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度知识培训
表面粗糙度的培训PPT演示课件
![表面粗糙度的培训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407e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c.png)
図1:
有关表面粗糙度的指示记号、对面的指示 记号、表面粗度值、截止値及基准长度、 加工方法、加工方向的记号、表面弯曲等 如图1所示位置配置表示。
図1 各指示記号的記入位置 a : Ra値 b : 加工方法 c : 截止値・评价长度 c': 基准长度・评价长度 d : 加工所产生的料纹方向代号 f : Ra以外的参数(tp的时候、参数/切断标准)
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之间距离绝对值的算术 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指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轮廓峰高的平均 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Ry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最高峰顶线和最低谷 底线之间的距离。
•3
5、图纸上粗糙度专业术语介绍(1):
面的指示記号,表面可以用任何方法获取
2、粗糙度定义:
零件表面经过加工后,看起来很光滑,经放大 观察却是凹凸不平,表面精糙度是指加工后的 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所组成 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一般是由所采取的加工 方法和(或)其他因素形成的。零件表面的功用 不同,需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不一样。零件 图上要标注表面粗糙度代号,用以说明该表面 完工须达到的表面特性。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 有3种方式,具体请见下面的详细介绍吧。
0.4~1.6
二次精加工
∇∇∇∇:
0.012~0.20
精密精加工
•8
10、Ra、Ry、 Rz值的对应关系: (単位μm)
最大高度Ry的区分値 十点平均粗度Rzの区分値
0.1S 0.2S 0.3S 0.8S 1.6S 3.2S 6.3S 12.5S 25S 50S参数测量 值,例如 柯尼卡美 能达客户 图纸等
•1
3、粗糙度常见的3个参数值的介绍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培训讲学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培训讲学](https://img.taocdn.com/s3/m/16f92b093b3567ec112d8a0c.png)
罗马尼亚
Ra
Rz
Rmax
瑞士
澳大利亚
Ra
Ra
丹麦
捷克
Ra
Ra
Rz
Rz
Rmax
Rmax
Ru
南斯拉夫
瑞典
Ra
Ra
Rz
Rz
Rmax
Rmax
K
tp
KB
新西兰
匈牙利
Ra
Ra
Rmax
Rt
芬兰
加拿大
Ra
Ra
Rz
Rmax
保加利亚
Ra
Rz
Rmax
阿根廷
hm
荷兰
Ra
西班牙
hm
各国粗糙度对照表
中美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中国旧标准(光洁度)
中国新标准(粗糙度)Ra
美国标准(微米)Ra
美国标准(微英寸)Ra
▽4
6.3
8.00
320
6.30
250
▽5
3.2
5.00
200
4.00
160
3.20
125
▽6
1.6
2.50
100
2.00
80
1.60
63
▽7
0.8
1.25
50
1.00
40
0.80
32
▽8
0.4
0.63
25
0.50
20
0.40
16
1微英寸=0.0254微米,1微米=39.4微英寸
序号
中国新标准
(粗糙度)Ra
中国旧标准
(光洁度)
美国标准
(微米)Ra
美国标准
粗糙度知识培训
![粗糙度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3f4c22e481c758f5f61f67a2.png)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Abbott曲线(材料百分比曲线)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工件表面形状
珩磨表面微观图
珩磨后的缸孔表面
在发动机上的实际应用效果
经过台架及整车道路试验,采用平台网纹珩磨工艺 的发动机与未采用该工艺的发动机相比,在以下 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提高了气缸体、活塞及活塞环的使用寿命。 平台网纹珩磨工艺增强了汽缸壁的储油和承载 能力, 又提高了缸孔的形状精度,从而改善了汽缸壁与 活塞、活塞环之间的润滑条件,使汽缸壁、活塞、 活塞环的磨损速度明显减慢,大大提高了气缸体、 活塞及活塞环的使用寿命。缸孔磨损值小于每万 千米1mm,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粗糙度知识培训
未滤波参数
• • • • • •
未滤波参数 Pa(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 Pt(轮廓评价内最大峰-谷高度) Pz(轮廓评价内最大峰-谷高度) Pv(未滤波轮廓最大深度) Pmr(未滤波轮材• • • Wa(取样内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 Wt(波纹度的最大高度) Wz(取样内最高峰和最深谷之和) Wv(波纹度的最大轮廓深度) Wmr(波纹度的材料比曲线)
一、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 1.定义:零件表面存在着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的微小几何 形状误差(轮廓微观不平度),这种微观几何特性称为表 面粗糙度。 • 2.表面粗糙度的界定:波距小于1mm的属于表面粗糙度; 波距在1-10mm的属于表面波纹度,波距大于10mm的是 形状误差。 • 3.对零件性能的影响:摩擦和磨损;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 性和机器的工作精度;影响零件强度;影响零件抗腐蚀性。
Rmr(TPI):材料支撑率
• 1、料比是在任意指定轮廓深度时,承受表面的长度与评价长度的比 率,它被表示为百分比%。 • 局限性:虽然材料比参数类似于磨损效应,但实际上它通常不能代替 运行实验。 • 2、材料比是一小部分长度,而不是一个表面区域。 • 3、仅从表面的相当短的取样来决定,而忽略了可能导致波纹度或形 状的间隙。 • 4、该参数与空载的表面有关,但在应用中,一个真实的表面可要承 受弹性变形。 • 5、在实际中,包括两个接触的表面,而两个表面的特性有部分引起 磨损。 • 6、磨损经常伴随者材料的物理流动,而用一条画的线对其进行完美 的顶部和几何切割,这可能是不合实际的。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e9b3255901020207409c37.png)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今天主要是针对检查工作特点,以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应用较多的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进行培训。
一、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产品零件设计图样下发前,首要先要进行产品零件图样的工艺性审查。
所谓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能满足使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如果公司设备(含外协供应商)能力不能进行加工,或者加工不经济,应向设计者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当然前提条件是满足使用(质量)要求。
产品设计质量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应该是“适用”就好,现在公司部分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设计的产品工艺性考虑不足,总是将设计精度无限提高,如在哈车电机设计时,前曲路环与轴承内盖部分配合尺寸是0.8mm间隙配合,但产品零件图样的尺寸公差却为六级精度(0.03),大大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检查成本。
检查员是按设计图样\工艺(检验)文件\标准进行检查,是“符合性”检查。
如不符合就必须提出。
当然在新产品试制期间,设计人员、工艺人员允许现场更改产品图样或工艺文件,但检查人员需要记录并督促技术人员正式更改技术文件。
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产品设计一旦确定,下一步要进行的工作是进行工艺规程设计。
1、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2、工艺路线:产品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由毛坯准备到成品包装入库,经过企业各有关部门或工序的先后顺序。
3、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
工艺规程主要作用:是组织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有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就可以制订生产产品的进度计划和相应的调度计划,使生产均衡、顺利进行。
结合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工艺规程特点,联诚集团项目管理部编制的工艺流程,是用于指导集团公司内部生产所编制的工艺文件,更接近于工艺路线方案设计,但经各分公司细化的工艺(检验)流程,又兼有工艺过程卡的特点。
粗糙度培训
![粗糙度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70301a1a4a7302768e9939db.png)
表面粗糙度评价的意义
二、表面粗糙度评价的意义
表面粗糙度的结构评定
二、表面粗糙度结构的评定
1.评定长度
表面粗糙度接触式原理
表面粗糙度的图示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图示方法
表面粗糙度的图示方法
表面粗糙度取样长度
表面粗糙度RZ与Ra的转换
常用表面粗糙度RZ与Ra的转换与区别
①Ra12.5 = Rz100= Rz63 ② Ra3.2 =Rz25 = Rz16
表面粗糙度
培训对象 培训性质 IPQC/OQC/IQC 内部培训
Add:Block#C, No. 28 Heshun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China, 215122 TEL:+86-512-62512763 FAX:+86-512-65762672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③ Ra0.8 =Rz6.3 = Rz4
④ Ra0.1 =Rz
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测量工具
粗糙度对比块
粗糙度测量仪
粗糙度测量培训教案
![粗糙度测量培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6907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1.png)
粗糙度测量培训教案第一章:粗糙度测量概述1.1 粗糙度的定义和重要性1.2 粗糙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1.3 粗糙度的测量方法1.4 粗糙度测量的发展趋势第二章:粗糙度测量原理2.1 触针式粗糙度测量原理2.2 光束扫描式粗糙度测量原理2.3 激光散射式粗糙度测量原理2.4 超声波式粗糙度测量原理第三章:粗糙度测量仪器及操作3.1 粗糙度测量仪器概述3.2 粗糙度测量仪器的选择3.3 粗糙度测量仪器的操作步骤3.4 粗糙度测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第四章:粗糙度测量参数及其选择4.1 粗糙度测量参数概述4.2 主要粗糙度测量参数4.3 粗糙度测量参数的选择与设定4.4 粗糙度测量参数的调整与优化第五章:粗糙度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1 粗糙度测量数据的收集与记录5.2 粗糙度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5.3 粗糙度测量数据的分析与评价第六章:粗糙度测量实操训练6.1 实操训练目的与意义6.2 实操训练设备与工具6.3 实操训练步骤与要求6.4 实操训练注意事项第七章:不同材料粗糙度测量7.1 金属材料粗糙度测量7.2 非金属材料粗糙度测量7.3 复合材料粗糙度测量7.4 特殊材料粗糙度测量第八章:粗糙度测量在工业应用中的案例分析8.1 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8.2 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应用8.3 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应用8.4 其他行业中的应用第九章:粗糙度测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9.1 新型粗糙度测量技术介绍9.2 粗糙度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9.3 粗糙度测量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9.4 我国粗糙度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十章:粗糙度测量培训总结与考核10.1 培训课程总结10.2 粗糙度测量技能考核10.3 粗糙度测量知识问答10.4 优秀学员表彰与奖励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粗糙度测量概述难点解析:粗糙度的微观结构及其对产品性能的具体影响机制二、粗糙度测量原理难点解析:各种测量原理的物理基础和数学模型三、粗糙度测量仪器及操作难点解析:不同仪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操作中的细节问题四、粗糙度测量参数及其选择难点解析:如何根据不同材料和表面特性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五、粗糙度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难点解析:数据处理中的统计学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及分析评价的标准和技巧六、粗糙度测量实操训练难点解析:实操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七、不同材料粗糙度测量难点解析:不同材料表面特性的差异及其对粗糙度测量的影响八、粗糙度测量在工业应用中的案例分析难点解析:如何根据粗糙度测量结果进行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九、粗糙度测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难点解析: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前景,以及如何适应和应用这些新技术十、粗糙度测量培训总结与考核难点解析:如何评价和提高粗糙度测量技能及知识水平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覆盖了粗糙度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仪器操作、参数选择、数据处理、实操训练、应用案例、技术发展以及培训总结与考核等内容。
粗糙度新国标分析课件
![粗糙度新国标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7d71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1.png)
03
化,更加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新国标的实施和应用
01
新国标已经于X年XX月XX日实施,所有涉及表面粗 糙度的产品都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
02
企业需要更新测量设备和方法,加强员工培训,以 确保符合新国标要求。
03
新国标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促 进表面粗糙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04
新国标在各行业的应用分析
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面临来自
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
新国标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技术进步推动标准升级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新国标将不 断完善和更新,以满足更高的市场需求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未来,新国标将更加重视与国际标准 的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
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国标的实施将推动企业加快技术研 发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 竞争力。
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的高度。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比较法
直接与标准样板比较来确定表面 粗糙度的方法。
光切法
利用光切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 方法。
干涉法
利用光干涉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 的方法。
触针法
利用触针划过被测表面,测量表 面粗糙度的方法。
03
新国标GB/T31069-2014介绍
新国标的主要内容
定义了表面粗糙度的术语 和参数,包括轮廓算术平 均偏差、微观不平度十点 平均高度等。
其他行业
总结词
新国标在其他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子、医疗器械、化工等领域。
详细描述
在这些行业中,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于其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新国标的应用有 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新国标还有助于 推动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粗糙度培训课件
![粗糙度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8f53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9.png)
原子力显微镜(AFM)
总结词
通过检测探针与样品表面间的微弱作用力来表征表面形貌。
详细描述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测量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 检测探针与样品表面间的微弱作用力来表征表面形貌。AFM可以在纳米尺度上对 样品表面进行无损、无污染的测量,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领域。
触针式仪器的针头磨损问题
触针式仪器针头磨损是常见的仪器问题,它会影响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长时间使用或频繁接触粗糙表面,触针式仪器的针头容 易磨损。磨损的针头会导致测量结果失真,因此需要定期检 查和更换针头。为减少针头磨损,可以调整触针的施加压力 、选择更耐磨的针头材料或优化触针的结构设计。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粗糙度检测中的应用
01
02
03
深度学习算法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粗糙 度图像进行自动识别和分 类,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
数据驱动模型
基于大量数据建立粗糙度 检测模型,通过机器学习 算法实现自适应调整和优 化。
智能传感器技术
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感器 技术相结合,实现实时、 在线、自动的粗糙度检测 。
用环境,保持清洁并稳定环境条件。
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误差来源
数据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可能引入多种误差,如信号噪声、数据处理算法的误差等。
在获取表面粗糙度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以提取表面特征。在此过程中,数据采集的噪声、算法的不完善或人为 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误差的产生。为减小误差,可以采用数字滤波技术去除噪声、优化数据处理算法并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 水平。此外,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也是一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光干涉式仪器对环境的要求问题
光干涉式仪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温度、湿 度和尘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其测量精度。
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培训(1)可修改文字
![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培训(1)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56abe9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e.png)
-0.025
轴 -0.041
二、尺寸公差基础知识
例1 已知轴
mm,孔 60 0.01 0.03
60
0.03 0
mm,求孔、轴的极限尺寸和公差。
公差基础知识培训
公差基础知识培训
一、公差与测量概述
二、尺寸公差基础知识
目
三、形位公差基础知识
录
四、表面粗糙度基础知识
五、测量技术基础知识
一、公差与测量概述
(一)互换性概述
1、什么叫互换性? (1)定义:
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件或部件,不需要任何挑选、 调整或附加修配(如钳工修配),就能直接装配,并能保证产 品使用要求的一种特性。
标准的含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结果规定的 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文件。它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
2 . 标准化:现代化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 规模大、 分工细、 协作多, 为使社会生产有序地进行,必须通过标准化使产品规格简化,使分散的、
局部的生产环节相互协调和统一。
标准化的含义:制定、颁布、实施标准的全部活动过程。
检验:是确定零件的几何参数是否在规定的极限范围内, 并作出合格性判断,而不必得出被测量的具体数值。
测量:是将被测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以 确定被测量的具体数值的过程。
意义:检测不仅用来评定产品质量,而且用于分析产生不 合格品的原因,及时调整生产,监督工艺过程,预防废品产生 。检测是机械制造的“眼睛”。产品质量的提高,除设计和加 工精度的提高外,往往更有赖于检测精度的提高。所以,合理 地确定公差与正确进行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实现互换性生 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二、尺寸公差基础知识
(一) 尺寸的基本术语
粗糙度培训课件
![粗糙度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2986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4.png)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机械加工技术和表面处理方法 ,对产品表面进行优化处理。
06
粗糙度检测标准与规范解读
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介绍
国家标准定义
01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机构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用于规范行业
行为的准则。
行业标准定义
02
行业标准是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用于指导行业内企业行
为的准则。
粗糙度检测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粗糙度的设备,通常由传感器、放大器 和记录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接触物体表面并测量其粗糙度,放大器用于放大信号并记录测量结果。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适用于各种材料和表面的粗 糙度测量。
轮廓仪
轮廓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 面轮廓的设备,通常由传感器 、放大器和记录器组成。
零件,要求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 。
效果评估
经过优化处理后,产品表面粗糙度得到显 著提高,满足使用要求。同时,生产效率 也得到了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问题分析
原加工方法导致产品表面粗糙度不达标, 影响使用性能。
实施过程
选择合适的刀具、砂轮和抛光轮,调整切 削参数和磨削参数,进行多次试验和调整 。
用于记录测量结果。
光学轮廓仪具有非接触、高精度 和高分辨率等优点,适用于各种
材料和表面的轮廓测量。
04
粗糙度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方法
平均法
拟合法
对一组数据取平均值,以消除随机误 差的影响。
将数据拟合为某种函数,以更好地描 述数据分布规律。
滤波法
通过设置滤波器,对数据进行平滑处 理,以减少随机误差。
粗糙度培训
![粗糙度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c8b32de7524de518964b7d6b.png)
粗糙度培训:粗糙度参数:未滤波参数滤波的粗糙度参数滤波的波纹度参数Pa(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Ra(取样内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Wa(取样内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Pt(轮廓评价内最大峰-谷高度)Rt(粗糙度的最大高度)Wt(波纹度的最大高度)Pz(轮廓评价内最大峰-谷高度)Rz(取样内轮廓最高峰和最深谷间距离)Wz(取样内最高峰和最深谷之和)Pv(未滤波轮廓最大深度)Rv(粗糙度的最大轮廓深度)Wv(波纹度的最大轮廓深度)Pmr(未滤波轮材料比曲线)Rmr(粗糙度材料比曲线)Wmr(波纹度的材料比曲线)Ra: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1、在取样长度内,并且在平均线之下的轮廓部分随后被翻转而放在平均线之上。
2、在原始平均线以上的平均高度。
Ra的局限性:不同特性的表面可能产生相同的Ra值。
使用粗糙度仪测量时取样长度选择:Ra小于等于0.02um时,取样长度(CUT OFF)为0.08mmRa大于0.02um,小于0.1um时,取样长度为0.25mmRa大于0.1um,小于2um时,取样长度为0.8mmRa大于2um,小于10um时,取样长度为2.5mmRa大于10um时,取样长度为8mmRmr:Rmr(TPI):材料支撑率,指在取样长度内,一条平行于中线的直线与轮廓相截,所得个截线长度之和称为轮廓支撑长度,轮廓支撑长度与取样长度之比为材料支撑率。
•材料支撑率与平行于中线且从峰顶线向下所取的水平截距有关。
指承受表面(表示为评价长度地百分比)长度的测量,轮廓峰被一条平行于轮廓平均线的直接所切割。
定义承受表面的直线可以被设置在最高峰以下的深度或在轮廓平均线之上或之下的距离。
当这条直线设置在轮廓最深谷时,则Rmr是100%。
通过绘出材料比值(mr)相对在0%和100%之间限制的最高轮廓峰(或丛平均线的距离)以下深度的图形,然后就可得到材料比曲线。
1、料比是在任意指定轮廓深度时,承受表面的长度与评价长度的比率,它被表示为百分比%。
公差配合培训用
![公差配合培训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e83b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7.png)
上偏差 = 50.008 - 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 – 50 = -0.008 公差 = 50.008-49.992 = 0.016 或 = 0.008-(-0.008) =0.016
22
❖ 零线:在公差带图(公差与配合图解)中确定偏差 的一条基准直线,即零偏差线。通常以零线表示 基本 尺寸。
3.2 1.6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2m,
下限值为1.6m。
Ry3.2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Ry的上限值为3.2m。
8
说明:
1)标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时,可省略符号Ra。
2)当标注上限值或上限值与下限值时,允许实测值中有 16%的测值超差。
3)当不允许任何实测值超差时,应在参数值的右侧加注 max或同时标注max和min。
27
标准公差 基本偏差
0
+ -
0 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基本尺寸
轴与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写为孔,小写 为轴,各有28个。其中H(h)的基本偏差为零,常作为基准 孔或基准轴的偏差代号。
28
A
B
+
EI
CCD D E EF F FG
零线
0-
G
H
J JS
K
M
N
P
R
S
T
UV
X
Y Z ZA ZB
ES
1、表面粗糙度的符号
b
a1
a2
c
ed
a1、a2——粗糙度高度参数代号及 其数值( μm );
b——加工要求、镀覆、表面处理 或其它说明等;
粗糙度基础培训.pptx
![粗糙度基础培训.pptx](https://img.taocdn.com/s3/m/1a4f01b3caaedd3382c4d39e.png)
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①耐磨性 相互运动的两零件表面,只能在轮廓的峰顶间接触,当表
面间产生相对运动时,峰顶的接触将对运动产生摩擦阻力,使 零件磨损。
相互运动的表面越粗糙,实际有效接触面积就越小,压应 力就越大,磨损就越快。
②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相互配合的表面微小峰被去掉后,它们的配合性质会发生
-6-
粗糙度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
产生的原因: 由于切削过程中的刀痕,切屑分离时
的塑性变形,刀具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摩 擦以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等原因所形 成。
-7-
目录
➢ 粗糙度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 ➢ 常用粗糙度的参数介绍及评定 ➢ 常用粗糙度的符号及标注方法 ➢ 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 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3、轮廓最大高度 Ry 定义: 取样长度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 12 -
常用粗糙度的参数介绍及评定
参数的选择:
⒈ 与高度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是基本 评定参数,通常只给出 Ra 或 Rz 及允许 值。
⒉ 与间距和形状特性有关的参数是 附加评定参数,在有特殊要求时才选用。
- 13 -
常用粗糙度的参数介绍及评定
- 23 -
常用粗糙度的符号及标注方法
- 24 -
常用粗糙度的符号及标注方法 标注表面粗糙度代号时,代号的尖端指向可见轮廓 线、尺寸线、尺寸界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必须从 材料外指向零件表面。
- 25 -
常用粗糙度的符号及标注方法 用细实线相连的不连续的同一表面只标注一次。当 零件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时,其代号可在图 样的右上角统一标注。
给定上限值:同一评定长度范围内,幅度参数 所有实测值中,大于上限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 16%,则认为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C. Ry:轮廓最大高度 • 定义:指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 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2.间距特性参数 • A. Sm: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含有 一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 称为轮廓微观不平度的间距。在取样长度 内微观不平度的平均值称为Sm。
标准的滤波器截取长度是: 公制: 0.0025mm , 0.008mm , 0.025mm , 0.08mm , 0.25mm , 0.8mm , 2.5mm,8.0mm,25.0mm。 • 所选滤波器的波长影响滤波数据。
滤波的粗糙度参数
• • • • •
Ra(取样内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 Rt(粗糙度的最大高度) Rz(取样内轮廓最高峰和最深谷间距离) Rv(粗糙度的最大轮廓深度) Rmr(粗糙度材料比曲线)
粗糙度知识培训
未滤波参数
• • • • • •
未滤波参数 Pa(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 Pt(轮廓评价内最大峰-谷高度) Pz(轮廓评价内最大峰-谷高度) Pv(未滤波轮廓最大深度) Pmr(未滤波轮材料比曲线)
滤波的波纹度参数
• • • • • Wa(取样内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 Wt(波纹度的最大高度) Wz(取样内最高峰和最深谷之和) Wv(波纹度的最大轮廓深度) Wmr(波纹度的材料比源自线)在发动机上的实际应用效果
2、降低了发动机的机油耗量。 由于缸孔几何形状精度及表面质量的提 高,再加上活塞结构的改进,使发动机机 油耗量与燃油消耗量的比值由0.25%~ 0.50%降到0.15%。 3、发动机额定功率提高3.4%,最大扭矩提 高2.9%
缸孔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缸孔相关珩磨参数要求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相关参数含义
• (1)尖峰高度Rpk (Reduced peak height) :小 的顶尖高度可以对发动机的磨合性能进行评定。 • (2)核心剖面深度RK (Core roughness depth) : 粗糙度形状结构的中间部分, 则对磨合期后的发动 机运转性能, 有很大的影响。 • (3)沟痕深度Rvk (Reduced valley depth) : 储油槽深度, 可以很好地控制储油量。 • (4)尖峰材料比率Mr1( Peak material ratio ) : • (5)沟痕材料比率Mr2(Valley material ratio) :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Abbott曲线(材料百分比曲线)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工件表面形状
珩磨表面微观图
珩磨后的缸孔表面
在发动机上的实际应用效果
经过台架及整车道路试验,采用平台网纹珩磨工艺 的发动机与未采用该工艺的发动机相比,在以下 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提高了气缸体、活塞及活塞环的使用寿命。 平台网纹珩磨工艺增强了汽缸壁的储油和承载 能力, 又提高了缸孔的形状精度,从而改善了汽缸壁与 活塞、活塞环之间的润滑条件,使汽缸壁、活塞、 活塞环的磨损速度明显减慢,大大提高了气缸体、 活塞及活塞环的使用寿命。缸孔磨损值小于每万 千米1mm,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 • • 一.评定参数 1.高度特性参数 A. 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定义:指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 距离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面积等值法)。 • B. Rz: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 • 定义:指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 峰值高的平均值和五个最大轮廓谷底深的平均值 之和。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B. S:轮廓单峰的平均间距 • 定义两相邻单峰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投影 到中线上的长度,称为轮廓的单峰间距。 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峰间距的平均值为S
缸孔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缸孔平台珩磨技术作为内燃机缸孔或缸套精加工的 一种新工艺,初期主要用于高压缩比的柴油机, 近几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汽油机上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平台珩磨技术可在缸孔或缸套表面 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由具有储油功能 的深槽及深槽之间的微小支承平台表面组成。这 种表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良好的表面耐磨性; ● 良好的油膜储存性,可使用低摩擦力的活塞环; ● 降低机油消耗; ● 减少磨合时间(几乎可省掉)。
Rmr(TPI):材料支撑率
• 1、料比是在任意指定轮廓深度时,承受表面的长度与评价长度的比 率,它被表示为百分比%。 • 局限性:虽然材料比参数类似于磨损效应,但实际上它通常不能代替 运行实验。 • 2、材料比是一小部分长度,而不是一个表面区域。 • 3、仅从表面的相当短的取样来决定,而忽略了可能导致波纹度或形 状的间隙。 • 4、该参数与空载的表面有关,但在应用中,一个真实的表面可要承 受弹性变形。 • 5、在实际中,包括两个接触的表面,而两个表面的特性有部分引起 磨损。 • 6、磨损经常伴随者材料的物理流动,而用一条画的线对其进行完美 的顶部和几何切割,这可能是不合实际的。
一、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 1.定义:零件表面存在着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的微小几何 形状误差(轮廓微观不平度),这种微观几何特性称为表 面粗糙度。 • 2.表面粗糙度的界定:波距小于1mm的属于表面粗糙度; 波距在1-10mm的属于表面波纹度,波距大于10mm的是 形状误差。 • 3.对零件性能的影响:摩擦和磨损;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 性和机器的工作精度;影响零件强度;影响零件抗腐蚀性。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2.基准线 • A.轮廓的准小二乘总线:具有理想直线相撞 并区分被测轮廓的基准线,在取样长度内 使轮廓上各点到该基准线的距离的平方和 最小。 • B.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具有理想直线相撞 并区分被测轮廓的基准线,该基准线将轮 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使上部分的面积 等于下部分的面积
Rz:粗糙度最大峰—谷高度
• Rz:粗糙度最大峰—谷高度 ,取样内轮廓最高峰和最深谷间距离。
• 使用粗糙度仪测量时取样长度选择:
• • • • •
Rz小于等于0.1um时,取样长度(CUT OFF)为0.08mm Rz大于0.1um,小于0.5um时,取样长度为0.25mm Rz大于0.5um,小于10.0um时,取样长度为0.8mm Rz大于10.0um,小于50.0um时,取样长度为2.5mm Rz大于50um时,取样长度为8mm
粗糙度参数Ra
• 轮廓偏离平均线的算术平均
1、在取样长度内,并且在平均线之下的轮廓部分随后被翻转而放在 均线之上。(面积等值法) 2、在原始平均线以上的平均高度。 Ra的局限性:不同特性的表面可能产生相同的Ra值。 Ra使用粗糙度仪测量时取样长度选择: Ra小于等于0.02um时,取样长度(CUT OFF)为0.08mm Ra大于0.02um,小于0.1um时,取样长度为0.25mm Ra大于0.1um,小于2um时,取样长度为0.8mm Ra大于2um,小于10um时,取样长度为2.5mm Ra大于10um时,取样长度为8mm 平
二、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 1.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 A.取样长度: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 定的一段长度。取样长度范围内,一般应 包含五个以上轮廓峰和轮廓谷。 • B.评定长度:为了合理且比较全面的反应整 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特性,而在测量和评 定表面粗糙度时所必须的一段长度,一般 评定长度为5倍取样长度。
Rmr(TPI):材料支撑率
• Rmr:指在取样长度内,一条平行于中线的直线与轮廓相截,所得个截
• • • • 线长度之和称为轮廓支撑长度,轮廓支撑长度与取样长度之比为材料支撑率。 材料支撑率与平行于中线且从峰顶线向下所取的水平截距有关。 指承受表面(表示为评价长度地百分比)长度的测量,轮廓峰被一条平行于 轮廓平均线的直接所切割。 定义承受表面的直线可以被设置在最高峰以下的深度或在轮廓平均线之上或 之下的距离。当这条直线设置在轮廓最深谷时,则Rmr是100%。 通过绘出材料比值( mr )相对在 0%和 100%之间限制的最高轮廓峰(或丛平 均线的距离)以下深度的图形,然后就可得到材料比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