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文化Word版

合集下载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 在甲骨文时代,中国人的饮食 吃与喝的总称 文化已经十分发达,仅以青铜器为例:鼎是 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 ★鼎:在古代用处较广,除了烹煮食物 外,还是一种酷刑的用具,即把犯人放在 鼎里烹煮,称为鼎镬;道士用来炼丹煮 药,称为炉鼎;鼎有三足,后比喻三方并 立,称为鼎立、鼎足或鼎峙,
• 相传夏禹王即位时,把天下分成九州,收 集天下铜器,铸成九个鼎,每鼎代表一州, 故后来用鼎比喻君位、政权,
• 粮食作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描绘得都很形
• 象,其中金文稻字最有意思,
这个稻是一个会意字,它的上部是禾,下边 是一只手,再下边是盛稻谷的臼 jiù ,表现 的是用手把稻谷放进臼中捣成米的情景, 最下边有6个小点,表示去皮后的米粒,整 个字形把去皮取米这一对水稻的加工过 程表现得十分精彩,
• 那么,农业的农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 农字的本义是锄或收割,甲骨文的农字,上部 是草木,表示禾谷,下部是一个辰字,即双手拿 石镰的象形,金文在草木之间又加了一个田 字,使字义更加明确:人在田地里手拿石镰 锄草或收割禾谷,
图中的甲骨文渔字,表现了当时的三种捕 鱼方式:
一个在用手捉鱼,一个在钓鱼,还有一个在 用双手撒网捕鱼,展示了渔猎生活的发展 过程,
• 狩猎生活——会意字逐 zhú ,其本义是 追赶,字的上半部是一头猪 豕shǐ ,下半 部是一只人的脚 止 ,字形表现的是:一 头野猪在奔跑,一个猎人在后边紧紧地 追赶,非常生动,
• 还有一种解释:把美作为一个象形字来看, 因为金文的美字,明显是一个头上戴着羊角 或羽毛的人形,字的本义是指人的装扮漂亮 好看,远古时期,男人们为了猎取动物,往往在 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以便接近动物,后来这 些东西就成了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 志,另外,人们在庆祝获得了猎物时是要跳舞 的,跳舞的人常把羊角、羽毛插在头上,显示 获得的成果和男子身体的力与美,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被称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文字之一。

汉字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表达的工具,更是承载了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

首先,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

在远古时代,中国的祖先开始通过绘制生活中的物体的形状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些形状逐渐演化为象形文字,即以外形与事物本身形状相似而得名。

这些古老的象形文字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描述,如太阳、月亮、山、水、树等等。

这种象形文字的特点是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在中国文化中,汉字象形的特点以及对事物本体的描绘能力,体现了中国人的观察力、细致入微和对自然的敬畏。

随着时间的推移,象形文字发展为会意文字。

会意文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文字结合起来,以表达更复杂的含义。

这种合并的象形文字逐渐形成了现代汉字中的很多基本字符和词组。

比如“木”和“林”分别表示单独的树和一片树林,而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表示“森”,进一步表达茂密的森林。

这种形式的汉字演化体现了中国人民智慧和对事物关系的理解能力,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

汉字的结构和构造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汉字由笔画构成,每个字都有独特的结构,字形的构造和划笔的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具有讲究工整和秩序性的特点。

这种结构的文化表达了中国人对规律、秩序和尊重的重视。

据说,按照规范的顺序和结构写汉字有助于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

另外,汉字是声旁合一的文字系统。

声旁合一顾名思义,即将一个字符中的声音部分和意义部分结合在一起。

这种特点使汉字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和灵活。

一个字的意义和发音结合在一起,用比较少的字就可以表达出更多的含义,这让汉字的发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

同时,这也让中国文化在传达时能够很好地保持思想理念和语言表达的一致性。

汉字的使用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传统和文化精髓。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手、止、水
图10
2.3结语 2.3结语 汉字的一笔一画有着独特的文化蕴涵, 汉字的一笔一画有着独特的文化蕴涵, 它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记录。因此, 它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记录。因此, 我们书写汉字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书写汉字不能掉以轻心。“市”表 示 人们抱布入市交易, 诗经七月》 人们抱布入市交易,《诗经七月》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记载;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记载;“巿 ” 表示古人遮掩于身前的围巾, 表示古人遮掩于身前的围巾,两字如此 近似,却意义迥别。 上海市” 近似,却意义迥别。把“上海市”写成 上海巿 那可要到地球外去找了! “上海巿 ”,那可要到地球外去找了!
2、汉字的构造
2.1汉字的“六书” 2.1汉字的“六书” 汉字的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转注: 5)转注:考老 假借: 6)假借:莫非
象形:人、大、女、刀、木、日、口、门、衣
独体字 汉字(文) 合体字 (字)
指事:天、立、母、刃、本、旦、曰、闩、卒 夫、亦 末 会意:休、走、美、初、杳、明、品、间、裁 永、奔、每 杲 闲 形声:伍、轪、奶、到、杨、莫、扣、们、哀 耷、囡、劈 和
八卦记事
图6
图画记事
图画记事
图画记事是很重大的发明。 图画记事是很重大的发明。连云港市 郊西南九公里锦屏山马耳峰南麓的将 军崖发现的岩画,就是图画记事, 军崖发现的岩画,就是图画记事,已 经接近于原始文字, 经接近于原始文字,距今约 7000 近年发现的纳西族《白蝙蝠经》 年。近年发现的纳西族《白蝙蝠经》 就是典型的图画文字了, 就是典型的图画文字了,它完整叙述 了纳西族人民流传的创世神话。 了纳西族人民流传的创世神话。
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 2)古埃及象形文字

【参考文档】汉字与中国文化-word范文 (4页)

【参考文档】汉字与中国文化-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汉字与中国文化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

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历史是一个粗线条的大师,它勾勒了全球化的进程,却忽略了人们为这个发展和进步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幸好,历史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大师,当今世界的趋势并不是单向度的。

中国的长项在于文化。

中国文化近二百年来遭受了严峻的考验,已经和正在获得新生。

近代以降,中华文化不但暴露了它的封闭愚昧落后挨打的一面,更显示了它的坚韧性、包容性、吸纳性,自省能力、应变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

中国的目标应该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建设文化大国。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中国的形象,是解决许多麻烦问题,实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与国家整合的依托。

中华文化是全体华人的骄傲和共同资源。

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上的强势文化的最重要的比照与补充系统之一,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没有中华文化的人类文化,将是多么残缺的文化!这里,我着重就一些个人的感受、经验谈一谈汉语汉字(海外习惯通称为华文华语)与我们的人文文化传统与现状的某些关系。

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她们的独特的语言与文字是她们的文化的基石。

尤其是使用人数最多,延续传统最久,语音语词语法文字最为独特的汉语汉字更是我们的命脉,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基。

汉语属于词根语,汉藏语系。

我的小说《夜的眼》译成了英、德、俄等印欧语系许多文字。

所有的译者都向我提出过一个问题:“眼”是单数还是复数,是“eye”还是“eyes”?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汉语是字本位的,“眼”是一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的字,它的单数和复数决定于它与其他字的搭配。

汉字“眼”给了我以比“eye”或者“eyes”更高的概括性与灵活性:它可以代表主人公的双眼,它可以象征黑夜的或有的某个无法区分单数与复数的神性的形而上的而非此岸的形而下的眼睛,它可以指向文本里写到的孤独的电灯泡。

3汉字与中国文化

3汉字与中国文化

《说文》:“凤,神鸟也。天老(黄帝臣)曰:凤之象也,麟 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 国,翱翔于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风穴,见 (现)则天下大安宁。从鸟凡声。”
教材认为,表述中的“鱼尾”、“龟背”与原始图腾崇拜及后 世民间形象不一致。故选其一致者表述为“身似鸡”、“尾似 孔雀”、“颔似燕”。
雄 鸡 雌 鸡
锦 鸡
鸡之形也属原始人饲养家禽希望家禽兴旺而以鸡为崇拜的图腾。 新石器早期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均发现有家鸡骨 化石,可证原始人类驯育家鸡由来已久。 2、尾似孔雀:
孔雀今虽有驯养,但原始人时代乃野禽。仰韶(新石器时期文化, 距今约5000—6000年)温暖时期中原地区有孔雀。河南淅川下王 岗遗址即出土有孔雀遗骨。孔雀性温和而形美丽,历来受人尊崇, 至今傣族仍视孔雀为神鸟。
东北地区红山文化(前3500年)遗址出土有三星他拉玉龙,猪 首龙身。后来人们饲养的家畜又有了马,猪较丑陋,马较英俊, 故马首取代了猪首。 王充《论衡· 龙虚篇》:汉代“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 鹿、狗亦古时人们所饲养的家畜,故龙角似鹿、龙爪似狗。 龙 首 猪 首
马 首
鹿 角
龙 爪
狗 爪
综上述:原始社会龙的形象因地域文化不同而有差异,是部 落或部落联盟的图腾。龙的形象统一为华夏共同崇拜的灵物, 大概是在夏商之后。 另有专家认为:华夏族4000多年前崛起于中国的西北,人多势 大,在向东向南发展的过程中,吞并了许许多多的小氏族,于 是,他们在蛇的基础上添加了被吞并氏族的诸多图腾特征,凑 成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这就是龙形象的来源。 二、关于“凤”:
教材认为“龙”其形有七:身似蛇、腿似鳄、鳞似鱼、首似 猪(或“马”)、角似鹿、爪似狗(或“虎”)、行似电。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第一讲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与汉字文化《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顾名思义,就是透过汉字这个文化载体去探讨中国古代的文化。

因此,我们首先应弄明白什么叫汉字?什么叫文化(Culture)?一、汉人、汉字名称的由来1、“汉人”名称的由来。

“汉人”之“汉”最初指的是水的名称,而不是民族的称谓。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水部:“汉,漾也。

东为沧浪水,从水难省声。

”漾是漾水。

《说文》:“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

”又:“沧浪水南入江。

”可知汉水的上游叫漾水,中游叫汉水,下游叫沧浪水,至汉口注入长江。

“汉”之用于人事,乃自秦末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开始的。

《史记·高祖本纪》:“[元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1]可见“汉王”之称是因刘邦被封于汉中而得名的。

自此以后,汉王的军队便叫汉兵。

《史记·高祖本纪》:“[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叶按:指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令故吴令郑昌为韩王,距汉兵。

”(第368页)在刘邦被封汉王之前,《史记》只称沛公兵。

如《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第362页)汉二年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则开始以“汉”为国号了。

汉五年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汉王为皇帝。

汉王刘邦稍微客气了一番,遂于二月甲午日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今山东曹县境内)。

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汉高祖,西汉王朝正式建立。

汉武帝以后,正式出现“汉人”、“汉民”之类的称呼。

《汉书·魏相传》:“闻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边境。

”[2]《汉书·李广利传》:“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

”(第2710页)到了东汉以后,汉人、汉民的说法就更加普遍了。

《后汉书·西羌传》引班彪的话说“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浅谈汉字与中国文化是人类从荒蛮走向文明的象征。

当地球上学多人类还处于原始蒙昧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创造了汉字,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这片广袤的土壤之中,在中国文化传播、传承、发扬、推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应当讲,汉字是中国文化继承的可靠保证之一。

在这里就谈一谈汉字与中国文化。

关键字:汉字、中国文化、历史、作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一样,汉字从产生的时开始,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语的发展。

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传承下来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

它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

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上古原始社会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印证了中国的全部发展过程。

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化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自从有了文字开始,就流行了一种说法:识字的那叫有文化、不识字的那叫没文化,似乎从那时候开始,文字就成了文化的一个标志。

甲骨文是汉字的最初形态,最形象的重现中国先民的生活状态,最质朴的表现中国先民的行为方式,最直接的体现中国先民的思维特点。

请不要以为先民的如此种种并离我们很遥远,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维特点固化在汉字中并通过汉字一脉相传,继续塑造着当代中国人。

甲骨文,是商代王室占卜的卜辞,以战争和祭祀为主题。

作为中国上古文化最主要的载体,甲骨文刻录的内容就是以战争、祭祀和巫术为中心。

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战争文化、祭祀文化和巫术文化,三位一体。

战争是生存方式,体现的是残忍;祭祀社会组织方式(参加祭祀是对个体身份的认同,在祭祀中扮演的角色取决于现实地位),体现的是虚伪(以鬼神祖先的名义发号施令)(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汉字时刻在冷静地叙述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记录着令中华儿女自豪而又痛心的反思历程。

汉字是贯穿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国宝。

它的命运折射出中国的起伏兴衰,它顽强的生命力则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太深厚了,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华的故事。

千百年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了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汉字的起源是非常漫长的,专家认为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事实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已成系统的文字,但它停留在图画上,在汉字之前,人类记录事件是通过“结绳”、“八卦”、“图画”、“书契”,汉字是中国古代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汉字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人类记录事件的可能性,使人类进入了文字文明的时代,这大概是在虞夏时期。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构造原理。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根,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

我们现在写的汉字是已经被大大简化了的字体,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中国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

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

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汉字亦是我们民族的命脉,我们的灵魂。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说起中国的文化,不能不说中国汉字,她是不可回避的一大功臣,没有她,就没有中国的文明,就没有中国的文化,她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第一章汉字起源一、汉字起源1.八卦说2.结绳说3.仓颉说二、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1、甲骨文☐甲骨文是约公元前十六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体式。

清代末年(1899年)始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

以其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故谓之甲骨文,也叫卜辞。

2.金文☐金文是约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841年间周代通行的文字体式。

以其见于周代所铸钟鼎等青铜器皿之上,故称钟鼎文、金文。

3、小篆☐是秦代通行的文字体式。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丞相李斯奏请“书同文字”。

4.隶书☐隶书是发端于秦,而盛行于汉代的文字体式。

隶书又是由小篆简约而成的。

由篆而隶,是汉字一大变化,象形的痕迹从此看不到了。

5、楷书草书行书☐楷书、草书、行书是魏、晋时期形成并通用的字体。

☐波折笔势为平直。

它形体方正,有“楷模”之意,故称楷书、正书或真书。

☐草书——产生在西汉前期,分章草、今草和狂草。

☐行书——始于魏晋,是楷、草相间的字体。

6、简化字☐简化字又称简体字,是简化汉字笔画而成的一种字体。

是当代通行的文字体式,是由楷书省简而成。

第二章汉字的造字法1《说文解字》是何朝代何人编纂?分多少部首,收单字多少?释字体例是怎样的?一、.象形字☐许慎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1)纯体象形☐日《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

象形。

”☐月《说文》:“月,阙也,太阴之精,象形。

”☐人手口” 大自心(2)复体象形☐胃眉果.指事字☐也。

”☐(1)纯体指事字☐上《说文》:“高也。

此古文上。

指事也。

”☐下《说文》:“底也。

指事。

”☐(2)象形加符号的指事字☐本《说文》:“本,木下曰本。

从木,一在其下。

”☐末《说文》:“末,木上曰末。

从木,一在其上。

”☐朱刃寸☐三.会意字许慎曰:“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1)比形会意:☐杲杳莫采(2)比意会意☐雀、劣、美、☐会意兼声字☐字,本义生子。

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完整版文档

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完整版文档
一、要研究汉字文化与饮食首先就要从这最基本的汉字说起。
以“秀”字修饰。
(三)“食”及其边旁 “飠” “饣”
与吃有关的另一个字就是“食”,“ 食”,包括偏旁“飠”“饣”,均读shí。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汉字文化圈,又称筷子文化圈,这便集中反映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汉字文化圈,又称筷子文化圈,这便集中反映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要研究汉字文化与饮食首先就要从这最基本的汉字说起。
二者的关系
一、要研究汉字文化与饮食首先就要从这最基本的汉 字说起。
(一)以“年”与“禾”为例 古人每年丰收之后都将禾谷插在头上以表示庆祝, 这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年”。 “年”的确定,正是农业社会先民的一种文化心理 的显现。 禾是古代谷物的总称,许多与吃有关的字都以禾为 偏旁,禾字还派生出许多与粮食有关的字,如年、 秀、季、秋、香。
字,意思是包括所有与食物有关的字形;后来篆 “年”的确定,正是农业社会先民的一种文化心理的显现。
器皿同样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器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器皿的发展由原始
体写成似人头顶食具状;用它做偏旁创造了大量 的石器到陶制,掌握冶炼技术之后开始使用铜器,最后发展到使用铁器。
偏旁“飠”“饣”,均读shí。原来的图示,像人 正的如石我 器们到所陶知制道,的掌汉握字冶文炼化技圈术,之又后称开筷始子使文用化铜圈器,这最便后集发中展反到映使了用两铁者器之。间的联系。
禾 烹是饪古王代 国谷 :物 6万的多总种称传,统许菜多点与、吃2有万关多的种字工都业以食禾品为、偏五旁光,十禾色字的还筵派宴生、出流许光多溢与彩粮的食风有味关流的派字,如年、秀、季、秋、香。
与吃有关的另一个字就是“食”,“ 食”,包括 汉烹字饪起 王源国的:历6万史多就种是传中统国菜古点代、文2明万的多开种端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宴、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与中国文化余志鸿1、汉字的起源1.汉字的起源1.1.言语的起源在19世纪这一直被视为徒劳无益、想入非非的问题。

20世纪初巴黎语言学会上正式指定了一项永久性的条文:规定会议论文不许论及言语起源问题。

尽管如此,人们始终在探索着。

一是期望发现“半人”或类人猿,从“活着的化石”证实人类的进化过程。

另一种途径,从语言的亲属关系,或某些原始性戳记,通过比较来推断言语的起源。

语言从传播学角度看的几大特征:1)有声性; 2)有向性(四散传播和定向接收);3)互换性;4)分离性;5)替代性;6)孳生性(也称开放性);7)模式二重性。

1.2文字的始祖1.2.1文字起源的假说实物说;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图画说;标记说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1)苏美尔图画文字 2)古埃及象形文字图:苏美尔图画文字:公元前32世纪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

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杉勇:楔形文字入门)图:古埃兰文字:公元前30世纪左右用在苏美尔之东埃兰地区(现属伊朗)。

未读解(Gelb)图:埃及象形文字:公元前3100年前后古代埃及的圣书铭刻文字(E.A. Wallis Budge:Egyptian Language)。

图:古埃及僧侣体文字:象形文字的行书体,是古代埃及王朝的僧侣文字(Gilyarevsky)图:巴比伦楔形文字:古代巴比伦帝国的文字。

图为有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的一节(杉勇:楔形文字入门)。

图3b 亚述楔形文字:古亚述帝国的文字,与巴比伦帝国的文字相同(筑摩书房:《世界历史2》)图:甲骨文字:又称殷文、卜辞。

出现于公元前14世纪。

(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图:纳西图画文字:云南纳西族过去使用的象形文字。

(李纯声:麽些族的洪水故事)3)巴比伦楔形文字巴比伦楔形文字4)中国甲骨文字纳西族图画文字1.2.2 汉字起源假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字者,孳乳而浸多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原始记事的几种方式:实物说(如景颇族)结绳说(如高山族)契刻说八卦记事图画记事图画记事是很重大的发明。

汉字与中国文化Microsoft Word 文档 (4)

汉字与中国文化Microsoft Word 文档 (4)

汉字中的美学韵味侯宁(专业:汉语言文学1401班,学号:2014010327)摘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汉字之美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为了推广中国文化,我们需要了解汉字,认识其自然美,绘画美,建筑美。

关键词:汉字宣传;汉字三美;汉字了解;学习价值我个人比较喜欢美学,也经常看一些有关文化传播的一些节目。

有《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语桥》,《汉字英雄》,《汉字五千年》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给人们很大的视觉冲击,音美感耳,形美感目,意美感心。

中国汉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久远深邃的历史。

在汉字的表演中,我们能看到中国汉字的变化魅力。

《汉字五千年》集的纪录片:人类奇葩,高天长河,霞光万道,华夏心灵,翰墨情怀,天下至宝,浴火重生,芳华永驻,生动的展示了汉字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每一集都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每一集都让人觉得作为华夏子孙,学习汉字是多么大的一种荣幸。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节目的热播和强烈的社会反响吸引了媒体对“汉字热”背后问题的广泛讨论,而话题涉及键盘输入代替手写给现代人带来的“失写症”,继而引发汉字危机,呼吁重视汉字书写等。

新华网的文章《挑战〈汉字听写大会〉90%的人患有‘失写症’》指出,“失写症”出现是信息化时代,“键盘手”的产物。

②香港南华早报文章《数字时代汉字书写能力下降》引用2013年1月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接受调查的5000名小学生中,接近1/3的学生的读写能力比起标准落后了2年时间。

③中国日报网的文章《汉字听写大会“惨不忍睹”专家:因不敬畏汉字》则认为,国内现今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有问题,不敬汉字,汉字就会走不远。

中国在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需要了解中国,故此国家汉办创建了几百所“孔子学院”。

亚投行的创建是中美较量以来中国首次取得最大的胜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故此我也积极投入到汉语学习的准备中,立志做一名汉语志愿者老师,为此而努力奋斗着。

汉字与中国文化.doc

汉字与中国文化.doc

留学生班,名字学号:00000000000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是文化的载体。

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符号,记录了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历史,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容。

这篇论文内我来讲中国古人怎么来表示自 然界的现象的概念。

雨。

甲骨文金文 小篆 楷体 图1 图2 图3 图4“雨”字的甲骨文写作“图1”,金文的“雨”写作“图2”。

总之,古文的“雨”字将下雨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足见古人对下雨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观察得甚是细致。

其上一横代表天空中降雨的云层,其下之点或短竖表示从云层上落下的雨滴。

看到古文的“雨”,就好像看到“雨”字所描绘的细雨蒙蒙的景象,似乎还能听出那哗啦啦或淅淅沥沥的雨声。

小篆的“雨”写作“图3”,是古人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基础上对下雨的情景作了更为科学的描绘,在云层上又加了一横,这一横代表“天”。

小篆的“雨”更清楚地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自然现象:雨是从天空中的云层上飘落下来的。

由于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所以古人对雨一直有着崇敬之情。

在早期的原始社会,人们并不了解雨产生的科学原理,以为天上住着一位叫“雨师”的神仙,专门掌管人间的降雨。

在中国早期的神化故事中,我们经常能见到这位“雨师”呼风唤雨的身影。

而一旦天气干旱缺少雨水,人们自然也就摆设祭坛,祈求雨师降雨。

据说,商汤建立商朝后,因为久旱不雨,为救民众,商汤来到桑林向神祷告,并以自己的身体作为牲祭来祈雨。

最终他的真诚感动了上苍,天降喜雨。

这种对雨神的崇拜在中国民间一直影响很深,以至于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人们一遇到干旱,也都会祈天下雨。

风。

甲骨文小篆 繁体 楷体 图5 图6 图7 图8中国人有一个字谜:“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

”这个谜底就是“风”字。

在甲骨文中并没有我今天所看到的“风”字。

由于风的不可捉摸,人们很难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它,也难以描画出它具体的形状,所以就用中国传说中的神鸟——凤凰的“凤”字来表示“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时刻在冷静地叙述中国漫长崎岖凤凰涅槃的历史,记录着令中华儿女自豪而又痛心的反思历程。

汉字是贯穿古今风雨中的一件中国独有的国宝。

它的命运折射出中国的起伏兴衰,它顽强的生命力则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太深厚了,可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华的故事。

千百年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了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事物的摩画、概括和美化之中。

汉字的起源是非常漫长的,专家认为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事实上,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已成系统的文字,但它停留在图画上,在汉字之前,人类记录事件是通过“结绳”、“八卦”、“图画”、“书契”,汉字是中国古代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汉字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人类记录事件的可能性,使人类进入了文字文明的时代,这大概是在虞夏时期。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构造原理。

汉字是华夏文明的根,是数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

我们现在写的汉字是已经被大大简化了的字体,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中国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
段的演变过程
,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

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

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汉字亦是我们民族的命脉,我们的灵魂。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的根基,说起中国的文化,不能不说中国汉字,她是不可回避的一大功臣,没有她,就没有中国的文明,就没有中国的文化,她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

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

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汉字发展到现代社会,虽然经历了“废存问题”和“拼音化问题”的波折坎坷,但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焕发着新的生机,到如今,汉字早已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受大众喜欢的现代大众文化,它传承着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意义,并成为受世人瞩目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现在汉语已经成为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文化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国家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这对促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发展具有了非凡的意义。

汉字无疑是神奇而美丽的,它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根,是魂牵梦绕的中华魂。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说:“无论赤县也好神舟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魂不灭美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常在。

”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它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

汉字与中国文化
姓名:王琳
班级:090902
学号:090902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