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身份鉴别技术分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份鉴别的相关实体 (1)申请者(Claimant),出示身份信息的实体,又 称作示证者(Prover),提出某种认证请求;
(2)验证者(Verifier),检验申请者提供的认证信 息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决定是否满足其认证要求;
(3)攻击者,可以窃听和伪装申请者,骗取验证者 的信任。 (4)鉴别系统在必要时会有第三方,即可信赖者( 可信第三方)参与仲裁。
2.身份鉴别的基本方法
所知 (Knowledge)
(按照证据特点)
所有 (Possesses)
唯一特征 (charecteristics)
• 验证实体所知什么,如一个秘密的口令或通行字。 • 验证实体拥有什么,如信物、通行证、智能I C卡。 • 验证实体不可改变的特性,如指纹、声音等生物学 测定得来的标识特征。 其它,如: Something you know • 相信可靠的第三方建立的鉴别(递推)。 Something you have • 基于环境(如主机 Something you are IP地址)。
方案示意1
假定用户A、B已安全共享对称密钥k
①{ IDA, IDB, rA } 用户A 用户B
② { rB,Ek(rA) }
T怎么构造 出Ek(rB) ?
③ {Ek(rB )}
B等待D返回 Ek(rB)
对手T ① { IDA,IDB, rT } 用户B ② {rB, Ek(rT) } ① { IDA,IDB, rB } ② {rB2, Ek(rB) }
典型身份鉴别协议的基本过程: (1) 注册
(2)登录
(3)鉴别
(4)口令修改
(5)注销(选)
3. 常用身份鉴别技术 • 静态口令鉴别 (PAP;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 一次性口令鉴别 (OTP: One time Password ) • 双因子身份鉴别(如基于智能卡) • 生物特征鉴别
③ {Ek(rB )}
方案示意2
用户A
假定用户A、B已安全共享对称密钥k
① { IDA,IDB, rA } ② { Ek(rA,rB) } ③ { rB’ } 用户B
特点:B的质问信息是密文! T怎么构造出 Ek(rB,rA ) ?
对手T ① { IDB,IDA, rB } ①{ IDA ,IDB ,rB } ②{ Ek(rB,rB2 ) } ② { Ek(rB,rB2 ) } ③ { rB2’ }
针对身份鉴别的主要威胁和攻击手段
主要威胁:假冒、伪造等。 典型攻击手段 信道截获:由于认证信息要通过网络传递,并且很多认证 系统的口令是未经加密的明文,攻击者通过窃听网络数据, 就很容易分辨出某种特定系统的认证数据,并提取出用户 名和口令,或者其它有关的鉴别信息。 口令猜测: 重放:非授权用户截获信息,然后再传送给接收者。 修改或伪造:非授权用户截获信息,替换或修改信息后再 传送给接收者,或者非授权用户冒充合法用户发送信息。 其它:如反送攻击、交错攻击和选择性攻击等。
时间戳方法局限: 由于变化的和不可预见的网络延迟的本性,不能 期望分布式时钟保持精确的同步。 因此,任何基于时间戳的过程必须采用时间窗的方 式来处理:一方面时间窗应足够大以包容网络延迟, 另一方面时间窗应足够小以最大限度地减小遭受攻击 的机会。安全的时间服务器用以实现时钟同步可能是 最好的方法。 质询/响应方式局限 不适应非连接性的应用,因为它要求在传输开始 之前先有握手的额外开销,这就抵消了无连接通信的 主要特点。
课程主要内容




第 1章 第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7章 第 8章 第 9章 第10章
密码学概述 古典密码技术 分组密码 公钥密码体制 散列函数与消息鉴别 数字签名技术 密钥管理技术 身份鉴别技术 序列密码基础 密码技术应用
1/43
• 问题的提出 身份欺诈问题 • 鉴别需求 某一成员(声称者)提交一 个主体的身份并声 称它是那个主体。 • 鉴别目的 使别的成员(验证者)获得对声称者所声称的 事实的信任。
பைடு நூலகம்
B等待T返回 Ek(rB,rA )
用户B
保证消息的实时性的基本方法
1、时间戳:A接受一个新消息仅当该消息包含一个时 间戳,该时间戳在A看来,是足够接近A所知道的当前 时间;这种方法要求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时钟需要同步。 2、质询/响应方式(Challenge/Response):A期望从B 获得一个新消息,首先发给B一个随机质询值 (Challenge),并要求后续从B收到的消息(Response) 包含正确的这个质询值(或其函数)。
对身份鉴别系统的主要要求
(1)验证者正确鉴别合法申请者的概率极大化。 (2)不具可传递性(Transferability),验证者B不可能重用申 请者A提供给他的信息来伪装申请者A,而成功地骗取其他人的验 证,从而得到信任。 (3)攻击者伪装申请者欺骗验证者成功的概率要小到可以忽略的 程度,能抗击已知密文攻击,即能对抗攻击者截获到申请者和验 证者的多次通信密文,然后伪装申请者欺骗验证者。 (4)计算有效性,为实现身份鉴别所需的计算量要小。 (5)通信有效性,为实现身份鉴别所需通信次数和数据量要小。 (6)秘密参数能安全存储。 (7)相互鉴别,有些应用中要求双方能互相进行身份鉴别。 (8)第三方的实时参与,如在线公钥检索服务。 (9)第三方的可信赖性。 (10)可证明安全性。
鉴别就是可信地确认实体是它所声明的。
1. 身份鉴别的概念
为了保护网络资源及落实安全政策。需要提供可追究责任的 机制,这里涉及到三个概念:认证、授权及审计。 (1)鉴别Authentication:在做任何动作之前必须要有方法 来识别动作执行者的真实身份。鉴别又称为认证。身份认证主 要是通过标识和鉴别用户的身份,防止攻击者假冒合法用户获 取访问权限。 (2)授权Authorization:授权是指当用户身份被确认合法 后,赋予该用户进行文件和数据等操作的权限。这种权限包括 读、写、执行及从属权等。 (3)审计Auditing: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所做的操作负责, 所以在做完事情之后都要留下记录,以便核查责任。 身份认证往往是许多应用系统中安全保护的第一道设防, 它的失败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