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母鸡》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母鸡》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0130e1e02d276a200292eba.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母鸡》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一篇课文《母鸡》。
同学们知道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动物,但在老舍先生看来却好像是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朋友,那么在老舍先生的眼里,母鸡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请全班齐读两次。
生:齐读课题二、交流见闻师:同学们,你们平常见过母鸡吗?你知道母鸡的什么?生1:母鸡会下蛋生2:母鸡会孵小鸡三、自读自悟师:看来,同学们对母鸡有一些了解。
那老舍先生又是怎样描写母鸡的呢?下面我们翻开书,一边自由阅读,一边思考:①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认真朗读课文,读流利、正确,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生:自由读和思考四、检查自读效果师:老舍想检查一下你们读书的效果,这些生词会读了吗?那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词语。
生:齐读生词师:同学们读得挺流利的,那你们知道课文知道讲了什么内容?生: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
师:不敢讨厌就是?生:喜欢五、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师:整篇文章就是讲的老舍先生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的过程。
那老舍先生是怎样写他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的?请同学们小组为单位读读,找出老师的2个问题:(1)请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对母鸡的讨厌与喜爱?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师:好,下面分小组进行讨论学习。
生:小组自学。
师:作者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的变化是由那句话看出的?生:可是,现在、、、、、、、、师: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句话起到什么作用?生:承上启下。
师:这句话叫?生:过渡句。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母鸡的讨厌?生1:叫声难听生2:欺善怕恶师:母鸡的叫声好听吗?生:不好听师:连聋子也听到他的叫声,作者把声音夸大了,这种写法叫什么?生:夸张师:这种夸张写法说明什么?生:母鸡喜欢炫耀自己。
师:我这么讨厌母鸡。
课文母鸡教案(优质12篇)
![课文母鸡教案(优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c677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b.png)
课文母鸡教案(优质12篇)《母鸡》教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经历。
3、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和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4、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用事实说话,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师:引导教学法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一、导入课题师宣布课题,板书课题,导入一分钟记忆训练。
二、一分钟记忆训练1、师出示一分钟记忆训练内容母爱是一缕阳光,温暖如春;母爱是一幅画,自然清新;母爱是一首歌,悦耳动听。
2、一分钟后检测三、学习课文(一)出示自学导航1、自由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用横线画出作者对母鸡情感变化的相关句子。
4、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用波浪线画出母鸡优秀品质的相关语句。
(二)自学检测1、检查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小结。
3、了解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
课文《母鸡》教案设计1、初步理解歌词,并学习用欢快而活泼的声音歌唱。
2、按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初步学习歌表演。
3、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快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老母鸡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经验准备:制作ppt课件、《老母鸡》钢琴伴奏、创设草地情景。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1、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进场。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去草地上玩一玩吧!(幼儿在草地上自由活动。
)刚刚在草地上你看到了什么?哪些动物喜欢吃虫子呢?(幼儿讲述。
)2、出示ppt,引出主题。
教师:今天还来了一只小动物也很喜欢吃虫子,请小朋友看,这是谁?(老母鸡)对了,这是老母鸡,老母鸡非常能干,那你知道老母鸡有什么本领呢?老母鸡有这么大的本领,我们送给它一个大拇指。
课文《母鸡》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课文《母鸡》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2d98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1.png)
1、课文《母鸡》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2、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我们认识了高傲的白鹅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能说说在老舍先生笔下的那只猫有什么特点吗?提示:古怪、可爱2.猫既古怪,又可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母鸡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自由读阅读提示,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出示要求: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⑵比较一下,《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范读动画:二、检查预习同学们在家里已经认真的预习了这篇课文,读课文以前,先读读这几个词语,看看你们是否通过预习已经认识了他们。
出示词语: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如怨如诉疙瘩可恶毒手聋子鸡雏啼叫一撮儿毛齐读,抽读。
三、初识母鸡特点1.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今天,我们同样采取个人读加齐读的方式,请几个同学读1~6自然段,全班齐读7~10自然段,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简单评价)2.快速、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怎样的。
学生读书,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预设:⑴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人讨厌的。
⑵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⑶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3.作者从开始讨厌母鸡,到后来的认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不敢再讨厌母鸡,经历了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从讨厌到不讨厌,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提名学生回答。
《母鸡》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评析
![《母鸡》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1e5bc1453610661fd9f429.png)
学科带头人主题实践作业要求:根据核心素养和校本研修主题,返岗后上一节反映主题内容的公开课,并撰写课例。
课例要求有主题、有反思、有点评、有研修价值。
《母鸡》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评析反思实践主题:育人为本、构建生本课堂、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材简析:这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
记叙了笔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
课文以笔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写出了“我”讨厌母鸡的原因;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说明“我”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阅读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笔者感情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原因,体会“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道理。
另外本文出现了许多拟人化、夸张的用法,值得学生一学,特别是夸张。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笔者的情感变化。
2、通过指导“阅读三步曲”的阅读方法,学会圈点批画,体会重点句子和词语,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使用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通过指导“阅读三步曲”的阅读方法,体会重点句子和词语并学会使用语言,通过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揭示课题(课前与学生背诵了几首古诗,其中当孩子们背诵李白的《将进酒》时,引起了师生共鸣,师生共同完成了背诵!)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老舍先生的《母鸡》,哪位同学愿意来板书课题。
同学们,课堂是你们的,黑板也是你们的,让我们和他一起板书课题《母鸡》。
二、初读课文,体会母鸡的特点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呀!那么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吗?接下来我们来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笔者对母鸡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选5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读后学生一起说出了笔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变化(老师相机板书“一向讨厌”——“不敢讨厌”)3、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笔者对母鸡的态度由“一向讨厌”——“不敢讨厌”,那么哪里是笔者情感的过渡呢?生:不过,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母鸡教学实录[样例5]
![母鸡教学实录[样例5]](https://img.taocdn.com/s3/m/26fd71e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0.png)
母鸡教学实录[样例5]第一篇:母鸡教学实录母鸡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大家好!生:老师好!师: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如同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那么他眼中的母鸡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大家来齐读课题——生:《母鸡》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
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课文后再仔细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自由读文师: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我们开火车读吧,请——生:如愿如诉、反抗、成绩、欺侮、凄惨、慈爱、辛苦师:请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生:(齐读词语)师:谁知道“如愿如诉”是什么意思吗?生:指:没完没了的抱怨和诉说,课文中指没完没了的叫。
师:这位同学不仅结合字面的意思来说还能联系课文来说。
很好,大家再好好想一想: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生:母鸡很炫耀自己;它很负责、很辛苦;刚开始令人讨厌,后来就变得慈爱很勇敢。
师:那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作者对母鸡态度的两句话,找到后给它画下来,读一读。
开始!生:(学生找)师:找到了吗,谁能说一说。
生:“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师:大家看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请男生读第一句话,女生读第二句话。
生:师:作者对母鸡为什么会有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答案,并和小组同学讨论商量一下。
生:师:作者刚开始对母鸡非常讨厌,从课文的好多地方可以看出这种讨厌之情,能具体的说说看吗?生:我觉得一到三自然段都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之情,你看“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师:这是课文第一段中的句子。
你看出了讨厌之情。
还有那些地方流露出讨厌之情的。
生:“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 师:结起个小疙瘩,请再读一读。
活动有趣训练有度方法有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教学实录
![活动有趣训练有度方法有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dcddd7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0.png)
活动有趣训练有度方法有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活动有趣训练有度方法有效——《母鸡》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一、朗读课文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生:母鸡。
师:今天我们有三个挑战活动。
首先是读好课文,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有没有谁自告奋勇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生积极举手)那我就请大家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好不好?请你来读第1自然段。
(一生朗读第1自然段)师:读得真好,你一开口,我的眼前就浮现出那一个个画面来了。
师:后面的课文,谁来读?(生举手)(九位同学站起来轮读课文第2至9自然段,师相机为学生正音:一撮(zuǒ)毛)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下面,读课文的小考验来了:请大家再把课文读成11个自然段。
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把这篇课文的其中一段要分成两段来。
师:你太聪明了!那赶紧想一想:哪一段可以分成两段来?这可要动脑筋哦。
生:我觉得应该是第6段,从“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到“让它的儿女吃”分成一段,再从“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到“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分成一段。
师:谢谢你第一个发言。
但是不正确,还要再动脑筋。
生:老师,我觉得是第9段。
从“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这后面就分成另一段。
师:你看到没有,“辛苦”后面是一个逗号,逗号这里肯定不能分,是吧?再接着想。
生:我觉得是第1段。
从“我一向讨厌母鸡"到“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为一段。
后面句子合起来为一段。
师:这位同学倒是找对了地方,不过怎么分还不正确。
对了一半也了不起!来,请那位举手的女同学大声说说。
生:我觉得第1段的“我一向讨厌母鸡"可单独成一段,后面的内容为一段。
师:请你来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要这么分?生:因为前面是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后面的句子解释了它讨厌母鸡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可以再分成一段。
师:有道理,请坐!第一句为什么要单独成段呢?其实是因为,这句话它管的可不止第1自然段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4《母鸡》教学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4《母鸡》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a2cec07feff9aef8951e0677.png)
14母鸡名师教学片段实录◆品读尊敬之处(教学重点)师:母鸡这么令人讨厌,为什么后来作者却不敢再讨厌它了?他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写出了他不敢讨厌的理由,你能找到这句话吗?生:“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们认为这句话就是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
师:研读第5~9自然段,思考母鸡负责、慈爱、辛苦、勇敢具体体现在哪儿。
请各小组自选母鸡最打动你们的一种品质研读体会,互相补充,完成学习单。
(生汇报交流: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深深的母爱。
)屏显: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生1:我从这一段里体会出了鸡母亲的负责和辛苦。
生2:我从这一段里体会出了鸡母亲的勇敢、负责和辛苦。
屏显: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师:是啊,鸡母亲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真的很负责,很辛苦。
鸡母亲的叫声这么尖锐,这么凄惨,你说烦人不烦人?生:不烦人。
师:为什么?我记得前面作者特别讨厌母鸡的叫声。
生1:因为它是为了救它的孩子才这样叫的。
生2:人们不会讨厌救命的声音。
师:是啊,这只母鸡多么负责,要是母鸡会说话,它会怎样求救的?生1:快来人哪,我的小鸡要被黄鼠狼拖走了!生2:快来人哪,救救我的鸡宝宝!生3:救命啊,坏蛋要吃我的小鸡雏!师:是啊,鸡妈妈多负责,多辛苦哇!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描写鸡母亲的特点的语句,好好体会体会鸡母亲的伟大。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中的“一个母亲”指的仅仅是鸡母亲吗?生1:不是,指的是所有的母亲。
生2:指的是动物的母亲和人的母亲。
师:具体指哪些母亲?生:一个母亲不只是鸡母亲,还有牛母亲、羊母亲、猪母亲等,还有我们的母亲。
母鸡这课是七里小学邓舜捷的。16.《母鸡》教学实录
![母鸡这课是七里小学邓舜捷的。16.《母鸡》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2eec4d3aa00b52acfc7ca33.png)
16.《母鸡》教学实录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写的《母鸡》。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下预习情况。
2、老师检查学生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怨抗侮绩凄慈辛三、初读课文,教学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
1、师:从文中找出描写母鸡叫声的句子,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这些描写母鸡叫声的句子,可以边读边把它画下来。
生交流汇报。
生:我一向讨厌母鸡。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2、师:谈一谈你的体会,读出自己的体会。
生:叫声讨厌。
(生读)3、师:还有哪些描写母鸡叫声的句子,给了你这种同样的体会,让你对母鸡感到讨厌了。
生: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4、师:从这些描写叫声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讨厌之情,指导学生读一读这些描写母鸡叫声的句子,读出讨厌的感情。
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师、所以作者说:“我一向讨厌母鸡。
”四、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作者为什么不敢讨厌母鸡。
1、生:因为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母鸡具有这几种品质?找一找。
2、交流学生画的描写母鸡品质的句子,谈体会。
学生交流到哪一部分就学习哪一部分。
生1: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从这我体会到了母鸡的负责。
师:还有哪里是体现母鸡负责的?生2: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3、生3: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母鸡》课堂实录
![《母鸡》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a466f463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c.png)
《母鸡》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5课――《猫》,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像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非常讨人喜欢。
那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又会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母鸡》。
(生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明确要求。
1、考察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师: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认真预习了课文,老师首先想考考你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疙瘩可恶、似的、差不多。
)生1:如怨如诉师:既正确又响亮。
生2:反抗生3:欺侮(wù)师:欺侮(wǔ)(师正音)生4:成绩生5:凄惨生6:慈爱生7:辛苦生8:疙瘩生9:可恶生10:似(sì)的师:似(shì)的(师正音)生:差不多。
师:同学们读得还不错。
现在请男女生比赛读。
(男女生赛读)师:男生女生都读得非常好,为自己鼓掌吧!2、明确本课重点学习目标:师:同学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两道思考题,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思考题:(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2)《母鸡》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生读思考题)师:读得真好,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通过自我阅读解决这两个问题?生:有!三、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约4分钟)2、交流对母鸡的初步印象,整体把握课文。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它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
师:你真会读书,很会抓住课文的关键的语句,了不起!生2:母鸡从前院到后院呱呱地叫,老舍先生听得很烦!师:老舍先生讨厌这只母鸡。
他是一直都讨厌吗?生3:它是一只伟大的母鸡。
师:没错!(请另一位同学)请你再说说。
生4:之前老舍先生很讨厌母鸡,可是当他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鸡的母鸡时,他便不再讨厌母鸡了。
民胞物与:母鸡·母亲·母爱——《母鸡》教学实录
![民胞物与:母鸡·母亲·母爱——《母鸡》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d7067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9.png)
———《母鸡》教学实录文|王崧舟一、还原情境,构建场域(课前板书课题:母鸡)师:孩子们,一起看大屏。
(出示老舍先生照片及简介)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他一生创作了一千多篇(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老舍先生的介绍。
(生读)师:读得真好!孩子们,老舍先生的介绍,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边说边在课件上隐去介绍的文字。
生说)师:孩子们,其实你们所讲的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老舍先生是一位作家,而且是一位大作家。
但是,有一年,这位大作家却碰到了一件烦心事。
什么事呢?师:(出示母鸡照片)原来,那一年,老舍先生的夫人在自家院子里养了一只母鸡。
这只母鸡的出现,一下子打破了老舍先生原本平静的生活。
为什么呢?你们听。
(播放母鸡“嘎嘎”的叫声)师:当时,老舍先生正在安静地读书。
母鸡这叫声一出来,你说烦人不烦人?生:烦人。
师:这还不够,继续听。
(播放母鸡“如怨如诉”的叫声)师:当时,老舍先生正和他的朋友在客厅里讨论剧本,聊得正在兴头上。
母鸡这叫声冷不丁就出来了,你说讨厌不讨厌?生:讨厌。
师:更要命的是———你们听。
(播放母鸡下蛋时的叫声)师:当时,老舍先生正在自己的书房里安静地写小说,那小说的思路刚刚出来,母鸡这叫声突然就来了,而且没完没了,你说可恶不可恶?生:可恶。
师:换了你,怎么办?(生说)师:我完全理解你们的心情。
但老舍先生是一个文化人、文明人,像你们这样对母鸡动武的事,他绝对不会做。
怎么办呢?不能动武,只能动文。
于是,老舍先生就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才华,写了一封投诉信,把母鸡的“罪状”一条一条写下来,然后交给夫人,请夫人不要再养母鸡了。
你们看,这就是老舍先生写的投诉信。
(出示,师生对读)二、围绕“讨厌”,品读事例师:就这样,一封投诉信,老舍先生把母鸡告到了夫人那里。
小学语文四年上册《母鸡》课堂教学实录四篇
![小学语文四年上册《母鸡》课堂教学实录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5bce1987c24028905fc304.png)
《母鸡》课堂教学实录(一)1.复习检测,导入新课回忆本文共写了几部分,说说作者的情感变化线。
(出示课件)生1:本文共写了两部分。
生2:作者的情感变化是由讨厌母鸡到喜欢母鸡。
师:老舍先生的《母鸡》这一文前后反差是如此的大。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是有很多疑问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来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 精读课文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出示课件上的问题):1.文章中对母鸡的描写非常生动、细致,找出这样的语句读一读。
2.读一读文章,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出示阅读要求:阅读课文,勾画出重点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独学、对学、群学、组内交流并准备展示;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的好处。
)在读文过程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读完了吗?生:读完了。
师:接下来就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汇报人员进行小组汇报吧!师:文中你读到了什么?生1:因为这是一只(无病呻吟)的母鸡,所以讨厌它。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生1:第一自然段。
师:请你读读相关的句子。
生2:因为这是一只(欺软怕硬)的母鸡,所以讨厌它。
我从第二自然段读出来的。
生3:因为这是一只(喜欢炫耀)的母鸡,所以讨厌它。
师:它怎样炫耀的?生:到了下蛋的时候……师:这段话中的“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夸张。
师问:聋子听得见吗?它怕吵吗?把聋子都吵得受不了真是够炫耀的,这样的母鸡你们讨厌吗?(生答——讨厌。
)请读出你们的讨厌之情来吧!生齐读第三自然段师板书:(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喜欢炫耀)出示第九段,学生齐读。
师:这段话中有四个词语概括了母鸡的特点,是哪四个词语?生6: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师板书:(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师: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生4:因为鸡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所以我不敢再讨厌它了。
师:你从哪些具体的描写中体会到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生1:我从第五自然段“它总是挺着脖儿,并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些描写中体会到母鸡的“勇敢”。
【完整版】-《母鸡》教学实录
![【完整版】-《母鸡》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1a0579f27284b73f342506e.png)
《母鸡》教学实录第一板块复习旧知提问引入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母鸡》。
大家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请看屏幕上的句子。
(出示句子:可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这句话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生:第四自然段。
师: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师:边读边思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上学期我们学过抓住重点词提问的方法,当大家第一次读这句话时,脑海是否产生过疑问?生:为什么作者先说不喜欢母鸡,后来又喜欢母鸡了?生:是什么原因对母鸡改变了看法?生:为什么认识了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后,作者就改变了看法?师:三位同学的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
不过你问得比之前两位同学更到位。
我们就围绕你的问题来学习。
(说明:梳理学生的提问,引出下个学习环节,让学生的关注点更集中。
)第二板块体悟语言感受主题师:作者一开始对母鸡是什么看法?生:作者之前很讨厌母鸡。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作者讨厌母鸡的程度。
请找出来。
生:一向师:什么叫“一向”?生:一向就是一直。
师:作者后来的态度呢?生: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你说得真好,直接从文中找到了答案。
刚才一位同学说,作者是认识了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后,才改变了看法。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母鸡。
请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描写母鸡的句子。
(说明:通过点评告诉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读课文)生:我找到的是“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师:这句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什么都不怕的母鸡。
师:能否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勇敢师:你真会概括。
生:我找到的是“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这句话说明母鸡很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把小鸡招唤到身边来。
师:掌声送给他。
(学生鼓掌)知道为什么要送给他掌声吗?因为他不仅交流了找到的句子,还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母鸡》课堂教学实录
![《母鸡》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b9a5cb5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4.png)
《母鸡》课堂教学实录24、母鸡(课堂实录)宝山一中心小学姚秋萍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今天,跟姚老师一起来阅读欣赏老舍先生的另外一个作品,一起读——《母鸡》。
生:(齐读课题)母鸡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师:昨天,我们已经非常认真地预习了课文。
看,这些字的音读正确了吗?生:(读多音字)没完没了似的……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老舍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
课文——生:课文先写“我”讨厌母鸡,再写了“我”不敢再讨厌母鸡。
生:课文先写“我”讨厌母鸡,再写了“我”不敢再讨厌母鸡。
师:有一个词,你来说——生:课文先写“我”讨厌母鸡,再写了“我”从讨厌到敬佩。
师:课文先写了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再写了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师:刚才大家漏说了一个词——生:一向师:什么叫“一向”?生:就是“一直”的意思。
师:你说生:“从来”的意思。
师:对呀!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是不一样的。
按照作者前后不同的态度,把课文分成两段,用两竖表示。
师:有的同学已经好了。
我发现有一小节大家有分歧,有的放在第一段,有的放在第二段。
大家来看——出示:可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生:可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师:这节,我们称它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分段时一般放在下面。
有错的同学马上纠正过来。
也就是1-3节为一段,4-10小节为一段。
师:昨天,我们预习还提了不少的问题,有的是不理解的,有的是有疑问的。
谁来说?生:前面说我一向讨厌母鸡,为什么后面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这是不是前后矛盾了?师:抓文章矛盾处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
你很会读书。
请坐。
为什么前面讨厌,后面不敢讨厌?(板书:?不敢讨厌)还有吗?生:为什么母鸡前面不敢欺侮公鸡,但到了后面连公鸡也怕它三分?师:母鸡对公鸡的态度,前面是──永远不反抗,后面是连大公鸡也怕三分。
(板书:?公鸡态度)生:为什么前面说母鸡的叫声细声细气,后来又说它的叫声顶尖锐,顶凄惨?师: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读书,从表达方面来提问,也很了不起。
《母鸡》教案5篇
![《母鸡》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681c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8.png)
《母鸡》教案5篇《母鸡》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2个生字,并会灵活运用。
2、能用"愿意"造句。
3、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也是辛苦的。
教学重点:又香又白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教学难点:渗透热爱劳动,进行劳动习惯培养的思想教育。
教学方法:自学——引导教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交朋友。
你们愿意吗?(愿意)看来你们很喜欢交朋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个新朋友,见到它就喊出他的名字。
(出示动物图片)师:我们再来读读好朋友的`名字并记住它!每个字读三遍。
(课件)二、新授:师:这四个朋友我们都认识了,它们之间还有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师:好!(板书课题)老师就给你们讲“小母鸡种稻子”的故事(指课题读)。
你们也来读一读。
(齐读课题)(1)故事里的小母鸡都请谁帮忙?请小朋友轻轻打开书翻到80页从课文中找一找,看谁的眼睛较亮。
(2。
)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把小母鸡说的话用——画出来,小鸭说的话用波浪线话出来。
(3)交流。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母鸡?(4)读,师你就是这只小母鸡,来,你试一试。
1、师: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2、你能小母鸡一样用愿意说一句话吗?3、师:小母鸡问三个朋友愿意做什么事呢?4、谁能愿意说一句话。
5、师:小鸭是怎样说的?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可以分角色读,也可以边读边画。
交流:(1)师:它们愿意帮忙了吗?师:为什么?你们想知道结果怎么样吗?(2)请自己读82页较后一段话,这段话中谁给谁送什么呢?(3)这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师:当小母鸡把又香又甜的白米饭(一米范文☆1mi)送给它们时,看看他们的表情如何?它们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四师:(采访)第二年种稻子的季节又到了,老师现在就是小母鸡,谁愿意跟老师一起种稻子?生:交流。
为什么?三、总结:过渡语:看来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因为劳动较光荣!师:接下来让我们轻松轻松。
母鸡》课堂实录
![母鸡》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dfe7b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4.png)
母鸡》课堂实录母鸡》课堂教学实录老师:上课!学生:起立!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请坐下!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一只母鸡,它叫声讨厌、喜欢自己。
因此,老舍说“一向讨厌母鸡”。
但是,作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我看见了一直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老师:对的。
为什么作者后来说“不敢再讨厌母鸡”呢?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温课文,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老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你们能找到吗?学生: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老师:那么,哪些自然段具体描述了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呢?学生:第四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老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四自然段。
出示课件)老师:请你自由地读第四自然段,想:你读出了什么?哪里读出来的?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在文中批注。
学生默读,批注)老师:现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1:我从“不论……还是……总是”体会到母鸡对鸡雏的保护是时时刻刻的。
学生2:我从“歪着头”“挺着身”“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体会母鸡的机警、负责。
老师:母鸡咕咕地警告,好像在说……学生1:孩子们,注意啦,有危险!学生2:孩子们,快到妈妈这儿来!学生3:孩子们,不用怕,有妈妈保护你!老师:母亲真的很负责任!请同学们听我读,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老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体会关键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学生齐读,体会)老师:现在我们来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的批注方法。
学生:我们先默读课文,再把自己有感觉的词句勾出来,有感受就把它写下来;当我们读着读着冒出问题的时候,就把它记录下来。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我们的批注方法自己研究第五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
学生批读第五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
)老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刚才读了这几段,你们从哪里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我从“一点儿”东西就“紧叫”;鸡雏的肚子“像汤圆似的”,自己却“消瘦”许多体会到母鸡的慈爱。
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三篇
![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3cdf0526fff705cc170af7.png)
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三篇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下面是WTT整理的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您能有所收获!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1 一、设计思想《母鸡》是老舍的另一篇佳作,在体会作者由讨厌到敬佩的情感过程中,紧扣文章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来梳理文章的脉络,学便有了针对性。
讲学习感悟作者对母鸡的讨厌部分时,放在了整个文本的大背景去体验,故在此环节的处理上无过分的张扬,为体验后面的主情感“母爱”埋下了伏笔,并进一以贯之。
最后让学生在“品析词句,体会情感”的学法指导下,在朗读感悟母鸡对鸡雏的平凡细节中自然地联想到生活的场景,层层推进,勾起对“母爱”的回忆,从而揭示出:“母亲是伟大的,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题。
最后引导学生扩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
二、教材分析1、课文简说。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_、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
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②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
![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5718dee1ff00bed5b8f31dbb.png)
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人教版母鸡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3.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带有“鸡”的成语吗?板书:鸡出示带鸡的成语让学生读读。
2、自古以来,鸡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就连语言大师老舍对鸡也情有独钟,这节课我们就去老舍爷爷家作客,看看老舍爷爷对他家的母鸡是怎样的态度?揭题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关注儿化词三、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用直线划出作者对母鸡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
2、交流:板书: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课件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齐读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三、再读课文,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一)、品读母鸡让人讨厌之处。
1、为什么呢?我们去找找原因。
我们先走进作者讨厌母鸡的1-3节。
(1)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对母鸡的讨厌。
出示:“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能用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出示:讨厌——你这只()的母鸡!你()。
(2)默读第2、3自然段,也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出示:讨厌——你这只()的母鸡!你()。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
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凶狠)“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骄傲自大爱炫耀居功自傲。
王崧舟--母鸡课堂实录
![王崧舟--母鸡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f64d25c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e.png)
王崧舟--母鸡课堂实录《母鸡》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挺胸,抬头,微笑。
精神状态不错。
今天我们继续来当小问号、小工兵、小先生,希望同学们好好表现。
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什么字?[师板书:鸡]生:鸡。
师:你用这个“鸡”组几个词,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生抢着回答]生1:大鸡,小鸡。
生2:山鸡,野鸡。
生3:公鸡,母鸡生4:肉食鸡。
师:同学们说的可真不少。
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学习母鸡。
老师要来当小问号问同学们个问题。
你看到“母鸡”这个词,首先联想到什么?生1:我想到母鸡会下蛋,因为我喜欢吃鸡蛋。
师:那你要好好感谢母鸡。
生2:我想到了母鸡会不会孵小鸡。
生3:我想这只母鸡是不是鸡妈妈,它要是鸡妈妈,会怎样对它的孩子。
师:同学们的联想可真丰富。
现在请同学们来当小问号来问一问,作者可能写母鸡的什么?生1 :作者很可能写母鸡的叫声。
生2:作者很可能写母鸡下蛋。
生3:作者很可能写母鸡怎样关心它的孩子。
生4:作者很可能写母鸡的特点。
生5:作者很可能写自己喜不喜欢母鸡。
师:同学们想到的问题可真不少。
老师归纳你们提出的问题有两个:1、母鸡的特点是什么?2、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怎样的?[师板书:态度特点]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这两个问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现在我们先来当小工兵预习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把课文读熟。
要求:大声朗读课文两边,然后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生字、不理解的词。
不理解的词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不会的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先生。
[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小组交流自学情况][师检查学生对词语的自学情况]师:同学们当小工兵当的不错啊,现在我们继续来当小工兵,解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这个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的读一遍课文,看一看作者对母鸡的态度。
[生读课文,解决问题,自己先思考,小组再交流]师:三组,把你们交流的结果说一下。
生:我们认为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开始是讨厌母鸡,母鸡当了妈妈后,作者就不敢讨厌母鸡了。
师:其他小组还有没有异议?没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鸡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大家好!
生:老师好!
师: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如同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孩子,那么他眼中的母鸡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大家来齐读课题——
生:《母鸡》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
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完课文后再仔细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自由读文
师: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我们开火车读吧,请——
生:如愿如诉、反抗、成绩、欺侮、凄惨、慈爱、辛苦
师:请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生:(齐读词语)
师:谁知道“如愿如诉”是什么意思吗?
生:指:没完没了的抱怨和诉说,课文中指没完没了的叫。
师:这位同学不仅结合字面的意思来说还能联系课文来说。
很好,大家再好好想一想: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生:母鸡很炫耀自己;它很负责、很辛苦;刚开始令人讨厌,后来就变得慈爱很勇敢。
师:那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作者对母鸡态度的两句话,找到后给它画下来,读一读。
开始!
生:(学生找)
师:找到了吗,谁能说一说。
生:“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大家看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请男生读第一句话,女生读第二句话。
生:
师:作者对母鸡为什么会有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答案,并和小组同学讨论商量一下。
生:
师:作者刚开始对母鸡非常讨厌,从课文的好多地方可以看出这种讨厌之情,能具体的说说看吗?
生:我觉得一到三自然段都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之情,你看“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师:这是课文第一段中的句子。
你看出了讨厌之情。
还有那些地方流露出讨厌之情的。
生:“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
师:结起个小疙瘩,请再读一读。
生:(再读)
师:
生:“它永远不反抗公鸡。
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
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
师:看来呀,欺软怕硬,喜欢炫耀自己是不受人欢迎的。
下来谁还愿意来说说。
生:“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
师:看来呀,喜欢炫耀自己也是不受人欢迎的。
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说法把自己这种讨厌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下面我们就来读读前三个自然段。
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生:(学生读)
师:那后来作者为什么就不讨厌母鸡了呢?请小组交流。
生:作者不讨厌母鸡是因为他发现母鸡有了鸡雏后变得特别勇敢,好像什么都不怕似的。
它不让任何人侵害到它的孩子。
比如,第五自然段“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
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
”
师:还有谁说说自己的感受呢?
生:“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
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七自然段吧。
生:(齐读七自然段)
师:谁还想说说呢?
生:“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师:同学们,请大家再读读4到7自然段,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多读两遍。
鸡妈妈让你感动的地方要多读几遍,好好体会一下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
生:(学生读)
师:谁来读一读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指名读)
生:我有个疑问,作者最后一个自然段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为什么不说“我不再讨厌母鸡了。
”了呢?
师:提的好,谁能回答呢?
生:我觉得用“不敢”比“不再”更能体会作者的感情。
师:你有什么想法呢,你来说一说吧。
生:我认为作者是被母鸡的母爱所感动了,“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让作者由衷地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此时,作者被母鸡所表现的母爱所震撼了。
他也不是简单的喜欢了,而是对母爱的神圣、纯洁所尊敬了。
“它伟大因为——
生:它是鸡母亲!
师生通读“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
师:请同学们再把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读吧。
“它负责——”读——生:“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
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
师:学完了母鸡这篇课文,我们再回忆一下上一篇课文《猫》,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写的,而且呢都是写小动物的,请把两篇课文联系起来想一想:它们都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请大家想一想吧。
生:(学生思考)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我感觉这两篇老舍先生的文章都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把小动物写得活灵活现的。
生:我觉得两篇文章都写成了小动物的特点,不同的是老舍先生对《猫》始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对《母鸡》写了从讨厌到不敢再讨
厌的情感变化。
师:能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非常好!你说说。
生:我发现作者特别喜欢小动物。
师:是的,老舍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所以他笔下的小动物才显得那么生动、鲜活!
师:好,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