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期末复习1、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与不变、唯一相对应,而不确定性与可变、可能相对应。

2、环境状态用于描述决定经济决策可能结果的控制因素,也称事件状态或自然。

环境状态可划分为已知环境状态和可能环境状态两种形式。

在已知环境状态中,决策的结果是唯一的和确定的,但往往人们只能依据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判断来操纵决策,而不能以决策来操纵可能环境状态中的偶然结果。

3.效用,就是满意程度,(是一种心里感受),常用字母U来表示。

4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不确定性。

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区别和联系:二者都是结果的不确定,但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事件状态;而不确定性既不能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事件状态5、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可分为3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风险喜好)和风险中性。

如付薪方式,可以是20*50=1000,也可以用投币方式获2000元或者0,通过员工的接受方式不同可说明他们不同的风险偏好。

当然有时人的风险偏好表现为多样性,如低收入者买彩票(1)绘制风险厌恶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厌恶者效用随货币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率递减,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者将选择具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结果的投机方式。

在信息经济学中,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性。

并且,效用函数特性为凹性的市场参加者必为风险厌恶者。

(2)绘制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图,并分析其特性:风险爱好者效用函数的效用随货币价值的增加而增加,其增加率呈现递增趋势,即当面临多种同样货币预期值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者将选择具有较小确定性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

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函数特征一般被呈现为凸性。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资源配置与评价9.1.1 信息资源的含义狭义信息资源是信息内容本身所构成的信息有序化集合,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广义信息资源既包括信息内容本身,又包括有关提供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和资金等。

即信息资源及与它有关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9.1.2 信息资源的类型类型定义体载信息资源以人体为载体并能为他人识别的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以实物为载体的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网络上可查找到的资源9.1.3 信息资源的经济特性生产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9.1.4 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9.2.1 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与层次1.资源配置的概念指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宏观经济浪费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对现代技术成果与各种投入要素进行的有机结合。

2.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与内容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来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过程。

3.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1)信息资源的宏观配置(2)信息资源的中观配置(3)信息资源的微观配置9.2.2 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与原则1.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实现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1)需求性原则(2)公平和效率原则(3)利用性原则9.3.1 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1. 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市场自组织过程2. 信息市场失灵(1)信息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构建一个最有利于信息生产的市场结构;(2)市场不能自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法律和政策;(3)产权明晰(包括有形产权和无形产权)是信息市场有效性的前提,但市场本身不能界定产权。

市场配置:市场制度有助于培育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创新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信息生产自动地使企业、个人甘冒创新风险,为信息生产提供动力减少信息生产的不确定性失灵原因:信息活动的非营利性信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商品的垄断性信息的公共物品属性信息的外部效应9.3.2 信息资源的政府配置配置目标:制度建设科学研究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9.3.3 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的边界政府失灵(1)信息有限(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有限性(3)时滞(4)公共决策的局限性9.3.4 信息资源的产权配置1. 科斯定理科斯第一定理指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产权的清晰界定是资源最优配置的充要条件。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资源1.1 信息资源的概念狭义的理解,即仅指信息内容本身;广义的理解,指除信息内容本身以外,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

1.2 信息资源配置的含义信息资源配置是以人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为依据、以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为指针,来调整当前的信息资源分布和分配预期的信息资源的过程。

1.3 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1)当前不合理的信息资源分布状况的调整(即存量配置)问题,存量配置主要表现为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的再配置;(2)新增信息资源的配置(即增量配置),增量配置主要表现为配置经费的切分和调整。

1.4 信息资源配置的层次(1)信息资源的宏观配置:国家级(2)信息资源的中观配置:各地区或行业(3)信息资源的微观配置:企业等基层经济实体1.5 信息资源配置的目标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所谓均衡合理配置,是指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权衡国家、地区、部门、组织和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有先后、有缓急、有侧重、有倾斜、有计划地配置信息资源。

1.6 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1)需求性原则。

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不同信息需要,这是有效配置的出发点和归宿;(2)公平和效率原则。

公平就是要确保每个信息使用者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

效率则是在必要的公平前提下,考虑优先满足哪类信息使用人的需求或人们的哪类信息需求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益和价值,即在兼顾公平的同时有所侧重和倾斜;(3)利用性原则。

对信息服务工作的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查,积极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使信息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1.7 信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1)信息资源配置管理的经济手段。

管理者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的利益诱导作用,促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从经济利益上关心自己的活动,是一种间接组织协调和控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手段。

(2)信息资源配置的法律手段。

指用以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各种有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进展1919年,信息经济学启蒙思想最早出自凡勃伦的《资本的性质》1959年,马尔萨克的《信息经济学评论》,此文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旧汽车市场分析的“柠檬”(次货或二手货) 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由产生形成阶段进入到进展阶段。

二、国外信息经济学的讨论角度1、以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假设动身分析经济现象。

2、从统计决策的角度动身,讨论如何采用信息实现最优信息经济。

3、从企业管理和信息管理角度讨论信息经济现象。

4、从信息产业角度分析信息经济现象。

5、从信息经济的统计测算角度分析信息经济现象。

三、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内容(1)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包括:市场机制与市场信号模型、信息资源配置理论、微观信息市场及其均衡理论、托付人-代理人理论及其分析模型、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分析模型、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模型、激励机制、搜寻理论及模型等;(2)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是从国民经济的整体上去研讨产业良性进展的测度、道路和策略;(3)信息系统经济学:主要是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中的有关的经济问题进行讨论,包括: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成本问题、信息系统的效益问题、信息产业与信息服务的价格问题等等。

四、信息经济学讨论内容第一,讨论市场信息的经济效用。

其次,讨论信息系统经济。

第三,讨论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度方法。

第四,讨论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

第五,讨论国际信息经济理论。

五、信息经济学讨论对象:讨论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和规律六、博弈论的定义理解:博弈就是策略对抗,或与策略有关键作用的嬉戏,或者说博弈就是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肯定的环境条件,在肯定的规章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七、经济博弈论主要概念及表述:局中人:指做决策的个体。

每个局中人的目标都是通过选择行动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信息经济学自考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填空题:1、按信息描述的对象划分,可分为(自然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从产生信息的客观对象和接收信息的认识主体来划分,可分为(自在信息、积存信息和自为信息)。

按信息内容划分,可分为(经济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文化信息、医疗保健信息、政策法规信息)。

按信息传递方向划分,可分为(纵向信息、横向信息和网状信息)。

按信息运行状态划分,可分为(连续性信息、间隔性信息、常规性信息和突发性信息)。

按信息的数量划分,可分为(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

按信息来源划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等)。

2、信息经济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社会信息,这里的社会信息是指产生于人类社会并在人类社会中交流传递的信息,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政治信息等等)。

作为信息经济分析的对象,(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尤其是技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两类社会信息。

3、信息经济学从研究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结果出发,将信息表述为“传递中的知识差”。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知识差是(存在于信息源与用户之间经济知识度的逻辑差),它表明经济信息存在的事实和度量。

4、不完全信息理论主要着眼于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因素,而不是信息或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其核心是用(不完全信息代替完全信息、不完备信息代替完备信息、非对称信息代替对称信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

不完全信息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信息搜寻和信息成本、非对称信息和激励机制的设计、私有信息与资源配置和市场失灵、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经济行为模式、信息与经济组织理论、新福利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噪声对竞争均衡和垄断的影响等)方面。

5、“信息经济学”一词,起源于195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J·马尔萨克发表的《评信息经济学》一文。

1961年,G·斯蒂格勒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著名论文,使信息经济学作为新兴学科进入了科学的殿堂,也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正式诞生。

6、不完全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起源和主体,是经济学家的战场。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

第一章1、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和规律。

2、信息经济学研究内容:第一,研究市场信息的经济效用。

第二,研究信息系统经济。

第三,研究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的理论和测度方法。

第四,研究信息社会的经济理论。

第五,研究国际信息经济理论。

3、方法论基础:1、预期效用理论,2、对策论(博弈论)4、智猪博奕:这里,无论大猪按或者不按,小猪的最优策略是等待,在已知小猪等待的情况下,大猪的最优选择只能是按。

所以这一案例的纳什均衡是右上,大猪按,小猪等待。

5、优超策略:即无论其他局中人怎样选择,每个局中人都有一个最优策略选择。

(优超策略并不经常出现)6、纳什均衡:即在另一局中人的选择既定时,每个局中人都做了最优选择纳什均衡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一局对策可能没有一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第二,某些对策可能没有纳什均衡;第三,纳什均衡并不一定导致帕累托有效的结果。

7、分类:外生不确定性:将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围之外的不确定性称为外生不确定性。

内生不确定性:将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畴之内,影响经济系统操作效用的不确定性,称为内生不确定性。

通常,内生不确定性的变化比外生不确定性的变化更为敏感,同时也更为复杂。

8、风险与不确定性区别:通常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可以用某种具体的概率值表示,那么,这种随机状态就称为风险;如果一个经济代理人面对的随机状态不能够(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的概率值表述出可能产生的结果,这种随机状态则称为不确定性。

8、信息经济学将市场参加者的风险偏好分为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

第二章1、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2、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以完全信息为基础):3、完全信息经济的局限性:完全竞争,市场效率,供求法则,单一价格法则。

4、不完全信息存在的原因:1)人类获取信息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即信息搜寻成本。

2)人类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逆向选择理论的创始人是(阿克罗夫),信号发送理论的创始人是(斯彭斯)2、股权转移中属于双向风险转移的是(置换式资产重组),股权转移中属于单向风险转移的是(股权拍卖)3、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不安全竞争)、(经济外部性)、(不完全信息)等方面4、企业的信息结构具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等级制度信息结构和(明珠制信息结构)5、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分成制)不是一个有效激励机制,在对称信息条件下有小的激励机制又(收取租金)、(劳动工资)和(目标产量承包)6、在传统经济学中最为基本的假设有(经纪人假设)和(安全信息假设)7、(个人本身)是信息承包的首要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经济特征8、逆向选择也被译为不利选择,有阿克罗夫1970年对美国的(柠檬)市场分析而来的9、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的两种作用机制是(促进机制)和(带动机制)10、信息需求表现出有别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征,其需求属于(派生性)需求11、(交易区域化)是信息搜寻方式中最为古老的搜寻方式1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产生的信息市场统称为(柠檬市场)13、基金管理者道德风险包括(净值操纵)、(操纵市场)、(关联交易)、(内幕交易)和(群体决策)等方面14、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不完全)信息;市场参与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下的全部知识是属于(完全)信息15、所有的局中人同时决策,并且所有局中人对其他局中人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完全了解的博弈问题是(安全静态博弈)16、差别价格拍卖又称为(第一价格拍卖),统一价格拍卖又称为(第二价格拍卖)17、在拍卖中,买主寒假从一高价格开始,然后逐次下降明知道第一个竞买人应价是击槌成交,这种拍卖方式称为(价格下行拍卖|荷式拍卖)18、在拍卖中,价格上行拍卖又称为增价拍卖,是指拍卖的竞价由低向高依次递增直到以最高价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方式,其还可以称为(英式拍卖)19、博弈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局中人)、(策略)、(收益)、(行动)、(信息)和(均衡)20、保险公司为社会提供两类保险市场,主要是完全保险和(部分保险)21、市场价格离散率的制约因素是(经营产品的商店数量)、(价格离散幅度D)(价格在商店中离散的概率分布u(p))。

《信息经济学》复习概要

《信息经济学》复习概要

第一章 绪论1.信息经济形成的五个标志: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源;2、信息技术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技术;3、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所占的比重--信息经济发达的标志之一;4、信息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在总从业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信息经济形成的一个主要标志;5、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

2、信息经济的形成时间(1)基本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2)关于阶段划分的基本认识:信息经济的形成是一段时间,而不是某一固定时间,但总有一个时间起点,它往往是某一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

就世界范围而言,以最早进入的那个国家的时间起点为起点。

确定信息经济的形成时间应以主要标志为基础,为避免偶合性,可考虑多个标准。

(3)基本理由:1954年美国信息业从业人员超过工业和其他产业从业人员;第二代计算机诞生并逐步用于经济活动中;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符合理论来源于实践的规律。

(4)信息经济形成的原因根本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信息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2、社会变革对信息经济到来的促进作用。

直接原因:1、人类需求的渐进2、物质经济的“滞胀”3、质能资源的短缺4、信息技术的发展3.信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一)劳动者(二)企业 引起企业竞争手段变化;对企业家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必须向知识型方向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采取新的管理手段;(三)产业结构 推动第一、二、三产业不断升级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信息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信息经济发展依托的是传统产业发展和它创造的潜在市场;信息经济的成长发展与运行需要传统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二章 信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信息经济学的产生:1、1959年马夏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

1968年马夏克&宫泽(日本经济学家)共同创立了信息系统的一般选择理论——微观信息经济学八大基础理论之一。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 信息经济学是信息科学与紧急学相融合的产物,是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因素及其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学科,也是对信息及技术与产业所改变的经济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P12 、信息经济学产生的时代特征:( 1 )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者关系如此啊:知识赫尔智力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通过积累、提炼和升华即变为知识,而知识在应用中得到激活就成为智力。

同时,知识和智力能使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知识和智力。

( 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 3 )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增大。

( 4 )社会经济生活分散化,多样化,小规模化,非群体的趋势日益加强。

P23 、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奈特在其出版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一书中指出,“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拉开了国外早期研究信息经济的序幕。

P3 1959 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1961 年斯蒂格勒(微观研究范畴)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的论文,研究了信息的成本和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信息搜寻理论。

马克卢普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指出知识产业与知识职业问题(宏观信息经济)。

P44 、(整体的)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划分的三个时期:( 1 )史前期( 20 世纪初期到 20 世纪 50 年代):信息及信息技术未得到大的发展( 2 )形成期( 1959~1970 年):特点:一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名的学术论文具有相当的数量;二是在微观与宏观信息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为后来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3 )发展期或初步发展期( 1970~1979 年):主要特点有:一是信息经济学在微观与宏观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是出现了信息社会化的研究,即信息经济的社会学研究。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马尔萨克:1959年马尔萨克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是微观信息经济学最为重要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2、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标志着宏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

3、波拉特:1977年出版九卷本的《信息经济》,论述了信息经济和信息产业的概念、测算方法。

(他将经济领域分为物质、能源转换领域和信息转换领域,将信息部门划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提出了第四产业即信息业的观念,并提出了波拉特测度体系。

)4、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的综合性经济学科。

简言之,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

5、信息:广义:a本体论(客观):信息是客观世界中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方式,是事物特征的一种表现;b认识论(主观):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应,是主观认识。

狭义:信息是一种消息、信号、数据、资料,俗称“音信”“消息”6、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7、不完全信息:指市场参加者不拥有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8、公共信息:就是指市场参加者都具有共同的市场知识。

(这种共同的市场知识、共同知识或共同认识,就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加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

)9、私人信息:是指个别市场参加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

10、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由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也就是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1、不对称信息:是指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或者说,某些市场参加者拥有,而另一些市场参加者不拥有的信息。

12、委托——代理关系:市场参加者之间信息差别的一种社会契约形式。

它是掌握较多信息的代理人通过合同或其他经济关系与掌握较少信息的委托人之间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

信息经济学复习内容

信息经济学复习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1、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各自拥有对方所不知道的私人信息。

(2.5分)2、价格离散:同质商品在不同地区标出不同的价格。

(2.5分)3、信息产业梯度转移:指信息技术、信息部门或信息产业逐步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过程。

(2.5分)4、信息悖论:企业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与所得到的回报与预期相差太远。

(2.5分)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委托代理理论: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参与约束:代理人从接收合同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二是激励相容约束:在任何激励合同下,代理人总是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

核心:在满足上述两个约束条件下,委托人在可观察到的信息基础上,选择激励合同使代理人选择其希望的行为。

通俗讲就是“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事”。

(5分)2、斯蒂格勒信息搜寻原理:信息搜寻成本包括时间和“鞋底”两部分,前者指信息搜寻所消耗的时间,后者则是指交通成本和其他搜寻费用。

最佳搜寻次数由搜寻成本和搜寻的预期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即最佳搜寻次数就是搜寻的边际成本等于预期的边际收益时的搜寻次数。

斯蒂格勒对信息价值的衡量认为信息的价值可用购买行为中没助于其成本的减少来表示。

(5分)3、信息商品的成本特点:一是具有高固定成本,原因即信息商品的生产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二是低复制成本,原因信息商品的复制非常简单,第一份信息产品被生产出来,多拷贝一份的成本几乎为零。

此特点决定力信息商品是一种要求规模效应的商品,生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

画图表示。

(5分)4、信息企业商品销售策略: 产品个性化:产品版本化:产品标准化:产品产权化:销售重复化等。

(5分)5、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布局: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高,又有特殊的开放政策,产业信息化程度较高。

西部地区除四川和陕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以外,其余主要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发达地区。

中部地区信息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科技文化基础,是我国信息产业及信息市场极有发展前途的地区。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一、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以及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成本、信息价值、信息不对称、信息筛选、信息市场等。

二、信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这是信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会出现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三、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处理上的差异。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上优质商品被劣质商品挤出,导致市场质量下降。

3. 道德风险: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交易一方可能利用信息优势采取对另一方不利的行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4. 信息筛选:指交易双方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5. 信息市场:指专门从事信息交易的市场,如股市、房地产市场等。

6. 信息成本:指获取、处理和传播信息所需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等。

7. 信息价值:指信息对决策者而言的效用,包括提高决策质量、降低风险等。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一、信息经济学的定义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以及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经济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信息的不完全性、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以及信息在市场中的价值。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成本、信息价值、信息不对称、信息筛选、信息市场等。

二、信息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的作用。

信息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预期收益:也称为期望收益,是指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发生时根据已知信息所预测能得到的收益。

2、道德风险:也译为败德行为,是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3、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信息产品,即它是人们通过搜集、加工、传递和存储所形成的,并且用来交换的信息。

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征,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再生产各环节具有许多与物质商品不同的特点。

4、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也就是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双方都了解对方的信息度量或经济环境。

非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5、市场信号:指一个竞争对手的任何行动。

这种信号能直接或间接反映竞争对手的意图、动机、目标或内部情况。

竞争对手的行为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提供信号。

有些信号是虚张声势,有些信号是警告,还有些表示了某些行动的趋势。

市场信号是市场中信息传递的间接方式,即使并非全部也有大部分竞争者的行为表达了某种信息,有助于分析竞争者情况和制定战略。

6、信息市场运行机制:信息商品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是由信息商品经济决定的,是信息市场体系的传导机制。

7、连续信息:也称信息流,是指经济过程中的每一个时期都存在与下一部决策具有密切联系的信息。

8、信息产业结构:是指构成信息产业体系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

信息产业结构反映的是信息产业各要素在各个信息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信息产业结构不仅指信息产业中的行业结构或部门结构,也包括信息产业中各生产要素的结构。

二、简答题1、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条件是什么?P165答:经济学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市场中存在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第二,代理者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两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第三,委托人不得不为代理人的决策或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

信息经济学复习-10信管03016

信息经济学复习-10信管03016

第五章信息商品的价值分析1.信息商品的特性(1)信息商品的信息特性①非物质性不能脱离物质载体但又独立于物质载体;与载体形式无关,不论何种载体,信息都是等价的。

②消费无损耗性信息商品:物质载体会磨损,但信息的使用价值和效用不损耗,信息内容从一种物质载体转移到另一种物质载体。

③非占有性(共享性)信息本身具有共享性,④累积性与再生性信息具有非消耗性,生产出来后通过保存、积累、传递,达到累积,后人可消费利用;在量累积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创新生产出新的信息商品,实现信息商品的再生;⑤体验式商品特性体验式商品是消费者只通过产品名称和包装等外在信息很难对商品的质量与性能有准确的判断,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确定商品的价值。

(2)信息商品的经济特征①外部性: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不仅给直接消费者和生产者带来了收益和成本,还给其他人带来了收益和成本。

●负外部效应:除去生产的直接成本外,还“强加”外部成本给社会成员,却未通过价格机制体现出来,从而直接减少了他人的收益。

负外部效应会带来产出效率< 均衡水平。

●正外部效应:除带给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收益外,还增加了社会其他成员的收益。

正外部效应会带来产出效率>均衡水平。

●无论正外部效应或负外部效应,市场价格都不考虑“强加”给社会其他成员的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

②准公共物品性●共享性和消费无损耗性——非竞争性a. 边际生产成本为零b. 边际拥挤成本为零●高首稿成本,低边际成本——非排他性(搭便车)成本日益降低,排他性日益可行③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a.规模经济●随着企业或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出的增长快于成本的增加,规模经济反映的是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

●信息商品的边际成本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商品的平均成本下降,且接近边际成本,这使得企业具备了无限扩大生产规模的条件,因而信息商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效应高“首稿成本”,低边际成本(如软件、数据库)●人为约定的法律保护知识财产,保障知识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非自然垄断。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导言1、信息经济学作为正式的学科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才提出来的。

雅各布·马尔萨克在其《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学研究特有的信息范畴,正式使用了“信息经济学”,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

2、乔治·阿克洛夫提出分析了二手汽车市场的“柠檬”理论(即次货市场理论),这是信息经济学进入拓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3、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现象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具体规律的经济学,它主要研究市场信息如何影响人们的具体经济行为及其结果。

4、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①市场信息的基本形式及对经济活动的影响②资源配置中的信息机制③信息资源配置④如何实现最优信息经济⑤微观信息市场5、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①市场分析:均衡理论②预期效用理论③不确定性条件的选择理论④市场竞争分析:博弈论6、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也就是说,博弈论研究的是当一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

二、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1、经济不确定性意味着在既定环境状态下个人的主观概率分布处于离散状态,而信息则是由趋向于改变这些概率分布的事件外生不确定性2、风险就是不能确定地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而不确定性是即不确定地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状态3、风险偏好分为三类:风险厌恶、风险爱好和风险中性4、风险转移的主要两种方式是保险市场和股票市场,其他风险转移制度(成本保利合同、期货合同、破产法和有限责任法以及厂商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等),风险是不可能完全转移的5、信息的涵义:从本体论层次上说,信息泛指一切事物(物质的和精神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从认识层次上说,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6、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信息主要是以连续信息、计算信息和累积信息的形式存在的三、市场信息的基本形式1、市场信息一般就表现为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以及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等四种基本形式2、同质信息是指具有相同性质并将导致同样经济结果的信息;异质信息是指性质上有所差别并将导致不同经济结果的信息;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共同的市场知识即公共信息,它是能被所有市场参与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私人信息是指市场知识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它指的是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知识,也称个别知识;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还认为,具有完全信息的信息体系被每个市场参与者免费使用,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具有有限的信息需求):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对称信息指的是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非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市场参与者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四、博弈论基础1、博弈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2、猜硬币游戏可能是博弈论最简单的例子,而“囚徒的困境”是博弈论中最经典的例子3、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包括参与者、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等,参与者指的是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的个人或组织,其目的是通过选择决策(或行动)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水平;策略是行动的规则而不是行动本身;4、收益的两方面涵义:一是指参与者在特定的策略组合下得到的确定效用水平,二是参与者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5、根据不同策略组合下各参与者的收益总和,可将博弈分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与变和博弈三种类型6、博弈的标准式表述:①博弈的参与者集合:i∈I,I=(1,2…,n) ②每个参与者可供选择的策略空间:Si,Si={Si},i=1,2,…,n ③针对所有参与者可能选择的策略组合,每个参与者的收益函数:ui(S1,S2,…,Si,…Sn),i=1,2,…,n 一个n人博弈的标准式表述中,参与者的策略空间为S1,…,Sn,收益函数为u1,…,un,此博弈可表示为G={S1,…,Sn;u1,…,Sn}7、四种不同类型的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包括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五、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非合作博弈1、寡头企业的产量决策模型(简称古诺模型)和价格决策模型(简称伯川德模型)是其中最经典的例子;古诺模型是选择的是产量,而伯川德模型选择的是价格;现实经济中,与古诺模型或伯川德模型类似的情况也大量存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私自突破限额增加原油产量、社会资源的掠夺性开采以及公共设施的过度使用等,都是古诺模型或伯川德模型在现实经济中的典型例子2、参与者的行动是有先后顺序的,所有动态博弈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可信性”问题3、所谓子博弈,就是能够自成一个博弈的动态博弈的某一个阶段,本身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博弈来分析4、根据重复次数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重复博弈分为有限次重复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六、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非合作博弈1、不完全信息博弈也称为贝叶斯博弈,即动态贝叶斯博弈。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

1、信息熵的概念是信息论的奠基人香侬提出的。

2、香侬的信息熵公式为:3、纳什均衡的定义:当且仅当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单方面背离均衡战略而增加收益时,该战略组合形成纳什均衡。

4、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及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之间的关系(1)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即每一个占优战略均衡、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一个纳什均衡都是占优战略均衡或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

(2)纳什均衡一定是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略过程中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但没有被剔除的战略组合不一定是纳什均衡,除非他是唯一的。

5、在两人的有限博弈中,有一个求得纳什均衡的简单方法——划线法:先考虑A 的战略,对于第一个给定的B 的战略,找出A 的最优战略,在其对应的支付下面画一横线;然后用同样方法找出B 的最优策略。

在完成这个过程中,如果某个支付格内的两个数字都有横线,则这个数字格对应的战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6、委托代理关系: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掌握信息多、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

也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7、代理人的实际收益函数: u1= w-C(a) u2=y-w8、最优行动的必要条件:C ′(a*)=1 a*是代理成本9、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道德风险:又称败德行为。

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藏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逆向选择:实在签订合同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掌握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委托人是不利的。

处理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签订有利于自己的合同,而委托人则可能由于处于信息劣势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
共享:一是同一信息可以为许多人所共享;二是同一信息可以为不同时期的人所共享
信息的再生性:是指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3、信息公共物品原理
信息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以,信息属于公共物品,信息的这种经济现象称为信息公共物品原理。
公共物品:是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它与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的区别在于,公共物品可以同时给一系列使用者提供利益,而私人物品只能为单个使用者提供利益。
保险公司的预期收益下降为0.65×5200-0.35×20000=-1620
可见,张三在没投保时,将理性购买防盗锁。而投保后将不会安装防盗锁,并放松警惕性,这一道德风险将使保险公司受损。
第七章(名词解释,简答,填空)
一、信号发送
1、信号发送基本思想:发送市场信号是市场中的行为主体降低“逆向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
1、信息经济改造着传统经济
2、信息经济依赖于传统经济
第二章(判断、选择)
一、代表人物及研究成果
1、美国马尔萨克1959年发表《信息经济学评论》
2、斯蒂格勒1961发表“信息经济学”,
3、马克卢普1962年出版《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
4、马歇尔.约维兹《决策过程信息流分析》
5、肯尼斯.阿罗〈信息经济学论文集〉
第二: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首先,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代理人的具体操作行为;其次,代理人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为后的最终结果;
第三:代理人的非对称信息会对委托人带来不利影响。
三、激励机制的设计目标:1、如何让人说真话2、如何让人不偷懒
激励机制的核心: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在进行选择时,从其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就是“我怎样使某人愿意为我做某事”。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

信息经济学复习第一章导论1.信息经济学不仅是对信息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进行经济分析的经济学,也是研究信息及其产业所改变的经济的经济学。

2、信息经济学的发展:①思想萌芽:凡勃伦《资本的性质》②信息经济学的产生:马夏克《信息经济学评论》3.信息经济扩张期的发展:① 1970年,阿克洛夫提出“柠檬”市场理论,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从形成阶段进入发展阶段;② 斯宾塞,信号传输理论;③ 1976年,斯蒂格利茨,信息筛选理论;④ 斯蒂格利茨和格罗斯曼提出了市场信息效率和市场效率之间的矛盾4、信息经济学八大理论:①1970年,阿克洛夫创立柠檬市场理论;②1971年赫什雷弗提出信息市场理论;③1972年马夏克和拉得纳完善团队的经济理论;④1973年斯彭斯提出信号发送理论;⑤1976年斯蒂格利茨提出信息甄别理论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⑥1976年,格罗斯曼和斯蒂格利茨等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⑦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委托代理理论;⑧史蒂格勒搜寻理论和马夏克信息系统选择理论5.非合作博弈的三位主要学者及其理论:① 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静态环境;②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伯克利-海萨尼-海萨尼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转化;③ 莱昂哈德,波恩大学,德国ZeTENN -动态游戏6。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视角:① 不完全信息与不对称信息② 统计决策③ 企业管理与信息管理④ 信息产业⑤ 信息经济第二章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1、不确定性: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

根据已知的可能经济环境状态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

外生不确定性:经济系统之外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指与行为主体自身无关的环境不确定性;内生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经济系统内部产生并影响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不确定性2、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区别在于:人们是否了解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概率分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二章信息与信息经济学1.信息的定义:信息本质上就是一种市场参加者的市场知识与经济环境中的时间状态(主客观不确定性)之间概率性建构的知识差。

2.信息运动的三要素:信源(信息发送者)、信宿(信息接受者)、载体。

3.信息熵:是指信息的基本作用就是消除人们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4.公共信息与私有信息公共信息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可以获取到得的那部分关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公有信息。

私有信息是相对于公共信息而言的,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的市场知识,属于个人知识,有时也被称为隐蔽信息。

5.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即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掌握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信息。

不完全信息是指经济代理人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局部知识,或有关某个经济事件的部分知识。

6.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对称信息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即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有的市场知识和所处的环境状态。

非对称信息是相对于对称信息而言的,非对称信息指交易双方各自拥有他人所不知道的与交易有关的私人信息。

第三章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1)参与者:局中人,指的是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他的目的是通过选择战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2)行动:行动是参与者在博弈的某个时点的决策变量。

(3)战略:参与者在给定信息集的情况下的行动规则。

(4)收益及收益函数:支付或报酬指一个特定的战略组合下参与者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或者是指参与者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收益矩阵(会画):判断是否存在纳什均衡。

(5)信息:是参与者有关博弈的知识 (参与者特征或行动)。

(6)共同知识: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都知道。

(7)均衡:均衡是所有参与者的最优战略的组合。

(没有任何一方单独改变策略从而改变解)2.四种博弈类型(1)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单次求同共进,存在一个纳什均衡)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有完全的了解,静态指的是所有参与者同时选择行动且只选择一次。

(2)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有完全的了解,动态指的是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信息。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密封投标)不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不完全了解,静态指的是所有参与者同时选择行动且只选择一次。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收益函数不完全了解,动态指的是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在自己行动之前能观测到先行动者的行动信息。

对于每个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空间及收益函数的了解程度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

参与者行动是否有前后顺序,后者是否能观察到前者的行动信息分为静态和动态。

3.纳什均衡(1)定义:纳什均衡是一种稳定的博弈结果,是指在均衡中,每个博弈参与者都相信,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策略选择后,每个参与者选择可以使自己的收益最大的策略时的状态。

(2)零和博弈:(猜硬币博弈)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

非合作博弈(3)非零和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损失的总和不是零值,它区别于零和博弈,属于合作博弈,博弈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

(4)唯一的纳什均衡解:智猪博弈(5)两个纳什均衡解:斗鸡博弈、猎鹿博弈、债务博弈4.动态博弈战略行动:先发优势、置信威胁5.无名氏定理:(均衡结果发生改变)在无限重复博弈中,如果参与者有足够耐心,那么,任何满足个人理性的可行的收益都可以通过一个特定的子博弈精练均衡得到。

6.古诺模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计算步骤:(详见63页计算)1.列出n个厂商的收益函数2.对收益函数分别求导令令其为零(由于n个厂商同时行动,他们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3.寻找纳什均衡的相等条件(例如:q1=2),带入已求导的式子中,并求解。

7.Stackelberg双头垄断模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计算步骤:(详见65页计算)1.列出n个厂商的收益函数2.对后行动厂商的最大收益函数求导,并令其等于零3.求出的式子(式子一)带入先行动厂商的收益函数中,并求导令其等于零4.将上式中求出的结果带入式子一中,求出相应结果第四章契约理论1.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所研究问题分类:从不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来看分为(1)事前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逆向选择模型、信号传递模型、信息甄别模型(2)事后不对称信息博弈模型: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模型、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模型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来看:(1)隐藏行动模型(2)隐藏知识模型(隐藏信息模型)2.委托代理定义委托代理关系泛指任何一种涉及非对称信息的交易,而在交易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为委托人。

简单而言,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3.两个约束(1)参与约束代理人履行委托代理合同后所获得的期望收益不能低于代理人在相等成本约束条件下从其他委托人那里获得的收益水平(2)激励相容约束代理人获得其自身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保证委托人的预期收益最大化。

4.委托代理数学模型5.代理人最优行动代理人最有行动定理:在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风险中性的前提下,并且客观性时间n服从正态分布N(0 ,σ^2),那么代理人就存在最有行动,其必要条件是 C’(a^*)=1.6.代理成本:委托人的监督成本、担保成本、剩余损失。

7.委托代理模型主要研究问题(1)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又称为败德行为。

它是指在签订合同之后,代理人利用隐蔽信息或隐藏行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2)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是在签订合同之前,代理人已经掌握某些委托人不掌握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对委托人是不利的。

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人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签订有利于自己的合同,而委托人则可能由于处于信息劣势而做出对自己不利的选择。

(3)信号传递信号传递是指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如代理人)向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如委托人)提供信号传递,以显示自己的类型。

处在信息劣势的委托人观测到代理人传递过来的信号后,与代理人签订合同,如人才市场上的求职与招聘。

(4)信息甄别信息甄别就是由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首先给出区分信息优势方类型的不同合同条款,信息优势一方通过选择与自己的类型相符合的合同来揭示自己的私有信息。

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差别在于行动顺序的不同。

第五章信息商品与市场1.信息成为商品的条件:➢信息具有使用价值➢信息具有价值➢信息具有稀缺性➢信息具有私有产权2.信息搜寻理论(1)方式:交易区域化、专业化贸易商、广告、共享信息、直接走访(如走访商店,商情寻访调查等)、专业化信息机构(如信息公司,职业介绍所,专业性咨询公司等)、通讯搜寻(如电话咨询,函件求职等.都可以列为搜寻的具体方式)(2)成本:信息搜寻成本 = 时间 + “鞋底”(shoe 即交通成本和其他查寻费用)(3)对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单方搜寻、双方搜寻既然存在搜寻成本,那么,对搜寻者而言,他所面临的选择就是:“搜寻”或“停止搜寻”。

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单次搜寻的边际收益总是下降的。

搜寻活动使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搜寻活动才会停止。

这里搜寻额外价格的预期边际收益是指追加一次搜寻所带来预期最低价格的减少量乘以购买量。

搜寻额外价格的边际成本由时间、交通费用、信息费用构成。

3.定价理论(1)定价原则:价值理论支配原则、递减原则、按质论价原则、效益分成原则(2)定价策略➢差别定价(时滞、产品个人化策略、消费者群体)➢捆绑销售(降低搜寻成本、使用难度、交易成本)➢渗透定价(市场最大化)➢拉姆齐价格(与弹性成反比的规则,高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定价)(3)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同一信息商品对不同的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共享性➢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不确定性(4)信息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商品的价值:物化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效用价值➢货币化的使用价值➢效益价值⏹效用与费用的比较(5)定价理论:价值价格论、效用价格论、垄断价格论、供求价格论(6)信息商品本身因素➢信息商品的价值 \信息商品生产的难度与风险\生命周期与时效性\信息商品的质量➢信息商品的直接相关因素➢信息商品的效用和经济效用 \供求情况 \转让次数 \交易方式 \用户的经济与心理承受能力➢信息商品的间接相关因素➢社会信息化的规模与程度 \国家经济政策 \货币变化情况\社会心理因素4.拉姆齐价格拉姆齐价格是一系列高于边际成本的最优定价,它能资助商品和服务的提供。

当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提升所产生的净损失小于运用额外投入所产生的净收益时,经济效率就提高了。

拉姆齐价格在信息商品市场以及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是相当普遍的,因为它增加了社会总福利,是一种有效定价。

拉姆齐定价举例航空公司定价,头等舱和经济舱.两种产品X和Y,边际成本10美元,企业每期共同成本99美元,X弹性-1,Y弹性-0.1.如果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共同成本无法得到补偿?如何提高价格以补偿共同价格产品Y因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因此价格相对于边际成本来说,应该比弹性大的X产品定得更高最简单的拉姆齐定价就是使用“与弹性成反比”规则,它规定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的程度应当与其需求弹性成反比由于Y的弹性值是X的十分之一,因此Y的价格偏离边际成本的程度应当是X的10倍。

如Y的价格为20美元,则X的价格为11美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