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我国科教文卫经费支出分析
我国科教文卫经费支出分析摘要:为了研究影响我国财政科教文卫经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分析我国财政科教文卫支出的增长规律,预测我国财政科教文卫支出未来的增长趋势,我们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eviews 软件,收集、整理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关键词:科教文卫支出 财政总支出 国内生产总值 多元回归分析提出问题:考察发现科教文卫支出与财政支出有关,也可能和国内生产总值有关,试建立模型,分析影响科教文卫支出的主要原因,并对其进行检验,最后对科教文卫支出做出预测。
经济理论分析:我们考虑到科教文卫支出是国家财政总支出的一部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多少直接影响科教文卫支出的多少;又根据支出取决于收入,所以科教文卫支出也受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回归分析是揭示一个变量如何与其他变量相联系,并用数学表达式将他们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据此对被解释变量进行估计和预测的分析方法。
模型设定:从所学的知识中我们可知:科教文卫经费支出显然与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有相关关系,因此引入财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解释变量。
并且预期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科教文卫经费支出)成正相关关系。
由此我们设定的模型为:μβββ+++=22110x x y其中,y =科教文卫经费支出(亿元) 1x =财政总支出(亿元)x=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数据:回归分析a 、 相关分析:从得到的表中可以看出:科教文卫支出与财政总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呈高度正相关,这表示线性模型在解释它们的关系时是比较合适的。
b 、散点图:04,0008,00012,00016,00020,00024,00028,000YX 2YX 1这两个图中,可以看到这些散点趋于一条直线,说明我国科教文卫支出与财政总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呈高度线性正相关。
b、回归分析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0/21/12 Time: 16:53Sample: 1963 1992Included observations: 3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2 0.019952 0.002273 8.778010 0.0000X1 0.087860 0.015921 5.518405 0.0000C -38.86980 7.836775 -4.959923 0.0000R-squared 0.994730 Mean dependent var 212.4503 Adjusted R-squared 0.994340 S.D. dependent var 219.7448 S.E. of regression 16.53213 Akaike info criterion 8.543128 Sum squared resid 7379.402 Schwarz criterion 8.683247 Log likelihood -125.1469 Hannan-Quinn criter. 8.587953F-statistic 2548.315 Durbin-Watson stat 0.710943 Prob(F-statistic) 0.000000c、回归方程y=0.0878596x+ 0.0199523462x- 38.86980171(5.518405)(8.77801)(-4.959923)2R=0.99473 DW=0.710943 F=2548.315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从经济意义上看,我国科教文卫支出与财政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成正相关,当国内生产总值不变时,财政支出增加一单位,科教文卫支出增加0.0878596单位;当财政支出不变时,国内生生产总值水平增加一单位,科教文卫支出增加0.019952346单位,与财政支出成更大的正相关关系,符合现实意义。
《计量经济学》全国各地区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实证研究
全国各地区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实证研究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对经济增长发挥的巨大作用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
我国近些年来,对教育预算支出的投入占总体财政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
想要建设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教育投入支出上必须重视,把教育支出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因此,为了研究影响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的因素,选取了2021年,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的31个省市的数据为样本,利用Eviews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年末人口数,地方教育消费价格指数等数据,来研究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的影响,建立回归模型。
然后进行深入分析,检验了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性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对地方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的确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教育消费价格指数对地方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重视教育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增加对地方教育的基础建设。
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希望在未来教育公共预算支出能够逐渐增多,教育能够越来越被重视。
关键词:全国各地区;地方教育支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异方差引言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教育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的增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增加财政收入支出。
2021年,中国的所有省份中(不含港澳台),教育预算支出高达35778.5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6.9%,位列公共预算支出的首位。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2021年为4.01%,从2012年首次实现财政教育经费占GDP超过4%,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经持续十年占GDP比例在4%以上。
这足以说明教育支出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为了研究地方一般公共教育预算支出受到那些因素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其影响因素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臂如经济发达的省市在一般公共教育预算支出上,会超过经济不是太发达的省市。
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
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引言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教育经费投入是保障教育质量和公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中国,教育经费的分配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本文将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教育经费的总体分配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教育经费的总体分配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年度教育经费总额在全国范围内分配给各级政府和学校,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着不同比例的教育经费责任。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教育经费总额中约有80%来自地方政府的投入,而中央政府只占据了剩余的20%左右。
这种分配方式导致了不同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较大。
地区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差异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不均衡,这也导致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差异。
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低。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占比较高,而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则相对较低。
这种地区之间的教育经费投入差异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教育质量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教育经费投入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然而,在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下,教育质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据研究显示,教育经费对学生教育成果的影响是显著的。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通常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素质、教育设施以及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导致了教育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的存在,进而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这种不均衡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对于教育公平产生了负面影响。
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的原因不均衡的教育经费投入现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分配上存在一定的自主权,加上地区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差异。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2 20908069.66 875.944 .000b
Residual
214822.6
9 23869.181
Total
42030962 11
3 Regression 41912187
3 13970728.9 940.986 .000c
Residual
118775.2
8 14846.905
Total
42030962 11
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 亿元)
- 7.223 2.840 - 0.403 - 2.543 0.035
注: a.Dependent Variable: 教育经费( 亿元) ( 一) 复 相 关 系 数 R=0.999, 决 定 系 数 R2=0.997, 由 此 可 得 回归方程高度显著。 ( 二) 方差 分 析表 , F= 940.986, P 值= 0.000, 也 说 明 回归 方 程 高度 显 著 , x1、x2、x3 整体 上 对 y 有高 度 显 著的 线 性 影响 。
国内生产总值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一个 决定和限制量, 教育经费的投入围绕着国内 生产总值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这是教育受经
教育经费投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年份教育经费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46344046759405847810678846074462607834520820675089468109731480105172301173902013687590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万人25360279902906030210317403408041340556107191090340110860133350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亿元333107820372620301748036290858512809172552590134785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亿元701997451628418842170661418512587113961128912728104599342亿元10599414887818779522623425317329490633490438490846376654800362082772426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modelsumofsquaresdfmeansquarefsig000a1regression4065988314065988297296554residual137107910137107898total42030962112regression4181613922090806966875944000bresidual2148226923869181total42030962113regression419121873139707289940986000cresidual1187752814846905total4203096211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bstandardizedcoefficientsbetatsigstderror1constant182438733241655420000国内生产总值亿元0066000409841722100002constant9365871901964924000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00390004057992220000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万人232803340437696000003constant15077222700445583000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004100030608119660000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万人43160825081052320001社会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分析及相关思考
1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经 费投 入 的基 本 情 况
创 建 一 流 的 大 学 , 养 一 流 的 人 才 , 不 开 政 府 对 高 等 教 育 的 财 培 离 政 支 持 。 我 国高 校 经 费 主 要 来 源 于 政 府 ,9 3年 中共 中 央 、 务 院参 19 国 照 国际 通 用 的 把公 共 教 育 支 出 占 GN P的 比例 作 为 衡 量 一 国政 府 对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水 平 主要 指标 的惯 例 , 颁 布 的《 国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纲 在 中
按 照 国 民生 产 总 值 还 是 按 照 国内 生 产 总 值 来 汁算 , 个 比 例 到 目前 为 要 , 直 接 影 响到 了教 学 质 量 的提 高 。 图 1 示 , 国普 通 高 校 生 均 这 这 如 所 我 止还 从 来 没 有 达 到 过 , 家 对 教 育 经 费 的 投 入 明 最不 足 国 预 算 内 教 育 事 业 费 用 支 出 和 生 均 预 算 内 公 用 经 费 支 出从 2 0 0 0年 到
【 摘 要 】 国 高等 教 育经 费投 入 不 足 , 我 制约 着 高校 的 发 展 。 文 在 分 析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现 状 的 基 础 之 上 提 出解 决 方 法 , 促 进 我 国 本 以 高 等教 育 事 业 的发 展 。 【 键词 】 关 高等 教 育 ; 育 经 费 ; 状 ; 考 教 现 思
科 技 信 息
0高 校 讲 1 20
S INC C E E&T C N O YI F R TON E H OL G O MA I N
21 0 1年
第 3期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 分析及相关 思考
黄 利 娟 沈 兰 兰 ( 江理 工大 学成 人教 育 学院 浙 江 杭州 3 0 1 ) 浙 1 0 2
教育经费使用情况
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教育经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所必需的资源,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并总结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以期对教育经费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一、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性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教育经费的充足与否,决定了学校办学条件的好坏,教师队伍的素质以及各类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
充足的教育经费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养水平,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从而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现状1. 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在不断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以提高教育质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教育经费/GDP比例逐年提升,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全球一些发达国家,如芬兰、瑞典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均超过6%;而我国则在逐渐提升,但仍保持在4%左右。
2. 教育经费使用的主要领域教育经费使用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教育部门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个体层面。
在教育部门层面,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改善教育资源、高职院校建设、中小学改造等方面;在学校层面,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教材购置等方面;在学生个体层面,经费主要用于学杂费、伙食费、住宿费等方面。
3. 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的问题尽管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地区和学校存在教育经费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优质资源倾斜现象严重。
同时,一些学校在教育经费使用上存在不透明、浪费等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改善教育经费使用的建议1. 提升教育经费投入比例针对我国教育经费投入/GDP比例相对较低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以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规模,改善各级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养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发展机会。
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
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摘要】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状,各地区之间差距较大。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探讨了不均衡现象的原因,指出了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
文章也分析了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包括贫困地区学生受教育机会不足等问题。
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建议,包括改进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促进教育经费投入均衡发展等措施。
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的原因及其影响,以期为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的现状,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现状、统计数据分析、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不同地区对比、教育经费投入原因分析、教育经费分配机制问题、教育经费投入影响、建议改进、促进均衡发展、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象逐渐显现出来。
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条件落后,教育质量低下,这种不均衡的现状严重影响着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
中国是一个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在不同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高,教育资源充足,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较少,教育条件有限。
这种地区间的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现象,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剧了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深入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探讨其原因及影响,对于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全面了解并有效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在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现状的统计数据分析,探讨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建议改进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促进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发展。
教育论文: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
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以“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分化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东部的“发达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第二层次为中部的“欠发达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第三层次为西部的“不发达地区”,包括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
不同层次的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差距也是层次明显。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明显,加之近十多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而呈现出“中部塌陷”的现象并且此现象愈来愈明显。
以对教育投入中最具有可比性的生均事业费进行比较分析,2015 年,我国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西藏(25750.22元)、北京(23757.49元)、和上海(20688.35元),后三位分别是河南(4575.27元)、河北(6752.72元)和广西(7061.36元);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居前三位的分?e是北京(40443.73元)、天津(28208.67元)、上海(27636.22元),后三位分别是河南(7262.97元)、贵州(8704.94元)和广西(8745.99元)。
显而易见,各省市经济实力的差异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也最主要的原因。
以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省为例,河南是农业和人口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虽然教育财政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教育投入总量仍然较少,生均教育经费和全国平均值相比差距较大。
据统计,目前,河南教育人口为2600多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还多,2015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为24482.1亿元,河南为1150.64亿元,相当于全国的4.6%。
也就是说,河南省以不到全国5%的教育经费负担了全国约10%的人口的教育。
下面采用生均教育经费来做具体的对比说明。
我们选择2010―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如下面的图表所示,各地区之间中小学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比情况如下:(见表1、表2)从下面图表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5年间,小学生和初中生生均经费极值比都有所缩小。
研究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和改革对策
106004 财政研究论文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和改革对策一、引言教育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育问题应是我国目前以及长期关注的重点;同时,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且是一种优值品,它具有间接性和迟效性。
具体而言,首先,教育作为准公共物品而言,既可以满足人的求知欲,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它也可以增加人们的社会法律知识并增加人们的技能,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其次,教育是一种难以数量化的、具有特殊价值的优值品。
优值品是指那些消费者对其评价低于市场合理评价的商品。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偏好、愿望和要求通常会与市场或社会的偏好不一致,个人对福利的判断标准和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显然教育具有这一特性。
例如,由于教育是一种长期投资,它与经济建设等性质的投资相比,具有间接性和迟效性,有些消费者为了眼前的一些利益,甚至不愿对其子女进行教育投资。
因此,基于上述考虑,研究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又加入了WTO。
同时,我国在不断的发展中渐渐意识到教育对一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都与教育密切相关。
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的现状。
(一)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总量分析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教育消费的需求大大增加,但由于我国教育投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导致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以占世界5%的公共经费,支撑着拥有世界学生25%的庞大教育规模。
国际上衡量教育投入有一条基本线,即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07%~4.25%,才能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及支出情况分析
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及支出情况分析一、教育经费投入情况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国民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但在教育经费持续增加投人的同时,需重点关注教育经费的合法合规,真正做到效益的产出。
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经费管理体系,坚持财务信息公开,强化内外部监督,才能切实保证教育经费的积极贡献,对国家未来教育发展发挥深远的意义,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强国。
近年来中国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20年中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5.3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0.28万亿元,同比增长5.65%。
《2021-2027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的改革,逐渐实现了从政府单一投入到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共存的教育经费体制,较大改变了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局面,支撑了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但长期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仍然占主导地位,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4.29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0.28万亿元,同比增长7.1%。
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近八成左右的比例,2020年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80.91%,较2019年增长了1.10%。
2020年中国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4203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04亿元;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24295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515亿元;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为8428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698亿元;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为13999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535亿元。
2020年中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45.83%,占比最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26.41%;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5.90%;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93%。
二、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2020年中国幼儿园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2954元,较2019年增加了1099元;普通小学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4103元,较2019年增加了610元;普通初中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0342元,较2019年增加了780元;普通高中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3489元,较2019年增加了1374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2568元,较2019年增加了1365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37241元,较2019年减少了1440元。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测度及动态分析
[收稿日期]2019-04-27 [基金项目]新疆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背景下新疆区域金 融风 险 传 染、预警 及 防范 研 究”(项目编 号:
No8 Aug.2019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测度及动态分析
张 帅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 要]本文通过采用超效率 DEA模型及 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 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经 费使用效率进行测度及动态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我国不同区域间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呈现 明显差异性,华东地区整体经费使用趋于有效,明显优于其他区域。其次,区域内不同省份间高等教育经 费使用效率同样呈现较大的异质性,其中经费使用效率较高的有浙江、北京、重庆、湖北、辽宁,而使用 效率较差的有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最后,我国六大区域中只有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 地区整体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是不断提高的,而其他区域则呈现下滑态势。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不同 区域完善高等教育经费资源配置,提升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测度;动态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08-0039-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08007
个百分点,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6%。一定程 度上说明了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不足, 尚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向高层次发展对于资金的迫切 需求。另一方面,从高校自身来说,当前我国高校 教育经 费 使 用 方 面 缺 少 完 善 的 管 理 机 制, 基 本 建 设、科研项目支出整体占比较低,教育经费管理效 率低下和配置失衡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快速发展。因 此,在现有教育经费规模受限的状态下,提升高校 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的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
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现状以“社会进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为依据,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分化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东部的“发达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其次层次为中部的“欠发达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第三层次为西部的“不发达地区”,包括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
不同层次的地区,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差距也是层次明显。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明显,加之近十多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从而呈现出“中部塌陷”的现象并且此现象愈来愈明显。
以对教育投入中最具有可比性的生均事业费进行比较分析,2022 年,我国学校生生均教育经费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西藏(25750.22元)、北京(23757.49元)、和上海(20688.35元),后三位分别是河南(4575.27元)、河北(6752.72元)和广西(7061.36元);学校生生均教育经费居前三位的分?e是北京(40443.73元)、天津(28208.67元)、上海(27636.22元),后三位分别是河南(7262.97元)、贵州(8704.94元)和广西(8745.99元)。
显而易见,各省市经济实力的差异是导致教育投入差异的最直接也最主要的缘由。
以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河南省为例,河南是农业和人口大省,经济进展相对落后。
虽然教育财政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但教育投入总量仍旧较少,生均教育经费和全国平均值相比差距较大。
据统计,目前,河南教育人口为2600多万人,占全国非常之一还多,2022年全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为24482.1亿元,河南为1150.64亿元,相当于全国的4.6%。
也就是说,河南省以不到全国5%的教育经费负担了全国约10%的人口的教育。
下面采纳生均教育经费来做详细的对比说明。
我们选择2022―202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如下面的图表所示,各地区之间中学校生预算内教育经费对比状况如下:(见表1、表2)从下面图表的数据可以看出:2022-2022年间,学校生和学校生生均经费极值比都有所缩小。
教育经费投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视角
◇教育经济研究教育经费投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基于线性与非线性视角张心悦[摘 要]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
文章选取我国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教育经费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线性与非线性影响。
研究发现,教育经费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具有显著正向的线性影响。
在非线性影响方面,教育经费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出现了“中部塌陷”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经费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的影响均有所增加;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贸易依存度以及第三产业占比三个连续变量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占比与第三产业占比越高,贸易依存度越低,教育经费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的边际影响越大。
[关键词]教育经费投入;全要素生产率;非线性回归;门限面板回归[作者简介]张心悦,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天津 300191)。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77(2023)05-0036-14一、引言根据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越大,质量越高,该国的产出以及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在所有的人力资本投资中,教育投资是最主要的部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教育投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认同。
有研究发现,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2]我国经济发展和教育经费的非均衡性总体一致,[3]且对GDP变动贡献最大的是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4]鉴于对教育经费投入促进经济增长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我国对教育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增强。
2021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超过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65%,且不同层次教育的经费投入均有增长。
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自2012年达到4%的目标以来,“十三五”期间持续做到不低于4%,202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42,908.15亿元,比上年增长7.15%,占GDP比例为4.22%。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分析1
2004 年 9 月
60
50
40
比例
30
20
10
0 1998
预算内政府拨款 教育费附加 学杂费外的其他事业收入
1999
2000 年份
其中:事业费拨款 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 捐赠收入
2001
基建拨款 学杂费 其他收入
2002
从图 1 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其中 政府预算内拨款仍是高等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正在逐年下降。在 2001 年, 预算内拨款占总经费来源的比例已接近 50%。其他财政性经费来源渠道如教育 费附加、校办产业和经营收益用于教育的经费所占比例很低,只有 1%左右,而 且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在非财政性经费来源中,事业收入所占比例在逐年 上升,在 2001 年其比例已达到 38%。事业收入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 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及经财 政专户核实拨回的预算外资金,包括教学收入和科研收入、学费、以及按照有关 规定向学生收取的其他费用等。事业收入统计中包含高等学校承接科研课题或与 企事业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所取得的收入,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多元化来源中的 “科”。在高校事业收入中,学杂费收入是其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学杂费收入 在总经费中的所占比例和学杂费收入在事业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在逐年上升。学 杂费收入在事业收入中的比例在 2002 年已达到 26.3%。除学杂费之外的事业收
5
第 2 卷第 3 期 (总第 4 期)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Beida)
2004 年 9 月
我国居民收入与支出级数教育关系分析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摘要
我国居民收入与支出级数教育关系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
的摘要
对于和谐社会一直以来都有诸多定义,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基本的含义,即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稳定有序、充满活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实现和谐社会和人们的消费行为密不可分。
要想满足人们需要,那就必须消费,只有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人们才会感到幸福,社会才会保持安定和谐,理性、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可以使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得到满足,对提升整个社会活力与创造力也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迅速,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收入与消费的相关性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许多经济学家指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与收入有着内在的关系,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平衡好城镇居民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消费结构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质量。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高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
相反,在经济落后的地区中,日常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会占大多数比例。
相对过去而言,居民在日常生活必需品支出比重在逐渐下降,而在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
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居民需求的变化。
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影响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因素的分析小组成员:(国际商学院2003级)陈忠杰(40302003)乐峥艳(40302064)周敏(40302053)刘波(40302057)钟凯扬(40302043)卢鹏(40302066)指导老师:周游日期:2005年9月-12月【摘要】21世纪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能否在新世纪实现稳步较快的发展取决于高素质、多元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多寡。
因此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源是当务之急。
而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本文建立在前人经验基础上,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对我国1978-2003年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多因素的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教育经费投入GDP 高校在校生数量计量经济检验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急需高素质多元化的人才,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具有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其学术自治和教学自由的历史传统。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都日益密切,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其职能在不断拓展:追求广泛的社会服务,为人们提供多种规格和多种形式的教育;促进知识共享,缩小社会阶层的分化;开发人力资源,推动科技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提供高等教育市场等。
由此可见,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对提高中国总体的教育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人才的竞争也将成为今后国际竞争的主流,因此政府一直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逐年稳步增加教育的经费投入,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积极资助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1978-2003年,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投入从50亿增长到6208.26亿,财政教育投入占历年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5%不等,占历年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比例大约为7-19%不等。
中国教育经费合理配置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经费合理配置研究报告一、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合理配置教育经费是保障优质教育的关键。
中国近年来在教育事业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经费的不合理使用依然存在。
因此,本报告旨在研究中国教育经费的合理配置,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教育经费现状分析1. 教育经费总体状况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增长。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经费占比仍然偏低。
此外,不同地区之间教育经费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城市地区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则相对较少。
2. 教育经费使用情况教育经费使用的不合理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有研究表明,一些地区和学校重视表面上的“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再者,一些学校的教育经费使用不透明,存在浪费和腐败问题。
三、教育经费合理配置的原则1. 公平原则各级政府应该建立公平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确保每个学校和每个地区都能得到公平的资源分配。
同时,应该注重解决城乡教育资源差距,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2. 效益原则教育经费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注重投入和产出的效益。
在资源分配上,应该优先考虑那些对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3. 透明原则教育经费的使用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政府和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教育经费按照规定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教育经费合理配置的建议1.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供给。
2. 完善分配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在分配中照顾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需求,减少各地教育资源的差距,保障教育公平。
3. 加强财务管理和透明度各级政府和学校应当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教育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督,减少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及分析
中国教育投资现状及分析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重视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而我国教育现状表明:人力资源数量多,质量差;地域分布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明显。
改善这种现状,要开发人力资源,必须包括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平衡教育投资。
关键词:教育;人力资源;人力资本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管理与经济理论的日渐成熟,教育的作用日益突现。
重视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而我国现状表明,教育投资不足,且分布不平衡,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一、我国教育现状1.我国人口数量多、质量差。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人口仿真模型预测,未来二十多年里,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持续上升,到2013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亿人左右,到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规模才会出现逐步下降趋势。
其中,预计每年新增劳动力将达到1500—2000万,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将持续上升,并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各种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是怎样的呢?截止2003年,我国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8.7%,小学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是31.3%,初中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是35.3%,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是12.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是5.1%。
文盲人口和小学文化程度人口较2002年的9.2%和32.7%有所下降,其他文化程度人口较以前有所上升。
人力资源的质量较以前虽然提高了,但文盲比重还是很大,小学与初中的比例仍然很高,高中以上学历人口还是少。
数据显示,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偏低,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瓶颈。
我国200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59.6%,一些合格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素质难以提高。
高中以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仅为17.6%。
其中在25 -64岁人口中,受高中以及以上教育水平者之占20%左右。
而早在2000年,美国和韩国的25-64岁人口中高中以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占到了87%和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el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1 Regression 40659883
1 40659882.97 296.554 .000a
Residual
1371079
10 137107.898
Total
42030962 11
2 Regression 41816139
理论与实践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分析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王亚雄 吴 敏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影响教育经费投入量的因素, 运用 SPSS 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 运用 SPSS 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诊断, 进一步优化模型, 使模型具有较强的拟合性和实用性。最后, 阐述了模型的现实意义。
校在校学生人数( 万人) , 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 亿元) d. Dependent Variable: 教育经费( 亿元) 表 3 回归系数表
Unstandardized Standardized
Model
Coefficients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Error Beta
26.20
188.42
74462.60 317.40
30.17
170.66
78345.20 340.80
48.03
141.85
82067.50 413.40
62.90
125.87
89468.10 556.10
85.85
113.96
97314.80 719.10
128.09
112.89
105172.30 903.40
28
时代金融
理论与实践
( 三) 回归方程为: 标准化后得: 这 里 x3 的 系 数 为 负 , 显 然 不 合 理 , 原 因 可 能 是 由 于 自 变 量 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四 、多 重 共 线 性 的 诊 断 与 处 理 ( 一) 运 用 方差 扩 大 因子 法 。如 表 6, x2、x3 的 方 差 扩大 因 子 VIF2=67.916, VIF3=71.164。远超过 10, 说明回归方程存在严 重的多重共线性。
表 4 协同因素表
Model
1 ( Constant)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2 ( Constant)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 万人)
3 ( Constant)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 万人) 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 亿元)
Unstandardized
二、作相关分析, 设定理论模型 用 SPSS 软件计算增广相关阵, 并通过变量间的相关性分 析可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建立回归方程。用逐步筛选法作多 元回归分析, 将回归系数显著性 F 检验的相伴概率值小于 0.05 的自变量引入回归方程, 大于 0.1 的自变量剔除回归方程。自变
量 进 入 回 归 方 程 的 次 序 是 :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普 通 高 校 在 校 学 生 人 数 、社 会 团 体 和 公 民 办 学 。
用 等 级 相 关 系 数 法 检 验 。令
用 SPSS 计算 与 xi
的等级相关系数。结果如表 7, 在 0.05 显著性水平下异方差不
明显。
根据所建立的预测回归模型, 就可以对未来教育经费的投 入量进行预测。由方程可以看出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 1 亿元, 教育经费的投入量就会增加 0.039 亿元, 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
社会团体和公民办学( 亿元)
- 7.223 2.840 - 0.403 - 2.543 0.035
注: a.Dependent Variable: 教育经费( 亿元) ( 一) 复 相 关 系 数 R=0.999, 决 定 系 数 R2=0.997, 由 此 可 得 回归方程高度显著。 ( 二) 方差 分 析表 , F= 940.986, P 值= 0.000, 也 说 明 回归 方 程 高度 显 著 , x1、x2、x3 整体 上 对 y 有高 度 显 著的 线 性 影响 。
国内生产 普通高校在 社会团体和 社会捐资和
总值 校学生人数 公民办学 集资办学
( 亿元) ( 万人) ( 亿元) ( 亿元)
34634.40 253.60
3.33
70.19
46759.40 279.90
10.78
97.45
58478.10 290.60
20.37
162.84
67884.60 302.10
Collinearity Statistics
Tolerance
VIF
1.000
1.000
0.144 0.144
6.945 6.945
0.137 0.015 0.014
7.317 67.916 71.164
注: a.Dependent Variable: 教育经费( 亿元)
( 二) 剔 除 一 些解 释 变 量。x3 的 方 差 扩大 因 子 最大 , 剔 除 x3, 再用 SPSS 诊断。
三 、计 算 结 果 用 SPSS 软 件 计 算, 其 中 y 代 表 当 年 教 育 经 费 的 投 入 量 , x1 代 表 当 年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x2 代 表 当 年 普 通 高 校 在 校 人 数 , x3 代 表 社 会团 体 和 公民 个 人 办学 投 入 经费 。输 出 结果 如 表 4 和表 5 所示:
六 、自 相 关 的 诊 断 与 处 理 按照时间绘制回归残差项 e 的图形。由图示可知: 变量间
此 时 x1、x2 的 方 差 扩 大 因 子 分 别 为 VIF1=6.945, VIF2=6. 不存在自相关性。
945。同时 , 复 相 关 系 数 R=0.997, 决 定 系 数 R2=0.997, F=875.
七 、结 论
944,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P 值均小于 0.05, 故可认为方程具
由此可建立了一个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有较 强 的 拟合 性 , x1、x2 整 体上 与 y 高 度相 关 。
回归方程为:
( 1)
回归方程为:
标准化后得:
( 2)
标准化后得: 五 、异 方 差 的 检 验 与 处 理
其中 代表所需要的教育经 费 ( 亿元) , x1 代 表 当年 国 内 生 产总值( 亿元) , x2 代表当年普通高校在校人数( 万人) 。
一 、提 出 因 变 量 与 自 变 量 y 表示 当 年 教育 经 费 的投 入 量( 亿元) , 为 因 变量 ; 四 个 自变 量 : x1 表 示当 年 国 内生 产 总 值( 亿 元) , x2 表 示当 年 普 通高 校 在 校 人数( 万人) , x3 表示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投入经费( 亿元) , x4 表示 社 会 捐 资 和 集 资 办 学( 亿 元) 。1993~2004 年 我 国 教 育 经 费情 况 、国 内生 产 总 值、普 通 高 校 在 校 学 生 人 数 、社 会 团 体 和 公民个人办学情况、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情况的统计见表 1: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 万人)
2.328 0.334 0.437 6.960 0.000
3( Constant)
- 1507.722 270.044
- 5.583 0.001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0.041 0.003 0.608 11.966 0.000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 万人)
4.316 0.825 0.810 5.232 0.001
12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 ( 万人) 0.231 0.471 12 1.000* *
12
一个标准差, 教育经费的投入量会增加 0.579 个标准差;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每 增加 1 万人, 教育经费的投入量就会增加 2.238 亿元, 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每增加一个 标准差, 教育经费的投入量就会增加 0.437 个标准差。
Beta
0.984
0.579 0.437
0.608 0.810 - 0.403
t
- 5.542 17.221 - 4.924 9.222 6.960 - 5.583 11.966 5.232 - 2.543
Sig.
0.0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1 0.000 0.001 0.035
2 20908069.66 875.944 .000b
Residual
214822.6
9 23869.181
Total
42030962 11
3 Regression 41912187
3 13970728.9 940.986 .000c
Residual
118775.2
8 14846.905
Total
42030962 11
表 1 1993~2004 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教育经费
( 亿元) 1059.94 1488.78 1877.95 2262.34 2531.73 2949.06 3349.04 3849.08 4637.66 5480.03 6208.27 7242.6
注: a. Predictors:( Constant) ,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b. Predictors:( Constant) ,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亿 元) , 普 通 高
校在校学生人数( 万人) c. Predictors:( Constant) ,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亿 元) , 普 通 高
1 ( Cons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