯⋯⋯⋯⋯⋯⋯⋯⋯13.1 程面向的位⋯⋯⋯⋯⋯⋯⋯⋯⋯⋯⋯⋯⋯⋯⋯⋯⋯⋯13.2 程在培育中的定位及作用⋯⋯⋯⋯⋯⋯⋯⋯⋯⋯⋯⋯⋯13.3 本程与其余有关程的关系⋯⋯⋯⋯⋯⋯⋯⋯⋯⋯⋯⋯⋯⋯1 4.程目⋯⋯⋯⋯⋯⋯⋯⋯⋯⋯⋯⋯⋯⋯⋯⋯⋯⋯⋯⋯⋯⋯⋯⋯⋯2知目⋯⋯⋯⋯⋯⋯⋯⋯⋯⋯⋯⋯⋯⋯⋯⋯⋯⋯⋯⋯⋯⋯⋯2技术目⋯⋯⋯⋯⋯⋯⋯⋯⋯⋯⋯⋯⋯⋯⋯⋯⋯⋯⋯⋯⋯⋯⋯2素目⋯⋯⋯⋯⋯⋯⋯⋯⋯⋯⋯⋯⋯⋯⋯⋯⋯⋯⋯⋯⋯⋯⋯2 5.教课内容与要求⋯⋯⋯⋯⋯⋯⋯⋯⋯⋯⋯⋯⋯⋯⋯⋯⋯⋯⋯⋯⋯⋯2 6.教课施与建⋯⋯⋯⋯⋯⋯⋯⋯⋯⋯⋯⋯⋯⋯⋯⋯⋯⋯⋯⋯⋯⋯8教课模式⋯⋯⋯⋯⋯⋯⋯⋯⋯⋯⋯⋯⋯⋯⋯⋯⋯⋯⋯⋯⋯⋯⋯8程体⋯⋯⋯⋯⋯⋯⋯⋯⋯⋯⋯⋯⋯⋯⋯⋯⋯⋯⋯⋯⋯9程学元⋯⋯⋯⋯⋯⋯⋯⋯⋯⋯⋯⋯⋯⋯⋯⋯⋯⋯13查核与价方式⋯⋯⋯⋯⋯⋯⋯⋯⋯⋯⋯⋯⋯⋯⋯⋯⋯⋯⋯14教基本要求⋯⋯⋯⋯⋯⋯⋯⋯⋯⋯⋯⋯⋯⋯⋯⋯⋯⋯⋯⋯14教课硬件境基本要求⋯⋯⋯⋯⋯⋯⋯⋯⋯⋯⋯⋯⋯⋯⋯⋯14教课源基本要求⋯⋯⋯⋯⋯⋯⋯⋯⋯⋯⋯⋯⋯⋯⋯⋯⋯⋯15 7.制明⋯⋯⋯⋯⋯⋯⋯⋯⋯⋯⋯⋯⋯⋯⋯⋯⋯⋯⋯⋯⋯⋯⋯⋯151.课程基本状况《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主假如对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进行研究,包含研究物理因子的物理特征、生物学作用、治疗方法及临床应用等内容。

从宏观方面研究物理因子对机体整体水平的影响,以认识其作用的动向变化和成效;从微观方面研究物理因子对超微构造功能形态的改变,以商讨物理因子作用的实质。

经过宏观和微观的研究,最后达到全面认识物理因子在痊愈临床应用的技术、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的目的。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完整版本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完整版本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中频电疗法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 音频电疗法 超音频电疗法
调制中频电疗法 干扰电疗法
静态干扰电 动态干扰电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 低、中频混合疗法 音乐电疗法等
• 高频电疗法
共鸣火花疗法 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 微波疗法
分米波疗法 厘米波疗法 毫米波疗法 射频疗法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物理治疗因子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物理特性、生物学作用、治疗 方法及临床应用等。 宏观:研究对机体整体水平的影响,观察疗效和变化。 微观:研究对超微结构功能形态、分子水平等的影响,探讨作用 本质。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二、物理因子分类
• 自然物理因子:日光、空气、海水、矿泉、泥土、热沙、香花、 高山、洞穴、森林等。
• 人工物理因子:通过人工方式获得的物理因子,具有良好的操控 性,如电、光、声、磁、冷、热等。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自然物理因子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人工物理因子



磁 中频 高频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激光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超声波 音乐
静磁场 动磁场
石蜡 温热敷
• 分类 • 静磁场疗法 • 动磁场疗法:旋磁疗法、电磁疗法。 • 常见磁场疗法
• 交变磁场疗法 • 磁热振疗法 • 功能性磁刺激等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传导热疗法(conductive heat therapy):利用各种热源为介体, 将热直接作用于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温热疗法。
• 常见疗法:石蜡疗法、温热敷疗法、蒸汽疗法、泥疗、地蜡疗法 、沙疗、砍离砂疗法等。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2)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2)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NURS222010T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康复方向)学时:64学时学分: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物理治疗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和运动治疗技术。

物理因子治疗是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和康复的方法。

物理因子治疗不仅具有消炎镇痛、镇静安眠、兴奋神经和肌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及内脏功能、松解粘连及软化瘢痕等作用,还可以通过功能性刺激以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因此,物理治疗在康复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系统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重点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范畴的各项工作,能够独立从事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各项工作;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三、实践环节实验项目一直流电离子导入法(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离子电泳法)的基本原理。

2.熟悉:直流电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离子电泳法的基本生理效应及其临床治疗效果。

离子电泳法常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及适应证。

离子电泳法应用的原则及方法。

离子电泳法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及安全基准。

3.掌握:离子电泳法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实验内容1.了解:眼杯电离子导入法、外耳道电离子导入法、鼻腔电离子导入法。

2.熟悉:指杯电离子电浴法、脊柱区直流电疗法、额枕部直流电疗法。

3.掌握:一般体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对置法、并置法)、眼枕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水浴法。

(三)注意事项1.分组情况:2 人一组;1 人角色为患者,1 人为治疗师;练习完毕后互换;2.教师要注意观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3.对个别不能完成操作的学生给予指导;4.对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

实验项目二低频脉冲电疗法(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熟悉:低频脉冲电疗各参数的特征。

物理因子治疗课程实训教学大纲课程代码80040008课程类别

物理因子治疗课程实训教学大纲课程代码80040008课程类别

《物理因子治疗》课程实训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80040008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目标: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各种物理因子对人体组织的生理效应及临床治疗效果。

2.各种物理因子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

3.各种物理因子的临床应用方法。

2: 基本能力1.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处理临床相关问题,制定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2.安全、有效地使用各种物理治疗仪器。

3.准确记录治疗过程,评估治疗效果。

4.熟练掌握各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能力的基础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物理治疗基础理论、各类物理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以及治疗安全、适应症和禁忌症。

二、教学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实验一直流电疗法和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一般体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对置法、并置法)、眼枕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水浴法。

2、熟悉:指杯电离子电浴法、脊柱区直流电疗法、额枕部直流电疗法。

3、了解:眼杯电离子导入法、外耳道电离子导入法、鼻腔电离子导入法。

实验(实训)内容:一般体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眼枕部直流电疗法、直流电水浴法、指杯电离子电浴法、脊柱区直流电疗法、额枕部直流电疗法。

实验二常用低频脉冲电疗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失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2、熟悉:感应电疗法(感应点送、感应电滚)、电兴奋疗法、温热低周波疗法。

3、了解:痉挛肌电刺激疗法、超刺激疗法、间动电疗法。

实验(实训)内容:失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温热低周波疗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干扰电疗法(固定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2、熟悉:音频电疗法(对置法、并置法)。

3、了解:音频电疗法(水槽法)、干扰电疗法(运动法)。

实验(实训)内容:干扰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实验四肌电治疗目的和要求:1、掌握强度-时间曲线检查2、熟悉肌电图检查、诱发电位检查3、了解: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实验(实训)内容:强度-时间曲线检查、肌电图检查、诱发电位检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实验五常用浅层冷热疗目的和要求:1、掌握热敷袋、冰敷2、熟悉石蜡疗法、冷空气喷射疗法3、了解微粒治疗、低温冷冻疗法实验(实训)内容:热敷袋、冰敷、石蜡疗法、冷空气喷射疗法目的和要求:1、掌握短波电容法(对置法、并置法、单极法)。

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

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

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物理治疗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hysical Therapy总学时:124,实验学时:30学分:适用专业:康复治疗学一、前言物理治疗学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理疗)两大内容。

重点介绍在现代康复医学中较为实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并介绍国内外物理治疗的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物理治疗学是康复治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是神经康复、肌肉骨骼康复等临床应用课程的基础。

要求学生通过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掌握物理治疗基础理论、各类物理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物理治疗学讲述物理疗法的定义和基本内容、治疗作用;常用物理治疗技术包括关节活动技术、体位转移技术、肌肉牵伸技术、关节松动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牵引疗法、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功能训练、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包括Bobath技术、Brunnstrom方法、Rood技术、PNF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强制使用运动疗法、心肺功能训练、声光电磁等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内容。

基本要求1. 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基本内容2. 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治疗作用3. 掌握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 熟悉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的作用机制5. 熟悉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仪器的种类教材《物理治疗学》,主编: 燕铁斌,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1月第一版物理治疗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概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物理治疗学是康复治疗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了解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及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

二、讲授内容1、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2、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3、学习物理治疗学的要求。

三、教学时数 3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关节运动与正常关节活动度的维持2. 掌握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3. 掌握上下肢关节活动技术基本方法二、讲授内容1. 制动对关节活动的影响2. 被动运动技术与主动活动技术3.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4.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5. 躯干活动技术6、持续被动运动作用与方法三、教学时数 6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第三章体位转移技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偏瘫、截瘫、脑瘫患者体位转移技术2. 了解体位转移技术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二、讲授内容1.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技术2. 截瘫和四肢瘫患者体位转移技术3(脑瘫患儿体位转移技术三、教学时数 6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病房见习偏瘫、截瘫患者体位转移方法第四章肌肉牵伸技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熟悉肌肉牵伸技术的作用2. 掌握上、下肢肌肉牵伸技术与临床应用3. 掌握肌肉肌肉牵伸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二、讲授内容1. 软组织牵伸基础和作用2. 肌肉被动和主动肌肉牵伸3. 上肢肌肉牵伸方法和注意事项4. 下肢肌肉牵伸方法和注意事项5. 脊柱肌肉牵伸技术三、教学时数 9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操作练习上、下肢肌肉牵伸技术第五章关节松动技术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关节松动技术基本概念、适应症;2. 掌握关节的生理运动、附属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3. 掌握关节松动技术基本手法;4(掌握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适应症与禁忌症二、教学内容1(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2(关节的生理运动、附属运动的基本概念、关系;3(上肢和下肢关节松动技术基本手法;4(关节松动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三、教学时数 9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操作上、下肢关节松动技术第六章肌力训练技术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肌力训练技术的基本原则2、掌握增强上、下肢肌群肌力训练基本技术 3. 掌握肌力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4. 掌握肌力训练技术的注意事项二、讲授内容1. 肌力训练基本技术被动训练技术、主动训练技术、抗阻力训练技术2. 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3. 下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4、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技术三、教学时数 9四、授课方法课堂讲授和实验室操作,分组进行上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下肢肌群肌力训练技术、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训练技术的练习。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区康复课程代码:26220470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2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0先修课程:基础医学概论、康复评定技术等适用专业: 社区康复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是社区康复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根据社区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和社会福利机构等岗位群的能力需求设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理疗技术的治疗原理、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等,能够在康复实际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合适的理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电疗法(低频、中频、高频)、磁场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知识目标主要是了解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治疗原理;熟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特性;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包括:能够根据疾病情况和物理因子的特性,熟练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准确的选择处理方法。

素质目标要求具有敬岗爱业精神、人文关怀精神及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以课堂教师讲授形式为主,专题介绍、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为辅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讲授课程,同时注重本学科相关研究热点或者研究成果的介绍,以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学生自学与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及采用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学手法、课后作业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内容:物理因子治疗定义、发展和应用前景、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要求:1.掌握内容: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人体的作用;物理因子治疗处方;2.熟悉内容:物理因子的应用范围、分类及前景;3.了解内容:物理治疗师的培养、需求及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案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教案
2.物理因子治疗应用范围
难点
1.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基本概念及分类
2.物理因子治疗应用范围
教学
方法
采用问题导向、演示练习,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导入:
物理治疗(PT)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和运动治疗技术。
一、基本概念
1.物理治疗
又称物理疗法,指应用运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人体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以及参与能力,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
五、应用注意事项
1.做好沟通与交流。
2.体位摆放合理、舒适。
3.观察皮肤表面情况。
4.体质因素(过敏体质)
5.其它。
六、课后思考
1.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分类有哪些?
2.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有哪些?
七、参考资料
《物理因子治疗》、《康复医学》
八、教后记
结合临床病例讨论,可以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物理因子治疗应用范围
物理因子治疗பைடு நூலகம்用:
1.消炎镇痛、镇静安眠
2.兴奋肌肉和神经
3.改善血液循环
4.调节自主神经及内脏功
5.松解粘连及软化疤痕
6.促进功能恢复及活动能力和参与能力提高。
四、物理因子治疗的应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老年病和慢性病:物理因子治疗对很多老年病和慢性病有较好治疗效果。例如:低频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的治疗。
2.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又称理疗 ,指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提高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以及参与能力,达到康复目的的治疗方法。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36(理论)+36(实践)课程学分:3分适用专业:11级康复治疗技术参考教材:1、《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7月(主编:何成奇)一、课程性质物理因子治疗学以教给学生物理因子治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物理因子治疗学是康复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因子治疗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物理因子治疗的基本理论;各论主要讲述常见物理因子主要治疗技术。

讲授内容主要以康复专业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为主;并介绍国内外物理因子治疗学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物理因子治疗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实践。

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践包括临床见习、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及课堂讨论等;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物理因子治疗基础理论、各类物理治因子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以及治疗安全、适应症和禁忌症。

四、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概论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 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内容2. 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分类3. 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4. 掌握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5. 熟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原则6. 熟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作用机制7. 熟悉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仪器的种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内容2.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分类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4.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二)教学难点:1.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内容2.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分类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4.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三、主要教学内容1.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内容2.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分类3.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4.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5.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原则6.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作用机制7. 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仪器的种类四、考核知识、技能点1.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内容2.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分类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4.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第二部分直流电疗法教学课时数:6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2.掌握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技术4.掌握电离子导入治疗的技术。

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日期:2013-11-27)《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理治疗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hysical therap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80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32学分:5适用对象: 2011级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方向)选修课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物理治疗学》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三大治疗技术之一,作为一门康复专业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阐明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物理治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理治疗的基本概念和各种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方法和操作技术,为后续学习临床康复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物理治疗学的教学使学生对现代物理治疗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辨证的和科学的应用物理治疗思方法,拓展临床功能障碍相应物理治疗方法选择、分析的能力。

本课程通过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物理治疗基础理论、各类物理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物理治疗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理疗)两大内容,主要阐明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功能障碍的物理治疗内容和方法,重点介绍在现代康复医学中较为实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并介绍国内外物理治疗的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要求达到将理论、原则与物理治疗方法相贯穿联系,以使学生对康复医学有较全面的了解。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讲物理治疗概论教学时数:3学时(理论)目的与要求:掌握1.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

2.运动治疗范畴、理疗范畴。

熟悉 1. 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了解1.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教学内容:1.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2.物理治疗师的基本概念。

3.运动治疗范畴、理疗范畴。

4.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5.物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及展望。

第二—四讲肌力训练教学时数:6学时(理论3学时,实训3学时)目的与要求:掌握1.肩部肌群的肌力训练方法。

物理因子治疗学教学大纲

物理因子治疗学教学大纲

物理因子治疗学教学大纲(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物理因子治疗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物理因子治疗学是综合物理学、生理学及人体解剖学知识,研究电、磁、声、光、冷、热、水等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各种物理治疗仪器的使用原则和实际操作方法,解决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的疼痛、水肿、损伤等问题。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各种物理因子对人体组织的生理效应及临床治疗效果。

2.各种物理因子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

3.各种物理因子的临床应用方法。

(二)基本能力1.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处理临床相关问题,制定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2.安全、有效地使用各种物理治疗仪器。

3.准确记录治疗过程,评估治疗效果。

4.熟练掌握各物理因子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能力的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有条理地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

5.组织学生课外读书小组,查阅有关文献并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6.组织学生课外科研小组,指定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

7.外语熟悉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学专业词汇及阅读英文参考资料。

(三)参考学时理论授课学时18学时,实习时数18学时。

(四)考核方式理论闭卷考试50%;技术考核:40%;演讲:10%;共100分。

二、教学大纲(一)前言物理因子治疗学又称为理疗学,是研究和应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治疗功能受限的目的。

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临床技术操作及专题演讲等形式指导学生熟悉各种物理因子,如光、电、水、冷、热、声、磁等对人体所造成的生理效应,掌握其治疗原理、临床应用与治疗效果。

熟悉电刺激治疗、光疗、声疗、冷疗、热疗、磁疗等各项仪器之原理与操作,了解以上治疗仪器之基本电学原理及其安全原则。

(二)教学时数安排1.讲课时数18学时。

2.实习时数18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
称:
社区康复课程代码:26220470
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
2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
先修课
程:基础医学概论、康复评定技术等适用专业:社区康复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课程是社区康复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根据社区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和社会福利机构等岗位群的能力需求设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理疗技术的治疗原理、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等,能够在康复实际临床治疗工作中应用合适的理疗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电疗法(低频、中频、高频)、磁场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主要是了解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治疗原理;熟悉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特性;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掌握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包括:能够根据疾病情况和物理因子的特性,熟练选择合适的物理因子;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操作方法;能够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准确的选择处理方法。

素质目标要求具有敬岗爱业精神、人文关怀精神及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采用以课堂教师讲授形式为主,专题介绍、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为辅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讲授课程,同时注重本学科相关研究热点或者研究成果的介绍,以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学生自学与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及采用多媒体课件、传统教学手法、课后作业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论
内容:物理因子治疗定义、发展和应用前景、物理因子对人体的作用、物理因子治疗处方。

要求:1掌握内容: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对人体的作用;物理因子治疗处方;2•熟悉内容:物理因子的应用范围、分类及前景;3•了解内容:物理
治疗师的培养、需求及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直流电疗法
内容:直流电的概念、直流电的生物理化作用和生理作用、直流电的治疗作用、治疗技
术和临床应用。

要求:1掌握内容:直流电疗法及离子导入的治疗原理和作用; 2 •熟悉内容: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的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的临床应用;3. 了解内容:直流电疗法的概念及常
用的离子。

第三章低频电疗法
内容:各种低频电疗的概念、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

要求:「掌握内容:低频电疗法的治疗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熟悉内容:低频电
疗法的临床治疗技术;3.了解内容:不同种类低频电疗法的特点。

第四章中频电疗法
内容:各种中频电疗的概念、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

要求:1.掌握内容:中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生物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2.熟悉内容: 中频电疗的治疗原理与作用;3.了解内容:中频电疗法的治疗技术。

第五章高频电疗法
内容:各种高频电疗的概念、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

要求:1 •掌握内容:高频电疗法的作用原理及治疗作用; 2 •熟悉内容:高频电疗法的
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3•了解内容:高频电疗法的物理特性。

第六章光疗法
内容:光疗法的概念、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

要求:1 •掌握内容:光疗法的概念、治疗作用及治疗技术;2•熟悉内容:光疗法的物
第七章超声波疗法
内容:超声波疗法的概念、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

要求:1 •掌握内容:超声波疗法的概念、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疗法的治疗技术及临床应用;
3•了解内容:超声波疗法的物理特性。

内容:各种磁场疗法的概念、掌握治疗原理和治疗作用、治疗技术和临床应用。

要求:1 •掌握内容:磁疗法的概念、治疗原理、作用及治疗技术; 2 •熟悉内容:磁疗
法的临床应用;3 .了解内容:磁疗法的物理特性。

四、学时分配
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按照百分制模式进行考核, 课程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成绩二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30%根据学生的出勤及课堂表现 (30%)、作业(30%) 和期中考试(40%予以评分。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 7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吴军、张维杰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年5月。

参考书:《物理治疗学》,燕铁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熟悉内容:超声波
第八章
磁场疗法
2018年6月。

版社,2014年11月。

制订:马占山
审定:杨瑞贞
批准:马占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